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寧夏的支柱產業和主導產業是什麼
寧夏五大支柱產業:冶金、醫葯、機電、建材和煤炭產業。
主導產業——寧夏馬鈴薯產業。
2017年,寧夏回族自治區糧食總產量368.2萬噸,比上年減產2.4萬噸,減少0.7%,實現連續十四年豐收。其中,夏糧產量42.4萬噸,增產0.1%;秋糧產量325.8萬噸,減產0.8%。全年全區小麥產量40.9萬噸,與上年持平;水稻產量63.9萬噸,增產1.5%;玉米產量214.9萬噸,減產3.0%;馬鈴薯產量(折糧)36.6萬噸,增產3.5%。
2017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全部工業增加值1096.30億元,比上年增長8.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6%。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1.8%,重工業增長9.9%。
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長8.7%;股份制企業增長9.7%,國有企業增長8.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下降2.8%;私營企業增長4.0%;非公有制工業增長6.6%。分門類看,采礦業增長2.0%,製造業增長8.4%,電力、燃氣和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2.6%。
截至2017年底,寧夏回族自治區發電裝機容量4187.6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14.0%。其中,火電裝機容量2583.2萬千瓦,增長19.3%;水電裝機容量42.6萬千瓦,與上年持平;風電裝機容量941.6萬千瓦,與上年持平;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620.2萬千瓦,增長17.9%。
㈡ 山東臨沂市郯城經濟狀況如何謝謝
2011年1-5月份郯城縣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2011年06月20日
一、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1-5月份,全縣232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26.8億元,同比增長29.28%;完成工業增加值28.33億元,同比增長14.9%;銷售收入123.43億元,同比增長27.68%;實現利稅16.11億元,同比增長26.46%,;實現利潤10.53億元,同比增長27.73%。
二、工業經濟運行特點
1、工業生產產銷兩旺。重點調度的尿素、燒鹼、機制紙、水泥、部分農產品等產品量價齊升,產銷勢頭良好,產品銷售率達到98.51%,同比提高0.06個百分點。各企業充分把握和利用好有利條件,狠抓企業產品結構調整,取得了新的成效。
2、經濟運行質量逐步提高。兩項資金佔用為12.36億元,其中,應收帳款為5.4億元,同比下降10.98%;產成品存貨3.53億元,同比下降21.15。虧損企業戶數為1戶,同比減虧1戶;虧損額為48萬元,同比減虧3855萬元。
3、規模以上各行業平穩增長。5月份,主要行業中化學原料與化學製品製造業累計完成產值13.48億元,同比增長22.09%;農副食品加工業完成產值16.46億元,同比增長27.12%;工藝品及其它製造業完成產值12.55億元,同比增長41.75%;食品製造業完成產值12.5億元,同比增長7.5%;專用設備製造業完成產值11.59億元,同比增長25.97%。
4、技改項目實施,增強了企業發展的後勁。2010年實施技改項目103個,完成技改投入48.4億元,2011年可實現產值50億元,實現稅收3億元,有力地促進郯城工業經濟的發展。
㈢ 工業經濟運行情況論文
工業經濟運行情況論文
2009年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工業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我國工業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產品出口持續下滑,工業品價格低位運行,生產增速在年初跌至近十年最低點。在中央「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惠民生」一攬子計劃的'持續作用下,工業經濟較快扭轉了增速下滑局面,回升向好的運行態勢不斷明朗並得到鞏固,全年工業運行呈現出「前低後高」走勢。
2009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增速比上年回落1.9個百分點;其中,一季度增長5.1%,二季度增長9.1%,三季度增長12.4%,四季度增長18%,工業生產回升向好態勢基本確立。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5%,比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環比增長1.3%。
輕工業增長平穩,重工業反彈強勁。輕工業受國內消費需求拉動運行平穩,全年增長9.7%,比上年回落2.6個百分點;重工業從二季度開始表現出強勁回升勢頭,全年增長11.5%,比上年回落1.7個百分點。12月份,輕、重工業分別增長12.1%和21.4%,比上月回落0.5個和0.8個百分點。
