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重工業企業的倒閉會對就業壓力有什麼影響
首先,重工業企業的倒閉,直接影響到這些企業工人就業,會讓他們失業。其次,重工業企業是很輕工業聯系在一起的,時間長了,會導致輕工業衰減,從而導致失業潮來襲
⑵ 緊急:如果一個國家沒有製造業會有怎樣的影響
國家出台煤電聯動機制方案對裝備製造業影響不大
「放開電煤價格,實施煤電聯動的決策我們完全贊同。但我們還希望,該方案的出台也一定要考慮到為煤炭行業發展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12月27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陶鳳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就在此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出台了建立煤電聯動機制的方案。
市場化是化解煤電之爭的根本途徑
方案起草工作負責人之一、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的劉滿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要徹底地消除煤電價格之爭,除了要解決電煤供求矛盾外,還要解決來自運輸瓶頸、煤炭資源品質結構不合理等方面的制約。因此,煤電價格聯動措施並不能解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內電煤供應緊張問題,還需綜合治理,需要進一步進行電力市場化改革,通過電價市場化來最終形成市場化的煤電聯動,化解煤電價格之爭。
陶鳳鳴就營造煤炭行業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提出建議:
首先,創造有利條件,將逐步理順電煤價格作為實施煤電聯動方案的一個重要原則。其次,切實減輕煤炭企業的負擔。第三,規范煤炭市場的秩序,有關部門應及早發布《煤炭交易規則》,規范市場交易行為;執行直接銷售,減少中間環節,徹底解決流通領域的盤剝問題;建立鐵路、煤礦、用戶經濟制約關系,嚴格按照合同辦事;鼓勵大中型煤炭企業與大型電力企業簽訂長期供貨合同,維護產銷雙方經濟利益。第四,有關部門應加快建立煤礦退出援助機制,抓緊研究設立煤礦退出援助基金。第五,加強煤炭需求側管理。
裝備製造業不會受太大影響
煤電聯動方案的出台對煤炭企業、裝備製造企業又有哪些影響呢?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重大裝備信息中心高級工程師侯濤對記者說:「從方案看,區域電網內煤價漲幅差距較大的,分省(區、市)調整電價。電價的調整肯定會對機電行業有影響,影響有多大要看最終調整方案。就裝備製造行業而言,近年來電價持續上漲,裝備製造企業的效益一直很理想,其中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生產企業的訂單已經排到了2006年,即使聯動方案最終會增加裝備製造業的成本,增加的部分也會再向下游用戶轉移,而用戶對價格的微調並不會太在意。因此,電價上調對裝備製造業的影響不大。」
遼寧省阜新市海黎煤炭運銷公司有關負責人稱,該方案的出台肯定會緩解煤炭與電力兩大行業之間多年的矛盾。但是,由於相當一部分電力企業長期拖欠煤炭企業的貨款,如何化解將是煤炭與電力企業需要面對的又一大難題。
聯動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漲價
聯動方案指出,各省、市將據此為基礎制定自己省內的煤炭與發電價格聯動方案。劉滿平強調,各地在實施方案時,首先要避免將聯動措施誤解成漲價信號。他指出,在電價還沒有實現真正市場化之前,煤電價格聯動要建立一個長效的機制,電價和煤價應隨市場行情升降,不能只升不降。其次,煤電聯動後,電價調整不宜過於頻繁,不但要考慮全國范圍內的調整,還要考慮到區域內電價的調整,避免頻繁調整引發社會大范圍的震盪。第三,煤電聯動後,煤電價格調整時間應和煤炭價格運行規律相聯系,應選擇在煤炭價格相對平穩的時期調整,要注意錯開煤炭的消費高峰期。否則不利於穩定煤炭市場。第四,煤電聯動後,對煤炭價格上漲幅度的判斷,不能單看煤炭出礦價上漲幅度,還要看煤炭到廠價格變化幅度以及中間流通環節費用的變化情況。第五,煤電聯動後,電價調整應以促進工業經濟結構調整為主,以調整工業用電價格為主,盡量避免居民生活用電漲幅過大。
電煤缺口有望得到解決
「我省的煤電價格聯動方案早已經草擬完畢,就等發改委的這份文件了。
我們剛剛接到發改委的通知,現正就意見有關要求核查電煤價格等有關數據,數據上報以後,發改委會給我們一個電價調整的最終方案,到時我們就可以實施了。」12月24日,湖南省物價局重工業商品價格管理處處長肖谷成對記者介紹了他們實施煤電聯動的進展情況。據記者了解,不僅是湖南省,其他省、市也開始了類似的操作。
聯動方案對於那些被電煤短缺所困擾的省、市來說簡直就是一個福音。據湖南省統計局工業交通能源處周志強介紹,由於進入冬季枯水季節,水力發電能力迅速下降,今冬明春,湖南省的電力供應主要靠火電支撐。截至12月22日,全省八大主要火電廠的庫存電煤僅為7.5萬噸,全年電煤缺口高達200萬噸以上。他認為,實施煤電價格聯動機制,湖南的電煤缺口將基本上得到解決。
國家發改委12月15日印發了《關於建立煤電聯動機制的意見的通知》。該聯動方案包括十三條相關的安排與兩個核心的計算公式,即上網電價與煤炭價格聯動的公式以及銷售電價與上網電價聯動公式。在基礎價格方面,要求首次煤電價格聯動以2004年5月底煤炭企業銷售電煤的車板價為基礎,根據6~11月電煤車板價的平均漲幅,按照煤電價格聯動公式測算和調整發電企業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調整電價時電網經營企業輸配電價標准維持現行實際水平不變。
⑶ 農業和輕工業落後為什麼會制約重工業發展
