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家富有的突尼西亞,為何會成為「阿拉伯之春」運動最早發生國
突尼西亞國家雖然富有,但並不是說所有的公民幸福感都很高,就比如拿巴西來說,巴西有富人卻也有幾百萬的人居住在貧民窟之內,貧富差距兩極分化。而突尼西亞國家富有背後是更多人的艱難求生。
突尼西亞民主運動爆發的導火索
卷席中東地區十幾年的阿拉伯之春運動,主要是由於突尼西亞一個街頭小販自焚引起的。在2010年的時候,一位突尼西亞的年輕人,因為國內經濟不景氣而失業,且遲遲找不到工作,可家庭的經濟重重地壓在他的肩膀之上,沒有辦法,他選擇做起了街頭小販的生意,可在生育期間他經常遭到警察的追趕和粗暴對抗。他反對抗議無效之後最終自焚。而這個事情就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底之中,一下激起了突尼西亞大眾的憤怒。“阿拉伯之春”由此開始進行。
這場革命運動浪潮之所以能夠蔓延的如此迅速,主要還是由於現在的網路技術發達,通過網路的傳播,引發了阿拉伯各地青年的憤怒以及跟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當時的西方媒體還對這場運動評估樂觀,覺得不久之後就會消亡,可誰知阿拉伯之春這場運動持續了十幾年,就算至今也仍在繼續。
突尼西亞街頭小販自焚就可以反映出那些軍事強權的人,霸道的壟斷者國家的資源利用強制手段剝削人民,就連富裕的突尼西亞都是如此,那非洲那些貧苦人民該是怎樣水深火熱的生活。
2. 關於二次工業革命和世界大戰的問題!
1同第一次工業革命一樣,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人類歷史從「蒸汽時代」跨入了「電氣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由於自然科學的新發展,並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起來,使科學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科學和技術的結合,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第二次工業革命則將工業化推進到一個新階段。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工業化的重點是發展輕工業,主要任務是在以紡織工業為代表的輕工業部門中,用機器代替手工生產,實現了手工工場制度向工廠制的過渡。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工業化已經發展到以重工業為重點的新階段,其主要任務是改造、擴大和創新重工業的各個部門。第二次工業革命則幾乎發生在幾個先勒斯特——利托夫斯基(Brest-Litvosk).俄國的退戰對協約國構成威脅,因為德國可以將火力集中在西線.協約國陷於苦戰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下,資本主義經濟開始發生重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表現為:一方面,科學技術的新成果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生產的發展,使生產的規模越來越大,集中的程度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的發展,使大量的社會財富日益集中到少數大資本家手中。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產生了壟斷。
2(1)時間:19世紀70年代開始-20世紀初 (2)條件:
第二次工業革命
①政治前提: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的確立 ②資本:大機器生產下的資本積累和對殖民地的商品輸出和掠奪 ③技術:自然科學突破性進展並迅速轉化為技術 ④市場:美德意日等開辟了統一的國內市場以及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 ⑤環境:相對穩定的國內國際環境 3第一次特點是以經驗為基礎發展的,第二次特點是以完全的科技為基礎發展的。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 第二次工業革命(主要是歐洲,美國)
二次工業革命興起的共同背景
政治
資本主義制度在英國確立【第一次】
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確立【第二次】
經濟
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 【一次】
資本主義的競爭上升到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水平【 二次】
科技
工場手工業,積累了豐富和生產技術知識 【一次】
自然科學取得了重大進展 【 二次】
市場
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 【一次】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 二次】
4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在維也納結成的秘密同盟。1881年法國從阿爾及利亞侵入突尼西亞,並把它變成自己的保護國。義大利早已覬覦突尼西亞,但苦於實力不足,不能單獨對抗法國,便投靠德、奧。經過談判,1882年5月20日,德、奧、意3國在維也納簽訂同盟條約。條約主要內容:①如義大利遭到法國進攻,德、奧兩國應全力援助,如德國遭受法國侵略,義大利也擔負同樣的義務。②締約國的一國或兩國遭受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大國(指法、俄)進攻,則締約3國應協同作戰。義大利對此附有一個保留條件:如英國攻擊德國或奧匈 ,義大利將不負援助自己盟國的義務 。③當一大國(指俄國)攻擊締約國一方時,其他兩締約國應取善意的中立,即一旦發生俄、奧戰爭 ,義大利將保守中立。 條約有效期5年,1887 、1891、1902、1912年4次續訂,並增補了一些義務條款。
三國同盟的締結標志著歐洲列強兩大對峙軍事集團的一方初告形成。這個同盟條約與德奧同盟、三皇同盟同時存在,成為俾斯麥同盟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
三國同盟的締結標志著歐洲列強兩大對峙軍事集團的一方初告形成。三國同盟的矛頭指向俄國和法國,隨著德國不斷擴張以及英、德矛盾日趨尖銳,義大利改善了同法國的關系。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15年5月義大利參加協約國,三國同盟瓦解。