東部地區率先回升,中西部地區實現兩位數增長。東、中、西部地區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7%、12.1%和15.5%。12月份,全國26個省份增加值增速超過20%。
產銷銜接較好。全國工業產品銷售率97.7%,與上年持平;12月份,全國產銷率99.3%,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
工業品出口下降一成。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出口交貨值72882億元,同比下降10.1%,其中前8個月降幅均在13%以上,9月份以後由於去年同期基數較低,降幅持續收窄,9、10月份分別下降9.9%和7.3%,11、12月份轉為增長5.3%和12.4%。
工業投資持續增長。工業投資8.04萬億元,同比增長26.2%,占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41.4%;其中製造業投資5.88萬億元,增長26.8%。
工業品出廠價格持續回升。工業品出廠價格從上年四季度開始大幅下滑後,4月份開始回升,12月份累計比3月份上漲4.7%。全年工業品平均出廠價格同比下降5.4%,其中11月份同比下降2.1%,12月份增長1.7%。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同比下降7.9%,當月增長3%。
企業效益狀況明顯改觀。1—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5891億元,同比增長7.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17.4%;虧損企業虧損額3270億元,同比下降33.5%。11月末,產成品資金佔用2.4萬億元,同比增長0.2%;應收帳款5.3萬億元,增長14%。
原材料工業
總體運行態勢是:上半年低位回升,下半年特別是進入四季度,在去年同期生產基數較低的基礎上加快增長,年末增速恢復到較高水平。全年規模以上原材料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同比加快1.6個百分點;12月份增長20.1%,增速已連續3個月保持在20%以上。1—11月,原材料工業實現利潤5276億元,同比下降11.2%。
冶金。上半年生產震盪調整,下半年持續回升,四季度增速達到20%以上,全年增加值同比增長11.9%,比上年加快1.4個百分點。全年粗鋼產量56784萬噸,同比增長13.5%,日均產量156萬噸。鋼材產量69244萬噸,同比增長18.5%。1—11月,冶金行業實現利潤1433億元,同比下降40.8%,降幅比1—2月縮小49.2個百分點;虧損面由1—2月的25.4%縮小到22.8%。
建材。總體運行態勢平穩,生產增速各月均保持在13%以上,利潤增速由負轉正。建材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1%,同比回落2.5個百分點。據中國建材協會統計,生產水泥164559萬噸,增長16%;生產平板玻璃57515萬重量箱,下降1.6%。1—11月,建材行業實現利潤1346億元,由1—2月同比下降0.5%轉為增長32.6%。
有色。隨著市場需求回升,有色行業生產穩步增長。全年10種有色金屬產量2681萬噸,同比增長5.8%,一季度日均產量5.98萬噸,二、三、四季度逐季上升到6.95萬噸、7.68萬噸和8.73萬噸;電解鋁、電解銅產量分別達到1299萬噸和425萬噸,同比增長1%和9.6%。銅、鋁進口量大幅增長。有色產品價格持續回升。
化工。化工行業生產形勢總體好於全國平均水平,下半年運行情況繼續好轉,主要化工產品市場出現回暖跡象。全年化工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9%,同比加快5.9個百分點。主要產品中,燒鹼、純鹼、乙烯產量分別增長8.6%、8.7%和8.3%;化肥、農葯產量分別增長16.3%和12.3%。1—11月,化工行業實現利潤1687億元,由1—2月下降55.5%轉為增長13.7%。
裝備工業
總體運行態勢是:在投資拉動和政策推動下,生產增速溫和上升,其中汽車消費拉動作用明顯,利潤加速回升。全年規模以上裝備工業增加值增長13.8%,同比回落3.3個百分點;其中頭兩個月增長5.4%,此後逐月攀升,從5月份開始連續8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11、12月分別增長20.8%和22.8%。1—11月,機械行業實現利潤6018億元,由1—2月同比下降24.3%轉為增長23.7%。通用設備生產總體向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帶動作用顯著。汽車產銷雙雙超過1300萬輛。船舶生產實現平穩較快增長。
消費品工業
總體運行態勢是:在國內消費支撐下,消費品工業總體運行態勢平穩;提高出口退稅率政策減緩了輕紡等產品出口大幅下滑趨勢。全年消費品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8%,其中12月份增長13.4%。1—11月,消費品工業實現利潤7675億元,同比增長20.9%,比1—2月加快20個百分點。
