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崗位有粉塵危害的防範措施有哪些
預防措施
(1)個人防護
依據粉塵對人體的危害方式和傷害途徑,進行針對性的個人防護。粉塵(或毒物)對人體傷害途徑有三種:一是吸入,通過呼吸道進人體內:二是通過人體表麵皮汗腺、皮脂腺、毛囊進入體內;三是食入,通過消化道進入體內。
那麼針對傷害途徑,個人防護對策:一是切斷粉塵進入呼吸系統的途徑。依據不同性質的粉塵,配載不同類型的防塵口罩、呼吸器、(對某些有毒粉塵還應配戴防毒面具);二是阻隔粉塵對皮膚的接觸。正確穿戴工作服(有的還需要穿連褲、連帽的工作服)、頭盔(人體頭部是汗腺、皮脂肪和毛囊較集中的部位)眼鏡等:三是禁止在粉塵作業現場進食、抽煙、飲水等。
(2)加強個人衛生
一是要注意個人防護用品使用中的衛生,如使用防毒口罩,在使用前應了解其性能、用法和如何判斷失效等知識,經常更換濾料,以免誤用或使用無效口罩。保持清潔衛生,做到專人專用、防止交叉感染。
二是要注意個人衛生,不要在車間抽煙、進食和飲水及存放食品、水杯,更不能在生產爐熱飯、烤食品,以免毒物污染食品進入消化道。要勤洗手,凡是脫離操作後,做其他事前要洗手,如抽煙、吃飯、喝水、去衛生間等。塵毒作業工人下班後要洗澡,換干凈衣服回家,工作服勤換洗,不得穿回家等。
(3)科學加強營養
應在保證平衡膳食的基礎上,根據接觸毒物的性質和作用特點,適當選擇某些特殊需要的營養成份加以補充,以增強全身抵抗力,並發揮某些成份的解毒作用。
(4)加強鍛煉、促進代謝。
(5)禁煙、酒:
㈡ 【生產性粉塵的危害與預防】
生產性粉塵,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長時間懸浮在生產環境中的固體微小顆粒。石化工作者在檢修或搶修設備的過程中,或其他一些生產過程中,很容易接觸到生產性粉塵,如果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護,很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甚至產生肺部疾病,還可能造成全身性中毒等。所以加強對生產性粉塵的防護措施,也是石化工作者職業健康的需要。
1.粉塵的危害
長期吸入粉塵達到一定量之後,可以引起全身性的疾病,其中又以肺組織的纖維化為主,所以叫做塵肺。塵肺是粉塵對人體引起的主要危害,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措施,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注意以預防為主;粉塵還可以引起粉塵沉著症,主要是由吸入一定量的鐵、鋇、錫等粉塵,引起塵末在肺部的沉著而造成的,是一種進展比較慢的肺部疾病,但是也不可忽視;此外,吸入粉塵還可以引起哮喘、中毒等,還可造成皮脂腺孔堵塞,使皮膚乾燥、皺裂,引起粉刺、毛囊炎等。
2.粉塵的預防措施
(1)加強密閉。對於粉塵的預防,首先要對石化化工行業的塵源採取密閉的方式,減少或消除粉塵的危害,如苯酐的生產過程中,要加強密閉措施,可以大大減少粉塵的擴散與影響。
(2)抽風或增加空氣濕度進行防塵。對於粉塵的消除,還可以利用抽風除塵的辦法,減少粉塵的飛揚,另外,還可以通過增加工作環境中的濕度來減少粉塵的含量與濃度,縮小粉塵擴散的范圍。
(3)加強個人防護力度和企業的監測力度。對於石化工作者個人來說,要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平時注意戴防塵口罩來進行防塵。對於企業來說,要隨時對空氣中的粉塵量進行監測,對粉塵的濃度、擴散度等情況要有充分的了解,及時制定防塵措施,對粉塵進行必要的防治。
(4)定期體檢。要定期對石化工作者進行健康檢查,對於患有嚴重的鼻炎、咽炎、氣管炎、哮喘等疾病的工作者要及時將其調離粉塵危害比較大的工作環境。對於群體氣管炎等疾病增多的現象,要考慮粉塵的影響。通過定期體檢及時對石化工作者的健康狀況進行檢測,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並應改善工作環境,防止粉塵對其產生進一步的危害。
