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特大城市中如何規劃城市,尤其是工業區和住宅區的混合規劃。
找一個專業的規劃研究院幫著設計一下看看,我知道一家在陝西的,叫中西部經濟發展規劃研究院,做得很不錯的,有空可以了解下看看
❷ 在第一個五年計劃其間,為什麼要重點發展重工業
1、國家剛剛建立不久,為了以防和應對帝國主義的外來侵略,鞏固國防,滿足國家戰爭的戰時需求,這是軍事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2、新中國剛剛建立在國際上僅僅得到了蘇聯的支持,為了不被孤立,新中國暫時與蘇聯結盟,接受蘇聯的一部分發展模式,把自己變成蘇聯的「社會主義小兄弟」,從而能先在國際上穩住腳跟,再圖發展,這是政治原因;
3、當時的中國積貧積弱,力量十分不有限,集中力量只能優先發展一種產業。而幾千年來中國一直是一個農業大國,輕工業從清末開始也有一定的基礎和規模,就是重工業幾乎沒有,因此如果再不發展重工業就沒有一個初具規模的工業體系,就更不能發展好經濟。而且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之下無論從軍事、政治方面都是指向重工業,是最迫在眉睫的,這是經濟發展的要求,是根本原因。
五年計劃,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部分,屬長期計劃。主要是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
第一個五年計劃,簡稱"一五"計劃(1953-1957),是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由周恩來、陳雲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經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審議通過。至1957年,"一五"計劃超額完成了規定的任務,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並為我國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制定與實施標志著系統建設社會主義的開始。
❸ 大氣污染嚴重的工廠規劃
在國內來說主要是重工業。比如:石油化工行業產生的揮發性有機物;發電廠燃燒煤的廢氣含有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水泥建築行業的粉塵污染
❹ 為什麼我國一五計劃也要優先發展重工業
一個國家重工業的發展規模和技術水平,是體現其國力的重要標志。我國一五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原因如下:
1、當時內戰過後,經濟遭到重創,為恢復國民經濟
2、朝鮮戰爭引發的中共領導人對國家安全和國際地位的憂慮擔心
當時剛建立新中國,西方國家一直對是社會主義充滿敵視,重工業有助於加強國防建設,從而保家衛國,保障國家政治獨立。發展重工業可以盡快改變我國工業十分落後的面貌,
3、蘇聯工業化道路成功的示範效應
對於剛建立的新中國,中國領導人還未找到很好的辦法去建設社會主義,所以照搬蘇聯模式,著重發展重工業。
五年計劃,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部分,屬長期計劃。主要是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
第一個五年計劃,簡稱「一五」計劃(1953—1957),是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由周恩來、陳雲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經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審議通過。至1957年,「一五」計劃超額完成了規定的任務,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並為我國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
(4)重工業怎麼樣規劃擴展閱讀
抗美援朝戰爭,斷絕了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可能發生的聯系,毛澤東等領導人痛切地感到,短期內打開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封鎖已變得不可能。要使國家真正實現獨立、富強,必須迅速地建立起比較完整的、自成體系的工業結構,必須把重工業擺在突出的位置上。
1952年7月中央書記處連續召開多次會議。認真研究了中國工業化建設的方針,確定以建設重工業基礎為五年計劃的中心環節。同時,決定周恩來、陳雲、李富春等組成中國政府代表團前往蘇聯,就「一五」計劃中需要蘇聯援助的141個工業項目問題進行商談,中心環節是重工業。
❺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畢業生怎麼規劃未來