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又作三國公約、三國盟約,(英語:Tripartite Pact;德語:Dreimächtepakt;義大利語:Patto tripartito;日語:日獨伊三國軍事同盟 にちどくいさんごくぐんじどうめい) ,於1940年9月27日由納粹德國、法西斯義大利與日本帝國在德國柏林簽署。此項協定正式確立了上述三個軸心國的同盟關系,並被認為是對美國的警告:要麼保持中立,要麼兩面受敵。
條約中,三國同意在未來十年他們會
「支持及與對方互相合作……以期實現她們建立與維持新秩序的目標,以期提倡互惠互利與有關人民之福祉。」
三國確認對方的勢力范圍,並承諾
「以政經與軍事之力,協助任何仍未參與戰爭而被攻擊的一方。」而條款中的攻擊者不包括蘇聯。
條約補充1936年的德日協定和反共產國際協定之不足,並消除德國與日本因1939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而起的嫌隙。後來,匈牙利 (1940年11月20日) 和羅馬尼亞 (1940年11月23日) 加入協定。保加利亞在德軍進駐前,在1941年3月1日加入。
日本戰國時期,為了三家的利益和目的,今川義元的軍師太原雪齋穿針引線,在善德寺使得駿河今川義元,甲斐武田信玄以及相模北條氏康這三家大名達成了同盟條約,史稱「三國同盟」,又作「甲相駿三國同盟」。
不過今川義元死後,今川氏真繼承家督,武田信玄和德川家康同盟,聯手攻打並且平分今川家領地,從而導致「三國同盟」徹底的破裂。
見網路 5.【你問的不清不楚,書上都翻不到】我只知道:俄國在十月革命爆發後退出了戰爭。最終,協約國贏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
6同盟國 (德語: Mittelmächte,意思是中央國) 由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當時的土耳其)與保加利亞組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協約國對敵。中央國的稱呼,是因為以上國家在俄羅斯以西、法國與英國之東。又稱中央同盟國.以德國、奧匈帝國為中心的同盟國集團形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雙方,同盟力量是同盟國的組成國家,中心力量是發動戰爭的主要國家。
7
Marn馬恩河(法國東北部河流81917年1月31日】指的是馬恩河戰役(9月5-10日)
9月4日,霞飛下達反攻命令,他命令第六軍團向東攻擊沙托-蒂耶里;英國遠征軍和法軍第五軍團向蒙米賴攻擊前進,第九軍團進行支援,並准備協同行動。第四軍團首先將被保留,並准備進攻。第三軍團從凡爾登出發向西攻擊。正如霞飛清楚地知道那樣,法國的命運將賴於對德軍右翼集團實施兩翼包圍設想的成功。9月6日將是「D日」 [ 譯者註:軍事術語,指事先未能確定具體日期的軍事作戰計劃中的首日。 ] 。
與此同時,莫努里的第六軍團,曾一度由精力充沛的巴黎軍政府首腦J.S.加利尼將軍指揮,已開始執行霞飛的警告性命令,從巴黎出發向烏爾克河前進,在那裡克盧克的右翼正處於誘人的暴露狀態。9月5日,正是由於H.馮·格羅瑙將軍這位德軍右翼部隊指揮官發揮其驍勇善戰的主動精神,才使克盧克的軍團免於被法軍突然實施的行動所包圍。事實上,克盧克認為法軍在其右翼的行動僅僅是一次破壞性進攻,他只派遣另1個軍去支援格羅瑙,而同時率其餘部隊繼續向南,奮勇追擊英國遠征軍和法國第五軍。到9月7日,烏爾克河戰斗激戰了兩天之後,克盧克才認清法軍的企圖。而這時其軍團的絕大部分在馬恩河以南。9月7-9日,克盧克將軍團撤回馬恩河以北並急忙改變其戰線,他使整個軍團朝西實施猛烈的反攻,阻止了法軍並迫使莫努里退卻並實施防禦。只是當加利尼從巴黎急忙發來的援軍抵達後,才使莫努里頂住了德軍兇猛的進攻。援軍的一部分是乘徵用的計程車趕來的。
馬恩河戰役關鍵性的一天(9月9日早些時候的態勢)
此時,交戰已沿凡爾登以西的整個戰線展開。克盧克認為英國遠征軍不再是一個威脅,於是向西移動,結果擴大了與還在向南攻擊前進的第二軍團之間原來即存在的缺口。英國遠征軍進入這個缺口,但前進緩慢,因為弗倫奇元帥低估了自己部隊恢復了的戰鬥力。F.德斯佩雷的第五軍團(朗雷扎克已被撤換)沿小莫蘭河一線與德軍第二軍團的一部交戰。
在東南方向較遠的地區,福煦的第九軍團正在聖貢德向北攻擊,他發現自己正面對著德軍第二軍團的另一部,而豪森的第三軍團進攻自己的右翼。9月8日,豪森軍團的4個師發動夜襲並實施白刃戰將福煦軍團的一部擊潰。而福煦的反應是立即加強自己的進攻,結果阻止了德軍的前進,但福煦的陣地亦是不穩固的。
在維特里勒-弗朗索瓦,L.德·卡里的第四軍團與符騰堡親王的第四軍團以及第三軍團的一部實施激烈的戰斗,但無決定性結果。在阿爾貢森林的雷維尼,M.薩拉伊指揮第三軍團(魯菲已被撤換)阻止了王儲的第五軍團。同時在南錫和沿著阿爾薩斯邊界一線,盡管加強的德軍第六、七軍團連續不斷實施進攻(施利芬曾告誡不要實施此類進攻),盡管由於霞飛從法軍第一、二軍團抽調兵力用於西面新的部署而使其減弱,但第一、二軍團仍然成功地守住了高地。
毛奇為傳言和前線失利的零星報告感到憂慮,9月8日,他派遣了一位總參謀部的軍官R.李奇中校去視察前線。李奇的命令是口頭的並有點神神秘秘。當他抵達第二軍團司令部時正好收到消息報告說,F.德斯佩雷的第五軍團發動強有力的夜間進攻,正迂迴第二軍團的右翼。這可能是整個戰役的轉折點。比洛就個人而言被打敗了,他准備撤退。克盧克的第一軍團在西北方向攻擊莫努里的左翼並正取得進展,但英國遠征軍穿過缺口的推進威脅到他的左翼和後部。
9月9日,李奇默許了比洛計劃的退卻,同一天晚些時候,他以毛奇的名義命令使克盧克亦實施退卻。毛奇現在認識到他的進攻已經失敗了,他下令總退卻,撤至努瓦永-凡爾登一線。在五天的時間內,德軍沒有遭到精疲力竭的協約國軍的嚴重騷擾而脫離了戰斗,並組織構建他們新的陣地。至此馬恩河戰役以協約國軍的戰略性勝利而結束,霞飛作為法國的拯救者脫穎而出。在9月14日同一天,毛奇被撤職,E.馮·法金漢接替了他。
8德國宣布將實施無限制潛艇戰為了抗衡美國日漸增長的敵意,德國外交官開始為結成德國、墨西哥和日本的同盟而進行秘密的談判。
1917年2月3日,美國與德國斷交為反對德國宣布實施無限制潛艇戰,美國政府宣布與德國政府斷交,巴西、玻利維亞、秘魯和其他拉美國家追隨美國與德絕交,中國也在3月14日與德絕交。
1917年3月1日,「齊默爾曼密電」美國公布了「齊默爾曼密電」,該密電的內容是,如果德國與美國爆發戰爭,德國將與墨西哥結成防禦同盟,條件是「墨西哥將重新征服失去的領土——新墨西哥州、得克薩斯州和亞利桑那州」。這在美國引發了憤怒的浪潮。1月19日,德國外相A.齊默爾曼向德國駐墨西哥大使馮·埃克哈特發出秘密指示,其內容包括了進一步的要求,即墨西哥敦促日本加入同盟國。英國海軍諜報機構截獲並破譯了該密電,並在2月24日將復印件交給美國駐英國的大使W.H.佩奇。佩奇立即將它轉交給美國國務院,國務院於3月1日向報界公布。後來美國的諜報機構進一步證實了密電的真實性。
