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婁底新化怎麼樣窮嗎
全國的貧困縣!不過這幾年好點,有高鐵站(滬昆)、婁懷高速公路,還有已經立項的飛機場。旅遊業也搞得可以!根據省委文件,可能會跟冷水江合並為區!
Ⅱ 婁底的經濟
2014年婁底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10.91億元,同比增長8.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6.26億元,增長4.7%;第二產業增加值650.17億元,增長9.0%;第三產業增加值384.48億元,增長8.0%。
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4.5:54.1:31.4調整為14.6:53.7:31.7,第三產業佔比提高0.3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分別為6.8%、61.9%和31.3%,分別拉動全市GDP增長0.6個、5.0個和2.5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GDP 31508元,增長7.6%。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554.79億元,增長9.6%,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5.8%,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4.5%,比上年同期提高1.5個百分點。
財政收支趨緊。全市財政總收入95.35億元,同比增長0.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8.91億元,下降2.9%,稅收收入36.42元,下降11.0%,非稅收入22.49億元,增長4.7%,上劃中央級稅收28.88億元,下降15.2%,上劃省級稅收7.55億元,增長1.5%。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03.10億元,增長7.4%,其中,民生支出 134.19億元,增長4.6%。
價格水平溫和平穩。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6%,其中食品類上漲2.0%,煙酒類下降0.7%,衣著類上漲2.0%,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上漲1.4%,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上漲1.1%,交通及通信類持平,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上漲2.2%,居住類上漲2.1%。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2.1%。 2014年底,全市施工項目2010個,同比增長12.2%,新開工項目1274個,增長1.0%,投產項目1262個,增長24.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38.94億元,增長19.2%。分類型看,國有投資334.21億元,增長11.9%,非國有投資604.73億元,增長23.7%,其中,民間投資600.62億元,增長24.5%,佔全部投資比重64.0%,對全市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78.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55.75億元,增長85.0%;第二產業405.61億元,增長13.3%;第三產業477.57億元,增長19.5%。第三產業投資佔比50.9%,比上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
投資結構有所優化。全市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89.23億元,增長29.0%,高新技術產業投資20.8億元,增長61.3%,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211.33億元,增長21.5%,生態環境投資34.33億元,增長35.0%,均高於全市投資增速。
房地產開發投資下滑明顯。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109.71億元,同比下降8.1%。其中住宅投資69.84億元,下降10.3%,辦公樓投資3.49億元,下降5%。商品房銷售面積171.92萬平方米,下降53.7%,其中期房銷售面積143.36萬平方米,現房銷售面積28.56萬平方米,住宅銷售面積148.51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50.56億元,下降55.7%,其中,住宅銷售額38.42億元,下降56.3%,房屋待售面積44.44萬平方米,下降44.5%。 2014年底,旅遊產業快速增長,全面貫徹落實《旅遊法》,全力實施「旅遊興市」戰略,全年旅遊者總人數1932.57萬人次,增長22.5%,其中國內旅遊者1924.74萬人次,增長22.7%,入境旅遊者7.83萬人次,減少2.9%。實現旅遊總收入142.65億元,增長23.1%,其中國內旅遊收入141.15億元,增長23.4%;旅遊外匯收入2450.6萬美元,增長3.5%。
Ⅲ 婁底和湘潭哪個好
目前湘潭比較好,它算的上是老工業區.
