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福建省核工業二九四大隊怎麼樣
簡介:福建省核工業二九四大隊組建於1971年7月,前身系中國人民解放軍基建工程兵000七0 部隊。1984年1月成建制轉業到核工業部,定名為華南地質局二九四大隊。2000年4月劃歸福建省地礦局,更名為福建省核工業二九四大隊,主要承擔福建省26°線以北地區鈾礦資源勘查。隊部設在福州市晉安區塔頭路2號,在省內浦城縣和上海市松江區各設基地一處。
Ⅱ 福建改革開放以後的變化
我國改革開放近30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綜合國力日益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以改革開放為契機,福建不斷完善發展思路,大力推進結構調整,加快發展社會事業,著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本文通過對福建的產業結構、所有制結構、外貿結構和區域經濟結構等方面的變化,分析、總結了福建經濟結構30年來所取得的成就。 改革開放以來30年是福建歷史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變化最大的一個時期。30年來,全省經濟實力大大增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升級取得明顯成效。
一、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成效
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產業結構是經濟發展的結果,同時也是經濟發展的動力。1978年以來,我省經濟發展經歷了五個比較明顯的周期:改革開放初起到1983年是第一個經濟增長周期,1984-1986年是第二個周期,1987-1990年是第三個周期,1991-1996年是第四個周期,1997-2001年是第五個周期。2002年開始進入了第六個增長周期,2002年到2007年GDP增長速度分別為:10.2%、11.5%、11.8%、11.6%和14.8%,2007年達15.2%。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發展的推動下,福建國民經濟三次產業結構仍沿著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比重上升,第一產業比重下降的通道行進,仍處在工業化加速發展階段。
改革開放30年來,福建堅持因地制宜,著力調整產業結構。在「堅持以農業為基礎,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調整方針指導下,採取各項積極有效的措施,不斷加快產業的調整步伐,結構調整取得顯著成效。三次產業的比例從1978年的36.0:42.5:21.5調整為2007年的10.8:49.2:40.0。第一產業比重下降了25.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比重分別上升了6.7個和18.5個百分點。
(一)農林牧漁業布局調整,結構逐步優化
農林牧漁業經濟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內部結構得到優化。農業在農林牧漁總產值中所佔比重由1978年的77.7%下降為2007年的40.5%,下降37.2個百分點;林、牧、漁業所佔比重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林業產值所佔比重由1978年的6.4%提高到2007年的7.1%,上升0.7個百分點;牧業產值所佔比重由1978年的10.5%提高到2007年的20.1%,上升9.6個百分點;漁業產值所佔比重由1978年的5.5%提高到2007年的28.0%,上升22.5個百分點,標志著全省農林牧漁業生產已逐步改變單純依賴農業的單一狀況,逐步形成了體現山海田優勢的生產結構。全省農業經濟結構得到了改善。農業扭轉了單純抓糧食的生產格局,非糧作物和茶葉、水果比重提高,2007年與1978年比,全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調減,而有福建優勢的煙葉、油料、蔬菜、瓜類、甘蔗等經濟作物播種面積不斷擴大,糧食作物面積與非糧作物面積比重由1978年81.9:18.1調整為2007年57.2:42.8。營林結構進一步優化。畜牧業改變了只重生豬生產的單一結構,家禽及草食動物飼養比重不斷提高。漁業逐步向高優產品轉化,養殖規模不斷擴大。
(二)工業主體地位增強,內部結構持續優化
隨著經濟的加速發展,工業成為福建經濟發展最主要的推動力,工業在全省經濟中的主體地位進一步提升。2007年,全省工業增加值4018.42億元,佔GDP的比重達43.4%,比1978年提高了7.5個百分點,其作為地區經濟發展的主導作用進一步加強。工業重型化趨勢進一步顯現。總產值輕重工業比重由1978年的58.9:41.1轉變為2007年的45.4:54.6,重工業比重上升了13.5個百分點,比輕工業高出9.2個百分點。表明福建輕重工業格局已由改革開放之初的「輕高重低」轉變為「重高輕低」,標志著福建工業經濟增長已從輕工業拉動為主導轉向以重工業為主導,工業進程進入到重工業化的新發展階段。
工業結構繼續改善,工業部門已形成門類齊全、初具規模的行業體系。改革開放以前,福建基礎工業長期落後於國民經濟的發展,能源、原材料等基礎產業的「瓶頸」制約比較突出。改革開放後,注重對能源、原材料增量的投入,能源工業得到較快發展,大大緩解了對工業經濟發展的制約作用。特別是著力培育的電子、機械、石化三大主導產業發展迅速,2007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三大主導產業完成總產值5146.09億元,比1978年增長(29.11億元)175.8倍,占規模以上比重由1978年的37.0%上升至2007年的41.1%。
隨著改革的深入發展,企業以資產為紐帶,通過「三改一加強」加快了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和投、融資體制改革,企業組織結構得到優化,競爭力提高,工業企業規模不斷壯大,涌現出了一批大型骨幹企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中流砥柱。到2007年底,全省大中型工業企業達1648家,其工業總產值和資產總額分別占規模以上工業的60.5%和63.3%。1978年全省沒有一家產值上億元的工業企業,2007年產值上億元的企業達到2082家,其中10億元以上136家。
(三)服務業總量躍升,新興行業迅速興起
近幾年來,政府把發展服務業作為經濟增長的重要環節來抓,各地紛紛出台鼓勵和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在社會各界的充分關注下,全省服務業在總量增長的同時,行業結構得到進一步調整改善。2007年,全省服務業經濟總量規模突破3500億元,達到3697.60億元,是1978年的259.5倍,年均增長13.6%。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經濟的迅速發展,帶動了電信業、計算機服務業和軟體業等快速發展。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也推動了房地產業的迅猛發展。同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隨之而來的觀念的轉變使得對醫療保健服務、文化、教育服務等方面的需求快速增長,從而帶動了這些行業的發展。可以說現代物流、房地產業進入黃金增長期,金融、餐飲、旅遊、文化娛樂、教育等行業也正實現新的跨越。
在服務業傳統行業平穩發展的同時,新興行業迅速崛起。批發和零售貿易業比重不斷上升,佔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5.2%上升至2007年的8.7%,上升了3.5個百分點;社會服務業、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教育、文藝廣播電影電視業和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等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二、經濟所有制結構多元化發展
伴隨市場化改革的深入,福建在積極推行公有制經濟等多種有效實現形式的同時,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所有制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在公有制經濟控制力和經濟效益不斷增強的同時,非公有制經濟迅猛發展,成為拉動全省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力量,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逐步形成。
(一)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影響力提高
