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五毒」是指哪五毒啊
1.五種有毒的葯。:石膽、丹砂、雄黃、慈石和yu
2.古代的五種酷刑。鞭、捶、灼、徽、纆;
3、五種毒蟲:蠍、蛇、蜂、蜮、蜈蚣——多見於「五毒符」,青蛇、蜈蚣、蠍子、壁虎、蟾蜍——民間百姓多用此說;
4、五種社會丑惡現象:騙、賭、幫、煙、娼。人們通常所說的「嫖」包含在「娼」中。
5.指解放初朞資本家的五種違法行為,即行賄、偷稅漏稅,盜騙國家財產、偷工減料和盜竊經濟情報。
6金屬污染當中的「五毒
7五毒圖案
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蠍、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沒之時,民謠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 端午節驅五毒用意是提醒人們要防害防病。每到端午節,民間要用各種方法以預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貼五毒圖,以紅紙印畫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於五毒之上,即認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橫行了。這是一種辟邪巫術遺俗。民間又在衣飾上綉制五毒,在餅上綴五毒圖案,均含驅除之意。有的地方的人們用彩色紙把五毒剪成圖像(即剪紙),或貼在門、窗、牆、炕上,或系在兒童的手臂上,以避諸毒。
端午也以桃印為門飾。桃是民俗中驅鬼之物,源於神荼、郁壘之神話,以桃刻印,亦為祛攘之意。《續漢書·禮儀志》:「朱索、五色桃印為門戶飾,以止惡氣。」後世的昧符、吉祥葫蘆即源於此。《夢粱錄》卷三:「士官等家以生朱於午時書『五月五日天中節,赤口白舌盡消滅』之句」,這是宋代之俗。《燕京歲時記》又記:「端陽日用彩紙剪成各樣葫蘆,倒粘於門闌上,以泄毒氣。」這是清代之俗。有的還在紙葫蘆上垂絲穗、飄帶等,更為好看,或在葫蘆中剪出五毒形狀,掛貼於門,亦表示將五毒之氣泄盡之意,你為「倒災葫蘆」。
至今民間仍有懸鏡於門以避邪之俗。在唐代,專於五月五日午時於揚州揚子江心鑄銅鏡,以進貢皇帝,稱為「天子鏡」,這也是辟邪之意(見《唐國史補》)。所以後世多於門前掛鏡驅邪。
五毒圖案
五毒圖案是西安關中地區民間流傳的一種辟邪圖案。關中人認為,蠍子、蛇、蛤蟆、壁虎、蜘蛛等五種動物是最毒的動物,俗稱"五毒"。人們在小孩的兜、背心、鞋帽等衣服上綉制五毒圖,是按照"以毒攻毒,厭(古時厭字與壓字形相近,意相通)而勝之"的原則,對傷害孩童的邪毒之物以制約。經過長期的女工實踐,關中婦女對五毒造型進行了修飾美化,逐漸失去了當初凶御凶的本意。80年代以來,隨著西安旅遊業的迅速發展,婦女們將五毒圖案精心綉制於馬夾背心,受到海內外旅遊者青睞,成為獨具地方特色的旅遊紀念品。
金屬污染當中的「五毒」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重金屬對人體有毒害作用,其中毒害作用最大的有5種:汞(Hg)、鎘(Cd)、鉛(Pb)、鉻(Cr)和砷(As),俗稱「五毒」。以上這五種元素都是重金屬元素,主要是在采礦和冶煉中釋放的。
這些毒性元素在水體當中不能夠被微生物所降解,它們將不斷地擴散、轉移、分散、富集。富集之後的重金屬在人體內產生更大的毒性,在化學上叫「毒性放大」。
日本水俁縣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人們就發現這里有些貓不知道什麼緣故竟向河裡跳去。後來有些婦女突然四肢麻木,精神失常,一會兒酣睡,一會兒興奮異常,身體痛得慘叫,最後死去。這種不知名的病後來有人稱之為「水俁病」。經過環境工作者研究發現,造成這種病的根源是汞污染。由於石油化工廠排放出含汞的廢水,人們食用了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魚、蝦、貝類等水生生物,因此造成大量食用者中樞神經中毒。在這次中毒事件中,汞中毒者達283人,其中60多人死亡。在天然水體中,每1升水如果合有0.01毫克的汞,就會對人體產生強烈的毒性,而且可以通過食物鏈不斷在體內放大。汞一旦以有機汞或甲基汞的形態進入人體內,馬上與人體內的酶發生反應,分解酶並使之失去活性,還可以侵入腦及胎盤的供血組織,不僅傷害人腦,還可以傳給胎兒。
