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工業化在什麼時候得到快速發展

工業化在什麼時候得到快速發展

發布時間:2022-11-16 16:28:47

① 資本主義工業化是從什麼事件開始的

資本主義工業化始於1765年

都是從18世紀30年代的工業革命事件開始的。

英國的工業化過程 在18世紀30年代,英國首先爆發了產業革命。當時,英國各主要工業部門先後出現了從手工業生產過渡到機器生產的趨勢。這一工業化過程首先從紡織工業部門開始。1733年,J.凱(1704~1764?)發明了飛梭,使織布效率提高了一倍,成為機械發明的創始。飛梭應用於生產,出現了紡落後於織的現象,引起了紗荒。1765年,J.哈格里夫斯(?~ 1778)發明了手搖紡車——「珍妮機」,大大提高了棉紗的產量,解決了紡與織之間的矛盾,使生產出現了飛躍。1769年,水力紡紗機問世,接著,第一座棉紗廠建成,此後,大規模的織布廠就隨之出現。與此同時,J.瓦特(1736~1819)發明了雙動式蒸汽機,並作為機器的動力,在1784年應用到棉紡織廠。蒸汽機的發明,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它雖然不創造大工業,但是,它給大工業提供了動力,促使以機器體系和僱傭勞動為標志的工廠制度迅速確立起來。在棉紡織業的帶動和刺激下,其他輕工業部門也從工場手工業逐步向機器大工業過渡。輕工業部門的機器發明和廣泛應用,推動了重工業的技術革新。18世紀末,蒸汽壓力鼓風機開始應用於冶鐵業,使英國的冶金工業迅速發展。進入19世紀,蒸汽抽水機在礦井中普遍得到應用,並陸續出現和採用了一些新技術,使英國的煤產量迅速上升。同時,各種鍛壓設備和金屬加工機床陸續發明出來,相繼製造出鏇床、銑床、鑽床,使機器製造業出現了驚人的發展。在冶金、採煤、機器製造等工業部門的強大推動下,交通運輸業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到19世紀30~40年代,英國的產業革命基本完成,它標志著機器大工業已居於統治地位。英國的資本主義工業化,是通過資本原始積累,掠奪和奴役本國人民和殖民地人民的道路來實現的。
美國的工業化過程 美國在18世紀70年代以前,是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地,在經濟上主要依賴於英國,近代工業沒有什麼發展。經過1812~1814年的英美戰爭,才走上獨立發展資本主義工業的道路。美國的工業化,也是首先從棉紡織業開始的。1790年,仿製出英國的水力紡紗機,建立起第一座棉紡廠;隨著棉紡織業的發展,毛紡織、制鐵、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主要工業部門也普遍建立起新式工廠。到19世紀中葉,機器工業得到迅速發展。在1828年,美國開始修建第一條鐵路,到1865年,鐵路線全長已達 35000英里。大規模的鐵路建築,不僅帶動了東部重工業(如冶金、採煤、機器製造)的發展,也促進了西部農業生產的增長。到南北戰爭(1861~1865)前,美國也基本上完成了產業革命,建立起近代工業體系。美國在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廣泛地利用了英國工業的技術成就,以及歐洲的資金和國外移民所帶來的生產經驗。
法國的工業化過程 法國資本主義工業化的發展,較英、美緩慢。法國資本原始積累始於16世紀,但封建行會制度(見西歐行會制度)和土地制度長期未被打破。1789~1794年的資產階級革命,掃除了封建障礙,才促使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起來。19世紀初,在波旁王朝和奧爾良王朝統治時期,法國開始了產業革命,也是從紡織工業部門採用機器開始而逐漸擴展到冶金、采礦和機器製造業的。法國在60年代末基本上完成了產業革命,資本主義工廠制度取得了統治地位。但是,由於長期以來小農經濟居於優勢,因此,工業化進程較慢,產業革命以後,其工業化程度還落後於英國和美國。
德國的工業化過程 德國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遲於英國約半個多世紀。由於封建割據和農奴制(見普魯士農奴制改革)的長期統治,直到19世紀30~40年代,德國還是一個農業國,產業工人僅佔全國人口總數的2.98%。1848年資產階級革命後,機器大工業才逐步地確立起來。1871年德意志帝國建立以後,依靠對國內廉價勞動力的剝削和對國外的軍事侵略及戰爭賠款,實現了大工業的迅速發展,經過很短的時間,在70年代末,就基本上完成了產業革命,工業化程度達到了足以與英、法匹敵的地位。
日本的工業化過程 日本工業化進程起步最晚。在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以前,還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封建國家,統治階級收入的85%來自農業,15%來自商業和手工業。經過明治維新,日本的工業才逐漸發展起來,但與世界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比,工業化水平很低。1880年,輸入了新式紡織機後,紡織工業才得以迅速發展。同時,在國家的推動、引導和扶植下,出現了開辦企業的高潮,到1885年,產業革命已迅速展開。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是日本近代產業發展的轉折點,依靠在中國開設工廠、企業及其他商業的特權和戰爭賠款,使其工業、交通運輸、銀行、貿易等出現了驚人的發展,大大加速了工業化進程。到20世紀初,日本近代工業的主要部門都已建立起來。
資本主義工業化的實現,使社會生產力產生了巨大的飛躍,在各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許多工業中心和大城市。資本主義工業化的過程,決不僅僅是生產技術方面的變革,而且也是社會經濟制度方面的變革。資本主義工業化的實現,為資本主義制度建立了強大的物質技術基礎。與此同時,資本家加強了對本國工人和農民的殘酷剝削和掠奪,資本主義列強也加強了對經濟落後國家特別是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經濟剝削和掠奪,從而加劇了資本主義各種矛盾的發展。

