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寶石的幾個問題,很急很急
樓上有好長的回答啊。。 我在此簡單回答重點
如果你告訴我你是做什麼用的答題 我可能會回答的更好一點。因為國內各個考試和英國等國外的的考題答題很多側重點以及體系是不一樣的,答案可能有很大的出處。
1. 顏色幾乎包含了可見光光譜中所有顏色,剛玉屬於他色礦物,純凈時無色,顏色是由於雜質元素 Fe、Ti,Cr,Mn,V等。雜質元素可以等價離子或異價離子形式代替晶格中的鋁三價離子(不會用電腦打這種離子)。關於不同離子致色有個很大的表 如果有必要 我可以拍下來給你 很長。一般的樓上講的那些就夠用了。
2.在這里列舉重要的幾個國家:
1.緬甸紅寶:顏色具有鮮艷的玫瑰紅色,有鴿血紅,顏色分布不均,常呈絮狀,團塊狀。「糖蜜狀」構造。 金紅石包體,常見一組雙晶,負晶發育,常見次生開放性裂隙。
2.猛速紅寶:緬甸新礦區,桶狀原石多呈褐紅色,中心具有藍色或者黑色心,缺少金紅石包體,雙晶發育,有「達碧茲"紅寶。
3.泰國紅寶:Fe含量高所以顏色較深,透明度低,顏色較均勻,色帶不發育,缺失金紅石包體,豐富的流體包體,常見兩組以上聚片雙晶。
4.斯里蘭卡紅寶:紅色淺,金紅石、鋯石包體,豐富流體包體,指紋狀、網狀包體。負晶呈六方雙錐狀,內充填汽液包體。可見聚片雙晶。
5.越南:顏色較暗的粉紫色,色帶發育,流動的旋渦狀構造,磷灰石、方解石等豐富固態包體,透明度低,聚片雙晶發育,癒合裂隙,鐵染裂隙。
6.坦尚尼亞:部分橙紅色,規則的平行菱面體發育的色帶和生長條紋,金紅石、水鋁礦包體等。
7.中國:雲南質量較好,特徵的淡紫色調,發育較多的裂理,礦物包體,孔洞,蝕痕。。。。
3.最好挑選沒有經過 過分優化處理的天然祖母綠。 挑選凈度較好 顏色較好者。 這個很難說了啊 兼顧的內容太多了。
4. 1.祖母綠脆性很強 十有九裂 很容易損壞。
2.祖母綠琢型是階梯型的變種,這種琢型凸顯寶石的體色,而且去掉階梯型四個角,保護了祖母綠不會輕易被撞擊後碎掉,因為太脆。
5.這個題有些問題了,紅寶和藍寶沒有貓眼吧,應該是六射和十二射星光效應吧。因為它有三組交叉的包體啊。 祖母綠和金綠寶石貓眼倒是有貓眼效應的。
1.紅藍寶:金紅石包體呈六十度夾角,大量規律排列,形成星光。
2.祖母綠:平行排列的 大量的管狀包體。
3.貓眼:大量排列的,很細的針狀包體。
6.寶石學中學到的物理性質很多就不列舉了,因為實踐的時候要求三條有效依據就可以,所以,我簡單說最重要最常用的。
1.外表特徵。 用放大鏡和顯微鏡觀察
2.折射率。 用折射儀測量。
3.光譜。 用分光鏡測
4.光學性質。 用偏光鏡
5.發光性。 用紫外燈
7. 鑽石是穩定性非常好的寶石,但是完全解理發育,所以,保存鑽石最重要的是防摔,避免磕碰。 不可火燒,因為會氧化。 其他的都沒什麼了 王水對它也沒有作用。
另外就是處理過的鑽石了,比如充填的和激光打孔的鑽石 要避免在超聲波清洗之類的。
這個題真的有點多餘。呵呵
8.哇,你怎麼老有這種大題。。我只答要點
1.合成的顏色為褐黃色,桔黃色。
2.合成晶形為八面體與立方體的聚形,常見不同於天然鑽石的樹枝狀、厥葉狀圖案,常見雙晶
3.內部可見細小的鎳鐵合金觸媒。可見長圓形等形態,反射光下金屬光澤。所以有磁性
4.沙漏狀顏色分帶
5.合成鑽石缺失415nm吸收線
6.合成鑽石陰極發光不同。
7.CVD合成鑽石偏光鏡下強烈的異常消光,短波紫外光下 橘黃色熒光。
就這么些吧 差不過夠用過了,有什麼不會的還可以問我。
Ⅱ 總體觀察
人眼是最有用和最方便的檢測「儀器」。肉眼觀察(總體觀察,GeneralObservation)是寶石鑒定的基礎,通過肉眼觀察,確定寶石的某些特徵,為後續鑒定打下初步的基礎。肉眼觀察的內容主要包括顏色、光澤、透明度、形狀、色散、特殊光學效應、解理、斷口、裂開以及某些內、外部特徵等。
一、顏色
寶石的顏色是寶石吸收、透過及反射不同波長的光波產生的色彩、色調和濃度的綜合。有些寶石的顏色是穩定的,而另一些寶石的顏色則是變化的。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寶石的顏色對寶石進行初步的種屬的限定,縮小寶石可能的范圍,從而鑒定寶石;同時,我們也可以根據寶石顏色的好壞來對寶石進行評價,確定寶石的價值。
1.觀察與描述
有色寶石的顏色需在白色背景上使用頂光照明(反射光)對寶石的表面進行觀察,光源要使用日光或與之等效的光(各種波長混合的最均勻的光)進行觀察。
有色寶石顏色的描述可從色調、深淺、明暗、顏色的變化(色帶和色斑的具體情況)、多色性以及色散等方面進行觀察和描述。
顏色可直接用組成白光的光譜色或其混合色及白色、黑色、無色等來描述。對光譜色單一的寶石,可直接用顏色加上深淺進行描述,如紅色、淺藍色等;若寶石顏色為復合的顏色,常以主色在後、輔色在前的雙色法來描述,如黃綠色、紫紅色。必要時在顏色前面加上深淺及明暗程度,如淺綠黃色、暗綠色等。
描述顏色的色帶時可具體描述顏色的形狀、大小、寬窄、深淺及變化。如色帶是平直的還是角狀的或是彎曲的,可將顏色色帶記錄為包體。此外,對肉眼可見的明顯的多色性,也應描述在顏色項目下。如果不同光源下有顏色變化,也可加以說明。
2.影響有色寶石顏色觀察的因素
(1)光源
寶石在不同光源下觀察,顏色會有一些差異。日光盡管包括各個波長的光波,但早、中、晚有差別。如紅寶石在日光下觀察,上午顏色最佳;由於日常大家使用的白熾燈含紅光多,在此光源下觀察,紅寶石的顏色偏深;在日光燈下(色溫低、藍色光強、紅光少),紅寶石看上去顏色偏淺。為了進行顏色的統一對比,一般以北極下午4時的日光為標准,其色溫是6700K。
(2)人眼的色覺效應
觀察顏色時,人眼的色覺效應必須正常。正常的人眼可分辨150個色調,就人眼的敏感度而言,在相同能量的前提下,藍色、紫色的明度最低,綠色和黃色的明度最高。也就是說,人眼對綠光和黃光最敏感。一般地,人眼在白天最敏感的波長是555nm黃光,而在黃昏是507nm的綠光。
(3)背景
觀察顏色時背景很重要,背景的顏色要求為白色、黑色或灰色。標准實驗室的地板、牆壁、天花板甚至桌面都要求為白、黑或灰色,因為寶石在與之相近的顏色襯托下將黯然失色,人工的顏色總比天然的顏色好看。
二、光澤
寶石的光澤是指寶石的表面(平滑的晶面、解理面或磨光面)對可見光的反射能力。光澤可反應硬度或折射率的高低。通常硬度較低的寶石,會受到磨損而使光澤暗淡;而光澤越強的寶石,折射率會越高。此外,寶石的光澤還與寶石表面的光潔度有關。
觀察光澤的方法是:用反射光來檢查、判斷拋光的、粗糙的、斷口的表面。對單晶而言,光澤在其晶面、解理面、斷口上觀察很明顯。光澤可根據折射率RI和反射率R進行劃分:
1)金屬光澤(Metallicluster):具金屬光澤的礦物,其RI>3,R>25%,表面呈現金屬般的光亮,一般不透明。寶石礦物很少達到金屬光澤。僅有少數寶石品種具金屬光澤,如赤鐵礦、黃鐵礦。
2)半金屬光澤(Sub-metallicluster):具有半金屬光澤的礦物,其RI=2.6~3.0,R=19%~25%,表面呈現弱金屬光澤,一般不透明,如金紅石、黑鎢礦、鉻鐵礦。
3)金剛光澤(Adamantineluster):具金剛光澤的礦物,其RI=1.9~2.6,R=10%~19%,表面如鑽石般光亮,如金剛石、鋯石等。
