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睢寧2021年拆哪些村
1、鼓樓區:平山路宕口周邊、沈場立交周邊、金馬通道工程周邊、徐運新河東路周邊、徐豐路快速化改造周邊、蘇寧東地塊(馬洪路)、天齊路宕口周邊、樂城路周邊、中山北路宕口周邊、琵琶路周邊、軌道5號線一期周邊、大新莊(集體部分)、民航修造廠周邊、九里山項目(楊山村)、西三環C地塊、瓦房村及周邊、三角線周邊、皮件廠東地塊。 2、雲龍區:香山路改造周邊、潘塘中學宿舍、張屯工業園周邊地塊、北劉(程庄村)、雲龍小學配套道路周邊、塘坊加油站南側地塊、迎賓高架地塊(溝北頭)、軌道交通4號線及5號線一期周邊、軌道交通6號線(惠民家園站-新城區客運站區間)、茶庵(南劉村)、趙武村、郭店村、六堡村、中醫院新院東地塊(溝棠路)、新生里棚戶區、中天集團宿舍、崔庄、西店子上店子村、東興物資市場等。 3、泉山區:中心商圈北地塊項目二期、自力社區工人村、復興路南延二期、軌道交通4號線、5號線一期周邊、奎河干河整治項目兩側(蘇堤路至建國路段)、翟山村、十里村、教育學院東側地塊、錦綉中學北側地塊(中意路)、原新一佳北地塊、海鄭里地塊等。 4、經濟技術開發區:軌道交通4號線一期周邊、和平路東延周邊、206過道南延周邊、金馬通道工程周邊、金港路東延周邊、西氣東輸遷建點周邊、和平路東延博匯東路至206國道南延周邊、大王莊村、前王村、前姚村、劉灣村等。 5、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牛山路中通地塊、畢庄城中村、滕寨村、勝陽工業園周邊等。 6、淮海國際港務區:柳新鎮黑璋村、南崗片區、蘇山街道丁萬河北、三環西路以西片區拆遷。 7、銅山區:軌道交通6號線一期周邊(黃山路站)、5號線一期周邊、軌道交通4號線、黃河路西延周邊、外環路西南環周邊、大學路快速化改造周邊、鳳凰山片區改造三期(吳樓)、葛樓村、羅崗村、張集孫灣工業園周邊、武警教導隊西地塊等。 8、賈汪區:東部繞越高速片區、校東村片區、高新路(唐庄村、青山泉)片區、工人村片區(非住宅)等。 9、豐縣13個項目、沛縣19個項目、睢寧縣10個項目、邳州2個項目、新沂市17個項目。
法律依據: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第八條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在發放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同時,應當將房屋拆遷許可證中載明的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等事項,以房屋拆遷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和拆遷人應當及時向被拆遷人做好宣傳、解釋工作。
Ⅱ 界首市的來歷
界首概況
界首市是安徽西北大門,位於京九經濟帶和歐亞大陸橋經濟帶交匯處,面向以上海為中心的華東經濟圈,背靠中原腹地,是東西進出的重要門戶,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全市總面積667.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2萬畝,人口73萬,轄18個鄉、鎮、辦事處。為省直轄市,省托阜陽市代管。界首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東漢時王莽、劉秀逐鹿於此,留下「王莽追劉秀」的千古史話,光武鎮成為全國唯一以皇帝謚號命名的城鎮。南宋名將劉琦大敗金兀術,在劃此溝為界。元末紅巾軍領袖界首人劉福通,在家鄉首舉反元義旗,為建立明朝奠定了基礎。抗戰時期,界首由於特殊的地理優勢,未受日軍侵犯,上海、南京等城市商人紛紛遷往界首,一度人口劇增,商賈雲集,貿易興旺,有「小上海」之美譽。
