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廣西社會經濟發展的現狀和特點
7月8日 09:44 2005年,全區各族人民在自治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各種矛盾和困難,努力克服嚴重自然災害的影響,較好地完成自治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批準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目標,全區經濟繼續保持近年來增長加快、效益較好、穩定性和協調性增強的良好勢頭。全區生產總值4016億元,增長12.5%;財政收入475.4億元,增長17.7%。經濟發展「雙過千」目標勝利實現。農業生產穩定增長,工業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繼續提高,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區域特色經濟和縣域經濟加快發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00億元,增長35%,投資結構繼續優化,重大項目建設實現突破;各項改革繼續深化,開放合作不斷擴大;就業和社會保障取得新成績,人民生活繼續改善,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回落;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生態環保建設得到加強。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當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主要是: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上漲,部分農產品價格下降,使農民增收難度加大;工業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企業生產成本增加,盈利空間受到擠壓;煤電油運供求仍然偏緊,尤其是電力短缺的約束較大;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長期性和深層次矛盾仍然存在。對這些矛盾和問題,要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2006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第一年,為了加快推進富裕廣西、文化廣西、生態廣西和平安廣西建設,全面實現2006年發展目標, 建議:
(一)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協調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以發展農村經濟為中心,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制定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重點抓好新農村建設試點示範工程,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投入力度,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著力解決農民生產生活中最迫切的實際問題,切實讓農民得到更多實惠;著力抓好農業優勢產業發展,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抓好農業支撐體系建設,突出抓好動植物防疫體系,農業標准化體系建設,加快農業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步伐,提高農業服務保障能力;進一步強化各項支農惠農措施,繼續落實糧食最低收購保護價政策, 啟動水稻良種補貼試點,擴大農機具購置補貼范圍;整合各渠道支農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加強農民工就業培訓工作。
(二)積極促進工業快速增長。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著力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力度,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積極培育新的工業增長點;加快企業聯合重組步伐,大力培育強優企業和實施品牌戰略,提高重點行業生產集中度和整體技術水平;加大重大工業項目建設力度,集中力量開工一批重大工業項目,著力培育支柱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進一步加快工業園區、開發區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加快招商引資工業項目入園進區;加快發展交通運輸、金融、保險、現代物流、會展、信息咨詢等生產型服務業,為促進工業經濟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加強工業經濟運行調節,統籌抓好煤電油運供求銜接。
(三)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抓緊編制北部灣(廣西)經濟區開發規劃和南北欽防城市群發展規劃,啟動沿海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二期工程,加快一批重大工業項目前期工作,促進沿海工業布局,加快北部灣(廣西)經濟區開放開發。加強中心城市和新設地級市基礎和公共設施建設,以及環境綜合整治,大力發展城市產業經濟,不斷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加快發展縣域特色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加強重點鎮建設,擴大產業和人口規模,增強縣域經濟實力。
(四)積極擴大投資和推進項目建設。更多地運用市場和開放的辦法籌措建設資金,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增進政銀企合作,擴大直接融資,促進社會投資,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支持,進一步拓展籌融資渠道。進一步整合統籌政府各類專項資金,集中力量辦大事,向重點領域、重要產業、重大項目、關鍵環節傾斜。把擴大投資和推進項目建設更好地結合起來,繼續抓好自治區層面和各市層面統籌推進一批重大項目新開工,加快在建項目建設進度,確保一批重大項目按計劃竣工投產,切實抓好自治區成立50周年大慶重大項目建設,突出抓好項目前期工作,做好成熟的項目儲備,保持重大項目建設的連續性。
(五)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大力節約能源資源,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和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建設。加大發展循環經濟工作力度,下大力氣抓好企業節能降耗,在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大力推廣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技術。繼續加強生態保護工程建設,加強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工作。
(六)積極推進改革開放。扎實推進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體制改革為主要內容的綜合配套改革,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加快以國有企業產權改革為重點的企業改革步伐,完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進一步優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體制和政策環境。繼續深化投資、價格、財稅、糧食流通、科教文衛、行政管理體制等經濟和社會領域的各項改革。努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繼續舉全區之力辦好第三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深化國內外區域合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擴大利用國內外資金規模。加快調整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擴大對外貿易規模。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和支持優勢企業開展國際化開發經營活動,積極推進利用境外資源性項目工作。
(七)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要切實關注民生,關心群眾切身利益,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強就業和再就業工作,重點解決下崗失業人員尤其是大齡失業人員再就業,把發展服務業與擴大就業結合起來,大力發展旅遊、商貿餐飲、社區服務、養老、物業管理、文化、健身、休閑娛樂等生活服務業,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和失業保險制度,建立健全城鄉低收入困難群眾社會救助體系。認真落實鼓勵消費的各項政策措施,大力開拓城鄉市場尤其是農村市場,擴大城鄉居民消費,保持價格基本穩定。加快「兩基」攻堅進程,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加快創新文化發展機制,促進文化產業發展,大力推進重大文化工程建設。加強城鄉公共衛生設施建設,做好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加快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工程,高度重視和加強庫區移民安置工作。抓好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繼續集中財力為民辦好一批實事。
B. 廣西加快發展工業支柱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的措施有哪些
2010年1月27日,自治區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在南寧開幕。自治區主席馬飈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0年,自治區政府將從廣西實際出發,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力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做優工業。從廣西實際出發,要把做大做強做優工業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核心戰略和主攻方向,全力貫徹實施做大做強做優工業的決定及40個配套文件,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
