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工業化起步於那一年
1782年英國人瓦特發明了蒸汽機,標志著世界工業化的開始。
世界工業化始於18世紀的英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
工業革命是指用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從工廠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轉變的過程。隨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加速了圈地運動,產生了大批無產者。同時海外貿易和殖民地的開發,使大量財富集中到英國資產階級手中。另外經典力學、熱力學等學科的理論創新也為工業革命帶來了契機。 17 世紀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和土地貴族聯盟為基礎的君主立憲制度,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確立資產階級政治統治的國家。資產階級利用國家政權加速推行發展資本主義的政策和措施,促進了工業革命各種前提條件的迅速形成。 英國工業革命從18世紀80年代開始,到19世紀中期基本結束 。
中國的工業化始於解放後,新中國1953年開始第一個五年計劃,第一個五年計劃內容的核心就是「一化三改造」。一化就是建議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基礎,三改造就是逐步實現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農業、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到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
『貳』 中國未來農業發展中,誰來種地
未來的農業一定會是機械化的,廣大的農民都是需要轉型的,土地會集中起來由機械來種植,其他的農民把土地交給有能力的公司或者是個人機械化種植,公司給農民以前土地相當的收入。農民轉型為工人還能賺工資。
以下就是農業發展的趨勢農業也有4.0時代了
農業也是如此。從1.0的體力和蓄力勞動農業到2.0的機械化農業,再到3.0的信息化(自動化)農業,最後達到現代農業的最高階段4.0。
「新一輪的工業化帶來的重要變革就是智能製造,而農業作為工業生產原材料的提供行業和工業製成品的使用行業,也必將融入這場時代的變革中,在向智能化時代即『農業4.0』時代發展。」李道亮說。
「如果把『工業4.0』概念,應用到農業領域,有一定的可行性,特別是在畜牧業和種植業等部門。」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在何傳啟看來,現代農業的發展,一方面來自農業科技和農業經濟的自身創新,一方面來自工業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
而如今,由於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強力滲透,信息流的「無孔不入」以及智能化的快速發展,「農業4.0」的生產、流通、消費三大領域將相互銜接,而勞動者、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這生產力的三要素也將發生本質性變化。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張建華博士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隨著國家「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實施,農業需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我國的現代農業4.0,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將成為必然。
「木桶效應」突出
在李道亮看來,「農業4.0」是一個新興事物,我國目前還處在「概念的界定、內涵的豐富、示範工程設計」這一階段,「農業4.0」是對現代信息技術的高度集成,投資大,風險也大,具有典型的木桶效應。
在國外,根據區位差別,美國學者把現代農業分為都市農業、郊區農業和鄉村農業。在廣大農村地區,現代農業的重點是機械化和信息化,發展規模化的「生態農業」和「精準農業」,提高農業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
何傳啟向記者表示,在都市和郊區,現代農業借鑒「工業4.0」的理念是可行的,「但必須與有機農業相結合」。
「農業是高風險的產業,既與季節性和保鮮期有關,也與氣候和市場變化有關。」何傳啟表示,要減少農業風險,就需要把先進技術、先進管理和先進經營模式聯系起來。單純採用高技術,也許可以帶來高產出,但未必有高效益和高回報。
眾所周知,經濟和市場是「物以稀為貴」。農業效率很高,農產品很豐富,農產品價格可能會下降。
「控制農產品成本的關鍵是控制『相對成本』,而不是絕對成本,就是要作投入產出分析,或者成本效益分析,把農產品的相對成本(相對於產品價格的成本)降下來,效益最大化而不是效率最高化。」何傳啟說。
協同發展是關鍵