這是一位機械大神說過的話,對於機械未來的發展與職業規劃,我這里就借鑒一下,希望可以幫助到你,這些話已經幫助了我們許多機械學子迷茫無助,走出困境。
一、 機械行業、從業地點、企業選擇類:
1.中國目前不同地域的機械發展很有自己的特點。內地機械行業依然以實用型為主,主要解決國內內部需求,所以所涉及的行業相對比較傳統,面對社會各個階層,從國家建設到民用消費品均有涉及。沿海機械行業則以精加工和輕工業為主,由於大量外資和代加工或者二次加工的需求湧入,所以機械行業多呈現於小型化,高端化,快速反應化。而華北東北等北方區域,則以重工業為典型代表,這和歷史原因有一定關系,另外北方礦產資源豐富也導致重工業相對比較發達。很顯然,如果針對收入和新型技術而言,東部沿海地區的機械行業肯定是首選;但是要全面學習基礎機械方面的知識,反倒是內地比較有優勢。因為沿海地區幾乎沒有什麼重工業了,把重工業從機械行業中拋開是不正確的分類。
目前國內比較好的行業有醫療器械,電信硬體,網路通信,重工設備,精密設備,半導體,自動化設備以及標准化部件;以前比較好,但是在走下坡路的行業有汽車,紡織,微電子,電信軟體,電梯,物流等等;比較慘淡經驗的行業實在太多,不羅列了。
機械大行業分類,較好的為研發,CAE分析應用相關,製造/組裝為其次,其他稍差。
3.企業優先選擇順序:從上至下:美資 > 歐資 > 合資 > 日資 > 大型國企
2.從事什麼具體行業,是不建議從事汽車和模具的,因為從業人員多,競爭壓力大,整體行業水平低。曾經有人問我為什麼我的資料上寫的電信,我的回答是,我的團隊是機械設計,但是我們做的產品是電信網路產品,這不沖突。一樣的,無論是機床還是模具,具體到產品,總是不一樣的。我舉個例子,同樣是機械工程師,一個設計醫療器械的,一個設計標准件的,你說誰的收入高,誰的技術含量高?很顯然設計醫療設備的收入和技術能力要高的多。所以工種上有影響,產品分類的影響更大。
台資,韓資,私企,是被我T出考慮范圍的,我在相應的帖子里都有描述。企業文化以美資和日資為代表;公司流程要學美資;工作技能要學日資。
如果你是比較內向而且,坐的住的人,那麼你可以選擇國企。國企的制度雖然讓人很吃不消,但是目前國企是唯一還存在師傅帶徒弟的模式的地方。如果你不夠主動,希望一直有人指點你,那可以先進國企待兩年,但是最多兩年,不要待太久。如果你足夠積極向上,很主動,求知慾很強,也能夠主動開口去問,那麼你應該選擇外資,推薦日企。因為日本公司,有一點非常好的事,雖然人情冷漠,但是真的會教會你很多的東西。只要你夠主動,只要你開口問,基本是有問必答。這里不推薦私人公司,因為老闆都是很現實的,他們只需要一進來就能工作,就能給他創造利潤的人,你顯然不合適;也不推薦台灣,韓國公司,因為他們只會壓榨你。歐美公司情況比較復雜,這點以後另外再解釋。
公司規模越大越好,都說小公司能學的多,那是因為人少,相應每個人要做的事情多,其實這樣的話,很多東西貌似學會了,但是實際上做法很不正規。公司規模大,那流程和制度就完全,那麼雖然每個人相應的事比較少,但是是有機會向別人討教,去學習別的技能的。所以自學能力還是最重要的,至於怎麼在公司里混,去學習,去請教,甚至去偷師,就要看個人的能力。
4.從業方向:目前機械行業並沒有急缺的方向,由於從業人數相當的多,各行業都涌現出了一大批相當優秀的人才,當然需求量很大,所以也不存在飽和的問題。目前從發展和收入各方面考慮,機電一體化,自動化,機械開發設計等方向是優於其他方向的,但是對從業經驗要求比較高。另外你在學校里是學習不到什麼尖端的知識的。機械行業的基礎知識非常的枯燥,積累也是極其緩慢的,沒有捷徑。而一些看起來尖端的設備和技術,其實分解開再看,就是普通的技術不斷優化和組合的產物。
5.機械行業分類:機械行業博大精深,要細分的話,洋洋灑灑無窮無盡,按大類來說,也是見仁見智。我的分類是比較簡單的(僅個人意見,拋開比較冷僻的內容):加工,製造,設備,開發這四個大方向。
這幾年尋求幫助的朋友中,真正已經涉及開發的朋友非常少,這可能和資歷有些關系,這里不談;設備屬於維修和技術服務這一塊,其實是機械中很大的一個分類,但是由於從業人數少,而且相對冷門,所以也不多言了;而加工這一塊,是我收到求助最多的,也是目前國內從業人數最多的;製造一直是我推薦大家從事的主要行業。這四個分類的相互關系如何呢?我的理解是這樣的:
加工是最初級的應用,是一切機械技術的基礎,所以從業人數多,對機械行業基礎知識要求高,是非常鍛煉人的;製造是加工的後道程序,可以認為是加工的進階,其核心內容就是把加工完的零件變為成品的一個過程,對機械組裝和功能體現有相當高的要求,但是已經在某些程度上降低了對加工技術的要求;設備維修,技術服務是更進一步的層次,必須對機械基礎,機電知識和製造技術都有很高的認識,才能從事這個行業;而開發則是一個集大成者,需統領以上所有基礎行業。所以這四個分類就是按這樣的順序排列的,而且也可以說,實際工作的收入大體上也是這樣由低到高分布的。這也就是很多還在從事加工行業的朋友,我建議他們從加工跳往製造,然後再跳往技術,最後是開發這樣一個順序的原因。
6.機械行業的各個分支中,加工行業,雖然重要,畢竟從事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是不如其他幾個行業的。而且由於周圍從業人員的水平和自身素質的問題,導致即使你很主動和好學,依然很難擺脫環境的影響,甚至你周圍的朋友都會成為你發展的阻礙。而如果現在就要求你往機械設計方向發展,我覺得也實在一下子跳的太高。因為我其他很多帖子都提到,機械設計是集大成者,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經驗都非常多。