打造14個千億元產業 培育和發展4個新興產業。2010年,自治區政府將加快「14+4」產業體系建設,堅持產業優先發展。為此,將全力打造食品、汽車、石化、電力、有色金屬、冶金、機械、建材、造紙與木材加工、電子信息、醫葯製造、紡織服裝與皮革、生物、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裝備等14個千億元產業,培育和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節能與環保、海洋等4個新興產業。
多舉措推動技術改造工程。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0年,自治區政府將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力度,突出抓好總投資4290億元的2093個新建、續建工業項目建設。比如,組織實施150萬輛汽車、200萬台發動機、1600萬噸煉油、100萬噸燒鹼、1萬台挖掘機、「兩化融合」示範等18個技術改造工程。
此外,自治區層面將重點抓好上汽通用五菱中型轎車、東風柳汽景逸轎車、柳工工程機械液壓元件研發製造基地、中化橡膠桂林公司高級子午胎產業化、玉柴鑄造中心等一批投資額10億元以上的項目,促進企業改造升級。加快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振興柳州、桂林、南寧、梧州、玉林等老工業基地。
推進廣西優勢產業集群發展的對策和措施
(一)深化思想認識,轉變觀念
各級各地區要形成以下共識:各產業集群不僅構成當今世界經濟的基本空間構架,還常常是一國或一地競爭力之所在。培育和發展產業集群是提高國家和地區競爭力以應對全球化挑戰的重要政策措施。從發達地區發展產業集群的成功實踐來看,各級政府及部門應把為經濟建設服務的程序倒過來,即從支持「企業一產業」,變為支持「集群一產業一企業」。實際經驗也反復證明,產業不興旺,單個企業也不會有什麼像樣的發展前途。廣西產業集群的建設與發展問題已引起自治區黨委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但有的地方重視程度不夠,亟待統一思想認識,明確工作要求。
1.充分認識到發展優勢產業集群是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廣西的重大舉措。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提出,今後五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我區的奮斗目標是加快富民興桂新跨越步伐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努力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廣西。要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必須加快振興產業,大力發展優勢產業集群,壯大經濟綜合實力,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廣西提供強大的經濟基礎。
2.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內容。工業化城鎮化是實現現代化的必經階段和必由之路,是我區加快發展的主導方向和核心戰略。必須堅持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以城鎮化促動工業化,相互支撐,聯動推進,走適合廣西區情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和新型城鎮化道路,加快由工業化初級階段向中期階段邁進。大力發展優勢產業集群,壯大優勢產業,是實施工業化城鎮化核心戰略的應有之義。
3.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黨中央在新的歷史時期,落實科學發展觀、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重大戰略舉措。大力發展優勢產業集群,唯有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培育出具有核心競爭能力、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才能延長產業鏈,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培育形成優勢產業集群。
4.是擴大開放與合作的重要平台。擴大開放與合作的基礎在於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不斷提升經濟實力,擴張市場規模,才能進一步促進開放與合作。當前,廣西正面臨國內外多區域合作新興機遇,抓住機遇,獲取資源,發展自我,既是發展優勢產業群的客觀需要,也是進一步擴大開放與合作的內在要求,只有發展壯大優勢產業集群,壯大經濟實力,才能進一步夯實開放與合作的基礎。
5.是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要載體。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已成為新時期我國的基本國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據棄過去自我發展、自成一體的粗放型發展模式,按照比較優勢原則發展優勢產業集群,形成產業整體優勢,降低產業發展的經濟成本和環境成本,構建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的局面。
6.是加快建設北部灣經濟區的重要支撐。加快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是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站在歷史的新起點.立足廣西,放眼泛北部灣,把廣西置於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這一大背景下做出的戰略性決策。加快北部灣經濟區開發,走出一條不同於我國一些地區以往的發展路子,最重要的就是要高起點、高標准、高水平地發展現代產業,發展優勢產業集群,以支撐北部灣經濟區打造成為我國沿海發展新一極的宏偉目標。
7.是實現和提高我區經濟綜合競爭力的有效途徑。當前,廣西經濟基礎薄弱,發展實力不強,一個重要原因是產業不大,優勢產業不強,產業集群遠沒有形成。壯大廣西經濟實力,必須著力發展優勢產業集群,大力培育各行業的龍頭企業,積極發展圍繞龍頭企業配套的中小企業,加快形成各類優勢產業集群,以增強優勢產業的國內外競爭力,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廣西提供強大的產業基礎。
8.有利於縣域經濟及農村城鎮化建設。中小企業集群是農村城鎮化的基礎,在中小企業集中發展的區域,由於企業問的互動及資源的共享,形成區域經濟增長極,增長極的極化效應,源源不斷吸引周邊區域的各種要素,從而使這一區域形成一個人口密集區。有利於加快農民身份的市民化,生活方式的現代化和就業方式的非農化。
9.有利於解決「三農」問題。一是中小企業集群成為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有效載體。二是產業集群的發展促進了農民收入的穩定增長。從總體上看,農村中小企業集群發展較好的縣域,有著較高的農民人均純收入,一般都要高出當地的平均水平。
(二)加強組織協調,強化公共服務
1.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在自治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建立由自治區發改委、經委、農業、科技、財政、國土資源、國資、金融、稅收、工商、商務、環保、統計等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主席由自治區政府主要領導或常務副主席擔任。研究制定培育發展優勢產業集群的長遠規劃和政策措施,協調、解決產業集群發展中的困難、問題和政策,並加強督查。
2.編制發展規劃。由自治區發改委牽頭,會同自治區經委等相關部門編制全區的產業集群發展規劃,規劃的內容主要包括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目標、重點、措施和重點項目等。要強化規劃的指導作用,使產業集群規劃與當地建設規劃相銜接,並服從區域建設總體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以產業集群發展規劃為切人點,指導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及區域產業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引導相關聯行業企業向專業園區聚集,在全區形成較為合理的產業布局。
3.強化責任制。自治區發改委、經委等有關部門要嚴格落實相關責任,包括具體產業集群發展規劃的實施、政策的制定,財稅優惠政策的落實、投資項目的落實、土地、工商登記等。減少行政審批程序,實行政務一站式服務,嚴格執行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同時加強有關產業集群發展的政策咨詢、信息發布、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等,切實做好各項服務工作,提高行政效能。
4.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產業集群發展的體制和機制,減少集群發展的束縛,激發產業集群發展的活力。如創新財稅體制,激勵優勢產業集群發展,發展「飛地」經濟、促進優勢產業集群,實行稅收分享,市場一體化,土地管理,投融資體制等。
5.構建公共服務平台。建立健全中介服務體系,積極發展信息、技術、金融、法律、設計、策劃、研發、咨詢、審計、會計、價格認證、專利認證,為企業提供社會化、專業化和規范化的服務。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統籌規劃,圍繞優勢產業集群建立區域性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結合優勢產業集群發展,推進專業市場的建設和升級,培育形成一批國際性、全國性的產品市場中心。推進質量監管、誠信監督、知識產權保護、公平競爭等方面的制度建設,加強價格協調,構建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
(三)積極培育和發展龍頭企業,拉延產業鏈和拉近產業群
