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的工業母機的製造能力為什麼這樣差
頂級問題。
工業革命是經過農業革命之後發展的。農業沒革命,工業沒有自己的發展,母機自然就差多了。
② 我國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我國的製造工業有多強大
"中國製造"一詞,始於20世紀50年代,中國工業化程度大大提高,綜合國力迅速增強,在中國製造的許多工業產品上,也開始出現"中國製造"四個大字,並隨著中國向世界輸出援助而出現,這就是"中國製造"四個字的由來,體現了中國人民堅定不移地走工業化道路的偉大成就。在中國,有大量的工業產品,如飛機、大炮、坦克、汽車、各種工業母機、冶金等,零部件的生產基本上都是在國內完成的,只是生產能力和自主研發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這不僅是當時的任務,而且也是今後我們必須堅持不懈。
在全球化時代,工業生產能力是全球配置的,通俗地說,零部件來自世界各國,哪個國家的零部件質量好,價格最低,即所謂的“性價比”最合適,就用哪個國家的,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僅性能好,而且市場大,對各國經濟發展具有很強的帶動性。目前,中國製造的一些工業製成品,在全球化的條件下,不可能全部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國產化,即所有零部件,哪怕是一個小小的螺絲釘,都要堅持立足國內,如果一味地發展,那就意味著中國不再堅持全球化。外國公司的優勢產品也一定會加入中國製造,目的就是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進步,為世界提供最好的產品。
“全球化”並不意味著中國只能生產產業鏈上的低端產品,絕對不能,如果中國一直處在產業鏈的中下游階段,那麼在中美貿易、中歐貿易中,中國順差絕對不會超過美國、歐盟,也沒有理由頻繁揮動關稅大棒。在國際市場上,中國的工業製成品具有很強的競爭力,這是西方國家所無法比擬的。
③ 我國當前製造業的特點,困難,及相應措施
目前我國製造業發展前景的基本趨勢應是高加工度化和製造業與其它部門以及製造業內部各部門的協調發展問題。我國已進入工業化後期發展階段,此階段以重裝備業發展為主要特徵。當前,我國製造業競爭優勢水平低下,創新能力不強,科技與經濟發展脫節,外資所佔比例偏高,生產率與國外相比沒有任何優勢,為解決當前製造業難題,本文分析了我國製造業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及中國製造」落後的深層次原因,提出務必將機制創新、制度創新與技術創新融於一體,為中國製造業和製造技術的快速發展營造良好的大環境,以盡快提升我國的國際競爭能力和地位。
製造業是實現工業化的水之源、木之本,是現代化的原動力,是國家實力的支柱。一個國家沒有強大的製造能力,永遠成不了經濟強國。我國工業化的進程目前正處在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中間階段,要完全實現工業化,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至少還需要十幾年的努力。製造業分為加工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宏觀上看,我國製造業發展很快,以至於現在有了「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工廠」的說法。這種說法似乎有兩個依據:一是製造業對我國出口的貢獻;二是製造業的發展速度。我國已完成工業化的初級階段,此階段以勞動密集型產業飛速發展為特點,產業結構輕型化,我國已將加工製造業在這一階段發展到極致, 「世界製造工廠」這頂帽子並非浪得虛名,但僅僅局限於消費品領域。隨著產業升級,我們已不可避免發展到以裝備製造業為主要特徵的「重化工業階段」,也有人稱之為「後工業化時代」。裝備製造,泛指生產資料的生產,以資金密集、技術密集為特徵,包括能源、機械製造、電子、化學、冶金及建築材料等工業。根據我國的一般經驗,在輕工業為主的階段, GDP 每增長一個百分點能安置300 萬人就業,而在「重化工業階段」則降為70 萬人。重化工業階段,必然要遇到各種棘手的社會經濟問題,本文以現階段製造業發展狀況出發,試圖解決製造業中的一些問題,並為今後製造業的發展提供一些建議。
1.中國製造業現狀
1.1 真實的生產率
目前中國製造業的總體規模與德國相當,可以說是個製造大國。比較流行的說法是中國的勞動力便宜,產品具有價格優勢,國際市場上很有競爭力。但兩國製造業競爭力的比拼是看生產效率的,即單位產品(或相同產品、產值) 所消耗的人工成本。美國的平均工資是中國的47. 8 倍,但是創造同樣多的製造業增加值,美國的勞動力成本只是中國的1. 3 倍,日本和中國比,這兩個指標分別為29. 9 和1. 2 ,這已是十年前的數據,現在我國的勞動力成本已經升了很多,換句話講,我們的生產率在不斷降低,大量的低素質勞動者供應市場掩蓋了這一趨勢。同時,低水平生產能力嚴重過剩,全國主要工業產品有80 %以上的生產能力利用不足或嚴重不足,大量的生產能力放空;高水平的生產能力又嚴重缺乏,重要設備基本依賴進口,這也限制了生產率的提高。
