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湖南現在還是農業大省嗎
湖南現在不是農業大省了。
如何擺脫只憑農業生產、靠天吃飯的地位,更好地調整經濟格局,是每一個湖南人心中的夢想。袁隆平研發出超級水稻,一度使湖南的農業邁上新的台階,但始終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整體個經濟結構。是繼續走農業立省之路,還是走傳統農業向傳統工業轉變的道路?湖南人給出了自己的答案。2006年,湖南省第九次黨代會確定新型工業化帶動戰略,將此作為富民強省的第一推動力。新型工業化,一個響亮的口號、一個全新的戰略、一個開放的格局。高度決定視野,視野指引行動。正是在新型工業化戰略藍圖的指引下,湖南工業走出了一條特色之路、自我創新之路、碩果累累之路。2008年以來,湖南GDP連續3年位列全國10強;2010年湖南規模工業增加值達5890億元,是2005年的3.8倍,規模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1.8萬億元,五年平均增長31.6%;今年1至5月,湖南規模工業完成了2787.17億元增加值,增速居全國第三,中部第一。
新型工業化,新在哪裡?湖南推進新型工業化決不走傳統工業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路子,主要依靠自主創新,注重三個「立足於」。一是立足於現有工業基礎,加強重點行業和企業信息化,將傳統重化工業的轉型升級作為重中之重;二是立足於生產性服務業的支撐推動,提高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水平;三是立足於惠及民眾,著力治理企業污染,堅持綠色發展。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是湖南新型工業化的目標。筆者認為,湖南的新型工業化,新就新在「綠」,走綠色發展之路。湖南在實現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既要突破傳統農業的束縛,走工業強省的路子;又要避免傳統工業的不足,在創造更高經濟效益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還碧海藍天、青山綠水於民。
『貳』 國家135工程是什麼
135工程是湖南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釋義:通過三年的努力在全省建設100個創新創業產業園區、建成3000萬平方米標准廠房、引進5000家創新創業企業。
工程作用:
1、創新創業「135」工程立足於「增強產業集聚功能,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從招商引資變為招商選資,走集約化、集群化發展路子,增強園區產業配套能力,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
2、一批批創新創業園成為了湖南省新型工業化示範區、現代產業聚集區和經濟轉型升級先行區,成為湖南經濟發展新的動力和希望。
3、創新創業「135」工程為三湘大地探索出一條創新發展的新路,得以發揮湖南省的資源優勢,承接沿海發達地區、一線城市的轉移輸出產業。
(2)湖南新型工業的發展方向是什麼擴展閱讀
135工程指導思想:
1、要堅持高位推動,各地黨政一把手要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產業建設特別是製造業發展上,研究產業、培育產業,經常到項目現場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將發展產業牢牢抓在手上。
2、要堅持發展工業園就要發展產業的思想不動搖、不懈怠,要加大投資,堅持產業發展到哪裡,基礎設施建設就到哪裡,積極投資產業和民生工程。
3、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各地黨委政府一定要堅持久久為功,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發展觀,扎扎實實發展一批產業;要優化環境,從優化思想理念環境、企業發展營商環境、和諧社會環境等方面不斷優化全市營商環境。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135工程」引領湖南經濟轉型升級
『叄』 長株潭城市群的產業發展
