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印度建國時工業基礎如何

印度建國時工業基礎如何

發布時間:2022-10-20 09:05:02

『壹』 印度工業特點是什麼

印度工業特點是:

1、印度的工業原來就有一定的基礎。獨立以後,工業,尤其是重工業一直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點。1950~1965年,工業生產年平均遞增8%,1966~1980年,降為4.2%。雖然發展速度不算快,但卻比較穩定。

2、印度的工業的發展不但使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上升,而且也初步建立了一個包括多種基礎工業在內的40多個部門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其中原子能、電子、航空和空間等新興工業也達到一定規模。過去,以紡織業為主的輕工業是工業的主體,現在重工業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已上升到55%以上。

3、印度的工業品的自給能力也大大提高,近年來還能向國外輸出一些輕、重工業產品和一般性的工業技術。印度工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能源匱乏,運輸緊張,資金和先進技術等對外依賴嚴重,人均工業品消費量仍然較低,等等。

4、印度工業的地區布局在獨立以後有很大變化。過去(1948年)以孟買為中心的馬哈拉施特拉邦、以加爾各答為中心的西孟加拉邦和以阿默達巴德為中心的古吉拉特邦等三邦合計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70%。

5、孟買—浦那區,長期以棉紡織業占絕對優勢,孟買是靠周圍廣大地區的棉花生產發展起來的「棉花港」和最大的棉紡織工業中心。現在機械、化工兩大部門在國內地位也很突出。

『貳』 印度作為四大古文明之一,為何如今經濟發展卻很差

我來說下個人的看法。

對位於南亞次大陸的印度來說,身為唯二人口數量超過十億的大國,整體的經濟發展水平並不盡如人意。曾經的古印度文明,位列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現在生活在該地區的人,卻落後於世界的發展。為何會如此,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前現代的社會結構嚴重製約經濟要素的流動

印度的統治機構照搬西方制度,各種政策根本無法得到快速執行。在出台政策後,先是各方利益群體的先吵完,吵完後,地方再來一遍,最後執行時間早已是數月甚至數年之後。無法及時執行的後果就是全球產業鏈不願遷移到印度,無法參與全球化分工的話,經濟發展更無從談起。

綜上所述,印度的的種種問題導致經濟發展嚴重滯後。

『叄』 中國和印度,誰的基礎工業實力較強

當然是中國強。

中國已經占據了世界產業鏈的下端,正在向中端延伸,中國可以說是世界上僅有的具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兩個國家之一。

在基礎工業方面,中國是世界工廠,印度基本依賴進口。

中國的粗鋼、型鋼、水泥、電力等數字都甩印度人幾十條長安街那麼寬的大街,大家沒有可比性。

『肆』 印度工業特徵

印度工業比較薄弱,主要工業包括紡織、食品加工、化工、制葯、鋼鐵、水泥、石油和機械等。汽車、電子產品製造、航空和空間等新興工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印度謀求成為「技術製造業中心」。1、工業分布在靠近原料產地的大城市:如棉紡織業之於孟買,麻紡織業之於加爾各答;2、工業分布在沿海大城市,北部工業不發達;3、地區工業發展極不均衡。

『伍』 印度建國以來和中國比,到現在為什麼差呃

靖緊迫感偃薔正巧奔

『陸』 印度工業發展的特點是什麼

印度獨立之初,工業高度集中在少數沿海大城市。僅孟買、加爾各答和阿默達巴德所在的三個邦,工業產值佔全國的70%以上。

近年,工業過分集中的狀況已有改善。目前,印度可分為五個比較重要的工業區域:

1、以加爾各答為中心的工業區:這里是全國最早形成的工業區。近幾十年略有衰退。麻紡織和機械是本區的兩大工業部門。產值佔全國的40%和30%。

2、以孟買——浦那為中心的工業區:勞動力比重與加爾各答區相當,產值較大。棉紡織工業長期居優勢地位,佔全國的30%。此外機械、化工、煉油等部門近來有較快的發展。

3、以阿默達巴德為中心的工業區:規模相當於加爾各答的一半,以傳統工業為主。

4、以馬德拉斯——班加羅爾為中心的工業區:這是發展最快的工業區,規模已接近於加爾各答區。區內集中了電力、飛機製造、造船、煉油等工業部門,輕、重工業並舉。5、以那格浦爾為中心的工業區:這是50年代發展起來的重工業區,有印度的「魯爾區」之稱。