㈢ 採取什麼措施可防止粉塵危害
防止粉塵危害的措施:
(1)組織措施
加強組織領導是做好防塵工作的關鍵。粉塵作業較多的廠礦領導要有專人分管防塵事宜;建立和健全防塵機構,制定防塵工作計劃和必要的規章制度,切實貫徹綜合防塵措施;建立粉塵監測制度,大型廠礦應有專職測塵人員,醫務人員應對測塵工作提出要求,定期檢查並指導,做到定時定點測塵,評價勞動條件改善情況和技術措施的效果。做好防塵的宣傳工作,從領導到廣大職工,讓大家都能了解粉塵的危害,根據自己的職責和義務做好防塵工作。
(2)技術措施
技術措施是防止粉塵危害的中心措施,主要在於治理不符合防塵要求的產塵作業和操作,目的是消滅或減少生產性粉塵的產生、逸散,以及盡可能降低作業環境粉塵濃度。
l)改革工藝過程,革新生產設備,是消除粉塵危害的根本途徑。應從生產工藝設計、設備選擇,以及產塵機械在出廠前就應有達到防塵要求的設備等各個環節作起。如採用封閉式風力管道運輸,負壓吸砂等消除粉塵飛揚,用無矽物質代替石英,以鐵丸噴砂代替石英噴砂等。
2)濕式作業是一種經濟易行的防止粉塵飛揚的有效措施。凡是可以濕式生產的作業均可使用。例如,礦山的濕式鑿岩、沖刷巷道、凈化進風等,石英、礦石等的濕式粉碎或噴霧灑水,玻璃陶瓷業的濕式拌料,鑄造業的濕砂造型、濕式開箱清砂、化學清砂等。
3)密閉、吸風、除塵,對不能採取濕式作業的產塵崗位,應採用密閉吸風除塵方法。凡是能產生粉塵的設備均應盡可能密閉,並用局部機械吸風,使密閉設備內保持一定的負壓,防止粉塵外逸。抽出的含塵空氣必須經過除塵凈化處理,才能排出,避免污染大氣。
(3)衛生保健措施
預防粉塵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第一步措施是消滅或減少發生源,這是最根本的措施。其次是降低空氣中粉塵的濃度。最後是減少粉塵進入人體的機會,以及減輕粉塵的危害。衛生保健措施屬於預防中的最後一個環節,雖然屬於輔助措施,但仍佔有重要地位。
1)個人防護和個人衛生,對受到條件限制一時粉塵濃度達不到允許濃度標準的作業,佩帶合適的防塵口罩就成為重要措施。防塵口罩要濾塵率、透氣率高,重量輕,不影響工人視野及操作。開展體育鍛煉,注意營養.對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具有一定意義。此外應注意個人衛生習慣,不吸煙.遵守防塵操作規程,嚴格執行未佩帶防塵口罩不上崗操作的制度。
2)就業前及定期體檢,對新從事粉塵作業工人,必須進行健康檢查,目的主要是發現粉塵作業就業禁忌症及作為健康資料。定期體檢的目的在於早期發現粉塵對健康的損害,發現有不宜從事粉塵作業的疾病時,及時調離。
㈣ 粉塵防護措施
法律分析:防塵措施是防止生產性粉塵危害所採取的技術措施、組織措施和醫療預防措施。我們的綜合防沙土和降塵措施可以概括為「革、水、密、風、護、管、教、查」八字方針,對控制粉塵危害具有指導意義。
1、革,即工藝改革和技術革新,這是消除粉塵危害的根本途徑,常以達到以下目的作為改革的重點。(1)減少原料中含矽量,或以不含矽的材料代替。(2)生產機械化、連續化、自動化,以減少塵源。為密閉塵源採取通風除塵措施創造條件。(3)減輕體力勞動,減少粉塵飛揚。(4)減少工人與粉的接觸。
2、水,即濕式作業,可防止粉塵飛揚,降低環境粉塵濃度。
3、風,加強通風及抽風措施,在密閉、半密閉發塵源的基礎上,採用局部抽出式機械通風,將工作面的含塵空氣抽出,並可同時採用局部送入式機械通風,將新鮮空氣送入工作面,
4、密,將發塵源密閉,對產生粉塵的設備,盡可能在通風罩中密閉,並與排風結合,經除塵處理後再排入大氣。
5、護,個人防護,是防、降塵措施的補充,特別在技術措施未能達到的地方必不可少。如佩戴防塵口罩、防塵安全帽、隔絕式壓風呼吸器、防塵服,使用護膚霜和皮膚清洗液;不在工作場所進食吸煙,注意個人衛生;回家前將工作服換下徹底洗凈。吃食物前一定先洗干凈手。
6、管,經常性地維修和管理工作。
7、教,加強宣傳教育。
