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工業生產中的細菌是什麼

工業生產中的細菌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16 21:52:58

❶ 工業生產中常見的微生物有哪些

1.真菌:
高中常考的有;酵母菌(兼性厭氧菌)、除藍藻(葉綠素和藻藍素、念珠藻、顫藻、藍球藻)外的其他顏色藻(比如綠藻、紅藻等)、磨菇
2.原核生物:
細菌:乳酸菌(厭氧型)、大腸桿菌(T2噬菌體、質粒)、金黃色葡萄球菌、硝化細菌(化能合成作用)、支原體、衣原體、藍藻
3.變形蟲、(馬)蛔蟲

❷ 微生物及藻類生產中最容易污染的雜菌種類是什麼

微生物的資源非常豐富,廣泛分布於土壤、水和空氣中,尤以土壤中最多。有的微生物從自然界中分離出來就能被利用,有的需要對分離到的野生菌株進行人工誘變,得到突變株才能被利用。當前發酵工業所用的菌種總趨勢是從野生菌轉向突變菌,自然選育轉向代謝育種,從誘發基因突變轉向基因重組的定向育種。由於發酵工程本身的發展以及基因工程的介入,藻類、病毒等也正在逐步地變為工業生產用的微生物。盡管如此,目前人們對微生物的認識還是十分不夠的。已經初步研究的不超過自然界微生物總量的10%左右。微生物的代謝產物據統計已超過一千三百多種,而大規模生產的不超過一百多種;微生物酶有近千種,而工業利用的不過四五十種。可見潛力是很大的。
微生物的特點是種類多,分布廣;生長迅速,繁殖速度快;代謝能力強;適應性強,容易培養。工業生產中,也可根據微生物的特點選擇適宜的微生物。
工業生產常用的微生物
⒈ 細菌
細菌(bacteria)是自然界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類微生物,屬單細胞原核生物,以較典型的二分分裂方式繁殖。細胞生長時,環狀DNA染色體復制,細胞內的蛋白質等組分同時增加一倍,然後在細胞中部產生一橫段間隔,染色體分開,繼而間隔分裂形成兩個相同的子細胞。如間隔不完全分裂就形成鏈狀細胞。
工業生產常用的細菌有:枯草芽孢桿菌、醋酸桿菌、棒狀桿菌、短桿菌等。用於生產澱粉酶、乳酸、醋酸、氨基酸和肌苷酸等等。
⒉ 酵母菌
酵母菌(yeast)為單細胞真核生物,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主要分布於含糖較多的酸性環境中,如水果、蔬菜、花蜜和植物葉子上,以及果園土壤中。石油酵母較多地分布在油田周圍的土壤中。酵母菌多為腐生,常以單個細胞存在,以發芽形式進行繁殖,母細胞體積長到一定程度時就開始發芽。芽長大的同時母細胞縮小,在母子細胞間形成隔膜,最後形成同樣大小的兩細胞,如果子芽不與母細胞脫離就形成鏈狀細胞,稱為假菌絲。在發酵生產旺期,常出現假菌絲。
工業上用的酵母菌有:啤酒酵母、假絲酵母、類酵母等。分別用於釀酒、製造麵包、生產脂肪酶(lipase)以及生產可食用、葯用和飼料用酵母菌體蛋白等。