「農業4.0」的發展以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技術為關鍵,「突破涉及農業物聯網的核心技術和重大關鍵技術,迎合現代農業的發展需求是『農業4.0』走向現實的必經之路。」李道亮說。
目前我國信息技術在農業的應用領域還不是很大,當這場跨行業的變革拉開序幕,一、二、三產業融合的步伐開啟時,傳統農業如何有效地應對信息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毋庸置疑,涉及信息產業的投入前期成本巨大,一旦建成,為單個使用者提供服務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這一特點使得未來產業進入的門檻越來越高。「農業生產想要發展壯大,就要學會合作和信息共享。」一位業內專家指出。
李道亮認為,我國農業專用感測器技術的研究相對還比較滯後,特別是在農業用智能感測器、rfid等感知設備的研發和製造方面,許多應用項目還主要依賴進口感知設備。
在張建華看來,在農業物聯網方面,相關的感測器技術、無線傳輸技術都已經獲得了較大的發展,基本能夠適合現代農業4.0建設的需求。「但要注意物聯網與大數據分析、與農業生產實際、與農產品市場流通等相結合。」
據了解,目前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中心、中國農科院等單位已開始進行農用感知設備的研製工作,「但大部分產品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其產品和國外產品存在不少差距,離產業化推廣還有一定的距離。」李道亮表示。
「『農業4.0』是現代農業的最高階段,隨著技術的進步,也可能會出現農業4.0的初級、中級、高級和終級等不同時期。」李道亮補充道。
延伸閱讀
農業發展的「三部曲」
農業1.0:依靠個人體力勞動及畜力勞動的農業經營模式,人們主要依靠經驗來判斷農時,利用簡單的工具和畜力來耕種,主要以小規模的一家一戶為單元從事生產,生產規模較小,經營管理和生產技術較為落後,抗禦自然災害能力差,農業生態系統功效低,商品經濟較薄弱。農業1.0在我國延續的時間十分長久,傳統的農業技術的精華在我國農業生產方面產生過積極的影響,但隨著時代進步,這種小農體制逐漸制約了生產力的發展。
農業2.0:即機械化農業,是以機械化生產為主的生產經營模式,運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代替人力、畜力生產工具,改善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業生產條件,將落後低效的傳統生產方式轉變為先進高效的大規模生產方式,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農業生產力水平。
農業3.0:隨著計算機、電子及通信等現代信息技術以及自動化裝備在農業中的應用逐漸增多,農業步入3.0模式。農業3.0,即信息化(自動化)農業,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和局部生產作業自動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徵的農業。通過加強農村廣播電視網、電信網和計算機網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充分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構建信息服務體系促進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使現代信息技術和智能農業裝備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等各個方面實現普及應用。與機械化農業相比,自動化程度更高,資源利用率、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更大。
『叄』 什麼是農業工業化
農業工業化又叫。農業機械化。農業機械化是指農活操作由使用人畜力轉移為使用機械,手工勞動被機械操作所取代的過程。
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
1、農、林、牧、副、漁等部門生產作業機械化,如農作物的耕種、排灌、植保、收獲,漁業的放養、打撈等;
2、產品運輸和加工的機械化;
3、農業基本建設施工機械化等。其作用在於提高勞動生產率,減輕勞動強度,提高農業單位面積產量。
(3)工業化什麼時候能代替人工種田擴展閱讀:
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意義
我國正面臨著傳統農業的生產與現代化機械農業相互轉化的重要階段, 為了加速農業機械化的不斷深化轉型, 要求切實依據我國農業機械化現階段的情況, 積極提高農業的發展水平, 加深基礎性農作物的機械化生產。
與此同時, 加快山區地帶的農業機械化水平, 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科技的不斷創新, 提高機械化水平技術, 加速形成經濟便捷、現代高效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還需完善農機作業環境, 積極深化土地整治和標准農田建設, 加快耕道、場地等基礎設施建設, 為農業機械化的廣泛應用打牢基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農業機械化
『肆』 改革開放以來農業生產條件發生了哪些變化
業與農村經濟三十年輝煌成就