界首氣候適宜,物產豐富。是全國優質小麥、優質棉花、優質山羊、優質黃牛生產基地,是安徽省糧、棉、油、肉主產區。小麥平均單產連續多年居全省首位。牛行街牲畜交易市場日交易牲畜1000多頭,陶廟山羊市場日交易、屠宰山羊1萬只。黃牛、山羊具有肉質細嫩、營養豐富、皮質細膩彈性好等特點,為國內外市場緊俏的畜產品之一。潁南馬鈴薯基地種植面積10萬畝,城郊雙孢菇種植面積5000畝。紅薯、大豆、蔬菜、雙孢菇四大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通過省級認定。「呂長明」牛肉、「宏亮」熏雞、清真牛肉乾等地方特產享譽省內外。農副產品深加工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前景廣闊。
界首工業結構合理,門類齊全。全市已形成20多個行業、2000多個品種的生產體系,國家級、省級名牌產品32個。以華信葯業、華源廣生葯業為主的醫葯,以天安集團為龍頭的塑料化工,以三寶線業、友源鞋業為主的紡織製鞋,以沙河王為龍頭的食品釀造,以雲龍機械、東亞照明為主的機械製造,以田營鉛冶煉為主的金屬冶煉六大支柱產業優勢明顯。「沙河王」系列白酒、「富硒康」口服液、「芬格欣」口服液、「奇安特」運動鞋、「雲龍」糧食機械、「錦泉」漁具等知名產品享譽全國。工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40%以上,對財政經濟的貢獻率達70%左右。
界首園區經濟發展迅速,潛力巨大。市工業園位於該市城區東部,面積8平方公里,北鄰漯阜鐵路和寧洛高速,省道308線橫穿其間,園區「四橫」、「四縱」網狀道路格局基本形成,對外交通十分便捷。園區毗鄰市行政服務中心、市第二水廠、市污水處理廠、市郵政大樓、廣電中心等重點單位,距商業中心2公里,東城35KV變電所坐落在園內,醫院、學校、通訊、商貿、郵政、金融、停車場、加油站、儲配站、消防站等公共設施和配套設施正在建設。園區總體布局分農副產品加工區、機械配件加工區、電子信息產品加工區、環保產品加工區、食品工業區、醫葯產品加工區。《界首市工業園區投資優惠政策若干規定》、《界首市工業園區管理暫行辦法》等優惠政策和「一站式」、「一條龍」、「保姆式」服務模式,為外來投資提供了極大便利。入園企業需辦理的相關手續,均由園區辦公室牽頭,市行政服務中心承辦,一次性辦結。目前已有20多家企業入駐園區。園區以引進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將成為對外開放的窗口、產業升級的基地。
田營鉛冶煉加工區位於城區東南8公里陶庄湖,一期工程佔地面積100公頃。園區順應國際有色金屬產業的發展趨勢,遵循國家發展循環經濟的產業政策,通過了省環保局環保檢查驗收,成為國內再生鉛最大生產在地,並被授權制定國家再生鉛行業標准。2004年,園區企業年產再生鉛15萬噸,實現產值15億元。我們精心制定了園區發展規劃,聘請有關專家編制了清潔生產工藝流程,組建了緊密型的華鑫鉛業集團公司,集團公司下轄11個子公司,採取股份制的形式,使公司從家族式管理向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為集約發展奠定了基礎。我們不斷改進生產工藝,積極發展精深加工,力爭做成全國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產品最先進、經濟和社會效益最好的再生鉛生產基地。