婁底是湖南最年輕的地級市,但是婁底前途一片光明.因為它年輕,年輕就是資本,
湖南的綜合競爭力排在全國第10位。
湖南的綜合競爭力基尼系數全國排名為第6位,表明湖南省城市之間綜合競爭力相差較小,發展相對較為均衡。
綜合競爭力:整體水平處於中游,長株潭城市群保持領先。
競爭力從強到弱依次是:長沙、株洲、湘潭、岳陽、常德、郴州、婁底、衡陽、張家界、懷化、邵陽、益陽、永州。
綜合增長競爭力:整體發展偏慢,北部快於南部。
競爭力從強到弱依次是:常德、衡陽、長沙、益陽、湘潭、株洲、張家界、岳陽、婁底、邵陽、永州、郴州、懷化。
經濟規模競爭力:整體發展均衡,長沙一枝獨秀。
競爭力從強到弱依次是:長沙、岳陽、常德、株洲、湘潭、衡陽、郴州、益陽、永州、婁底、邵陽、懷化、張家界。
經濟效率競爭力:前工業化階段城市較多,長株潭經濟區效率較高。
競爭力從強到弱依次是:長沙、株洲、岳陽、湘潭、常德、婁底、郴州、懷化、衡陽、張家界、邵陽、益陽、永州。
發展成本競爭力:整體發展成本較低,旅遊城市較為領先。
競爭力從強到弱依次是:常德、長沙、張家界、永州、邵陽、湘潭、岳陽、婁底、益陽、郴州、株洲、懷化、衡陽。
產業層次競爭力:總體水平較低,城市發展均衡。
競爭力從強到弱依次是:長沙、株洲、張家界、郴州、懷化、湘潭、邵陽、婁底、衡陽、岳陽、永州、益陽、常德。
生活質量競爭力:整體實力偏弱,長沙質量最高。
競爭力從強到弱依次是:長沙、株洲、張家界、郴州、岳陽、湘潭、常德、懷化、婁底、衡陽、邵陽、益陽、永州。
各城市在全國的排名也基本處於中游,主要集中在100—150和200—250這兩個區間段。湖南省13個城市中,兩個城市排在了前100名,6個城市排在100—200之間,5個城市排在200—250之間。(294個地級以上城市參評)
在六項競爭力指標中,湖南的發展成本競爭力最強。最弱的指標為綜合增長競爭力,排名要弱於綜合競爭力指標。在中部六省中,湖南綜合競爭力指標是最強的
Ⅳ 婁底市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工作回顧
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我市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也是我們經受嚴峻考驗並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
牢牢把握「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就業、強基礎」的總體要求,突出「工業主導、基礎先行、項目帶動、協調發展」的戰略重點,團結一致,奮力攻堅,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努力開創了我市「科學發展,加速趕超」的新局面。
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70億元,增長12.6%(預計數,下同);完成財政總收入45.51億元,增長13.6%,其中一般預算收入25.53億元,增長14.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2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80元,分別增長8.9%和9.3%;人口自然增長率7‰;城鎮登記失業率4.5%;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0.35;萬元GDP綜合能耗降低4.5%,化學需氧量削減4.97%,二氧化硫、砷排放量提前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
(一)工業經濟較快增長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去年上半年我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由年初的9%一度下滑至5月份的3%,全市生產總值增速同步下滑至7.2%。在嚴峻的形勢面前,市委、市政府果斷決策,科學應對,力促規模工業止跌回升,全年增速達到17.8%,總計完成工業增加值269億元,增長16.1%。
工業企業加快發展。及時出台促進企業平穩較快發展若干意見,集中開展「工業企業服務年」活動,由市級領導牽頭,上千名幹部深入企業開展服務,幫扶企業促技改、調結構、拓市場、渡難關。完成工業投資169億元,增長30%,其中技改投資140.5億元,增長20.7%。原煤、發電量、鋼材、焦炭、銻品、水泥等主要產品產量分別增長10%、34%、25%、36%、54%、46%。十大產業集群專項規劃編制完成,實現增加值190.5億元,增長19.2%。規模工業企業總戶數達到601戶,新增92戶。
園區工業不斷壯大。研究出台支持產業園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完善園區績效考核辦法,明確園區高技術產業發展定位,實現園區工業增加值63.4億元,增長16%。婁底經濟開發區獲批「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婁底薄板材料深加工產業園」,各縣市區產業園也競相發展。
創新能力明顯提升。扎實開展「科技創新年」活動,推進產學研結合,市內75家企業與國內3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成功對接,在全省率先組建了湖南特種陶瓷、煤礦機電、農業機械、特色生豬等四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閃星銻業技術中心進入國家級技術中心行列。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6家、湖南名牌產品8項,爭取省級以上科技項目51項。市農科所選育的雜交水稻新品種「陸兩優267」通過省級鑒定,在全省大面積推廣應用。我市順利通過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創建考核驗收,獲批「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和「湖南省綜合性高技術產業基地」,冷水江成功創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