4)玻璃光澤(Vitreousluster):具玻璃光澤的礦物,其RI=1.3~1.9,R=4%~10%,表面如玻璃般的光亮,如電氣石、水晶等。
絕大多數寶石的折射率在1.3~2.6之間,可以劃分到玻璃光澤和金剛光澤范圍內。
如果寶石礦物表面不光滑,或由集合體或表面特徵所引起,可形成一些特殊的光澤:
1)珍珠光澤(Pearlyluster):寶石呈現如珍珠表面或貝殼內壁樣的柔和光澤,如珍珠、貝殼最特徵,寶石解理面上也呈珍珠光澤。
2)絲絹光澤(Silkyluster):由於具有纖維狀結構或構造,各纖維的反射光相互影響而呈現出絲絹般的反光現象,如木變石、查羅石(紫硅鹼鈣石)和孔雀石等具有絲絹光澤。
3)油脂光澤(Greasyluster):由於極微細的粗糙表面使光線漫反射而顯示油脂般的反光現象,如軟玉、石英斷口等。
4)蠟狀光澤(Waxy luster):由隱晶質或微細顆粒表面對光漫反射而呈現蠟狀反光現象,較油脂光澤弱,如綠松石、蛇紋石玉等。
5)樹脂光澤(Resinous luster):某些黃、棕或褐色的寶石表面呈現的如松香般的光澤。琥珀具有典型的樹脂光澤。
6)土狀光澤(Earthy luster):呈粉末狀或細粒多孔的集合體礦物對光的漫反射或散射而呈現的暗淡光澤,如高嶺石、綠松石等。
對多晶來講,光澤取決於集合體的顆粒大小、形狀、排列方式、疏密程度和琢磨的效果。因此,玉石由於其組成礦物成分變化較大,同一品種結構構造變化也較大,因而其光澤類型並不唯一,可以變化。如綠松石質地細膩時,為玻璃光澤,質地較鬆散時可呈油脂光澤甚至土狀光澤。
不同寶石折射率不同,硬度有差異,可以通過光澤的強弱進行區分,如鑽石為金剛光澤,水晶為玻璃光澤,有經驗的人通過肉眼就能將兩者區別開來。光澤的強弱從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寶石折射率的高低。
光澤可用來區別某些經過優化處理的寶石,如天然翡翠常見亮玻璃光澤,而經過漂白充填處理的翡翠外觀呈蠟狀光澤。拼合寶石上下拼合層材料若不相同,可以憑借光澤的差異來識別。如以石榴石為頂、玻璃為底的拼合石,由於兩者折射率不同,表現出拼合層光澤的強弱不同,為鑒定提供了依據。
三、透明度
透明度是寶石對可見光透光的程度。寶石透明度的觀察要用透射光來判斷,可使用強光源,如手電筒、光纖冷光源燈等。透明度可描述為5個等級,從好到差依次為透明、亞透明、半透明、微透明和不透明等。透明度的等級沒有嚴格的界限,是一個相對的劃分。有時候還需觀察在一顆寶石或一件物品中透明度的變化情況。寶石的透明度從好到差依次劃分以下5個等級:
1)透明(Transparent):可充分透過光線,通過寶石可極明顯地看到對面的物體,如優質的鑽石、水晶。
2)亞透明(Semitransparent):寶石能透光,通過寶石可透視物體,但不太清楚,如玻璃地翡翠、電氣石。
3)半透明(Translucent):雖可部分透光,但僅能見到物體輪廓的陰影,如軟玉、岫玉。
4)微透明(Semitranslucent):透光很少,僅在寶石邊緣可透光,如瑪瑙。
5)不透明(Opaque):寶石磨成極薄的片也不透光,如青金石、孔雀石等。
影響透明度的因素主要有:
1)寶石對光的吸收因數:寶石的吸收因數越大,透明度越低。寶石的吸收因數是與寶石晶格內部的晶格類型有關的。金屬晶格內部大量的自由電子的躍遷對光有明顯的吸收。原子晶格和離子晶格內缺失自由電子,對光的吸收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具有較高的透明度。鑽石透明度高,就是因為其具有典型的原子晶格。
2)取決於寶石的厚度:厚度越大,寶石的透明度越低。
3)寶石顏色的影響:對於同一品種、同一顏色系列的寶石來說,顏色越深,透明度越差。
4)雜質對透明度的影響:由於雜質使入射光在傳播中發生折射、散射等,使通過寶石的光強度降低,從而影響寶石的透明度。
5)集合體方式對透明度的影響:對於同種寶石而言,單晶的透明度要高於多晶。多晶寶石的透明度受到組成礦物的顆粒大小、顆粒邊緣形態、顆粒邊緣的結合方式等影響。顆粒的粒度越不均勻,排列越紊亂,邊緣接觸越不平直,則對光的折射和散射作用越強,透明度越低。
四、形態
寶石形態的觀察可分兩種情況:具晶形的原石可觀察和描述其結晶習性、晶形的組成、單形或聚形,並根據形態判斷所屬的晶系;而已加工的寶石則可根據加工形狀直接描述。
1.原石的形態
寶石原石的形態分為兩種,一種為單晶寶石的形態,另一種為集合體的形態。
單晶寶石原石觀察內容如下:
1)寶石的晶形(表1-4-1),了解其結晶習性(如柱狀晶形),判斷寶石是單形還是聚形,若為聚形,是由哪些單形聚合而成的。
2)橫斷面的形狀如何(如斜方晶系的橫斷面為菱形,四方晶系的橫斷面為四邊形)。
3)晶面特徵,如表面蝕像、晶面條紋等。
4)判斷所屬晶系。
表1-4-1 單晶寶石的結晶形態
多晶寶石(玉石)的形態主要有緻密塊狀、樹枝狀、葡萄狀、皮殼狀、晶簇狀、粒狀、球狀、鍾乳狀、腎狀、層狀、鮞狀、放射狀等。觀察時要注意玉石的結構和構造的特點以及變化情況。
2.琢型
根據寶石的外部特徵,將寶石的琢型劃分為4種:凸面型、刻面型、珠型和異型。
(1)凸面型(Cabochon Cut)
也稱弧面型或素麵型,其特點是寶石的頂部琢磨面為弧面。凸面型切工常用於琢磨半透明到不透明的有色寶石,如玉髓、綠松石、軟玉、翡翠等以及具有特殊光學效應的寶石。
1)據截面形狀分:單凸面型、雙凸面型、扁豆凸面型(上下弧面不一樣高)、空心凸面型凹面型(圖1-4-1)。
圖1-4-1 凸面型琢型(截面形狀)
2)據腰形分:圓型、橢圓型、橄欖型、心型、矩型、方型、墊型、垂體型(圖1-4-2)。
圖1-4-2 凸面型琢型(腰圍形狀)
(2)刻面型(FacetedCut)
又稱棱面型、翻光面型和小面型。其特點是寶石由許多小刻面按一定規律排列組合構成,呈規則的幾何多面體。刻面型寶石的款式種類很多,根據其形狀特點和小面組合方式的不同,可劃分為4種類型:
1)圓多面型:又稱明亮型或圓鑽型,是目前運用最多的琢型。該款式是為了盡量展現有色寶石的體色、亮度、火彩和閃耀程度。大多數圓多面型琢型都是由冠部、腰部和亭部等3部分組成,圖1-4-3為現代標准圓多面型琢型,圖1-4-4為圓鑽型琢型的變型,如橄欖型、梨型、橢圓型、心型等。
圖1-4-3 圓多面型
圖1-4-4 圓多面型的變型
2)玫瑰型(RoseCut):玫瑰型冠部由連續的三角形組成,底面平而寬,因形似盛開的玫瑰花而得名。該琢型對展現寶石的「火彩」和亮度都不利,但其具有優美的幾何形狀和適用性(圖1-4-5)。
圖1-4-5 玫瑰型琢型
3)階梯型:階梯型又稱祖母綠型,因常用於祖母綠的琢磨而得名。其基本形狀是一個去掉四個角的矩形,具有階梯狀排列的翻光面,底部終止於一個斧形的尖底(圖1-4-6)。該琢型翻光面數目和階梯數並不太重要,面角比例要求不像圓多面型嚴格,所以在有色透明寶石中應用很廣,可適應各種形狀、大小的寶石原石的切磨,目前已成為市場上最常見的琢型之一。此琢型不僅能展現有色寶石的顏色,且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原石的重量,但不利於對寶石的火彩和亮度的表現。剪刀型又稱交叉型(圖1-4-6),是階梯型的改進,用三角形代替階梯形小面,與階梯型相比,不僅增加了寶石的亮度,而且增加了顏色,但也因此在寶石亭尖處造成光的損失,並在寶石中央產生一個死點。這種款式適用於切磨折射率低、色彩艷麗的寶石。圖1-4-7是有色寶石常用的階梯型琢型。