② 中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起步開始於哪年

中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起步開始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簡稱「一五」計劃(1953—1957)。

③ 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在什麼時候實現的

社會主義工業化是一個過程。是在社會主義性質的我國,使機器大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取得優勢地位,使社會主義國家由落後的農業國轉變為先進的工業國的過程。目前我國還沒有實現完全的工業化,我國的工業化總體上處於中期階段,但已出現向後期階段過渡的明顯特徵,據專家預測,2020年左右基本實現工業化。
在時間節點上,從1953年開始,執行以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為內容的過渡時期總路線,開展了大規模的、有計劃的經濟建設。1956年,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性質上轉變為社會主義的工業。
1957年,中國已經建立了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在由落後的農業國轉變為先進工業國的道路上跨出了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隨後我國在前進中經歷了一系列的曲折,但1958~1978的20年間,經過全國人民的艱苦奮斗,仍然建成了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社會主義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發展了鋼鐵、機械、化工、煤炭、電力、石油、輕紡等傳統工業,建立了汽車、飛機、電子、原子能、宇航、石油化工、合成材料、自動化儀表儀器等新興工業。
當前,我國工業化達到了較高水平,呈現出了新特徵.我國已經進入 工業化中期接近後期階段,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量居世界第二、人均GDP快速向世界平均水平邁進,工業經濟迅速發展、比重提高,已形成龐大與完整的工業體系, 生產性服務業快速發展,部分重大工業技術突破並居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工廠、製造業基地以及第一製造業出口大國。

④ 中國經濟的工業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經濟工業化的主要階段:①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引進了西方先進的機器設備和生產技術,在中國興辦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中國開始出現近代工業。②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產生了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資本主義工業興起。③甲午戰爭後,中國出現了一個興辦工業的浪潮,中國民族工業有了初步發展。④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得到了一次發展的機會,出現了發展的黃金時期。⑤一戰後,帝國主義卷土重來,民族工業受到打擊。⑥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中國的民族工業受到沉重打擊,日益萎縮。
(2)經濟工業化的特徵:①工業化不僅受到內部封建保守勢力的頑強抵制,還不斷遭到外部資本主義列強的傾軋排斥和武力摧殘,發展緩慢,歷經曲折。②工業化一開始是由地主階級中的洋務派領導的,官僚買辦階級也發揮了一定作用,資產階級始終沒有真正掌握過近代化的領導權。③工業化缺少必要的資本原始積累,技術、人才和思想的准備不足。④發展畸形。產業結構不協調,重工業發展緩慢;地區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於沿海和江南沿河地區。