機械製造,包括所有的機械加工的後道程序,主要有產品組裝,調試,質量控制(和質量部的品控有區別,這里指生產部門的質量控制),產品生產技術,甚至包含一些工裝夾具類的工程維護和生產工具等等。我們國內目前從事這個行業的人不少,但是總體水平非常低,而且從業人員不穩定。事實上我們與世界的差距很多就是差在這里。
由於大多數公司都會招聘大學生來從事製造工程師的工作,但是事實上,他們毫無經驗,也沒有足夠的機械基礎,所以雖然人數多,但是水平總體差,但是他們的收入和發展卻都是不錯的。而且對於一些正規公司的生產製造部門,都有完整的流程和技術規范,可以大大擴展你的視野和提升你的技術能力。而大學生也並非一無是處,你會發現他們在理解和學習能力上確實是超過其他人的。
二、 學歷與學習內容類
1. 機械行業對學歷方面的要求相對稍微低一些,因為我們更看重其實際能力。如果你發現某些公司一定要求某某學歷,那麼幾乎100%肯定是HR和大老闆這些門外漢定出來的要求。這里存在兩個問題:
a.盡管我們招人不看學歷,但是如何繞過HR這些門外漢,取得面試機會,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的,並不是說學歷不好,就總是抱怨沒機會,這完全是個人能力問題。如果學歷不和要求,怎麼繞過HR的硬性指標也是一個人溝通能力的體現。
b.繞過或者說是讓HR或者大老闆讓步,放棄學歷這個指標的方法見仁見智,但是絕對不可以用欺騙的手段。
2. 目前的單片機已經發展到了相當高的高度了,在真正開發單片機的過程中已經很少有人再去從底層編寫程序,而各大供應商,像歐姆龍,三菱,西門子等等,已經把單片機的諸多功能集成化,模塊化,在工程中直接應用即可。而你企圖從底層開始學習再進入單片機高級應用,那麼並非不可行,只是這道路過於漫長了。而且單片機目前不屬於傳統機械的分類,而是屬於工業自動化的分類中,這要求對自動化,和機電一體化的基礎知識要求很高,我建議不要在這方面花太多的精力了。匯編同理,一切與計算機有關的東西同理;好多朋友都問我從事機械行業,計算機方面的知識是否重要,包括cad,匯編等等,我的回答都是不重要,不要太花時間。
3. 至於軟體問題,我重復過無數遍了,這是我們最不看重的東西。機械設計師和繪圖員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會畫圖卻不知道所以然,是沒有用的。要真正去理解其中的原理和含義,你說圖紙基本能看懂,我卻說遠遠還不夠,通常情況下,是不會有什麼人能真正看懂所有的圖紙的,我今天也不敢說這句話。一張小小的圖紙上可以包含機械行業幾乎所有的知識,足夠我們學習一輩子了。只會畫圖,除了CAD操作,別的一無所知。這不叫從事機械行業,我倒覺得那是美術專業的。去找個工業設計畢業的,畫出來的圖絕對漂亮。我不記得我是否舉個這個例子:當年我的UG老師,作為職業培訓師,他精通十多種繪圖軟體,操作簡直爐火純青,但是一個月也就3000塊,因為他除了會畫圖,機械基礎一竅不通。他只知道怎麼把東西畫出來,卻完全不知道怎麼去設計,怎麼去完成一張標準的圖紙,更不明白圖紙上那千變萬化的注釋都是什麼意思。你們難道都想當繪圖員嗎??
4. 關於CAD和各類證書的問題,我在無數回復中都提到過,CAD證書無用!教會你用一個軟體只是幾天的功夫,但是繪圖員和設計師的區別我強調了無數次了,光會畫是沒有用的,事實上沒有強大的機械基礎,畫都不見的畫得好。一張圖紙的標注時間往往比畫這些線條要長的多,那麼多的注釋,每一條每一句都是有深刻的含義的,這不是一個繪圖員能理解的。而且對於正常人來說,畫圖技巧是沒有任何難度的,這點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不要花錢去讀什麼證書,自學即可。至於如何去熟練,我很多回復都說了,拿你身邊的東西來練手,手機,鬧鍾,電話,電視,電腦……都是可以用來練習的。建三維模型,出二維圖紙,完全可以用的很好,網上好的論壇也不少。對於實際工作,CAD要求使用要得技巧非常少,要是上面我說的東西你都能自己完成,那麼你的CAD技巧足夠了。
5. 機械行業讀研是浪費生命,但是為什麼我們還是在招研究生,那就是因為本科生幾乎沒有一個能用的,研究生也不見得專業能力上有多強,只是研究生至少能比較好的掌握公司內的工作方式,至於專業技能,研究生和本科生一樣,同樣需要下基層去。而且現在本科已經泛濫,阿貓阿狗都是本科,研究生還是稍微能體現點總和實力。所以現在研究生的收入也不見得比本科生高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只是把研究生當本科生在用而已,或者說現在本科生幾乎沒有合格的。我們每年也要找大量的實習生,一旦發現優秀的本科生就會立刻留下來。你也可以通過這樣的途徑,幾乎在上海的世界500強每年都有這樣的動作。
三、對機械設計和研發的理解類
1.設計技能絕對不是只在設計部門的,或者說基本上就不是在設計部門的。
機械設計是一個集大成者,其所有需要的技能其實都是在設計之外,而設計部門的人只是匯聚了這些技能,然後把他們統一在一起而已。要我來定義設計技能= 機械常識+ 加工技能 + 工藝知識 + 生產製造 + 質量控制 + 財務核算 + 繪圖技能 +....