輕工。生產平穩上升,效益狀況好於整體工業。全年輕工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2%,比上年回落3.1個百分點;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5.4%,其中11、12月份分別增長3.9%和10.9%。1—11月,輕工行業實現利潤4846億元,增長23.8%,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6個百分點。食品生產保持較快增長水平。家電產品產銷兩旺。
紡織。全年紡織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3%。國內棉花價格總體攀升。
醫葯。全年醫葯行業增加值增長14.9%,同比回落2.5個百分點。
煙草。全年煙草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
電子製造業
總體運行態勢是:由於外貿依存度高,電子工業在工業大門類中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最為明顯,生產持續低迷,回升相對乏力。全年電子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其中11、12月份分別增長14.4%和19.8%。主要產品中,微型計算機設備產量18215萬台,增長27.5%,其中筆記本計算機增長38.8%;手機61788萬台,增長9.8%;彩電產量9966萬台,增長9.3%,其中液晶電視機增長85.2%;集成電路416億塊,同比下降6.6%。
出口交貨值降幅收窄。全年規模以上電子製造業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5.5%,降幅比年初1—2月收窄13.5個百分點;其中,11、12月份分別增長9.8%和17.7%,結束了此前連續12個月的出口持續下滑。
;㈣ 新能源車強勢替代,中歐產銷兩旺,滲透率才剛過1%
香港萬得通訊社報道,近日,新能源 汽車 行業的利好消息不斷,A股相關板塊也表現不俗。行業層面,產銷兩旺,另一方面,更有重磅政策支持,新能源車產業有望迎來高速發展的時間窗口。
在告別8月淡季後,歐洲主流國家新能源車銷量在同環比方面皆有顯著提升,而且與8月類似新能源車增速要高於傳統燃油車,歐洲主要車市新能源車滲透率持續提升。
歐洲整體 汽車 市場已經基本擺脫二季度初疫情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歐洲的新冠疫情,並沒有阻止新能源車的銷量增長,主要因為歐盟2020年執行了最嚴 汽車 碳排放標准,設定2021、2025、2030年達到碳排放量目標。
1-8月歐洲新能源車累計銷量61萬輛,同比增長超過100%,預計歐洲全年新能源車銷量有望達到120萬輛,同比增長120%,超越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
10月13日,中國 汽車 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布數據顯示,9月, 汽車 市場進入傳統旺季,產銷雙雙超過250萬輛,創年內新高,環比和同比均呈較快增長。新能源 汽車 產銷同比增長48.0%和67.7%。
9月,新能源 汽車 產銷雙雙超過13萬輛,環比和同比均呈大幅增長,分別達到13.6萬輛和13.8萬輛(刷新了同期 歷史 記錄)環比增長28.9%和26.2%,同比增長48.0%和67.7%。在新能源 汽車 主要品種中,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 汽車 產銷環比和同比均呈較快增長,且增速明顯高於上月。
我國新能源 汽車 發展迅速,自2015年起,連續五年產銷量居世界首位,2019年銷售120.6萬輛。截至2020年6月底,我國新能源 汽車 保有量已達417萬輛,占國內 汽車 保有總量的1.16%;
但1%的滲透率顯然不是新能源車的未來。按照 汽車 行業的40%、80%市場滲透率測算,新能源車的未來市場規模將達5.4萬億、10萬億。
行業很多專業人士將2025年視作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的分水嶺,從全球多家 汽車 廠商提出的目標看,2025年將進入新能源 汽車 的集中投放時期,屆時新能源 汽車 的認知度將大幅度提升,全球新能源 汽車 市場將大幅擴大。
10月9日,國常會正式發布《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規劃》,電動化趨勢加速。量上要求新能源 汽車 新車銷量佔比達到25%左右,智能網聯 汽車 新車銷量佔比達到30%,此外重點區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領域車輛,新能源 汽車 比例不低於80%;質上加大關鍵技術攻關,鼓勵車用操作系統、動力電池等開發創新,並加強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形成快充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充電網路。
綜合來看,《規劃》將鼓勵更多的私人車主接受新能源車。現如今,經過多年的發展,電動車續航里程明顯增加,全購車周期成本已經接近於燃油車。政策的助推下,充電網路不斷完善,新用戶的進入將更加減少了擔憂。
西部證券認為,看好產業鏈長期成長,布局細分行業龍頭。中歐新能源方向確定,2020-2025年中歐新能源銷量CAGR達到30%以上。我國新能源 汽車 規劃和規模領跑全球,帶動國內產業鏈同步成長。核心零部件如熱管理、減速器等領域,國內供應商先發參與整車同步開發,有望打破海外固有配套格局。
㈤ 寧夏的主要是什麼工業,有重工業嗎
寧夏五大支柱產業:冶金、醫葯、機電、建材和煤炭產業