1.實施龍頭企業和名牌帶動戰略。支持龍頭企業重組、兼並、引進、收購,建立龍頭企業的激勵機制,對有突出貢獻的龍頭企業以及優秀企業家給予獎勵。制定龍頭企業的認定標准,重點支持一批產值高,帶動作用突出的龍頭企業發展,在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給予傾斜,使之成為優勢產業集群的核心主體,發揮其在培育發展優勢產業集群中的龍頭作用,充分發揮集聚帶動效應,使之逐步衍生和吸引更多相關企業集聚。不斷通過創新立群、質量立群、信用立群和整體傳播,主動培育、優化和提升優勢產業集群整體形象,塑造區域品牌。企業品牌與地區品牌相互輝映、互相促進。據分析,創出一個具有全國乃至世界影響力的地區品牌,是一個現代產業集群成功的重要標志。一個知名的地區品牌能創造出驚人的綜合價值,可以進一步促進行業企業的集聚,促進地方的招商引資,促進國內外采購者的進入。各級政府應利用業已形成的集群發展優勢和較高的知名度,通過加強區域經濟形象推廣,組織企業參加各種重要會展,為企業拓展商機的同時,打造自己的區域品牌。在產業集群發育較好的地方,要通過原產業集群中產業鏈的延伸,在上下游的一些環節上培育新的產業集群,增大產業集群之間的關聯性,逐步形成產業集群網路。各優勢產業也需要行業范圍內、產業集群范圍內的這種產業鏈的延伸和整合。
2.整合龍頭企業,強化產業鏈建設。加速龍頭企業強強聯合與重組,打造產業集群的內核,充分發揮其示範、輻射和帶動作用。鼓勵龍頭企業將配套件及特定的生產工藝分離出來,在集群內培育一批專業化配套企業,進而提高省內配套率。充分發揮中小企業的作用,鼓勵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國企改革與重組,為產業集群的發展培育健康而富有活力的微觀主體。依靠市場的力量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大力開展產業鏈招商,通過產業鏈直接為投資者提供市場,提供原材料和中間產品;降低企業交易成本,降低投資風險,提高資金回報率,吸引企業聚集形成產業集群。發育較好的產業集群,要通過原產業集群中產業鏈的延伸,在上下游的一些環節上培育出新的產業集群,增大產業集群之間的關聯性,逐步形成產業集群網路。貸款在產業鏈內循環可有效降低金融風險,因此打造產業鏈,會有效促進金融機構與產業集群的對接,使鏈上企業優先獲得信貸支持,有助於推動集群內中小企業的發展。
3.建立優勢產業下游產業發展鼓勵和補貼機制。廣西應積極爭取試行鋁土礦、水電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補償機制,政府對高額利潤的優勢產業資源初級加工徵收水資源費,按不少於30%的比例安排用於優勢產業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對高額利潤的優勢產業資源初級加工企業規定一定比例的利潤必須用於投資下游產業。承接優勢產業轉移項目所繳納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自治區內各級所留成部分返還園區用於土地開發整治。對符合國家相關減免政策的可按規定辦理。
4.促進產業集群專業化分工。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自願的原則,引導集群企業加強產業鏈上下游整合和同行業分工發展。在國家級和自治區級經濟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內設立園中園(配套中心)。凡優勢產業集群配套中心年配套產值達到5億元以上,自治區財政可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年配套產值達到10億元以上,自治區財政可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鼓勵產業集群核心企業將核心業務以外的業務剝離,衍生一批配套企業。凡我區重點發展的優勢產業集群中配套企業(由核心企業業務剝離形成的配套企業)連續三年在國內同行業中綜合實力進入前十位或單個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進入前三位的,自治區財政可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
(四)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提升重點園區
1.改善優勢產業集群集聚區的基礎設施條件。加快交通、通信、倉儲等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降低產業集群的物流成本;提高優勢產業集群集聚區的能源保障程度,完善優勢產業集群集聚區的供水條件和環保、排水、排污、垃圾處理、綠化、生活設施配套等;優化綜合運輸網路布局,提高公路、鐵路、水路、民航等交通設施的通行速度和運能,創造更優的投資硬環境,從而提高優勢產業集群聚集區承接產業的承載力和吸引力,把優勢產業集群打造成為我區承接產業轉移的主要載體和平台。
2.發展提升重點園區。按照布局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生態環保的原則,整合、優化、提升現有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使園區發展規劃與優勢產業集群發展規劃相銜接,合理確定園區主導產業定位,大力培育優勢產業集群企業知名產品品牌和區域品牌,發展提升一批產業集聚發展的重點園區和產業帶。
3.加強優勢產業集群項目建設。支持產業集群集聚區的項目前期工作,建立項目庫;加快產業集群集聚區的重大項目建設,把集群的項目納入自治區統籌推進的重大項目范圍;大力支持承接產業轉移的項目,支持產業集群的協作配套類項目。對投資超過3000萬元以上的優勢產業集群發展項目,經自治區政府批准後統一納入自治區重點建設項目管理,簡化審批手續並享受有關項目建設費用減免優惠待遇,保證優勢產業集群發展項目用地需要。優先保證產業集群重點企業煤、電、油、運等重要生產要素的供給。
4.建設專業市場。專業市場與產業發展有著內在的共生關系,專業市場的興旺能夠帶動產業的發展。各地要創造條件,圍繞特色產業辦市場,強化專業市場與特色產業的配套,通過市場建設加速產業集中,為產業發展提供穩定的市場空間。市場的建設與發展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等先進手段,不斷完善市場功能,擴大市場交易規模和輻射半徑,建立虛擬信息市場,發揮信息傳播作用,進一步促進產業集群的發展。
(五)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1.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是壯大我區優勢產業集群的有效途徑。當前,國際生產要素流動和產業轉移的速度不斷加快,特別是我國東部地區受勞動力、土地、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等因素制約,部分產業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轉移趨勢,這為我區加快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必須站在全局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意義,順應趨勢,搶抓機遇,以更積極的姿態和更有力的措施,加快推進承接產業轉移的各項工作,促進我區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緊緊圍繞推進我區新型工業化,以工業園區為載體,以承接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我區經濟發展需要的產業為目標,以承接東部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為重點,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政務環境、政策環境建設為保障,創造良好投資環境,積極主動承接產業轉移,擴大就業,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進程。
2.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緊緊圍繞優勢產業集群發展目標,以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為目標,注重產業鏈配套,有針對性地開展對國內外知名企業的招商引資活動,重視技術、資金密集型重大項目的引進,引導集群企業加強產業鏈上下游整合和同行業分工發展,促進新興產業集群的形成。一是努力拉長優勢產業的產業鏈,積極引進優勢產業上下游產品相關聯企業和項目,做大做強優勢產業。二是拉近與優勢產業相配套的相關產業鏈,支持產業集群的協作配套類項目,大力延伸和拉長產業鏈。促使集群內各產品實現互補,資源實現綜合利用,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物流速度,實現優秀人才的合理流動。三是提高招商引資的廣度和深度。要發揮已引進集群企業的帶動作用,組建引進企業協會、同鄉會,與發達省市城市結為友好城市,拉動對發達省市的招商引資;要重點引進有實力的大企業集團、知名品牌和成長性好的企業;把產業集群發展規劃與招商引資結合起來,利用本地的優勢條件有選擇性吸引關鍵性企業在本地落戶;要緊盯國內知名企業、院校和科研院所,採取風險投資、財政補貼等方式,引進技術、產品、項目和人才,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努力形成一批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3.積極開拓以東盟市場為重點的國際化經營。優勢產業集群發展應適應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需要,主動融入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著眼於泛北部灣區域國際經濟合作和全球范圍內的經濟結構調整,樹立以東盟市場為重點的國際化經營總體思路。積極引導優勢產業集群內企業積極融入跨國公司全球產業鏈,大企業發展產品互補,中小企業發展配套加工,構築優勢產業集群內企業與全球生產體系的有機聯系。
(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集聚能力
1.產業政策支持。一是將重點產業集群列為優先發展目錄,明確布局。切實做到優勢產業集群項目前期工作支持優先、投資項目審批優先、政府資金扶持優先、基礎設施配套優先、土地使用指標優先安排。二是規劃建設一批優勢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區,發揮政府的引導和扶持作用,按區域協調發展和提升產業競爭力的要求,推動現有產業集群向創新型產業集群轉化。主要扶持建設包括支柱產業在內的若干個產業升級示範區.打造區域品牌,使產業升級示範區成為支柱產業的基地、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大發展的舞台、縣域經濟的主體、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的主力,從而帶動產業集群更快更好地發展。