8、查,定期檢查環境空氣中粉塵和接觸者的定期體格檢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第二十一條 用人單位應當採取下列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
(一)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職業衛生管理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二)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
(三)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四)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
(五)建立、健全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制度;
(六)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㈤ 粉塵的三級防護原則是什麼
粉塵的三級防護原則
----安全評價中知識性探討之一
前言
本人從事工業企業安全評價工作已有多年,經常要面對許多安全知識概念,要明晰、准確、完整地表述,還是要認真研究一番,以下就是這方面的學習心得之一,參加分享活動,僅供參考,歡迎教正。
正文
粉塵是指能懸浮於空氣中的固體微粒。在工業生產中產生的粉塵叫做工業粉塵。對工業粉塵如果不加以控制,它將破壞作業環境,危害工人身體健康和損壞機器設備,還會污染大氣環境。
在我國,能夠產生粉塵的行業與工種很多,如金屬礦與非金屬礦的採掘和採石業,基礎建設方面的築路、開掘隧道和地質勘探作業,玻璃製造業,耐火及建築材料加工業。鑄造業的破碎、磨粉、包裝、運輸等環節。
粉塵對人體的危害程度取決於人體吸入的粉塵量、粉塵侵入途徑、粉塵沉著部位和粉塵的物理、化學性質等因素。在眾多粉塵中,以石棉塵和含游離二氧化硅的粉塵對人體危害最為嚴重。石棉塵不僅引起石棉肺,且具有致癌性;含游離二氧化硅的粉塵可引起矽肺病,含游離二氧化硅70%以上的粉塵對人體危害更大。粉塵的粒徑不同,對人體的危害也不同,2微米至10微米的粉塵對人體的危害最大。此外,荷電粉塵、溶解度小的粉塵、硬度大的粉塵、不規則形狀的粉塵,對人體危害較大。
粉塵侵入人體的途徑主要有呼吸系統、眼睛、皮膚等,其中以呼吸系統為主要途徑。粉塵對人體各系統的危害表現如下:粉塵侵入呼吸系統後,會引發塵肺、肺粉塵沉著症、有機粉塵所致的肺部病變、呼吸系統腫瘤和局部剌激作用等病症;如果粉塵侵入眼睛,便可引起結膜炎、角膜混濁、眼瞼水腫和急性角膜炎等症狀;粉塵侵入皮膚後,可堵塞皮脂腺、汗腺,造成皮膚乾燥,易受感染,引起毛囊炎、粉刺、皮炎等。
根據粉塵的種類、濃度、接塵時間,國家標准《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 (GB5817-86) 規定,接觸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共分為五級:0 級 ( 符合衛生條件),I 級 ( 輕度危害 ),Ⅱ 級 ( 中度危害 ),Ⅲ級 ( 高度危害 ),Ⅳ級 ( 極度危害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企業事業單位應將Ⅲ級、Ⅳ級粉塵危害列為粉塵治理重點,各級衛生部門應將Ⅲ級、Ⅳ級粉塵危害列為職業衛生監察工作的重點。經分級檢測,粉塵危害達到Ⅳ級的企業,必須在一年內消除,否則衛生部門有權責令其停產;新建、擴建、改建和技術改造的工程項目,在試生產時,必須進行粉塵危害程度分級,凡有Ⅲ級、Ⅳ級粉塵危害的,不允許正式投產;有Ⅱ級危害的,不應升入國家二級以上企業。
目前,粉塵對人造成的危害,特別是塵肺病尚無特異性治療,因此預防粉塵危害,加強對粉塵作業的勞動防護管理十分重要。粉塵作業的勞動防護管理應採取三級防護原則:
一級預防 主要措施包括:綜合防塵,即改革生產工藝、生產設備,盡量將手工操作變為機械化、自動化和密閉化、遙控化操作;盡可能採用不含或含游離二氧化硅低的材料代替含游離二氧化硅高的材料;在工藝要求許可的條件下,盡可能採用濕法作業;使用個人防塵用品,做好個人防護。
定期檢測 即對作業環境的粉塵濃度實施定期檢測,使作業環境的粉塵濃度達到國家標准規定的允許范圍之內。
健康體檢 即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對工人進行就業前的健康體檢,對患有職業禁忌症、成年人、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從事禁忌范圍的工作。
宣傳教育 普及防塵的基本知識。
加強維護 對除塵系統必須加強維護和管理,使除塵系統處於完好、有效狀態。
二級預防 其措施包括建立專人負責的防塵機構,制定防塵規劃和各項規章制度;對新從事粉塵作業的職工,必須進行健康檢查;對在職的從事粉塵作業的職工,必須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發現不宜從事接塵工作的職工,要及時調離。
三級預防 主要措施為:對已確診為塵肺病的職工,應及時調離原工作崗位,安排合理的治療或療養,患者的社會保險待遇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㈥ 接觸各種粉塵作業的安全防護措施有哪些
粉塵是我國目前最主要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可以說工業生產過程中粉塵是隨時隨處都存在的。那麼,粉塵作業安全防護措施有哪些那?就讓佰佰安全網的小編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粉塵作業安全防護措施:
一、工藝措施
(1)改革工藝設備和工藝操作方法,採用新技術。
(2)避免選用危害較大的原材料或生產工藝路線,是消除和減少粉塵危害的根本途徑。
(3)工藝設備和生產流程的布局應使主要工作地點和操作人員多的工段位於車間內通風良好和空氣較為清潔的地方,有嚴重粉塵污染的工段應放在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側。
二、建築措施
建築的合理設計,不但能減少防塵投資,而使防塵效果顯著增加。它主要包括廠房的位置、朝向、平面形式和剖面設計等。
三、濕式作業
這是一種簡便、經濟有效的防塵措施,在生產和工藝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首先考慮採用。如將物料的干法破碎、研磨、篩分、混合改為濕法操作,在物料的裝卸、轉運過程中往物料上加水,可以減少粉塵的產生和飛揚,在車間內用水沖洗地面,牆壁、設備外罩、建築構件,能有效防止二次揚塵。
四、密閉措施
密閉塵源,使生產過程管道化、機械化、自動化,是防止粉塵外逸的有效措施,還可以大大改善勞動條件,減輕勞動強度,避免粉塵與人體直接接觸,達到防塵目的。
五、通風除塵
這是一種應用廣泛、效果較好的技術措施。隨著近年來技術水平的提高,各行業通風除塵設備的改進更新,通風除塵系統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六、個體防護措施
從事粉塵作業的人員按規定佩戴符合技術要求的防塵口罩、防塵面具、防塵頭盔、防護服等防護用品,這也是防止粉塵進入人體的最後一道防線。
㈦ 怎樣預防生產性粉塵有的危害
控制、消除粉塵污染源的根本措施,組織措施和管理措施是技術措施的保障。防塵綜合措施主要包括:宣傳教育、技術革新、濕法防護、密閉塵源、通風除塵、個體防護、維護管理、監督檢查。
1、工藝和物料選用不產生或少產生粉塵的工藝,採用無危害或危害小的物料,是消除、減弱粉塵危害的根本途徑。例如,用濕法生產工藝代替干法生產工藝。