那麼你還能說設計部門自己有什麼技術嗎?設計部門只有經驗,只要需要大量積累的經驗,還有如何有效的把這些技能結合在一起。
2.產品設計
標准產品設計一般分為5個階段(有的公司簡化成4個階段)。
a.0階段:新產品需求產生,由市場部門或者高層發掘新的用戶和需求,並進行可行性分析和預估,決定是否要草擬立項
b.1階段:對於已經立項的產品,設計部門提供概念設計,並預估成本和投資額度。各部門完成財務預期報告,然後決定是否正式立項
c.2階段:當財務報告通過之後,客戶首肯之後,設計部門提供初步設計方案(high level design),並反復和客戶確認,修改,直到最後成型
d.3階段:重新評估項目風險和財務報告,一切可行的前提下,決議執行。設計部門提供詳細設計圖紙(low level design),並建立相應的系統,准備遞交生產部門。生產部門准備相應的工程系統和產品系統。試樣並最終完成所有測試報告。
e.4階段:生產部門接到設計部門的詳細圖紙,並量產。設計部門在全程參與改進設計和工藝完善相應的設計變更。直至產品生命周期結束
(f.5階段:有些公司有這個流程,一般用於項目收尾,作用為項目小結和經驗總結)
關於設計流程的問題,寫幾本書都不過分,這里就不展開了,仔細消化一下上面的內容,你會知道一個設計師有多麼艱辛,要懂多少東西了,畫圖真的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內容了。
3.機械研發
我推薦研發是出於三個原因:
a.收入:
在機械行業內部來說,目前最寬泛的工種,且平均收入最高的工種就是研發。只有個別小方向上的工種收入能超過研發,但是要進入那些領域是需要極深厚的實力和機遇的。我們活著都要吃飯,所以研發是一個最佳的選擇。
b.成就感:
一個工程人員很多時候不僅僅需要物質鼓勵,還需要精神上的。而對於研發來說,挑戰是巨大的,相對的,成功後的成就感和喜悅感也是最高的,很多同行不在乎收入的一些小差別,而很在意自己的設計是否被認可。
c.自豪感
研發是集幾乎所以機械行業知識為一身的職業,很少有其他工種可以與之抗衡,所以研發人員自身的實力也是相當高的,這無疑可以使自己在其他很多領域中也同樣出類拔萃。
英語中研發是R&D,也就是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研和發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Research做的就是理論和可行性方向的工作,這是很枯燥的,也確實需要很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實際動手能力才能做,其中模擬運算,模擬分析,基本模型等等都是最最常見的;
Development做的就是實際開發設計的工作,把理論上的應用,直接聯繫到實際的產品中。目前我們國家98%的研發,其實只是做了development也就是設計方面的工作,而research研究方面幾乎做的人很少,這恰恰正是我們和老外的差距。一個成熟的大型公司,研發部往往有數百人甚至更多,其中研究是佔多數的,但是國內我們相反,幾乎沒有研究,全部都是設計師,這樣的研發部往往幾十人就足夠了。一畢業就從事研發,並沒有什麼不好,在一個高手如林的環境里,也可以迅速成長起來,你也會立刻看見自己和別人的差距,缺什麼補什麼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至於製造方面的知識,是每個機械從業人員都必須掌握的,做研發更應該了如指掌,這只要靠你自己兩只手去做出來了。
四、職業規劃類
1.機械行業是獨木橋,你要走,就必須從頭走到底,你可以半路離開,但是別指望再回來。所以還是要看你自己的理想來決定以後的道路。如果你堅定的走機械行業,那麼前兩三年,吃蘿卜干飯,然後從事真正的研發,製造,測試,品控等相關職業,然後在8-10年的時候迎來第二次選擇,你可以選擇繼續純技術路線或者選擇技術管理工作。如果你半路放棄了,那別的只能看你自己的發展了。
2. 機械行業是個無底洞,沒有任何人能說自己天下無敵,沒有任何人能說自己完全領悟,即時花上一輩子,我們只能說自己在這漫漫長路上走得有近有遠而已,所以戒驕戒躁,我們不可能成為機械行業的全才,抓緊某一個方面,走到最遠,兼顧相鄰的行業,才是上上選。
3. 方向不是別人給你定的,我的話不是標准,更不是聖旨,是非曲直,大家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判斷。目標都是自己定的,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我只是給大家一個參考,希望大家少走點彎路,我也摔過,很疼得,沒必要每個人都去摔一次才知道該怎麼走。
4. 現在沒有方向,沒有關系。給我留言的朋友,有一些心態不是很好,我看得出來,很急躁。我知道他的現狀讓他難受,但是心不靜下來,是不可能有所作為的,無論我說什麼都是沒有用的,所以個別朋友的留言我沒有回復。只是希望你們能夠平心靜氣下來,再來看我的文字。
5. 這不是高收入行業,功利者請繞路。也許我和大家所說的高收入是有差別的,但是我必須提醒大家如果只是沖著高收入來從事這個行業的話,那趁早離開。機械行業是寂寞的,也是需要有一定熱情才能堅持下去的。很多朋友發消息時都提到了想自己做幾年,就出來單干。我是很遺憾的,話只能說到這里了,大家應該明白我的意思。
❻ 我國一五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原因