1917年3月13日,美國武裝商船威爾遜總統決定,凡在交戰地帶航行的商船將予以武裝,美國務院和海軍立即公布了這一決定。
1917年4月6日,美國對德國宣戰之前,美國有幾艘商船已被擊沉。4月2日,威爾遜總統向參議院發表了戰爭咨文。8個月以後,在12月7日,美國才向奧匈宣戰。
1917年4-6月,美國的戰爭准備美國陸軍將不得不擴建。6月份,約翰·J.潘興少將被選為美國遠征軍的司令,由現有陸軍正規部隊拼湊而成的第一師登船奔赴法國。潘興的計劃是到1918年5月徵召100萬軍隊用於海外,隨後長期的計劃是在歐洲集結300萬的軍隊。5月19日,《選徵兵役法》得以通過,美國進入高速運轉狀態。海軍已作好准備(參見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7年的作戰行動→海戰)。
8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0,000人參戰,10,000,000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左右的人受傷。第一次世界大戰里交戰雙方軍民的死亡人數的比例,協約國士兵佔36%,協約國平民佔20%;同盟國士兵與平民各佔22%。請注意戰爭里平民大多是死於西班牙甲型流感。
損失共計281887百萬美元,很多國家停戰後很長時間未恢復,戰後瘟疫問題,處理問題也用了很長時間,所以稱沒有勝利的和平。
9法國希望能取得德國工業的控制權以補償自身損失。克列孟梭總理的觀點也代表了法國民意。盡管英國本土在戰爭中未遭戰火,但仍有許多英軍士兵在戰爭中喪生,
時任英國首相戴維·勞合·喬治
因此英國國內廣泛的民意仍希望嚴懲德國。英國首相戴維·勞合·喬治支持懲罰德國,但在具體措施上較法國為輕。喬治認識到,一旦法國提出的條件全都得到滿足就會成為歐陸的超級強國並破壞歐陸均勢,這和英國意圖維持一個均衡的歐洲的傳統政策相悖。同時喬治對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的「民族自決」政策感到憂慮,因為英國有龐大的海外殖民地。但他贊同簽訂秘密條約封鎖德國海岸線。 在1917年4月美國參戰前後,美國國內盛行孤立主義,
時任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
民眾普遍認為應及早從歐洲事務中脫身。因美國在一戰中通過貿易受益並成為第一經濟強國,政府傾向於安撫德國並保證平等的貿易機會並順利收回戰爭債務。 在戰爭結束前,威爾遜總統就提出了十四點建議,該建議比英法兩國的條件都更寬松,更容易被德國民眾接受。談判過程中日本和其餘各國外長先後退出十人委員會,實際上只剩「四巨頭」,後義大利因對南斯拉夫的阜姆(現里耶卡)的領土要求被拒絕也退出時,最終的談判由三大國(英國、法國、美國)的政府首腦,即英國首相喬治、法國總理克萊蒙梭、美國總統威爾遜把持,義大利首相維托里奧·奧蘭多的作用微乎其微。德國甚至不準參與條約討論。因為各國談判目標不一致甚至存在沖突,每個決定都是經過「不愉快的妥協」後才能達成。亨利·基辛格稱之為「美國式理想主義和歐洲式偏執狂之間的脆弱妥協」。 1919年4月29日由德國外長烏爾里希·格拉夫·馮·布魯克多夫-蘭祖率領的德國代表團抵達凡爾賽宮。5月7日德國代表團接受戰勝國提出的條件,內容包括將德國領土分割一部分給鄰國,戰勝國瓜分德國海外殖民地,限制德國再次發動戰爭的能力等。但因德國被排除在談判之外,德國政府認為以上條件不公並提出抗議,隨即退出和會。 6月20日以古斯塔夫·鮑爾為總理的德國新政府成立,在23日德國國會舉行的投票中支持接受條約者以237票比138票勝出,28日德國新外長赫爾曼·穆勒在和約上簽字。1920年1月10日國際聯盟宣告成立。
總的來說,各個國家的條件不同,簽約過程並不順利,最後是得到一份全不滿意的條約
10 俄國革命,又稱十月革命,也稱為布爾什維克革命,十月革命是在1917年俄國革命經歷了二月革命後的階級斗爭基礎上的一場革命。是第一個實踐了馬克思主義的工人革命。十月革命發生於1917年11月7日(儒略歷10月25日),經列寧和托洛茨基領導下的布爾什維克領導的武裝起義,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和由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革命推翻了俄羅斯克倫斯基領導的俄國臨時政府,導致1918年-1920年的俄國內戰和1922年蘇聯的成立。
臨時政府不顧人民死活,執意參戰,7月,俄軍向德國發戰,失敗。引起人民憤怒。
11勒斯特——利托夫斯基(Brest-Litvosk).俄國的退戰對協約國構成威脅,因為德國可以將火力集中在西線.協約國陷於苦戰
12一些人用來證明斯大林是列寧事業的「忠誠繼承者和卓越發展者」。列寧提名斯大林擔任總書記,列寧知人善任, 經過多年的共事, 他對斯大林的性格了如指掌, 知道他性格粗暴和熱衷於行政手段,列寧生病時給斯大林寫「絕交信」
尊敬的斯大林同志:
您竟然粗暴地要我妻子接電話並辱罵了她。盡管她向您表示同意忘記您說的話, 但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還是從她那裡知道了這件事。我不想這樣輕易地忘記反對我的言行, 不言而喻, 我認為反對我妻子的言行也就是反對我的言行。因此, 請您斟酌, 您是同意收回您的話並且道歉, 還是寧願斷絕我們之間的關系。順致敬意!
13【大哥,是五年計劃吧!⊙﹏⊙b汗】指的是蘇聯十月革命中實施的五年計劃
14
3. 第一次世界大戰原因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是什麼謝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從根本上講,是由於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後,壟斷資本主義經濟高速發展,出現各國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現象。後起資本主義國家,如德國,其資本劇烈膨脹,要求殖民地,但世界已被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瓜分完畢,因此必須尋找市場以適應資本擴張的需要。而老派資本主義國家又不願意讓出已有的殖民地和勢力范圍。因此,這種不平衡必然要被打破,建立資本主義之間的新的平衡,戰爭自然成為解決的這一問題的手段。從當時的具體原因來說,一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如電力、內燃機、新興工業,炸葯運用於軍事,為大戰提供了條件。二是歐洲民族主義發展的結果。三是帝國主義的侵略擴張主義思想理論發展的需要,如社會達爾文主義就為侵略擴張提供了戰爭的思想基礎。此外,還有資產階級新聞媒體、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國內革命斗爭的影響等原因,也是一戰發生的原因。
原因如下:
1.表面原因:薩拉熱窩事件(導火索)