2、限制、抑制揚塵和粉塵擴散 1)採用密閉管道輸送、密閉自動(機械)稱量、密閉設備加工,防止粉塵外逸;不能完全密閉的塵源,在不妨礙操作條件下,盡可能採用半封閉罩、隔離室等設施來隔絕、減少粉塵與工作場所空氣的接觸,將粉塵限制在局部范圍內,減弱粉塵的存在。 2)通過降低物料落差、適當降低溜槽傾斜度、隔絕氣流、減少誘導空氣量和設置空間(通道)等方法,抑制由於正壓造成的揚塵。 3)對親水性、弱粘性的物料和粉塵應盡量採用增濕、噴霧、噴蒸汽等措施,可有效地減少物料在裝卸、運轉、破碎、篩分、混合和清掃過程中粉塵的產生和擴散;廠房噴霧有助於室內漂塵的凝聚和降落。 4)為消除二次塵源、防止二次揚塵,應在設計中合理布置、盡量減少積塵平面,地面、牆壁應平整光滑、牆角呈圓角,便於清掃;使用副壓清掃裝置來消除逸散、沉積在地面、牆壁、構件和設備上的粉塵;對碳黑等污染大的粉塵作業及大量散發沉積粉塵的工作場所,則應採用防水地面、牆壁、頂棚、構件和水沖洗的方法,清理積塵。嚴禁用吹掃方式清塵。 5)對污染大的粉狀輔料宜用小包裝運輸,連同包裝袋一並加料和加工,限制粉塵擴散。
3、通風除塵建築設計時要考慮工藝特點及排塵的需要,利用風壓、熱壓差、合理組織氣流,充分發揮自然通風改善作業環境的作用,當自然通風不能滿足要求時,應設置全面或局部機械通風排塵裝置。通風除塵設施是塵源控制與隔離的重要手段。工業通風的分類:按通風系統的工作動力分類—自然通風、機械通風自然通風分為:熱壓和風壓自然通風機械通風:機械排風、機械送風自然界的風力能為通風提供動力。當有風吹向車間時,在迎風面形成正壓,而背風面形成負壓,產生壓差,外界空氣從迎風面進入車間,將污濁空氣從背風面門窗壓出,達到通風目的熱壓自然通風是依靠室內外的空氣的密度不同,車間外密度大的空氣壓入車間內密度小的空氣,形成壓差,造成空氣流動,達到通風目的。按組織車間內的喚氣原則——全面通風、局部通風、混合通風。 機械通風是利用通風機產生的壓力,使進入車間的新鮮空氣與車間內被污染的空氣沿風道,主支網路流動,,沿程的流體阻力由風機克服,機械通風能根據不同的要求,提供動力,能對空氣進行加熱、冷卻、加濕,凈化處理,並將相應設備用風道連接起來,組成一個機械通風系統。全面通風是車間內全面進行通風換氣,以便稀釋車間內的空氣,達到職業衛生標准。全面通風適合於塵源不固定場所。實際起到稀釋作用。 全面通風換氣中需要注意的兩個問題:全面通風換氣量、全面通風換氣次數的計算。 1)、全面機械通風除塵全面機械通風是對整個廠房進行的通風換氣,是把清潔空氣不斷的送入車間,將車間空氣中的粉塵濃度稀釋並將污染的空氣排到室外,使室內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濃度達到國家衛生標准。 2)、局部機械通風除塵局部機械通風是對廠房內的塵源進行通風除塵,使局部作業環境得到改善,是目前工業生產中控制粉塵擴散、消除粉塵危害的最有效的一種辦法。局部機械通風是通過各種吸塵罩實現的,吸塵罩是局部機械通風的關鍵部件。(1)對局部吸塵罩的要求:形式適宜、位置正確、風量適中、強度足夠、檢修方便。 (2)局部吸塵罩的種類:密閉吸塵罩:局部密閉罩適用於產塵點固定、氣流速度不大的連續產塵點。觀察操作方便。如膠帶運輸機。整體密閉罩罩子容積大,中小修可在罩內進行,適用於氣流分散或局部氣流速度教大的產塵設備如振動篩。旁側吸塵罩:當生產條件不適宜用密閉吸塵罩時,可選用旁側吸塵罩。旁側吸塵罩設計時要考慮罩口吸氣速度、塵源與罩口的距離。旁側吸塵罩應用廣泛。如噴漆、焊接、翻砂。接受式吸塵罩:特點是接受罩迎著粉塵散發的方向並盡量靠近塵源,適用於砂輪機、拋光機、磨床等設備的防塵。下部吸塵罩:優點不佔據空間、不妨礙操作、工人體位舒適。缺點需敷設地下風道、粉塵易堵塞、設計存在困難。
4、由於工藝、技術的原因,通風除塵設施無法達到衛生標准要求時,操作工人必須佩帶防塵口罩等個人防護用品。
5、採取防塵教育、定期檢測、加強防塵設施維護檢修,對從業人員定期體檢等管理措施。
常用的除塵設備:除塵器的形式很多,基本上可以分成乾式、濕式兩大類。主要利用重力、慣性力、離心力、熱力、擴散粘附力和電力等。除塵器是將粉塵從含塵氣流中分離出來的凈化設備。除塵器的主要參數可分為技術參數(除塵風量、除塵效率、阻力)、經濟參數(設備費、運行費、使用壽命、佔地面積、空間體積)
㈧ 工業污染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措施一:污染源源頭治理措施