印度的工業布局具有:集中程度高 呈點狀分布 主要布局類型是煤鐵復合體型和臨海型以及新興的「臨路型」。

『柒』 建國之初,中國連印度與非洲都比不上,現在憑什麼沖擊

第一,從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完成了世界歷史上最充分的試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關於道路問題,中國犯下的錯誤最多,可以說世界上其他國家加起來都沒有中國人失敗的教訓多。但是,中國每次犯下錯誤都能及時轉身走向新的方向。中國走到今天,是不斷試錯的結果,也是不斷改變的結果。如果那現在的世界和200年前的世界相比較,可以說中國是變化最大的一個。這幾年有西方學者說中國只吃葯不開刀,結果被中國學者懟回:中國最近幾年的改革超過西方最近幾百年的總和。不斷的嘗試,不斷的改變可以說是中國最大的秘訣。
第二,中國很幸運的完成了現代民族國家的構建。盡管民族主義被黑得很厲害,但是沒有民族主義就無法把國家構建成一個命運共同體。中國現代民族國家的構建首先是因為強大的文化和政治傳統,但最終決定性的一戰來自朝鮮戰爭。這一戰樹立了共和國的正統性,構成了國家凝聚力的來源,也樹立了國家崛起的信心。在世界上的多民族國家中能夠成功構建現代民族國家的極為罕見,一個失敗的典型就是巴西,到現在還是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另外一個很奇特的部分成功的國家就是印度,它到現在還有15種官方語言。這樣的社會是不可能具備足夠的凝聚力,不能完全動員起來,全力以赴做一件事情的。但是印度部分成功的原因在於有中國這個頭號大敵,但又不完全成功的原因在於,始終沒機會贏過中國這個頭號大敵。不過他們已經錯過了建國之初這個構建命運共同體的最好時機,到了現在國內矛盾已經充分積累起來,而且已經分裂太久,難以彌合了。
第三,建國之初蘇聯對中國的援建。由於中國在朝鮮戰爭中的作用和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地位,換來了一個超級大國的全力支持。這後來成為了中國工業化的基礎。現在的人很難理解六七十年代中國的工業和技術水平,那是在2018年的現在,世界上80%以上的國家都達不到的。
第四,體制優勢。中國現在的體制是經過反復改革而形成的。
1、在行政層面上執行力超強,這是世界公認的。雖然中國也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況,但那是你沒見過國外。在俄羅斯有一個笑話;中國鐵路腐敗,結果鐵路修到了拉薩;俄羅斯鐵路比中國腐敗十倍,結果聖彼得堡到莫斯科的鐵路都沒修通。
2、是在決策層面意見的溝通和各方面的利益平衡做得比較充分,基本不會出現某個政策造成嚴重的社會分裂。這和現在西方的民粹主義潮流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一點是非常可笑的局面,因為在西方政治學先哲們(從亞里士多德到孟德斯鳩)的觀點中,一致認為一人一票就是寡頭政治,本質上是反民主的,寧可抽簽猜丁殼都不應該投票。真正本質的民主是協商一致,也就是中國現在做的。也就是從西方古典政治學觀點來說,中國才是民主國家,而美國恰恰不是。在西方,一人一票變成民主的代名詞,是在二戰期間才確立的,而且是在60年代末才真正實現的。
3、是中國實際上是一個精英官僚治理的體制,人才選拔、培養和權力更替機制都已經比較成熟。在中國的官僚體系中能力平庸的是很少的,國家領導人全都是千錘百煉的政治家,至少能力上沒得說。絕不會出現做了幾年生意就來當總統的情況。雖然經常有人在網上罵中國政府雲雲,但是世界上不存在這樣一個牌局:某個人把把都輸,結果贏了全部的籌碼,另一個人把把都贏,結果輸了所有籌碼。中國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中以如此少的本錢卻在最後脫穎而出,只能說明中國實際上在絕大多數決策中是正確的,在絕大多數博弈中是勝利者。至於永遠贏在嘴上,其實滿盤皆輸的國家是哪個?不妨看看日本!