(二)投資拉動強勁有力
搶抓國家實施擴內需一攬子計劃的有利機遇,大力推進「項目建設年」活動。全年施工項目1276個,增長48.2%,其中新開工項目1010個,增長48.1%。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1億元,增長54.2%,是我市歷史上投資規模最大、增速最快的年份之一。
工業建設呈現新亮點。漣鋼2250熱軋板生產線、金電二期、華潤電力一期、雙峰海螺二期、湖南海螺、安石湖南煤化新能源等30個重大項目竣工投產,72個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尤其是總投資115億元的華菱安賽樂米塔爾汽車板電工鋼項目成功落戶婁底經濟開發區並開工建設,將為我市發展增添強大後勁。
交通建設取得新突破。完成投資34.32億元。成功爭取滬昆鐵路客運專線通過我市,並規劃在婁底城區和新化設站,婁邵鐵路擴能改造順利開工。婁新、新漵、安邵三條高速公路建設全面推進,打響了干線公路改造三年大會戰,加快推進G207、S210、S312、S209、S217、S225、X024等七條干線公路改造,婁底汽車南站投入使用,農村通鄉通暢工程完成1231公里,其中改造縣鄉公路140公里,新建鄉鎮到村水泥路1091公里。全面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交通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初步理順。
城市建設邁出新步伐。完成投資18.6億元。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正式運營,成為城市投資的主載體、城市融資的主平台和城市建設的主力軍。中心城區吉星路等主次幹道完成提質改造,孫水公園建成開放,市體育中心和漣水河南岸防洪堤主體工程竣工,城區綠地率達到34.25%。縣市城區與小城鎮加快建設。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積、竣工面積分別增長21.2%和10.7%。成功爭取水府示範片區納入長株潭城市群昭山示範區范疇,與長株潭對接融入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要素保障得到新加強。加快對接國家、省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40個重大項目進入省重點項目規劃,17家企業列入省重點產業骨幹企業名錄,爭取中央、省各類建設資金26.1億元,比上年增加11.1億元。積極搭建對外合作交流與招商引資平台,成功舉辦婁底深圳投資洽談會、廣州科學城投資推介會、第三屆「青春婁底·湘中之光」經貿洽談會,組團參加「中博會」、「港澳洽談周」、「珠洽會」、「湘商大會」,實現內聯引資80.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34億美元,是我市歷史上招商引資力度最大、措施最硬、效果最好的一年。大力實施金融機構扶持中小企業600家工程,組建了2個資本金過億元的擔保公司,成立了2家小額貸款公司,冷水江成功創建省級金融安全區。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比年初凈增97.2億元,增量居全省第四位,增速居全省第一位。重點項目用地得到有效保障,連續十年實現耕地總量占補平衡,維護礦產資源管理秩序工作榮獲全國先進。
(三)農業基礎更加鞏固
落實強農惠農政策,農業經濟穩步增長。全年完成農業增加值92億元,增長5%,糧食播種面積393.5萬畝,總產162萬噸,分別增長4.29%、3.19%。出欄生豬499.7萬頭,增長3.4%。發放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化肥補貼、農機購機補貼、種糧大戶補貼等補貼資金3.22億元。全市「三農」支出完成8.32億元,增長29.78%。種養大戶發展到5.1萬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達到372個,會員7.2萬戶,帶動農戶19.26萬戶。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888家,完成產值47.8億元,增長20.6%。雙峰、新化分別獲全國糧食生產標兵縣和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新化、漣源列入國家油茶基地建設重點縣(市)。