――——改革開放3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八
改革開放以來,農業和農村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農產量穩步增加,農村基礎設施明顯加強,生產條件大大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實現了跨越式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僅解決了13億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且對世界農業也做出了積極貢獻,取得的輝煌成就舉世矚目。
一、農業生產快速發展,主要農產品供求呈現新格局
10月25日,河北省寧晉縣東旺村幾位農民正在將豐收的玉米碼垛。據國家統計局河北調查總隊介紹,2008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達9237.17萬畝,糧食總產量預計將達到2903.15萬噸,比2007年增加61.60萬噸,增長2.17%。糧食生產將實現自2004年以來的連續第5年增產。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我國農村改革突破人民公社制度、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後,生產力得到極大發展。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黨中央、國務院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不斷加強支農惠農政策,在全國徹底取消農業稅和農業特產稅,終結了延續2600多年農民種田交稅的歷史,對種糧農民進行「四補貼」(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農業生產資料綜合補貼),對主要糧食品種實行保護價收購政策,農業生產持續穩步增長。
(一)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產量以及人均佔有量均大幅度增加
2007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達到50160萬噸(10032億斤),比1978年增加近20000萬噸(近4000億斤),增長65%;棉花產量達到762萬噸,增加了2.5倍;油料產量達到2569萬噸,增加了3.9倍;糖料產量達到12188萬噸,增加了4.1倍。肉類總產量達到6866萬噸,增加了6倍多;水產品產量達到4748萬噸,增加了9倍。主要農產品的人均佔有量也有較大幅度提高,2007年糧食人均佔有量381公斤,比1978年提高19.4%;棉花5.8公斤,增長1.5倍;油料19公斤,增長2.5倍;糖料93公斤,增長2.7倍;水果138公斤,增長19倍;肉類人均佔有量52公斤,增長4.3倍,水產品36公斤,增長6.3倍。糧、油、棉、水果和蔬菜等農產品全面穩定增長,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提供了物質基礎。
(二)農產品品種優化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結構調整更加註重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更加註重發揮各地農業的比較優勢,更加註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主要農產品良種覆蓋率和優質化水平明顯提高。據農業部統計,2006年我國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四大糧食品種優質率分別達到69%、55%、42%和66%,「雙低」油菜籽的種植面積佔到75%以上,畜禽、水產、果菜等鮮活農產品的優質率也有很大提高,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發展迅速。
(三)主要農產品供求總體基本平衡
10月14日,南康市赤土畲族鄉新華農庄的一名畲族女孩在採摘甜柚。有「甜柚之鄉」美譽的江西省南康市近年來通過「公司+農戶」的方式發展甜柚產業,引進良種甜柚,產品遠銷上海、香港等地。新華社發(楊曉明 攝)
上世紀90年代後期以後,我國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求由長期短缺轉變為「總量基本平衡、豐年有餘」的基本格局。糧食等農產品供應豐富,為市場穩定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礎,支持了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農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市場化、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影響,農產品供求關系正在發生重要的階段性變化。糧食的需求結構發生重要變化,商品流通增加,商品糧需求上升。目前在主要農產品中,小麥和大米等口糧供求基本平衡,玉米正在從供求平衡向供不應求轉化,棉花產銷均大幅增長。蔬菜和水果產銷兩旺,大市場大流通格局基本形成。
二、農業生產條件大幅改觀