1.2 創新能力不強,缺乏核心競爭力。
關鍵技術自給率低,技術對外依賴度達50 % ,60 %以上的裝備需進口,科技對發展的貢獻率僅佔30 % ,發明專利只佔世界總量的1. 8 % ,中國經濟發展主要靠外來關鍵技術和裝備的支撐。支撐中國企業生存的條件:一是依靠低成本勞動力優勢,靠低價格競爭,缺乏資金和技術的積累;二是依靠宏觀經濟高速發展支持下的本土市場優勢,強宏觀,弱企業。巨大的人力資本優勢掩蓋了中國企業缺乏核心技術的尷尬,如果這種不利局面還不改變,接下來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將會面臨嚴重障礙,中國的製造業可能會為此付出很大代價。
1.3 企業組織結構小而散,產業集中度低,規模效益差。
製造業是規模效益最為顯著的產業,但由於沒有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產業集中度合理的生產體制,企業組織結構散亂的狀況十分突出,我國至今尚未形成一批代錶行業先進水平、佔有較大市場份額、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也未能形成一批有技術特色的專業化協作配套的中小企業格局。
1.4 低端產品生產擴張過度,高附加值產品依賴進口。
企業長期盲目擴大產量,導致我國製造業在低附加值或低科技含量產品生產方面能力過剩,382 種主要工業品中87 %供過於求,而高科技工業品仍嚴重依賴進口。
1.5 資源利用率和經濟效率較低。
盡管近些年國家強調技術革新,但技術對產出的貢獻率仍很低。我國的勞動力成本是美國的418 % ,而美國製造業在2000 年人均產值為86559 美元,是我國的1817 倍。另外,我國的能源利用率是32 % ,而發達國家是42 % ,工業污染排放量卻是發達國家的10 倍。還有,我國產品的增值率為30 % ,而美國、德國和日本分別是48 % ,47 %和41 %。這說明,我國製造業投人與產出過程中存在過低的資源利用率。
1.6 缺乏管理技能和全球營銷技巧,價格戰成為主要的競爭手段。
我國許多公司仍然沒有按照國際慣例改變其管理,導致企業競爭力大打折扣,而價格戰成為主要的競爭手段,導致製造業出現無序的價格競爭。同時,我國的企業非常缺乏全球營銷經驗,主要依靠國外分銷商或合作夥伴在國際市場上推銷中國商品。
1.7 缺少世界一流的跨國公司。
2003 年中國500 強企業排名榜的前100 名中有57 家製造企業,33 家屬於後50 位,24 家打進前50 名,僅3 家擠進了前10 名的行列,其中2 家屬於能源行業,1家屬於汽車行業。從前10 名的行業分布特點看,能源業、電信業以及金融業發展較快,而機電、化工等製造業則相對實力較弱。製造業跨國公司的規模龐大,中國企業的規模實力與之相差甚遠,即使是排名第一的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在全球500 強的榜單上也僅在第81 位,營業收入換算後僅相當於同行埃克森美孚公司營業收入的2.1%;而中國一汽集團的年營業收入僅為通用汽車的7.147 %。
1.8 體制性障礙仍然存在如果說科技創新能力弱是制約中國製造業發展的最大瓶頸,那麼,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科技、經濟「兩張皮」、科技、教育「兩張皮」和教育、經濟「兩張皮」的體制弊端則是制約我國自主技術創新的最大障礙。
我國科技與教育、科技與經濟以及教育與經濟長期處在剝離狀態,科技、教育為經濟服務的功能不強,科技、教育和經濟運作各行其是,產、學、研難以互動,缺乏國家宏觀協調機制,全社會有限科技資源的整合集成利用和科技力量的協調有序運作不到位。我國科技系統有自己獨特的任務、目標、體制、組織機制和評價體系,因此與教育系統、產業界的聯系不密切,與人才培養、知識轉移、成果轉化和整個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服務這個價值鏈是脫節的。一些科研單位封閉式的科技管理體制導致其游離在製造企業之外,不能緊緊圍繞企業生產中的難題和需求開展科研,其成果也不容易進入市場。而與科技界、企業界缺乏親和力的教育系統,由於教育體制的缺陷,使培養出來的學生缺乏工程、科研訓練和生產實踐,更缺乏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尤其在國家戰略上,科學技術發展的方向與中國製造業的發展方向出現較大偏差。科技創新不僅未對中國製造業起推動作用,反而起著阻礙作用,違背了二者之間的關系原理。
2.解決當前製造業難題,實現製造業的長足發展
2.1 利用外資的溢出效應,東西部並行發展。隨著全球化的飛速發展,製造業轉移出現新的戰略動向。