推進新農村建設,農業基礎不斷夯實。重點抓了78個省級新農村示範村建設,逐步形成了特色產業型、生態養殖型、勞務經濟型等8種建設模式,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完成水利建設投資3.9億元,完成各類水利工程5.1萬處,解決24.4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水利建設工作獲全國先進,第六次獲得全省水利建設競賽「芙蓉杯」獎。農業機械化率達到27.1%,農機產值達到10.7億元,已有27個產品納入國家和省支持推廣的農機產品目錄。扶貧建設、革命老區、庫區開發、移民後扶、農民負擔監管、「三冬」生產等工作扎實開展。及時有效抗禦山洪災害,奪取了雙峰「7·2」抗洪救災勝利。森林防火、農林病蟲害防治、氣象水文信息和技術服務、農資供應與價格調控、農產品質量監管等工作進一步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進入全省前列。農村道路、通信等設施不斷完善,農網改造完成投資1.22億元。加強基本農田保護,新化被評為全國基本農田保護、農業綜合執法先進縣。推進土地集約經營,已流轉耕地面積31.5萬畝,占承包面積的15.4%。狠抓農村能源建設、鄉村清潔工程和農村面源污染的整治,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林地現場核實率、林權發證率、山林糾紛調處率分別達到92.1%、36.1%和88.4%,均超過省定年度目標。完成造林11.6萬畝,新增油茶林2.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7.5%。
(四)促進消費成效顯著
全年完成第三產業增加值187億元,增長11.2%,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5.6億元,增長18.7%。我市成為全國首批商務綜合執法試點城市,「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雙百市場工程」持續推進,「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活動效果明顯,發放財政補貼9800萬元,帶動直接消費15億元。成功舉辦湖南省首屆農業機械、礦山機械、電子陶瓷產品博覽會,加工貿易實現零的突破,進出口總額居全省第四位。消費者權益得到有效保護。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0.7%。旅遊業快速發展,旅遊接待總人數達到544萬人次,增長34.5%,實現旅遊總收入27.6億元,增長36.4%。啟動了大梅山文化旅遊區域合作,開展了「億元優惠迎國慶·萬人免費游婁底」大型促銷活動,成功舉辦第二屆曾國藩國際文化旅遊節,波月洞成功創建AAA景區,梅山龍宮、曾國藩故居創AAAA景區通過國家專家組評審,填補了湘中AAAA景區的空白。湄江成功申報國家級地質公園,紫鵲界被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區,我市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通過國家驗收。
(五)民生保障力度加大
為民辦實事任務圓滿完成。實施33個為民辦實事項目,完成投資19億元。落實積極就業政策,開展就業培訓10.7萬人,新增城鎮就業和安置再就業5.1萬人,穩定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7.4萬人。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全市社會保障支出18.71億元,增長48.88%。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在婁星區啟動試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運行效益和參合農民受益水平提高,參合農民280.8萬,參合率達到85.37%。殘疾人事業加快發展。新增廉租住房7167套,新建經濟適用房1298套。加強財政、政府投資項目和專項資金審計,確保了資金使用效益和惠民政策落實。
節能減排扎實推進。強化環境監管,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堅決淘汰落後產能,關閉「三高一低」企業和項目32個。市第二污水處理廠主體工程基本完成,4個縣市污水處理廠全部建成投入運行。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加大隱患排查治理力度,各類安全事故持續下降。爭取中央投資2374萬元、銀行貸款3億元,實施國家煤礦安全改造項目12個,煤礦安全生產消滅重大及以上事故,創歷史最好水平。推進「百件信訪老案」辦理,集中解決了大批遺留問題。調整警務體制,加強防控建設,刑事發案率進一步下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取得明顯進步,信訪和維穩工作獲得全省先進。
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教育事業加快發展,基礎教育進一步鞏固,職業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協調發展。城區學校入學新生班額過大問題得到有效控制,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初見成效,婁底技師學院籌建工作扎實推進。我市順利通過國家二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加快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推進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啟動實施六項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項目和婁星區、冷水江基本葯物制度試點工作,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實現全覆蓋,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全面提升。甲型H1N1流感得到有效防控。葯監工作獲全國醫葯衛生系統先進。慈善、老齡和紅十字會工作卓有成效。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連續三年獲全省先進,我市被確定為全國首批人口文化新傳播基地。大力發展競技體育和全民健身運動,人民群眾身體素質不斷增強。組織「中國著名作家看婁底」大型采風創作活動,大型現代花鼓戲《花落花開》獲得田漢戲劇獎並被列入全省農村黨員遠程教育教材,電影《馬東的假期》榮獲全國中小學生優秀影片獎,新聞出版業加快發展,鄉鎮綜合文化站、廣播電視村村通和數字電視工程建設扎實推進,市廣電技術大樓投入使用。組織了建國60周年和撤地設市1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彰顯了「青春婁底」形象,激發了全市人民的自豪感,進一步凝聚了全市人民科學發展、加速趕超的合力。