⑤ 中國工業化演變過程

中國工業化發展路徑的演變歷程_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績效與路徑研究

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根植於我國的工業國情和科技國情,與發達國家或新興國家相比,有著巨大的差異。這就構成了研究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路徑的獨特起點。也只有弄清楚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礎起點,才可能設計出符合我國實際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律的具體路徑。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是我國工業化演進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地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延續了工業化發展的路徑,是在已有工業化成果基礎之上的再發展。因此,探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路徑有必要深入考察我國工業化發展的歷程。從發展路徑特徵上來看,我國工業化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起步階段、重啟階段、飛躍階段和轉型階段。這四個階段各有其自身的發展特徵,都在不同階段為我國工業化做出了獨特的貢獻。

1)建國初期的工業化起步階段

建國以後,我國走上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但與此同時,與同期世界主要國家相比,我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1949年的國民經濟總產值中,工業產值只佔10%;在製造業產值中,使用機器的工業產值只佔27%。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在全面模仿蘇聯模式的背景下我國開始系統地建設社會主義工業。雖然我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並且1978年之前內外環境也不夠穩定,但是全國各族人民仍然排除萬難,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初步建立了現代化的工業體系,為日後進一步的工業化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一階段我國工業發展的路徑特徵為進口替代戰略和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其中進口替代戰略是發展中國家普遍選擇的工業發展模式,旨在通過限制工業品的進口來保護本國幼稚工業的發展,以保障產業鏈的完全發育。但我國進口替代戰略除了經濟發展方面的考慮之外,也與當時的國際政治環境有關。一邊倒的外交政策,使得我國全面學習蘇聯,客觀上限制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蘇聯在我國進口國中的壟斷地位,反而加重了對外經濟的依賴和風險。

也正因為全面學習蘇聯經驗,我國也開始以國有企業為載體,優先發展重工業。建國初期,我國通過計劃經濟體制集中社會資源,雖然快速構建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但是計劃經濟束縛供給和創新的弊端也很快顯現出來。對於要素配置的全面行政干預造成我國經濟缺乏活力,供給增長遠遠落後於需求發展,短缺成為經濟的常態。另一方面,資本品的稀缺和工業發展訴求的矛盾還造成了對工資、利率和匯率等價格的全面管制,人民生活水平長期得不到顯著改善,社會矛盾不斷累積。而在工業生產方面,國有經濟佔有壓倒性優勢,但是由於生產效率低下,缺乏核心技術,造成我國工業產品在規模擴張的同時,質量難以保證。如我國只能生產粗製鋼鐵,精製鋼仍需要進口。這就造成了一方面我國鋼產品大量積壓,另一方面又需要大量進口的局面。

總結1949—1978年我國工業發展的路徑特徵為:趕超戰略下的重工業優先發展與進口替代。這一路徑選擇造成我國在構建起完整工業體系的同時,卻無法掌握核心的生產技術,國民經濟結構嚴重失衡,資源配置缺乏效率,諸多工業生產問題亟待解決。

2)改革開放之後的工業化重啟階段

改革開放使得我國全面調整了發展戰略。我國的工業生產也得以迅速恢復,並且初步實現了輕重工業的協調發展。尤其是該時期還確定了漸進式改革的發展戰略,從擴大國有企業自主權入手,實行「兩步利改稅」,逐步展開對原有經濟體系的改造,經濟活力也逐漸增強。

一方面,在經濟結構上,我國實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八字方針,著力改變過去輕工業與重工業、農業與工業、消費與積累嚴重失衡的狀況。1978—1982年,全國輕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14%,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則由43.1%上升到50.2%;同時,國民收入分配中的積累率由36.5%下降到28.8%;消費所佔的比重則由63.5%上升到71.2%。