全省各地充分發揮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通過資產重組,優化資本結構,調整國有經濟的戰略布局。積極推動國有資產存量從傳統競爭性產業向新興產業轉移,按照「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從深化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入手,著眼於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和控制力,加速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改革,取得明顯成效。通過改組改制、兼並重組、拍賣破產等,減少了國有企業數量,2007年全省國有企業243家,比2000年減少541家,下降69.0%,但企業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2007年國有企業資金利稅率和流動資金周轉次數分別為18.8%和3.54次,比2000年分別提高7.7個百分點和1.86次,並在調整產業結構、股權結構、資本負債結構、人員結構、組織結構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首先,通過資產重組與結構調整,國有經濟在競爭性領域的比重逐步降低,更多的資產逐步轉移、滲透到公益性、基礎性、技術性領域。其次,通過扶優扶強,國有大企業力量得到加強。2007年國有控股大型企業18家,擁有資產1089.37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794.62億元,實現銷售收入819.90億元,國有控股大型企業擁有資產、實現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佔全部國有控股工業比重分別為41.3%、42.7%、43.8%。第三,企業股權從單一走向多元,國有資本的控制力增強,企業活力倍增。不少企業通過減持國有股,吸收民間資金入股等提高國有股的控制力,增加國有經濟活力。第四,資產負債率逐步下降。通過債轉股、轉增國家資本金、增資減債、債權轉股權等形式降低資產負債率,2007年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8.8%,比2000年下降6.1個百分點。第五,企業經營管理者素質不斷提高,企業人員結構趨於合理。打破「鐵工資、鐵飯碗、鐵交椅」的傳統用人方式,轉變國有職工身份,精簡富餘人員,建立管理人員競聘上崗,能上能下,職工擇優錄用,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機制是近年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同時,在具有自然壟斷性的基礎產業部門和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部門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仍具有絕對優勢和較強的控制力。
(二)非公有制經濟生機勃勃,民營和「三資」經濟發展迅速
隨著經濟體制轉軌工作的加速推進,全省進一步鼓勵和支持私營個體和三資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民營和「三資」等非公經濟日漸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
1、民營經濟規模迅速擴張。2005年,全省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4188.46億元,佔全省GDP的比重達63.9%,比1978年的46.7%提高17.2個百分點,而且這一比重呈逐年增高的趨勢,1997年、2000年、2003年我省民營經濟經濟佔全省GDP的比重分別為59.5%、60.0%、60.2%,民營經濟已成為推動我省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福建民營企業產業層次不斷提升。民營企業涉足的產業領域越來越廣,廣度和深度不斷提升,科技含量進一步提高,產品結構從低檔次、鬆散型逐步向系列化、集群化方向轉變,並注重品牌塑造和科技創新。已初步形成了以非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紡織、服裝、鞋業、工藝陶瓷、電子電機等產業集群約六十個,在全國有較高知名度也比較有代表性的產業集群主要有:以晉江﹑石獅為主的服裝旅遊鞋產業集群,以德化為主的陶瓷產業集群,以安溪為主的茶葉產業集群,以南安為主的建材產業集群,以福安為主的電機產業集群,以古田為主的食用菌產業集群。
更值得關注的是,民企品牌戰略已從注重外延式轉變為走內涵式發展的道路。不少企業通過積累搞研發,走自主創新之路。而七匹狼、安踏等部分民企則已經進入品牌經營的更高級階段,開始將加工製造階段外包,企業主要掌握研發與營銷。「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的家族式經營已經越來越多地向股份制、合資合作和現代企業制度方向發展。
2、「三資」企業迅猛發展,貢獻突出。福建在加快國有工業企業改革的同時,大力鼓勵、扶持發展「三資」工業,「三資」工業迅猛發展,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作用越來越顯著。2007年規模以上「三資」工業實現工業產值6848.07億元,是1985年的867.9倍,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54.7%,比1985年提高了49.3個百分點。特別是一些大型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資工業企業,更是迅猛發展。2007年,福建62家大型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工業產值1686.97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5%。
三、外向型經濟在結構優化中快速發展
改革開放後,通過不斷深化外貿體制改革,福建經濟對外開放的水平和程度大幅提高。
(一)外貿大省地位確立
一是外貿規模迅速擴大。30年來,全省對外貿易總量規模不斷躍升,在全國的地位逐步提高。2007年,全省對外貿易總額744.58億美元,是1978年的367.5倍。其中,出口499.43億美元,進口245.15億美元,分別是1978年的261.9倍和1960倍。全省進、出口佔全國的比重分別由1981年的1.7%和3.2%提高到2007年2.6%和4.1%。
二是出口商品結構日趨優化。30年來,全省在保持傳統商品出口規模的同時,努力調整出口商品結構,擴大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商品出口,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逐漸回升。一方面具有相對優勢的地方特色傳統商品出口得到不斷發展壯大。如傳統出口商品中的鞋類,2007年,全省鞋類出口規模高達44.92億美元,是1978年的250倍。另一方面,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已成為推動我省外貿出口的重要力量。1986年以前,我省幾乎沒有高新技術產品出口。2007年,我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達109.68億美元,佔全省出口總額的22%,比1996年出口增長了近25倍,年均增長33.8%,比同期全省出口增幅高出16.2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量佔全省外貿出口增量的25.32%。
三是貿易方式靈活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福建積極實行鼓勵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的貿易政策,加工貿易,尤其是外資企業的加工貿易得以蓬勃發展,在外資企業出口商品貿易方式中,加工貿易均達到75%左右,加工貿易的飛速發展大大促進了全省出口的快速增長。為適應國際市場的需求,1998年以來福建還加大了對一般貿易出口的扶持力度,同時不斷優化加工貿易結構,提高加工貿易檔次。近年來,我省一般貿易發展迅猛,成為主要的貿易方式。2007年,全省一般貿易出口總額274.31億美元,佔全省出口總額的比重達54.9%。
四是市場拓展成效顯著。改革開放初期,與我省有貿易往來的市場雖然有124個國家和地區,但其貿易規模都很小。主要集中在香港、日本、東南亞及部分西歐國家。30年來全省十分重視出口促銷活動,不斷加大出口商品的宣傳和促銷力度。至2007年,我省與218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 (二)招商引資成效顯著
一是引資規模擴大。2007年全省新簽外商直接投資項目1723項,按驗資口徑統計,合同外資94.49億美元;實際到資40.61億美元。若按歷史可比口徑統計,合同外資123.36億美元,實際到資81.31億美元,分別是1979年的12336倍和9796.4倍。
二是引資質量明顯提高。30年來全省先後引進了東南汽車、冠捷電子、廈門燦坤電器、福州青州大橋等一批大項目和特大項目。在上規模、重實效、高檔次的招商引資策略引導下,全省外商投資的平均項目規模不斷擴大,項目平均合同外資由1979年的21萬美元提高到2007年的716萬美元,增長33.1倍。外商投資企業逐步朝著集團化、國際化方向發展。
三是外資投向日趨合理。全省在招商引資工作中不斷調整外資投向,使其符合福建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並先後出台了一系列鼓勵措施,加大了對第一、第三產業及高新技術產業的引資力度,拓寬外商投資領域,尤其是加入WTO後,服務業對外開放的步伐大大加快臨年福建新簽合同外資投向第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由1979年的74.3%、9.5%和16.2%調整為1.9%、74.7%、23.4%,基本形成一個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的投資結構。
四、需求結構優化,投資和消費共同拉動經濟增長
GDP不僅能夠反映一個地區的需求規模,而且能夠反映這個地區的需求結構。從支出法GDP角度考察,經濟增長主要是由資本形成總額(投資需求)、最終消費(消費需求)和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出口需求)這三大需求拉動。由於福建省凈出口比例較低,對整體經濟的影響較小,經濟的需求結構變動主要表現為消費和投資之間的此消彼漲。需求結構由消費需求主導向投資和消費共同拉動經濟增長的方向發展。
(一)投資作用日益增強,投資率不斷上升。