鎘在人體內積累的時間長了之後,會引起高血壓,導致心血管系統疾病。如日本發現的「骨痛病」就是鎘積累過多而造成的,這種病會引起腎臟功能失調。骨中鈣如果被鎘所取代,骨骼就會軟化,這種病潛伏期可長達10—30年。
既然這「五毒」有如此惡劣的毒性作用,人類是不是可以完全隔離這幾類物質,不需要他們存在呢?不是的,痕量的金屬元素是動、植物及人體所必需的,比如適量的鉻元素在人體內的血液中可以進行過剩糖的轉化,防止糖尿病,如果人體組織中的鉻減少,則會嚴重地降低人的食慾。
另外這幾種金屬同樣也是工業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五毒之最——「汞」在工業中應用得相當廣泛,如電器設備控制儀表中的溫度計、壓力計、大電流開關等;在農業上也廣泛地應用於殺菌劑、防止木頭腐爛等等。鎘在油漆顏料當中廣泛地使用,也用於電池和照相中。
B. 工業毒物有哪些
工業毒物有甲醇,氯,苯,甘油等,平時用的除草劑,殺蟲劑等等都是。
C. 什麼是工業性毒物
就是在工業生產中使用或產生的有毒物質,就稱工業性毒物。
D. 生產性毒物按其存在的形態可分為哪幾類
眾所周知,工作地點生產性粉塵濃度越高,對機體的危害程度也越大。因此,生產性粉塵濃度可作為一項危害程度的定量指標。鑒於廠礦企業的粉塵濃度的實測值差異范圍很大,不便於表示。所以多採用粉塵濃度超標倍數表示。本標準是按生產性粉塵濃度超標倍數,劃分為幾個界限進行評級的,測塵的具體要求是:在正常生產狀況下,在工作地點進行粉塵濃度測定,盡量做到有代表性。每個采樣點的樣品數不得少於5份,然後取其超標倍數的均值表示。本標准所使用的粉塵濃度均指質量濃度。全國接觸粉塵作業的工人中,約有90%以上是接觸矽塵作業的。而且在全部塵肺病人中,絕大部分是矽肺病人。可見,生產性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的高低,對矽肺的發生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E. 什麼是工業毒物
工業性毒物 指在工業生產中所使用或產生的有毒化學物。有的是原料或輔助材料,有的是中間體或單體,有的是成品,有的是廢棄物。
F. 實際工質的一點,兩線,三區,五態指的是什麼
一點:物質的臨界點
兩線:飽和蒸汽狀態連線(上界限線)和飽和液體狀態連線(下界限線)
三區:汽態區,液態區,濕蒸汽區
五態:過熱蒸汽,飽和蒸汽,濕蒸汽,飽和液體,未飽和液體
G. 工業毒物分為哪幾類
工業毒物可按多種方法予以分類:
1、按化學結構分類,如金屬、醇、酮等;
2、按用途分類,如農葯、有機溶劑等;
3、按毒害作用分類。又可按其作用的性質和損害的器官或系統加以區分。作用的性質可分為:①刺激性,②窒息性,③麻醉性,④溶血性,⑤腐蝕性,⑥致敏性,⑦致癌性,⑧致畸胎性等。按損害的器官或系統則可分為:①神經毒性,②肝臟毒性,③血液毒性,④腎臟毒性,⑤全身毒性等毒物。有的工業毒物主要有一種作用;有的具有多種作用。
採用常用的毒物分類方法,即主要按毒害作用的性質和化學結構的方法分為:
1、刺激性氣體;
2、窒息性氣體;
3、金屬、類金屬及其化合物
4、有機化合物,
5、高分子化合物生產中的毒物。
H. 生產性有害因素及生產性毒物的類型有哪些
生產性有害因素的性質和類型
勞動條件包括生產過程、勞動過程和生產環境三個方面,每個方面都是由許多因素所組成,我們把這些與生產有關的因素稱為生產性因素(或職業性因素)。生產性因素對於勞動者的健康來說,有的起著有利的作用,有的起著有害的作用,這些作用主要取決於生產性因素的性質和數量(強度)。對勞動者的健康和勞動能力產生有害作用的,稱為生產性有害因素(或稱職業性有害因素)。