將煙霧、粉塵、顆粒物等污染物排放量較大的行業作為工業污染源治理的重點,包括:火電、冶金、建材、石油化工、合成材料、制葯、塑料加工、表面塗裝、電子產品與設備製造、包裝印刷等。工業污染源的污染防治,應參照燃煤二氧化硫、火電廠氮氧化物和冶金、建材、化工等污染防治技術政策中的具體內容,加強對各類污染源的監管,確保污染治理設施穩定運行,落實企業環保責任。
措施二:從生產工藝治理措施
採用低能耗、低污染的生產工藝,提高各個行業的清潔生產水平,降低污染物產生量。對於排放細顆粒物的工業污染源,應按照生產工藝、排放方式和煙(廢)氣組成的特點,選取適用的污染防治技術。工業污染源無組織排放的顆粒物,宜採取雲霧抑塵、濕式收塵等高效柏美迪康抑塵技術.
措施三:排放前凈化治理措施
對於排放前的工業污染源,應採取相應的治理技術。例如,在工業生產中有焊接,激光等工藝,排放廢氣中的含有的煙霧、粉塵、揮發性有機物可以應用工業凈化設備,對其進行凈化,然後再排放。
㈨ 秋冬季節如何做好粉塵防爆安全風險
一是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安全自查。要重點檢查除塵房及除塵管道、沉降室、除塵通風設施區域及保養時段車間高濃度粉塵環境,做到檢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後患。
二是評價重點區域爆炸風險,落實安全技術措施。要認真落實防範煙草粉塵的各項工程技術措施,撰寫形成風險評價報告和隱患整改計劃,確保企業生產安全。
三是切實加強職業衛生管理,降低煙草工業粉塵職業危害。要認真推進職業衛生專項達標以及現場職業衛生規范化管理,積極開展作業場所安全評價,定期組織粉塵場所職業病檢測。
四是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和對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要對管理人員、作業人員定期組織開展包括崗位職責、操作規程、粉塵防爆、應急措施等在內的安全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經考試合格後方准上崗。
粉塵(Dust)是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微粒。習慣上對粉塵有許多名稱,如灰塵、塵埃、煙塵、礦塵、砂塵、粉末等,這些名詞沒有明顯的界限。國際標准化組織規定,粒徑小於75μm的固體懸浮物定義為粉塵。在大氣中粉塵的存在是保持地球溫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大氣中過多或過少的粉塵將對環境產生災難性的影響。但在生活和工作中,生產性粉塵是人類健康的天敵,是誘發多種疾病的主要原因。
粉塵的來源
(1)固體物質的機械加工或粉碎,如金屬研磨、切削、鑽孔、爆破、破碎、磨粉、農林產品加工等。
(2)物質加熱時產生的蒸氣在空氣中凝結或被氧化所形成的塵粒,如金屬熔煉,焊接、澆鑄等。
(3)有機物質不完全燃燒所形成的微粒,如木材、油、煤類等燃燒時所產生的煙塵等。
(4)鑄件的翻砂、清砂粉狀物質的混合,過篩、包裝、搬運等操作過程中,以及沉積的粉塵由於振動或氣流運動,使沉積的粉塵重又浮游於空氣中(產生二次揚塵)也是粉塵的來源。
粉塵存在
粉塵幾乎到處可見。土壤和岩石風化後分裂成許多細小的顆粒,它們伴隨著花粉,孢子以及其他有機顆粒在空中隨風飄盪。除此之外,許多粉塵乃是工業和交通運輸發展的副產品;煙囪和內燃機排放的廢氣中也含有大量的粉塵,麵粉,採石場等的作業引起的,火山爆發的火山灰。
㈩ 怎麼做好粉塵爆炸的預防和火災撲救措施
現在正處盛夏季節,預防火災是企業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空氣中粉塵是導致火災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控制好空氣中粉塵的濃度,是相關企業最為頭痛的事情,下面我們介紹下,如何做好粉塵爆炸的預防和火災撲救措施?