圖1-4-6 階梯型琢型
圖1-4-7 階梯型琢型
4)混合型:混合型是指將同一粒寶石的不同部位切磨成不同琢型的混合款式。該琢型造型上變化多樣、適用性強,可使有色寶石的顏色、火彩、亮度和重量達到最佳的效果。加工復雜,琢磨難度大,不適於大批量生產,只適合於一些高檔有色寶石的設計和琢磨,其中最常見的款式是冠部為圓多面型,亭部為階梯型(圖1-4-8)。
圖1-4-8 混合型琢型
(3)珠型(Beaded Cut)
珠型是有色寶石中最常用造型之一,通常用於製作不同的首飾,如項鏈珠、手鏈珠、耳墜珠、胸墜珠和其他佩飾珠等。珠型既可展示寶石的色彩美,又能體現幾何形態的規整美,其魅力不僅表現在單粒珠子上,而且表現在整串珠子所串聯形成的造型上。珠型琢型適用於半透明—不透明的有色寶石的琢磨,因其形狀簡單規整,所用原石量多價廉,可大批量生產。根據幾何形態的不同,珠型可分為圓珠型、橢圓珠型、扁圓珠型、腰鼓珠型、圓柱珠型和稜柱珠型等(圖1-4-9)。
圖1-4-9 珠型切工
圖1-4-10 異型
(4)異型
包括自由型和隨型。自由型:據原石的形態、顏色、色形等刻意琢磨出的造型(圖1-4-10)。隨型:按照大自然所賦予原石的形狀,進行簡單的磨棱去角,並拋光所得的形狀。
五、色散(Dispersion)與火彩(Fire)
色散是白光被分解為光譜色的現象,當白光照射到透明刻面寶石時,因色散而使寶石呈現光譜色閃爍的現象稱為火彩。色散值是反映寶石色散強度(即火彩強弱)的物理量。理論上色散值DIS用該寶石相對於紅光(λB=686.7nm)的折射率與紫光(λG=430.8nm)折射率的差值來表示,差值越大,色散越強。
觀察寶石色散現象時要使用強點光源(如筆式手電筒)照射寶石,並將色散分為極強(DIS>0.200)、強(DIS=0.050~0.190)、中(DIS=0.038~0.049)、弱(DIS<0.038)等。表1-4-2為常見寶石的色散值。
色散除了與寶石本身性質(成分、結構等)有關外,寶石的顏色深淺對觀察也有影響,顏色深的寶石常會掩蓋其色散。只有無色的寶石能看到明顯的色散。
色散是鑒定寶石的特徵之一,特別是對於無色和淺色寶石,如鑽石的色散常為橙色和藍色閃光,而立方氧化鋯的刻面上常見橙色、淡紅色、綠色等閃光,十分柔和。此外,寶石的色散高能增添魅力。
表1-4-2 常見寶石的色散值
六、解理、裂理和斷口
1.解理(Cleavage)
指寶石晶體(單晶)在外力作用下(如敲打、擠壓)沿特定的結晶方向破裂成平滑面的性質,所破裂的平面稱為解理面。
根據寶石發生解理的難易程度和解理面的平滑程度可將解理分為3級:
1)完全解理:解理易發生,解理面平滑,如方解石、螢石等。
2)中等解理:受力大時才能發生,解理面平整,如方柱石、磷灰石等。
3)不完全解理:可發生解理,但較難,解理面延伸不遠且不平坦,如綠柱石、橄欖石等。
解理對寶石的耐用性有一定的影響,解理發育的寶石受力後易破碎。解理在寶石鑒定中具有重要意義,同種寶石晶體的解理特徵(如解理組數、方向、完善程度、解理夾角)總是相同的,某些寶石特殊的解理特徵可作為鑒定依據。表1-4-3為常見寶石的解理特徵。
表1-4-3 常見寶石礦物的解理特徵
解理對寶石的加工十分重要,了解寶石的解理方向可使寶石工匠容易將大塊寶石原料切開,如劈鑽就是利用鑽石的解理特徵來進行的。此外,具完全解理的寶石難加工,容易碎裂,當寶石的檯面平行於解理面時,沿解理面方向不易磨平和拋光,有時還會形成微台階狀。如加工托帕石要使檯面與底面(解理面方向,垂直c軸)有一定夾角。
2.裂理(Parting)
裂理是寶石在外力作用下沿一定的結晶方向(如雙晶結合面、包裹體面或結構缺陷面)產生破裂的性質。它看起來像解理,但形成的原因不同。裂理只是在某種寶石的某些晶體中發生,並非普遍存在,同種寶石可見不同方向的裂理。裂理在長石、輝石及剛玉中比較常見。
3.斷口(Fracture)
斷口是寶石(晶體、非晶體、集合體)在外力作用下發生的隨機、無一定方向的不規則破裂面。斷口是強烈撞擊、持續施壓、快速加熱和冷卻等應力作用的結果。
解理只能在晶質材料中出現,斷口卻能在任何寶石材料中出現,不論是晶質體還是非晶質體,也不論是單晶還是集合體。
斷口可根據斷裂面的形狀分為以下幾類:
1)貝殼狀斷口:斷口面猶如貝殼,大致成弧面,並有一圈一圈的弧形線,石英最典型,非晶質的玻璃大多也具有貝殼狀斷口。一些解理發育不完全的寶石,如綠柱石、橄欖石、石榴石等有這種斷口。
2)鋸齒狀斷口(參差狀):寶石出現參差不齊、有較尖銳的突起和凹陷的表面。纖維狀集合體的寶石,如軟玉等常見這種斷口。
3)平坦斷口:斷口面較平坦,無粗糙感,一些土狀緻密的礦物集合體,如綠松石等顯此種斷口。
斷口的形態特徵可作為鑒定寶石的輔助依據。如斷口顯示階梯狀,則指示寶石可能有解理。對斷口的觀察,也可了解玉石質地的細膩程度。例如質地細膩的綠松石斷口平坦或近似貝殼狀,質地粗糙的綠松石斷口呈參差粒狀。
4.觀察方法
觀察寶石的解理、裂理和斷口的方法是:
1)用頂燈即反射光觀察,最好與破裂面成45°角的方向觀察。
2)觀察寶石的表面,尤其是損傷部位,並注意寶石表面亮度的細微變化,尤其是破裂面、斷口的光澤。
3)注意任何內部裂隙。
根據觀察判斷斷口的類型和斷口的光澤。確定解理的方向、組數、發育的完善程度,並將解理劃分為完全解理、中等解理和不完全解理等。解理常表現為一系列非常淺的階梯,解理面常呈珍珠光澤,可通過反射顯示暈彩;有時可見盤狀扁平包裹體或靠近表面的一條微細的線。
七、特殊光學效應
特殊光學效應對寶石鑒定有重要的意義。某些特殊光學效應存在特殊性,僅出現在少數寶石品種中,如果能正確識別,鑒定時可縮小寶石可能的范圍,為後續鑒定打下基礎。表1-4-4列出了常見特殊光學效應的寶石品種。
表1-4-4 常見特殊光學效應及寶石品種
1.貓眼效應
在平行光線照射下,以弧面型切磨的某些寶石表面呈現一條明亮的光帶,隨著樣品或光線的轉動而移動。貓眼效應是由於寶石內部含有密集平行排列的針狀、纖維狀或管狀包裹體對光的反射作用形成的。寶石切割琢磨時,要切磨成素麵形,且將素麵寶石的長軸方向與包裹體長軸垂直,拋光後才可產生貓眼效應(圖1-4-11)。好的貓眼效應會隨著寶石的轉動而出現開張和閉合的現象。
圖1-4-11 貓眼效應產生的示意
觀察時應使用強點光源在寶石頂部照射,注意觀察貓眼的眼線(亮帶)是否平直、明亮、尖銳清晰,眼線是否居中,轉動寶石貓眼是否可以靈活移動等。
2.星光效應
在平行光線照射下,以弧面型切磨的某些寶石表面呈現出兩條或兩條以上交叉亮線的現象。產生星光效應的必備條件是:①兩組或兩組以上密集、定向排列的針狀、纖維狀或空管狀包裹體或結構;②切磨時使弧面型寶石的底面平行於包裹體的平面;③弧面型寶石的高度與反射點焦點平面高度相一致。
圖1-4-12 紅寶石晶體內部包裹體特徵及星光效應示意
圖1-4-12是紅寶石產生星光效應的示意圖。在紅寶石中有3組定向排列的針狀金紅石包體,它們相交成60°夾角,包裹體平面與c軸垂直,當加工成弧面寶石時,分別顯示與包裹體垂直方向的光帶,形成六射星光效應。
觀察時應使用強點光源在寶石頂部照射,注意觀察星光效應是幾射星光;每條光帶是否清晰、尖銳明亮、平直;星線交匯處匯聚點的大小,星線是否居中;星線的長度是否直達寶石腰部等。特殊情況下可以用透射光觀察星光效應。如星光芙蓉石可顯示透星光。
3.砂金效應