研發環節開始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這種趨勢在不斷加強。當然,核心研發仍然留在跨國公司的總部,其地區總部或分部從事的主要是本地化的研發。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研發環節的轉移加快了其技術的轉移,同時也加強了對其投資企業的技術控制。相應地,跨國公司的對外投資更多地採取了獨資的形式,並購投資的增長也明顯加快。盡管這一階段外資對技術壁壘設限甚高,但溢出效應仍不可避免。內資企業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才能更好的消化吸收外資的先進技術;東部地區在今後的外資引進工作中,應更加重視外資質量,鼓勵外資企業在國內設立研發中心,將最先進的技術引入中國。此外,採取各種措施,激勵外資企業在研發方面與國內企業、高校以及各種科研機構進行合作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對於西部地區,由於生產力水平較低,還無法承接外資的溢出效應。在引進外資方面,應該結合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有選擇的引進,而不應該盲目地追求較高的技術水平。西部地區目前主要任務是加大在科研發方面的資金投入、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和人力資本水平,為當地企業獲取外資的溢出效應積極創造條件。同時,西部應發揚自身勞動力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加工製造業,營造一個較好的投資環境,降低物流、貿易成本,積極承接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如果不這樣做,東西部的差距還有不斷加大的可能。
2.2 從國家戰略高度明確製造業的重要地位首先,全社會要形成一種共識:盡管我國目前處在社會轉型的過程中,但我國工業化任務尚未完成的基本國情沒有變;製造業在工業體系中的核心地位沒有變,在國民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中的物質基礎地位沒有變。因此,我們不能脫離國情,不能以知識經濟發展代替工業經濟發展,以信息化代替工業化。而只能把發展工業經濟與發展知識經濟協調起來,把工業化與信息化有機結合起來。第二,要從歷史與現實、科學和人文相結合的全新視角,充分認識製造業和製造技術在人類社會發展歷史上不可替代的關鍵地位和作用,以及製造業與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和現代化的深度關聯。還要清楚地看到,人類文明進程中工業化階段不可繞過,即使在知識經濟初見端倪的今天,發達國家的經濟載體仍是製造業,我國經濟的主導產業也還是製造業。第三,要站在一個主權國家的安全和發展戰略的高度,牢固樹立「製造業存亡興衰決定國家存亡興衰」的觀點。要不間斷地對國內外製造技術實力進行比較研究,以知己知彼。要汲取英、美等國歷史上曾輕視製造業導致經濟大滑坡的慘痛教訓,借鑒美、日、德、韓等工業化國家因十分重視製造業發展而成為世界經濟強國的成功經驗。要認准目標,牢牢把握中國經濟發展的正確走向。
2.3 建立科技、教育、經濟一體化運行機制首先,國家應建立健全科技、教育與經濟三者之間的宏觀協調機制,加強科技與教育、科技與經濟、教育與經濟的三大介面,使其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國家及地方應自上而下成立技術創新協調機構,加強對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科技創新活動的引導、調控,使高校與企業、科研院所建立技術創新的合作夥伴關系。要將科技教育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上,應在國家層面制定科技與教育相結合的計劃,盡快出台我國的科學教育標准和技術教育標准,以更有效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其次,要深化科技和教育體制改革,深化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制定與經濟改革吻合、協調、連貫的科技和教育政策,為科技、教育同經濟的結合創造良好的體制環境和政策環境。再次,企業、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科技中介機構,要在遵循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和科技發展內在規律的前提下,大膽探索產、學、研合作的新模式和新機制,推進高校與科研院所在教育與科技研發方面的結合,推動高校與企業在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方面的合作,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促進合作方優勢互補、互動發展。最後,我國的高等工程教育要率先架設高校培養目標和企業人才需求之間的橋梁,直接面向工程實際、面向社會、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培養大批工程技術人才,培養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工商管理人才,並把人才培養與解決企業技術、管理問題緊密結