2.深層原因:西方列強間瓜分世界的不均.德國不甘人後.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規模的反法西斯戰爭。二戰的爆發有其社會根源,那就是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激化了國內外的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20年間,資本主義各國經濟政治力量發展不平衡,德國和日本的工業發展
比較突出,經濟實力明顯增長;英、法、美等國則先後出現停滯局面。1929年和1937年,資本主義世界發生兩次嚴重的經濟危機。為了擺脫經濟、政治和社會危機,德、意、日法西斯統治的國家走上了國民經濟軍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並逐漸形成美、英、法和德、意、日兩大政治軍事集團。
一戰後,德國不甘心「凡爾賽和約」對其戰敗國的嚴懲和限制,暗中加緊恢復國力;戰勝國義大利因未能得到英法所許諾的領土而耿耿於懷;另一戰勝國日本對華盛頓條約對它的限制也充滿怨恨,在亞太地區與英美展開新的角逐,准備向中國侵略擴張。英法美等主要戰勝國則在如何處理德國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
二戰爆發的直接原因是法西斯政權的迅速崛起。 法西斯政權的基本特徵就是對內極權統治,對外侵略擴張、爭霸世界。 德、意、日法西斯統治者為實現重新瓜分世界、擴大自己勢力范圍的企圖,不惜發動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大戰。
在亞洲,日本經過精心策劃,於1931年用嫁禍於人的手法製造了「九一八」事變,緊接著佔領了中國的東北。 1937年,日本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盧溝橋事變」後,中國成為亞洲反法西斯的主戰場。由於侵華戰爭曠日持久而未達到預期的結果,日本決定利用歐洲列強無暇東顧奪取其在遠東的利益。
在歐洲,德國從1933年希特勒獲得獨裁權力後瘋狂進行擴軍備戰。1936年德國進兵萊茵河軍事區,並夥同義大利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1938年至1939年德國先後吞並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936年義大利吞並了衣索比亞,1939年又佔領阿爾巴尼亞。
1937年,德、意、日三個法西斯政權國家結成政治軍事同盟,即三國軸心。而此前,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國家對法西斯的侵略擴張採取綏靖政策,企圖通過局部的讓步和犧牲其他國家的利益來維護和鞏固本國的既得利益,甚至力圖把戰火引向蘇聯。1939年9月1日,德軍用閃電戰的方式入侵波蘭。英國和法國被迫倉促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4. 二戰德國丟掉突尼西亞,為何會失去整個北非
在人類存活的地球上,曾經發生過兩次世界大戰,為什麼叫做世界大戰?因為它的規模,涉及到的國家,基本上是當時世界上排名前10位的各個國家,GDP總產值佔了整個世界的60%以上,其次,是因為它持續的時間長,每一次世界大戰,起碼是持續了5年以上,長時間的戰爭,對各國的經濟人民都起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和影響,但是就是在這種不斷變動,非常動盪的時期里,依然有國家利用戰爭發著戰爭財,國難財,比如美國。
德國在二戰的時候,欺佔了很多國家,但是英國、法國以及其他國家怎麼容許德國肆無忌憚的在自己國家的領土上猖狂,所以在各個歐洲國家的奮起反抗之後,德國逐漸失去了戰爭優勢。那麼在這個時候,德國失去了突尼西亞,進而給了其他歐洲國家一個信號,他們是有機會戰勝德國的。所以其他國家奮起抗戰,拒絕向德國黑惡勢力低頭,全國人民統一起來,向法西斯主義作斗爭。
5. 關於工業革命的成就
1733年鍾表匠凱伊發明飛梭,大大提高了織布效率。
1764年-1767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提高了紡紗效率。
1768年凱伊又發明了水力紡紗機。
1779年克隆普敦又結合兩種紡紗機的優點發明了騾機(mule),後背改良成自動棉紡紗機。
1785年,牧師艾德蒙特·卡特萊特又發明了動力織布機,並且在1791年建造了第一座動力織布機工廠。隨後其他紡織機器相繼發明,實現了紡織行業的機械化生產。當時紡織的動力依靠水力,這限制了工業的發展,於是蒸汽機被發明出來。
1769年詹姆斯·瓦特根據前人的成果,成功發明了單向蒸汽機
1782年又製造出雙向蒸汽機。蒸汽機的出現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
1800年,英國擁有蒸汽機321台、5210匹馬力
1825年猛增到15000台,375000馬力。
1759年 - 1830年英格蘭2200英里的運河。
1807年,美國人富爾敦發明了汽船
1811年英國也開始仿製。在陸路交通方面
1765年英國開始使用鐵軌
1788年開始架設鐵橋。
1814年史蒂芬遜發明蒸汽機車
1825年於英國的第一條鐵路上試車成功。
1844年,英國鐵路已經長達2235英里。
6. 為什麼現在沒有國家開拓殖民地了
1939年的世界殖民地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一戰後殘存的各主要殖民國家,如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義大利,在戰爭中都被削弱。在戰爭期間,未被佔領的盟國殖民地,如印度、東非、奈及利亞、比屬剛果等地的民族工業得到一定的發展,殖民帝國內部的分工體系被打破。同時,由於日本和德國藉助扶植殖民地民族主義運動的方法來削弱盟國的力量,盟國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在戰爭中也在軸心國的卵翼下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殖民地解放運動首先在曾被日本佔領的荷屬東印度、英屬緬甸、法屬印度支那等地爆發。這些地區的民族主義者曾經在戰爭中與日本佔領軍合作,建立名義上「獨立」的傀儡國家。日本在投降前夕將權力及武器移交給當地的民族主義分子,令其為盟國製造混亂。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亞首先宣布獨立,越南於9月2日宣布獨立。殖民地獨立運動的浪潮隨即蔓延到緬甸、印度、馬來亞、菲律賓等亞洲國家和地區。至1953年柬埔寨獨立之後,法國、荷蘭和美國在亞洲的殖民地已經全部成為獨立國家。
舉例說,英國曾是一殖民帝國,二戰後,則通過「威斯敏斯特法」,給予自治領獨立的權利,一些國家如加拿大等便宣布獨立,但此些國家仍屬於英聯邦。如澳大利亞的憲法中便著明英王為國家元首。