⒊ 黴菌
黴菌(mould)不是一個分類學上的名詞。凡生長在營養基質上形成絨毛狀、網狀或絮狀菌絲的真菌統稱為黴菌。黴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廣,大量存在於土壤、空氣、水和生物體內外等處。它喜歡偏酸性環境,大多數為好氧性,多腐生,少數寄生。黴菌的繁殖能力很強,它以無性孢子和有性孢子進行繁殖,多以無性孢子繁殖為主。其生長方式是菌絲末端的伸長和頂端分支,彼此交錯呈網狀。菌絲的長度既受遺傳性的控制,又受環境的影響,其分支數量取決於環境條件。菌絲或呈分散生長,或呈菌絲團狀生長。
工業上常用的黴菌有:藻狀菌綱的根霉、毛霉、犁頭霉,子囊菌綱的紅麴黴,半知菌類的麴黴、青黴等。它們可用於生產多種酶制劑、抗生素、有機酸及甾體激素(steroid hormone)等。
⒋ 放線菌
放線菌(actinomycetes)因菌落呈放線狀而得名。它是一個原核生物類群,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尤其在含有機質豐富的微鹼性土壤中較廣。大多腐生,少數寄生。放線菌主要以無性孢子進行繁殖,也可借菌絲片段進行繁殖。後一種繁殖方式見於液體浸沒培養中。其生長方式是菌絲末端伸長和分支,彼此交錯成網狀結構,成為菌絲體。菌絲長度既受遺傳性的控制,又與環境相關。在液體浸沒培養中由於攪拌器的剪切應力作用,常常形成短的分支旺盛的菌絲體,或呈分散生長,或呈菌絲團狀生長。它的最大經濟價值在於能產生多種抗生素(antibiotic)。從微生物中發現的抗生素,有60%以上是放線菌產生的,如鏈黴素、紅黴素、金黴素、慶大黴素等。常用的放線菌主要來自以下幾個屬:鏈黴菌屬、小單孢菌屬和諾卡菌屬等。
⒌ 擔子菌
所謂擔子菌(basidiomycetes)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菇類(mushroom)微生物。擔子菌資源的利用正引起人們的重視,如多糖、橡膠物質和抗癌葯物的開發。近幾年來,日本、美國的一些科學家對香菇的抗癌作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香菇中1,2-β-葡萄糖苷酶及兩種糖類物質具有抗癌作用。
⒍ 藻類
藻類(alga)是自然界分布極廣的一類自養微生物資源,許多國家已把它用作人類保健食品和動物飼料。培養螺旋藻,按乾重計算每公頃(1 ha = 104 m2)可收獲60 t,而種植大豆每公頃才可收獲4 t;從蛋白質產率來看,螺旋藻是大豆的28倍。培養珊列藻,從蛋白質產率計算,每公頃珊列藻所得蛋白質是小麥的20~35倍。此外,還可通過藻類將CO2轉變為石油,培養單胞藻或其它藻類而獲得的石油,可占細胞乾重的5%~50%,合成的油與重油相同,加工後可轉變為汽油、煤油和其它產品。有的國家已建立培植單胞藻的農場,每年每公頃