全面推進國企改革改制掃尾攻堅,市屬106家企業已有102家完成改制,省屬下劃企業湖南省鍛造廠改制完成。
軍隊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穩步推進,公安、消防、武警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抗災救災和維護社會穩定中作出了重要貢獻。統計服務質量明顯提高,僑務工作獲全國僑務系統先進,人防工作扎實有效,民族、宗教、地震、對台、地方誌、檔案、保密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各項事業協調發展。
(六)自身建設不斷加強
主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市三屆人大一次會議議案2件、人大代表建議209件,政協建議2件、政協委員提案196件。支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貫徹落實《湖南省行政程序規定》,出台《婁底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則》,聘請了68名專家,開展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咨詢論證工作,加強行政復議和規范性文件管理,有力推進了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實施政府績效評估,切實加強行政監察和政務督查,嚴格實行行政問責,大力實施投資項目全程代理服務和建設項目行政審批收費「一票制」,機關效能建設逐步加強。集中整治「三強」(強裝強卸、強攬工程、強行阻工)行為,著力優化施工環境。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幹部作風進一步改進。加強財稅征管,促進財政增收,開展厲行節約工作,財政保障能力增強。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持不懈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切實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全市第七次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圓滿完成。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我們不僅取得了各項建設的重要成果,也積累了在復雜環境中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經驗。一是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科學發展、加速趕超總體戰略,以切實可行的思路引領發展,全力以赴促進發展。二是必須立足實際,選准路徑,在比較中學習,在學習中提升,不斷增強推動科學發展的能力。三是必須解放思想,開放視野,胸懷全局,科學研判,不斷增強工作的預見性、主動性和針對性。四是必須不畏艱難,敢於擔當,大力弘揚「堅韌、勤奮、尚德、自強」的婁底精神,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五是必須高度重視抓基層、打基礎,夯實發展平台,優化發展環境,增強發展後勁。
經驗彌足珍貴,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市委總攬全局、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有力監督和社會各界全力支持的結果,是各級各部門扎實工作和全市人民努力奮斗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代表和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婁人民解放軍、武警和消防官兵、政法幹警,向各位離退休老領導、老同志,以及所有關心、支持我市建設和發展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發展中也存在很多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實力還不強,區域競爭壓力大;產業結構還不合理,轉變發展方式任務艱巨;節能減排要求高,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任重道遠;經濟發展環境還不優,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能任務很重;老百姓關心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亟需解決,改善民生力度還需加大。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在今後的工作中切實加以解決。