福建省投資率由1978年的34.0%上升到2007年的50.4%,上升16.4個百分點。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具有雙重效應,它既能增加生產能力,又對生產構成需求。因此,投資率的不斷提高和投資規模的迅速擴大,為福建經濟總量的擴大和經濟增長速度的加快,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和保障。
固定資產形成貢獻份額逐漸加大。在投資需求中,固定資產形成總額占據了絕對主導地位,存貨增加呈現減少的趨勢。固定資產形成在投資需求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58.7%上升到2007年的92.4%,提高了33.7個百分點。隨著企業經濟效益的普遍好轉,反映生產單位原材料、產成品等庫存變動的存貨增加指標所佔的比重進一步降低,由1978年的41.3%下降為2007年的7.6%。
(二)消費率趨於下降,消費結構升級明顯
福建消費率由1978年的79.9%下降到2007年的45.7%。最終消費內部結構變動大,消費結構升級明顯。消費需求是總需求變動的重要推動力量,消費需求結構變動促進產業結構和資源配置結構變動。近年來,福建省最終消費的變化有三大特點:一是政府消費增長強於居民消費。從1978年到2007年,最終消費中居民消費所佔比例由84.0%下降到73.3%,政府消費則由16.0%上升到26.7%,上升了10.7個百分點。二是城市消費強於農村消費。居民消費中農村消費所佔比例由55.4%降至28.3%,下降了27.1個百分點,城市消費則由28.6%上升到71.7%,城市消費對最終消費增長的帶動增強。三是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加快。居民消費結構中吃、穿、用的消費比重下降,住、行及文化、教育、旅遊、娛樂、體育和醫療保健消費比重上升。2007年,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8.9%和46.1%,分別比1978年下降了26.7和24.9個百分點。
(三)出口需求提高
由於經濟的快速增長,從而也帶來更多的進口需求,貨物和服務凈出口佔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逐漸加大,由1978年的-13.9%提高至2007年的3.9%。改革開放以後,福建通過不斷地深化外貿體制改革,全省進出口總額規模迅速擴大。2007年,全省進出口總額達744.58億美元,是1978年的122.5倍。
五、區域經濟結構的三個層面同步優化
為了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優化,加快經濟發展,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構建三條戰略通道、分三個層面同時推進經濟發展的戰略方針。「三個層面」就是:第一層面福州、廈門、泉州、漳州,其產業重點是通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吸收跨國公司投資、拓寬國際市場、加快基礎設施和公用工程建設來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第二層面是莆田、寧德,其產業重點是改善港口、高速公路等交通設施,加強臨海工業化、農業產業化、水產品養殖加工、輕工食品、特色旅遊業和為第一層面產業鏈發展配套的項目;第三層面南平、三明、龍岩,其產業重點是聯結與沿海通道,發展特色產業,促進資源轉化,使之成為福建經濟發展和開放的腹地。三個層面發戰略實施以來,對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作用效果明顯。
(一)第一層面產業升級加快
改革開放30年來,福州、廈門、泉州、漳州等市積極發展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緊緊圍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吸收跨國公司投資、拓寬國際市場,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高新技術產業是以高新技術成果為主要技術和資源投入,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的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知識密集度高、發展前景廣闊,對發展生產力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根據現有產業的技術水平,全省確定電子信息、汽車、光電機一體化、醫葯生物工程、新材料、高效節能、環保等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點。同時強調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重點改造機械、輕紡、化工、建材等傳統產業。
統計表明,福建高新技術產業高度集中,分布在第一層面的福州、廈門、泉州、漳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重達91%。2007年,全省現有高新技術產業單位有2384家,總產值3769.69億元;增加值976.98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0.6%,比2001年提高5.0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1.6%,比2001年提高6.8個百分點。
(二)第二層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莆田、寧德兩市努力改善港口、高速公路等交通設施,加強臨海工業、農業產業化,為第一層面產業鏈發展配套項目。港口、高速公路等交通設施等基礎設施具有投資大、回收期長的特點,是發展經濟的「硬通道」。為適應第二層面的發展需要,全力打通與周邊省市的運輸通道,全長650公里、總投資259億元、貫穿福建寧德、福州、莆田、泉州、廈門、漳州6個設區市的沿海高速公路大通道,全面建成。它將國家同(江)三(亞)國家主幹線福建段全面打通,使長三角、閩東南、珠三角三大經濟板塊「短兵相接」,使我國沿海經濟出現新格局。隨著向莆鐵路、溫福鐵路的動工建設,即將結束莆田、寧德兩市無鐵路的歷史。
寧德加快構築以福寧高速公路、溫福鐵路、閩東機場為主線的交通網,先後建成了羅寧、福寧高速公路,促進山海聯動,為閩東的發展長開了大通道,使閩東交通從滯後型向適應型轉變。福寧高速公路建成比104國道縮短里程55公里,大大增加了港口的集散能力,擴大港口的經濟腹地,有利於海岸線資源的開發,增加整體通過能力,滿足現代交通運輸的需要。在沿海交通狀況突飛猛進發展的情況下,寧德市加快省級干線「八縱九橫」公路改造,提高公路等級,實現山區交通的跨越式發展,使交通基礎設施初步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從而密切溝通沿海大通道與山區縣的聯系,形成區域內外循環的公路交通幹道網,拓寬閩東港口的腹地,增強閩東經濟發展後勁。
莆田市強化以交通運輸、能源、防災減災及城市公共設施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擬建成東南沿海能源供應中心,先後建成了木蘭溪下游防洪工程,湄洲灣火電廠二期工程,總投資119.8億元的福建液化天然氣(LNG)總體接收站填海工程已開始動工,接收站建成將為福州、泉州、廈門、漳州等東南沿海城市輸送液化氣,同時也將促成了當地的氣電一體化:促進投資84億元的莆田燃氣電廠。
(三)第三層面特色產業方興未艾
南平、三明、龍岩等市積極與沿海對接,發展特色產業,促進資源轉化,使之成為福建的開放腹地。福建雖然地處沿海,但區內80%以上是山區。由於種種原因,全省幾個山區市擁有的經濟總量,與沿海市這有相當大的差距。近年來,省里進一步落實對山區發展的扶持政策,有力地推進拓寬山海協作通道的建設。2002年以來,福建在財政轉移支付和專項資金安排上向山區傾斜,支持帶動山區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投資項目和大型設施項目建設,積極引導沿海地區勞動密集型企業向山區轉移。全省建立了省、市、縣(市、區)山海協作重點項目儲備庫,在全省山區培育50個山海協作示範工程和100個山海協作重點骨幹項目,以促進山區經濟社會發展。
與此同時,省里還制定了山海協作重點項目貸款貼息資金管理辦法,進一點加強對山海協作項目與資金的管理。確定了36家示範工程(項目)和59家重點骨幹項目,已累計下達山海協作重點項目貸款貼息資金1.18億元。山海協作逐步向多元化、多層次、全方位發展,引導了外企、鄉企、私企、金融部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參與山海協作;促進了農業綜合開發,發揮自然資源整體優勢,發展有特色、效益高的經濟作物和名特優產品;推進了農業、林業、水電、旅遊、礦產等優勢資源的合理開發及其產品的深度加工;加快了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形成以特色資源加工、綠色產品開發、旅遊生態經濟為主導的產業特色;加大了山區科技成果和農村新技術推廣力度,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以高新技術改造老工作基地,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來源:福建省統計局外部信息網
Ⅲ 新中國國家成立後幾次機構改革與啟示
中國近代國防工業產生於19世紀60年代開始的洋務運動。從1989年張之洞在武漢創建我國第一家系統完備的軍工廠——漢陽兵工廠,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60年裡,中國國防工業的發展不僅規模很小,而且速度很慢。中國國防工業的真正崛起和迅速發展,是在新中國成立後的60年。由於特定的歷史背景原因,政府在新中國國防工業的發展中扮演著十分特殊的角色。政府在軍工運行中履行的職能和發揮的作用經歷了一個不斷變遷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的不同階段,政府的職能作用具有一些不同的特徵,並對軍工運行效率產生了不同的影響。