❸ 食品工業涉及的微生物有哪幾類並簡述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情況

細菌,酵母菌,黴菌。
一.細菌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
1.發酵乳製品
(1)酸牛乳(Yoghurt)
(2)乾酪(Cheese)。
(3) 酸性奶油
2.果蔬汁乳酸菌發酵飲料
3.益生菌制劑

二.酵母菌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
1.啤酒釀造
2.果酒釀造
3.白酒釀造
4.麵包加工
5.單細胞蛋白生產
三.黴菌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
1.醬油釀造
2.醬類釀造
3.腐乳發酵
4.檸檬酸發酵

❹ 我國工業制備醬油使用的菌種是什麼菌要詳細的名字!

醬油的由來

用豆、麥、麩皮釀造的液體調味品。色澤紅褐色,有獨特醬香,滋味鮮美,有助於促進食慾。是中國的傳統調味品。
發展簡況

醬油是從豆醬演變和發展而成的。中國歷史上最早使用「醬油」名稱是在宋朝,林洪著《山家清供》中有「韭葉嫩者,用姜絲、醬油、滴醋拌食」的記述。此外,古代醬油還有其他名稱,如清醬、豆醬清、醬汁、醬料、豉油、豉汁、淋油、柚油、曬油、座油、伏油、秋油、母油、套油、雙套油等。公元755年後,醬油生產技術隨鑒真大師傳至日本。後又相繼傳入朝鮮、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
生產工藝
醬油用的原料是植物性蛋白質和澱粉質。植物性蛋白質遍取自大豆榨油後的豆餅,或溶劑浸出油脂後的豆粕,也有以花生餅、蠶豆代用,傳統生產中以大豆為主;澱粉質原料普遍採用小麥及麩皮,也有以碎米和玉米代用,傳統生產中以麵粉為主。原料經蒸熟冷卻,接入純粹培養的米麴黴菌種製成醬曲,醬曲移入發酵池,加鹽水發酵,待醬醅成熟後,以浸出法提取醬油。制曲的目的是使米麴黴在曲料上充分生長發育,並大量產生和積蓄所需要的酶,如蛋白酶、肽酶、澱粉酶、谷氨醯胺酶、果膠酶、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等。在發酵過程中味的形成是利用這些酶的作用。如蛋白酶及肽酶將蛋白質水解為氨基酸,產生鮮味;谷氨醯胺酶把萬分中無味的谷氨醯胺變成具有鮮味的俗谷氨酸;澱粉酶將淀份水解成糖,產生甜味;果膠酶、纖維素酶和半纖維素酶等能將細胞壁完全破裂,使蛋白酶和澱粉酶水解等更徹底。同時,在制曲及發酵過程中,從空氣中落入的酵母和細菌也進行繁殖並分泌多種酶。也可添加純粹培養的乳酸菌和酵母菌。由乳酸菌產生適量乳酸,由酵母菌發酵生產乙醇,以及由原料成分、麴黴的代謝產物等所生產的醇、酸、醛、酯、酚、縮醛和呋喃酮等多種成分,雖多屬微量,但卻能構成醬油復雜的香氣。此外,由原料蛋白質中的酪氨酸經氧化生成黑色素及淀份經典霉澱粉酶水解為葡萄糖與氨基酸反應生成類黑素,使醬油產生鮮艷有光澤的紅褐色。發酵期間的一系列極其復雜的生物化學變化所產生的鮮味、甜味、酸味、酒香、酯香與鹽水的鹹味相混和,最後形成色香味和風味獨特的醬油。
普遍採用的低鹽固態發酵工藝流程如圖。

原料處理 分為3步。①餅粕加水及潤水:加水量以蒸熟後曲料水分達到47—50%為標准。②混和:餅粕潤水後,與軋碎小麥及麩皮充分混和均勻。③蒸煮:用旋轉式蒸鍋加壓(0.2MPa)蒸料,使蛋白質適度變性,澱粉蒸熟糊化,並殺滅附著在原料上的微生物。
制曲 分兩步。①冷卻接種:熟料快速冷卻至45℃,接入米麴黴菌種經純粹擴大培養後的種曲0.3—0.4%,充分拌勻。②厚層通風制曲:接種後的曲料送入曲室曲池內。先間歇通風,後連續通風。制曲溫度在孢子發芽階段控制在30—32℃,菌絲生長階段控制在最高不超過35℃。這期間要進行翻曲及鏟曲。孢子著生初期,產酶最為旺盛,品溫以控制在30—32℃為宜。
發酵 成曲加12—13°Be'熱鹽水拌和入發酵池,品溫42—45℃維持20天左右,醬醅基本成熟。
浸出淋油 將前次生產留下的三油加熱至85℃,再送入成熟的醬醅內浸泡,使醬油萬分溶於其中,然後從發酵池假底下部把生醬油(頭油徐徐放出,通過食鹽層補足濃度及鹽分。淋油是把醬油與醬渣通過分離出來。一般採用多次浸泡,分別依序淋出頭油、二油及三油,循環套用才能把醬油成分基本上全部提取出來。
後處理
醬油加熱至80—85℃消毒滅,再配製(勾兌)、澄清及質量檢驗,得到符合質量標準的成品。
展望
醬油工業正在打破傳統的方法而逐步採用新方法。如原料連續蒸煮處理,將加水的原料在0.16—0.18MPa壓力下蒸煮3分鍾,並快速冷卻,可使原料全氮利用率由原來旋轉蒸煮鍋的75%提高到85%左右;制曲使用圓盤機後,成曲酶活性高,質量好,還減少勞動力和改善勞動條件。此外,誘變育種出優良突變新菌株及液體曲的應用,也是重要的發展方向。