進入1950年代後,特別是1955年萬隆會議之後,在已獨立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鼓舞之下,這一運動又發展到非洲。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爭後,英國宣布了「從蘇伊士以東撤退」的政策,英國在1957年至1963年間先後撤出錫蘭(今斯里蘭卡)、馬來亞、北婆羅洲、海峽殖民地(新加坡、馬六甲和檳榔嶼)、南葉門、巴林、科威特、卡達、特魯西爾阿曼(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桑給巴爾、肯亞和烏干達。
戰後非洲國家的獨立浪潮始於1956年英埃蘇丹和1957年迦納的獨立。從1960年起,非洲殖民地獨立運動達到高潮,1960年一年內,非洲有17個國家宣布獨立,被稱為「非洲獨立年」,其中13個國家為原法屬殖民地,3個國家為原英屬殖民地(包括意屬索馬里),1個為原比屬殖民地。至1960年代末,英國和法國所屬的殖民地已經大多宣布獨立,只有葡萄牙仍然在非洲保留有大片殖民地,葡屬殖民地獨立戰爭成功之後,這些殖民地也在1970年代中後期獨立。
在亞非殖民地獨立初期,英、法、荷、比等前宗主國也企圖奪回失去的土地或權益,或出兵進攻新生的獨立國家,或對殖民地的武裝反抗進行鎮壓,先後引發了荷印戰爭、印度支那戰爭、阿爾及利亞戰爭、蘇伊士運河戰爭(即第二次中東戰爭)、所謂的聯合國剛果行動等一系列戰爭。馬來亞(由共產黨領導)、摩洛哥、突尼西亞等地也因此發生了反擊行動。但這些反撲沒有阻擋住亞非各國的勝利。
7. 第一次工業革命對世界影響
第一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地位。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日益壯大,他們希望進一步加強自身的經濟和政治地位。
第一次工業革命要求進一步解除封建壓迫,實行自由經營,自由競爭和自由貿易。資產階級通過革命和改革,逐漸建立第一次工業革命鞏固里自己的統治。
第一次工業革命引起了社會的重大變革,是社會日益分裂成為兩大對抗階級即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無產階級辛勤勞動,直接創造財富,卻相對日益貧困,他們為了改善自己的處境,同時在和資產階級進行斗爭,工人運動興起。工業革命還促進了近代城市化的興起。
(7)突尼西亞為什麼沒有發生工業革命擴展閱讀
有人認為工業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經開始,但直到1830年(庚寅年),它還沒有真正蓬勃地展開。大多數觀點認為,工業革命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
英國工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18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機,所以工業革命的開始的標志為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紡紗機,而工業革命的標志是瓦特改良蒸汽機。
但蒸汽機不是瓦特發明的,而是瓦特改造的。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隨後工業革命傳播到英格蘭再到整個歐洲大陸,19世紀傳播到北美地區。後來,工業革命傳播到世界各國。
8.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歷史背景是什麼為什麼到二十才出現世界大戰急````
普法戰爭
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於是在1870年 - 1871年與法國爆發普法戰爭。這場戰爭以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而普法停戰的和約極其苛刻,和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結果使德法兩國結怨,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遠因。
互立陣營
普法戰爭後,普魯士首相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他採取結盟政策,圍堵法國。他本來使德國與奧匈帝國及俄國結成「三國同盟」,可是後來俄國在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因巴爾干半島問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沖突。德國最終在1879年選擇了奧匈帝國作為盟友,與奧匈帝國締結秘密的德奧聯盟。此外,俾斯麥轉而與因為與法國在殖民地事務上發生沖突,在1881年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而面臨孤立的義大利結盟。因此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與義大利王國三國締結「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十分憤怒。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系,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條約」。可是當俾斯麥在1890年下台後,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條約終止。而法國方面,則在法國財務支持俄國工業化後,在1894年與俄國結盟。是為「法俄同盟」。
而英國則在1904年與法國簽訂「摯誠協議」。這協議並不是軍事同盟。這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議。在法國的慫恿下,英、俄雙方終於在1907年結束他們的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諒解」。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因受到德國在奧斯曼帝國的力量威脅,組成「三國協約」。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被暗殺而引起的。
爭奪殖民地