建國初期,我國工業化選擇了優先發展工業戰略,選擇這一戰略的原因是為了保障國家政治獨立和國防安全,為了盡快改變我國工業十分落後的面貌,蘇聯工業化道路成功的示範效應,受生產資料優先增長理論的影響."一五"計劃時期的工業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我國選擇優先發展工業戰略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是正確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❼ 機械設計與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大學生如何規劃自己的未來
機械設計與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大學生規劃自己的未來:一、 機械行業、從業地點、企業選擇類:
1.中國目前不同地域的機械發展很有自己的特點。內地機械行業依然以實用型為主,主要解決國內內部需求,所以所涉及的行業相對比較傳統,面對社會各個階層,從國家建設到民用消費品均有涉及。沿海機械行業則以精加工和輕工業為主,由於大量外資和代加工或者二次加工的需求湧入,所以機械行業多呈現於小型化,高端化,快速反應化。而華北東北等北方區域,則以重工業為典型代表,這和歷史原因有一定關系,另外北方礦產資源豐富也導致重工業相對比較發達。很顯然,如果針對收入和新型技術而言,東部沿海地區的機械行業肯定是首選;但是要全面學習基礎機械方面的知識,反倒是內地比較有優勢。因為沿海地區幾乎沒有什麼重工業了,把重工業從機械行業中拋開是不正確的分類。
目前國內比較好的行業有醫療器械,電信硬體,網路通信,重工設備,精密設備,半導體,自動化設備以及標准化部件;以前比較好,但是在走下坡路的行業有汽車,紡織,微電子,電信軟體,電梯,物流等等;比較慘淡經驗的行業實在太多,不羅列了。
機械大行業分類,較好的為研發,CAE分析應用相關,製造/組裝為其次,其他稍差。
3.企業優先選擇順序:從上至下:美資 > 歐資 > 合資 > 日資 > 大型國企
2.從事什麼具體行業,是不建議從事汽車和模具的,因為從業人員多,競爭壓力大,整體行業水平低。曾經有人問我為什麼我的資料上寫的電信,我的回答是,我的團隊是機械設計,但是我們做的產品是電信網路產品,這不沖突。一樣的,無論是機床還是模具,具體到產品,總是不一樣的。我舉個例子,同樣是機械工程師,一個設計醫療器械的,一個設計標准件的,你說誰的收入高,誰的技術含量高?很顯然設計醫療設備的收入和技術能力要高的多。所以工種上有影響,產品分類的影響更大。
台資,韓資,私企,是被我T出考慮范圍的,我在相應的帖子里都有描述。企業文化以美資和日資為代表;公司流程要學美資;工作技能要學日資。
如果你是比較內向而且,坐的住的人,那麼你可以選擇國企。國企的制度雖然讓人很吃不消,但是目前國企是唯一還存在師傅帶徒弟的模式的地方。如果你不夠主動,希望一直有人指點你,那可以先進國企待兩年,但是最多兩年,不要待太久。如果你足夠積極向上,很主動,求知慾很強,也能夠主動開口去問,那麼你應該選擇外資,推薦日企。因為日本公司,有一點非常好的事,雖然人情冷漠,但是真的會教會你很多的東西。只要你夠主動,只要你開口問,基本是有問必答。這里不推薦私人公司,因為老闆都是很現實的,他們只需要一進來就能工作,就能給他創造利潤的人,你顯然不合適;也不推薦台灣,韓國公司,因為他們只會壓榨你。歐美公司情況比較復雜,這點以後另外再解釋。
公司規模越大越好,都說小公司能學的多,那是因為人少,相應每個人要做的事情多,其實這樣的話,很多東西貌似學會了,但是實際上做法很不正規。公司規模大,那流程和制度就完全,那麼雖然每個人相應的事比較少,但是是有機會向別人討教,去學習別的技能的。所以自學能力還是最重要的,至於怎麼在公司里混,去學習,去請教,甚至去偷師,就要看個人的能力。
4.從業方向:目前機械行業並沒有急缺的方向,由於從業人數相當的多,各行業都涌現出了一大批相當優秀的人才,當然需求量很大,所以也不存在飽和的問題。目前從發展和收入各方面考慮,機電一體化,自動化,機械開發設計等方向是優於其他方向的,但是對從業經驗要求比較高。另外你在學校里是學習不到什麼尖端的知識的。機械行業的基礎知識非常的枯燥,積累也是極其緩慢的,沒有捷徑。而一些看起來尖端的設備和技術,其實分解開再看,就是普通的技術不斷優化和組合的產物。
5.機械行業分類:機械行業博大精深,要細分的話,洋洋灑灑無窮無盡,按大類來說,也是見仁見智。我的分類是比較簡單的(僅個人意見,拋開比較冷僻的內容):加工,製造,設備,開發這四個大方向。
這幾年尋求幫助的朋友中,真正已經涉及開發的朋友非常少,這可能和資歷有些關系,這里不談;設備屬於維修和技術服務這一塊,其實是機械中很大的一個分類,但是由於從業人數少,而且相對冷門,所以也不多言了;而加工這一塊,是我收到求助最多的,也是目前國內從業人數最多的;製造一直是我推薦大家從事的主要行業。這四個分類的相互關系如何呢?我的理解是這樣的:
加工是最初級的應用,是一切機械技術的基礎,所以從業人數多,對機械行業基礎知識要求高,是非常鍛煉人的;製造是加工的後道程序,可以認為是加工的進階,其核心內容就是把加工完的零件變為成品的一個過程,對機械組裝和功能體現有相當高的要求,但是已經在某些程度上降低了對加工技術的要求;設備維修,技術服務是更進一步的層次,必須對機械基礎,機電知識和製造技術都有很高的認識,才能從事這個行業;而開發則是一個集大成者,需統領以上所有基礎行業。所以這四個分類就是按這樣的順序排列的,而且也可以說,實際工作的收入大體上也是這樣由低到高分布的。這也就是很多還在從事加工行業的朋友,我建議他們從加工跳往製造,然後再跳往技術,最後是開發這樣一個順序的原因。