一是農業機械化水平逐年提高。據統計,全國農機總動力由1978年的11750萬千瓦增加到2007年的76590萬千瓦,增長了5.5倍。大中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分別從1978年的55.7萬台、1.9萬台提高到2007年的206.3萬台和63.4萬台。農作物機收、機播面積逐年增加,小麥、稻穀、大豆等大宗農作物機械作業面積大幅提高。二是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加強。到2007年末,全國有效灌溉面積達到56518千公頃,比1978年增長了25.7%。旱澇保收面積達到41153千公頃,機電排灌面積增加到37762千公頃。農田水利建設為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三是以設施農業為代表的現代農業發展加快。第二次農業普查結果顯示,目前,全國溫室面積為81千公頃,大棚面積465千公頃,中小棚面積231千公頃。2006年末,在溫室和大棚中種植蔬菜723千公頃,佔全部蔬菜播種面積的4.3%;種植的水果和園藝苗木共184千公頃,佔全部果園面積的1.8%。設施農業、生態農業等高科技農業的發展促進了蔬菜、水果等農產品數量和質量的提高。
三、農業、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的成就
為了適應新階段變化的要求,黨中央、國務院更加註重改善農村經濟結構、提高農業生產質量,為農業生產創造更大的市場空間,實現農業增長方式從數量增長到質量和效益增長的轉變。
(一)農林牧漁業結構不斷優化
10月24日,一艘香港漁船的船工在蛇口碼頭准備進行交易。自1993年以來,在深圳市的蛇口、鹽田和南澳漁港碼頭活躍著一支4500多人的香港流動漁民隊伍,這些具有香港和深圳雙重身份的漁民可在深港兩地自由往來。這是改革開放環境下深圳作出的一項便民舉措。新華社記者周文傑 攝
從農、林、牧、漁業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看,農業比重不斷減少,林業、畜牧業、漁業所佔比重不斷上升。2007年,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在農業總產值(不含農林牧漁服務業)中的比重分別為52.3%、4.0%、34.2%、9.5%,與1978年相比,農業所佔比重下降了27.7個百分點,林業、畜牧業和漁業則分別上升了0.6、19.2和7.9個百分點。
(二)主要農產品生產專業化分工和區域化生產格局基本形成
在資源比較優勢的驅動和產業政策的引導下,農產品逐步向優勢產區集中。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種植業的區域化生產格局已基本形成。目前河南、黑龍江等13個糧食主產省糧食產量佔全國的70%以上,提供的商品糧佔全國的80%以上;全國已經形成東北的大豆、玉米帶;黃淮海地區花生、小麥帶;長江流域油菜帶;黃河流域和西北內陸的棉花產業帶。畜牧業生產也更加向區域化集中發展。四川、湖南等13個生豬主產省豬肉產量已佔到全國的75%以上。內蒙古、黑龍江等7個奶業主產省牛奶產量佔全國的60%以上。農產品產量品種不斷豐富,質量不斷提高,為社會提供了豐富的生產生活資源,大大提高了我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
四、農村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水平持續改善
改革開放初期,農民生產經營活動單一、收入來源單一,農民收入以農業收入為主體、以糧食收入為主體,實物收入占很大比重。隨著市場經濟發展、農村就業結構的變化和體制改革深化,農民收入來源市場化、多元化和非農化的趨勢明顯,農民收入格局發生了根本變化。
(一)農民收入大幅提高,收入結構呈現新的特點
1978-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34元提高到4140元,扣除物價因素,平均每年增長7.1%。農民收入結構呈現全新特點:一是以農業收入為代表的家庭經營收入比重下降。2007年農村居民家庭生產經營純收入人均2194元,在農民人均純收入中所佔的比重為53%,比改革開放初期下降了20多個百分點。二是以外出務工收入為代表的工資性收入比重穩定上升,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2007年農村居民的工資性收入人均1596元,在農民人均純收入中所佔的比重為38.6%,比上世紀80年代初期提高了近20個百分點。農民工資性收入增長主要是由農民外出務工收入增長推動的。1997年以來,農民外出務工收入一直呈兩位數增長,在工資性收入中佔有突出地位。2001年,農民外出務工收入占工資性收入的比重為36.5%,到2007年,農民外出務工收入占工資性收入的比重已經達到40.8%。三是現金純收入比重不斷增長。2007年現金純收入在農民人均純收入中所佔的比重為85.2%,比1978年提高43個百分點。
(二)農村居民生活持續改善
10月28日,一名工人在河北省萬全縣宣平堡鄉南李家莊村的「新民居」建設工地上施工。 2008年5月,河北省萬全縣對作為生態移民搬遷村的宣平堡鄉南李家莊村村民住宅進行開工建設。該村戶型設計參照借鑒《燕趙新民居》優秀設計方案,規劃為二層獨院聯排式建築,建築總面積15000平方米,可安排119戶村民入住。 為改善農民住宅品質,河北省文明辦、河北省建設廳等於2006年9月聯合開展河北新農村民居建築設計大賽,從中選取100套獲獎民居建築設計方案,命名為《燕趙新民居》,並於2008年開始在全省農村巡迴展出,將這些體現節約資源、舒適實用要求的新民居設計圖免費送到農民手中,供各地農民群眾建房時借鑒參考。據了解,目前河北省已經建成1000多套「新民居」樣板房,以引導全省農村的民居建設。 新華社記者 鞏志宏 攝