寧夏冶金行業得到快速發展。第一,主要產品產量均保持增長,高載能產品增勢強勁。作為寧夏「十五」期間產值超百億的戰略主導產業之一的冶金工業,今年1--10月,冶金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2.2億元,同比增長27.7%。全年預計完成工業總產值80億元,同比增長28%;工業增加值21.6億元,增長32.5%;實現利潤2億元。第二,盈利企業增多,中小冶金企業經營狀況明顯好轉。1--10月,60戶規模以上冶金企業中,39戶盈利,21戶虧損,虧損面為35%,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低5個百分點。第三,對外貿易成效顯著,冶金產品出口大幅度增長。1--10月,冶金產品完成出口1.86億美元,佔全區出口總值的47.3%,比上年同期增長57.6%,比全區出口增幅高4.2個百分點。第四,投資力度加大,技術改造步伐加快。今年以來,在固定資產投資和出口的強力拉動下,大部分冶金產品的市場繼續趨好。隨著青銅峽鋁業環保節能降耗、恆力集團冶軋系統改造等投資總額均超過4億元的重大技改項目的開工建設,冶金行業投資大幅度增加。1--10月,冶金行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倍。
寧夏建材行業抓住市場需求旺盛的良好機遇,技術改造步伐加快,結構調整力度加大,經濟效益顯著提高,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並呈現三大特點。一是生產快速增長。受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的拉動,1-10月份,寧夏規模以上建材工業完成總產值(不變價)7.33億元,增加值3.21億元,分別增長26.69%和25.84%。預計今年全區規模以上建材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不變價)、工業銷售產值和增加值將比去年同期增長12%以上;實現利潤比去年同期增長10%以上;主要產品水泥產量為460萬噸左右,同比增長20%以上。二是經濟效益顯著提高。1-10月份,規模以上建材工業實現利潤9477.6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7.21%。三是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繼賽馬、宏威、贏海新型干法生產線今年全部建成發揮效益後,青銅峽水泥集團日產2000噸和宏威、鹽池萌生、固原六盤山日產1000噸等新型干法項目也相繼開工建設,預計明年下半年可建成投產,將使寧夏新型干法水泥比例由目前30%提高到40%左右,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寧夏醫葯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健康發展態勢。一是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長。截至11月底,寧夏醫葯工業
完成產值6.5億元,同比增長13.8%;完成工業增加值2.1億元,增長15.7%;完成出口交貨值1.64億元,增長32.1%;實現利潤6310萬元,增長41.26%。預計全年可完成產值6.6億元,增加值2.2億元,銷售收入4.5億元,實現利潤6500萬元。其次,技術改造力度加大。今年寧夏醫葯行業共有9個項目開工建設,投資額達10.4億元。其中,寧夏啟元葯業公司投資5.6億元實施的年產2000噸紅黴素和4000噸四環素擴產項目、寧夏多維葯業公司投資2.8億元實施的鹽黴素及VB12等6個項目屬於技術改造項目和新建項目。這些項目達產後,預計可新增年產值18億元,利潤3.5億元。第三,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近年來,寧夏醫葯行業以市場為導向,以重點出口產品為龍頭,堅持技術創新和管理體制創新相結合,加快結構調整步伐,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整體素質進一步增強,產品集中度不斷提高,抗生素原料葯在行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及國際市場份額均在70%以上。
寧夏經貿委主任解孟林說,除了以上三個行業發展態勢不錯之外,今年以來,寧夏煤炭工業產銷兩旺,企業經濟效益明顯提高。1-11月份,全自治區原煤產量1925.85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5.21%。預計全年自治區煤炭產量為2100萬噸左右,其中寧煤集團1810萬噸、市縣煤礦150萬噸、鄉鎮及其它煤礦140萬噸。與此同時,寧夏機電工業在國家宏觀經濟形勢趨好的帶動下,主要產品市場需求增加,企業產能充分發揮,全行業保持了多年來少有的發展勢頭,生產增幅較大,企業虧損額下降幅度也較大,預計全年虧損額將下降到2000萬元以內,減虧76%。
㈥ 工作雖沒有多少濃墨重彩 卻也 奮進
砥礪奮進「十一五」,濃墨重彩五年中
——對我市「十一五」規上工業中小企業發展情況的分析
「十一五」期間,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城鄉統籌戰略,力推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打造園區、築巢引鳳、多措並舉,廣招八方商賈,促進了我市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和工業經濟強市富民的成效。回顧五年,濃墨重彩,可圈可點;直面現時,問題尤存,不可忽視;展望未來,前景美好,充滿希望。