❺ 乳酸菌的工業用途

常用於製造酸奶、乳酪、德國酸菜、啤酒、葡萄酒、泡菜、腌漬食品和其他發酵食品。在牛奶中加入乳酸菌可提高牛奶保健作用。
經乳酸菌發酵的乳酸菌乳酪蛋白及乳脂被轉化為短肽、氨基酸和小分子的游離脂類等更易被人體吸收的小分子。奶中豐富的乳糖已被分解成乳酸,乳酸與鈣結合形成乳酸鈣,極易被人體吸收,也可被乳糖不耐症人群選用。乳酸菌奶能促進胃液分泌,促進消化,對胃具有保養功能,並能抑制腸道內腐敗菌的生長,其生物保健價值遠遠高於牛奶。
澱粉類食品含有較多的天冬醯胺(一種氨基酸)以及還原性糖,在高溫(120℃)油炸下容易產生致癌物質丙烯醯胺。挪威研究人員發現,利用乳酸菌來清除油炸馬鈴薯產品原料表面的還原糖成分,從而可以阻止丙烯醯胺的形成。
不同的研究或者接種不同類型的乳酸菌有不同的結果。一般接種同型乳酸菌(如乳酸片球菌;植物胚芽乳桿菌;酪蛋白乳桿菌;糞鏈球菌;戊糖片球菌)可降低青貯飼料pH值,增加乳酸含量,降低丁酸含量;接種異型乳酸菌(如布氏乳桿菌;發酵乳桿菌)則提高青貯飼料pH,增加乙酸的生成。
飼料中添加乳酸菌,能提高蛋雛雞成活率和日增重,可使斷乳後仔犬體重顯著增加,因此顯著提高飼料利用率。
乳酸菌常用於生物防腐,研究表明,用乳酸菌發酵液保鮮肉品,可以抑制肉品中的致病菌和腐敗菌的生長,保存風味物質,不改變食品組織狀態,而且在正常冷卻儲存條件下,也不影響食品的感官特性。
多數為同型發酵,如鏈球菌屬(Streptococcus),是與人類關系密切的重要菌群,有些菌是人和溫血動物的致病菌;有些是人體的正常菌群存在於口腔和腸道;有些是乳製品及植物發酵食品中的常用菌,常在食品工業中使用,如乳鏈球菌(S.lactis)。
乳酸菌發酵原理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將葡萄糖轉化為乳酸,同時放出能量提供給其自身生命活動。
工業生產乳酸常用高溫發酵菌。例如德氏乳酸桿(L.delbrueckii),最適生長溫度為45℃,此菌在乳酸製造(如:製造陳醋,酸奶等)和乳酸鈣製造工業上廣泛應用。

❻ 微生物高手進 四大微生物在工業上的應用

細菌:多用於發酵工程,如胰島素就是基因工程改造大腸桿菌生產。
放線菌:生產抗生素。如放線菌素。
酵母:常用酒精發酵一般都是用酵母。如食品生產、釀酒等。
黴菌:生產抗生素