光武塑料加工區位於城區西北15公里處,緊靠界臨鄲公路,地理位置優越,面積約100公頃。光武廢舊塑料回收加工市場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發展於90年代,興盛於2002年以後,輻射西城、靳寨、新馬集等鄉鎮,縱深10多公里,現有初級加工企業900多家,從業人員1萬多人,主要生產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對苯顆粒等,年產量30萬噸,已有台灣捷遠塑化公司等6家深加工企業入戶園區。
鴨王經濟開發區位於城區東北5公里處,1996年建成,佔地面積500畝。園區集科、工、貿一體化,設施完善,功能齊全。區內現有韓國、天津、江蘇、福建和本地企業22家,主要生產、經銷尼龍繩、尼龍網、塑料彩條布等,產品暢銷國內外,是全國最大的繩網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界首市場活躍,商業繁榮。光武小百貨市場、陶廟山羊市場、潁南馬鈴薯市場、鴨王繩網市場、東城塑料製品市場、泉陽三粉市場等專業市場功能完善,具有較強的輻射力。近年來,我們進一步加強這些專業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千方百計吸引民營企業和個體經營大戶進市場經營,發揮能人效應建市場,形成「一個能人帶一串,一個專業興一片」的市場發展格局,不斷擴大經營規模,提高服務水平,增強市場的影響力、輻射力和吸引力。
界首社會和諧,文明進步,是全國擁軍優屬模範城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市、全國科技興市百強縣市、全國體育先進縣市、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市、全國計劃生育服務先進縣市、全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安徽省衛生城市,各項社會事業健康發展,為外商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
界首交通便利,設施完善。潁河橫貫城市,可常年通航1500噸級拖船。漯阜鐵路穿境而過,與京廣、京九線相連。界阜蚌高速公路、臨界鄲一級公路、省道204線和308線經過界首,通向全國。市區距阜陽機場60公里。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5萬噸,電力、通訊事業發達,水資源供給充足。
界首人力資源充足,勞動力綜合素質較高,用工成本約為發達地區的一半,水、電、土地、房產、消費等要素價格較低,綜合成本很有競爭優勢,是有遠見的企業家理想的投資寶地。可以說,只要到界首,商機處處有。
界首人民勤勞朴實,重情重義;界首蓄勢待發,充滿商機,充滿希望,有很多資源正待開發。我們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務實的舉措,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積極實施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開放,大力營造親商、安商、和商、富商的良好氛圍,努力使所有來界首投資興業的客商賓至如歸,盡情施展才華和抱負。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界首市轄3個街道辦事處、12個鎮、3個鄉:東城街道辦事處、西城街道辦事處、潁南街道辦事處、光武鎮、泉陽鎮、蘆村鎮、新馬集鎮、大黃鎮、田營鎮、陶廟鎮、王集鎮、磚集鎮、顧集鎮、戴橋鎮、舒庄鎮、邴集鄉、靳寨鄉、任寨鄉。
[編輯本段]界首市的誕生