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於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見於國內商人勢力興起,商人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被罷後,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產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實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勢力范圍。這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和沙皇俄國的既得利益,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沖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益加大。
軍備競賽
兩大軍事集團在戰前進行了激烈的軍備競賽:英國和德國從1905年起爭造無畏艦,到戰前的1913年,德國常備軍擴充至87萬,法國達80萬,沙俄也准備增加到230萬。
爭奪摩洛哥
德法兩國為了爭奪在摩洛哥的利益,引發了兩次摩洛哥危機。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訪摩洛哥南部重要港口丹吉爾時宣稱將會保護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領土的完整,使其與欲在摩洛哥擴張的法國關系變得緊張,這就是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6年1月16日,歐洲列強在阿爾赫西拉斯舉行會議,達成了《阿爾赫西拉斯決議》,決議承認摩洛哥的獨立,但是由法國和西班牙兩國負責摩洛哥的警務。法國控制摩洛哥的海關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發生反蘇丹的部落起義,法國借機派兵攻佔其首都非斯。德國則要求法國割讓部分法屬非洲作為補償,並於該年7月1日,以保護本國商人為借口,出動炮艦「豹」號駛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爾,戰爭一觸即發,這次行動被史家稱為「豹的跳躍」。英國因懼怕德國挑戰其海上霸權,因此支持法國,態度強硬。德國被迫退讓,與法國在該年11月4日達成協議,以一部分法屬剛果為代價,德國承認摩洛哥為法國保護國。1912年3月,法、摩兩國簽訂《非斯條約》,摩洛哥正式淪為法國的保護國。
德國與英、法兩國在這兩次摩洛哥危機里結怨更深,而德皇更揚言不會再退讓,這使戰爭危機益大。
歐洲火葯庫——巴爾干
巴爾干半島向來都被稱為歐洲火葯庫,當時巴爾干半島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了兩次巴爾干戰爭,並使得奧匈帝國和俄國的沖突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導火線。
波斯尼亞事件
1908年10月6日,奧國以保護僑民為理由派兵吞並了原由其託管的波斯尼亞和克塞哥維亞,這激起了想獲得這兩地(因有較多塞爾維亞人)的塞爾維亞的強烈反奧情緒。因為塞爾維亞作為斯拉夫國家的「二哥」(「一哥」之名由俄羅斯擁有),極度渴望統治全巴爾干半島的斯拉夫人。但奧地利的出兵令其希望幻滅,因而反對此行動。
第一次巴爾干戰爭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與黑山組成巴爾干同盟,聯合攻打奧斯曼土耳其。10月18日,巴爾干同盟與奧斯曼土耳其爆發第一次巴爾干戰爭。結果奧斯曼土耳其大敗,1913年5月30日與巴爾干同盟簽訂《倫敦條約》,宣布放棄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在巴爾干半島的領地;保加利亞則取得馬其頓;塞爾維亞因為得不到亞得里亞海的出海口而感到不滿,因此巴爾干同盟出現分裂。
第二次巴爾干戰爭
1913年6月1日,塞爾維亞與希臘結盟,預備進攻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於其後亦加入塞希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爾干戰爭爆發,奧斯曼土耳其亦對保加利亞宣戰。結果保加利亞大敗,8月10日與各參戰國簽訂《布加勒斯特條約》,多布羅查北部由羅馬尼亞取得;馬其頓則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爾達爾•馬其頓劃歸塞爾維亞,皮林•馬其頓劃歸保加利亞;愛琴•馬其頓劃歸希臘。這引來了奧匈帝國的不滿,因為塞爾維亞在這兩次巴爾干戰爭里獲得的利益太大,威脅其在巴爾干半島的地位,而俄國則藉由塞爾維亞插手巴爾干半島事務,結果與奧匈帝國的沖突加深,使得大戰一觸即發。
薩拉熱窩事件
這次事件為在歐洲爆發全面戰爭的直接原因。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時正,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當時僅19歲)在薩拉熱窩刺殺主張吞並塞爾維亞的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這一事件被稱為薩拉熱窩事件,被認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普林西普的行動是熱愛民族的表現,但是刺殺斐迪南的這一薩拉熱窩事件被奧匈帝國當做了對塞爾維亞發動戰爭的口實。1914年7月23奧國在獲得德國無條件支持下向塞爾維亞發最後通牒,包括拘捕兇手、鎮壓反奧活動和罷免反奧官員等,塞國除涉及內政項目外悉數同意。不過,奧國依然將行動升級。與此同時,德國知悉俄國的軍事動員,德皇要求俄國停止並迅速備戰。鑒於各國的強硬外交和對國家軍事力量的自驕,戰爭已無可避免
9.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為什麼到20世紀才出現世界大戰
1.簡述為什麼到20世紀初會發生世界性的大戰。
(1)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
19世紀下半期,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在科學技術的推動和企業組織化程度提高等背景下,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經濟飛速發展。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美、德、日三國跳躍式發展,實力直逼或超過老牌的殖民帝國。這些國家在殖民爭奪中起步晚,所得份額有限,由此引發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戰爭。
(2)兩在軍事集團的形成。
