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我們國家一定要建設工業化
工業化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由之路,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重要標志。走什麼樣的工業化道路,是決定工業化快慢和成功的關鍵。
為把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長期落後的農業大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強國,建國6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的工業化道路進行了不懈的探索。
20世紀50年代,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從中國的國情出發,選擇了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工業化道路,使我國這樣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建立起一個初具規模、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為中國的工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正確總結中國工業化建設實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對我國的工業化道路進行了全面改革,逐步打破了計劃經濟對工業發展的束縛,使中國工業獲得了持續高速發展。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新技術革命在全球的展開,世界經濟正從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轉變,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與時俱進勇於創新,在黨的十六大上提出「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工業化道路,從而為中國的工業化在新世紀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1)為什麼要走中國工業化的道路擴展閱讀:
工業化與城市化是推動經濟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動力,也是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的重要載體。中國已經基本實現了「三步走」發展戰略的前兩個目標,正處於變傳統農業社會為現代工業社會、變傳統農村社會為現代城市社會,實現工業化和工業現代化與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的過程中。
實踐的發展迫切需要理論界探討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內在發展規律及其相互之間內在互動關系,並據此來設計未來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的思路與政策舉措,保持工業化與城市化的協調發展,避免工業化脫離城市化;
或者城市化脫離工業化的不良傾向,使中國的工業化與城市化發展能夠少走彎路,甚至不走彎路,通過最短的路徑實現經濟社會的現代化和城鄉發展的一體化。
② 中國選擇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原因是什麼
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是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主體。要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貧窮落後的面貌,把中國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變為一個先進的工業國,就必須實現國家的工業化。而在中國的具體條件下就是必須實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國家獨立和富強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條件。
③ 新中國成立之初為什麼選擇走工業化道路
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隨著工業革命的爆發,工業成為社會的發展方向,當時的中國自閉關鎖國到受侵略爭取解放的過程中,農業發展不穩定,工業起步晚、地點低。要使國家快速強大,就得發展工業。工業包括重工業和輕工業。重工業增強國家力量,輕工業 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可以解決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立足和民生問題。所以要走工業化道路。
④ 為什麼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必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黨中央提出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具有豐富的內涵和鮮明的特點。概括起來說,就是要充分運用最新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和加速科技進步的工業化,是提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的工業化,是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工業化,是能夠發揮我國人力資源優勢的工業化。這是在新的歷史條件和時代背景下,加快實現我國工業化、現代化的重大戰略部署,是走經濟建設新路子的根本指導方針,是完全正確的。
第一,這是全面總結國內外工業化經驗教訓作出的正確決策。發達國家都是在工業化之後發展信息化的。傳統的工業化模式雖然使社會生產力獲得了極大的發展,但同時也是以資源的過量消耗和環境生態的破壞為代價的。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我們一直在探索走符合我國國情的工業化道路,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由於受歷史條件、經濟技術發展水平和經濟體制的制約,推進工業化、保持經濟快速發展,仍同保護資源、環境和生態之間產生了越來越尖銳的矛盾。傳統的工業化道路已經走不通。我國今後實現工業化,既不能重復發達國家已經走過的傳統工業化道路,也要認真總結和汲取我國以往工業化進程中的經驗教訓,堅決走一條有時代發展特點、符合客觀規律和我國國情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第二,這是順應世界科技經濟發展大趨勢的必然選擇。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科技發展出現了巨大變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新的科技革命突飛猛進,高新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不但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推動力,而且使人類生產活動和社會生活開始進入信息化和智能自動化時代。二是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世界范圍經濟貿易發展和資金技術流動加快,各國經濟和市場進一步相互開放、相互依存。特別是信息化以世界為舞台,導致了信息、技術、資本、人才等生產要素更為激烈的國際競爭。黨中央順應世界科技經濟發展的新趨勢,作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決策,充分說明我們黨堅持與時俱進,始終站在時代前列。
第三,這是我國基本國情所決定的必由之路。人口數量大、人均資源不足、勞動力供給大於需求的矛盾突出,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實踐證明,在一個人均資源相對不足的國家,以資源的過量消耗和環境生態破壞為代價推進工業化,不僅資源難以支撐,工業化和經濟發展難以為繼,而且破壞生態,污染環境,妨礙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必須高度重視科技進步的重要作用,著力提高經濟效益,節約和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同時,為了充分發揮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緩解巨大的就業壓力,維護社會公平和政治穩定,必須在加快工業化、現代化進程中,高度重視創造就業機會,努力擴大就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有利於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有利於就業和勞動者福祉的增加,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
⑤ 政治經濟學 簡要說明我國為什麼要走新型的工業化道路
中國要走新型的工業化道路的原因在於:第一由於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以知識化、信息化為主要特徵的現代化已經提上日程,中 國必須將工業化與現代化結合起來,在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同時推進現代化,走與現代化相 適應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第二中國國情要求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中國是人口和資源大國,但同時又是人均資源的 窮國,這就要求我們克服傳統工業化的弊端,不能再以過度消耗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 換取工業和其他事業的發展。