收入的不斷增長為農村居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堅實基礎。1978-2007年,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由116元提高到3224元,生活水平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邁進。主要表現在:一是農村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恩格爾系數從1978年的67.7%下降到2007年的43.1%,下降了24.6個百分點,表明農村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優化。二是發展和享受性消費支出快速增長。2007年農村居民人均文教娛樂、醫療保健、交通通訊的支出水平分別達到306元、210元和328元,在生活消費支出中所佔比重比1980年分別提高了4.4、4.4和9.8個百分點。三是農村居民家庭生活逐步進入電氣化、信息化時代。1978年,農村居民家庭幾乎沒有任何電器,2007年每百戶農村居民家庭擁有的電視機、電冰箱和洗衣機等耐用消費品分別達到106.5台、26.1台和45.9台。在傳統耐用消費品穩步提高的同時,信息化設備在農村普及的速度加快,2007年,平均每百戶擁有電話機、行動電話和計算機分別達到68.4部、77.8部和3.7台。
(三)農村貧困狀況大幅改善
1978年開始的經濟改革推動了農村經濟的巨大增長,為國家不斷強化反貧困措施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國家先後實施了開發式扶貧規劃、「八七扶貧攻堅計劃」,不斷加大扶貧資金投放力度,完善扶貧措施,並確定了592個國家貧困縣作為扶貧攻堅的重點區域,到2000年,貧困人口從1978年的2.5億人減少到3209萬人,貧困發生率從30.7%下降到3.5%,農村扶貧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進入新世紀,國家制定了《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以產業化扶貧和勞務輸出為依託,整村推進緩解貧困,扶貧事業取得了新的成就。到2007年,貧困人口減少到1479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6%。
五、農村基礎建設不斷加強
改革開放前,農村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生產條件落後,市場體系建設滯後,農業和農村基礎建設百廢待興。經過30年的發展,農村的基礎建設有了很大的改觀。特別是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來,黨中央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規模和力度明顯加大。
(一)農村交通、電力和文化衛生等基礎設施快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一直高度重視鄉村道路、農村電網、文化教育等關系農業和農村長遠發展的基礎建設,農村基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第二次農業普查結果顯示,目前,全國通公路、電話、通電和能接收電視信號的行政村的比重均已達到95%以上,80%以上的鄉鎮有郵電所。文化教育、環境衛生和醫療機構也得到大幅改善,目前85%以上的村在3公里范圍內有小學,98%以上的鄉鎮有醫院、衛生院,72%的鎮實施集中供水,37%的鎮有垃圾處理站。
(二)農村市場體系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30年農村改革始終堅持了市場化的取向。農村市場化改革突破統購統銷的計劃經濟模式後,經過多次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了開放、統一、競爭、有序的農產品市場體系,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糧食流通體制初步建立;農產品市場主體已經從單一經營發展為農民、各種中介組織、國有流通企業等構成的多元化經營;流通渠道逐漸形成了零售、批發、期貨等多層次並進;信息服務也正朝著不斷滿足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多方需要的方向發展。市場基礎設施也取得顯著成效,第二次農業普查結果顯示,2006年末,68.4%的鄉鎮有綜合市場,34.4%的村地域內有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8.4%的鄉鎮有儲蓄所。
(三)農村社會事業邁出新步伐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堅持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教育、衛生、保障等社會事業發展和改革,農村社會事業快速發展,為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教育方面,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和免費提供教科書,使1.5億學生受益;在衛生方面,改造和新建1.9萬所鄉鎮衛生院,為1.2萬個鄉鎮衛生院配備了醫療設備。在社會保障方面,2007年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擴大到全國86%的縣,惠及7.3億的農業人口;在全國農村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566萬農村居民納入保障范圍。