Ⅳ 婁底市經濟開發區的發展潛力
婁底是湖南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已形成相當規模的基礎產業。華菱漣鋼投資100億多元的薄板項目是湖南省推進工業進程的十大標志性工程之一。這些獨具特色的產業優勢,為婁底開發區的發展創造了極其有利的條件。
Ⅵ 婁地再哪
你打錯了吧!!
應該是婁底吧!!!
婁底,地處湖南的中心位置,因相傳是天上28個星宿中的「婁星」和「氐星」交相輝映之處而得名,素有「湘中明珠」之稱。轄婁星區和冷水江、漣源兩市及新化、雙峰兩縣,總面積8117平方公里,1998年末人口394.25萬人。
婁底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婁底在秦時屬長沙郡,西漢時屬長沙國,東漢時分屬長沙郡、零陵郡,三國、晉時分屬衡陽郡、昭陵郡,隋時又歸屬長沙郡,唐、宋時分屬潭州、邵州,元時屬潭州路、寶慶路,明、清時屬長沙府、寶慶府,民國時屬五、六行政督察區。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屬邵陽專區、益陽專區。1952年起屬邵陽專區。1977年9月,從原邵陽地區析置漣源地區,轄新化縣、雙峰縣、漣源縣、邵東縣、新邵縣、冷水江市。1980年婁底鎮恢復為婁底市建置。1982年漣源地區更名為婁底地區。1999年撤銷地區建制,改為婁底市,原婁底改為婁星區。婁底是名人輩出的寶地。清咸豐、同治年間,今雙峰縣人曾國藩組織湘軍,鎮壓太平天國,成為晚清重臣。清光緒年間,新化縣籍舊民主主義革命先驅陳天華著有《猛回頭》、《警世鍾》,被稱為「革命大文豪」。1921年,雙峰縣人蔡和森在法國勤工儉學,組織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回國後一直在中共中央擔任領導工作,為中國早期革命領袖之一。還有著名婦女運動先驅蔡暢、國民黨上將宋希濂等歷史名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不久,美帝國主義發動侵朝戰爭,新化縣人羅盛教赴朝參戰,在朝鮮為搶救掉入冰窟的朝鮮少年崔瑩而光榮犧牲,被譽為「國際主義戰士」。
婁底資源豐富,區位優越,是一片富饒的土地。這里氣候宜人、土地肥沃、風調雨順,農業開發條件得天獨厚。盛產糧、豬、牛、茶葉、西瓜、水果等幾十種農副產品和名優土特產品。永豐辣醬譽滿神州,新化牛肉名揚三湘,漣源粉絲、婁底罐頭也聲勢日壯。目前,婁底已被國家和湖南省定為農業商品生產基地和外貿出口基地,是國家持續農業開發試驗區。礦產資源優勢突出,已探明可開採的礦藏45種,已開采36種。目前,原煤、火電、焦炭、生鐵、銻品、純鹼產量居全省首位,鋼材、水泥、電石產量居全省第二。其中銻礦儲量與產量均居界第一;原煤儲量達30億噸,佔全省儲量的50%。此外,鉛鋅礦、金礦、重晶石、白雲石、墨晶石、石墨、石英、石膏、硫磺、瓷土、陶土、金鋼砂、銅、鎢、砷、錳、鈾、鋇等礦藏也豐富,有廣闊的開采前景。被稱為「十里鋼城」、「百里煤海」、「世界銻都」、「建材之鄉」。為此,湖南省人民政府已於1988年將婁底定為能源原材料開發試驗區。婁底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這里地處我國東中部通往大西南的必經之道,北進川黔,南下粵桂,東連湖南「一線兩點」經濟重點建設地帶,西接湖南西線開發的丘崗山地試驗區,是湖南省南北通達、東西連貫的要衢。在湘中形成了人流、物流集散中心。湘黔,婁邵鐵路干線和即將動工的洛湛鐵路交匯於婁底市,使婁底成為中國南方重要的鐵路樞紐之一。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上海至雲南瑞麗高速公路經過婁底。207、320國道以及漣(源)漵(浦)、寧(鄉)邵(陽)、婁(底)衡(陽)、婁(底)湘(鄉)4條省道貫通全區,通車里程達5000多公里。資水、漣水兩大水系貫穿全區,常年通航里程達200多公里。長沙黃花國際機場距婁底僅200餘公里。婁底擁有的水、陸、空立體交通網,形成了立湘中而通八方、居腹地而達全國、處一隅而至世界的交通優勢。
婁底經濟發達、事業繁榮,是一片發光發熱的土地。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來,婁底人民牢牢把握經濟建設中心,銳意改革,加快發展,經濟建設成就巨大,社會事業欣欣向榮。「八五」期間,經濟發展步伐加快,國民生產總值以平均每年14%的速度遞增,大大高於「七五」期間6%的增長速度。「九五」期間均保持在兩位數以上的發展速度。1998年全市國內生總值達176.97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其中:第一產業增長7.1%。第二產業增長11.8%,第三產業增長12.5%。財政收入6.69億元,連續20年實現財政收支平衡。從1978年到1998年,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相當於改革前28年投資總和的13.2倍。
---農村經濟有了飛躍發展,農業總產值由1978年的3.91億元,增加到1998年的63.89億元,平均年遞增6.2%,主要農產品產量都有較大幅度增長,1997年糧食總產量達164.05萬噸,比1978年增長60.2%,年均遞增2.5%,油料產量達3.45萬噸,增長3倍;出欄生豬402.53萬頭,增長2倍;水產品、水果等產量增長8倍以上。特別是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成為婁底經濟建設中的一支強勁的生力軍,帶動了整個農村經濟的繁榮。1998年鄉鎮企業總產值達317.22億元,比1978年增長128倍,平均每年以29.3%的高速度增長;鄉鎮企業從業人員達到54.04萬人,佔全區農業人口的16.9%。鄉鎮企業已成為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新的創業天地。