在實際傳統產業基礎方面,長沙以電子信息、工程機械、食品、生物制葯為主,株洲以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有色冶金、化工原料及陶瓷製造為主,湘潭以黑色冶金、機電與機械製造、化纖紡織、化學原料及精細化工為主,其規模和比重在各自城市基礎工業方面均為主導部分。針對未來的發展方向,長沙提出「重點加快天心生態新城建設,推動一體化進程在地理空間上的實質性進展」、「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製造業和服務業為主體」;株洲推出「東提西拓,合攏三角」和「打造軌道交通設備製造業基地、突出有色深加工、化工、陶瓷產業優勢」;湘潭提出了「東擴西改」和「建設先進製造業中心、現代物流中心、生態休閑中心」。 最早期的概念中,長株潭城市群指的是長沙、株洲、湘潭三市。但是,按照湖南省確定的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這一范圍擴大了很多。區域規劃確定的長株潭城市群,是指『3+5』城市群的規劃范圍。這一范圍包括:長沙、株洲、湘潭三市行政轄區和益陽、婁底、岳陽、常德、衡陽5市的大部分地區,即湖南東部城鎮密集地區。
按照這一區域規劃,長株潭城市群面積為9.6萬平方公里,其中,長株潭三市市域面積為2.8萬平方公里。
為什麼會作這樣的調整呢?據了解,按照國務院批準的《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長株潭城市群區域由規劃范圍和協調規劃范圍組成。其規劃范圍為長沙、株洲、湘潭三市行政轄區以及岳陽的湘陰、汨羅、雲溪區、屈原管理區和益陽赫山區的部分地區,協調規劃范圍為岳陽、益陽、婁底、常德、衡陽的大部分地區。為了保證國務院批準的規定的實施,實現湖南共同富裕,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將范圍擴大了。 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確定城市群核心區面積為8448.14平方公里。
這一核心區,包括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市區,望城區、瀏陽市、醴陵市、韶山市、湘鄉市、寧鄉縣、長沙縣、株洲縣、湘潭縣、赫山區、雲溪區、湘陰縣、汨羅市、屈原管理區的一部分。
這意味著,岳陽雲溪區、湘陰縣、汨羅市、屈原管理區和益陽赫山區的部分地區,躋身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區。
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將城市群核心區劃分為四大類功能分區:
禁止開發區:包括飲用水水源保護地、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重點公益林地、坡度25度以上的高丘山地、著名風景區、泄洪區、滯洪區、重要濕地、相對集中連片的基本農田保護區等。
限制開發區:包括基本農田保護區以外的各類宜農土地、坡度在15-25度之間的丘陵山地、生態脆弱地區等。
重點開發區:包括長沙黃花、黃興、 榔梨、含浦、坪塘、雷鋒、白箬鋪、夏鐸鋪地區,株洲天元、白井、南洲、黃泥坳地區,湘潭河東、易俗河、九華、楠竹山地區,益陽滄水鋪,岳陽界頭鋪等。
優先開發區:包括三市的建成區及湘潭縣、望城區、株洲縣、長沙縣城現狀建成區。
「一帶五區」:近中期重點建設區域
長株潭城市群近中期建設將從何處著手?王扣柱透露,近中期建設的重點地區為「一帶五區」:即湘江生態經濟帶和大河西、雲龍、昭山、天易、濱湖五大示範區。
湘江生態經濟帶:從長沙月亮島到株洲空洲島,面積128公里。
大河西示範區:以長沙高新、金洲,益陽高新,常德德山等為核心區域的先進製造業走廊,重點發展機械製造、新能源、電子信息,輻射帶動益陽、常德等地區。
雲龍示範區:包括株洲的雲龍和清水塘,雲龍重點發展先進製造業和臨空產業、清水塘依託循環經濟試點發展新型產業。
昭山示範區:自長沙暮雲,至湘潭昭山、易家灣、九華,建設生態宜居新城。
天易示範區:位於株洲天元區和湘潭易俗河之間,重點發展機電製造、加工、環保現代物流等產業。
濱湖示範區:包括岳陽的湘陰、汨羅、望城的部分區域和城陵磯臨港產業新區,建設長株潭產業轉移承接基地、再生能源產業基地、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健康休閑服務基地。
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的期限分為四個,分別是:2008-2010、2011-2015、2015-2020、2020。
王扣柱指出,湖南省將建立三項制度,確保規劃實施。這三項制度是:示範區所有建設項目和用地都必須符合區域規劃、城市群國土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要求;建立省市規劃局長聯席會議機制,8市規劃局接受省建設廳和省長株潭規劃局的雙重業務領導;實行長株潭核心區空間動態管理。
《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條例》修訂完成後,省政府將出台《條例實施細則》,明確區域規劃的權威性和實施剛性。