寶石內部含有細小片狀礦物包裹體對光的反射所產生的閃爍現象。觀察時採用頂光照射寶石,要注意寶石內部包裹體閃光的強度以及對寶石光彩的影響。
4.變彩效應
光從貴歐泊特有的特殊結構反射出來,由於干涉或衍射作用而產生顏色隨觀察方向不同而變化的現象。貴歐泊的結構是由有規律的近於等大的二氧化硅球體(直徑在150~400nm之間)在三維空間定向排列而成,這些球體和其間的空隙成了天然的衍射「光柵」,使入射光發生衍射作用,因而隨著入射光入射角的不同或轉動寶石就會發生變彩現象。
觀察時採用反射光照射寶石,要注意變彩顏色的種類、彩片的形狀(如點狀或片狀、火焰狀等)以及彩片的面積大小,並注意與寶石基底顏色的反差是否強烈等。
5.變色效應
寶石在不同的光源下,呈現明顯顏色變化的現象。觀察時常用日光(日光燈)和白熾燈(燭光)兩種光源,採用反射光照射寶石,注意觀察不同光源下顏色的色調,並注意其變色的強度。
變色效應與寶石中的化學成分(Cr3+、V3+)有關,是寶石對光波進行選擇性吸收引起的。如變石中含微量Cr3+,使它對綠光透射最強,對紅光透射次之,對其他光波強烈吸收。因此,在日光(光源中綠光成分相對較多)照射下,變石透過綠光多而呈綠色;在白熾燈、燭光(紅光成分多)照射下,變石透過紅光多而呈紅色。
6.月光效應(冰長石效應)
當入射光照射到弧面長石表面時,形成蔚藍色、乳白的暈色效應。觀察時用反射光照明,注意描述月光效應的顏色,最常見的月光效應顏色為蔚藍色,還可出現灰色、白色、粉紅、綠色或棕色。注意與暈彩效應的區別。一般暈彩效應可以出現兩種以上的顏色,且顯示寬頻狀的彩色閃光。
7.暈彩效應
光波因薄膜反射或衍射而發生干涉作用,致使某些光波減弱或消失,某些光波加強時而產生的顏色現象稱為暈彩效應。在拉長石表面出現的暈彩效應稱為拉長石暈彩(labradorescence)。
8.乳光(蛋白光)效應
在普通歐泊或劣質歐泊中可以出現一種乳白色、渾濁狀的外觀特徵,可描述為乳光效應,這種歐泊無變彩效應。
乳光效應是入射光進入寶石後因遇到大量微細顆粒,發生內部漫反射或散射,形成一種雲狀或朦朧狀外觀,就像光線穿過室內飄浮的塵埃時產生的效應一樣。這種效應是某些歐泊或玻璃顯示乳狀外觀的原因,月光石的光學效應部分與此有關。當寶石切割成弧面寶石時,這種乳光效應最明顯。乳光效應是一種光學效應,可以增加寶石的價值。
八、掂重
將寶石放在手心,輕輕向上拋,感覺寶石打在手上的分量,相對於寶石的大小掂其重量,估計其相對密度(SG)。根據掂重區分重、中等和輕等情況,從而判斷寶石的相對密度。這種方法對相對密度很大和很小的寶石具有一定的鑒定意義。如合成立方氧化鋯SG=5.80~6.10,水晶SG=2.65,兩者之間的相對密度差別很大,因此掂重可感覺到其明顯的差異。對於相對密度較低的琥珀和塑料在鑒定中也很有幫助。
九、拼合石的觀察
觀察拼合石時注意所有可能確定拼合石的肉眼可見特徵。如:①接合面;②上下光澤差異,如石榴石與玻璃拼合的二層石;③上下顏色的差異;④若有肉眼可見的包裹體,觀察上下包裹體的差異等。
十、包裹體
當肉眼觀察寶石時,如果能很容易地看見寶石內部的特徵包裹體,對鑒定寶石十分有利。如琥珀中常可見到很大的動物包裹體。對於較小的包裹體需要進一步地放大觀察(見本章第二節)。
十一、玉石結構構造的觀察
對集合體顆粒的形狀、大小、自形程度、排列方式等結構構造的觀察和描述,對鑒別玉石有很重要的意義。觀察時用透射光進行,有些寶石結構較粗,可以肉眼觀察到,如粒狀結構、纖維狀結構等,但有些結構需要放大檢查,甚至放大檢查都無法觀察到(如隱晶質結構),但我們可以通過觀察玉石的細膩程度了解玉石的結構,從而對玉石進行區別。如翡翠常見交織結構,石英岩常見粒狀結構,而瑪瑙和玉髓常具有隱晶質結構等。
十二、觀察寶石的重影現象
某些寶石具有很強的雙折射現象,用肉眼或10倍放大鏡就能看到雙折射現象。若是原石,可置於有字的紙上,可透過寶石觀察到字跡有重影現象。如為刻面寶石,可透過檯面觀察其後刻面棱的重影現象,如冰洲石、合成金紅石、橄欖石、合成碳硅石、碧璽等。但雙影的觀察要找角度,避開光軸方向,有時候肉眼觀察不清,需要藉助10倍放大鏡觀察。
Ⅲ 寶石怎麼鑒定
*寶石鑒定的方法
1.折射儀�
用折射儀可測出寶石的折身率和雙折射率。在寶石的檢測過程中,折射率和雙折射率是兩個非常重要的光學常數,是鑒定寶石的主要依據。�
2.偏光儀�
偏光儀最主要的用途是根據寶石在偏光儀下的不同現象,判斷寶石材料的光性。此外,在偏光儀上加一個透鏡,或配置一個玻璃干涉球,可以用來觀察各向異性寶石的干涉圖,從而確定寶石的軸性。�
3.二色鏡�
有些彩色寶石,在透射光照射下,從不同方向觀察,它會顯現不同的顏色或同種顏色的深淺差別。用二色鏡可觀察到寶石的這種多色性現象。多色性也是有色非均質體寶石的一個重要特徵。�
4.分光鏡�
許多寶石著色,是因含有一定的致色元素,這些致色元素都有各自的吸收特徵,用分光鏡可以觀察到石寶的這各吸收光譜,尤其是對於具典型吸收光譜的寶石,分光鏡測試後的結果可以作為重要鑒定依據。�
5.濾色鏡�
濾色鏡的特點是結構簡單,儀品小巧,便於攜帶,並可同時觀察多個樣品,鑒別快速。最早和最常用的查爾斯濾色鏡。用於檢測相似的綠色、藍色寶石及鑒定它們的仿製品。�
6.紫外燈�
寶石主要有二種發光類型:熒光和磷光。不同寶石發光性的差異也可作為鑒別寶石的一個輔助性檢測手段,用紫外燈可以觀察到寶石的熒光和磷光特徵。
*常用的寶石鑒定儀器
寶石的鑒定,一般可以分為原石和成品兩大類。
對於原石的鑒定,又可以分為野外鑒定和室內鑒定。野外鑒定多數採用放大鏡和小刀等簡單工具,用以初步對寶石礦物進行定名。室內鑒定主要是利用各種手段和儀器,進一步測定寶石礦物的數據,為鑒別寶石提供重要依據。
對於寶石成品的鑒定,必須是在不破壞寶石完整性的前提下去鑒別所測定的寶石。
目前常用的、易於掌握的寶石鑒定儀器有以下幾種:
1.筆式聚光手電筒:用來觀察濃色寶石的透明度。聚光手電筒的電珠應凹於筆頭面,不能凸出筆頭面,否則不便於觀察。
2.放大鏡:是寶石放大觀察的儀器之一。最常用的是10倍放大鏡,還有20、30倍的幾種。放大鏡是寶石專家的關鍵工具和必備之物,便於攜帶。可用它來鑒定寶石的品種和真偽。用放大鏡可以觀察:(1)寶石的表面損傷、劃痕、缺陷。(2)琢型質量。(3)拋光的質量。(4)寶石內部的缺陷、包裹體。(5)顏色的分布和生長線等。鑒定時,應將寶石置於離10倍放大鏡約2.5厘米的強光之下,慢慢調節距離,直到看清楚為止。選擇放大鏡的質量也很重要,質量差者在放大時將產生圖形畸變。
3.二色鏡:有的寶石具有多色性,觀察寶石多色性最好的儀器是二色鏡。二色鏡是一種結構合理、價格便宜、小巧簡單的光學儀器。二色鏡使用的是一塊合適的透明的無色方解石(冰洲石)菱面體,由於冰洲石的雙折射率較高,該儀器可以將穿過寶石的兩條平面偏振光線分離開來。要求必須是有顏色透明的單晶體寶石才能夠檢測出多色性,玉石不能檢測多色性。二色鏡主要用於區別紅寶石和紅色尖晶石、紅色紫牙烏;區別藍色尖晶石和細小的藍碧璽;區別藍寶石和藍色人工合成尖晶石等。用二色鏡檢測寶石時必須不斷轉動寶石,直到兩個差異最大的顏色出現在窗口上為止。對於寶石的三色性的確定,必須認真地反復檢測,從三個不同的方向觀測,出現三種顏色才是三色性。檢測時注意:眼睛、二色鏡和寶石樣品,其間距應不超過2-5毫米。