六、農村非農產業快速發展,工業化、城鎮化水平得到新提高
(一)農村非農產業快速發展
黨中央、國務院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方針,以鄉鎮企業為主體、小城鎮建設為依託的農村非農產業快速發展。各地更加註重農產品加工轉化和突出綠色品牌,建設了一批特色鮮明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農產品加工業成為鄉鎮企業發展新亮點。據農業部統計,2006年鄉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46810億元,比2001年增長1.1倍;實現利潤總額14735億元,比2001年增長1.5倍。農村非農產業的發展,優化了農村就業結構。改革開放後,農民獲得了自主進行擇業和進城務工的權利,非農產業就業人員和外出從業人員比重迅速增長,根據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結果,2006年,農村非農產業就業人員[1]占農村從業人員總數的比重從1978年的7%提高到29.2%。
(二)工業化、城鎮化水平得到新提高
農村非農產業尤其是鄉鎮工業的發展促進了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鄉鎮工業與城市工業優勢互補、協調發展,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化道路。農村工業化帶動了農村城鎮化發展,各類鄉鎮工業小區的建設與完善,改善了農村基礎設施條件,促進了農村服務業的發展。小城鎮建設以鄉鎮企業和服務業為產業依託,加快發展,開創了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我國城鎮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7年的44.9%。
七、農村勞動力供求關系和就業呈現新格局
11月2日,農民工在九龍坡區教委咨詢台前就子女就學問題進行咨詢。當日是第二個重慶市農民工日,由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重慶市九龍坡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同在藍天下,攜手共成長」農民工子女就學「關心關愛」大型咨詢活動在重慶楊家坪步行街拉開帷幕。來自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和各區縣教育部門、職業技術學校的上百人,就農民工子女入學、職業技術培訓、學費減免等問題為農民工們進行了專業咨詢。據了解,重慶市目前接受農民工子女就學的指定學校已經達到了406所,接受進城農民工子女19.8萬人。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改革開放後,農民獲得了自主進行擇業和進城務工的權利,非農產業就業人數和比重迅速增長,進城務工農民穩步增加,農村勞動力供求關系和就業呈現新格局。
(一)農村勞動力結構趨於優化
從三次產業來看,全社會在第一產業就業人員佔全部就業人員的比重從1978年的70.5%下降到40.8%。根據第二次農業普查結果,2006年末,農村勞動力資源總量中男勞動力佔50.8%,女勞動力佔49.2%。農村從業人員中在第一產業從業的佔70.8%,在第二產業從業的佔15.6%,在第三產業從業的佔13.6%。從文化程度來看,農村居民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勞動力從1985年的35%提高到2006年的61%。
(二)農村勞動力流動呈現新格局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勞動力大規模向城市流動和轉移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農民工廣泛分布在國民經濟各個行業,在加工製造業、建築業、採掘業及環衛、家政、餐飲等服務業中已佔從業人員半數以上,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勞動力流動主要特點:一是規模大。農村住戶戶籍勞動力中離開本鄉鎮外出從業勞動力1.3億人,占農村從業人員總數的比重達到27.5%。其中,男勞動力8434萬人,佔64%;女勞動力4747萬人,佔36%。外出務工以青壯年為主,21-40歲佔66%。外出從業勞動力中,在鄉外縣內從業的勞動力佔19.2%,在縣外市內從業的勞動力佔13.8%,在市外省內從業的勞動力佔17.7%,去省外從業的勞動力佔49.3%。二是外出務工以從事二、三產業為主。外出從業勞動力中,在第一產業從業的勞動力佔2.8%,在第二產業從業的勞動力佔56.7%,在第三產業從業的勞動力佔40.5%。三是外出打工的模式發生轉變。改革初期,農民外出務工主要是利用農閑季節短期的、季節性的外出打工,或者以年為單位在城鄉和地區之間流動打工。進入新世紀以來,農民工外出打工出現新跡象,完全脫離農業生產、長年在外打工的農民工比例增大,打工的兼業性減弱,農村舉家外遷勞動力不斷增加。