界首城歷史悠久。據史書記載,北宋初年,境內有一溝(現已不存),為潁州與陳州的分界溝,遂置界溝鎮,設界溝驛。元代改設界溝站。明洪武年間,於此設界溝關。明末,因界溝為潁州府邊緣首集,始名為界首集。這個過路店形式的小集鎮,一直延續了幾百年。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徐州、蚌埠、開封、商邱等商埠為日軍佔領。國民黨御敵無策,為阻止日軍前進,扒開花園口,造成黃水泛濫,形成大片黃泛區,交通受阻,人民塗炭。而界首因水陸交通便利,成為從前方到後方,從敵占區通往陝、甘、川、黔、滇等省區的要道,因而迅速發展起來。幾年間,界首集萬商雲集,貨積如山,貿事繁雜,街道縱橫;集西的皂廟原本曠野荒冢,也猛增許多街道,交易蜂起;隔河相望的劉興集,鹽糧業發達,運輸便利,熱鬧非凡。這就是初步形成的界首三鎮。同時國民黨也看好了這個地方,在界首派駐許多部隊,設置黨、政、警、特等重要機關,企圖把界首建成一個蘇魯豫皖地區的穩固的統治中心。界首遂成為達官貴人的聚集之地,商貿人士的發財場所,貧甘難民的謀生地方。這時的界首人口達20多萬 ,被譽為「小上海」。時隔不久,抗日戰爭勝利,國民黨的黨政軍機關忙著去淪陷區大中城市接管「勝利果實」,富商大賈及流離難民都紛紛返回故里,界首一度蕭條下來,城市人口下降到7萬 餘人。 1946年11月,中共中央派吳芝圃、張國華來到睢(縣)杞(縣)太(康)地區,組建中共豫皖蘇區黨委和豫皖蘇軍區。12月12日,在睢縣平崗召開誓師大會,宣布豫皖蘇邊區的成立,邊區轄三個分區,一個獨立旅,一個特務團,並提出「堅持豫皖蘇,保衛豫皖蘇,擴大豫皖蘇,鞏固豫皖蘇,為解放全中國做出貢獻」的口號。會後,豫皖蘇軍區部隊遠程奔襲,縱橫馳騁,很快打開了局面。1947年初,豫皖蘇二分區在鄲城集宣告成立,決定在新開辟的淮陽縣、鹿邑縣和淮太西縣的基礎上,再開辟沈(邱)鹿(邑)淮(陽)縣,並配備幹部,組織縣區武裝,以鄲城區為依託,向沙河沿岸出擊,打擊和消滅國民黨反動地方武裝和土頑的有生力量,以鞏固和擴大沈鹿淮縣。
鑒於界首是沈鹿淮縣境的較大城鎮,人口集中,商貿繁雜,水陸交通均甚便利,能為財政提供較好收入,為此,解放界首,建立界首市民主政府是豫皖蘇部隊的重要任務之一。1947年4月14日,軍區副司令員兼二分區司令員魏鳳樓率部出擊到沙河沿岸,一舉打跑了國民黨的聯防區武裝,第一次解放界首城。為了追擊並消滅敵之有生力量,經安撫群眾,穩定民心和詢查匪蹤之後,魏鳳樓部即撤離界首,西進剿匪。5月18日,豫皖蘇軍區獨立旅在二分區部隊的配合下,從秋渠出發,於當夜由新安集偷渡沙河,進抵界首以南,經過夜間的激烈戰斗,消滅國民黨潢川保安團2個中隊,沈邱保安團3個中隊,擊斃國民黨臨泉縣保安大隊長李澄波,活捉國民黨界首鎮商會會長饒紹周。時在界首的國民黨臨泉縣長裴代志和劉舉鎮商會會長戴偕五聞風喪膽,連夜潛渡沙河向東逃竄。19日晨第二次解放界首城,遂即成立以副專員董敬齋為首的市政府,上街宣傳黨的政策,沒收土豪劣紳惡霸地主財產,發放救濟物資,邊撫群眾,穩定社會秩序。數日後又撤離界首,在廣大區域內尋殲國民黨的武裝力量。界首又處於國民黨聯防區和土頑的控制之下。 1947年6月30日,劉鄧大軍突破黃河大塹,揭開了全國戰略反攻的序幕。「圍剿」豫皖蘇邊區的國民黨正規軍,大部愴惶北調,留下的只是各縣保安團和土頑武裝,沙河流域形勢隨即好轉。豫皖蘇二分區武裝和沈鹿淮縣大隊越過黃泛區,出擊沙河兩岸,發動群眾,建立基層政權。8月中旬,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經沈鹿淮縣順利通過沙河,更增長了解放軍的神威,國民黨地方武裝望風披靡,四處逃竄。二分區部隊主動襲擊保安團和土頑,打了許多小勝仗,解放了廣大鄉村。鑒於光武、黃橋、界首等地區原屬太和縣境,二分區決定將沈鹿淮縣改名為沈(丘)太(和)鹿(邑)縣。並於9月18日,任命喬道三為界首市長,待機進軍界首城。9月下旬,陳粟大軍挺進豫皖蘇,開展掃盪戰,不僅牽制了大批敵正規部隊,而且大量地消滅了敵地方武裝和土頑勢力,為黃淮平原革命形勢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10月1日,華野六縱十六師擊潰了以郭松濤(國民黨沙北指揮部主任)為頭子的聯防區土頑,第三次解放界首城。二分區根據豫皖蘇區黨委的指示,在華野的支持幫助下,成立了界首市民主市政府,市長喬道三於當日隨軍進入界首城,積極開展市政府工作。