歐洲是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地區,列強矛盾錯綜復雜。1879年德、奧簽訂同盟條約,1882年,德、意、奧締結了針對法、俄的《三國同盟條約》。這標志著以德國為首的第一個歐洲大陸軍事同盟集團的形成。
1892年,法、俄簽訂了《法俄軍事協定草案》,1904年,英、法簽訂了《英法協定》,1907年英、俄簽訂了《英俄協約》,標志著英、法、俄三國軍事同盟的最終成立。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的對峙,使整個歐洲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之下。
(3)科技進步成果被運用於軍事領域。
科技進步首先使傳統的武器得到改進,提高了武器的性能,大大增強了武器的殺傷力。科技發明運用到武器研製上,使得潛艇、飛機、坦克等新式武器相繼問世,戰爭突破了以往以陸地為主的限制,擴展到海底和空中。新的交通手段的出現,提高了軍隊的戰略機動能力,使得戰爭能夠在更大的范圍內進行。電報、電話和無線電等新的通訊工具的出現,實現了遠距離的信息傳輸,促進了軍隊通訊技術的現代化,使戰爭突破地域條件的限制,能夠在世界范圍內有效地指揮戰爭。
(4)軍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的泛濫
在進入20世紀後的激烈競爭中,西方列強相信戰爭是最後解決問題的辦法,紛紛擴軍備戰,展開軍備競賽。在統治階級的煽動下,極端民族主義成為一股潮流,許多人陷入民族主義戰爭狂熱之中,使得兩在軍事集團之間的爭奪和斗爭愈發激烈。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大戰全面爆發。 普法戰爭
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於是在1870年 - 1871年與法國爆發普法戰爭。這場戰爭以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而普法停戰的和約極其苛刻,和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結果使德法兩國結怨,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遠因。
互立陣營
普法戰爭後,普魯士首相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他採取結盟政策,圍堵法國。他本來使德國與奧匈帝國及俄國結成「三國同盟」,可是後來俄國在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因巴爾干半島問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沖突。德國最終在1879年選擇了奧匈帝國作為盟友,與奧匈帝國締結秘密的德奧聯盟。此外,俾斯麥轉而與因為與法國在殖民地事務上發生沖突,在1881年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而面臨孤立的義大利結盟。因此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與義大利王國三國締結「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十分憤怒。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系,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條約」。可是當俾斯麥在1890年下台後,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條約終止。而法國方面,則在法國財務支持俄國工業化後,在1894年與俄國結盟。是為「法俄同盟」。
而英國則在1904年與法國簽訂「摯誠協議」。這協議並不是軍事同盟。這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議。在法國的慫恿下,英、俄雙方終於在1907年結束他們的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諒解」。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因受到德國在奧斯曼帝國的力量威脅,組成「三國協約」。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被暗殺而引起的。
爭奪殖民地
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於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見於國內商人勢力興起,商人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被罷後,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產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實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勢力范圍。這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和沙皇俄國的既得利益,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沖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益加大。
軍備競賽
兩大軍事集團在戰前進行了激烈的軍備競賽:英國和德國從1905年起爭造無畏艦,到戰前的1913年,德國常備軍擴充至87萬,法國達80萬,沙俄也准備增加到230萬。
爭奪摩洛哥
德法兩國為了爭奪在摩洛哥的利益,引發了兩次摩洛哥危機。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訪摩洛哥南部重要港口丹吉爾時宣稱將會保護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領土的完整,使其與欲在摩洛哥擴張的法國關系變得緊張,這就是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6年1月16日,歐洲列強在阿爾赫西拉斯舉行會議,達成了《阿爾赫西拉斯決議》,決議承認摩洛哥的獨立,但是由法國和西班牙兩國負責摩洛哥的警務。法國控制摩洛哥的海關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發生反蘇丹的部落起義,法國借機派兵攻佔其首都非斯。德國則要求法國割讓部分法屬非洲作為補償,並於該年7月1日,以保護本國商人為借口,出動炮艦「豹」號駛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爾,戰爭一觸即發,這次行動被史家稱為「豹的跳躍」。英國因懼怕德國挑戰其海上霸權,因此支持法國,態度強硬。德國被迫退讓,與法國在該年11月4日達成協議,以一部分法屬剛果為代價,德國承認摩洛哥為法國保護國。1912年3月,法、摩兩國簽訂《非斯條約》,摩洛哥正式淪為法國的保護國。