4.折光儀:折光率是透明寶石重要的光學常數,是鑒定寶石品種的主要依據。測折光率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直接測量法,用折光儀測量;另一種是相對測量法,用液體浸沒法。折光儀是根據光的全反射的原理製造的。目前常用的折光儀只適用於折光率為1.36-1.81范圍內的寶石。寶玉石的折光率(N)的計算方法為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V1)與在寶石中的傳播速度(V2)之比為一個常數,即N=V1 /V2 。均質體寶石,光在其中傳播,傳播速度不變,折光率相等,稱之為單折光率。非均質體寶石,在折光儀中有兩個讀數,最大、最小折光率值之間的差值,稱之為雙折光率。折光儀是寶石學家最常使用的儀器之一,它的體積小,使用方便。他既可以測試刻面寶石的折光率,還可以用點測法測出弧面寶石的折光率。
5.查爾斯濾色鏡:濾色鏡是利用吸收光的特定波長這一特徵而設計的。它由兩片僅讓深紅色和黃綠色光通過的明膠濾色鏡組成的寶石鑒定儀器。濾色鏡小巧輕便,便於攜帶,對識別一些染色寶石和人造寶石特別有效,對識別熗色翡翠非常有效。它可以鑒別祖母綠和其它仿造品,而要准確地確定,還要藉助於其它方法綜合考慮。在濾色鏡下祖母綠呈現紅色或粉紅色,而其它和祖母綠相似的天然綠色寶石,在濾色鏡下觀察不顯紅色。
6.寶石顯微鏡:寶石放大觀察的一種重要的儀器。它能夠檢測10倍放大鏡不能清晰地確認或觀測到寶石外部和內部特徵。寶石顯微鏡可以觀察寶石內部的包裹體、解理、雙晶紋、生長線、色帶;觀察寶石的磨工、拋光度和意外損傷;鑒別拼合寶石二層石、三層石。寶石顯微鏡的結構合理,輔助設備齊全,放大倍數可變幅度較大,一般是10至70倍。寶石顯微鏡有兩種光源,一般用底燈觀察寶石的內部缺陷,如包裹體、裂隙等;用反射燈觀察寶石的表面特徵,如斷口、色帶、解理面等。寶石顯微鏡是精密儀器,要嚴格按操作規則使用。
7.熱導儀:熱導儀是根據鑽石具有良好的傳熱性而設計製作的。絕大多數寶石不具備熱導性或熱導率極低,所以一般熱導儀均為區別鑽石與人造仿鑽製品而設計的,是鑒別鑽石與其它仿鑽製品的專用儀器。鑽石熱導儀由金屬針狀測頭與控制盒組成,當測頭尖端觸及鑽石表面時,溫度明顯降低,由儀器表頭信號燈或鳴叫聲顯示測定結果。熱導儀長十多厘米,便於攜帶,使用極為方便。
8.偏光器:是使平面偏振光垂直相交,光線通不過的原理製造的一種簡單的光學儀器。偏振器是由兩個震動方向垂直的偏光片、支架和底部照明燈組成。用以檢測寶石的光性(是均質體還是非均質體)和多色性。在打開照明燈的偏光器中,轉動觀察寶石樣品的明暗變化情況。(1)如果樣品明亮,沒有明暗變化,可能是隱晶質或微晶集合體,如玉髓、翡翠等。(2)如果樣品全黑,沒有明暗變化,將樣品變換一個角度繼續觀察,如果仍然無明暗變化,樣品屬均質體。屬均質體的寶石有等軸晶系和非晶質寶石。(3)如果轉動寶石360°時,寶石樣品發生四次明暗變化,這表明樣品為非均質體。屬非均質體的寶石有四方、六方、三方、斜方、單斜、三斜晶系中的寶石。(4)如果樣品在正交偏光下轉動時,可看到灰暗的蛇紋狀、網格狀或不規則的現象,則可能是均質體寶石所呈現的異常干涉色,此時應十分注意。利用偏光器,還可以檢測寶石的多色性,能夠驗證寶石的非均質性和均質性。
此外,常用的寶石鑒定儀器還有吸收光譜攝譜儀、熒光燈、X射線衍射儀、電子探針等
Ⅳ 紅寶石怎麼辨別
何謂紅寶石
人們通常所說的紅寶石是泛指紅色的寶石,實際上真正的紅寶石(Ruby)是達到寶石級的剛玉(剛玉是礦物名稱),紅、藍寶石的硬度在自然界所有礦物中僅次於金剛石,它們的化學成分為氧化鋁(Al2O3),純凈時無色,含有0.9%-4%的鉻元素時呈紅色,含鐵和鈦時呈藍色;形狀呈三方晶系,自然界中的晶體形態常為柱狀(兩端稍細,中間稍粗)或板狀的六邊形,外觀多似桶狀;顏色主要有無色、紅色及藍色,紅寶石主要呈深紫紅色或橙紅色;硬度為9;相對密度為3.99-4.0;由於常見聚片雙晶、接觸雙晶,會有裂理;整體為透明至半透明,光澤呈現出玻璃光澤至亞金剛光澤,紅寶石在紫外燈下有明顯的紅色熒光;通常紅寶石的折射率能達到1.762-1.778,對於含有三組定向排列的纖維狀內含物的紅寶石,採用弧形的素麵切割,能產生星光效應。
紅寶石的價值衡量
紅寶石的價值與它的顆粒大小、重量有著密切的關系,半克拉以下的寶石較常見,價錢便宜;若超過一克拉就貴得多,3克拉以上將以幾何級數上升。若大於10克拉,而質量又很好,就非常難得,價值可達幾百萬美元。
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級別來估計價值:
0.5克拉以下,細粒,很容易得到,用於群鑲很便宜;
0.5-1克拉,小粒,易得到,可用做小戒面,便宜;
1-2克拉,中粒,一般可以買得起,可用做戒面吊墜;
2-3克拉,較大粒,價值較高,市場需求大;
3-5克拉,大粒,價值高,少見;
5克拉以上,很大粒,價值昂貴,非常稀少。
紅寶石天然品與合成品的區別
紅寶石天然品與合成品在外形上有很大區別,首先,觀察寶石內的生長紋,焰熔法合成的多為弧形,而天然結晶形成的是直的折線。再次,觀察寶石內的包體,助熔劑法合成寶石中常含有未能熔化的熔質小點和致色熔劑的殘留物,在20倍放大鏡下為「蠕蟲狀」;有時有圓形的氣泡和微小的氣泡群,有時可見坩堝上脫落下來的六邊形或三角形鉑金片。天然寶石中的包裹體多是一些細小的金紅石晶體,或是指紋狀氣液包體;還常見小裂隙。最後是觀察它的顏色,合成品的顏色過於艷麗,非常均勻,看起來有點呆板、刺眼,天然品則色澤相對柔和。
切工也是影響價值的重要因素
紅寶石在切工上也非常講究,包括刻面與素麵兩大類;形狀有橢圓、圓形、祖母綠形、梨形、橄欖形及混合形等。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混合形,即是寬的橢圓形。切工的評價不像鑽石那樣嚴格,一般不佔寶石價值的很大分量,但如果切工太差,則大大影響了它的價值。
好的切工講究三點:1.切工定位:由於紅寶石是各向異性的,具有多色性。切割時應使檯面嚴格垂直於長軸方向,避開多色性的影響,使得成品可以從檯面上看到最純正的、飽和的顏色,這是正確的定向。否則會導致顏色不正,受多色性的影響而帶雜色。2.比例及對稱性:不論寶石採用哪種切工類型,都要符合標准規范要求,而且對稱性要好,不能歪斜。長、寬、厚的比例及角度是很重要的,必須符合標准,因為這些標準是依據寶石的折射率和光的全反射原理而設計的,能達到最佳效果。如果切薄了就會漏光,顏色淺了,色散效應也差,用行話說則是沒有「火頭」,稱之為「魚眼效應」,顯得呆板而無光彩,切得太厚會使顏色變暗,也影響「火頭」。3.拋光程度:拋光的好壞會影響寶石的光澤。高質量的拋光使寶石顯現更強的光澤,閃閃發亮。4.星光效應:對於含有三組定向排列的纖維狀內含物的紅寶石,採用弧形的素麵切割能產生星光效應。這類寶石的切工不但要考慮對稱性和比例,還須選准方向和位置,使成品的星光位於正中間,如果切工不好,偏斜了價值則會降低
Ⅳ 任務寶石的力學特性
寶石的力學特性是寶石在外力作用下表現出來的各種特性。
一、解理、裂理、斷口
1.解理
寶石受到外力作用後,沿一定結晶學方向裂開成光滑平面的性質稱為解理,其破裂面為解理面。解理是寶石固有的性質,是由晶體結構所決定的,具有方向性。同一個方向稱為一組解理,而一個方向可以裂開成無數個面。晶體中不同方向的鍵力不同,鍵力最弱的方向容易產生解理。不同寶石的解理發育程度和組數不同,同種寶石具有相同的解理。