一、計劃經濟體制條件下政府發揮全能作用的職能調整(1949—1978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國防工業基礎十分薄弱。當時全國共有兵工企業162個,其中解放區建立的人民軍工92個,國民黨政府遺留下來的兵工企業68個。[①]這些兵工企業只能進行槍炮等輕型武器的製造,以及飛機和艦艇等重型裝備的簡單維護,無法滿足新中國國防安全需要。這一時期在國防工業發展的指導思想上完全否定了市場力量的作用,政府幹預和調節成為軍工科研生產資源配置的唯一形式,政府發揮著的國防工業運行中發揮著全能的作用,擔當著「獨角戲」的角色。政府不僅是國防工業軍品的唯一購買者,而且是國防工業唯一投資者、管制者和調控者,甚至是軍工企業的直接經營者。這一時期政府職能的變遷,主要體現為管理機構的變革及職能范圍的變更和調整。
為了加快新中國國防工業的發展,我國政府全面參與並加大了對軍工發展的干預力度,成立了專門的軍工管理機構,並在實踐中不斷地進行調整。新中國成立後,為了促進國防工業和民用工業的發展,1949年10月19日成立了重工業部,歸口管理兵器工業。1950年在重工業部設立航空工業籌備組、兵器工業辦公室,成立電信工業局和船舶工業局,負責組織軍工生產和軍工企業的調整工作。朝鮮戰爭的爆發,國防工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為了加快國防工業的發展步伐,中央決定加強國防工業的宏觀管理。1951年1月4日,中共中央成立了中央軍委兵工委員會。4月17日成立航空工業管理委員會。4月19日,將重工業部兵工辦公室改組為兵工總局,統一規劃和協調全國兵工的生產和建設,受中央軍委兵工委員會領導。同時,為加快航空工業建設,政務院和中央軍委將航空工業籌備組改組為重工業部航空工業局。1952年8月7日,成立第二機械工業部,統一管理國防工業,原屬於重工業部的兵器工業和航空工業劃歸二機部管理。1953年4月,電信工業局劃歸二機部管理。我國國防工業實現了全國集中統一管理。
1956年11月16日,成立第三機械工業部,主管核工業建設和核武器研製工作。1958年2月,適應軍民結合的需要,將原來管理國防工業的第二機械工業部與第一機械工業部、電機製造工業部合並,組成新的第一機械工業部,統管全國的機械工業。同時將管理核工業的第三機械工業部改名為第二機械工業部。同年10月,中央批准成立國防部國防科技委員會。1959年12月,中央決定成立中央軍委國防工業委員會,對國防工業進行歸口管理。1960年,將第一機械工業部管理國防工業的職能獨立出來,設立第三機械工業部,管理全國的國防工業。同年底,將航空、船舶、電子工業的研究所從工業部門中獨立出來,與軍隊的有關科研單位重組成立專業研究院,建制屬於國防部,業務工作由國防科委統一領導。1961年12月20日,國務院成立國防工業辦公室,並將其列入軍隊編制,歸口管理二機部、三機部和國防科委所屬范圍工作,此後即撤消了國防工委。1963年國務院設立管理無線電工業的第四機械工業部、管理兵器工業的第五機械工業部、管理造船工業的第六機械工業部。從此,第三機械工業部只管理航空工業。1964年11月23日,中央決定組建第七機械工業部,統一管理航天工業的科研、設計、試制生產和基地建設工作。
1970年,國務院的機構和人員實行大精簡,但國防部、第二至第七機械工業部保持不變,並劃歸軍委辦事組管轄,同時撤消國務院國防工辦和中央國防工業政治部。1973年9月10日,經中央批准,成立國防工辦,受國務院和中央軍委領導,以國務院為主。主要任務是對國防工業的生產、建設和科研進行統籌規劃,全面安排,組織實施。1974年4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成立導彈工業總局,對外稱為第八機械工業總局,此後又撤消第八機械工業總局,成立第八機械工業部。1977年11月14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成立中央軍委科學技術裝備委員會,統一領導國防科學技術和國防工業生產工作。至改革開放初期,負責管理國防工業和裝備生產的機構包括國務院所屬的第二至第八機械工業部,以及國務院、中央軍委雙重領導,列入軍隊系列的國防科委、國防工辦、科裝委。其中,國防科委歸口管理第二、第七機械工業部的工作,國防工辦歸口管理第三、四、五、六、八機械工業部工作。
通過這一時期軍工管理體制的變遷情況可以發現,政府對國防工業的管理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點:一是政府對國防工業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管理的模式,中央高層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如兵工委員會、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國防工業委員會、科學技術裝備委員會等,而且將其置於軍事管理部門(中央軍委、國防部)的直接領導之下,體現了國防工業完全服務於軍事目的的特徵。二是政府對國防工業的具體管理活動實行的是「軍民分離」、「行業分割」、「科研生產分開」的管理方式。國防工業由專門的政府管理機構進行專門的管理,並進行具體的規劃和指導。盡管期間有「軍民結合」的思路,比如,1949年成立重工業部對軍事和民用工業進行統一領導;1958年2月,將原來管理國防工業的二機部與一機部、電機部合並,組成新的一機部,統管全國機械工業。但不久國防工業就由專門獨立的軍工管理部門進行領導。不僅如此,國防工業的各行業也由專門的政府管理機構進行條條管理。至改革開放初,核工業、航空工業、電子工業、兵器工業、船舶工業、航天工業和導彈工業分別隸書於第二至八機械工業部管理。不僅如此,國防工業的科研和生產活動也相互分離,分別由國防科委和國防工辦兩個不同的部門進行管理。三是軍工管理機構調整和變動頻繁,一般經過幾年就要調整一次,有時一年之內進行幾次調整,缺乏相對穩定性。
這一時期,政府對國防工業的管理的手段主要是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計劃。軍工的資源配置、行業發展規劃和空間布局都集中體現在政府的指令性計劃中,而且軍工發展計劃在整個國民經濟發展計劃中處於十分突出的地位。比如,「一五」時期,在蘇聯援建的150個實際施工項目工程中,國防工業企業44個,其中航空工業12個、電子工業10個、兵器工業16個、航天工業2個、船舶工業4個。[②]進入20世紀60年代,特別是「三五」計劃以後,國防工業在政府的指令性計劃中處於優先發展的地位。「三五」計劃的中心任務:一是按不高的標准基本解決吃穿用;二是兼顧國防,解決國防所需的常規武器,突破尖端技術;三是加強基礎工業對農業和國防工業的支援。[③]從「三五」計劃開始,我國用了近三個五年計劃時間實施了以「三線」建設為重點的國防工業發展戰略,並投入了國家的大量經濟資源。在「三線」建設期間,從1965年到1980年,我國在13個省、自治區開展的三線建設,歷經三個五年計劃,共投資2050餘億元資金,幾百萬人力。其中,在1970年擬定的「四五」計劃中,用於三線建設的投資和建設項目佔全國計劃的一半以上。
計劃經濟體制時期我國政府在國防工業發揮的這種特殊作用,從鞏固國防和發展經濟的效率角度來講,既有積極的影響,同時也存在一定的消極因素。其積極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比較短的時期內建立了比較完備的國防工業體系,實現了國防工業的跨越式發展。政府利用自身在資源配置方面的強制力量作用,集中資源發展國防工業,使我國在「一五」時期就先後建立了兵器、電子、船舶、航空、核、航天等現代國防工業部門。與新中國成立時相比,國防工業的發展已經跨越了好幾個發展階段,走過了西方國家用了一二百年時間所走過的道路。二是軍工生產能力獲得了迅速的提升,武器裝備的研製生產實現了質的突破。這一時期的國防工業不僅專業門類齊全,而且科研手段基本配套,人才隊伍素質高、力量強,裝備生產能力和水平有了顯著提高。這時不僅具備生產飛機、艦艇等大型裝備的研製能力,而且具有尖端技術裝備的研製生產能力,以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的「兩彈一星」為代表的先進軍工技術和產品的研製相繼獲得成功。三是有力地帶動了我國高技術產業和內地經濟開發。國防工業屬於高新技術產業,國防工業的高速發展不僅促進了武器裝備生產水平的提高,而且帶動了冶金、機械、化工、材料等一大批工業部門的進步和發展。歷經十餘年的「三線」建設,促進了內地省區的經濟繁榮和科技文化的進步,給內地建設帶來了發展機遇,為我國區域經濟的進一步協調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然而,政府在國防工業運行中發揮全能作用,也帶來了許許多多消極影響。政府作為唯一投資者,承擔了國防工業發展的全部風險,不僅使政府背負著承重的包袱,而且由於企業缺乏應有的經濟利益壓力和動力,軍工生產的效率和效益低下,使社會資源未能得到有效配置。不僅如此,由於政府在國防工業發展中扮演「全能政府」角色,幾乎完全否定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加上政府內在缺陷而導致政府失靈現象的存在,國防工業的運行效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在國防工業發展過程中突出其單純的軍事導向,不僅國防工業的發展日益偏離經濟效率目標,而且使國防工業只能發揮服務軍事的單一功能,不能有效的發揮其服務經濟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國防工業規模過大,資源投入過多,從而擠佔了大量用於經濟建設的資源,制約了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二是基於安全考慮的「山、散、洞」的布局結構,導致軍工生產的運輸成本和協作成本居高不下,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率較低;三是「軍民分離」、「條條分割」和「產研分開」的軍工管理體制,不僅使軍工和民用部門之間缺乏必要的分工協作,而且即使軍工內部不同行業之間和科研與生產之間缺乏有效的分工協作關系,資源的重復配置和浪費現象比較突出,資源配置效率較低。