一、驀然回首,可喜可贊
回首品味走過的「十一五」,是五年的創新,走出了中小企業自己的發展之路;是五年的奮進,為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新的起點;是五年的騰飛,領跑工業經濟趕超進位,全面進入高速跑道;是五年的精彩,讓世人悅目驚喜、可歌可贊。
(一)中小企業在奮進中擎起工業經濟發展的彩虹
「十一五」期間,中小企業走過的是艱辛的路、奮進的路;創造的是精彩的業績、輝煌的成就,擎起的是工業經濟發展時空中的彩虹。五年間,中小企業實現產銷兩旺,工業產值、銷售產值並肩突破兩千億元大關,同創歷史新高。一是規上中小企業工業總產值突破兩千億元大關。2006-2010年的五年間,規上中小企業工業總產值逐年躍上新台階,產
值分別實現263億元、452.2億元、848.1億元、1334.5億元和2214.8億元,比2005年分別增加99.7億元、288.9億元、684.8億元、1171.2億元和2051.5億元;分別增長61.1%、176.9%、419.4%、717.2%和1256.3%。年均增加410.3億元,年均增長68.5%。在規上中小企業工業總產值實現快速增長的同時,所佔全市規上整體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連年提升,
2006-2010年規上中小企業工業產值分別佔全市規上整體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74.1%、82.3%、89.3%、93.0%和95.4%,比2005年分別提高8.6個百分點、16.8個百分點、23.8個百分點、27.5個百分點和29.9個百分點。二是規上中小企業工業銷售產值突破兩千億元大關。2006-2010年全市規上中小企業累計完成工業銷售產值分別為254.2億元、442.5億元、832.4億元、1310億元和2176.3億元,比2005年分別增加95.8億元、284.1億元、674億元、1151.6億元和2017.9億元;分別增長60.5%、179.4%、425.5%、727.0%和1273.7%。年均增加403.6億元,年均增長68.9%。規上中小企業工業銷售產值佔全市規上工業銷售產值的比重分別為73.7%、82.2%、89.3%、93.0%和95.7%,比2005年分別提高
8.6百分點、17.1百分點、24.2百分點、27.9百分點和30.6百分點。
「十一五」末期,累計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比「十五」末期增加2051.5億元,是「十五」末期的13.6倍;中小企
業實現產值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十五」末期的65.5%增加到95.4%。累計完成規上工業銷售產值比「十五」末期增加2017.9億元,是「十五」末期的13.7倍;中小企業實現銷售產值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的比重由「十五」末期的65.1%增加到95.7%。我市規上中小企業的突飛猛進,助推了全市工業經濟強勁發展的態勢,強化了工業強市的作用,在工業經濟強勁發展的時空中擎起了五彩繽紛的彩虹。由此可見,我市規上工業領域基本是中小企業的天地。
(二)中小企業在負重中架起富民強市的橋梁
中小企業一路走來,甘苦同在、坎坦共存,乘風破浪,
負重前行。為社會就業、擴大稅源、增加財力、穩定社會、富民強市做出了巨大貢獻。
2010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173.1億元,其中規上中小企業實現利稅總額146億元,分別比2005年增加153.9億元和 137.8
億元,分別增長9倍和 17.8倍;中小企業實現利稅佔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利稅總額的84.3%,是納稅的主體。
2006-2010年,中小企業從業人員分別為9.6萬人、10.67萬人、13.83萬人、18.29萬人和19.03萬人,比2005年分別增加1萬人、2.07萬人、5.23萬人、9.69萬人和10.43萬人;年均增加2.09萬人。2010年,中小企業從業人員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業人員總數的81%,比「十五」末期凈增加10.43萬人,增長2.2倍,是社會就業的主渠道。
(三)中小企業在逆勢中領跑全市工業經濟趕超進位
「十一五」期間,我市中小企業面對金融危機、市場萎靡、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的沖擊,一路搏風斗雨,攻艱克難,經住了各種挑戰的考驗,並以兩位以上數字的增速領跑全市工業經濟趕超進位,飛躍前行。
2010年,我市中小企業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444.0億元,比2005年增加392.2億元,增長757.1%;對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拉動率為31.9%、貢獻率為95.3%。2006年-2010年的五年間,全市規上中小企業工業增加值分別佔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的68.5%、75.7%、82.8%、88.4%和90.1%,是全市