另一方面,實行了一系列的經濟體制改革。在國有企業改革方面,1979年7月,國務院頒布了《關於擴大國營工業企業經營自主權的若干規定》等五個文件。擴大了企業的自主權,使得企業開始成為獨立的利益主體,企業的生產積極性大幅提高。在價格改革方面,1987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國家現行的3種價格形式,即國家定價、國家指導價和市場調節價,進一步擴大了企業的自主定價權。在投融資體制方面,中央進行了「撥改貸」改革,成立國有資產管理局,國家建設項目投融資體制從撥款改為貸款,國家不再給新建企業投入資本金,企業投融資制度進一步得到規范。此外,為了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1986年和1987年先後在上海和深圳設立了股票櫃台交易市場,在此基礎之上,兩地又先後於1990年和1991年成立了規范的證券交易所。

在一系列大政方針的正確指引下,20世紀80年代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恢復性的成果,1978—1990年我國GDP的平均同比增速達到了9.28%,工業同比增速達到了10.36%。到1990年,我國棉布、煤炭、水泥的產量居世界第一,鋼鐵、發電量居世界第四,原油產量達到世界第五。

這一時期我國工業發展的路徑特徵為工業結構協調發展與對內改革帶動下的工業化恢復發展。(www.guayunfan.com)

3)出口導向戰略下的我國工業化飛躍階段

進入20世紀90年代,尤其是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後,我國全面確立了對外開放的發展戰略,以深圳、珠海等率先試點的經濟特區蓬勃發展。在改革試點成績引人矚目的同時,我國也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工業化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在此基礎之上,我國工業化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

在工業化發展路徑的選擇上,我國主動借鑒了日韓的成功經驗,即採取出口導向型的發展戰略,充分發揮我國在勞動力和資源成本上的比較優勢,並且通過經濟往來吸收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和先進技術,取得「後發制人」的戰略優勢。

20世紀90年代是我國經濟開始全面騰飛的時期。1991—2000年我國GDP平均同比增速達到10.45%,工業產值平均增速達到了13.96%,以美元計價的對外貿易總額平均增速為15.52%,其中出口總額平均增速為15.37%、進口總額平均增速為16.05%,我國經濟開始廣泛參與全球競爭,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得到了極大提高,初步奠定了世界製造大國的地位。

這一時期我國工業的發展路徑特徵為成本優勢推動下對外貿易和投資擴張,我國發展戰略調整為出口導向型經濟。這一時期雖然也經歷了通貨緊縮、亞洲金融危機等挑戰,但總體來說處於一個快速增長的階段。尤其是包括稅收制度、銀行體系和資本市場的一系列改革,極大補充了我國市場經濟構成要素的不足,企業的自主權進一步擴大,經濟活力全面提高,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市場經濟形態。

4)信息技術繁榮背景下的我國工業轉型階段

我國在2001年12月成功加入了WTO,標志著我國的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紀元。加入WTO的意義在於鞏固了我國的對外貿易優勢,並通過相關制度的國際化進一步便利資本的進入和流出,加快了我國工業化的速度。既有的對外貿易和投資擴張帶動經濟發展的戰略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並且表現形式逐漸變化。其中,中小企業逐漸開始樹立品牌意識,對外貿易中的高科技產品比重逐步增大;投資領域中房地產逐漸成為投資的主要標的,並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境外資本也以FDI為形式持續流入,不斷擴大在華投資份額。2002年,黨的十六大提出我國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開始注重提高工業全要素生產率。2009年,國務院提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2015年進一步提出製造業2025規劃,我國工業化進入轉型階段。

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全球掀起了信息技術的熱潮。而我國在經過了近三十年的發展之後,民營經濟積累了一定的實力,居民消費能力也逐漸增強。此時,我國的信息產業具備了市場和基本的技術基礎,並在世界發展潮流的推動下迅速發展,帶動起相關的物流、商貿、軟體開發等產業的發展,一條以互聯網為技術核心的產業鏈逐步成型。