在後發國家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幾乎都存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怎樣協調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之間的比例關系?這個關系處理不好,不但影響經濟的發展,而且還會導致社會的動盪,甚至社會的變革。新中國成立後仿效蘇聯實行重工業優先發展的戰略,但由於蘇聯長期以來沒有處理好,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系,所以,這一戰略在中國學術界和人民群眾中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到底重工業優先發展的戰略對不對,怎樣處理三者之間的關系?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以蘇聯為鑒,帶領億萬人民對此進行了艱苦的探索。尤其是毛澤東本人提出了許多正確的見解,大大豐富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推進了毛澤東思想的發展。雖然這些理論在實踐中並沒有完全被正確的運用,但對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還是起到了巨大的指導作用。
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的價值評定
縱觀世界歷史,先發展起來的國家基本上是先發展輕工業和農業,等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再發展重工業,如英法等國。對此,毛主席有深刻的認識,曾說:「資本主義長期著重發展輕工業。」[ 毛澤東:《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1959年12月-1960年2月)]英國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後,實行自由經濟政策,讓人民自己去發展經濟,人們當然去發展那些投資少、見效快,適合當時形勢與需求的產業了。所以,一直都在著重發展輕工業和農業,國家的主導產業部門是毛紡織和棉紡織工業,以及相關的輔助產業部門如,畜牧業、採煤業。直到工業革命時,由於科技革命使科學技術取得巨大進步,工業部門的資本有機構成有了提高,才開始發展重工業,工業革命後,英國才具備用機器製造機器的能力。這種發展方式是符合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的,馬克思的生產資料優先增長規律認為,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隨著資本有機構成的不斷提高,追加的資本中不變資本的比重越來越大,由此會影響到整個預付資本有機構成的不斷提高。這樣,就要求第一部類的增長快於第二部類,而在第一部類中增產最快的又是製造生產資料的生產資料部門。所以,正常的經濟增長方式應該是從簡單到復雜的,從農業和輕工業為主逐步過渡到以重工業為主的,這是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
而後發展的國家往往會實行重工業優先發展的戰略,其後再適當地增加農業和輕工業的比重,像德國、日本以及後來的社會主義國家。後發國家選擇這一戰略是有其必然的原因的,既充分利用了客觀條件,又滿足了本國人民的感情。
一、充分利用了後發優勢。那些從發展經濟的開始就以重工業為主的國家認為,如果先有了用機器製造機器的能力,然後再去製造機器便容易得多,而且,先發展起來的國家已經具備了這樣的技術,他們只需要學來就可以了,節省了許多摸索的時間。這就像一個想要辦養雞場的人所考慮的一樣,是先買雞蛋,再將其孵化,長大後靠這些雞生的蛋發財;還是直接買一群雞,立刻就可以賣蛋賺錢。從這一點來說,如果有優先發展重工業的能力,應該先發展重工業。
二、後發國家基於政治上的考慮也傾向於優先發展重工業。首先,在面臨外部敵人的威脅時,或企圖去侵犯別的國家時,便會急於發展重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德國為了和英法搶占殖民地和日本為了擺脫殖民壓迫並去壓迫別的國家都採取了這一發展戰略,還有中蘇等社會主義國家在面臨西方列強的封鎖和挑釁時也選擇了這一戰略;其次是為了實行趕超戰略,德日為了趕超英法老牌強國,與他們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中蘇和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為了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也都試圖趕超美英等發達國家,當然,蘇聯實行趕超戰略還有與美國在全球爭霸這一層因素。
中國實行這一戰略,首先是因為有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指導;其次是政治上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封鎖和軍事威脅;再次是要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吸引廣大人民投身於經濟建設的洪流中,發展經濟,保家衛國;最後是因為有了蘇聯這個榜樣,蘇聯實行的是重工業優先發展的戰略。列寧在實行新經濟政策之初,他就指出:「增加財富、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的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礎只有一個,這就是大工業。如果沒有資本主義的大工廠,沒有高度發達的大工業,那就根本談不上社會主義,而對於一個農民國家來說更談不上社會主義了」[ 《列寧全集》第32卷,第399頁]。又說:「不挽救重工業,不恢復重工業,我們就不能建成任何工業,而沒有工業,我們就會滅亡而不成其為獨立國家。」[ 《列寧全集》第33卷,第385頁]可見,列寧把重工業與國家的生死存亡聯系在一起了,中國建國之初與蘇聯的情況比較接近,自然會借鑒蘇聯的模式了;最後是由我國建國初期的實際狀況決定的,毛澤東曾描繪了當時的情況,他說:「現在我們能造什麼?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麵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 毛澤東:《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1954年6月14日)]如此薄弱的重工業,如不加以重視,則會導致:軍事上無御敵之武器,經濟上無發展之潛力,政治上無引人之魅力。國家沒有存在的基礎,沒有發展的條件,發展重工業便成為一項急切的任務。