4、很多人沒有注意到中國政治體制中權力的制衡。在法律上中國的國家主席其實是禮儀性元首,國家主席令是需要全國人大批準的。法律上的實權元首是總理,國務院令只需要總理署名。目前的雙元首體制其實是制衡的結果,國家主席通過議會黨團領袖的身份對國家政府首腦形成制衡。中國政治決策體制不是一言堂或所謂的獨裁體制,而是由幾個關鍵的委員會共同做出的決策。如人大常委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國務委員會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即使在決策階段出現爭議,也會在下發到執行階段之前通過協商得到解決,不會影響行政的順暢。所以不會發生政府和議會之間的嚴重對立,也不會因為派系之爭而分裂政府。像美國動不動政府關門的就屬於制衡過度,而像日本這種改革派首相被保守派廢掉,保守派首相被改革派廢掉,騎牆派首相被兩派一起廢掉的局面,純粹就是中毒太深了。
第五,中國抓住了經濟全球化的機會。二戰之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為了發展自己,選擇了首先發展重工業,以重工業拉動輕工業的道路。然而對於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重工業來說,發展中國家在總體成本上不如發達國家有競爭力,是必須依靠國家財政養起來的。結果發展了幾十年之後虧損嚴重,這時又收了西方經濟學家的蠱惑:你們那是體制不行,要私有化。結果一私有化,前幾十年工業發展的成果自然就垮了。重工業一垮,輕工業一時又發展不起來,只能依靠出賣資源,世界經濟一波動,大宗貿易下跌,整個經濟就垮了,大量工人失業,社會矛盾爆發,國家陷入危機。而中國從80年代開始,在大力發展競爭優勢強的輕工業的同時,並沒有放棄重工業和高技術產業。結果中國與發達國家相比,有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與發展中國家相比,有產業鏈完整和勞動生產率高的優勢。於是中國的輕工業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橫掃全世界,不僅完成了資本的積累、市場的培育和技術的發展,而且重工業和高科技產業也很快發展起來了。很多人以為中國就是靠賣一件襯衫掙幾美元,或者在一台Iphone裡面掙幾十美元,那要這么算的話中國憑什麼賺了幾萬億美元?靠賣一萬億件襯衫還是一千億台iphone?當然不是,中國出口產品在世界全部工業門類中都占據著巨大的份額。
盡管中國加入WTO的條件極為苛刻,但毫無疑問中國是本輪全球化的最大贏家,在某種程度上是唯一贏家。而且中國的崛起堵住了其它國家的上升通道。在工業4.0的時代,中國又是沖在最前面的,因為中國有人、有錢、有需求。而這一輪革命很有可能將世界上所有還沒有完成工業化的國家的工業化道路徹底封死。

閱讀全文

與印度建國時工業基礎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馬奧迪本田有哪些車型 瀏覽:786
汽車還有多久春運 瀏覽:189
奧迪a六的轎車前橋屬於什麼 瀏覽:588
津南工業區到天津站怎麼坐車 瀏覽:103
奧迪a5最新價格是多少 瀏覽:709
一瓶工業氧多少公斤 瀏覽:50
宿遷汽車臨牌在哪裡辦 瀏覽:272
汽車供油提前器怎麼維修 瀏覽:82
寶馬118加機油要多久 瀏覽:769
汽車輪胎內外怎麼區分 瀏覽:864
進口奧迪q5car鍵怎麼消除 瀏覽:750
寶馬如何使駕駛員檔案更改名字 瀏覽:552
呼市哪個工業園企業工廠最多 瀏覽:441
國產汽車哪個市值最高 瀏覽:483
成都檢查工業內窺鏡多少錢 瀏覽:382
寶馬320軸距多少 瀏覽:862
工業展會怎麼稱重 瀏覽:418
汽車鎖不好關是怎麼回事 瀏覽:153
奧迪160百公里加速多少 瀏覽:428
寶馬車電瓶哪裡買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