由於粉塵爆炸事故撲救極為困難,因此做好預防工作是尤為重要的。主要預防措施有以下幾條:
(一)消除粉塵源。採用良好的除塵設施來控制廠房內的粉塵是首要的,可用的措施有封閉設備,通風排塵、抽風排塵或潤濕降塵等。除塵設備的風機應裝在清潔空氣一側。應注意易燃粉塵不能用電除塵設備,金屬粉塵不能用濕式除塵設備。設備啟動時應先開除塵設備,後開主機;停機時則正好相反,防止粉塵飛揚。粉塵車間各部位應平滑,盡量避免設置一些其他無關設施(如窗幕、門簾等)。管線等盡量不要穿越粉塵車間,宜在牆內敷設,防止粉塵積聚,另外,在條件允許下,在粉塵車間噴霧狀水,在被粉碎的物質中增加水分也能促使粉塵沉降,防止形成粉塵雲。在車間內做好清潔工作,及時人工清掃,也是消除粉塵源的好方法。
(二)嚴格控制點火源。消除點火源是預防粉塵爆炸的最實用、最有效的措施。在常見點火源中,電火花、靜電、摩擦火花、明火、高溫物體表面、焊接切割火花等是引起粉塵爆炸的主要原因。因此,應對此高度重視。此類場所的電氣設備應嚴格按照《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進行設計、安裝,達到整體防爆要求,盡量不安裝或少安裝不易產生靜電,撞擊不產生火花的材料製作,並採取靜電接地保護措施。被粉碎的物質必須經過嚴格篩選、去石和吸鐵修理,以免雜質進入粉碎機內產生火花。需要指出的是,近幾年因集塵設施粉塵清理不及時,長期運轉積熱引起的火災事故屢有發生,這也應引起人們的重視。
(三)採取可靠有效的防護措施。對於較小的粉碎裝置,可以增加其強度,並要考慮防止爆炸火焰通過連接處向外傳播;為減小爆炸的破壞性可設置泄壓裝置,如對車間採用輕質屋頂、牆體或增開門窗等。但應注意,泄壓裝置宜靠近易發生爆炸的部位,不要面向人員集中的場所和主要交通要道;為減少助燃氣體含量,在粉塵與助燃氣體混合氣中添加惰性氣體(如N2),減少氧含量,也是可行方法之一。(但對有些場所不可能實現,且造價亦高,目前實用價值較小)。也可以採用先進的粉塵爆炸抑制裝置,避免事故的發生。另外加強工作人員的安全教育,加大管理力度,及時清掃、檢修設備也是必不可少的防護措施。
撲救粉塵爆炸事故的有效滅火劑是水,尤以霧狀水為佳。它既可以熄滅燃燒,又可濕潤未燃粉塵,驅散和消除懸浮粉塵,降低空氣濃度,但忌用直流噴射的水和泡沫,也不宜用有沖擊力的乾粉、二氧化碳、1211滅火劑,防止沉積粉塵因受沖擊而懸浮引起二次爆炸。
對一些金屬粉塵(忌水物質)如鋁、鎂粉等,遇水反應,會使燃燒更劇烈,因此禁止用水撲救。可以用干沙、石灰等(不可沖擊);堆積的粉塵如麵粉、棉麻粉等,明火熄滅後內部可能還陰燃,也因引起足夠重視;對於面積大、距離長的車間的粉塵火災,要注意採取有效的分割措施,防止火勢沿沉積粉塵蔓延或引發連鎖爆炸。
總之,隨著經濟的發展,塑料、有機合成、粉末冶金及糧食加工等工業也不斷發展。粉塵的種類和用量急驟增加,加之操作工藝的自動化、連續性,粉塵爆炸的潛在危險性大大增加,預防粉塵爆炸有較高的現實意義。因此在生產過程中要嚴格執行國家的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落實各項安全規章制度,避免粉塵爆炸事故的發生。
可以使用的范圍包括:倉庫廠房、礦山冶金、化工製造、疾控中心、衛生監督、安監局、環監站、在線監測、突發應急檢測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