2.財稅政策支持。設立自治區優勢產業集群發展專項資金,自治區時政每年安排一定資金,採取貸款貼息、無償資助、資本金投入等方式,支持優勢產業集群重點技術改造、技術創新項目建設及公共服務平台建設。自治區財政安排的基本建設資金、技術改造資金和科技資金,要重點支持優勢產業集群的項目前期工作、技術改造和技術研發。各市、縣政府也要結合實際,安排資金支持培育發展優勢產業集群的項目建設。對優勢產業集群項目,地方可以將已收取的土地使用費等部分或全部返回,對產業集群項目徵收經營性收費適當減免。切實落實有關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優勢產業集群企業加快發展。
3.金融政策支持。建立銀企合作機制。積極運用授信、上市、發債、基金、融資租賃等多渠道籌措資金,支持優勢產業集群項目建設和企業生「經營。積極推進中小企業信用與擔保體系建設,做好對產業集群內企業的融資擔保服務工作,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積極協調各金融機構和商業銀行,對國家和自治區立項的產業集群發展項目,積極給予信貸支持。對有效益、有還貸能力的企業所需的流動資金貸款要優先安排、重點支持,對資信好的企業可核定一定的授信額度,及時提供多種金融服務。加強對企業上市工作的協調服務,推進優勢產業集群內重點企業的培育、自導、推薦等上市工作。
4.土地政策支持。國土部門對優勢產業集群發展項目,在項目土地使用指標上給予優先安排和保證,並優先辦理相關審批手續。
5.其他政策支持。對於優勢產業集群項目,在項目的工商登記程序、通關包括檢驗檢疫邊檢等程序上提供便利。
(七)強化人才支撐,提高集群自主創新能力
1.加快人才隊伍培養和人力資源開發。人才是高新技術產業的關鍵。企業要發展壯大,必須要有一大批有膽識、有才華的人才,這既包括管理團隊,又包括技術研發團隊,還包括營銷團隊,同時要有一支熟練的技師技工隊伍。根據產業集群發展的規劃和目標,充分利用我區的教育資源,培養適應優勢產業集群發展所需要的管理、科研、財經、技工等各類人員,為產業集群的發展創造條件。
2.建設優勢產業集群人才小高地。通過建設優勢產業集群人才小高地,加快產業集群集聚區人才引進、培育和開發利用工作力度,創新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的市場機制,創造人盡其才和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體制環境。要大力加強基礎性人才的培養和培訓工作,為優勢產業集群的發展提供豐富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3.加快產學研相結合,鼓勵企業與院校合作共同培養人才和進行技術、產品創新。加強政府引導,緊緊依靠區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積極走產學研結合的路子。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才、科技成果和科研設備,共同攻關,加強企業創新和攻關能力,加強科研成果的轉化力度,為產業集群內企業的產品開發和技術提升提供有效智力支持。
4.促進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產業集群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支持龍頭企業培育和發展技術研發中心,扶持集群企業技術改造和新產品產業化,提升產業集群整體創新能力。加強對企業具有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的支持,實施品牌帶動戰略,支持和鼓勵企業創建國際、國家以及自治區級知名產品品牌。
5.設立產業集群技術交流平台建設專項資金。支持和鼓勵龍頭企業牽頭,建立集群內企業聯合建設集群技術交流平台,避免各自為戰的浪費與集群內的同業內耗,形成良好健康的集群創新環境。企業問通過技術交流平台合作開發的關鍵性生產技術,經自治區科技部門鑒定後,可享受自治區級獎勵政策。
(八)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優勢產業集群
1.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立一批循環經濟示範園區。根據國家和自治區產業政策的要求,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降低物質消耗水平和污染排放,實現資源利用的再循環,從而實現資源合理高效利用。支持和建設一批循環經濟示範園區,降低經濟發展帶給環境的危害。
2.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科技攻關力度,推進節能減排技術產業化,將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支持和引導財政、信貸資金投向節能減排、技術進步等有利於增長方式轉變的領域,大力實施一批節能減排工程。
3.促進產業集群內三廢的綜合利用。把安全生產、文明生產和環境保護作為集群企業發展的先決條件,堅持「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依靠科技進步,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流程,採取各種有效措施,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和盡可能小的環境代價,實現產業集群內「三廢」綜合利用,取得最大的經濟產出和最少的廢物排放,實現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九)改善軟硬環境,降低創業門檻
1.構築服務體系。2.拓寬信息通道。3.降低創業門檻。 4.轉變作風加強行政效能建設。
註:因為容量有限,最後一部分有刪減。希望對君有幫助!!!另外,廣西政府網站上還可以查到最原始的資料。
C. 如何振興實體經濟
實體經濟是強國之本,富民之基。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申「著力振興實體經濟」的重要作用。今年的省兩會上,如何全面振興實體經濟也成為了代表委員關注的重點之一。在昨天召開的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范柏乃委員代表社科界發言,就有效降低實體經濟運行成本提出相關建議。此前,郭吉豐委員代表民建省委會建議:改造提升傳統動能,著力振興實體經濟。
有效降低實體經濟運行成本
制度性交易成本過高、用工成本上升過快、稅費負擔過重、融資成本過高,范柏乃委員說,實體經濟運行主要面臨這四個方面的成本制約。統計數據顯示,我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2012年以來一直維持在86元左右的高位,2016年1~10月為85.85元,同期企業利潤率僅為5.71%。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年均增速約為利潤增速的兩倍。
為此,社科界建議,加快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加速向服務型政府轉變,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解決造成實體經濟企業成本過高的體制機制問題。深化「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尤其是規范審批權。加快推進涉企審批中介市場化改革,打通政府職能轉變「最後一公里」,減少實體企業不必要的時間成本和財務消耗。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繼續打造「審批事項最少、審批速度最快、辦事效率最高、投資環境最優」省份。
降低用工成本方面,對「五險一金」內容進行全面分析,重新界定各險(金)種的內容,按照同類歸並的原則進行合理的精簡歸並,如將生育保險並入基金結存金額富餘的醫療保險。在精簡歸並險(金)種的基礎上,對個險(金)種的繳交費率進行重新測算,在滿足使用的前提下,適當降低繳交比例,切實減輕企業用工成本。經政府認定的困難企業允許緩繳醫療、失業、工傷、生育和養老保險繳費,緩繳的社會保險費免收滯納金,緩繳期滿後,企業再足額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適度降低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繳費比例。政府對繳納社會保險費、轉崗培訓和技能提升培訓三個方面進行補貼,如對認定的困難企業且裁員率低於4%的,按照上年應繳失業保險費總額50%的比例予以補貼。
通過落實減稅輕費政策,減輕稅費負擔。建立統一的惠企政策咨詢渠道,建立「惠企事項統一收件窗口」,讓企業「少跑路、快發展」,政府職能部門「多辦事、辦好事」。繼續規范涉企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收費。
「促進民間資本交易市場發展,是從根本上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戰略選擇,是有效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戰略選擇。」社科界認為,要研製「推進浙江省民間資本交易市場建設的若干政策」,建立民間資本服務平台,拓寬融資渠道。出台條例規范民間資本交易市場的舉辦、經營和管理活動,維護市場交易秩序,保障各方合法權益。加快民間資本交易市場的信用管理體系建設,營造良好的信用氛圍。
此外,編制實體經濟運行成本指數,建立動態監測機制,為減負降成本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學的依據。
修復改造傳統產業發展動能
積極修復和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將成為我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振興實體經濟的重要和務實之舉。」民建省委會的建議提到了改造提升傳統動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加快修復提升傳統產業新的增長動能,發揮其對新產業新業態新動能的孕育催生作用,支撐實體經濟提質增效。」
建議中同樣提到了,通過改革舉措切實為企業減負,降低各類交易成本特別是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業用能成本和物流成本,推動企業降本增效。並提出,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激勵引導作用,建立健全高端人才集聚和作用發揮的激勵機制,激發企業家投資實業發展實體經濟的信心和決心。
民建省委會認為,傳統產業量大面廣,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必須突出行業重點領域精準施策。重點改造提升產業基礎好、市場空間大、集群特色明顯、品牌影響力強、改造升級見效快的產業。分行業制定改造提升規劃或實施方案,配套出台政策措施。開展重點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示範區創建工作,為全省提供經驗、樣板。