按照解理產生的難易程度分為: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無解理。完全解理的寶石如:托帕石、螢石、方解石等;中等解理的寶石如:鑽石、長石、金綠寶石等;不完全解理的寶石如:橄欖石、磷灰石、鋯石等;無解理也稱為極不完全解理的寶石如:石英、碧璽、尖晶石等。利用鑽石的解理特性,可以將其劈開,去掉雜質部分。嚴格地說,具有完全解理的寶石不宜製作成首飾,加工時要特別注意,如托帕石具有一組平行於底面的完全解理,加工時要求檯面與解理面夾角5°左右,以保證不會裂開。
解理在鑒定寶石過程中十分有用,例如,紫晶與紫色方柱石的性質相似,而紫晶無解理,紫色方柱石具有一組中等和一組不完全解理;鑽石的腰棱可能出現因解理而造成的「須狀腰」,可幫助區別其仿製品;翡翠中的翠性又稱「蒼蠅翅」,是解理面的閃光,是鑒定翡翠的依據之一。
2.裂理
裂理又稱為裂開,是寶石礦物在外力打擊下有時可沿一定結晶方向裂開成平面的性質。裂開面又稱為裂理面。裂理的形成與包裹體和機械雙晶有關,是由外因引起的,而解理是寶石固有的屬性,兩者有本質的區別。寶石裂理的發生具有偶然性,最常見的是剛玉的裂理。
3.斷口
斷口是指寶石受到外力作用後出現的一種隨機性無方向的破裂。解理與斷口是此消彼長的關系,解理越發育,斷口就越不發育,反之亦然。解理只在晶體材料中才出現,而斷口在大多數寶石中都出現。某些斷口可以作為鑒定依據,如玻璃破裂後形成彎曲的斷口,稱為貝殼狀斷口,這種斷口常出現在非晶質寶石或者解理極不發育的寶石中,如石英、綠柱石等。發育在纖維結構寶石上的斷口常呈鋸齒狀、參差狀,被稱為鋸齒狀斷口,如軟玉。其他的斷口對寶石鑒定用處不大。
二、硬度
硬度是指寶石抵抗外界刻劃、壓入、研磨的能力。衡量某種材料的硬度有兩種標准:絕對硬度和相對硬度。其中,絕對硬度是用核定質量的壓痕器在材料上施壓,然後測定壓痕直徑和深度算出的精確值。
寶石鑒定中提到的硬度都是相對硬度,是通過選用自然界中10種常見的能獲得高純度的礦物互相刻劃,排列出硬度的高低順序而得來的,即摩氏硬度計。10種礦物硬度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是:
①滑石 ②石膏 ③方解石 ④螢石 ⑤磷灰石
⑥正長石 ⑦石英 ⑧黃玉 ⑨剛玉 ⑩金剛石
摩氏硬度計中的10種礦物之間的絕對硬度差值不是均勻的(圖1-1),例如,滑石與剛玉之間的絕對硬度差值要遠遠小於剛玉與金剛石之間的絕對硬度差。
圖1-1 礦物摩氏硬度圖示
寶石的硬度取決於寶石晶體結構和成分。晶體結構的對稱性和異向性導致不同方向上的硬度有差異,這種性質稱為差異硬度。鑽石的硬度在平行八面體方向上大於立方體和菱形十二面體,所以用鑽石可以切割鑽石。藍晶石平行c軸方向上的硬度為4.5,垂直c軸方向上的硬度為6.6,又稱為「二硬石」。
硬度測試不宜用於寶石成品的鑒定,若使用硬度筆測試應從低硬度開始,確保在寶石上只留下一條痕跡。
三、韌性和脆性
韌性是寶石抵抗破碎的能力,而容易破碎的性質被稱為脆性。硬度大的寶石不一定韌性高,例如鑽石的摩氏硬度雖然達到了10,但具有脆性,如果在佩戴的時候碰到「巧力」便可能裂開。鋯石硬度為7.5,與較軟的物質相接觸而發生「紙蝕」現象。集合體的材質往往韌性比較強,如瑪瑙是由許多隱晶質石英聚集而成,礦物微晶交織在一起具有很強的抵抗破碎的能力。黑色鑽石是黑色微晶形式的鑽石,具有高韌性,有很高的工業價值。
常見寶玉石韌性從強到弱順序為:黑色鑽石、軟玉、硬玉、紅寶石、藍寶石、鑽石、水晶、海藍寶石、橄欖石、祖母綠、托帕石、月光石、金綠寶石、螢石。
四、相對密度
寶石的相對密度是指寶石在空氣中的質量與同體積的水在4℃時的質量之比。寶石相對密度是由寶石礦物的化學成分和晶體結構所決定的,還受到形成環境的影響,因此具有一定的范圍。
相對密度是鑒定寶石的重要依據之一,可以利用靜水力學法和重液法測定。
Ⅵ 紅寶石的韌度
韌度是研磨硬度,和田玉屬透閃石玉,韌度大是其特色。據世界上寶玉石的韌度資料顯示,黑金剛石為10,透閃石玉為9,翡翠、紅寶石、藍寶石為8,金剛石、水晶、海藍寶石為7。7.5,橄欖石為6,祖母綠為5.5,黃晶、月光石為5,貓眼石為3,螢石為2。如以透閃石玉韌度為1
000,其他玉石或礦物相對韌度為:翡翠500,蛇紋石(如岫玉)250,石英岩10。20,石英5,剛玉2~3,雲母2。可見,透閃石玉的韌度在玉石中是最大的,這是和田玉最重要的特色,是其他玉石不能比擬的。
性狀
顏色:深紅色。
光澤:
晶體形態:
條痕:
硬度:
9,極硬,僅次於鑽石
比重:
3.97
g/cm3
-
4.05
g/cm3
斷口:
紅寶石的英文名稱為Ruby,源於拉丁文
Ruber,意思是紅色。紅寶石的礦物名稱為剛玉。
紅寶石的化學成分為三氧化二鋁(Al2O3),因含微量元素鉻(Cr3+
)而成紅至粉紅色。
Ⅶ 寶石的概念和分類
寶石通常是指可加以塑造、用於裝飾的礦物,一般說來,具有優美、珍貴、耐磨的特性。寶石最重要的珍貴之處是其完美的外表,所以被擦傷後喪失價值。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關於寶石的概念和分類,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寶石的概念:
寶石是岩石中最美麗而貴重的一類。它們顏色鮮艷,質地晶瑩,光澤燦爛,堅硬耐久,同時賦存稀少,是可以製作首飾等用途的天然礦物晶體,如鑽石、水晶、祖母綠、紅寶石、藍寶石和金綠寶石(變石、貓眼)等;也有少數是天然單礦物集合體,如瑪瑙、歐泊。還有少數幾種有機質材料,如琥珀、珍珠、珊瑚、煤精和象牙,也包括在廣義的寶石之內。
玉石也是石之美者。但它也具有鮮艷色彩,堅硬而細膩的質地,拋光後具有美麗的光澤等特性。
從目前的寶石學看,寶石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概念寶石和玉石不分,泛指寶石,指的是色彩瑰麗、堅硬耐久、稀少,並可琢磨、 雕刻 成首飾和工藝品的礦物或岩石,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也包括部分有機材料。
狹義的概念有寶石和玉石之分,寶石指的是色彩瑰麗、晶瑩剔透、堅硬耐久、稀少,並可琢磨成寶石首飾的單礦物晶體,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如鑽石、藍寶石等;而玉石是指色彩瑰麗、堅硬耐久、稀少,並可琢磨、雕刻成首飾和工藝品的礦物集合體或岩石,如翡翠、軟玉、獨山玉、岫玉等,同樣既包括天然的,又包括人工合成的。
玉石也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僅指硬玉(以緬甸翡翠為代表)和軟玉(以和田玉為代表);廣義則包括許多種用於工藝美術雕琢的礦物和岩石。至於彩石,則是指大理石等顏色和質地較美觀細膩而硬度較低、光澤不強但能符合加工工藝要求的低檔工藝美術石材。有的學者主張將彩石包括在廣義的玉石之中,或將彩石暫時作為玉石的同義語。
寶石的分類 :
寶石多為單礦物晶體,透明者加工成刻面,半透明至不透明者常加工成素身飾品,後者部分具星光和貓眼效應。鑽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金綠貓眼為舉世公認的五大珍貴寶石,具保值和 收藏 價值,其餘屬中低擋寶石。