工業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由於中小企業的急劇擴張提速,插上了全市工業經濟騰飛的翅膀。「十五」末期,我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完成僅87.5億元,位居全省第11位,倒數第3位,到「十一五」末期2010年,我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猛增到492.7億元,躍居全省第6位,五年間前移5位,移到全省中上游水平。這是一次政府給力、企業發力令人欣喜的大飛躍。
(四)中小企業在創新中強筋壯骨提質增效
創新是企業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途徑。近年來,市委、市政府著重加強中小企業的發展,極積採取有力措施,扶持企業自主創新,提高了企業自主創新的能力,中小企業在創
新中提高了效益,集聚了財富。「十一五」時期的五年,我市規上中小企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252.5億元、444.7億元、832.4億元、1309.2億元和2181.6億元,分別比2005年增長62.1%、185.4%、434.3%、740.3%和1300.3%。2010年比2005年增加主營業務收入2025.8億元,是2005年的14倍。
2010年,全市規上工業企業資產總額達到1060.3億元,比2005年增長289%;其中規上中小企業資產總額達到818.1,比2005年增長504.7%,佔全市規上工業企業資產總額的77.2%;與「十五」末期相比,資產總額增加682.8億元,是「十五」末期的6.1倍。
(五)中小企業在招商中發展壯大活力增強
招商引資是增強地方經濟發展活力的有效途徑。「十一五」期間,各級黨委、政府突出招商引資工作,大力築巢,極積引鳳,使我市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得已前所未有的發展和壯大。我市規模以上中小企業戶數由2005年的720戶增至2010年的1727戶,五年間增加1007戶,年均增加201戶。
2010年,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小企業中:中型企業36戶,小型企業1691戶,規上中小企業總戶數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戶數的99.9%。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既增強了中小企業的活力,更詮釋了我市工業經濟快速發展與招商引資取得的巨大碩果。
二、成績可喜、問題堪憂
「十一五」期間,我市中小企業雖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影響和制約中小工業企業發展的問題不可忽視,必須在充分分析中小企業發展戰略、生存環境的基礎上,找出破解發展瓶頸的發展之道,從而保證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綜觀「十一五」期間我市中小企業發展的狀況,主要存有以下問題:
(一)企業管理意識模糊,自身素質應進一步提高
當前,由於我市中小企業創業型、外來型企業較多,不少中小企業經營者長期以來重戰術、輕戰略,哪個賺錢干哪個,一味追求利潤最大化,對可持續性方面存在的問題缺乏清醒的認識。很多企業技術負責人和專業管理者沒有受過專業的培訓和正規的工商訓練,本著傳統的發展觀念管理企業,對經營理念、經營戰略等重大問題要麼忽視,要麼不懂,
缺乏戰略眼光,在市場殘酷的競爭中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缺乏戰略規劃。加上社會認識和待遇等問題,對吸引到具有高素質和發展新理念的人才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從而導致經營管理和發展方向的失誤較多。
(二)政府扶持力度還有待加大
多年來,市委、市政府已為我市中小企業發展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幫扶計劃,這對我市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無疑起到了實質性的作用。但從放眼未來,而不滿足過去取得的成績出發,相關職能部門就應針對我市中小企業發展狀況和目前中小企業發展所面臨的普遍問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和政策上的寬松。同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在享受技改項目立項、財政扶持、稅收優惠、信用等級評定等政策上還處於劣勢,得不到重視,加重了企業負擔,而政府行政職能重審批而輕服務導致很多關於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常常因可操作性不強而落實不到位。
(三)生產技術水平低,競爭能力差,「三多三少」現象突出
一是中小企業規模小,產業層次偏低,競爭力不強。從整體上講,中小企業技術和管理水平不高,存在著粗加工產品多、深加工產品少;一般產品多、名優產品少,品牌意識淡薄;低附加值產品多、高附加值產品少的「三多三少」現象。二是大部分中小企業起步於家庭工業,脫胎於個體私營
經濟,再加上所在區域(村、鎮、縣市)范圍小,文化和技術支撐後續乏力,致使工廠規模小,企業組織離散度大,產品開發能力弱,產品技術含量低,企業技術進步遲緩,發展方式粗放。
(四)科技水平不高,創新能力不強。