---工業經濟實力不斷壯大。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通過不斷加大企業改革力度,把企業全面推向市場,使婁底工業得到持續、穩定、高速發展,奠定了能源、原材料工業發展基礎,形成了能源、冶金、化工、建材、機械五大支柱產業為主,門類齊全,具有區域特色的工業體系。擁有相當生產規模和技術裝備水平,生產能力較強的大中型企業34家。其中有世界最大的銻品生產基地錫礦山礦務局;中南最大的生鐵鑄造基地冷水江鋼鐵總廠和水泥生產基地雪峰水泥集團有限公司;有湖南最大的鋼鐵生產基地漣源鋼鐵集團公司和汽車零配件基地華達機械總廠以及原煤生產基地漣邵礦務局;有湖南大型火力發電基地之一的金竹山電廠和化肥生產基地之一的大乘資氮集團有限公司,形成了一條實力雄厚的工業走廊。1998年完成全部工業總產值210.06億元,比1978年增長9.43倍,平均年遞增13.14%,工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由1978年的38.6%上升到1998年的42.6%。主要支柱產品產量與1978年相比,原煤增長75%,發電量增長87.3%,生鐵增長3.11倍,鋼增長4.97倍,鋼材增長5.13倍,水泥增長4.42倍,銻品增長1.35倍,耐火材料增長3.03倍,焦碳增長1.07倍,化肥增長1.89倍,純鹼增長7.24倍,陶瓷增長2.57倍。
---內外貿易日益活躍。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為市場提供了充裕的貨源,市場商品供求日趨繁榮活躍。特別是通過穩步推進流通體制改革和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打破了國有商業大包大攬,獨家經營的格局,逐步形成了多種經濟成分,多種流通渠道、多種經營方式、減少經銷環節的流通體制。到1997年底,已擁有各類批發零售餐飲業機構網點8.32萬個,比1978年增長21倍,1997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51.98億元,比1978年增長19.5倍,年均遞增17.3%。對外貿易也得到較快發展。1997年外貿經營總額達13598萬元,比1978年增長1.7倍。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3936萬美元。
---教育、科技、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有了顯著進步。通過實施「科教興婁」戰略,教育、科技等各項社會事業得到蓬勃發展。至1997年底,已有各類科研機構160個,比1978年增長3.7倍,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8.9萬人,增長7.6倍。改革開放20年來,共取得科技成果947項,其中國家級32項,省部級33項。完成「星火計劃」項目137個,其中國家級8個,省部級40個。通過增加教育投入,實行多形式辦學,逐步形成了多層次、多渠道、多規格的教育網路,到1997年底,普通高校、中專和技校共18所,在校學生共15442人;擁有普通中學311所,在校學生20.58萬人;職業中學50所,在校學生2萬人。普通小學2018所,在校學生52.81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8.8%。衛生醫療條件不斷改善,已形成多層次結構、防治結合,科目齊全的醫療衛生體系。到1997年,已有各類衛生機構1272個,病床81.57萬張,有各類衛生技術人員12685人。一些惡性傳染病已經消滅或完全得到控制人口預期壽命大大提高。同時,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各方面都有較大發展,文化網路初具規模,電影院、劇院、書店、文化館遍布城鄉,群眾性體育運動廣泛開展,專業體育隊伍不斷壯大,競技水平明顯提高,一批優秀運動員在國內外比賽中多次獲得好的成績。
婁底風光秀麗,環境寬松,是一片迷人的土地。婁底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景色迷人,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清代名臣曾國潘故居等人文景觀和風光名勝旅遊點70多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旅遊景區。漣源湄江風景區以峰險、水秀、洞奇、石美而聞名遐邇。冷水江市波月洞,雙峰縣華天洞氣勢宏偉,景觀奇特,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而且是一座可供研究的岩溶博物館。列為省級森林公園的大熊山、龍山、九峰山,風光秀麗,景色迷人,具有很高的旅遊開發價值。婁底市郊的水府廟水庫、漣源市白馬水庫、新化柘溪水庫,是較好的水上遊玩娛樂區和別具一格的旅遊佳境。隨著開放帶動戰略的進一步實施,婁底的投資環境日臻完善,出台了一系列對外開放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建立了配套的外商服務機構,對於婁底投資辦企業的客商,實行「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對外商權益嚴格依法予以保護。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硬環境。