喬道三到界首後,在短期內著重做了三件大事。第一是會同各路來的幹部,組成市政府機構。由沈太鹿縣大隊副政委齊士欽任政府秘書,巴集區委書記羅克任市財糧科長,二分區幹部戴鴻烈任市工商稅務局局長,華野幹部潘曉光任市公安局局長,為保衛新生政權,組建市大隊,由二分區幹部李遂成任隊長,同時華野還派一些骨幹加強市屬劉興區和黃橋區的武裝力量和政權機構。在界首作短暫逗留的陳毅司令員,派人送來一批武器彈葯,表示對市政府和市大隊的支持和厚望。當時市政府設在民主街北首街西一幢房子里,門前掛著「豫皖蘇邊區界首市民主市政府」的木製牌子。
第二是張貼進城布告,宣傳黨的政策。布告的主要內容是:(1)對廣大人民群眾,政府予以保護;對漢奸偽軍,在自首登記,交出武器後,政府給以寬大待遇;任何人都必須遵守民主革命秩序,不得隱藏漢奸偽軍,不得轉讓武器,不得破壞搗亂。否則以破壞秩序論罪。(2)取消苛捐雜稅,救濟難民,減輕人民負擔,保護人民生命財產。(3)鼓勵工商業開工營業,平穩物價,公買公賣;以冀鈔為本位,法幣暫時流通,限期使用。(4)政府保護公共建築,包括房屋、營監、公所、醫院、學校、民教館等,還保護古墓、文庫、標本、儀器等文化資料。
第三是發放救濟物資,穩定社會秩序。界首一帶難民很多,市政府為解救人民疾苦,在華野六縱的支持下,實行「開倉濟貧」,即把一部分生活日用品,如米面、煤油、衣服、傢俱等,有組織有秩序地分發給貧苦居民,這一舉措深受人民群眾的擁護,幾十里以外的人都來領取,界首渡口擁護異常。受益群眾感謝共產黨和解放軍,決心以實際行動支援解放戰爭,對穩定社會秩序,爭取人民群眾,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就這樣,界首市在當時的急風暴雨的革命斗爭中,勝利誕生了。此後,市政府址幾經遷徙:先遷至玉平街,再遷至生產街南口,最後遷至新華街臧公館。
界首市的興起與發展及其城區的變遷
界首是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的故鄉①。陳勝起義失敗,被叛徒殺害,其將呂臣再次起拴新陽(今界首市北境尹城子),恢復了起義政權。元末紅巾軍領袖劉福通與韓林兒、杜遵道等起義於此②。
界首城的興起可以追逆到春秋時期,名為養城,後訛為陽城,但只是作為居邑。由於其城頻臨潁水,地處中原通往江南的水上交通要道,至北宋時期日漸興盛,形成了界溝鎮,為潁州境內縣以下十一大商業城鎮之一③。宋代凡「諸鎮置於管下人煙繁盛處,設監鎮,管火禁或兼酒稅之事④。」界溝鎮當時政府設在監鎮官,負責徵收商稅,熙寧間界溝鎮商稅收入一度達836貫⑤。不過就當時整個潁州范圍而言,界溝鎮貿易並不發達,不僅落後於潁州所領汝陰、萬 壽、沈丘、潁上4縣縣城,而且在萬壽縣所屬斤溝、潁上縣所屬正陽、沈丘縣所屬永安諸鎮之下;城區范圍亦十分狹小,方圓不到一里,東依連家寨,至原市政府所在舊臧公館(今市供銷社家屬院);東至今新華街、信義街口;南至今大義街中段,逼近潁水;北至至公街、吉甫街南側。城內縱橫街道共有4條:大義街、花布街、笆子街和大關帝廟巷。
為了方便交通,元代設界溝站。明初隨著山西、山東移民大量遷入,界溝鎮商業日趨活躍。至明代中葉,城區向東沿今迎祥街擴展至今文昌巷一線,原來的連家寨被圈入城內。明末始又稱界首集。清代繼續發展,咸豐五年(1855年)重築寨牆,西寨牆擴展至今解放一、二、三大街東側,北寨牆擴展至原玉皇街北首今新開路和前進巷一線,東寨牆大體沿今前進巷向南止於今迎祥街中段而與文昌巷原東寨牆相接;與此同時潁水南岸的劉興鎮亦修築了寨牆,范圍僅相當界首集的三分之一。