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系
我國和其他一些國家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基本上是正確的,尤其是我國,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現實上來看,重工業優先發展都是必由之路。但在實際運用這一戰略思想的時候,卻往往會出現過分地強調發展重工業,而忽視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造成可怕的後果。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資料優先增長,並不意味著生產資料生產可以脫離消費資料生產而孤立地增長,彷彿生產資料生產比消費資料生產增長得越快越好。因為,生產資料生產的增長,歸根結底要依賴於或受制於消費資料生產的增長。這表現在:第一,第一部類擴大再生產所追加的勞動力對消費資料的需要,要依賴第二部類的增長來提供;第二,第一部類為第二部類製造的更多的生產資料,有待於第二部類的增長而去購買和使用;第三,第一部類為本部門製造的更多的生產資料,最終也要受第二部類發展的制約,因為社會生產的最終目的總是為了消費,否則將成為無目的的「為生產而生產」。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它會人為地加大不變資本的追加,使有機構成提高,從而降低了勞動力價值,使勞動者的工資與他們付出的勞動不相等;而且在經濟不發達的情況下,過分發展重工業,必然就要犧牲一部分必要的輕工業和農業。這樣勞動者拿著很低的工資,也買不到足夠的消費品,使人民群眾普遍對政府不滿。尤其是德國和日本一度實行國家主義的意識形態,使國民經濟軍事化,聲稱要大炮不要黃油,使人民的利益受到極大傷害,他們用血和淚換來了國家經濟的發展,軍事的強大。但是,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卻不能這樣無視人民群眾的利益,不能只注重發展重工業,而置輕工業和農業於不顧。
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關系,其實就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系。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工業是主要矛盾,農業是次要矛盾,在工業中重工業是主要矛盾,輕工業是次要矛盾,解決主要矛盾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但決不能忽視次要矛盾的解決,次要矛盾解決不好,會阻礙主要矛盾的解決,以致於對整個問題的解決起了消極作用,而且,主次矛盾之間也可能會相互轉化,在一定條件下,農業和輕工業也會成為主要矛盾。毛主席在《論十大關系》、《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等著作中論述了這些觀點。
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這篇文章中認為:「重工業是我國建設的重點。必須優先發展生產資料的生產,這是已經定了的。但是決不可因此忽視生活資料尤其是糧食的生產。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養活工人,還談發展什麼重工業?所以,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系,必須處理好。」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文中繼續說:「這里所講的工業化道路的問題,主要是指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大發展關系問題。我國的經濟建設是以重工業為中心,這一點必須肯定。但是同時必須充分注意發展農業和輕工業。」然後又以蘇聯和東歐為鑒說:「在處理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繫上,我們沒有犯原則性的錯誤。我們比蘇聯和一些東歐國家做得好些。像蘇聯的糧食產量長期達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問題,像一些東歐國家由於輕重工業發展太不平衡而產生的嚴重問題,我們這里是不存在的。他們片面地注重重工業,忽視農業和輕工業,因而市場上的貨物不夠,貨幣不穩定。」[ 毛澤東:《論十大關系》(1956年4月25日)]而要求我國在以重工業為主的基礎上,加重農業和輕工業的比例,他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中說:「工業的發展當然要快於農業。但是,提法要適當,不能把工業強調到不適當的地位,否則一定會發生問題。」並預示會起到積極的結果。「加重的結果怎麼樣?加重的結果,一可以更好地供給人民生活的需要,二可以更快地增加資金的積累,因而可以更多更好地發展重工業。重工業也可以積累,但是在我們現在的經濟條件下,輕工業、農業積累得更多更快些。」[ 同上]主席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文中也說「農業和輕工業發展了,重工業有了市場,有了資金,它就會更快地發展。這樣,看起來工業化的速度似乎慢了一些,但是實際上不會慢,或者反而可能快一些」。這充分體現了主席的「重工業優先發展,不忽視輕工業和農業」的戰略思想。