6.機械行業的各個分支中,加工行業,雖然重要,畢竟從事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是不如其他幾個行業的。而且由於周圍從業人員的水平和自身素質的問題,導致即使你很主動和好學,依然很難擺脫環境的影響,甚至你周圍的朋友都會成為你發展的阻礙。而如果現在就要求你往機械設計方向發展,我覺得也實在一下子跳的太高。因為我其他很多帖子都提到,機械設計是集大成者,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經驗都非常多。
機械製造,包括所有的機械加工的後道程序,主要有產品組裝,調試,質量控制(和質量部的品控有區別,這里指生產部門的質量控制),產品生產技術,甚至包含一些工裝夾具類的工程維護和生產工具等等。我們國內目前從事這個行業的人不少,但是總體水平非常低,而且從業人員不穩定。事實上我們與世界的差距很多就是差在這里。
由於大多數公司都會招聘大學生來從事製造工程師的工作,但是事實上,他們毫無經驗,也沒有足夠的機械基礎,所以雖然人數多,但是水平總體差,但是他們的收入和發展卻都是不錯的。而且對於一些正規公司的生產製造部門,都有完整的流程和技術規范,可以大大擴展你的視野和提升你的技術能力。而大學生也並非一無是處,你會發現他們在理解和學習能力上確實是超過其他人的。
二、 學歷與學習內容類
1. 機械行業對學歷方面的要求相對稍微低一些,因為我們更看重其實際能力。如果你發現某些公司一定要求某某學歷,那麼幾乎100%肯定是HR和大老闆這些門外漢定出來的要求。這里存在兩個問題:
a.盡管我們招人不看學歷,但是如何繞過HR這些門外漢,取得面試機會,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的,並不是說學歷不好,就總是抱怨沒機會,這完全是個人能力問題。如果學歷不和要求,怎麼繞過HR的硬性指標也是一個人溝通能力的體現。
b.繞過或者說是讓HR或者大老闆讓步,放棄學歷這個指標的方法見仁見智,但是絕對不可以用欺騙的手段。
2. 目前的單片機已經發展到了相當高的高度了,在真正開發單片機的過程中已經很少有人再去從底層編寫程序,而各大供應商,像歐姆龍,三菱,西門子等等,已經把單片機的諸多功能集成化,模塊化,在工程中直接應用即可。而你企圖從底層開始學習再進入單片機高級應用,那麼並非不可行,只是這道路過於漫長了。而且單片機目前不屬於傳統機械的分類,而是屬於工業自動化的分類中,這要求對自動化,和機電一體化的基礎知識要求很高,我建議不要在這方面花太多的精力了。匯編同理,一切與計算機有關的東西同理;好多朋友都問我從事機械行業,計算機方面的知識是否重要,包括cad,匯編等等,我的回答都是不重要,不要太花時間。
3. 至於軟體問題,我重復過無數遍了,這是我們最不看重的東西。機械設計師和繪圖員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會畫圖卻不知道所以然,是沒有用的。要真正去理解其中的原理和含義,你說圖紙基本能看懂,我卻說遠遠還不夠,通常情況下,是不會有什麼人能真正看懂所有的圖紙的,我今天也不敢說這句話。一張小小的圖紙上可以包含機械行業幾乎所有的知識,足夠我們學習一輩子了。只會畫圖,除了CAD操作,別的一無所知。這不叫從事機械行業,我倒覺得那是美術專業的。去找個工業設計畢業的,畫出來的圖絕對漂亮。我不記得我是否舉個這個例子:當年我的UG老師,作為職業培訓師,他精通十多種繪圖軟體,操作簡直爐火純青,但是一個月也就3000塊,因為他除了會畫圖,機械基礎一竅不通。他只知道怎麼把東西畫出來,卻完全不知道怎麼去設計,怎麼去完成一張標準的圖紙,更不明白圖紙上那千變萬化的注釋都是什麼意思。你們難道都想當繪圖員嗎??
4. 關於CAD和各類證書的問題,我在無數回復中都提到過,CAD證書無用!教會你用一個軟體只是幾天的功夫,但是繪圖員和設計師的區別我強調了無數次了,光會畫是沒有用的,事實上沒有強大的機械基礎,畫都不見的畫得好。一張圖紙的標注時間往往比畫這些線條要長的多,那麼多的注釋,每一條每一句都是有深刻的含義的,這不是一個繪圖員能理解的。而且對於正常人來說,畫圖技巧是沒有任何難度的,這點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不要花錢去讀什麼證書,自學即可。至於如何去熟練,我很多回復都說了,拿你身邊的東西來練手,手機,鬧鍾,電話,電視,電腦……都是可以用來練習的。建三維模型,出二維圖紙,完全可以用的很好,網上好的論壇也不少。對於實際工作,CAD要求使用要得技巧非常少,要是上面我說的東西你都能自己完成,那麼你的CAD技巧足夠了。
5. 機械行業讀研是浪費生命,但是為什麼我們還是在招研究生,那就是因為本科生幾乎沒有一個能用的,研究生也不見得專業能力上有多強,只是研究生至少能比較好的掌握公司內的工作方式,至於專業技能,研究生和本科生一樣,同樣需要下基層去。而且現在本科已經泛濫,阿貓阿狗都是本科,研究生還是稍微能體現點總和實力。所以現在研究生的收入也不見得比本科生高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只是把研究生當本科生在用而已,或者說現在本科生幾乎沒有合格的。我們每年也要找大量的實習生,一旦發現優秀的本科生就會立刻留下來。你也可以通過這樣的途徑,幾乎在上海的世界500強每年都有這樣的動作。
三、對機械設計和研發的理解類
1.設計技能絕對不是只在設計部門的,或者說基本上就不是在設計部門的。
機械設計是一個集大成者,其所有需要的技能其實都是在設計之外,而設計部門的人只是匯聚了這些技能,然後把他們統一在一起而已。要我來定義設計技能= 機械常識+ 加工技能 + 工藝知識 + 生產製造 + 質量控制 + 財務核算 + 繪圖技能 +....