⑥ 建國初期為什麼要走工業化道路
主要依靠以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拉動經濟增長,要想到2020年使GDP再翻兩番 ,就必須通過工業化道路的創新,為經濟增長做出更大的貢獻。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出發點 就在於,改變工業化的老思路,充實工業化的新內涵,提高工業化的水平和質量,進一步加快我國工業化的進程。
工業化是從以自然經濟為基礎的農業國轉向現代化國家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標志,在我國四個現代化中工業化處於主導地位。在很長時 間里,我國走的基本上是傳統的工業化道路,工業和整個經濟的增長所依靠的主要是物質和 人力資源的高投入,造成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落後以及生態環境的惡化。
(6)為什麼要走中國工業化的道路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以工業為主導,把重工業作為在我國經濟建設的重點,優先發展重工業,以逐步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基礎工業體系和國防工業體系(這些事關國家獨立安全和國家富強)。同時必須注意發展農業和輕工業,這樣才可以為工業提供原料和市場,更好地供給人民生活的需要。
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以農輕重順序發展國民經濟。
一系列兩條腿走路的方針(發展工業和發展農業並舉、重工業和輕工業並舉、中央工業和地方工業並舉、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並舉、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並舉)。
⑦ 如何理解我們黨當時提出的走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思想
(1)關於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幾個判斷:實現工業化是共產黨早已確立的重大目標;中國工業化道路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基礎部分;中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是從探索中國工業化道路開始的。
(2)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的最重要問題: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關系問題(《論十大關系》、《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都提到)
(3)以工業為主導,把重工業作為在我國經濟建設的重點,優先發展重工業,以逐步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基礎工業體系和國防工業體系(這些事關國家獨立安全和國家富強)。同時,必須注意發展農業和輕工業,這樣才可以為工業提供原料和市場,更好地供給人民生活的需要。
(4)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以農輕重順序發展國民經濟。
(5)一系列「兩條腿走路」的方針(發展工業和發展農業並舉、重工業和輕工業並舉、中央工業和地方工業並舉、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並舉、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並舉)
以上關於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的思想,符合中國人口多、工業基礎薄弱的實際,對加快我國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⑧ 為什麼要走工業路
因為可以提高人們生活水平。
因為我們國家在過去的工業發展當中存在著科學技術落後,經濟效益不高。資源消耗比較高,環境污染比較嚴重,而且基本上來說都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比較多。所以說呢,需要發展新型工業化道路。
重工業增強國家力量,輕工業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可以解決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立足和民生問題。所以要走工業化道路。
⑨ 我國為什麼必須實現工業化
工業化是由農業經濟轉向工業經濟的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存在著一般的規律性;但在不同體制下,在工業化的不同階段可以有不同的發展道路和模式。根據十六大報告的精神,新型工業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標。新型工業化道路所追求的工業化,不是只講工業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並實現這幾方面的兼顧和統一。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基本標志和落腳點。
(2)新的物質技術基礎。我國工業化的任務遠未完成,但工業化必須建立在更先進的技術基礎上。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必然選擇。要把信息產業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將高新技術滲透到各個產業中去。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技術手段和重要標志。
(3)新的處理各種關系的思路。要從我國生產力和科技發展水平不平衡、城鄉簡單勞動力大量富餘、虛擬資本市場發育不完善且風險較大的國情出發,正確處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這是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特點和必須注意的問題。
(4)新的工業化戰略。新的要求和新的技術基礎,要求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發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經濟發展具有可持續性。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可靠根基和支撐力。
傳統工業化道路雖然使我國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卻付出了超常的代價。在新的歷史時期,傳統工業化道路很難再培養出新的競爭優勢。如果繼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我們原有的競爭優勢可能會逐步喪失,所以必須走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
⑩ 政治經濟學簡要說明我國為什麼要走新型的工業化道路
中國要走新型的工業化道路的原因在於:第一由於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以知識化、信息化為主要特徵的現代化已經提上日程,中 國必須將工業化與現代化結合起來,在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同時推進現代化,走與現代化相 適應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第二中國國情要求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中國是人口和資源大國,但同時又是人均資源的 窮國,這就要求我們克服傳統工業化的弊端,不能再以過度消耗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 換取工業和其他事業的發展。
拓展資料
什麼是新型工業化道路?
十六大報告中曾作了概括的描述。這就是: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路子。這條新路與傳統工業化相比,它的「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發達國家都是在工業化之後推進信息化的。我國是個發展中國家,近年來信息化發展很快。我們完全可以在工業化進程中推進信息化,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從而發揮後發優勢,實現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
第二,發達國家實現工業化特別是在快速發展時期,大多數是以消耗能源、犧牲環境為代價,負面影響是很大的。因此,我們在實現工業化過程中,特別強調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強調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
第三,在發達國家實現工業化過程中,機械化和自動化是主要著力點,從而導致失業問題的出現。我國的國情是人口多,勞動力成本比較低。這就要求我們在工業化進程中,處理好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與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關系、高新技術產業與傳統產業的關系、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關系,有意識地在推進工業化的同時擴大就業。很明顯,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在總結世界各國工業化經驗教訓基礎上,從我國國情出發,根據信息化時代實現工業化的要求和有利條件提出的,對於加快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必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