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堅持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黨的領導與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相結合。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取得輝煌成就。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來,中央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在全國徹底取消農業稅,全面實現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對農民進行直接補貼,農民得到了長期的實惠。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確立了統籌城鄉發展的指導思想,將「三農」工作從「基礎地位」提升到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中央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歷史任務。以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為重點,切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堅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局面加速形成,農業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伍』 機器收割逐漸代替手工收割,收割工人會逐漸失業嗎
一般情況下來說,就社會發展趨勢來說,手工收割是肯定會被機器收割來取代的,所以說手工收割是非常耽誤時間的,而且效率也是不高的,這些也是遠遠落後於機器收割,因此正是因為在高效率的趨勢下,機器收割必將會取代手工收割,所以說手工工人會逐漸失業,這也是顯而易見的,總的來說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考慮。
3,工業化的發展機器必將代替手工收割。不得不說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機器啊,逐漸取代了人工正,是因為這樣高效率的前提下,而且大多數人都會提高足夠效率,而且機器的優點遠遠高於了人工,所以說從多方面考慮機器收割是肯定會超過手工收割,而且也更符合社會發展的趨勢。
總的來說社會發展趨勢就是機器收割大於人工收購,而且人工收割肯定也會隨著需求的減少而導致逐漸失業,這也是社會發展的趨勢。
『陸』 三次工業革命分別是什麼時候
第一次工業革命:機械化
時間: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今(大概是1950年到今天)
特點:第三次工業革命相對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了更加巨大的變化。不再局限於簡單機械,原子能、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人工材料、遺傳工程等具有高度科技含量的產品和技術得到了日益精進的發展。以互聯網為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幾乎把地球上的每個人都聯系了起來,工業中的生產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機器人。人類在這個時代的「野心」不再局限於放眼所及的地球,而是星辰大海,並且在航天技術的高速發展下得到了實現。
(空間技術的利用和發展)
1957年,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開創了空間技術發展的新紀元。
1958年,美國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
1959年,蘇聯發射的「月球」2號衛星成為最先把物體送上月球的衛星。
1961年,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飛船率先進入太空。
1969年,美國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實現了人類登月的夢想。70年代以來,空間活動由近地空間為主轉向飛出太陽系。
1970年,中國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中國宇航空間技術迅速發展,現已躋身於世界宇航大國之列。
1981年,美國第一個可以連續使用的哥倫比亞太空梭試飛成功,並於2天後安全降落。它身兼火箭、飛船、飛機等3種特性,是宇航事業的重大突破。
(原子能技術的利用和發展)
1945年,美國成功試制原子彈。
1954年,蘇聯建成第一個原子能電站。
(電子計算機技術的利用和發展)
1946年,出現第一代計算機為電子管計算機。
1959年,出現第二代計算機為晶體管計算機。
1964年,出現第三代計算機為集成電路計算機。
1970年,發展為第四代計算機為大規模集成電路機。
第四次工業革命:智能化