那麼你還能說設計部門自己有什麼技術嗎?設計部門只有經驗,只要需要大量積累的經驗,還有如何有效的把這些技能結合在一起。
2.產品設計
標准產品設計一般分為5個階段(有的公司簡化成4個階段)。
a.0階段:新產品需求產生,由市場部門或者高層發掘新的用戶和需求,並進行可行性分析和預估,決定是否要草擬立項
b.1階段:對於已經立項的產品,設計部門提供概念設計,並預估成本和投資額度。各部門完成財務預期報告,然後決定是否正式立項
c.2階段:當財務報告通過之後,客戶首肯之後,設計部門提供初步設計方案(high level design),並反復和客戶確認,修改,直到最後成型
d.3階段:重新評估項目風險和財務報告,一切可行的前提下,決議執行。設計部門提供詳細設計圖紙(low level design),並建立相應的系統,准備遞交生產部門。生產部門准備相應的工程系統和產品系統。試樣並最終完成所有測試報告。
e.4階段:生產部門接到設計部門的詳細圖紙,並量產。設計部門在全程參與改進設計和工藝完善相應的設計變更。直至產品生命周期結束
(f.5階段:有些公司有這個流程,一般用於項目收尾,作用為項目小結和經驗總結)
關於設計流程的問題,寫幾本書都不過分,這里就不展開了,仔細消化一下上面的內容,你會知道一個設計師有多麼艱辛,要懂多少東西了,畫圖真的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內容了。
3.機械研發
我推薦研發是出於三個原因:
a.收入:
在機械行業內部來說,目前最寬泛的工種,且平均收入最高的工種就是研發。只有個別小方向上的工種收入能超過研發,但是要進入那些領域是需要極深厚的實力和機遇的。我們活著都要吃飯,所以研發是一個最佳的選擇。
b.成就感:
一個工程人員很多時候不僅僅需要物質鼓勵,還需要精神上的。而對於研發來說,挑戰是巨大的,相對的,成功後的成就感和喜悅感也是最高的,很多同行不在乎收入的一些小差別,而很在意自己的設計是否被認可。
c.自豪感
研發是集幾乎所以機械行業知識為一身的職業,很少有其他工種可以與之抗衡,所以研發人員自身的實力也是相當高的,這無疑可以使自己在其他很多領域中也同樣出類拔萃。
英語中研發是R&D,也就是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研和發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Research做的就是理論和可行性方向的工作,這是很枯燥的,也確實需要很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實際動手能力才能做,其中模擬運算,模擬分析,基本模型等等都是最最常見的;
Development做的就是實際開發設計的工作,把理論上的應用,直接聯繫到實際的產品中。目前我們國家98%的研發,其實只是做了development也就是設計方面的工作,而research研究方面幾乎做的人很少,這恰恰正是我們和老外的差距。一個成熟的大型公司,研發部往往有數百人甚至更多,其中研究是佔多數的,但是國內我們相反,幾乎沒有研究,全部都是設計師,這樣的研發部往往幾十人就足夠了。一畢業就從事研發,並沒有什麼不好,在一個高手如林的環境里,也可以迅速成長起來,你也會立刻看見自己和別人的差距,缺什麼補什麼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至於製造方面的知識,是每個機械從業人員都必須掌握的,做研發更應該了如指掌,這只要靠你自己兩只手去做出來了。
四、職業規劃類
1.機械行業是獨木橋,你要走,就必須從頭走到底,你可以半路離開,但是別指望再回來。所以還是要看你自己的理想來決定以後的道路。如果你堅定的走機械行業,那麼前兩三年,吃蘿卜干飯,然後從事真正的研發,製造,測試,品控等相關職業,然後在8-10年的時候迎來第二次選擇,你可以選擇繼續純技術路線或者選擇技術管理工作。如果你半路放棄了,那別的只能看你自己的發展了。
2. 機械行業是個無底洞,沒有任何人能說自己天下無敵,沒有任何人能說自己完全領悟,即時花上一輩子,我們只能說自己在這漫漫長路上走得有近有遠而已,所以戒驕戒躁,我們不可能成為機械行業的全才,抓緊某一個方面,走到最遠,兼顧相鄰的行業,才是上上選。
3. 方向不是別人給你定的,我的話不是標准,更不是聖旨,是非曲直,大家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判斷。目標都是自己定的,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我只是給大家一個參考,希望大家少走點彎路,我也摔過,很疼得,沒必要每個人都去摔一次才知道該怎麼走。
4. 現在沒有方向,沒有關系。給我留言的朋友,有一些心態不是很好,我看得出來,很急躁。我知道他的現狀讓他難受,但是心不靜下來,是不可能有所作為的,無論我說什麼都是沒有用的,所以個別朋友的留言我沒有回復。只是希望你們能夠平心靜氣下來,再來看我的文字。
❽ 產業發展規劃的工業化的三個階段
工業化可分為三個階段:
1、以輕工業為中心的發展階段。像英國等歐洲發達國家的工業化過程是從紡織、糧食加工等輕工業起步的。
2、以重化工業為中心的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化工、冶金、金屬製品、電力等重、化工業都有了很大發展,但發展最快的是化工、冶金等原材料工業。
3、工業高加工度化的發展階段。在重化工業發展階段的後期,工業發展對原材料的依賴程度明顯下降,機電工業的增長速度明顯加快,這時對原材料的加工鏈條越來越長,零部件等中間產品在工業總產值中所佔比重迅速增加,工業生產出現「迂迴化」特點。加工度的提高,使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大大提高,而消耗的原材料並不成比例增長,所以工業發展對技術裝備的依賴大大提高,深加工業、加工組裝業成為工業內部最重要的產業。