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入發展,界首市經濟、文體建設更是突飛猛進,特別是漯阜鐵路的建成和通車,大大便利了界首城市對外的聯系,界首已發展成為現代化的輕工業城市,擁有食品、釀造、塑料、鞋業、葯業、化工、機械、造紙、紡織、製革十大骨幹支柱產業,其中大中型企業13家,集團公司6家。隨著工業經濟與文化的發展,界首城區因而突破了原來的范圍耐 是一步擴大;城南陸續開辟了福通路和大橋南路,城北先後開辟了中原路、新陽路,城東增闢了大橋北踽 、昌盛路、東升路、人民東路及東順河街等。這樣,原處城郊的大郭寨、賈庄、尚庄、程庄等全部劃入市區。舊城區街道亦不斷得到改造,原來的寨牆早已拆除。現在,界首市正以一個嶄新的城市不斷發展壯大,進入21世紀。
附:解放前的界首三鎮
界首地處潁河中游,抗日戰爭以前,是隸屬安徽太和縣名不見經傳的農村集市,經濟、文化落後。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蔣介石御敵無策,悍然炸開黃河花園口,一時黃水肆虐。界首因其便利水運成為淪陷區進入內地的第一門戶,平、津、寧、滬的貨運亦賴由此輸入內地,商旅麋集,災民大量擁入,畸形發展,遂與其毗鄰的臨泉縣所屬劉興,河南沈丘縣所屬皂廟形成鼎足而立的界首三鎮。
1943年,界首全城分布大小街道70餘條,並辟有商場2處,貨物齊全,生意興隆,全年貿易額接當時偽幣計算達8.8億元,商稅改入達1億元常住與流動人口不下10萬人,其中商人佔40%以上。設有各類工廠和手工業工廠78家,造船廠14家,商行667家,銀行2家,電話電報和郵局各1所,中學3所,小學4所,兒童教養院1所,醫院和診所21家,戲樓10座,游藝場1處;城內潁水之上商船密聚,桅桿如林,城區西自劉灣,東至夏庄,綿延10餘里。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又有新的發展,達到鼎盛時期,常住人口與流動人口一度超過25萬人以上。其繁華程度可與上海的公共租界媲美,被譽為「小上海」。
界首的迅速發展,引起了國民黨的重視,他們以界首為其政治基地,推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政策,在界首設立了許多軍政行務機關。界首先後駐集了國民黨第三十一訪集團軍、第九十二軍、暫編第九軍,霍守義的第十二軍、何柱國的騎二軍也以駐軍名義盤踞界首。1941年春,湯恩伯任魯蘇豫皖邊區總司令兼黨政分會主任,他們以界首為「重建區」為名,要控制界首。桂系李品仙以界首屬於安徽要搶占界首,除此,還有山東、江蘇的軍政機關以及形形色色的挺進縱隊、訓練班和戴笠的軍統、陳立夫的中統特務機關混擾其間。當時界首三鎮的地方行政機構有太和縣界首鎮所轄15保,150甲,鎮長哈秀峰(回民);沈丘縣皂廟鎮所轄8保,80甲,鎮長李成治;臨泉縣劉興鎮所大包軍麥等。在界首設立的軍政機構有沙河警備司令部,警備司令先後由徐長熙、安俊才、唐興、李銑、王君培、劉國憲擔任,下設參謀處、副官處、軍法處、軍需處、軍警督查處、船舶管理處、秘書處(機要室)、財務整理委員會等。
鑒於界首北面屬我豫皖蘇解放區,是與河南省委聯系的必經之地,也是新四軍四師與五師聯系的重要通道,我黨於1940年建立中共界首特支,特支書記由豫東沈丘縣委書記丁兆一兼任,同時開辦了「益友花布行」、「文化村」、「渡口」等秘密辦公點和聯系點來搜集報,散發傳單,宣傳抗日,團結進步人士,掩護來往同志,開展黨的地下斗爭工作。
當時雖處在國共兩黨合作期間,而實際上彼此間的斗爭在這里表現的異常激烈復雜。國民黨大力製造白色恐怖,自封「中原王」的湯恩伯向4省邊區人民抓兵、征糧、要餉、囤集實力,陰謀進犯蘇北解放區,給人民造成了深重災難。軍統頭子戴笠與湯色結,盤桓界首,大幹其不可造人的勾當。他們通過控制反共工具,擴大特務反共組織等活動,尋查共產黨人行蹤,發現線索立即逮捕,嚴刑拷打,逮捕了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達80多人。