二、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要求的政府職能轉型(1979年— )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創了改革開放的新紀元,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國防工業從服從和服務國家戰略出發,實行了軍民結合的發展方針,由單一面向國防建設轉為面向四個現代化服務,尤其是在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型過程中,政府對國防工業的干預和管理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政府開始通過市場的渠道,利用市場機製作用對國防工業進行干預和調節。主要表現為,軍工企事業單位的市場微觀主體地位初步得到確立,並開始面向市場開發產品和獲取生產要素。政府不再成為軍工部門唯一投資主體,並開始藉助市場機製作用對國防工業的運行進行干預。這一變化主要體現為軍工管理機構的進一步改革、管理體制轉型及管理方式和手段的變化,以及市場機制的逐步引入。
為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1979年3月24日,國務院、中央軍委確定二、七機部的各企事業單位與省、市、自治區實行雙重領導,以部為主。10月8日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央科學研究協調委員會,負責協調國家科委、國防科委、國防工辦3個系統的科研工作。12月28日,國務院決定四、六機部由國家機械委歸口領導。1981年9月7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七、八機部合並,組建新的七機部。1982年5月4日,根據人大會議決定,二、三、四、五、七、八機部分別更名為核、航空、電子、兵器、航天工業部和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5月10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國防科委、國防工辦、中央軍委科學技術裝備委員辦公室(軍委科裝辦)合並,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同時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簡稱國防科工委)。隸屬中央軍委建制,接受國務院、中央軍委雙重領導。1983年3月14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將電子、船舶工業有關武器裝備科研、生產業務統一歸口到國防科工委,並與國家經委實行雙重領導。1986年,撤消機械、兵器工業部,成立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對全國機械行業實行統一規劃。1988年4月9日,七屆人大一次會議決定撤消航空、航天工業部,成立航空航天工業部,撤消國家機械委和電子工業部,成立機械電子工業部;撤消核工業部,成立核工業總公司,由能源部歸口管理。5月,國務院總理辦公室決定,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由機械電子工業部歸口管理。1990年1月8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成立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1991年決定組建中國電子工業總公司。1993年撤消航空航天工業部,組建航空工業總公司、航天工業總公司,撤消機械電子工業部,分別組建機械工業部和電子工業部。
1998年3月10日,九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撤消1982年5月10日成立的國防科工委,按照「軍政分開」、「供需分開」的原則,將原國防科工委管理國防工業的職能、國家計委國防司的職能以及各軍工總公司承擔的政府職能統一起來,組建新的國防科工委,作為國務院的職能管理部門之一;保留國家航天局和國家原子能機構,對外代表國家、對內作為國防科工委的機構。同時,以原國防科工委和總參謀部裝備部為主體,組建隸屬於中央軍委領導的總裝備部。4月新組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正式成立。總裝備部的職能是:負責制定武器裝備發展戰略和科研規劃,並根據武器裝備建設需要組織訂貨。新的國防科工委主要職能是:負責制定軍工行業的發展規劃和法規,實施行業管理;配合總裝備部,負責科研計劃的制定和組織實施,並負責按照訂貨合同組織生產,監督訂貨合同的執行,保障軍事裝備生產供應;以國防科工委為主,會同總裝備部負責制定軍品科研、生產能力調整的方案和組織實施;承擔國家航天局和國家原子能機構的管理職能。
2007年,中共十七大明確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發展目標,提出「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規范行政行為,加強行政執法部門建設,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運行的干預。」[④]同時,還進一步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依據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面臨的新形勢和新特點,就如何進一步完善政府對國防工業和裝備科研生產管理問題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這就是「調整改革國防科技工業體制和武器裝備采購體制,提高武器裝備研製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質量效益。建立和完善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武器裝備科研體系,……,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⑤]根據十七大的有關精神,2008年召開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就國防工業管理的行政部門設置作了調整和改革。即將國防科工委、信息產業部、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和國家煙草專賣局合並組建工業與信息化部,新組建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管理,不再保留國防科技工業委員會。經過改革開放後國防工業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政府對國防工業的干預和管理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逐步由軍事機構主導的供求合一管理模式轉型為各司其職的供求分離管理模式。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對軍工的管理採取的是軍事機構主導的供求合一的管理模式,具有典型的「軍事化」管理特徵。中央軍委、國防部及其下屬部門,不僅承擔了武器裝備需求管理職能,而且承擔著管理軍工的職能。盡管軍工行業管理還有相應行政管理機構(二至八機部),但其工作都在軍事機構主導之下。改革開放後的一段時期,仍然沿襲了改革開放前的這一傳統做法,但其具體形式有所改變。過去是由國防科委、國防工委、科裝委不同軍事部門對軍工生產分工負責,改革開放後逐步改由解放軍國防科工委對軍工科研生產進行集中統一管理。針對市場經濟條件下這一體制暴露出來的弊端,1998年,組建解放軍總裝備部和國務院國防科工委,2008年撤消國防科工委新組建隸屬工業與信息化部,成立國家國防科工局,分別承擔著裝備需求管理職能和軍工行業管理職能,政府對軍工的管理由供求合一模式轉型為供求分離模式。
二是逐步由政企不分的管理模式轉型為政企分開的管理模式。政府對國防工業的管理長期以來基本上政企不分,政府部門從資源分配、計劃制定和實施等方面對軍工科研生產單位進行全面控制,軍工科研生產單位事實上是政府部門的一個附屬機構。改革開放後,與市場取向改革相適應,按照「政企分開」的原則對軍工管理模式逐步進行了重大改革。先是撤消相關政府行業管理機構,成立船舶、核、兵器、航空、航天、電子工業總公司,但軍工總公司仍然承擔一定的政府職能。1998年,進一步按照「政企分開」原則,將軍工總公司的政府職能獨立出來轉入國防科工委,並以軍工總公司為基礎,通過分拆改組為十大軍工集團公司。2002年,將信息產業部原軍工研究院所組成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使軍工集團公司由十個變為十一個,通常稱為十一大軍工集團公司。2009年,為更好地適應市場化改革和加快推進航空工業發展需要,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和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合並,組建了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各軍工集團公司按照《公司法》注冊,由國資委授權,作為國有資產出資人代表,對所轄全資企業和控股企業進行管理,實行企業化經營。
三是逐步由政資不分的管理模式轉型為政資分開的管理模式。通過1998年和2003年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職能調整,按照「政資分開」的原則,國防科工委作為國務院主管國防科技工業的行政部門,其職責范圍涉及國防科技工業法律法規制度建設、體制改革、能力結構布局、武器裝備發展戰略規劃及科研生產組織、固定資產投資、質量、安全、計量、標准、「五行」管理並指導軍工電子行業管理、涉及國防科技工業建設資金管理、對外交流與合作、承擔中央專委辦公室日常工作等重要方面。經過2008年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職能調整,組建隸屬工業與信息化部的國家國防科工局,則向服務型政府方向邁開了重要的一步。在國有資產管理方面,則由國務院的特設機構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國資委)行使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對國防科技工業的主體——軍工集團公司進行資產管理,並負責對軍工集團公司的業績進行考核管理。