同時,要發揮製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企業研究院、區域公共創新平台等創新載體對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驅動作用,加強產學研合作和軍民融合發展。加強傳統產業與信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等新動能的融合發展,特別是要促進其與信息化有效融合,實現互聯網和傳統產業雙重滲透、雙重影響、雙重融合。大力推進傳統產業製造模式智能化轉型。在企業和產品層面重點推進工業設計信息化、裝備產品智能化、生產過程自動化、營銷模式網路化、全面管理信息化「五化並進」式改造升級。並進一步強化增量引進存量提升,進一步加強質量管理品牌經營,形成核心競爭力。
D. 你認為面對傳統工業衰落和經濟危機.振興該工業基地應採取哪些措施
傳統工業,如果未來沒有實在的文化價值,經濟價值,該死的就讓死吧,從進化角度上很容易得到這個結論。傳統工業只能選擇性的扶植保留。
經濟危機是經濟發展的陣痛,我們要做的是其實首先要敢於全面的承認它,而不是還死拽著初中課本中所謂社會主義沒有經濟危機。如果敢於承認,後面的應對措施就好辦了。
振興工業基地,長遠來看,也長不到那裡,也就5年10年內有發展的公司,應該大力扶植。不要招些莫名其妙的公司就行。
E. 高中地理重工業區振興經濟的措施
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發展科技;改善交通;治理污染
F. 進一步加強為全區工業經濟發展提供優質服務工作的意見
重慶市XX區公安局關於進一步加強
為全區工業經濟發展提供優質服務工作的意見
2月6日,我區工業大會隆重召開,這次會議是繼去年4月全區工業大會之後的又一次工業盛會。會議在去年我區工業發展取得了突破性成績的基礎上,提出了我區工業新的更高的奮斗目標。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區各級公安機關在區委區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的領導下,按照去年4月全區工業大會的部署和要求,在全力維護全區社會政治穩定和治安大局平穩的同時,積極致力於為全區工業經濟發展保駕護航,各級公安機關和全體公安民警不斷強化服務意識,特別是各「窗口」部門切實削平「門檻」,想工業企業之所想,急工業企業之所急,為保衛和服務工業企業的發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得到了上級領導、工業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成績屬於過去,今後的工作任重而道遠。區局黨委認為,我區工業底子還很簿,基礎還較差,工業發展還有曲折而艱辛的路要走,因此,全區各級公安機關和公安民警,必須把思想統一到全區工業大會的精神上來,按照區委區政府「始終不渝地把工業放在首位,花大力氣,下大功夫,抓緊抓好,促進其在新的起點上跨越式發展」的要求,充分發揮公安機關的職能作用,為我區工業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切實擔負起保駕護航的歷史重任。為此,特向全區各級公安機關提出今年貫徹全區工業大會精神的工作意見。
一、進一步轉變觀念,統一思想,充分認識發展工業經濟在我區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戰略地位和作用。
各級公安機關去年在教育和動員公安民警統一思想,充分認識發展工業經濟的重要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我們決不能認為組織發動工作就做得差不多了,全體民警的思想認識問題就已解決好了。當前,要廣泛深入地傳達貫徹全區工業大會精神,在隊伍中進行再宣傳、再發動、再教育活動,要讓全體民警充分認識到工業的發展是保持我區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實現「十五」計劃的關鍵;是我區財政的支柱;是緩解就業矛盾的重要途徑;是我區農業基礎強化和商貿繁榮的基礎;是我區實現現代化的核心;是發展現代文明的動力。從而堅定我區工業發展光明前景的信心,切實改進工作作風,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的觀念,根除「衙門」作風,簡化辦事程序,提高服務質量,更加自覺地更加主動地投身到為發展工業經濟保駕護航的工作中去,為發展我區工業經濟再立新功,為我區的長遠發展鋪路。
二、積極開展企業各類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工作,防止和妥善處置發生在企業的群體性事件,切實維護好企業的穩定。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區工業企業要突破瓶頸,盤活資產存量,將進一步加大技術改造和以產權為核心的企業改革的力度,加之部分移民搬遷企業要關閉破產走人,企業的內外矛盾將明顯增多,各種糾紛和問題將進一步凸現。因此,必須切實維護企業的穩定,按照抓早抓小抓主動的要求和「及時排查,落實責任,分工負責,工作在前」的原則,深入企業,定期不定期地對企業的各種矛盾、問題和糾紛進行摸底排查,及時報告黨委、政府,提出對策意見,當好參謀,並且主動配合企業及有關部門及時進行調處,力爭把問題解決在企業內部,解決在萌芽階段,防止矛盾擴大升級,尤其要防止被別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對群體性事件,一要快速反應;二要加強控制,注意防止和切斷群體性事件之間的.串聯串通活動,三要堅持「三個慎用」的原則,依法處置。對進行打砸搶燒等嚴重破壞事件,必須堅決制止,果斷處置,要始終堅持教育爭取大多數職工群眾,孤立、打擊極少數為首者、幕後操縱者和打砸搶燒的骨幹分子,維護企業健康發展所必須的穩定環境和良好的內部秩序。
三、加強對企業的安全保衛工作的指導,強化內保幹部的業務培訓,增強企業治安防範和安全防範的能力。
公安機關的內保、治安、經偵等職能部門和基層派出所要堅持經常深入企業,同企業黨政領導一道,分析企業的治安情況和問題,幫助企業整治突出的治安問題,整改防範工作的薄弱環節和安全事故隱患,不斷增添改進措施,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加強業務指導。要注意糾正企業只重生產經營,忽視安全防範工作的傾向,企業的內保組織不健全的要通過整頓、培訓建立起來。保衛幹部應盡可能地保持相對穩定,不要頻繁變動,以利於其素質的不斷提高,在企業內部充分發揮安全保衛工作作用。堅持「人技結合」,在加強人防工作的同時,應指導企業加大投入,加強技術性防範工作。特別是企業的商務活動中,要幫助他們完善制度,保持警惕性,嚴防詐騙、侵害企業利益等犯罪活動,使企業免遭損失。
四、按照「突出重點,培育支柱」的要求,切實加強重點企業的安全保衛工作。
這次工業大會,區委區政府確定了區級今年的12家重點企業,三個移民開發區也分別確定了三至五個重點企業。對兩級的重點企業,各級公安機關要實行重點保護,確定職能部門對口聯系,派出人員駐進企業開展工作。對周邊環境治安秩序不太好以及其他治安問題較多的企業,應結合嚴打整治組織專項斗爭,迅速進行整頓與整治,限期改變面貌,同時,要重點加強企業周邊環境的治理,改善有的企業廠社矛盾突出的狀況,使重點企業能夠集中精力抓好生產經營。
五、結合「打黑除惡」專項斗爭,嚴厲打擊侵害企業的違法犯罪活動,依法保護企業家的合法權益。
一是我區狠抓工業經濟的發展,使不少企業創出了一批名牌產品,一些不法分子唯利是圖大肆進行制假販假活動,嚴重影響和破壞了這些名牌產品的聲譽。對此,我們必須加大打擊力度,嚴厲打擊制假販假活動,以維護企業產品聲譽和形象,消除危害,挽回損失。二是要嚴密關注黑惡勢力壟斷原材料、建築建材、產品銷售、勞動力等市場,收取所謂「保護費」、「管理費」、「服務費」等現象,一經發現堅決打擊,絕不讓其形成氣候,逞霸一方。三是我區工業企業發展尚處於起始創業階段,在財力等許多方面都還面臨不少困難,有時會出現拖欠工程或經營款項的情況,由此可能引發一些針對企業和企業領導人的報復性案件,此類情況既要嚴加防範,又要對發生的案件及時查處,以防止對企業造成更大的損失和對企業家造成人身傷害。四是對移民企業中那些打著支援移民開發建設,唯移民資金是圖的詐騙犯罪活動,必須堅決打擊,決不手軟。五是對企業改制或破產關閉過程中,職工下崗等引發的報復企業領導人或破壞生產設備等違法犯罪活動,要及時依法嚴肅處理,減少負面影響。
六、牢固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思想觀念,改進公安行政管理工作,切實削平各種「門檻」,為企業發展大開綠燈。
各級公安行政管理既要依法管理,又要注重良好的社會效果,要堅持「三個有利於」的標准,把各項公安行政管理法規用足用活。出入境管理、戶政管理、民爆物品管理、消防審驗和道路交通管理、車輛管理等各項公安行政管理,都要實行主動服務,上門服務,各項審批能免的一律免,不能免的要突出一個「快」字,快審快批,不允許人為設置障礙,堅決杜絕「冷、硬、橫、推、拖」現象,杜絕以管理為名,嚴重影響企業經濟發展甚至造成重大損失的事情發生。
七、再次重申警風警紀,嚴禁向企業伸手,堅決制止「三亂」等損害企業利益的行為。
各級公安機關要認真按照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把徹底根治「三亂」納入「三項教育」活動及「回頭看」活動,以此教育全體民警,把愛護企業,促進生產力發展作為行為准則。公安紀檢監察部門要把這項工作作為重點,通過明察暗訪等形式進行檢查、督察,及時查處損害企業利益的人和事。
八、完善和健全為工業企業發展保駕護航的激勵機制。
各級公安機關要把振興工業經濟納入各級的崗位目標責任制,同檢查同考核同獎懲。對支持企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取得優異成績的要及時給予表彰和記功;對損害企業利益,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給企業利益和工作造成損失的,要追究責任,嚴肅處理。
G. 廣西要如何才能發家致富
前言:
今天筆者將帶領各位讀者共同探討,廣西要如何才能發家致富?
一.政治方面:
(一)回顧總結:回顧和反思這些年廣西的經濟發展、以及經濟發展的得與失、利與弊、成功與不足;總結這些年廣西經濟發展的經驗與教訓、心得與難題;
(二)展望未來:思考和探索未來廣西經濟發展的方向、目標,展望廣西經濟發展的雄偉藍圖。
(三)定位調整:重新定位和調整廣西經濟發展的規劃、目標、方向、措施等。
(四)萬眾一心:確定以經濟發展為第一要務,同時兼顧發展民生、保護環境,和諧發展。在全廣西、廣西人民、各級政府、大小官員,宣揚和樹立起廣西大力和重力發展經濟的壯志、決心、行動。廣西富,則廣西人民富;廣西繁榮,則國家富強。
(五)經濟方面的施政:圍繞經濟方面的施政,比如基礎建設、稅費優惠、資金扶持、優惠政策、招商引資、引導銷售、政務流程縮減等等。大力培養發展經濟的能手,大力提拔和破格錄取發展經濟的人才。
八.靠東南亞「吃」東南亞
(一)從從地理上,廣西正好處在東盟十國與中國的中心位置,而且廣西面臨南海、面臨東南亞諸國,與東南亞諸國隔海相望。
(二)東南亞諸國普遍不發達,經濟水平猶在廣西之下。當然了新加坡除外。
(三)廣西完全可以做東南亞諸國的經濟中心、文化中心,只要大力發展,廣西成為東南亞真正的龍頭老大完全是有可能有希望的,欽北防也完成能夠成為東南亞的明珠。
九.結尾語
筆者文章寫得比較長,也解說得比較通俗,但是話糙理不糙。限於篇幅筆者沒能一一詳細解說,只能大概解說個思路。歡迎各位讀者對廣西的經濟發展,暢談好的建議和良策,也希望廣西的明天更加的美好和幸福。
H. 羅甸縣未來幾年工業經濟發展設想及建議求解答