主席又在思想領域針對三者的關系辨證地告誡全黨:「這里就發生一個問題,你對發展重工業究竟是真想還是假想,想得厲害一點,還是差一點?你如果是假想,或者想得差一點,那就打擊農業、輕工業,對它們少投點資。你如果是真想,或者想得厲害,那你就要注重農業、輕工業,使糧食和輕工業原料更多些,積累更多些,投到重工業方面的資金將來也會更多些。」[ 同上] 「從長遠看多發展一些輕工業和農業會使重工業發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於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會使它發展的基礎更加穩固。」[ 同上]這些論述從理論上來說,都是非常正確的,但在實踐中還是沒有做好,使人民群眾的利益受到極大的損害,而且影響了重工業的進一步發展。
重工業優先發展的戰略沒有錯,關鍵的問題在於怎樣加大輕工業和農業的比例,總結國內、國外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一定不能忽視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蘇聯從開始工業化就實行剝削農業的政策,結果實現工業化後,農業的發展還沒有達到1917年的水平。主席針對這種狀況說:「我國人民現在還要像蘇聯那個時候一樣,忍受一點犧牲,但是只要我們能夠使農業、輕工業、重工業都同時高速度地向前發展,我們就可以保證在迅速發展重工業的同時,適當改善人民的生活。蘇聯和我們的經驗都證明,農業不發展,輕工業不發展,對重工業的發展是不利的。」[ 毛澤東:《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1959年12月-1960年2月)]中國沒有實行蘇聯那樣的剝削農業的政策,毛澤東在《十大關系》中說:「我們對農民的政策不是蘇聯的那種政策,而是兼顧國家和農民的利益。我們的農業稅歷來比較輕。工農業品的交換,我們是採取縮小剪刀差,等價交換或者近乎等價交換的政策。我們統購農產品是按照正常的價格,農民並不吃虧,而且收購的價格還逐步有所增長。我們在向農民供應工業品方面,採取薄利多銷、穩定物價或適當降價的政策,在向缺糧區農民供應糧食方面,一般略有補貼。但是就是這樣,如果粗心大意,也還是會犯這種或那種錯誤。鑒於蘇聯在這個問題上犯了嚴重錯誤,我們必須更多地注意處理好國家同農民的關系。」這種想法是十分正確的,但沒有做好,實際上,農業生產還是受到了破壞,農民的利益還是受到了損害,致使農業發展緩慢,農民生活得不到改善。
在注重主要矛盾的時候,不能忽視次要矛盾,所以主席又提出了「並舉」的思想。「生產資料優先增長的規律,是一切社會擴大再生產的共同規律。資本主義社會如果不是生產資料優先增長,他的社會生產也不能不斷增長。斯大林把這個規律具體化為優先發展重工業。斯大林的缺點是過分強調了重工業的優先增長,結果在計劃中把農業忽略了,前幾年東歐各國也有這個問題。我們把這個規律具體化為:在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條件下,工農業同時並舉。我們實行幾個同時並舉,以工農業同時並舉為最重要。」[ 同上]「我們把生產資料優先增長的公式具體化為:在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條件下,實行幾個同時並舉;每一個並舉中間,又有主導的方面。例如,中央和地方,以中央為主導;工業和農業,以工業為主導。」[ 同上]並舉不是平均主義,不是要動搖重工業的重中之重的地位。「我們的提法是在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條件下,發展工業和發展農業同時並舉。所謂並舉,並不否認重工業優先增長,不否認工業發展快於農業;同時,並不是要平均使用力量。」[ 同上]可見主席的並舉思想也不是不分主次的平均主義,而是強調要有重點的兩點論和兩點中的重點論。
忽視輕工業和農業生產的後果
本人無意於將某一次要原因誇大成根本原因,而達到一鳴驚人的目的。但輕工業產品和農產品的短缺,的確在蘇東巨變中起了促進和加速作用。讓人們不得不正視忽視輕工業和農業所帶來的惡果,彷彿是警鍾的振聾發聵的響聲在人們的腦海中回盪著。
70年代末,匈牙利的一位國際知名的經濟學家科爾內正在潛心研究社會主義經濟中出現的短缺現象,短缺經濟學的理論體系正在確立。他雖然沒有把短缺的原因歸罪於重工業優先發展、忽視輕工業、農業生產的政策,只是說:「短缺,或是作為其他現象的原因,或是作為他們的後果,通過無數紐帶與經濟體制的其他環節,即與價格和工資,計劃和市場,財政和貨幣政策,物質和精神刺激,聯系在一起。」[ 亞諾什·科爾內:《短缺經濟學》,第12頁]但是,在社會主義國家裡,價格與工資,計劃與市場,財政與貨幣政策的制定都不是脫離重工業優先發展這一根本政策的,所以這一理論正是社會主義國家因忽視輕工業和農業生產,所導致的消費品嚴重不足的反映。
在波蘭這一現象突出地體現在對豬肉的消費上,波蘭喜歡吃豬肉,但是波蘭人為了買肉每天都要排好久的隊,還不一定能夠買到肉。「70年代末,波蘭廣為流傳著一個笑話:華沙街頭的一家肉店從早上5點開始就排起了買肉的長龍。一個排了6小時隊仍未買上肉的中年婦女疲憊不堪,顯得很不耐煩,她對排在身後的一位長者說:『不行,我得去找共產黨第一書記蓋萊克。』半個小時之後,這位婦女匆匆回到了排隊的隊伍中,嘴裡念念有詞:『媽的,蓋萊克門口排的隊比這兒還長。』這是對商品短缺的絕妙諷刺。」[ 歐陽東:《東歐大裂變紀實》,中國經濟出版社,第320頁]在波蘭商品的短缺是如此嚴重,甚至有些人發出了:「現在的生活比希特勒時期更糟」這樣無奈的嘆息,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好不到哪裡去。