四是逐步由軍工行業相互分割的管理模式轉型為集中統一的管理模式。長期以來,政府對軍工不同行業管理採取的是相互分割的管理模式,核、航空、電子、兵器、船舶、航天和導彈工業分別由不同行業主管部門分工負責,相互之間難於協調和統籌。改革開放後,針對這種體制暴露出來的弊端,逐步採取了集中統一的管理模式。先是將航空、航天,以及兵器、電子等業務相近管理部門進行合並,成立國務院國防科技工業主管部門對國防工業全行業進行集中統一管理。另外,2008年新成立工業與信息化部,組建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隸書於工業與信息化部,也有助於打破軍民分離體制,逐步建立軍民融合型體制。
改革開放後,政府管理職能的轉型不僅體現在軍工管理體制上,而且體現在具體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應用上。改革開放前政府對軍工的管理手段主要是指令性計劃和行政手段,改革開放後,政府對軍工的管理手段有了重要的轉變。政府對軍工的計劃調節手段,主要是制定軍品發展的長遠規劃和中長期計劃,以及同軍工科研生產單位簽訂軍事訂貨合同,而且主要集中在軍事專用品的科研生產上。至於軍工科研生產部門的民品及其部分軍民兩用品的科研生產則通過市場機製作用進行調節。傳統上使用的行政手段開始逐步被法律手段所替代,為了適應法治經濟的需要,先後頒布和實施了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
特別是2000年以來,國家在裝備科研生產管理的法制建設方面的力度有了明顯的加強。國務院頒布和實施了《關於鼓勵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等相關法規。國務院、中央軍委頒布實施了《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管理條例》。中央軍委先後頒布了《裝備條例》、《裝備科研條例》、《裝備采購條例》、《裝備維修工作條例》等一系列法規。總裝備部制定下發了《裝備采購計劃管理規定》、《裝備承製單位資格審查管理規定》、《裝備采購方式與程序管理規定》等配套規章。國防科工委頒布和實施了《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實施辦法》、《民用部門軍品配套科研生產許可證管理實施細則》、《武器裝備研製生產標准化工作規定》、《軍工產品質量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國防科技工業產業政策綱要》、《軍品出口管理清單》,《關於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防科技工業建設的指導意見》、《關於深化國防科技工業投資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等有關法規。為了健全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保密制度,國家保密局、國防科工委、總裝備部還聯合頒布實施了《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保密資格審查認證管理辦法》。為推進軍工企業的股份制改革,國防科工委還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資委,發布和實施了《關於推進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的指導意見》等法規。通過法律手段規范企業和政府行為,使政府對軍工的調節和干預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軌道,從而為市場機制調節作用的充分發揮提供了一個有利的制度環境。政府對軍工的干預和管理,還比較注重經濟手段的應用,通過稅收、投資、金融等一系列經濟手段來調節軍工科研生產單位的經濟活動。
國防工業運行中的政府職能轉型,不僅更加註重政府職能的合理定位,而且重視和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因而對提高國防工業運行效率產生了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一是確立軍事部門獨立的采購主體地位,使其能夠依據軍事科技、現代戰爭、國家軍事戰略和安全環境等制定更加確實可行的武器裝備發展規劃,並在軍費預期約束下精打細算,充當精明買主的角色,不僅可節省武器裝備采購費用,提高武器裝備采購效率,促進武器裝備的快速發展,而且可為軍工科研生產單位提供外部壓力,迫使軍工科研生產加強管理,不斷提高軍工科研生產效率和企業經濟效益,從而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二是按照軍品供需分離原則逐步建立集中統一的軍工行業行政管理部門,一方面政府行政部門可以專司於制定軍工行業的發展規劃和法規等政府職能,有助於形成比較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和依法行政,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和行政效率;另一方面可打破長期以來條塊分割、多頭領導、各自為政的行業管理格局,有助於打破行業限制,使市場機制在不同行業之間能夠更充分地發揮作用,這不僅提高了軍工的社會分工協作水平,而且進一步優化了軍工資源配置。
然而,由於我國正處於經濟體制轉型的歷史時期,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健全,某些消極的傳統觀念影響作用根深蒂固,政府作用發揮仍然存在一定缺陷。[⑥]在軍政關繫上,把軍隊和行政管理部門關系簡單地稱為「供需關系」,認為國防科技工業主管機構代表國防軍工利益,總裝備部代表軍方利益,從而出現一些政策制定等不協調問題。比如,國務院國防科技工業主管機構著手制定《國防科研生產法》,總裝備部則著手制定《武器裝備采購條例》;國防科工委頒布實施《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實施辦法》,總裝備部頒布《武器裝備采購定點目錄》;國務院國防科技工業主管部門頒布軍品科研生產標准,解放軍總裝備部頒布武器裝備驗收標准等。在政資關繫上,國務院國防科技工業主管機構與國資委之間也存在許多不相協調因素。比如,國務院國防科技工業主管機構的職能是管事,國資委既「管資產」,有「管人」,從而國防科技工業主管機構的「事」、「資產」和「人」的管理不統一。另外,國務院國防科技工業主管機構和國資委對國有資產管理的目標及考核辦法也存在較大的差距。總體上講,政府對國防工業管理的職能還不到位,慣了一些不該管、管不了和管不好的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客觀上需要在實踐中繼續轉變和完善政府對國防工業管理的職能。
Ⅳ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的歷史沿革
◆ 中國核工業領導機關和領導人年表
1955年1月15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討論並決定建設原子能工業,毛澤東就此作了重要講話。李四光、劉傑、錢三強列席了會議。
◆ 中國核工業創建40周年的光輝歷程
從1955年1月15日毛澤東同志在主持召開的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上,作出發展原子能事業的戰略決策算起,中國核工業已經走過40年的光輝歷程。
◆ 核工業的歷史性跨越——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20周年
我國核工業經過20年的艱辛拼搏,實現了工作重點由以軍為主向軍民結合的戰略大轉移,完成了從單一的軍品生產到多元化產業結構的大調整,實現了運營機制從計劃向市場、從封閉到開放的大轉變,一個原來以軍為主的核軍工科技生產體系,已建設成為軍民結合的新體系,實現了核工業的歷史性跨越。
◆ 繼往開來 真抓實干 努力開創核工業改革發展的新局面
在慶祝人民共和國五十華誕之際,我們決心發揚研製「兩彈一星」精神,為增強國防實力、科技實力,繼往開來,努力開創核工業改革發展的新局面。
◆ 發展核工業 增強國力 造福人民
在新中國50年的光輝歷程中,核工業的創建、「兩彈一艇」的研製成功和首座核電站的自行設計建造,是中華民族為之自豪的偉大成就。
◆ 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大型核工業集團
核工業是國家高科技戰略產業,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證,是國家科技經濟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黨的十六大明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給我國核工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設新型核工業的光榮使命落在了我們身上。
Ⅳ 福建省人民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的歷史沿革
1961年1月,根據省編捷字(61)第0379號文件精神,成立福建省省直機關事務管理局,屬一級局機構,內部設立辦公室、交際處、生活福利處、財務處、房屋基建管理處。編制40人(不包括交際處、招待所和其他事業單位人員)。省人委辦公廳副秘書長張兆漢兼任局長,牛德勝、趙玉堂、張峰舒為副局長。張兆漢為局黨組成員,牛德勝為省人委辦公廳黨組成員。主要任務是為省人委領導機關、負責同志、幹部職工以及業務工作服務。隸屬於福建省人民委員會辦公廳。
同年8月根據國務院5月3日直楊字第61號通知、(61)省編捷字第1737號文件精神,機構名稱更改為「福建省人民委員會機關事務管理局」,機構級別、編制不變,副局長增加祝增華同志。