國民黨民政人士在製造白色恐怖之餘,為加強對周邊各地的控制和所在駐軍的聯絡修築了眾多公路,並設置驛運,形成了以界首為中心通往各地的陸路交通網,滬、寧、京、津貨運得以以徐州、蚌埠逆淮潁而上,至此由水陸轉運內地洛陽、西安、南陽、襄樊。他們也以此便利,大肆經商。在界首經商者,有國民黨軍政要員,也在地方富商財主;既有外地大商巨賈,也有本地歷代商人和鄉間農民進城經商,使界首三鎮成為消費城市,其中官商以湯恩伯、何柱國、饒紹周、戴偕五為代表,他們分別開設商行、煙廠、鹽糧行,並建立經濟大隊,以物資交換為名,販運桐油、鴉片、海洛因等物資,送往敵區,以物資敵,中飽私囊。商行、商販因懼官兵盤查,多請他們參加「股東」,坐分乾股,唯圖庇護。外地商多為行商,他們以雄厚的資金從外地運來大宗商品,進行批發,其中數四川、湖北人經營京廣雜貨的「川漢商行」最大。中層商戶擁有資金、房屋、人力,以前店後坊的形式做此手工業生產,自產自銷。
Ⅲ 睢寧拆哪些村
法律分析:1、鼓樓區:平山路宕口周邊、沈場立交周邊、金馬通道工程周邊、徐運新河東路周邊、徐豐路快速化改造周邊、蘇寧東地塊(馬洪路)、天齊路宕口周邊、樂城路周邊、中山北路宕口周邊、琵琶路周邊、軌道5號線一期周邊、大新莊(集體部分)、民航修造廠周邊、九里山項目(楊山村)、西三環C地塊、瓦房村及周邊、三角線周邊、皮件廠東地塊。 2、雲龍區:香山路改造周邊、潘塘中學宿舍、張屯工業園周邊地塊、北劉(程庄村)、雲龍小學配套道路周邊、塘坊加油站南側地塊、迎賓高架地塊(溝北頭)、軌道交通4號線及5號線一期周邊、軌道交通6號線(惠民家園站-新城區客運站區間)、茶庵(南劉村)、趙武村、郭店村、六堡村、中醫院新院東地塊(溝棠路)、新生里棚戶區、中天集團宿舍、崔庄、西店子上店子村、東興物資市場等。 3、泉山區:中心商圈北地塊項目二期、自力社區工人村、復興路南延二期、軌道交通4號線、5號線一期周邊、奎河干河整治項目兩側(蘇堤路至建國路段)、翟山村、十里村、教育學院東側地塊、錦綉中學北側地塊(中意路)、原新一佳北地塊、海鄭里地塊等。 4、經濟技術開發區:軌道交通4號線一期周邊、和平路東延周邊、206過道南延周邊、金馬通道工程周邊、金港路東延周邊、西氣東輸遷建點周邊、和平路東延博匯東路至206國道南延周邊、大王莊村、前王村、前姚村、劉灣村等。 5、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牛山路中通地塊、畢庄城中村、滕寨村、勝陽工業園周邊等。 6、淮海國際港務區:柳新鎮黑璋村、南崗片區、蘇山街道丁萬河北、三環西路以西片區拆遷。 7、銅山區:軌道交通6號線一期周邊(黃山路站)、5號線一期周邊、軌道交通4號線、黃河路西延周邊、外環路西南環周邊、大學路快速化改造周邊、鳳凰山片區改造三期(吳樓)、葛樓村、羅崗村、張集孫灣工業園周邊、武警教導隊西地塊等。 8、賈汪區:東部繞越高速片區、校東村片區、高新路(唐庄村、青山泉)片區、工人村片區(非住宅)等。 9、豐縣13個項目、沛縣19個項目、睢寧縣10個項目、邳州2個項目、新沂市17個項目。
法律依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第八條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在發放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同時,應當將房屋拆遷許可證中載明的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等事項,以房屋拆遷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和拆遷人應當及時向被拆遷人做好宣傳、解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