❼ 發酵工業所用微生物有哪些類型各有何特點

發酵工業常用微生物及其用途
1、工業生產常用的細菌有:
短桿菌、枯草芽孢桿菌、梭狀桿菌、醋酸桿菌等。
用於生產味精、谷氨酸、肌苷酸,澱粉酶、蛋白酶,丙酮、丁醇,乳酸、醋酸等等。
2、工業上用的酵母菌有:酒精酵母、啤酒酵母、類酵母、假絲酵母等。
分別用於釀酒、製造麵包、生產脂肪酶(lipase)以及生產可食用、葯用和飼料用酵母菌體蛋白等。
3、工業上常用的黴菌有:麴黴、青黴、犁頭霉等 [藻狀菌綱的根霉、毛霉犁頭霉,子囊菌綱的紅麴黴,半知菌類的麴黴、青黴等。]它們可用於生產多種酶制劑、抗生素、有機酸及甾體激素(steriod hormone)等。
4、放線菌 它的最大經濟價值在於能產生多種抗生素(antibiotic) 。 從微生物中發現的抗生素,有60%以上是放線菌產生的,如鏈黴素、紅黴素、金黴素、慶大黴素等。 常用的放線菌主要來自以下幾個屬:鏈黴菌屬、小單孢菌屬和諾卡菌屬等。
5、擔子菌 所謂擔子菌(basidiomycetes)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菇類(mushroom)微生物。擔子菌資源的利用正引起人們的重視,如多糖、橡膠物質和抗癌葯物的開發。近幾年來,日本、美國的一些科學家對香菇的抗癌作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香菇中1,2 -β- 葡萄糖苷酶及兩種糖類物質具有抗癌作用。
6、藻類(alga) 藻類(alga)是自然界分布極廣的一類自養微生物資源,許多國家已把它用作人類保健食品和飼料,如培養螺旋藻。 國外還有人從「藻類農場」獲取氫能的報道,大量培養藻類,利用其光合放氫來獲取氫能。

❽ 細菌可以用於食品加工細菌在這其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細菌的益處
[一]細菌在食品加工和工業生產上的應用十分廣泛.
⒈細菌通常與酵母菌及其他種類的真菌一起用於醱酵食物,例如在醋的傳統製造過程中,就是利用空氣中的醋酸菌(Acetobacter)使酒轉變成醋.制味精需要棒狀桿菌、另外,造紙、製革、煉糖以及浸剝纖維也都需要細菌的作用,其他利用細菌製造的食品還有乳酪、泡菜、醬油、醋、酒、優格等.
⒉細菌也能夠分泌多種抗生素,例如鏈黴素即是由鏈黴菌(Steptomyces)所分泌的.
⒊細菌能降解多種有機化合物的能力也常被用來清除污染,稱做生物復育(bioremediation ).舉例來說,科學家利用嗜甲烷菌(methanotroph)來分解美國喬治亞州的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污染.利用甲烷細菌還可以制沼氣.
⒋豆科植物的根繫上生有許多顆粒狀的根瘤,在根瘤內生活著根瘤菌,它能將空氣中的氮轉化成"化肥"供豆科植物利用,所以豆科植物在不用人工施肥的情況下也能生長地很好; ⒌細菌發電 1910年,英國植物學家利用鉑作為電極放進大腸桿菌的培養液里,成功地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個細菌電池.1984年,美國科學家設計出一種太空飛船使用的細菌電池,其電極的活性物質是宇航員的尿液和活細菌.不過,那時的細菌電池放電效率較低.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細菌發電才有了重大突破,英國化學家讓細菌在電池組里分解分子,以釋放電子向陽極運動產生電能.據計算,利用這種細菌電池,每100克糖可獲得1352930庫侖的電能,其效率可達40%,遠遠高於現在使用的電池的效率,而且還有10%的潛力可挖掘.只要不斷地往電池裡添入糖就可獲得2安培電流,且能持續數月之久.
[二]對人體健康有以下一些好處:
⒈細菌益腸胃,提高免疫力
腸道裡面存在有益菌和有害菌,如果有益菌占據了腸道的表面,有害菌就沒有了生存的位置,這叫「站位性保護」,位置就那麼多,有益菌佔得多了,有害菌在營養競爭上就處於失敗狀態,生長發育受到抑制.因此,當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有益菌在腸道內生長、繁殖,將阻止外面的病原體入侵腸道,構築成一個生物屏障.而且腸道是人體最大的一個免疫器官,有益菌可以分泌一些抗原物質,激活並強化腸道的免疫系統.
⒉降低膽固醇和血脂有益菌能降低抑制膽固醇的合成,阻止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利用等.
⒊合成維生素
我們從膳食中攝入的維生素量遠遠不能滿足人體所需,因此,一些維生素B和維生素K是由有益菌群在腸道中合成的,尤其是維生素K,在食物中含量非常少,有益菌群的減少,將會導致維生素K缺乏症,產生腹瀉和凝血障礙性疾病等.⒋促進鈣、鐵、維生素D的吸收
乳酸桿菌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酸,酸會提高鈣的可溶性,並直接刺激胃腸道最大限度地吸收鈣、鐵、鋅等.實驗結果顯示,在普通情況下,我們僅能吸收消化鈣的1/3,通過攝入益生菌,鈣的吸收能提高到攝入量的2/3.因此,有益菌的繁殖有利於減緩老年人骨質疏鬆的過程,促進嬰兒的發育.
⒌抗癌益生菌能降解亞硝胺,消除亞硝胺的致癌性,而且促進腸道蠕動,像老年人經常便秘,一些有毒、有害物質就滯留在腸道並威脅腸道表面,誘發腸道腫瘤,引起癌變.蠕動加快後,這些有害菌就隨著糞便排出人體.