在德國首都東柏林的大商店裡,幾乎看不到錄像機和錄像帶,更別提高級組合音響、激光唱機和唱片了。連兒童玩耍的遙控汽車也買不到。商店裡雖然有彩電,但價格高昂,且品種極少。小轎車造型差、噪音大、速度慢、耗油高,即便如此,買一輛小轎車,無論是衛星牌、瓦爾特堡牌,還是拉達牌,也需要等候10-12年方可得到。許多人沒有這份耐心,只好多花3倍以上的錢光顧黑市,一輛新型拉達牌小轎車索價高達7萬馬克。在柏林牆開放的日子裡,從西柏林回來的民德公民,無論男女,人人手裡都提著花花綠綠的精製塑料袋,裡面裝滿各種物品。也有人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去西柏林就先抓幾個空塑料袋。這在東柏林也是稀罕物。
同樣的事情也毫不例外地發生在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短缺經濟嚴重地傷害了那個時代的人,使人民群眾對共產黨失去了信心,最後導致蘇東巨變,使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受到了最嚴重的挫折,沉痛的教訓告訴我們,一定要重視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一定要為人民群眾提供足夠的生活必需品。
⑷ 蘇維埃工業概括
在整個社會主義工業化實施的過程中,蘇聯黨和政府,正是遵循這一方針,規劃著社會主義建設的藍圖。在計劃中規定的重工業增長指標都是較高的。比如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中重工業與輕工業的發展速度之比為1.85:1,即重工業增長241%,輕工業則增長130%,以後盡管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種種困難和阻力,產生各種錯誤和問題,但以優先發展重工業為方針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還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工業化開始的頭兩年,工業中的社會主義部分,從1924—1925年的81%增長到1926—1927年的86%。第一個五年計劃執行到1932年,蘇聯工業總產值同1913年相比增加近二倍,工業產量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由五年計劃初的48%增加到1932年的70%,製造生產資料的工業比重,從1928年的43%上升到·1932年的53.3%。同資本主義國家相比,就工業發展速度來講,蘇聯已佔世界第一位,就:工業產量來說,蘇聯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
(4)沒有重工業會怎麼樣擴展閱讀:
在研究和探討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方針問題時,認真地回顧一下這段歷史,認真地學習一下列寧以及斯大林的有關論述,是有助於對這一問題的理解的。如果不把這一問題放在蘇聯當時所處的歷史環境中去研究,如果不把蘇聯黨和政府制定的這一方針的出發點搞清,就不能對這一問題做出正確的全面的理解。
斯大林後來在談到這一問題時曾指出:「黨知道戰爭日益逼近,沒有重工業就無法保衛國家,所以必須趕快著手發展重工業,如果這件事做遲了,那就要失敗。黨記住了列寧的話:沒有重工業,便無法保持國家的獨立;沒有重工業,蘇維埃制度就會滅亡。因此我們共產黨也就拒絕了『通常的』工業化道路,而從發展重工業開始實行國家工業化」。
⑸ 評價蘇聯工業化的方針、措施和後果
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國情,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歷史發展條件。如果離開了蘇聯社 會主義工業化開始時的國情,離開蘇聯當時的特定歷史條件來談這個問題,就不容易把蘇聯 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弄清楚。
十月革命前,俄國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工業產品只佔國家全部產品的l/3,農業產品 則占國家全部產品的2/3。1914年沙俄的工業產品只佔世界工業產量的2.46%。如果按人口平 均計算,當時俄國的工業產品產量和落後的西班牙不相上下。俄國不僅在經濟技術上要依賴於 工業發展的資本主義國家,而且還要從國外輸入大量的機械設備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接踵而來的外國武裝干涉及國內反革命叛亂,使已屬落後的國民經濟, 瀕於崩潰的邊緣。外國武裝干涉和國內反革命叛亂給蘇維埃國民經濟帶來的損失,總數達390 億金盧布,超過戰前整個國家財富的1/4。1920年,工業產品只有戰前的14%,農業狀況更加嚴重,其產量只及戰前的60%。
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直接影響人民群眾的生活。工廠停產和糧食奇缺,引起了失業和飢 荒。1920—1921年,全國就約有3300萬人面臨飢餓和死亡。
顯而易見,在帝國主義武裝干涉和國內反革命叛亂被粉碎後,蘇維埃俄國黨和政府所面 臨的首要任務,就是恢復被破壞了的國民經濟。
然而恢復國民經濟,只意味著要達到1913年的水平,達到一個仍然是落後國家的水平。 要使新生的蘇維埃俄國徹底「擺脫資本桎梏的整個解放事業的成功和社會主義的勝利」就必 須「大大提高社會生產力」,實現工業化和農業機械化。
列寧曾指出:「要挽救俄國,單靠農民經濟收成豐盛還不夠,而且單靠供給農民消費品的 輕工業情況興旺也還不夠,——我們還要有重工業……不挽救重工業,不恢復重工業,我們 就不能建成任何工業,而沒有工業,我們就根本不能維持我們成為獨立國家的地位……」。6 「要挽救俄國」就要「挽救」和「恢復」重工業,這是列寧從分析蘇俄的國情,分析蘇 俄所處的歷史條件所得出的結論。