1962年10月,機構撤並為省人委辦公廳二處(財務處、房產管理處),副局長牛德勝任省人委辦公廳副主任,分工負責省直機關財務經費及房產管理等工作。局機關對外仍保留牌子。
1963年5月,由於任務的發展,管理局又單獨設立,名稱、級別均沒變,編制20人,內部增設汽車修配廠、招待所。
1964年4月,房屋基建處改為事業單位。局編制36人,行政23人,事業13人,設有辦公室、財務處、房屋管理處。副局長趙玉堂於1964年8月免職。
1965年5月,局長張兆漢免職,省人委辦公廳庄炎林副秘書長兼任局長,副局長張峰舒病故,祝增華免職,內部增設車管處。編制37人,行政25人,事業12人。
1966年~1967年,局長庄炎林免職,省人委辦公廳副秘書長劉捷生兼任局長。
1968年~1969年7月,撤並為省革委會總務組,此時正值「文革」期間,機關基本癱瘓。局裡工作由軍代表游克玉主持,牛德勝副局長於1968年8月被下放清流縣。編制16人。
1970年8月,省革委會機關事務管理局重新恢復,機構一級局待遇不變,安慶勝任局長兼黨組書記(組長),游克玉、姚繼華、牛德勝為黨組成員(副局長),牛德勝為副局長。內設設置辦公室、政工組、財務組、機關組、房管組、車隊、修配廠、食堂、西湖賓館、湯井巷後區。編制29人。
1971年8月,局長安慶勝免職,張作人任局長兼黨組組長,左豐美、姚繼華、游克玉、牛德勝為黨組成員。
1972年5月,黨組成員牛德勝病故,9月增加祝增華同志一人,副局長左豐美。
1973年,局長張作人免職,左豐美任局長兼黨組書記,祝增華為黨組成員。
1975年,局長左豐美免職,祝增華任局長兼黨組書記,丁屯、江琦、商建中、游克玉、任德洪、尹忱之、賀如琪、夏博為黨組成員,丁屯、江琦、商建中為副局長。編制63人,丁屯主持工作。
1976年年~1977年,機構名稱更改為「省革委會機關事務管理局」黨組成員增加計應昌同志。
1978年1月~1979年,局長祝增華於1979年9月免職,張作人任局長兼黨組書記,丁屯、江琦、商建中、王景閣為副局長。內部機構設辦公室、政治處、行政處、房管處、財務處。
1980年7月,局長張作人免職,酒玉琳任局長,副局長增加王則文(10月任命),副局長王景閣8月免職。
1981年5月,閩編(81)006號文批復,我局行政編制65人,事業編制20人,內設機構有:辦公室、黨委會、人事處、接待處、財務處、房管處、保衛處、總務處、車管處。下屬單位:西湖賓館、東湖賓館、溫泉賓館、車隊、汽車修配廠、省直屬機關幼兒園。
1982年,機構名稱更改為「省人民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祝增華7月任命為副局長,一級局機構,編制不變。
1983年年2月機構改革以後,由一級廳局機構降為二級副廳局級,隸屬省政府辦公廳領導,降格後原有的職能不變,相對還擴大了某些職能范圍,原有的職能范圍工作量也相對增加了。如:財務直供單位由原來的50多個增加到80多個;車管范圍增加到100多個;房管增加了二個大住宅區和一幢寫字樓的直屬管理;相繼又增加了房地產開發業務。局長王則文,副局長祝增華(12月免)、商建中、計應昌(3月離休)、林斌魁、任德洪(10月任命)。
1984年,副局長增加高沛蒼、金堅(正處級待遇)。省直房地產開發公司成立。
1985年年7月,副局長增加余敏賜(正處級待遇),內部機構設置、編制不變。副局長高沛蒼、金堅5月免職。
1986年12月~1987年,副局長新增陳佑民(正處級待遇)。
1988年5月,局長王則文、副局長林斌魁免職,任命謝先文為局長,副局長增加盧象乾同志(正處級待遇)。閩政辦(88)人字51號文批復省直房地產開發公司作為管理局直屬事業單位編制。
1989年1月,副局長盧象乾免職,局機關內部處室一律撤銷科建制,總務處改名為公共設施管理處。閩政辦(89)人字07號文批復同意省直房產開發公司下設辦公室、財務計劃部、基建工程部、物資供應部、開發經營部等五個部室。
1990年8月,局長謝先文任命為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兼任管理局局長,同年3月副局長增加陳樹泉。
1991年局長謝先文,副局長余敏賜、任德洪、陳佑民、陳樹泉,以上五人均為黨組成員,謝先文任書記,余敏賜任副書記。內設機構為辦公室、機關黨委、人事處、接待處、財務處、房管處、保衛處、公管處、車管處。
1992年5月謝先文局長免職,余敏賜任局長、黨組書記。6月副局長增加郭承焯;9月副局長陳佑民、陳樹泉二人免職,任德洪離休。
1993年9月增加副局長滕國際。
1994年局長余敏賜,副局長郭承焯、滕國際均為黨組成員。
1995年年12月副局長增加彭照杉、黃金琳,余敏賜、滕國際、郭承焯、彭照杉、黃金琳為黨組成員,余敏賜任書記。同年,9月滕國際任副書記。機構增設省直單位住宅制度改革辦公室。
1995年省級黨政機關機構改革,機構設置為辦公室、財政財務處、房地產管理處、車輛管理處、省直機關國有資產管理處、服務接待管理處、綜合管理處(保衛處)、人事教育處、機關黨委等九個處室。
1996年7月局長余敏賜免職,滕國際任黨組書記、局長,9月任施亞光為黨組副書記,10月施亞光任副局長。黨組成員由滕國際、施亞光、郭承焯、彭照杉、黃金琳組成。
1998年4月,滕國際任省政府副秘書長。
1999年年11月副局長郭承焯退休。
2000年8月,陳秀琴任副局長,副局長黃金琳免職。滕國際為黨組書記、局長,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施亞光,副局長彭照杉、陳秀琴均為黨組成員。
2000年12月閩委辦(2000)187號關於我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我局是負責省直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為副廳級,歸省政府辦公廳管理。劃出省級大型重要會議接待服務工作的職能,劃出省級接待專戶會計核算管理的職能,新增省直機關政府采購工作,省直單位中央駐榕單位職工住房補貼經費的管理工作。滕國際為黨組書記、局長,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施亞光,副局長彭照杉、陳秀琴均為黨組成員。內設機構為7個職能處室(均為正處級),分別是辦公室、財務管理處、房地產管理處(省直房改辦)、車輛管理處、國有資產管理處、綜合服務管理處(保衛處)、人事教育處、機關黨委。根據有關規定派駐局紀檢組與監察室合置辦公。人員編制為行政編制49名。紀檢、監察、機關工勤人員8名,離退休幹部工作機構及人員編制另行核定。
2002年7月,副局長彭照杉調任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肖濟通任副局長。
2005年6月,因年齡原因,免去滕國際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機關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職務,彭照杉任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機關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
2007年11月,任命武新生為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Ⅵ 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工業部的機構設置
二局 三局: 地質局 轄6個地區管理局,51個大隊,分布24個省,6萬多人 四局: 工程局 五局: 科技局 七局: 同位素應用局,同時是國家科委八局 八局 九局: 核武器局,領導九所與221廠。1964年,九局、九所、221廠合並為九院。1974年復設九局。 十局: 設備局 十一局: 情報所 十二局: 礦治局 十三局: 設計院 十四局: 最初為404廠,1963年後為堆工局。 十五局: 蘭州鈾濃縮廠 物資局 軍工局,1980年代設立
Ⅶ 福建有幾座核電站
截止2019年1月,福建有3座核電站。分別是:
1、寧德核電站
位於中國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秦嶼鎮備灣村,距市區南約32km,東臨東海,北臨晴川灣,是中國第一座在海島上建設的核電站。
寧德核電站一期的四台百萬千瓦級機組工程按2008年計算總投資金額為512億元人民幣,由廣東核電投資有限公司、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煤炭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投資建設。
2、福清核電站
位於福建中部沿海福州福清市三山鎮前薛村,共規劃6台百萬千瓦級二代改進型壓水堆核電機組,實行一次規劃,連續建設,總投資近千億元。
截至2018年11月21日,福清核電站累計安全發電770億千瓦時,相當於少消耗標准煤約2788萬噸。
3、漳州核電站
項目位於福建省漳州市雲霄縣境內,介於廈門和汕頭兩個經濟特區之間。漳州核電廠是福建省首個在項目起始階段就按照第三代AP1000核電技術論證的成熟沿海廠址。
項目規劃建設6台AP1000核電機組(1、2號機組為華龍一號,土建施工單位:中國核工業二四建設有限公司),總裝機容量約750萬千瓦。其中,一期工程建設4台機組,裝機容量500萬千瓦,建成後年產值可達150億元,年利稅超過50億元。
專家分析,在福建省積極發展核電,實現能源供應多樣化,有利於進一步滿足福建經濟發展對電力的需求。
(7)福建省核工業機構什麼時候改革擴展閱讀:
一、核電站的優勢:
與傳統的火力發電站相比,核電站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
(1)核能發電不像化石燃料發電那樣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質到大氣中,因此核能發電不會造成空氣污染;
(2)核能發電無碳排放,不會加重地球溫室效應;
(3)核能發電所使用的鈾燃料,除了發電外,暫時沒有其他的用途;
(4)核燃料的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幾百萬倍,故核能電廠所使用的燃料體積小,運輸與儲存都很方便,一座1000萬千瓦的核能電廠一年只需30噸的鈾燃料,一航次的飛機就可以完成運送;
(5)核能發電的成本中,燃料贊用所佔的比例較低,核能發電的成本不易受到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固發電成本較為穩定。