1、鑽石
礦物名金剛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質,被譽為“寶石之王”,以無色透明者為佳,無色微帶藍色者稱為“水火鑽”價值最高。粉、藍、綠、金黃等色因罕見也為珍品。產於南非、澳大利亞、俄羅斯及我國遼寧、山東等地。世界上最大的寶石金剛石庫里南產於南非,重3106克拉。我國國寶“常林鑽石”產於山東,重158.786克拉。
2、紅寶石
天然水晶寶石的完美加工
礦物名剛玉,是僅次於鑽石的珍貴寶石,硬度9,僅次於鑽石。產於緬甸、泰國、斯里蘭卡等東南亞各國。緬甸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優質紅寶石產地,以“鴿血紅”最佳,次為石榴紅,玫瑰紅等。紅寶石是七月誕辰石,象徵熱情奔放和品德高尚,千百年來為世人所喜愛。
寶石的共性 :
寶石按其價值特徵可分為三大類,即高檔寶石、中檔寶石及低檔寶石。每一類寶石由於生長環境條件等方面的差異,形成各自獨有的特性。但這些寶石都是晶體,因而具有晶體共性,這些共性也就構成了寶石的特徵標志—寶石共性。寶石的共性內容如下:
一、寶石均為單晶體
寶石在自然界主要以單晶體形式出現,個別會出現雙晶體。在形成環境比較理想的條件下,會呈現相對完好的晶體形態,如海藍寶石往往形成完整的六方柱狀體。這些完整的晶體形態展示一種美
麗的魅力,可以供人們欣賞、收藏,但大多數情況下,晶體的形態是不完美的。
二、寶石的顏色具有均勻單一性
寶石由於是單晶體,其組成的化學元素比較嚴格地遵守成分組成定律,對雜質離子有相對排他性,因而化學成分相對均勻、純凈,所以寶石顏色具有單一性,即一種寶石的顏色是由一種或兩種比較固定的離子所引起的,如紅寶石的顏色是由cr離子引起的,藍寶石的顏色是由鐵與鈦離子所引起的。寶石的顏色是相對均勻的,即一種寶石的顏色基本上分布於整個晶體中。一種寶石由一種或兩種色素離子構成一種較均勻的顏色。
三、寶石多呈透明體
寶石是單晶體,其組成的化學元素主要是惰性氣體型離子和部分過渡型離子,其化學鍵主要是離子鍵、共價鍵及其二者的混合或復合鍵,這些化學鍵所形成的晶體呈透明狀,因而寶石大部分為透明體。如鑽石晶體由碳原子以共價鍵形成,所以鑽石是透明的。
四、寶石的光澤
寶石的光澤是寶石表面的反光能力,它的特徵取決於寶石晶體化學鍵的性質及晶體的相對密度等因素。不同種類的化學鍵的寶石晶體引起的光澤不同,如鑽石的化學鍵為典型的共價鍵,形成的光澤為金剛光澤;鑽石晶體的化學鍵為共價鍵與離子鍵的復合鍵,形成的光澤為半金剛光澤;水晶晶體的化學鍵為共價鍵,但晶體的密度小,光通過容易,所形成的光澤為玻璃光澤;黃金的化學鍵為典型的金屬鍵,形成的光澤為金屬光澤。
五、寶石的密度變化具有很小范圍性
寶石晶體由於形成環境比較復雜,形成的溫度壓力相對要高,對其化學元素的組成相對要求嚴格,成分比較純凈,所以寶石的密度值比較穩定,變化范圍相對要小得多,如鑽石的相對密度值為3.52左右,變化范圍較小,3.52值可作為鑒別鑽石的標志。
六、寶石的導熱性
寶石晶體對熱的傳導能力相對較強,即傳熱的速度較快,作為首飾使人們感到有涼爽的感覺。不同的寶石由於化學組成和化學鍵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它們之間的導熱性差異也較大,如鑽石晶體是自然界導熱能力最大的—種晶體;而水晶晶體的導熱能力相對要低。但與非晶體、玉石和有機寶石相比,寶石的導熱能力要遠遠大於它們。
七、寶石的加工具有標准性
寶石是由各種晶面組成的幾何體,寶石的美麗主要是通過面對光的反射、折射或透射表現出來的。要使光線照在寶石上呈現最佳的光學效果,對寶石刻面的加工則要求特別嚴格。不同的寶石晶體由於化學組成與化學鍵的差異,所形成的晶體特徵也不同,同時也形成不同光性特徵與光學方位。寶石的加工要求則體現在對每一種寶石必須按一定的光學方位來加工,具體反映在對寶石的晶面數目、大小、形狀、面之間的夾角等要求上,形成一定的加工標准,這樣才能保證其呈現出最佳的光學效果。如鑽石的晶面數目要加工成57或58,刻面的形狀要有八邊形、三角形、鄰邊相等的四邊形及三角扇形等,這些面要按照一定方式進行規律的分布,同時還要求各面的大小及面之間的夾角保持一定角度,即形成了很嚴格的規范。否則,則為加工失誤,會影響寶石的美麗與價值。
八、寶石的體積相對要小,重量也輕。
寶石由於是單晶體,在自然界的條件與環境下,其生長的速率很慢,生長的時間很長,所形成的晶體體積相對玉石則要小得多,其重量同樣也小得多。如鑽石晶體在自然界形成1克拉(o.2g),就被稱為大寶石晶體。
九、寶石硬而脆
寶石 純天然水晶戒指
寶石是單晶體,化學鍵多為共價鍵、離子鍵或二者組成的復合鍵,這些化學鍵的特徵是鍵的強度特大,形成的晶體硬度也大,抗擊外力的打擊和研磨的能力強,所以寶石的硬度都比較大。但由於這些化學鍵都是離子或原子在晶體結構中呈平衡的結果,其握力大小、離子或原子的位置都是固定不變的,因而其彈性系數低,導致晶體的彈性特差,容易超過彈性界限,使晶體呈現出脆性特徵,即怕碰怕摔,容易碎裂。如鑽石就是最硬最脆的晶體。
看過"寶石的概念和分類"的人還關注了:
1. 關於健美操的概念和分類
2. 2016年珠寶市場調查報告
3. 珠寶公司企業簡介範文3篇
4. 學習玉器珠寶鑒賞課有感
5. 翡翠的種類鑒別
Ⅷ 怎樣快速的區分寶石的解理 斷口 裂理
月光石在礦物學中屬於長石,是長石級寶石中最有價值的。它的硬度為6,比重是2.56-2.62,性脆,折射率為1.520-2.525,具有玻璃光澤。
月光石通常是無色到白色,透明――半透明。特徵是:在某一角度看它時,有一種發光效應,幾乎總是由兩種(或更多)類型的長石混合而成,通常是正長石和鈉長石。部分月光石含有相當多的鈉長石,其性質和正長石相比更接近鈉長石。但就整體而言,月光石認為正長石的變種。
月光石的品種有:冰長月光石,呈半透明雲霧狀,琢成弧面形後有游彩,呈現天藍色的乳白光澤,亦稱「貴月光石」。鈉長月光石,是帶珍珠光澤的鈉長石,或稱有月光石特徵的鈉長石。拉長月光石,有月光石特徵的拉長石,這種月光石有黃帶褐色調的藍色光。朝鮮月光石,是一種混合類型的月光石。此外,斯里蘭卡蛋白石、狼眼石、水蛋白、魚眼等,也都屬於月光石品種。
月光石在幾個世紀來都作為寶石。在世界許多地區,人們相信佩戴經可以喧來好的命運。在印第安,月光石仍然認為是神聖的石頭,它只戴在神聖的黃衣服上。在古時候,人們相信能喚醒心上人溫柔的熱情,並給予力量憧憬未來。今天,月光石被用作六月的生辰寶石。
好的月光石要求晶體透明,並具有類似游彩的珍珠光澤或明亮的乳狀光澤,最佳者呈天藍色或象鴿子藍色羽毛的光彩。有美麗乳光的月光石也是一種珍貴的寶石。
容易與月光石混淆的材料有玉髓,結晶石英、歐泊石、玻璃、塑料等。
玉髓和歐泊石盡管表面和月光石相似,但玉髓從來沒有月光石那種奇異的飄浮效應。歐泊石缺乏特徵的冰長石光的定向光彩,同時它的折射率和比重都明顯地低於月光石;玻璃和塑料則缺乏解理標志,且是均質體,易區別。
無論是普通消費者還是珠寶商,都常常在現場從事寶石交易,因此掌握快速准確、簡便經濟的寶石鑒定方法至關重要。肉眼鑒定法不失為一個符合上述要求的有效方法。