沙皇俄國是一個資本主義未能發展起來的落後的農業國,工業特別是重工業非常落後。直到1928年輕重工業之間的比重,重工業只及輕工業的一半,而農業在國民經濟 中的比重仍然大於工業。按照列寧的「要挽救俄國」就要「挽救重工業」否則「就根本不能 維持我們成為獨立國家的地位」的思想,重工業的發展顯然是不適應要求的。況且,恢復起 來的工業,基礎薄弱,經濟技術落後,它阻礙著輕工業的進一步發展,當然更談不到能使小生 產占優勢的農業得到改造和進一步發展。只有迅速地在國民經濟中建立起社會主義的物質技 術基礎,才能使蘇維埃國家從落後的狀態中,走上工業現代化的軌道。而重工業,就是這種 基礎的實質。沒有它,要想對整個國民經濟包括農業在內,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是不可能的, 沒有它,要想把落後的俄國國民經濟部門裝備起來也是不可能的。同時,只有把重工業優先 發展起來,在經濟上才不至於依賴外國,才能夠保持蘇維埃國家政治上的獨立性,捍衛住蘇 維埃制度。否則就會帶來相反的後果,因為經濟上的依賴必然導致政治上的依賴。「資本主義 國家既供給了我們裝備和機器,那它們就能向我們提出放棄蘇維埃制度基本柱石」的要求。 蘇聯在社會主義工業化中,堅持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還是和它所處的國際環境有密 切關系的。
當時的蘇維埃國家是處於敵對的資本主義包圍之中。在粉碎帝國主義武裝干涉和國內反 革命叛亂後,資本主義世界在對待蘇維埃國家的態度上出現了兩種傾向:一種主張繼續實行 公開的武裝干涉政策,「不認承」蘇維埃國家;另一種主張同蘇維埃國家建立正常的外交和經 濟關系。但是,不論前者或後者,它們的目的都是一個,那就是顛覆蘇維埃政權。
事實上,帝國主義大國首腦和壟斷巨頭們,每時每刻都在打蘇維埃國家的算盤。在用外 交和經濟手段向蘇維埃國家進攻的同時,隨時都准備著用戰爭的手段來搞垮它。只要他們認 為有了這種機會和可能,就會不顧一切地撲向與其勢不兩立的蘇維埃國家。只有迅速地建立 起強大的重工業,只有蘇聯自己擁有極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才能夠擊敗帝國主義外交和經濟 上的進攻,才能夠隨時擊敗帝國主義的武裝進攻,才能夠在敵對的資本主義包圍之中,保持 自己的獨立和自主的發展,才能把國防力量增強到足以捍衛偉大革命成果的水平。正如列寧 所說的:「……或是滅亡,或是在經濟方面也趕上並且超過先進國家」。「或是滅亡,或是開足 馬力奮勇向前,歷史就是這樣提出問題的」。
那麼,我們在討論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方針問題時,如果避而不談或者不充分地注意到 蘇聯黨和政府當時的這一主要出發點,就不會得出符合歷史真實的正確結論。
理論支持
列寧在《論糧食稅》這一著作和他的合作社計劃中,在闡明建設社會主義的計劃時,都 強調要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
1921年6月,列寧在共產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上談到社會主義物質基礎和俄羅斯電氣化計劃時,一開頭就指出,「社會主義的唯一物質基礎,就是同時也能改造農業的大機器工業」,1並要求「必須把這一原理具體化」應用到蘇維埃的社會主義建設中去。
但是,國內戰爭結束後,蘇聯國民經濟的恢復並不是從工業化開始的,而是從農業開始 的。因為在當時,蘇聯尚不具備實現國家工業化的必備條件,即在已被戰爭破壞的百孔千瘡 的俄國,還沒有廣大的國內市場;在農業上還沒有較為發達的原料生產;在農村尚不能分出 必要數量的農產品來供給工業和工人。
為了發展工業,必須創造這些條件。而要辦到這一點只有先從農業著手。斯大林在談到 這個問題時指出:「……要建立我國經濟的社會主義基礎,要擴展工業,就必須從農業開始」。「因為整個國民經濟底發展是依靠農業的」。3基於此,蘇聯是到了國民經濟恢復的末期,到 了農業已經為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創造出了一定的條件後,才開始把重心轉移到了工業方面。 可見,蘇維埃俄國是在農業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把工業化問題提到議事日程 上來。
方針確立
1925年12月,在蘇聯共產黨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上,斯大林代表黨中央提出了必須把國家 變為經濟上不依賴於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國的迫切任務。他強調指出:「把我國從農業國變成 能自力生產必需的裝備的工業國,——這就是我們總路線的實質和基礎」。第十四次黨的代 表大會,批准了黨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方針。
社會主義工業化方針的確立,是由它的國際和國內條件所決定的,是由要在蘇聯建成 社會主義這一根本戰略任務所決定的。列寧關於建設社會主義的一系列論述,為在蘇聯實現 社會主義工業化提供了充分的理論根據。列寧曾一再強調在蘇維埃俄國,有可能而且應當建 成「我國經濟的社會主義基礎」。
但是,社會主義工業化首先應從哪裡開始?蘇聯黨和政府明確規定;從重工業開始,從 發展重工業的核心,即機器製造業開始。斯大林指出:「工業化的中心、工業化的基礎,就是 發展重工業(燃料、金屬等等),歸根到底,就是發展生產資料的生產,發展本國的機器制 造業」。
蘇聯黨和政府的這一決定,是從當時蘇聯的國情,從當時蘇聯所處的歷史條件出發的。 我們在研究和探討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方針問題時,必須充分地把握住這一點。
政策實施