發展工業經濟,地緣條件是關鍵因素。擁有交通區位優勢的地方,如美國的五大湖區,德國的魯爾區,我國「長三角」、「珠三角」等往往都是工業文明發達的地區。 早幾年,面對阻隔羅甸與外界的重重大山和彎延盤旋的山路,我們工業經濟發展的思路也只好將就這旮旯里眼前的山、水作一些水電開發、硅石冶煉等依靠自身現有資源進行利用和加工的文章。一談起要融入這個經濟區、哪個經濟圈,承拉產業轉移,搞什麼來料加工型產業的設想,別人就說我們是痴人說夢。現在,隨著龍灘電站下閘蓄水,紅水河航道即將開通;貴陽至惠水、羅甸、廣西百色高速公路的建設,我們的地緣空間出現了變數,斛道難、難於上青天和不與秦塞通人煙的狀況將成為歷史。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水路連接東西、公路四通八達,通江達海的交通格局業將形成,交通條件的改善,使我們發展經濟的資源也隨之變化,即:資源的構成得到調整,資源的內容得到豐富;也就是說,以前我們以水能、硅石等為主的資源結構,要轉變為以公路、水路所能輻射區域的礦產、勞動力人文資源等為主;以前我們僅能依靠的縣內水能、硅石等資源品種要增加諸如紅水河流域的市場、望謨的、樂業的、安龍的焦炭等等。 資源結構的改善和資源內容的豐富,使我們所擁有「資源」的內涵和外延完全發生了改變。給如何發展我縣工業提出了新的課題,為充分利用地緣改變帶來資源變化的優勢、實現借勢騰飛的目的,按照資源要素優化配置的要求,我們大膽設想在未來幾年把我縣打造成為「三個中心」: 一是依託貴州以及西南南下第二通道,建成往北部灣、東盟輸出重化工業產品,向西南腹地輸入輕工業產品的加工業產品中轉中心。 理由是:若紅水河航運開通,貴陽經羅甸至百色,連接南寧的高速公路建成,利用航運及便捷的公路交通,貴州所產的煤炭、礦石等資源可以源源不斷地向北部灣、樂盟輸出。紅水河港口、八總碼頭可作為橋頭堡和物流中轉中心發揮作用。在港口碼頭附近開辟加工區對南下的「粗、重、大」礦石、原材料進行初加工,對西進的輕工業品進行分裝外包。 二是依託「羅甸縣循環經濟型硅系工業基地」建設,建成貴州重要的冶金工業中心。 理由是:我縣本身的硅石及電能可發展硅系列冶煉加工及其深加工業,同時可利用通過紅水河航道廉價的航運從湖濱沿岸和上游地區運來礦石等工業原料進行加工,發展重化工型的工業,向北部灣、東盟輸出重化工業產品。 三是依託龍灘庫區的市場,利用水運優勢、建成紅水河沿岸廣大地區的工業品供應中心。 理由是:紅水河沿岸廣大地域內,有廣闊的市場。但工業品都依賴外購進入,隨著交通條件改善,以羅甸為軸心、向紅水河沿岸輻射的區域面積增大,可抓住該區域內無工業品製造產地的時機,建設小五金、日用百貨等項目,形成這類產品的供應基地。 建設「三個中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幾屆政府的努力,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我們認為應把這種設想作為全縣工業長期規劃,並提出以下建議: (一)大力培養工業人才,打造一批發展工業的「領頭人」,實施人才興縣戰略。 「人」是經濟發展的第一要素,在一個發展程度相當低的後發地區,在一段急需以「人一我十」跨越式發展的時期,人、尤其是帶頭人,是振興工業經濟發展的關鍵,我們除要具有必須發展工業的觀念外,還要有一批相應的人才群體。 對策和措施: 1、促進觀念改變,形成全民發展工業的氛圍 2、選擇一批優秀工業人才充實到各領導崗位,造就工業發展帶頭人。 3、注重工業人才培養,開展培訓、引智等工作。如加大基礎教育提高全民文化水平,加快職業教育建設步伐,提高勞動力素質。 4、提高工業人才的政治地位。 (二)敢於突破原有思想觀念的束縛,形成新工業發展思維是工業經濟取得創造性發展的前提。 1、是要突破原有的經濟區域劃分定式,不受限於所謂的「四三一」經濟發展格局。不要老是以為自己處於邊緣經濟地位就不思進取,「工業中心」的地位是靠實力說話的,你工業發展程度高了,別人就以你為「中心」,圍繞你搞規劃。義烏一個二十多年前名不見經傳的小旮旯發展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小商品中心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2、是要拓展「自身資源」的內涵和外延,把眼光看得更高、看得更寬、看得更遠。我們的資源既有自然資源也有如外出務工人員的勞動技能,北部地區人民的經商傳統等社會人文資源,資源不僅是縣內的,還可以涵蓋整個紅水河碼頭及貴南高速公路所延伸到的地方,資源既可以開發原有的也可以引進新的。資源無處不在、無處不有,關鍵在於我們怎樣發現、怎樣利用而已。 (三)抓住「投資拉動發展」的理念不動搖,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我縣目前仍處在補以前投資不足的歷史老帳階段,發展程度低、資源利用效率差是我們的現狀。這一時期,產業發展形成,所以現在不能跟著別人,人雲亦雲地談什麼產業結構調整了,埋頭抓發展,一步一步做大工業經濟總量是我們的長期任務。 1、是要對投資不論性質、不問來路,大膽規避國家產業政策,形成大發展、百花齊放的局面,政府把握好發展的「度」視發展進程適時規范調整即可。 2、是要政府全力投入,不僅在政策上給予支持,而是要在建設服務型政府上有根本性的轉變。 3、是要全民招商、政策招商、誠信招商,還要會安商、暖商。用外來資本彌補我們自有發展資本嚴重不足的缺陷。 (四)明晰發展方向,明確發展重點 我們可以借鑒美國「五大湖工業區」的發展經驗,利用西南地區通過紅水河碼頭南下的煤炭、礦石和龍灘庫區工業原料等,在紅水河碼頭次中心區域、物流中心附近發展重工業產品加工基地,向北部灣、東盟輸出。參考連雲港等「臨港工業」和三峽庫區「臨江工業」發展模式,利用來自珠三角經濟區、北部灣經濟區通過紅水河碼頭向西南腹地輸出輕工業品及湖濱優良的環境條件,輸入半成品及原料等,發展來料組裝、食品包裝、日用生活品等加工業,銷往西南廣大區域。 發展產業:主要是電力工業和冶金工業,以及電器、組裝、食品、日用生活品等。 發展重點:1、蒙江流域電力開發; 2、羅甸循環經濟型硅系工業基地建設; 3、龍灘湖濱來料加工工業園區建設。 (五)結合自身優勢,走專業化發展道路,突出特色。 我們的區位、地理條件和歐洲的瑞士極為相似,走瑞士工業的精密加工道路可以成為我們的發展方向。重點抓一、兩個產業,形成一至兩條產業鏈,力爭做精做細,做出特色,做大規模,成為某一領域的佼佼者。近期,我們重點是要做好硅系列產品產業鏈,開發形成從電礦結合→鐵合金、工業硅→有機工業硅、硅鋁合金→多晶硅→單晶硅專業化產業體系。
I. 廣西未來的發展如何
如果這樣的情況正常哪么幾年會是怎麼樣的呢,最終會是什麼樣子的,我們不知道,起碼10年還是趕不上廣東的,廣東改革20年了,怎麼一下子就超過?
打個比喻:廣西像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廣東就象美國經濟的發展,雖然廣西增長率高,但底子薄,還是不如廣東的.
1 廣西十四城市實力排名
1、南寧市(在東盟,大西南,泛珠三大背景的催化下,享受中央沿海開放城市政策後,經濟飛速發展廣西城市的老大)
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簡稱"邕",擁有1680多年的歷史。從遠古到近代,這座城市都在不斷的創新發展,時至今天,它是中國西部各省區唯一沿海的省會城市,是中國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樞紐城市,是中國華南、西南和東南亞經濟圈的重要中心城市,是溝通中國和東盟的前沿城市。2004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88.86億元,財政收入74.63億元,
2、柳州市(強大的工業體系使柳州屈居南寧穩居廣西第二把手把交椅)
又稱龍城,是以工業為主、綜合發展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是山水景觀獨特的歷史文化名城。全市轄六縣四區,總面積18686平方公里,總人口351.3萬人,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和承東啟西的地理位置,構成了柳州的稟賦特色,日趨發展的工業經濟彰顯著柳州的時代特徵。2003年,全市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27.82億元,財政收入58.18億元,
3、桂林市
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譽。它地處廣西東北部,是桂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中心。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和發展,桂林市經濟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經濟結構調整初見成效,在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過去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得到緩解,城市建設和改造步伐加快,現代化國際旅遊城市構架初步形成。「十五」期爭取實現固定資產投資540億元,城市建設有重大進展。
4、玉林市(繁榮的民營經濟,和眾多的消費人口,支撐玉林保持桂東南老大廣西四哥的位置)
所轄二區五縣市的建成面積達 74.43平方公里;其中玉林市城區常駐人口近40萬人;以北流、容縣、陸川、博白、福綿、興業、玉州為衛星城,使玉林成為具有亞熱帶風光的園林式現代化城市1996年,國民生產總值達154.25億元(90年鄉鎮企業在廣西、在全國享有盛名,是玉林經濟具活力的增長點。
建立了以機械、建材、陶瓷、食品、制葯、糖紙、化工、卷煙為支柱的工業體系,培養出以玉柴機器、玉林制葯、廣西運美為代表的一大批大型企業集團。
5、北海市(從地產泡沫中走出,開始謀求新的機遇,西南出海大通道和大型臨海工業造就北海迅猛發展使之超過老工業城市梧州,屈居第五)
近十年來發展最快的一年是2004年。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58.1億元,增長12.1%,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40.8億元、52.9億元、64.4億元,
6、梧州市(隨著鐵路,高速公路,珠江航道改造的完成,接受廣東輻射的效果初步顯現成為兩廣樞紐,開始聚積底氣准備超越沿海城市,完成其超越發展的第一步)區位優勢比較明顯。梧州市是我國西部大開發12省(市)區中最靠近粵港澳的城市,是廣西乃至西南地區接受粵港澳台地區產業、技術、資金轉移的最前沿地區。東鄰廣東,南接玉林,西連貴港,北通賀州、桂林。潯江、桂江匯於市區為西江。三江交匯處黃綠分明,人稱鴛鴦江。梧州集廣西水流85%以上,有「廣西水上門戶」之稱,與粵港澳一水相連。水路距廣州341公里、香港436公里、澳門384公里,為廣西距港澳最近的港口口岸城市。梧州口岸為國家一類口岸。梧州口岸有百年對外貿易歷史,設施齊全,基礎較好,與世界五大洲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梧州市是廣西最早的工業基地。早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梧州市的火電、火柴、肥皂、電池、機械、紡織、治煉、醫葯、化工等行業就享有盛譽。林化林產工業、輕化工業、食品工業、房地產業、對外貿易已發展成為梧州的優勢產業。
7、欽州市(整合為一個經濟體走廊逐步成熟,桂南小城市群飛速發展)
是廣西沿海金三角上的一塊寶地。這里氣候溫和宜人,河流水庫眾多,土壤肥沃,植物繁茂。自然資源豐富,依水臨海,山川美麗,游覽風景迷人,名優產品繁花似錦,有興旺發達的農業。也有大有可為的海洋捕撈養殖業,城鄉市場廣闊,開發建設有著很大潛在優勢。全市工業目前已形成製糖、醫葯、食品加工製造、建材、化工等為主的地方工業體系。製糖、醫葯工業是全市的兩大支柱.