二、核電站的缺點
(1)核電廠會產生高低階放射性廢料,或者是使用過的核燃料,雖然所佔體積不大,但因其具有放射性,必須慎重處理;
(2)核電廠熱效率較低,因而比一般的化石燃料電廠排放出更多的廢熱,故核電站對環境的熱污染較嚴重;
(3)核電站的投資成本太大,電力公司的財務風險較高;
(4)核電較不適宜滿負荷運轉,也不適宜低於標准負荷運轉;
(5)興建核電站常易引發政治歧見的紛爭;
(6)核電站的反應器內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質,如果在事故中釋放到外界環境,會對生態及民眾造成傷害。
Ⅷ 核工業第二研究設計院的歷史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 核工業第二研究設計院堅持「核電為主、多種經營、深化改革、爭創一流」的方針,廣開門路,積極開發,在啤酒、飲料、火電、民用建築、制葯、環境工程、輻照加工等幾十個領域,打開了局面,創造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核電方面,核工業第二研究設計院堅持開展「保軍轉民,軍民結合,以核為主,多種經營」的二次創業。在秦山3 0 萬千瓦核電廠的設計中,核二院承擔了三廢處理的設計任務。目前,他們發揚「團結、拼搏、求實、創新」的精神,承擔著秦山核電二期工程、廣東嶺澳核電站、江蘇連雲港核電站的重要設計任務。尤其是秦山核電二期,是我國在「九五」期間建設的4 座大型核電廠中唯一的一個自主設計、自主建造的大型商用核電廠。此外,核二院還承擔了核動力堆元件後處理中試廠的施工設計,以及高溫氣冷堆、低溫供熱堆、快中子堆、新型生產堆等多種新型核反應堆的研究任務。
Ⅸ 核工業203研究所
一、簡介
核工業二三〇研究所(簡稱「二三〇所」),其前身為原第二機械工業部中南309隊中心實驗室,1975年2月。
在中心實驗室的基礎上成立了湖南二三〇研究所,境外名稱為「Changsha Uranium Ge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長沙鈾礦地質研究所),1994年12月更名為「中南地質局二三〇研究所」。
2002年9月,核地質隊伍部分屬地化管理後,再次更名為「核工業二三〇研究所」。1999年在全國地質行業屬地化改革中,作為鈾礦地質專業隊伍保留下來,隸屬於中國核工業地質局。今隸屬於中國鈾業有限公司。
二、業務范圍
主要從事地質學研究、固體礦產勘查與研究、地質實驗測試(岩礦測試)、地球物理勘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相關技術開發、儀器研製與會議接待服務、相關職業衛生技術服務。
三、經營狀況
截至2018年末,資產總額24394萬元,負債總額10379萬元,所有者權益14015萬元;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2億13萬元,利潤總額1284萬元,凈利潤1035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035萬元。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核工業二三〇研究所
Ⅹ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6次政府機構改革的情況
一、1982年——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實行幹部年輕化
1982年的政府機構改革,主要是為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實現幹部年輕化,其歷史性進步可用三句話來概括:
一是開始廢除領導幹部職務終身制
二是精簡了各級領導班子
三是加快了幹部隊伍年輕化建設步伐
第一次改革之後,國務院各部委正副職是一正二副或者一正四副,部委的領導班子成員的平均年齡從64歲減到60歲,局級幹部的平均年齡從58歲降到50歲。本次改革沒有觸動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政府職能沒有轉變。
二、1988年——「轉變政府職能是機構改革的關鍵」
1988年的政府機構改革是在推動政治體制改革,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出現的,其歷史性的貢獻是首次提出了「轉變政府職能是機構改革的關鍵」這一命題。由於後來一系列復雜的政治經濟原因,這一命題在實踐中沒有及時「破題」,原定於1989年開展的地方機構改革暫緩進行。
國務院在調整和減少工業專業經濟管理部門方面取得了進展。如,撤消國家計委和國家經委,組建新的國家計委。撤消煤炭工業部、石油工業部、核工業部,組建能源部。撤消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和電子工業部,成立機械電子工業部。撤消勞動人事部,建立國家人事部,組建勞動部。撤消國家物資局,組建物資部。撤消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組建建設部。撤消航空工業部、航天工業部,組建航空航天工業部。撤消水利電力部,組建水利部。撤消隸屬於原國家經委的國家計量局和國家標准局以及原國家經委質量局,設立國家技術監督局。 三、1993年——適應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
首次將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作為我國經濟經濟體制改革目標後,1993年我國進行了第三次政府機構改革。
其歷史性的貢獻在於:首次提出政府機構改革的目的是適應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但從學術觀察的角度,1993年的政府機構改革「目的清楚、目標不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重要改革任務就是要減少、壓縮甚至撤銷工業專業經濟部門,但從1993年機構設置來看,這類部門合並、撤銷的少,保留、增加的多。如機械電子部合並本來是1988年改革的一個階段性成果,1993年改革時又被拆成兩個部——機械部和電子部;能源部本來是在1988年撤消了三個專業經濟部門的基礎上建立的,1993年改革又撤消能源部,設立了電力部和煤炭部。給人的印象是,目的與目標背道而馳。
1993年改革的一個重大舉措是,實行了中紀委機關和監察部合署辦公,進一步理順了紀檢檢查與行政監察的關系。1993年實行中紀委機關和監察部合署辦公的這種做法,是統籌黨政機構設置的重要方式之一。
四、1998年——消除政企不分的組織基礎
鑒於當時機構設置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現實,1998年中央人民政府實施了2008年之前涉及面最廣、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政府機構改革。1998年改革的目的與目標高度協調。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是目的,盡快結束專業經濟部門直接管理企業的體制是目標。1998年改革歷史性的進步是,政府職能轉變有了重大進展,其突出體現是撤銷了幾乎所有的工業專業經濟部門,共10個:電力工業部、煤炭工業部、冶金工業部、機械工業部、電子工業部、化學工業部、地質礦產部、林業部、中國輕工業總會、中國紡織總會。這樣,政企不分的組織基礎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消除。到目前為止我們都還在享受這個成果。
為什麼說撤銷工業專業經濟部門就是消除政企不分的組織基礎呢?眾多的工業專業經濟部門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些工業專業經濟部門可以說是資源配置的載體,是落實經濟計劃的依託。但是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這類部門的存在不利於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不利於充分發揮企業的微觀經濟主體地位。在一定意義上說,撤銷工業專業經濟部門就是取消了國家與企業之間的「二道販子」,消除了政企不分的組織堡壘。 五、2003年——目標: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
2003年的政府機構改革,是在加入世貿組織的大背景之下進行的。
改革的目的是,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改進管理方式,推進電子政務,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革目標是,逐步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點是,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宏觀調控體系,健全金融監管體制,繼續推進流通體制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和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建設。這次改革重大的歷史進步,在於抓住當時社會經濟發展階段的突出問題,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比如,建立國資委,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建立銀監會,建立監管體制;組建商務部,推進流通體制改革;組建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調整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為國家直屬機構,加強食品葯品安全與安全生產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