德國與英、法兩國在這兩次摩洛哥危機里結怨更深,而德皇更揚言不會再退讓,這使戰爭危機益大。
歐洲火葯庫——巴爾干
巴爾干半島向來都被稱為歐洲火葯庫,當時巴爾干半島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了兩次巴爾干戰爭,並使得奧匈帝國和俄國的沖突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導火線。
波斯尼亞事件
1908年10月6日,奧國以保護僑民為理由派兵吞並了原由其託管的波斯尼亞和克塞哥維亞,這激起了想獲得這兩地(因有較多塞爾維亞人)的塞爾維亞的強烈反奧情緒。因為塞爾維亞作為斯拉夫國家的「二哥」(「一哥」之名由俄羅斯擁有),極度渴望統治全巴爾干半島的斯拉夫人。但奧地利的出兵令其希望幻滅,因而反對此行動。
第一次巴爾干戰爭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與黑山組成巴爾干同盟,聯合攻打奧斯曼土耳其。10月18日,巴爾干同盟與奧斯曼土耳其爆發第一次巴爾干戰爭。結果奧斯曼土耳其大敗,1913年5月30日與巴爾干同盟簽訂《倫敦條約》,宣布放棄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在巴爾干半島的領地;保加利亞則取得馬其頓;塞爾維亞因為得不到亞得里亞海的出海口而感到不滿,因此巴爾干同盟出現分裂。
第二次巴爾干戰爭
1913年6月1日,塞爾維亞與希臘結盟,預備進攻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於其後亦加入塞希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爾干戰爭爆發,奧斯曼土耳其亦對保加利亞宣戰。結果保加利亞大敗,8月10日與各參戰國簽訂《布加勒斯特條約》,多布羅查北部由羅馬尼亞取得;馬其頓則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爾達爾•馬其頓劃歸塞爾維亞,皮林•馬其頓劃歸保加利亞;愛琴•馬其頓劃歸希臘。這引來了奧匈帝國的不滿,因為塞爾維亞在這兩次巴爾干戰爭里獲得的利益太大,威脅其在巴爾干半島的地位,而俄國則藉由塞爾維亞插手巴爾干半島事務,結果與奧匈帝國的沖突加深,使得大戰一觸即發。
薩拉熱窩事件
這次事件為在歐洲爆發全面戰爭的直接原因。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時正,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當時僅19歲)在薩拉熱窩刺殺主張吞並塞爾維亞的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這一事件被稱為薩拉熱窩事件,被認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普林西普的行動是熱愛民族的表現,但是刺殺斐迪南的這一薩拉熱窩事件被奧匈帝國當做了對塞爾維亞發動戰爭的口實。1914年7月23奧國在獲得德國無條件支持下向塞爾維亞發最後通牒,包括拘捕兇手、鎮壓反奧活動和罷免反奧官員等,塞國除涉及內政項目外悉數同意。不過,奧國依然將行動升級。與此同時,德國知悉俄國的軍事動員,德皇要求俄國停止並迅速備戰。鑒於各國的強硬外交和對國家軍事力量的自驕,戰爭已無可避免1背景:
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後上升到世界第二強國,但其擁有的殖民地遠遠不如英國法國,德國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帝國主義的國家當時的矛盾沖突十分尖銳(1)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
2.
19世紀下半期,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在科學技術的推動和企業組織化程度提高等背景下,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經濟飛速發展。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美、德、日三國跳躍式發展,實力直逼或超過老牌的殖民帝國。這些國家在殖民爭奪中起步晚,所得份額有限,由此引發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戰爭。
(2)兩在軍事集團的形成。
歐洲是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地區,列強矛盾錯綜復雜。1879年德、奧簽訂同盟條約,1882年,德、意、奧締結了針對法、俄的《三國同盟條約》。這標志著以德國為首的第一個歐洲大陸軍事同盟集團的形成。
1892年,法、俄簽訂了《法俄軍事協定草案》,1904年,英、法簽訂了《英法協定》,1907年英、俄簽訂了《英俄協約》,標志著英、法、俄三國軍事同盟的最終成立。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的對峙,使整個歐洲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之下。
(3)科技進步成果被運用於軍事領域。
科技進步首先使傳統的武器得到改進,提高了武器的性能,大大增強了武器的殺傷力。科技發明運用到武器研製上,使得潛艇、飛機、坦克等新式武器相繼問世,戰爭突破了以往以陸地為主的限制,擴展到海底和空中。新的交通手段的出現,提高了軍隊的戰略機動能力,使得戰爭能夠在更大的范圍內進行。電報、電話和無線電等新的通訊工具的出現,實現了遠距離的信息傳輸,促進了軍隊通訊技術的現代化,使戰爭突破地域條件的限制,能夠在世界范圍內有效地指揮戰爭。
(4)軍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的泛濫
在進入20世紀後的激烈競爭中,西方列強相信戰爭是最後解決問題的辦法,紛紛擴軍備戰,展開軍備競賽。在統治階級的煽動下,極端民族主義成為一股潮流,許多人陷入民族主義戰爭狂熱之中,使得兩在軍事集團之間的爭奪和斗爭愈發激烈。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大戰全面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