時間: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時間比較模糊,2010年7月,德國政府通過了《高技術戰略2020》,把工業確定為十大未來項目之一,到今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成就並沒有覆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規模。我們現如今應處於第三次工業革命到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的過渡期。
特點:在《高技術戰略2020》中,德國政府希望在未來10-15年的時間里,最大程度地實現生產的自動化。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承擔核心技術支持,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會代替人工,甚至是完全替代,實現「無人工廠」。雖然第四次工業革命對人工的解放做到了極致,但是有關於高度智能的機器人在具有「思維」後會對人類產生不利企圖的擔憂也隨之而來。
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智能家電、人機交互、3D技術、網路通訊技術、物聯網、資源整合、移動互聯網、數字化製造、大數據革命、機器自組織、雲計算、高度數字化
『柒』 法國工業化的實現是什麼時候
19世紀20~60年代,法國工業生產中以機器為主體的工廠制度代替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手工工場的一場變革。亦稱法國工業革命。法國產業革命的發生,是法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它既是工業生產技術上的革命,又是社會生產關系的巨大變革。 法國的產業革命,從波旁王朝復辟時期(1815~1830)的後半期開始,到路易·波拿巴(1778~1846)當權的第二帝國(1852~1870)末期基本完成,前後大約經歷了半個世紀。在此之前的拿破崙(1769~1821)統治時期是法國產業革命的准備時期,當時所實行的一系列經濟政策,推動了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為產業革命的發生提供了物質技術前提(見法國拿破崙時期的經濟政策。拿破崙政權覆滅之後,在波旁王朝復辟初期,法國政局還不夠穩定,經濟上還要恢復拿破崙戰爭所帶來的創傷。只是進入20年代以後,形勢逐漸好轉,法國才有可能開始進行產業革命。第一階段從20年代到40年代末,是法國產業革命的第一階段。這一時期各個生產部門,主要是紡織工業部門開始大量使用機器,到1848年,蒸汽機已經從1820年的65台增加到5000台。輕工業特別是棉紡織業的發展最為迅速,到40年代末,法國已有 566個棉紡織廠,共擁有11.6萬台紡紗機和350萬紗錠,年消耗棉花在6000萬公斤以上。同時,煤鐵生產由於更換設備和推廣了新技術,產量也有成倍的增加。交通運輸的發展也很迅速,自從1832年建成第一條全長39公里的里昂-聖艾蒂安鐵路之後,鐵路建設蓬勃興起,到40年代末已經完成了約3000公里的鐵路線,從而進一步推動了工業的高漲。第二階段50~60年代是法國產業革命的第二階段。這一時期法國國內局勢相對穩定,而且政權也由金融資產階級轉入到工商業資產階級手中,在政治上保證了國民經濟的繼續高漲,大大加快了工業發展的進程。這20年是法國國民經濟空前大發展的時期,特別是重工業的增長尤為迅速,煤和鐵的產量在此期間都提高了兩倍。鐵路的修建在政府的鼓勵和扶助下,更是形成了高潮。1870年法國鐵路總長度已達17924公里,基本上完成了各條主要的干線。這一時期輕工業的發展,也仍然保持著較高的速度。紡織工業進一步採用了新的技術裝備,機器生產普遍地代替了手工勞動,棉花的消費量增加了一倍,棉紡織品也開始大量運銷到國外市場。到60年代末,法國工業部門中使用的蒸汽機已有 2.9萬台,近代工廠也在各地普遍建立。工業總產值達到 120億法郎,20年間增加了兩倍。至此,產業革命基本完成,資本主義制度最終確立起來。
『捌』 年輕人務農的越來越少,以後的農業發展面臨什麼問題
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市場也出現了不少新興行業。由於市場主力軍逐漸變為80後、90後,這些人群的受教育程度遍較高,因此在職業上的選擇也更為廣泛。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新興行業不斷出現,然而選擇從事傳統行業的人卻越來越少。
隨著城市就業崗位逐漸飽和,在競爭壓力不斷增大的情況下,率先回到農村發展的年輕人,也有望迎來更多的機遇。如果能夠把握住農村的造富風口,「翻身」成為有錢人也不是難事。
『玖』 為什麼現在沒有人種田種地了
外界因素:
1、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農村勞動力特別是青壯年勞動力大量轉移到非農產業。
2、相對在城市打工的收入,在農村種一年地也不如外出打工一個月賺得多。3、農民一直沒被當做城裡人來善待。農村的水利、垃圾、用電、上網、醫療等問題幾乎沒有人管。農民的孩子上學也是一項重要的問題,哪怕只是為了孩子的上學,有的農民父母也要到城市打工的。
所以留在農村種田種地的多是一些老幼病殘婦女兒童。
內部因素:
一是種田成本大,收入少。二是水源污染嚴重,導致顆粒無收。三是受自然條件氣候的影響。四是農民的地被政府徵收,手裡沒地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