合起來。從而使工程教育能夠盡快適應現代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的需求。
2.4 積極培育大企業,提高集中度和規模經濟效益。
製造業是規模效益十分顯著的產業,目前我國製造企業規模普遍偏小,不能發揮規模經濟效益,這是導致我國製造業產品成本偏高、缺乏價格競爭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公司大企業的形成途徑或方式一般認為有兩種:一是通過資本積累,以「滾雪球」的方式形成大企業,但這種形成方式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在短時間內緩解我國製造業面臨的現實國際競爭壓力。二是通過收購、兼並、重組來實現。這是大企業形成的主要途徑和方式,應該說這也是我國大企業今後形成的主要方式。政府工作的重點應該放到國有企業產權改革政策的制定及資本市場的建設與完善上來,為建立市場兼並機制創造條件。
2.5 促使製造企業盡快成為技術創新主體。
其一,要從改革產權關系、產權結構著手推進國有企業的深層次改革,緊緊圍繞產權這個經濟體制的核心進行體制創新、制度創新,使產權邊界更明晰、產權運作及管理更規范,真正取得國企運行機制和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實質性進展,確保企業成為一個有足夠自由度和自主權的完全市場化的經濟實體,使其能在全球化市場立足,並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鍛煉自己的生存及自我發展能力,培養企業自身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創新素質。其二,要建立市場經濟中的優勝劣汰及退出機制,包括企業破產等死亡制度。市場經濟的吐故納新主要表現在企業競爭的退出機制上,只有清除競爭後的垃圾,創新才不會受阻,才有利於企業研發機制、技術創新機制的建立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同時,整個社會還必須有完善的風險轉移機制,幫助那些勇於冒險創新的企業解除後顧之憂。其三,國家要引導企業從以傳統的降低成本的競爭發展方式,向以市場、技術創新為主的競爭發展方式轉變。要借鑒國外成功的理論和經驗,應用工業工程的管理技術與方法來實現系統效率和效益目標,實施企業再造與知識管理,把企業制度建設與管理水平的提高結合起來,建立起科學的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以管理創新為強大杠桿,撬動企業技術創新。其四,實行國企廠長、經理、CEO (首席執行官)選拔市場化,以與國企經營機制市場化保持合拍。一是要解除政府對企業直接的人事控制紐帶,作為現代企業靈魂和核心的企業經營管理者選聘不能再是政府行政命令型的。二是要推行公開、公平、公正的招聘制,以競爭性、市場化的選聘機制替代行政性、官員化的任免機制。三是要培育充分競爭、自由而有序流動的企業經營人才市場,保證國有企業可從市場上吸納有創業精神、創新意識並且具備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的職業化經營管理人才。其五,加強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強化企業研發機制。一是國家應重點支持一批大企業集團建立面向市場的技術中心,同時積極促進中小企業的技術研發與創新要引導企業調整以跟蹤和模仿為主的技術發展思路,把自主開發創新與引進、消化吸收及改良國外先進技術結合起來。二是企業領導要提高對技術中心的認知程度,高度重視研發工作,不斷加強技術研發力量,採取多元籌資,加大技術研發資金的投入。要提出中長期開發計劃,擬定具體項目執行方案,使企業技術創新真正落到了實處。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科技研發及成果轉化主要靠國家投入的狀況。三是尋求適合國情的企業技術中心的管理運行機制。要構建鼓勵科技人員以研發新技術、新產品並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為目標的激勵機制,如實行專利權人、職務發明人獎勵制度;設立原始性科技創新獎勵基金;把知識產權作為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等。以此為科研人員實現自身價值、最大限度地發揮創新潛能創造條件。
綜合來看,機制創新、制度創新並與技術創新融於一體是我國製造業得以高速、高質量發展的最重要的方面,世界製造業市場是廣闊的,而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必須把握機會,找到自己與發達國家製造業方面的差距,並根據自己的國情加以改進,為中國製造業和製造技術的快速發展營造良好的大環境,以期盡快提升我國的國際競爭能力和地位。相信,中國在不久的將來能夠成為未來真正的世界製造業強國。
④ 中國的機械製造工業到底到什麼水平了
你好!