中小企業對產品開發研製、技術創新重視不夠或資金有限,R&D投入不足。在全市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中,有R&D活動的企業相當少,擁有發明專利的企業也為數不多,設立了科研部門的更是廖廖無己。目前科研投入不足,技術創新不夠是我市中小企業存在的問題,企業缺乏持續發展能力和競爭能力,這也就是為什麼一些中小工業企業往往都是「各領風騷三五年」的主要原因。一般來說產品都是有生命周期,一個企業由於一種新產品,一個新創意而熱鬧一時的事情時有發生,但若沒有新產品的持續推出,企業產品單一的弱點便會很快呈現出它的致命作用。
(五)融資難仍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
目前,銀行出於對降低信貸風險的考慮,相對於大型工業企業而言,對中小企業申請貸款的條件較為嚴格,一般都要求貸款企業提供連帶擔保或財產抵押,又由於抵押財產變現難等風險因素,銀行一般不接受財產抵押。信譽度較高的企業為了避免資產風險,大多不願意提供貸款擔保。再加上中小企業由於規模小、負債高、實力弱、信用等級偏低等原
因,很難找到穩定暢通的融資渠道,造成融資難,擔保難,中小企業通過市場直接融資更是難上加難,資金緊、融資難已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
㈦ 礦業及其加工業快速發展,產銷兩旺,產值與工業增加值大幅增長
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05年我國規模以上礦產采選業和相關能源與原材料加工(製品)業工業總產值78 666億元,比上年61 808億元增長27.3%,佔全國同口徑統計的工業總產值(251 620億元)的31.3%,比上年增加0.7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25 679億元,比上年增加26.1%。其中:礦產采選業總產值14 904億元,比上年增長38.1%,工業增加值8 840億元,比上年增加40.1%;能源與原材料加工(製品)業總產值63 762億元,比上年增長25%,工業增加值16 840億元,比上年增長19.8%。
能源礦產采選業及加工業總產值30646.03億元,比上年增長32.2%,其工業總產值占礦產品相關工業總產值的39.0%,工業增加值12303.63億元。其中,煤炭采選業5722.77億元,比上年增長40.7%,工業增加值2888.25億元;石油天然氣開采業6286.27億元,比上年增長36.6%,工業增加值4813.96億元;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12000.49億元,比上年增長34.4%,工業增加值1981.64億元。
金屬礦產采選業和冶煉壓延加工業總產值31538.93億元,比上年增長28.9%,其工業總產值占礦產品相關工業總產值的40.1%,工業增加值8560.65億元,比上年增長28.1%。其中,黑色金屬礦產采選業和冶煉壓延加工業總產值22460.57億元,比上年增長27.1%,工業增加值6203.4億元,比上年增長24.2%。其中,采選業工業總產值989.59億元,比上年增長36.4%,工業增加值426.5億元,比上年增長30.3%;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工業總產值21470.98億元,比上年增長26.7%,工業增加值5776.9億元,比上年增長23.8%。有色金屬礦產采選業和冶煉壓延加工業總產值9078.36億元,比上年增長33.7%,工業增加值2357.25億元,比上年增長39.8%。其中,采選業工業總產值1140.41億元,比上年增長42.3%,工業增加值427.6億元,比上年增長55.7%;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總產值7937.95億元,比上年2.6%,工業增加值1929.65億元,比上年增長36.7%.
非金屬礦產采選業和製品業工業總產值26311.41億元,比上年增長25.3%,工業增加值7480.35億元,比上年增長22.9%。其中,非金屬礦產采選業工業總產值756.51億元,比上年增長28.7%,工業增加值280.51億元,比上年增長35.1%;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工業總產值9195.24億元,比上年增長23.3%,工業增加值2807.92億元,比上年增長22.3%;化學原料及化學肥料製造業工業總產值16359.66億元,比上年增長26.3%,工業增加值4391.92億元,比上年增長22.6%。
2006年我國規模以上礦產采選業工業總產值19021.06億元,比上年增長27.6%。其中:煤炭采選業產值7207.61億元,比上年增長25.9%;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產值7718.80億元,比上年增長22.8%;黑色金屬礦產采選業1388.28億元,比上年增長34.2%;有色金屬礦產采選業1671.73億元,比上年增長46.6%;非金屬礦采選業1029.44億元,比上年增長36.1%;其他采選業5.20億元,比上年減少49.9%。
㈧ 9月汽車市場分析(完整版):「金九」產銷兩旺
導讀AUTO--REVIEW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9月,汽車產銷同比呈兩位數增長;乘用車漲幅接近一成;商用車同比保持大幅上升態勢;新能源汽車增幅進一步擴大;出口同比轉正。1-9月,汽車累計產銷降幅收窄至10.0%以內;乘用車同比均兩位數下滑;商用車增幅繼續加大;新能源汽車降幅持續收窄;出口下滑幅度低於兩成。