以上三個階段,反映了傳統工業化進程中工業結構變化的一般情況,並不意味著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都完全按照這種順序去發展。例如,新中國建立後,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就是首先集中力量建立起一定的重工業基礎,改革開放初期再回過來進行發展輕紡工業的「補課」,而現在則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
❾ 唐山重工業的發展
一直位於全省前列,一直領先,經濟增速快。主要是鋼鐵,礦山,陶瓷,煤炭,水泥等。
另外,近年來,以依託大南湖為主的開發規模空前。以及環城水系的建設,都取得很大發展。申辦2016世界園藝博覽會的成功,也將促進唐山更好更快更大的發展。
❿ 借鑒魯爾區的調整經驗,振興遼東中南重工業基地可採取哪些措施
魯爾工業區是德國,也是世界重要的工業區。位於德國西部、萊茵河下游支流魯爾河與利珀河之間的地區。通常將魯爾煤管區規劃協會所管轄的地區,作為魯爾區(Ruhrg-ebiet)的地域界限,其面積4593平方公里,佔全國面積的1.3%。區內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達570萬,佔全國人口的9%,核心地區人口密度超過每平方公里2700人;區內5萬人口以上的城市24個,其中埃森、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人口均超過50萬。魯爾區南部的魯爾河與埃姆舍河之間的地區,工廠、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網交織在一起,形成連片的城市帶。 魯爾區的工業是德國發動兩次世界大戰的物質基礎。戰後又在西德經濟恢復和經濟起飛中發揮過重大作用,工業產值曾佔全國的40%。現在仍在德國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魯爾工業區突出的特點是,以採煤、鋼鐵、化學、機械製造等重工業為核心,形成部門結構復雜、內部聯系密切、高度集中的地區工業綜合體。魯爾區是以採煤工業起家的工業區,隨著煤炭的綜合利用,發展了煉焦、電力、煤化學等工業,進而促進了鋼鐵、化學工業的發展,並在大量鋼鐵、化學產品和充足電力供應的基礎上,建立發展了機械製造業,特別是重型機械製造、氮肥工業、建材工業等。同時,為大量產業工人服務的輕工業,如服裝、紡織、啤酒工業等也有了很大發展。50年代以後,由於石油消費量逐漸增加,魯爾區的煉油業和石油化工工業也迅速發展起來。70年代以後,電氣、電子工業有了很大發展。現在,魯爾區生產全國80%的硬煤,90%的焦炭,集中了全國鋼鐵生產能力的2/3,電力、硫酸、合成橡膠、煉油能力、軍事工業等均在全國居重要地位。戰後在世界一些以採煤工業起家的老工業區嚴重衰退的時候,魯爾區仍具有較強的生命力,是與其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不斷調整區內的經濟結構與部門結構分不開的。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起,魯爾工業區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改造,如今區內新興工業、服務業、高技術產業等發展迅速,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了明顯成效。有專家把魯爾區工業區的調整經驗歸納於以下:
第一,制定總體規劃。為了促進區域的協調發展,德國政府頒布法律,成立了魯爾煤管區開發協會,作為魯爾區最高規劃機構。之後,又分別通過法律一再擴大其權力,現已成為區域規劃的聯合機構,對礦區的發展做出全面規劃和統籌安排。
第二,對傳統工業進行全面改造。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在政府的資助下,魯爾工業區對企業實行集中化、合理化管理。對煤炭和鋼鐵傳統工業進行企業合並和技術改造,加強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的專業化與協作化。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魯爾區建成了由公路、鐵路和水運構成的交通網,使得區內任何一個地方距離高速公路都不超過6公里。
第三,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在進一步發掘原有產業潛力的同時,魯爾區將極具發展潛力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文化產業作為發展的重點,以此來提高區域產業的競爭力。主要有:健康工程和生物制葯產業、物流產業、化學工業、文化產業。
第四,科研機構和高等教育為產業轉型提供支持。魯爾區已發展成為歐洲大學密度最大的工業區。除了專門的科學研究機構外,每個大學都設有「技術轉化中心」,從而形成了一個從技術到市場應用的體系。同時,政府鼓勵企業之間以及企業與研究機構之間進行合作,以發揮「群體效應」,並對這種合作下進行開發的項目予以資金補助。目前,全區有30個技術中心,600個致力於發展新技術的公司。
據介紹,魯爾區在轉型過程中始終重視環保,注意形象。由於採取了有力措施改善一度被嚴重污染的環境,如限制污染氣體排放、建立空氣質量監測系統等。如今魯爾區已經變成環境優美的公園綠地、幽雅的產業園區,不僅提高了當地人民的生活質量,也為新型產業發展創造了優美潔凈的環境。
發展啟示
第一,注重城市形象的改變;第二,強調合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城市之間的合作發展;第三,始終把創新放在重要位置;第四,資源型城市的產業轉型必須未雨綢繆。
振興遼東中南重工業基地可採取措施:
設法改變單一的重工業結構,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第三產業;優化能源產業結構,延長產業鏈,促進產業升級,產學研相結合,加強技術改造,提高產品技術含量;政府支持、政策鼓勵民間資本投入,大力發展民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