在整個社會主義工業化實施的過程中,蘇聯黨和政府,正是遵循這一方針,規劃著社會 主義建設的藍圖。在計劃中規定的重工業增長指標都是較高的。比如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 中重工業與輕工業的發展速度之比為1.85:1,即重工業增長241%,輕工業則增長130%,以 後盡管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種種困難和阻力,產生各種錯誤和問題,但以優先發展重工業為方 針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還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工業化開始的頭兩年,工業中的社會主義部 分,從1924—1925年的81%增長到1926—1927年的86%。第一個五年計劃執行到1932年,蘇 聯工業總產值同1913年相比增加近二倍,工業產量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由五年計劃初的 48%增加到1932年的70%,製造生產資料的工業比重,從1928年的43%上升到·1932年的 53.3%。同資本主義國家相比,就工業發展速度來講,蘇聯已佔世界第一位,就:工業產量來說,蘇聯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
第二個五年計劃執行的結果同樣地取得了很大成績。到1937年,工業總產值比1932年增 加了1.2倍,比1913年幾乎增加了五倍。重工業在全部:工業中佔57.8%。和資本主義世界相 比,1937年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產量比1913年增長44.3%,而蘇聯在同一時期則增長了7.5倍, 比資本主義世界發展速度快了14.3倍。
這里要指出的是,蘇聯在社會主義建設中雖然實行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但如果以 此就說蘇聯一貫忽視輕工業,甚至把它說成主觀上已不顧人民死活的程度,那也是不切合實 際的。
眾所周知,由於實行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到二十年代末,輕工業的發展已不能適 應需要,甚至影響了城鄉物資交流和農產品的收購。蘇聯黨和政府認識到了這一點,並曾不 止一次地強調過加速發展輕工業,甚至提出過重工業與輕工業同時並舉的設想。1930年6月, 斯大林就曾指出過:「……重工業我們已經恢復了。只是需要使它繼續發展。我們現在可以轉 向輕工業並使它加速向前發展。我們工業發展中的新現象之一,就是我們現在有可能同時加 速發展重工業和輕工業」。8斯大林在這篇向聯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會所做的報告中,還強 調指出「拋開輕工業」是不應當的。
事實上,在制定第二個五年計劃時,蘇聯黨和政府就曾十分重視發展輕工業,調整重:正 業與輕工業的比例關系。第二個五年計劃曾規定:在1933—1937年間,輕工業生產的增長率 將由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的13.2%提高到18.5%,同一時期重工業生產的增長率則由40。1% 降低為14.5%。如果按著這個計劃所規定的指標發展,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輕工業增長速 度將比重工業的增長速度快的多。第二個五年計劃還規定了將人民群眾的消費水平提高一至 二倍。盡管由於種種原因,第二個五年計劃執行的結果仍然是重工業走在了前頭(重工業完 成了計劃的121.3%,輕工業完成了計劃的85.4%,農業只完成了76.9%),但由於蘇聯黨和 政府的努力,由於第二個五年計劃制定時比較地重視了輕工業的發展,就使得它們之間的比 例有所接近。試比較一下兩個五年計劃執行的結果: 第一個五年計劃,即1928—1932年重工業增長241%, 第二個五年計劃,即1933—1937年重工業增長140%, 重要產品及日用必需品的生產甚至增加了兩倍。 輕工業增長95%。輕工業增長100%(近一倍),某些從這兩組數字的比較不難看出,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重輕工業之間發展速度的距離, 比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縮短了。同時,人民群眾的消費水平也提高了一倍左右。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1935年1月1日,蘇聯政府宣布了廢除糧食、麵粉和去殼的糧食 的配給制,而由「國營的和合作社營的商店普遍廣泛地出售糧食和其它產品」的法令。 至於第二個五年計劃的結果仍然是重工業遠遠突破了原有計劃指標,而輕工業,以至農 業都未完成計劃的指標,是有種種原因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則是由於1933年德國希特勒 上台造成的國際緊張局勢,使得蘇聯不得不修改指標加快重工業的發展速度。兩個五年計劃的完成,和第三個五年計劃頭兩年計劃的實施,在蘇聯已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
計劃完成
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實現,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考慮到戰爭威脅的增長而在蘇聯東 部地區大規模地擴建基地,都保證了強大的軍事和經濟潛力的創造。1940年,蘇聯的生鐵已 達到1500萬噸,鋼達到1830萬噸,煤達到1億6千萬噸,石油達到3100萬噸,商品穀物達到3830萬噸,棉花則為270萬噸。這就是偉大衛國戰爭前,蘇聯所擁有的物質基礎。
在衛國戰爭中,如果沒有工業化,如果沒有重工業,怎麼能夠設想在希特勒突然襲擊的 打擊下,處於極為不利地位的蘇聯人民,能在短時間內變失利為主動終於取得了衛國戰爭的 偉大勝利呢了須知,正是由於重視了重工業的發展,有了雄厚的經濟技術基礎,正是蘇聯黨 和政府考慮到帝國主義戰爭威脅的增長,而重視和加速了對東部地區工業基地的建設(在第二 個五年計劃期間,東部地區得到國民經濟中全部投資的33%,得到重工業中全部投資的37%), 蘇聯才能在衛國戰爭期間,每年製造出4萬架飛機,3萬輛坦克,12萬門大炮和15萬挺機槍。 同樣的道理是,處於資本主義包圍之中的唯一無產階級專政國家,是不能用一般速度來 實現工業化的。「我們比先進國家落後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們應當在十年以內跑完這一段距 離。或者我們能做到這一點,或者我們被人打倒」。9這是斯大林在《論經濟工作人員的任務》 的演說中談到的。在這同一次演說中,斯大林在追述舊俄羅斯「常因落後而挨打」的歷史時, 強調決不能「延緩速度」「延緩速度,就是落後。而落後者是要挨打的」。斯大林的這篇演說是發表在1931年的2月。從演說發表的時間和論點,都不難看出,蘇聯黨和政府確定高速發展工業方針的目的是明確的,是不容置疑的。