⑥ 工業化什麼時候開始的

工業化指一個國家和地區國民經濟中,工業生產活動取得主導地位的發展過程。工業化最初只是一種自發的社會現象,始於18世紀60年代的英國。這種以大規模機器生產為特徵的工業生產活動向原有的生產方式和狹小的地方市場提出挑戰,老的生產方式已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容量的需求。同時,資本積累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又為工業化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工業化是一個相當長的發展過程。其初期,一些先行的工業化國家為實現人口自由流動和提供充足、廉價的勞動力,迫切要求打破原有的社會勞動組織系統。為此花費約100年時間。20世紀以來,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工業化成為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目標。工業生產的空間活動范圍在工業化不同發展階段具有較明顯的趨向性。初期時,工業生產活動往往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點狀分布),隨交通條件的改善而呈線或帶狀向外擴散。最終達到一個國家或地區相對的均衡分布狀態。工業化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進步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影響。伴隨大規模工業化而產生的日益嚴重的大氣、海洋和陸地水體等環境污染,大量土地被佔用,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劇等,對社會、自然、生態造成巨大破壞,甚至危及人類自身生存,迫使各國對工業化的發展進行某種限制和改造。

⑦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工業化取得的主要成就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工業化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工業生產綜合能力顯著提升
1.工業經濟快速增長。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工業生產能力穩步提升。經過70年的發展,主要產品的生產能力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實現了由短缺到豐富充裕的巨大轉變,很多產品產量從小到大。主要經濟指標迅速提升,工業增加值由1952年的11
9.8億元上升至2018年的305160.2億元,年均增長1
2.61%,高於同期國民收入增長率
1.1%;工業利潤總額由1952年的2
8.3億元上升至2017年的74916億元,增長2647倍;工業企業單位數由1952年的1
6.95萬個上升至2017年的3
7.27萬個,增長約
2.2倍;工業企業資產由1978年的4525億元上升至2017年的112288
1.5億元,增長約248倍。
2.工業生產體系完備。目前,我國工業有41個大類、207個中類、666個小類。空調、冰箱、彩電、洗衣機、微型計算機、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一大批家電通信產品產量均居世界首位;原煤、發電量等能源產品產量2017年比1978年分別增長
4.7倍和2
4.3倍;乙烯、粗鋼、水泥等原材料產品產量分別增長4
6.9倍、2
5.2倍和3
4.8倍;汽車產量已達2900多萬輛,連續9年蟬聯世界第一。
3.製造業連續多年穩居世界前列。1990年我國製造業佔全球的比重為
2.7%,居世界第九位;2000年上升到
6.0%,位居世界第四;2007年達到1
3.2%,居世界第二;2010年佔比進一步提高到1
9.8%,躍居世界第一,自此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世界經濟論壇《2015—2016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的國際競爭力在140_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28位,比2012年提高1位,在發展中國家名列前茅。這其中,工業領域的國際競爭力表現尤其突出。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工業競爭力指數最新結果顯示,中國與德國、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一並成為全球5個最具工業競爭力的國家。2016年,中國、美國和德國被列為世界最具製造業競爭力的前3個國家。
(二)工業生產結構優化,轉型升級成效明顯 建國以來,我國產業政策經歷了改革開放前重工業優先發展,到改革開放後優先發展輕紡工業、重點加強基礎產業、大力振興支柱產業、積極發展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產業結構不斷得到調整優化。
1.淘汰落後產能。不斷加大鋼鐵、煤炭、石化、建材等傳統行業的過剩產能減量調整,破除無效供給,工業經濟效益明顯好轉。2013—2015年,全國共計淘汰落後煉鐵產能4800萬噸、煉鋼5700萬噸、電解鋁110萬噸、水泥(熟料和粉磨能力)
2.4億噸、平板玻璃8000萬重量箱。在此基礎上,2016年、2017年兩年又化解鋼鐵產能
1.2億噸、煤炭產能5億噸,全面取締
1.4億噸「地條鋼」,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6500萬千瓦以上。
2.新興產業快速崛起。據測算,2015年至2017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較上年分別增長