8、防城港市(獨特的區位優勢,
決定了防城港市在西部大開發戰略格局中居於特殊的戰略地位。)
是1993年5月23日設立的地級沿海開放城市。防城港市因港而得名,依港而發展。全市擁有大小港口10多個,其中防城港是廣西乃至中國西部第一大港,是全國樞紐港之一,以水深、避風、不淤積、航道短和可用岸線長而著稱於世。,年吞吐量超過1300萬噸,與71個國家和地區的227個港口通商通航,躋身全國大港行列。21世紀的防城港已成為大西南與東南亞乃至世界各國貿易往來最現實最便捷的出海口,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橋頭堡」。
9、貴港市(經過十幾年的工業建設,已經走上了工業強大穩定發展的道路)
1998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02億元,比上年增長7.3%,財政收入8.08億元,增長10.3%,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64億元,增長14%。目前,貴港市已建成富有特色和優勢的區域工業新格局,是廣西新興的工業基地。形成了製糖、造紙、建材等支柱產業以及機電、化工、冶金、紡織、醫葯、皮革、食品、印刷等10多
10、百色市(新型的工業建設和南貴昆經濟圈中心等優勢開始化為百色發展的實際動力)
2004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202.99億元,增長15.3%;財政收入完成24.7億元,政府決定把百色打造為中國乃至亞洲重要的鋁工業基地。如果我這輩子註定要孤單,我會選擇在路上漂泊一生。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在陌生的地方認識喜歡的陌生人,可以是朋友、兄弟甚至知已,我只需要陪伴。然後和自己喜歡的陌生人握手,擁抱,一起看繁華世界人間蒼涼,然後告別,然後期待下一次驚喜的重逢。�
11、賀州市(挾新興能源工業和交通要道等優勢初次登場,
開始踏上廣西城市舞台)
鞏固提高商貿旅遊業,經濟發展步伐明顯加快。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大力發展資源開發、加工型的特色工業,突出發展市場潛力大的電力、林產、 造紙、制葯、冶煉、建材、陶瓷、服裝、食品等優勢產業。開發利用豐富的水能資源,建成了以合面獅電廠、昭平電廠、龜石電廠和中勝火電廠等 骨幹電廠和100多個小水電站構成的獨立電網,擁有上市電力企業——桂東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其 價廉質優的電能還輸往廣東省部分縣(區),成為「西電東送」的通道和重要基地,賀州市城區面積已達15平方公里,市區道路121條,總長73.68公里。賀州市交通運輸以公路和水路航運為主。207、323國道和三條省道干線貫通境內;桂林至梧州高速公路和即將動工建設的洛陽至湛江鐵路、汕頭至昆明高速公路也都穿過賀州市。為承接粵港澳的區域經濟輻射和產業轉移,賀州市建立了旺高、西灣、信都工業區和賀州高科技工業園,
12、河池市(由於歷史的原因和自然條件的制約,至1984年河池二市九縣分別被劃為區定和國定貧困縣市。現在正積極建設西南通道經濟帶和紅水河經濟帶,
發揮水電、有色金屬兩大優勢,實施工業興市戰略,堅持改革開放,優勢產業,重點項目和路橋經濟帶動,積極建設西南通道經濟帶和紅水河經濟帶,加快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進程,努力提升城市品位、產品品位和市民素質,為實現富民興市新跨越目標而努力奮斗。
13、崇左市(區位得天獨厚,是中國走向東南亞地區最便捷的陸路大通道。富有特色的新型工業體系,加快發展工業是振興崇左市經濟的關鍵)
區位得天獨厚,是中國走向東南亞地區最便捷的陸路大通道。。崇左工業園、大新錳谷工業園、左江農產品加工園、憑祥邊境經濟合作區、扶綏華僑投資區、大新桃城鄉鎮企業工業區、天等特色產品加工園等工業園區。
14、來賓市(2002年12月28日才正式掛牌成立的地級市,至今還不滿兩周歲。
唯其古老,愈現底蘊魅力;唯其年輕,彌見朝氣活力。暫時排於十四位)
位於廣西中部的來賓市,素有"桂中"之稱。全市現有工業企業600多家,電力、製糖、冶煉已成支柱產業;造紙、建材、制葯、礦產品、農副產品加工等工業有一定規模;。八一鐵合金廠是全國目前最大的錳鐵合金生產基地,來賓冶煉廠銦冶項目每年銦產量佔全世界銦產量的1/4;全市13家大中型糖廠,總日榨能力5萬噸;法國北方電業集團、亞洲康密勞有限責任公司、英國糖業集團、廣東東莞糖業集團公司等一大批國外、區外大企業紛紛落戶來賓市。
J. 重磅!廣西出台30條措施促進經濟平穩運行
鳳凰網房產南寧訊:2月7日,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經濟平穩運行的若干措施》,要求各市、縣人民政府,自治區人民政府各組成部門、各直屬機構認真貫徹執行。
《關於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經濟平穩運行的若干措施》全文如下。
為深入貫徹關於堅決打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實現我區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制定如下措施。
一、有序快速推動工業企業復工復產達產
(一)加大對疫情防控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生產企業的扶持,繼續駐點服務5個防護產品企業、11個消殺企業,自2020年1月1日起按規定對擴大產能購置設備的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實行稅前一次性扣除並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對企業運輸疫情防控重點物資和提供公共交通、生活服務以及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對擴大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產能的企業,經行業主管部門同意可先擴大產能再補辦相關審批手續。
(二)對實體企業實行「一企一策」精準扶持,協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達產遇到的用工、防控物資保障、原材料供應、物流運輸、市場開拓等實際困難。在堅持防疫控疫標準的前提下,盡快審核企業的復工申請,幫助企業從2020年2月10日開始全面實施錯峰復工。利用線上渠道幫助企業拓寬招工渠道,對沖春節後疊加疫情影響的用工荒。
(三)對受疫情影響的中小企業,將應繳納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的徵收期延長至2020年6月底,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且職工可正常享受各項社會保險待遇,延緩繳存住房公積金或降低繳存比例,最低可降至國家規定的5%。對疫情防控重點企業和受疫情影響的相關企業,自治區財政在落實中央財政貼息政策基礎上,按中國人民銀行專項再貸款利率的50%再給予貼息。
二、抓緊組織農業生產
(四)組織抓好春耕備耕、加快搶播搶種,加強在園在田果蔬生產管理,保障種子種苗、肥料農葯、農機農膜等物資供應。穩定糧食生產,對種植面積50畝以上的糧食生產者每畝補貼50元-100元,對採取「早稻+晚稻(玉米、蔬菜)+馬鈴薯」連茬輪作模式種植面積50畝以上的經營主體每畝補貼800元。
(五)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抓好「菜籃子」產品保供穩價。保障「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正常流通秩序,嚴格執行「綠色通道」制度,暢通「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運輸渠道,不得攔截仔畜雛禽、種畜禽、飼料、畜禽產品運輸車輛,確保通往畜禽養殖場、畜產品屠宰加工和交易市場等關鍵場所的道路通暢。
(六)不得採取簡單「一刀切」方法關閉活禽交易市場和禁止在農貿市場內屠宰活禽,對因疫情防控需要暫停開展活禽交易的地區,鼓勵採取集中屠宰、產銷對接、收儲等措施,參照凍豬肉儲備補貼標准對雞鴨肉儲備企業予以補貼。全力抓好生豬恢復生產和市場供應,2020年2月底前全區儲備凍豬肉累計投放量不少於2500噸。
三、決勝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
(七)中央預算內投資和自治區本級預算內投資對2020年計劃脫貧摘帽的對象給予傾斜支持。加快推進「四大戰役」項目建設,壓實控輟保學責任,確保所有貧困戶學生按規定時間入學;落實健康扶貧「198」政策,做好疫情後因病返貧致貧群眾幫扶工作,以疫情防治為切入點加強貧困地區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加快解決貧困戶住房安全和飲水安全問題。
(八)開通貧困地區農產品和生產原料物流輸送「綠色快捷通道」,通過電商扶貧、「以購代捐」等方式,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摸底收集貧困勞動力就業意向、培訓需求和企業復工、用工需求信息,加強勞務服務,積極開發生態護林員、保潔員等公益性崗位。強化低保、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兜底措施,對貧困人口做到應保盡保、應兜盡兜。
(九)將扶貧資金分解落實到具體項目,具備條件的項目及時開工建設。開通扶貧小額信貸「綠色通道」,簡化辦理程序,經過銀行機構合理評估和嚴格審查後,先行發放貸款和辦理續貸、展期,適當延長受疫情影響的貧困戶和「戶貸企用」企業的還款期限,降低貸款利息。
(十)暫不舉辦規模較大的扶貧會議和集體活動,疫情嚴重地區在防控期間原則上不採取入戶幫扶方式。駐村工作隊、幫扶聯系人可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與貧困戶聯系,了解貧困戶生產生活情況和實際困難,核實核准建檔立卡信息,指導制定脫貧或增收計劃。
(十一)2020年2月底前下達鄉村振興專項資金70億元,加大對農村產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補短板的支持力度。對受疫情沖擊嚴重的鄉村旅遊和休閑農業經營企業、經營戶,經行業主管部門審核可減免2020年度部分收費、適當延長已發放到期的貸款還款期限並免收罰息。