生產性有害因素按其來源和性質,可以分為三類:一是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二是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三是與一般衛生條件和衛生技術設施不良有關的有害因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有哪些呢?它包括化學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化學因素是目前引起職業病最為多見的生產性有害因素,它包括生產性有毒物質(如鉛、汞、苯、氯、一氧化碳、有機磷農葯等)和生產性粉塵(如矽塵。石棉塵、煤塵、水泥塵、金屬粉塵、有機粉塵等)。物理因素包括異常的氣象條件(如高溫、低溫、輻射熱等)、異常氣壓(如高氣壓、低氣壓等)、雜訊、振動、超聲波、次聲、電離輻射(如α射線、β射線、γ射線、χ射線等)、非電離輻射(如可見強光、紫外線、紅外線、射頻、微波、激光等)。生物因素主要是某些微生物或寄生蟲,如炭疽桿菌、布氏桿菌、森林腦炎病毒及蔗渣上的黴菌等。
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哪些呢?它包括勞動組織和制度不合理,如勞動時間過長、勞動休息制度不健全或不合理等;勞動中精神過度緊張;勞動強度過大或勞動安排不當,如安排的工作與勞動者的生理狀況不相適應,或生產定額過高,或超負荷的加班加點等;個別器官或系統處於過度緊張狀態,如由於光線不足而使視力緊張等;長時間處於某種不良的體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設備等。
與一般衛生條件和衛生技術設施不良有關的有害因素又有哪些呢?它有以下幾種情況:生產場所設計不符合衛生要求和衛生標准,如廠房又矮又小又狹窄,車間布置時不管崗位(或工段)有毒、無毒都安排在一個車間內等;缺乏必要的衛生工程技術設施,如沒有通風換氣或照明設備,或未加凈化就把污水排放出去;缺乏防塵、防毒、防暑降溫、防雜訊等措施、設備;安全防護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方面存在不足或有缺陷。
實際上,在生產現場中生產性有害因素往往不是單一存在的,它同時會存在多種有害因素,這對勞動者的健康危害更大。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工藝的改革以及防護措施的不斷完善,可以減少或消除生產過程中的有害因素,減輕或避免生產性有害因素對勞動者健康的危害。
生產性毒物的來源有類型
凡少量化學物質進入人體後與人體組織發生化學或物理化學作用,並在一定條件下破壞正常生理機能,引起某些暫時性或永久性的病變,我們把這種病變稱為中毒,引起中毒的化學物質稱為毒物。
在生產過程中產生或使用的各種有毒物質,通稱為生產性毒物或工業毒物,生產性毒物在生產過程中可能是原料、輔助材料、半成品、成品,也可能是副產品或廢棄物、夾雜物,或其中含的有毒成分。生產性毒物可能是氣體、液體或固體,通常以氣體、蒸氣、煙、霧、粉塵等形式存在於生產環境中,污染空氣,對人體產生危害。
(1)氣體。指常溫、常壓下呈氣態的物質。如氯、硫化氫、二氧化硫等。
(2)蒸氣。是由固體升華或液體蒸發而成,前者如碘、硫等,後者如苯、汽油等。凡是沸點低、蒸氣壓大的液體都容易產生蒸氣。
(3)霧。是指懸浮在空氣中的液體微滴,大多是因為蒸氣冷凝或液體噴灑而成,如硫酸霧、噴漆作業時產生的漆霧等。
(4)煙。又稱煙霧或煙氣。是指懸浮在空氣中直徑小於0.1微米的煙狀固體微粒。它可由金屬熔融時所產生的蒸氣在空氣中迅速冷凝及氧化而成,如熔煉鉛產生的鉛煙。它也可由有機物質加熱或燃燒而成,如塑料熱壓和農葯熏蒸劑燃燒時產生的煙。
(5)粉塵。是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微粒,直徑大小多在0.1~10微米范圍。固體物質經機械粉碎、碾磨、攪拌、過篩或運輸時均可產生粉塵。
另外,我們把飄浮在空氣中的粉塵、煙和霧,統稱為氣溶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