要·點·速·覽
?汽車整體:9月銷量256.5萬輛,增長12.8%;1-9月銷量1711.6萬輛,下降6.9%
?乘用車:9月銷量208.8萬輛,增長8.0%;1-9月銷量1337.6萬輛,下降12.4%
?商用車:9月銷量47.7萬輛,增長40.3%;1-9月銷量374.1萬輛,增長19.8%
?新能源汽車:9月銷量13.8萬輛,增長67.7%;1-9月銷量73.4萬輛,下降17.7%
?汽車出口:9月出口量9.9萬輛,增長10.7%;1-9月出口量61.9萬輛,下降17.2%
產銷總體
9月產銷創今年以來之最,乘用車突破200萬輛關口,商用車繼續保持優異表現
時值傳統的金九旺季,國內經濟形勢繼續向好,「六穩」「六保」任務落實成效日益顯現,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持續好轉,供需循環逐步改善,就業物價總體穩定,發展動力進一步增強,疊加各地促進消費的利好政策、活動以及雙節效應,市場得到有效提振,車市恢復形勢也繼續向好。同時,隨著影視及旅遊等在內的第三產業的逐漸復甦也加速了購車需求的釋放,因而9月汽車市場呈現進一步升溫的態勢。當月汽車產銷均實現兩位數增長,累計產銷降幅已收窄至7.0%以內。
據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9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2.4萬輛和256.5萬輛,環比分別增長19.1%和17.4%,同比分別增長14.1%和12.8%,與上月相比增幅有所擴大。截至當月,汽車產銷已連續6個月呈現同比正增長,其中銷量已連續五個月增速保持在10.0%以上。而基於9月的優異表現,今年前三季度,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695.7萬輛和1711.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6.7%和6.9%,降幅較1-8月分別繼續收窄2.9和2.8個百分點。其中,商用車累計增速已實現連續4個月同比正增長,且增幅持續擴大;然而市場份額佔比4/5的乘用車累計增速仍為負值,不過其單月銷量增長貢獻度今年首次超過商用車。(見圖表1、2)
結語
今年表現或好於預期,明年有望恢復性正增長
今年二季度以來,國內汽車市場逐步從疫情中恢復,表現明顯好於去年。中汽協判斷,隨著國內經濟逐漸復甦,市場消費信心增強;與此同時,為了彌補疫情帶來的損失,車企相繼加大營銷力度,為此四季度國內車市也將保持之前的增長勢頭,預計全年整體銷量有可能好於年初的預期。
但中汽協進一步指出,當前穩就業穩企業保民生壓力仍較大,國內消費信心還未完全恢復,進而低端產品需求的完全釋放尚需一段時間;並且近期局部地區突發的疫情也將對車市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中汽協認為,從經濟、政策、市場等多方面綜合考慮來看,2020年或將是中國汽車市場的峰底年份,2021年將有望實現恢復性正增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㈨ 產銷兩旺是什麼意思
要加,因為缺賓語,是一個賓語從句.建議修改:但贏來了產銷兩旺【的局面;的情況;的格局-------】
㈩ 什麼是發展果品加工業,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效益
熱區果品加工雖具一定規模,以內銷為主的蜜餞、涼果加工業產銷兩旺,但多處於作坊水平。水果罐頭有菠蘿、荔枝、柑桔片等,出口有一定市場,但商品水平不高且原料價昂、成本高,限制了生產發展。果汁有橙汁、菠蘿汁、西番蓮汁、番石榴汁等,飲料生產線很多,但多數果汁含量極低,原果汁和濃縮果汁雖是鮮果汁生產的方向,但我國生產量有限。原因是:①注重了先進設備的引進,忽視了加工原料生產基地的建設和配套。原料水果未形成加工規模致使一些先進的加工廠吃不飽,生產季節短;②引進的一些先進設備,缺乏配套綜合利用設備和技術,一般只生產單一產品,效益差;③原料品種選擇與生產配置不合理,加工設備利用率低,閑置時間長;④受市面價廉質假的「三精」飲料的沖擊,缺乏專利保障。
世界果品加工中果汁居首位,美國橙的75%、主產區佛羅里達州橙的95%以上用於加工濃縮橙汁;巴西橙(主要是夏橙)60%~70%用於生產濃縮汁。我國發展果汁加工業宜走貿工農一體化道路,以加工廠為龍頭企業,組辦「公司+農戶」式聯合企業,按加工需要布局水果種類和品種,尤其合理安排產期,保證加工原料供應。橙汁原料品種可以選擇化州橙、雪柑、夏橙、葡萄柚為主,菠蘿、西番蓮、番石榴、陽桃、番荔枝、杧果等都是極具特色的果汁原料品種,更要重視余甘、橄欖、野生小果以及一些具保健、富營養果類原汁或濃縮汁的開發。並逐步開發形成風味、功能各異的濃縮汁、原汁、果汁飲料及混合果汁飲料系列產品,提高設備利用率,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水果罐頭著重開發荔枝、龍眼罐頭,提高和鞏固菠蘿罐頭生產。干、涼果生產要提高機械化程度,改進加工工藝,進行綜合利用;不斷開發新品種,改進包裝裝璜,提升產品檔次。
水果加工業是農業產業的延伸,它既相對獨立,又是綜合的、高效益的產業。不能把加工業作為解決過剩的、劣質原料的應急措施來孤立考慮,而應以發展加工工業,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從加工品種選擇、栽培、原料供應到加工工藝優化及成品包裝銷售進行統籌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