❾ 工業發酵常用的微生物有哪些

工業生產上常用的微生物有細菌、放線菌、酵母菌和黴菌,由於發酵工程本身的發展以及遺傳工程的介入,藻類、病毒等也正在逐步成為工業生產的微生物。
1.細菌 工業生產中常用的細菌有:枯草芽孢桿菌、乳酸桿菌、醋酸桿菌、棒狀桿菌、短桿菌、節桿菌、假單胞菌、小球菌等,用於生產乳酸、醋酸、氨基酸、核苷酸、澱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維生素、肌苷酸、丙酮丁醇等產品以及生物防治、細菌浸礦等。
2.放線菌 它的最大經濟價值在於能產生多種抗生素。從微生物中發現的抗生素,有60%以上是放線菌產生的,如鏈黴素、金黴素、紅黴素、慶大黴素等。常用的放線菌主要來自以下幾個屬:鏈黴菌屬、小單孢菌屬和諾卡氏菌屬等。近年來也用放線菌生產氨基酸、核苷酸、維生素和酶制劑等。
3.酵母菌 工業上常用的酵母菌有:啤酒酵母、假絲酵母、類酵母等,用於釀酒、製造麵包、製造低凝固點石油、生產酒精、脂肪酶,以及生產可食用、葯用和飼用的酵母菌體蛋白等。
4. 黴菌 工業上常用的黴菌有:藻狀菌綱的根霉、毛霉、犁頭霉、子囊菌綱的紅麴黴,半知菌類的麴黴、木霉、青黴等;它們可用於生產多種酶制劑、抗生素、有機酸、生長素及甾體激素等。

❿ 味精工業中所用的微生物--細菌,為什麼不是酵母菌

跟細菌的代謝途徑有關,改變其代謝途徑才能最大限度得到谷氨酸,讓後向味精方向進行即得到產品

閱讀全文

與工業生產中的細菌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奧迪25v6和20t哪個貴 瀏覽:841
汽車後備箱如何從內打開 瀏覽:408
工業機器人如何發展新行業 瀏覽:467
工業電表直通怎麼接線 瀏覽:449
奧迪什麼車有面子又便宜 瀏覽:191
南京中央門汽車站怎麼去 瀏覽:313
怎麼樣換汽車輪胎 瀏覽:719
汽車架生產出來多久組裝 瀏覽:92
2020年核工業退休能拿多少錢 瀏覽:82
怎麼分汽車級別 瀏覽:220
奧迪r350油耗多少 瀏覽:397
寶馬撞保時捷哪個小區 瀏覽:304
武漢核工業局在什麼地方 瀏覽:541
廣漢到蒼溪汽車要多少錢 瀏覽:116
門把手有線的賓士怎麼拆 瀏覽:577
奧迪a6l選擇哪個配置 瀏覽:277
寶馬4驅有哪些 瀏覽:1004
福建莆田工業區哪裡可以擺攤 瀏覽:500
汽車電源地和信號地怎麼隔離 瀏覽:696
30w左右的寶馬有哪些 瀏覽: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