政策正確性的討論
在研究和探討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方針問題時,認真地回顧一下這段歷史,認真地學習 一下列寧以及斯大林的有關論述,是有助於對這一問題的理解的。如果不把這一問題放在蘇 聯當時所處的歷史環境中去研究,如果不把蘇聯黨和政府制定的這一方針的出發點搞清,就 不能對這一問題做出正確的全面的理解。斯大林後來在談到這一問題時曾指出:「黨知道戰爭 日益逼近,沒有重工業就無法保衛國家,所以必須趕快著手發展重工業,如果這件事做遲了, 那就要失敗。黨記住了列寧的話:沒有重工業,便無法保持國家的獨立;沒有重工業,蘇維 埃制度就會滅亡。因此我們共產黨也就拒絕了『通常的』工業化道路,而從發展重工業開始 實行國家工業化」。
斯大林的話,闡明了處於資本主義包圍形勢下社會主義的蘇聯,沒有走「通常的」工業 化道路的根本原因,概括了蘇聯黨和政府關於在蘇聯實行社會主義工業化方針的一貫指導 思想。
當然,在蘇聯實行工業化的過程中,也產生過嚴重錯誤。
由於指導思想上過分強調發展重工業,在實踐中就造成了輕工業與重工業比例的嚴重失 調,對於由此帶來的嚴重後果,斯大林以及蘇聯黨和政府是有所察覺的,並曾在實踐中採取 過相應的措施,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沒有收到應有的成效,以至使其長期扭轉不過來,在重工 業內部,首先安排的,當然也是為重工業服務的生產資料的生產,未能注意和保證為輕工業, 以至為農業服務的生產資料的生產,於是直接影響了輕工業以及農業的發展。從重工業開始的 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是高速度並靠內部積累資金。靠廣大人民群眾,說到底主要是靠農民, 於是農民負擔過重,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受到挫傷,農業發展一直很緩慢。在社會主義工業化 過程中,蘇聯人民特別是農民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的。
至於把根據蘇聯當時的國情和所處的歷史條件制定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方針,視為一條「普 遍規律」那顯然更是錯誤的。
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實行過程中所產生的嚴重錯誤,不僅對蘇聯,而且對國際共產主義 運動的發展,都產生過不良的影響,都是值得認真總結教訓的。但是,無論如何不能因為有 了這些錯誤就全面否定蘇聯以優先發展重工業為方針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歷史性作用。至於 由此而對斯大林實行這一方針的主觀動機都產生懷疑,那就更是不能被接受的。
如何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的一個重要課題。當時,處於復雜 的國際國內形勢下的蘇聯,在制定和實行這一方針時,是無例可循的。今天,我們回顧蘇聯 所走過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道路,歷史的、全面的研究和探討一下它的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 訓,是很有意義的。
⑹ 什麼是去工業化以及它的後果
去工業化,,就是把工廠全部遷出去的意思,一般國家有三個方向,農業化,工業化,虛擬經濟化,比如中國從農業發展工業走上了強國之路,而美國走向虛擬經濟化,這也就是美國衰落的原因。虛擬經濟也可以理解為金融,這種行業來錢很快,就像賣淫,別人辛辛苦苦幹一年,他兩腿一分就來了,而工廠女工臟累的工作交給了中國,但是不久後美國發現虛擬經濟問題很大,中國變強大後動搖了美元地位,導致劈腿也來不了錢,每年中國的對美國的順差也達到了4000億美元,於是美國跑來剪羊毛,但是中國明顯不是日本,沒剪動,所以美國想把工業化移回美國,但是美國是商業社會,工廠主根本不鳥政府,所以美國在中國安插很多帶路黨宣傳工業污染土地等等,什麼土地污染子孫全完,一百年治理不過來等等希望民眾阻止政府建廠,來把工廠主逼回美國,但是我個人認為可能性不大,因為這些重工業會去東南亞,那會中國可能也會衰落,總之去工業化,好處是不會破化環境,壞處是失業率高,國家會衰落,最明顯的例子,歐洲誰最牛逼,有點文化的都知道是德國,為什麼德國牛逼,,工業化,那麼哪個傻逼去工業化後完蛋了,美國?今天還不明顯,,但是有個國家叫南非,是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去工業化後十幾年就衰落成了發展中國家。。
⑺ 斯大林在論述蘇聯工業化時說:「沒有重工業就無法保衛國家...
【答案】B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A項內容不全面,所以排除A項。C項只是與美蘇關系有關,也不全面,所以排除C項。D項內容是無關項。發展重工業是為了增強國防力量,所以答案選擇B項。
考點:俄國十月革命與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背景
⑻ 重工業會不會離開中國
重工業是不會離開中國的,
重工業指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主要生產資料的工業。
一個國家重工業的發展規模和技術水平,是體現其國力的重要標志。
所以重工業不會離開,只有不停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