總投資100多億元的公路、鐵路、電力建設,婁底贏來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湘黔鐵路婁底至懷化段的電氣化工程和婁底至株洲的鐵路復線已建成使用,投資4.7億元的婁底火車新站已投入運行,其站前廣場面積6.4萬平方米,是全國最大的車站廣場之一。一條相交於婁底市的洛湛鐵路,是我國即將動工建設的第三條南北大通道。現在這條線的婁底段已勘測完畢,可望在1999年底破土動工。高等級婁湘公路的建成,打通了婁底的東大門,縮短了與省內發達城市的距離,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繁榮。總投資4.3億元的全封閉式全立交的婁底至漣源高等級公路正在加緊建設。婁底是湖南最先擁有現代通訊設施的地市之一,可與世界190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通訊聯網,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體通訊已開通運行,通訊設備達到國際九十年代現代化水平。婁底市是一個設施齊全、功能配套、商業繁榮、文化發達、環境優美的現代化新興工業城市,被評為全國衛生城市。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城鎮總人口達79.9萬人,城市化水平達到20.4%。投資環境的改善產生了明顯的效益。目前,已有美國、日本、義大利、新加坡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前來婁底洽談經貿合作項目。利用外資的領域已遍及工業、交通、基礎產業等眾多行業。利用外資的渠道已涉及合資、獨資、三來一補、租賃等多種方式。有各類開發區6個,其中婁底外資工業區、冷水江布溪開發區、新化梅苑開發區在高技術產業方面邁出了可喜的步伐。至今,相繼完成了105個利用外資項目,由此帶動的總投資額60餘億元。有15家企業獲得了自營出口權。
婁底藍圖宏偉,前程似錦,是一片充滿希望的土地。回顧昨日輝煌信心倍增,展望明朝遠景重任在肩。經過多年的發展,今日之婁底已是屹然崛起的婁底、興旺發達的婁底、闊步前進的婁底。根據已制定的「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規劃。到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要達到230億元,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到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再翻一番。在發展戰略舉措上,堅定不移地實施「結構效益」戰略,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努力壯大經濟支撐點;加大傾斜扶持力度,努力培育經濟增長點;加大優勢轉化力度,努力突出區域新特點;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努力突破制約經濟發展的關節點。力爭經過3年左右的努力,使國民經濟總體結構得到基本優化,增長速度得到較大提高、發展後勁得到明顯增強,真正顯現出持續、穩步、快速、高效的良性發展態勢。新世紀即將來臨,婁底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為了加速經濟發展,婁底熱忱歡迎海內外有識之士來觀光旅遊、洽談經貿,投資興業。婁底將以一流的投資環境,一流的服務水平,一流的權益保護措施,全力給投資合作者提供一個大展宏圖的舞台,共同描繪跨世紀宏偉藍圖。明日之婁底,將更加燦爛輝煌。
Ⅶ 湖南婁底5個縣(區)市,哪裡最繁華,經濟最好
城市建設當然是婁底,因為它是中心城市,
冷水江工業也比較發達,雙峰主要是農業為主,漣源近年來發展得還算可以,有好多的漣源人都在外地發展得不錯
Ⅷ 湖南婁底,那個地方怎麼樣,好嗎,湖南婁底算是個什麼樣的地方,那裡的人都怎麼樣
婁底地處湘中,湖南省中部。婁底市是湖南省重要的省轄地級市,位於湖南地理幾何中心,是湘博會永久舉辦地,是湖南重要的工業城市,湖南能源、原材料戰略儲備基地,是環長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湘中明珠」。轄婁星區、冷水江市、漣源市、雙峰縣、新化縣等3縣、2市,總面積8117平方公里。據傳,天上二十八星宿中的「婁星」和「氐星」在這里交相輝映,故而得名。
婁底是被後世尊為「戰神」的中華民族三大始祖之一蚩尤的故里,是湖湘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有梅山龍宮、曾國藩故居、紫鵲界梯田、湄江國家地質公園四個國家級4A旅遊景區,是湘中的新興旅遊目的地。此外婁底擁有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十大宜居城市等榮譽稱號。
婁底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地處湖南幾何中心,是南北通達、東西連貫的要衢,是環長株潭城市群一小時經濟圈的重要城市。滬昆鐵路和滬昆高鐵橫穿東西,洛湛鐵路和婁邵鐵路縱貫南北,成為湖南重要的「十字型」鐵路樞紐。滬昆高速公路、婁懷高速、長韶婁高速公路、二廣高速公路、婁衡高速公路相繼全面貫通,婁底大道、益婁高速、龍琅高速、婁醴高速相繼規劃開工建設,婁底即將步入「高速」時代。婁底通用機場建設進入准備階段,隨著高速、高鐵、航空等基礎建設的全面推進,婁底已成為環長株潭城市群中極具發展潛力與活力的重要節點城市。
Ⅸ 婁底經濟支柱是什麼
前期主要靠漣鋼和漣源等地的煤礦,焦化也算一個吧,不過焦化也主要是靠煤炭起來的。
現在的話婁底搞什麼的都有了,不過漣鋼和煤炭、焦化依然是重點,三一在漣源也投資有廠了,不過剛開始,能不能成為支柱產業就要看以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