10.0%、
10.5%和1
1.0%,增速分別高於規模以上工業
3.
9、
4.5和
4.4個百分點。部分新興產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集聚效應。據統計,在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所包含的七大產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居於首位,2016年其增加值占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比重超過1/4;節能環保產業、生物產業和新材料產業增加值占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的比重均在18%左右。
3.「兩化」融合日益深化。堅持走中國特色的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兩化融合」的新型工業化道路。製造業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重點行業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取得了明顯進展。據工信部統計,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生產設備數字化率、數字化設備聯網率已分別達到6
3.3%、4
6.4%、4
4.8%和39%,培育了一批工業互聯網平台,製造業智能主導的特徵日趨明顯。
4.發展方式轉變明顯。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步伐,大力提升傳統動能,工業發展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技術改造投資成為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的主要力量。2013-2016年,製造業技術改造投資年均增長1
4.3%,2017年技改投資依然保持較高增長水平,增長1
6.3%,增速比製造業投資高1
1.2個百分點,佔全部製造業投資比重達4
8.5%,比上年提高
4.6個百分點。
5.單位產品能耗明顯降低。2017年與2012年相比,在統計的年耗能1萬噸標准煤及以上的重點耗能工業企業中,噸鋼綜合能耗下降
5.3%、機制紙及紙板綜合能耗下降1
1.0%、燒鹼綜合能耗下降1
2.6%、電石綜合能耗下降
2.4%、合成氨綜合能耗下降
5.7%、水泥綜合能耗下降
4.5%、平板玻璃綜合能耗下降
9.1%、電廠火力發電標准煤耗下降
3.9%。按照統計的25個重點耗能產品、108項單耗指標測算,五年累計形成直接節能約
1.0億噸標准煤,佔全社會節能量的近10%。
(三)製造業競爭力逐步提升,深度參與全球產業鏈分工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業產品進出口貿易持續增長,工業產品生產與製造融入全球產業鏈分工。工業產品進口金額由1999年的165699萬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213563
7.29萬美元,年均增長1
4.40%。其中初級產品進口金額由1999年的26846萬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213563
7.29萬美元,年均增長1
8.74%;初級產品進口佔比由1999年的1
6.20%上升至2018年的3
2.85%。初級產品進口集中在非食用原料、礦物燃料、潤滑油及有關原料。工業製成品進口額由1999年的138853萬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143402
4.78萬美元,年均增長1
3.07%;工業製成品進口佔比由1999年的8
3.80%下降至2018年的6
7.15%。工業製成品進口集中在機械及運輸設備。 工業產品出口金額由1999年的194931萬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2487400.74萬美元,年均增長1
4.34%。其中初級產品出口金額由1999年的19941萬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13508
5.83萬美元,年均增長
10.59%,初級產品出口佔比由1999年的
10.23%下降至2018年的
5.43%。初級產品出口集中在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動物、礦物燃料、潤滑油及有關原料。工業製成品出口額由1999年的174990萬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235202
1.25萬美元,年均增長1
4.65%。
來源:中國樂山市委黨校學報

⑧ 中國工業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我國的工業化建設開始於第一個五年計劃。

1953年,這個東方大國在內戰的洗禮之後,已經儼然是紅色陣營中的代表。在新政府的規劃下,它對經濟的暗中發力已經准備了三年。

在蘇聯的幫助下,中蘇簽訂了156項工業建設工程,從國防,機械,電子和能源工業彌補了中國工業的空白,打響了中國工業的奠基之役。

1955年7月,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一五」計劃: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聯幫助我國設計的156個大型建設項目為中心的工業建設,建立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基礎。

(8)工業化在什麼時候得到快速發展擴展閱讀:

早在1949年6月,劉少奇率領中共代表團訪蘇時,就提到了邀請蘇聯技術專家來華的相關事宜,並帶回了200餘名蘇聯專家。

然而對於全面鋪開的新中國經濟建設,編制「一五計劃」這樣的鴻篇巨制,這些專家顯然不夠。1952年8月,周恩來總理專程赴莫斯科與斯大林商談,要求增派專家800名。

此外,中方還希望蘇聯提供各種工業標准和技術資料,用於「一五計劃」的制訂和實施。於是,1950~1953年間,蘇聯專家帶來了大量科學文獻和技術資料,總重量達600噸。

在蘇聯幫助下,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使中國大地上形成了獨立自主的工業體系雛形。中國的五年計劃雖然是國家意志的體現,但它在中國崛起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⑨ 中國基本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是什麼時候

中國基本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是2020年(預計在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課題組發布《工業化藍皮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業化進程報告》。藍皮書稱,我國已經在「十二五」時期進入工業化後期,預計在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
據測算,整個「十二五」時期(2010~2014年),我國工業化綜合指數年均增長速度為4.4,2014年達到83.69,位於工業化後期的中段。這在中國工業化進程中具有標志性意義。即便考慮到新常態下的經濟增速換擋,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工業化水平綜合指數也將達到100,從而達到基本實現工業化的目標。
不過,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呈現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特徵,上海、北京、廣東、江蘇、浙江、天津等東部地區大多已經步入後工業化時期,而大部分中西部地區還處於工業化中期。「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推進中國工業化進程的區域協調發展任務還十分艱巨。
另外,藍皮書強調,實現工業化並不意味著工業化時代的終結。當今整個世界仍處於工業化時代,對於步入工業化後期的中國而言,其工業化進程還遠未結束,工業的重要地位並未改變。
「我們必須認識到,工業本身所蘊含的生產能力和知識積累是關系一國經濟長期發展績效的關鍵。工業特別是製造業不僅是技術創新的主要來源,而且還是技術創新的使用者和傳播者。
事實上,國際金融危機後,歐美等工業化國家認識到「製造業空心化」所帶來的巨大問題,紛紛推出「再工業化」戰略和各類製造業振興計劃,包括美國的《先進製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德國工業4.0計劃、法國新工業34項計劃等,掀起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熱潮。

⑩ 中國的工業化開始於何時.其特點是什麼

我國的工業化建設開始於第一個五年計劃。
簡稱「一五計劃」,是1953—1957年發展國民經濟的計劃是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是根據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而制定的,也是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由周恩來、陳雲同志主持制定的。它是以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為中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的初步基礎;有步驟地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其特點是優先發展重工業。第一個五年計劃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把中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工業國的強烈願望。第一個五年計劃制訂後,對三大改造、基本建設、工農業發展和交通便捷做出了突出貢獻,使得中國的近代化水平明顯提高。

閱讀全文

與工業化在什麼時候得到快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業酶混合塵是什麼 瀏覽:639
個人投資工業產值怎麼計算 瀏覽:118
工業園區商標注冊如何辦理 瀏覽:88
賓士ss是什麼車 瀏覽:10
奧迪a四新車保險價位是多少 瀏覽:109
工業金屬小鍵盤哪裡好 瀏覽:372
汽車門布內飾怎麼改 瀏覽:632
做汽車腳墊需要哪些機器 瀏覽:942
賓士gla200鼓風機在哪裡 瀏覽:169
奧迪A4高原形勢適合哪個模式 瀏覽:526
不停的接到紫光工業雲簡訊怎麼辦 瀏覽:773
寶馬換喇叭怎麼弄 瀏覽:920
龍岩新汽車站叫什麼 瀏覽:174
紅色寶馬x6多少錢 瀏覽:943
如何汽車保養延長壽命 瀏覽:320
10款賓士e300是什麼代號 瀏覽:632
賓士gl450機油加多少升 瀏覽:286
汽車頂棚布網更換多少錢 瀏覽:413
台州到巫溪汽車在哪裡買票 瀏覽:263
楚村鎮什麼時候建工業園 瀏覽: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