肉眼鑒定法的實質是根據寶石特有的顏色、透明度、光澤、硬度、比重、包裹體、色散、解理、斷口、雙折射率、特殊光學效應等特性,用簡單的工具如10倍以上放大鏡、聚光手電筒等進行鑒定。
肉眼鑒定法的理論根據是:不同寶石它們在外表形態、物理性質等方面的特點是不相同的。絕大多數寶石都可據其某些特性劃入一個大致范圍,有經驗者可將這范圍縮小到二三種甚至准確確定。如在目前市場上,有人將馬來玉、綠玉髓等誤認為高檔翡翠;紅色尖晶石當紅寶石;人造品當天然品……,其實只要掌握了寶石特笥,不用或少用鑒定設備,亦可做到准確鑒定。現將肉眼鑒定寶石的方法介紹如下:
1.看顏色
首先要注意的是觀察寶石的顏色。無論是什麼寶石,鑒定范圍多少隨寶石色彩和色調的不同而有所縮小。橄欖石特殊的橄欖綠色彩,令我們一見如故。少數幾種寶石是鮮亮的翠綠色,如祖母綠、翠榴石及一些染色寶石。黑色寶石只有烏剛石、煤晶、電氣石、透輝石、黑耀岩。紫色寶石有紫水晶、紫藍寶、尖晶石、立方氧化鋯。在鑒別翡翠、馬來西亞玉和綠玉髓時,若仔細觀察,可發現翡翠的綠色分布是不均勻的,斷口為無光澤的參差狀斷口,馬來西亞玉顏色分布成細絲狀,斷口為玻璃光澤狀,且有沙感,綠玉髓顏色有乳狀感且分布均勻。染色翡翠顏色不自然,且在裂隙處較集中,真色翡翠顏色自然,分布亦自然。紅寶石與尖晶石的肉眼鑒別,表現在紅寶石多少帶有多色性,置於水裡,有時可見六邊形的色帶,而紅色尖晶石顏色絕對均勻。
2.看透明度
透明度可用於了解寶石的優劣。一般來講,同一種寶石,透明度趙高就越珍貴。透明度還可用於辨別顏色相似但種類不同的寶石。如尖晶石與紫牙烏在顏色上相似,但尖晶石是透明的,有些紫牙烏都是不透明或半透明的。黃寶石與藍寶石也是如此。黃寶石是透明晶體,而藍寶石則有透明、半透明至不透明的區分。橄欖石是透明晶體,而與它顏色相似的碧玉,有些品種卻不透明。
3.看光澤
寶石的光澤是重要的肉眼鑒定依據,可以大致判斷出一個令人滿意的折射范圍。光澤由折射率的高低和拋光面的平滑程度決定。未知寶石的光澤越強,折射率就越高,半金剛光澤的寶石的折射率在折射儀的刻度尺上落在高折射率范圍,具玻璃光澤的寶石其折射率在蹭范圍,而半下班光澤的寶石其折射率在較低的范圍。具蠟狀、光澤油脂光澤的玉石拋光面比較差,絲絹光澤說明寶石有許多針狀包裹體。具樹脂光澤的可能是琥珀,琢成弧面型有游彩、半透明、雲霧狀,呈天藍色乳白光澤者是冰長月光石。呈珍珠光澤者是鈉長月光石,呈黃褐色調藍色光澤是拉長月光石。在太陽光下閃爍金色耀眼光芒者是日光石。鑽石具典型的金剛光澤。
4.試硬度
一些外觀相似的寶石,只要測試它們的硬度就可以分辨清楚。比如,鑽石、鋯石、水晶等,盡管外觀相似,但硬度卻不同。鑽石能劃傷鋯石、水晶、而水晶卻不能劃傷鋯石。再如,紅寶石、紅尖晶石、紅碧璽、紫牙烏等都是紅顏色寶石,知道它們硬度的不同,便可通過刻劃進行比較,將其區別開。
主要寶石的硬度如下:鑽石――10,紅藍寶石――9,金綠貓眼――8.5,尖晶石――8,黃寶石――8,鋯石――7.5-8,祖母綠――7.5,碧璽――7-7.5;水晶――7,紫牙烏――6.5-7.5,橄欖石――6.5-7,蛋白石――5.5。
利用硬度辨別寶石需要要注意以下幾點:
此法有兩個局限。一是一些顏色相似的寶石在硬度上也相似,如鋯石與紫牙烏;二是對人造寶石無能為力,因為人造寶石在物理性質上與天然寶石十分相似。
測試時不要用力太猛,尤其不能敲著刻劃,而要慢慢拖拉刻劃。
不要光從一個方向上去測試,而要在不同方位上測試由於個別寶石的硬度在不同方位上不一樣。如藍晶石在晶體延長方面上硬度為4.5度,用小刀能刻動,而在和它垂直的方向上硬度卻高到6度以上。
寶石,尤其是珍貴寶石,不能隨便刻劃。較安全可靠的方法是用磨製好的礦物磨光片來測試。比如要區別經寶石的真偽,可用它卻刻劃人造尖晶石磨光片(硬度為8),如果它能在人造尖晶石上劃出痕跡,那它的硬度一定在8度以上,就有可能是紅寶石。
5.惦量比重
用手掂寶石估計其比重,是有經驗鑒定者的秘招,要多實踐才能掌握。例如鑽石與無色人造立方氧化鋯肉眼觀之酷似鑽石的比重3.52,立方氧化鋯比重5.8,同一大小的戒面,用手一掂,輕者為鑽石。或眼觀翻型寶石的直徑,用手掂一掂就能大致估出寶石的比重和重量。
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進行比重測定,方法是:用珠寶首飾店平日秤重用的天秤。在其一端掛一很細的金絲或銅絲所制的小藍,先將寶石放入籃中在空氣中秤重,即寶石在空氣中的重量。然後將裝有寶石飾品的小藍,浸入裝水的玻璃杯中後秤之則重減少,此為寶石在水中的重量,此時,按物理學的原則,物體在水中損失的重量,等於物體所排出同容積之水的重量(但所用之水以15℃或60F之蒸餾水為標准)。故得式如下:
比重=空氣中重量/空氣中的重量-水中重量
然後再根據寶石的比重數,在比重表中查出對應的寶石名稱。對應寶石數很多,但還可結合硬度、顏色等綜合分析,確定寶石名稱。
還有一種比較可靠的方法是重液法,即兌出與要測定的寶石的比重相同的比重液,然後將寶石放入液中,看看是沉是浮。比如,翡翠的比重是3.33,將它放在每立方厘米3.2克的重液中,翡翠因比重大於重液自然就會下沉,如果上浮就一翡翠。當然,配製重液需要一定的原料,操作起來也不十分容易。
6.觀察包裹體
用10倍放大鏡觀察透明寶石中包裹體的特徵,是區分天然與人造品的最可靠方法。天然寶石的包裹體可以是固體、液體、氣體,固體多有晶形;人造寶石多數有氣泡,旋狀紋固體包裹體是合成寶石的夾雜物。
7.看色散
在透明的翻面寶石中,色散強度能為鑒定提供重要的線索。只有鑽石、人造立方氧化鋯、鋯石、金紅石、翠榴石、錫石等用肉眼就能看到明顯的色散。
8.看斷口和解理
斷口和斷口表面為何種光澤,對鑒定某些寶石是特別重要的。具玻璃光澤的大部分寶石為貝殼狀斷口,半透明和不透明玉石多為粒狀、參差狀斷口。如珊瑚的斷口為無光澤、參差狀斷口;琥珀的斷口為樹脂光澤、貝殼狀斷口;玉髓、瑪瑙的斷口為樹脂光澤、貝殼狀斷口;綠松石為暗淡油脂光澤、粒狀或貝殼狀斷口;密玉、東陵石為粒狀、參差狀斷口。
解理也是寶石鑒定的依據之一,只有少數寶石有明顯的解理,如鑽石、黃玉等。
9.雙折射和多色性
用10倍放大鏡能看到部分翻型透明寶石棱處的雙影,該特性也是鑒定寶石的重要依據。具強雙影性質的常見寶石僅有鋯石、橄欖石、電氣石、金紅石。
部分彩色寶石的二色性,用肉眼就能看到。電氣石的藍綠色和褐綠色二色性以及紅寶石、藍寶石、鋯石、紅柱石、變石等只要轉動寶石就能看到明顯的二色性。
10.看特殊光學效應
某些寶石有特殊的光學效應,任何一種光學現象的出現,都有可能縮小未知寶石的預測范圍。將翻型寶石頂面朝下,置於白色背景上,用筆式是筒從不同角度照射樣品的底部,若見平底面反射出的或圍繞腰部的紅色圈,則可能是紫牙烏或玻璃二層石,注意紅色、紫紅色或很薄的樣品見不到紅圈。從深色調的鮮藍色寶石中發出紅色閃光,可以認為是人造尖晶石或坦尚尼亞石。個別寶石在不同光源下能夠產生顏色變化。變石在自然光下為紫藍色,鎢光燈下紅紫色。冰長石暈彩在不同光下變彩。歐泊有特殊的五彩的變彩。海藍寶石內常出現雪花狀閃光。常見的岸生光寶石有紅寶石、藍寶石、芙蓉石、紫牙烏。四射星光寶石有尖晶石、輝石、角閃石、若寶石一條量光細而明顯,另一條寬而模糊,在放大鏡下見許多貌似金屬的包裹體,則是透輝石星光寶石。常見的貓眼寶石有金綠寶石、水晶、海藍寶石、電氣石、長石等,游彩似虎眼、鷹眼者是木變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