四、大力提振三產和促進消費
(十二)對通過金融機構融資的規模以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企業,按照新增貸款利息的50%給予補貼。迅速摸排服務業企業經營情況,積極引導企業復工復產。對受疫情影響較大且復工復產困難的服務業企業,由各級財政通過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等渠道給予適當補貼。
(十三)切實保障大型商超批發市場全面恢復運營,確保生活必需品穩定供應,2020年2月20日前力爭全區大中型超市開業率達95%以上、具備防疫條件的農批市場經營戶開鋪率達80%以上,支持餐飲和商超開展線上下單、線下「無接觸」配送。鼓勵大型商務樓宇、商場、市場運營方對商貿服務企業適度減免租金,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生產經營用房的商貿服務企業免收1個月租金、減半收取2個月租金。
五、加快培育醫療衛生新興產業
(十四)對相關防疫葯品和醫療器械免收注冊費,加大對葯品和疫苗研發的支持。對區內醫葯企業用於疫情防控的符合條件的研發支出,按實際發生額的75%加計扣除或按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落實醫療機構提供醫療服務免徵增值稅、葯品經營企業銷售生物製品可選擇簡易方法計稅等政策。
(十五)培育醫葯新興產業。以廣西特色中葯民族葯、海洋生物醫葯和醫療器械為重點,推動重大中葯壯瑤葯產品研製,加大新葯自主創新力度,推動海洋生物醫葯關鍵技術和優勢葯物的研發與突破。發展壯大血液製品、生物酶制劑、治療性基因工程葯物等廣西優勢品種,鼓勵和支持企業在疫苗、重組蛋白類葯物和單克隆抗體等生物技術葯新興領域產品的研發及產業化。培育打造一批具有競爭優勢的大型醫葯企業集團。對整體或部分遷入廣西的區外醫葯生產企業,或跨市整體遷建的廣西醫葯生產企業,依法依規優先辦理《葯品生產許可證》。對兼並重組或新引進的區外二類以上醫療器械產品試行注冊資料互認制度。
(十六)加強傳染病醫療救治能力和防控能力建設,支持建設一所高水平的傳染病醫院,完善自治區級突發急性傳染病快速檢測平台和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網路功能,提升對突發急性傳染病已知病原體全面檢測和未知病原體快速篩查能力。
六、狠抓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
(十七)優化項目審批服務,全面推行容缺審批制度,推動一批重大項目落地。依託廣西投資項目在線並聯審批監管平台,完善投資項目在線審批機制,加強審批部門在線值守、在線咨詢,全面推廣網上收件、網上審批和網上出件。加快升級改造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實現全流程電子化招標,在疫情期間開設「綠色通道」,確保工程項目如期完成招標。
(十八)2020年3月底前撥付下達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資金50億元以上。加大新投資項目開工力度,加快續建項目建設進度,推動停工的在建項目盡快復工。對新遷入廣西注冊並成功申報重大項目的企業,以及復工積極並順利達產的重大項目建設企業,給予一定重大項目前期經費支持。
(十九)加快轉發分解國家已下達的2020年投資計劃。2020年2月底前將國家提前下達我區的500億元新增政府債券額度全部發行完畢,及時發行後續新增政府債券額度;在政府債券發行前,對預算已安排的債券資金項目允許通過庫款先行墊付,待債券發行後及時回補。
(二十)將新開工重大項目建設單位人員疫情防控、生活物資保障、施工物資供應等工作納入地方保供范圍,切實協調解決項目建設涉及的市政配套、水電接入、資金落實等問題。對項目建設中確因疫情影響或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不能按時履行合同的,允許合理延長合同執行期限,不作違約處理。
(二十一)全面啟動交通網、能源網、物流網、信息網、地下管網等「五網」建設大會戰,力爭停工的在建項目2020年2月底前全部復工,3月再開工建設一批「五網」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將項目用地指標全部納入自治區本級統一保障,實行核銷制。
(二十二)積極推廣「不見面」招商。對成熟且有簽約意向的項目,加大網上對接、洽談力度,確保盡快簽約;對已簽約的項目,全力做好項目立項、投產全過程服務,確保項目盡快落地。
七、切實做好生產要素和物資保障
(二十三)設立防控物資和項目「綠色通道」,對新落地生產疫情防控所需物資的項目審批採取特事特辦,確保全流程48小時內辦結。將重要防疫和生活物資納入應急運輸保障范圍。對用於疫情防控治療的進口葯品、醫療器械等,做到即到即提和「零延時」通關。嚴禁擅自設卡、攔截、斷路等阻斷交通違法行為,恢復正常交通秩序。
(二十四)加強援企穩崗和就業保障,對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企業,支持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待崗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對中小企業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
(二十五)對生產經營疫情防控物資的企業,經認定符合條件的,免徵企業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對捐贈用於疫情防控的進口物資,經認定符合條件的,免徵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對各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組織進口的直接用於疫情防控的物資,經認定符合條件的,免徵關稅,已徵收的應免稅款予以退還。
(二十六)抓好煤電油氣運等生產要素保障。加強對重要場所、重點生產企業的保電服務。組織加油站開辟「綠色通道」,優先保障運輸救護人員、疫情防控物資、生活必需品等車輛的加油需要,定點收治醫院、物流集散地等周邊地區的加油站24小時營業。加大對醫院隔離觀察點等重點機構用氣的保障力度。2020年2月1日-6月30日,對工業、經營服務用水實行臨時降價,降價幅度為非居民用水價格(不含污水處理費)的10%。做好春運返程疫情防控和運輸保障,落實樞紐場站交通工具的通風、消毒和測溫等措施,對人流密集地區、學校、企業及相關單位進行錯峰疏導。
八、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
(二十七)自治區財政安排專項資金,重點用於疫情防控重點企業及作出重大貢獻企業補助和貼息、受疫情影響行業企業貸款貼息、中小微企業穩崗援企補助、停工的在建重大項目工程復工復產和對市縣的激勵獎勵等與抗擊疫情、恢復生產相關的支出。鼓勵市縣級財政參照自治區做法安排資金專項用於企業復工復產獎補,自治區財政視情況給予一定比例的獎勵。
(二十八)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出現困難但有良好發展前景的企業,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可予以展期或續貸。安排1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專項額度,創設再貸款再貼現辦理「急通車」,支持區內金融機構發放疫情防控專項貸款和票據融資。對疫情防控重點企業貸款給予優惠利率,9家全國性銀行使用人民銀行專項再貸款向名單內企業發放的貸款利率不高於3.15%,鼓勵區內金融機構向疫情防控企業新發放的貸款利率下降10%以上。推動國家開發銀行廣西分行、農業發展銀行廣西分行提供專項應急貸款,降低利率水平,確保貸款利率低於同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水平。對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的中小微企業,給予每戶最高不超過200萬元貸款半年財政貼息。推動城鄉小額貸款保證保險、建設工程綜合保險、進口關稅保證保險等險種的平均費率同比降低20%以上。
(二十九)對經自治區行業主管部門審核確定的疫情防控領域重點保障企業,以及支持疫情防控作用突出的其他衛生防疫、醫葯產品、醫療器材企業,2020年1月1日-5月31日新增用於疫情防控相關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貸款,自治區財政按照合同簽訂日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50%給予財政貼息,貼息期限不超過1年。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年內新增用於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貸款,由市縣級財政結合實際提供不超過1年的財政貼息,自治區財政予以1∶1配套貼息,各級財政貼息總和不超過100%。對因疫情導致重大損失、生產經營受到嚴重影響的中小企業,經稅務主管部門批准,可減征或免徵城鎮土地使用稅。對受疫情影響不能按期辦理納稅申報和繳納稅款的企業,經納稅人提出申請,可依法辦理延期申報和延期繳納稅款。
(三十)全區各級各部門要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全力做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經濟平穩運行工作,並把抓政策落實成效納入年度績效考核,加強正向激勵,以實績檢驗成效,作為幹部選拔任用、評先獎優、問責追責的重要依據。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形成整體合力,確保各項政策措施在企業得到有效落實,全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
本通知執行期限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本通知執行期間,國家出台相關支持政策的,遵照國家政策執行。
來源:自治區政府辦公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