僅僅是簡單加工還成,但是,技術含量比較高的,附加值較高,精密的,尖端的,精度高的一些零部件就做起來不太好了。
所以,機械製造工業還在中等的水平徘徊,和德日比較發達的國家還有很大的距離,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⑤ 據說德國的工業能力現在世界第一,這種說法可信度到底有多高
據說德國的工業能力現在世界第一,這種說法可信度還是很高的。與其他國家相比,德國工業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它有著雄厚的工業基礎。德國長期以來的工業發展並不是其他國家一朝一夕就能夠追趕上的。
近年來德國的新興工業也在迅猛發展著。南部城市慕尼黑成為新興工業園區發展的重要戰略位置。長期以來依靠資源發展工業的德國,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正在向新興工業進一步轉型,正是這樣,我們也可以預見德國的未來依然能在世界工業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⑥ 二戰中各大工業國(蘇聯,美國,德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如何
1937年蘇聯提前並超額完成第二個五年計劃後,蘇聯在工業總產能上已經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歐洲第一工業國。從1941年起,德國僅在鋼產量上(3000萬噸)超過蘇聯(1870萬噸),但是只相當於美國的50%(美國鋼產量6000萬噸)。
⑦ 中國工業與德國工業差距有多大
就工業來講我們在發展四十年估計能趕上今天的德國。什麼時候國產機床能被德國人買去用於軍工製造,什麼時候我們算就趕超了。不過現在我們的軍工用的是人家的二線機床,還是日本造的。
你不能要求才發展十幾年的年輕人和一個積累了幾十年的老手對打。我們才發展了多少年,德國積累了多少年。等著吧,憑著我們的人口和發展潛力,雖然現在有些方面還比不過他們。但超越他們只是時間問題。少吐槽多幹事,我們的征程可是星辰大海。應樹立質量強國的思想, 同樣的材料,做出的產品質量相差很多,必須縮小質量差距,不應追求物美價廉。
但是反而最害怕工業製造能力不是特別強的中國, 千方百計來制裁我們的發展, 所有的高科技不能出口 ,本質上是我們完成了工業化,也許製造質量不是特別強,但是我們可以製造 。就像你可以製造賓利我們可以製造比亞迪 ,高檔當然是賓利但是跑起來都是能跑120公里每小時 。
但是我們是後起之秀,我們的金融受國家監管,美國是不能輕易控制我們的。現在網路經濟和金融經濟抬頭了, 實體經濟受到了很大的沖擊所以我們一定要以美國為戒 ,千萬不要走美國的金融道路 ,一旦發生次貸危機那麼就是下個日本再也翻不了神。
⑧ 二戰美國的工業實力如何
美國在二戰期間是盟軍軍火的主要供應者.到1945年,美軍總兵力達到1050萬人其軍事工業的規模已經發展到可以年產飛機4萬架,坦克2萬輛的水平,二戰時美國共生產8萬輛坦克,有進4萬輛是位於底特律的克萊斯特工廠生產的M4謝爾曼坦克.
從1941年12月7號太平洋戰爭爆發開始,一直到1945年8月15號,美國一共造了147艘航母,其中有113艘是輕型的護航航母,這個數字是周邊國家無法比擬的。
美國早在二戰初期就已經是世界經濟強國,1940年美國GDP達到2000多億美圓,當時德國才500多億美元。日本只有100多億沒有。美國工業生產能力更是強大,當年太平洋上美國「約克城」號受重創,日本人判定需要2個月才能修復,美國人只用了36小時就完成了,能力及效率可見一斑。
⑨ 中國的工業製造能力為什麼能超越日本
中國的工業製造能力,能超越日本,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人」。
日本的「人力資源」短缺,「人力成本」與日俱增,限制了日本的製造業的發展。
另外一個原因是日本日漸老化和保守又僵化的企業管理模式。
特別是「國際人才」的優惠政策上,企業的國際化管理上,完全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
---
另一個重大原因是,原材料短缺,造成工業生產的成本提高。
一些日本企業開始弄虛作假,被曝光後,嚴重影響了「日本製造」的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