湖南省將同步組織修編8市城市總體規劃、啟動「3+5」城市群國土利用規劃,爭取3年內完成。目標
1.形成長株潭三市空間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基礎設施完備和共建共享、生態環境共存共生、要素市場一體化、產業發展一體化的高效率、高品質的多中心型城市群地區。
2.形成以長株潭三市城區為增長核、以三市間的快速交通設施(高速公路、快速路、軌道交通)為紐帶的核心區組團,以鐵路和高速公路為發展軸向周邊地區放射的城鎮網路群體。
3.發展成為經濟繁榮、能提高吸納就業能力和有良好的人居環境,污染得到綜合治理、人地關系協調的體現科學發展觀的示範型城市地區。
4.發展成為在華中經濟圈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在國內具有很強競爭力的組群式的特大型城市化地域之一。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規劃范圍內2020年人口規模控制在700-750萬人之間。根據高方案指標預測,核心地區國內生產總值(GDP)規劃2010年達到3757億元以上,GDP增長速度達到13%以上;到2020年增長為4542.81億元以上,GDP增長速度為7.8%以上,三次產業比例到2010年為9:50:41,2020年為5:45:50;三次產業具體指標到2010年一產為198.39億元,二產為1102.19億元,三產為903.79億元;到遠期2020年一產為227.14億元,二產為2044.26億元,三產為2271.4億元。
人均GDP規劃到2010年為4萬元人民幣以上,到2020年達到6萬元人民幣以上。
區域城鎮發展的空間組織
保持和加強以京廣鐵路、京廣高鐵、京港澳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復線、南嶽高速公路、107國道及湘江生態經濟帶為主軸線的突出地位,繼續促進這條軸線的集聚和輻射作用,以這條軸線為核心和紐帶促進三市經濟的一體化。
積極打造兩條次軸線(即以319國道、320國道和上瑞高速公路為軸帶),作為次級密集發展軸帶和主軸線的補充,規劃期內較大幅度地推動沿線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促進區域城鎮的協調發展和城鎮等級結構的改善。
同時,以兩條輔軸(即湘鄉—韶山公路和106國道)為紐帶,聯系和輻射廣大的三市市域地區。最終形成以長沙、株洲、湘潭為核心和中心結點的放射狀城鎮布局,以三縱兩橫(即一主兩次兩輔)的「冉字型結構」支撐起整個區域的城鎮發展空間。
區域城鎮發展的等級結構規劃
長株潭地區城鎮將形成省域中心城市組群(屬於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區域中心城市-重點鎮-一般建制鎮四級結構。
1.第一級——省域中心城市組群
即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是一個由長、株、潭三市城區和若干緊密關聯的周邊組團構成的多核組團式中心城市,共同承擔省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含長沙縣城區、望城縣城區、湘潭縣城區和株洲縣城區和若干小城鎮)。
2.第二級——區域次中心城市共8個
一是包括韶山城區、瀏陽城區、寧鄉縣城、醴陵城區、湘鄉城區、攸縣縣城,是本地區省域中心城市以外、具有縣和縣級別以上地域范圍意義的區域性次級中心城市,共6個。
二是包括茶陵縣縣城、炎陵縣縣城等縣域中心城市,共2個。
3.第三級——重點城鎮共48個
一是包括具有省級影響的重點城鎮17個。
二是包括具有地級市市域影響的重點城鎮31個。
4.第四級——般建制鎮85個
在現有基礎上通過行政區劃的適當調整,進行撤鄉並鎮合並而成85個一般建制鎮(對三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建制鎮略有調整)。(小標)實施區域城鄉統籌的城鎮化發展戰略目標
2005年區域城鎮化水平約為45%,2010年約為57%,2020年為60%—62%,考慮暫住流動人口因素,高限設定在65—75%。遠景城市化發展水平達到85%左右。
積極推進城鄉統籌,制定城鄉統籌的城鎮化發展戰略,必須貫徹如下原則:
把加快鄉鎮企業二次創業和推進城鎮化結合起來,推進工業化。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農副產品加工業作為再次創業的突破口,加快發展農村第三產業。將人口流動與城鄉建設相互結合,形成長期持續的經濟增長點。將農村要素流動和農業發展有機結合,繁榮農村經濟。以城鄉一體化為導向,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形成有利於城鄉統籌推進城鎮化的體制和政策環境。(小標)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人口和用地規模控制指標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空間結構框架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空間結構框架規劃確定為:「以周邊良好的生態環境為背景,以長株潭北、西南、東南三個功能區為主次核心,三市結合部金三角地區為綠心,突出長株潭北核(長沙)的核心地位,城市中心組團、片區組團和小城鎮發育相對完善,區域基礎設施網路發達,各類空間協調發展,區域整體功能互補契合,生態循環良好的特徵型、網路型的城市化地域,概括為一主兩副環綠心的空間結構」。「一主兩副環綠心」的空間結構包括了三個主中心組團、四個次中心組團以及十九片區組團和25個小城鎮組團。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北核功能區的范圍和控制、引導要求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北核功能區,即長沙城市功能區,主要包括長株潭主中心長沙河東中心城區、長株潭次中心長沙河西新城(已含雷鋒鎮)、長株潭次中心長沙星馬新城、高塘嶺組團(已含望城區高塘嶺街道)、星城組團(已含白沙洲街道)、含埔組團、坪塘組團、丁字組團(已含丁字灣街道)、撈霞組團以及周圍空間緊密聯系、功能互補的三個鄉鎮,即黃興鎮、烏山鎮、黃金園街道。
北核功能區主要輻射的城鎮則還包括周邊區域內呈空間離散分布的與之功能配套協作的13個小城鎮,即干衫鎮、雨敞坪鎮、蓮花鎮、白箬鎮、新康鎮、靖港鎮、喬口鎮、銅官鎮、茶亭鎮、橋驛鎮、北山鎮、安沙鎮、青竹湖鎮。該功能區屬於城市政府主導發展地區,省級政府主責監管,放手發展,由市級政府自主發展;要求全面執行城市建設標准,引領人居環境品質向較高層次提升,起到區域示範作用,並為高新技術產業和高端服務業留足用地。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西南副核功能區的范圍和控制、引導要求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西南副核功能區,即湘潭城市功能區,主要包括長株潭主中心湘潭河東城區(已含雙馬鎮)、長株潭次中心湘潭河西城區(已含雨湖區的長城鄉、先鋒鄉、護潭鄉等)、昭山—易家灣組團、鶴嶺組團、易俗河組團、河口組團以及周圍空間緊密聯系、功能互補的一個行政鄉,即河口鄉。西南核功能區主要輻射的城鎮則還包括周邊區域內呈空間離散分布的與之功能配套協作的2個小城鎮,即梅林橋鎮、姜畲鎮。
西南副核心功能區屬於城市政府主導發展地區,省級政府實行扶持和政策傾斜,由市級政府自主發展;為促進經濟快速協調發展,實現區域統籌發展,對其經濟社會發展項目提供重點政策扶持,並使其在項目、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享有優先權,通過多方努力,提高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城市規劃建設水平。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東南副核功能區的范圍和控制、引導要求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東南副核功能區,即株洲城市功能區,主要包括長株潭主中心株洲河西城區、長株潭次中心株洲河東城區、栗雨組團、石峰組團、田心組團、荷塘組團、楓溪組團、淥口組團以及周圍空間緊密聯系、功能互補的三個小城鎮,即馬家河鎮、群豐鎮、雷打石鎮。西南核功能區主要輻射的城鎮則還包括周邊區域內呈空間離散分布的與之功能配套協作的2個鄉鎮,即南陽橋鄉和白關鎮。
東南副核心功能區屬於省級政府提供發展指引,城市政府主導發展地區,規劃控制要求是控制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預留足夠的用地。進一步提升城市建設水平和檔次,建設優良的人居環境,保護生態環境。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綠心功能區,即三市結合部金三角地區的范圍和控制、引導要求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綠心功能區,主要是指三核之間的交界地帶,三市結合部,包括:城南組團(原暮雲組團)、新暮雲組團(已含暮雲鎮)、九華組團以及白馬鎮、跳馬鎮、雲田鎮、仙庾鎮、龍頭鋪鎮、響水鄉、響塘鄉等鄉鎮區域范圍。
該區域是長株潭城市群的「綠肺」,包含區域綠地和生態保育、休閑度假兩類主要功能。其中區域綠地屬於省級政府對資源環境保護進行監督控制、城市政府建設管理地區,原則上進行低密度生態型建設,對城市總體規劃中劃定的區域綠地、各類國家和省級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等地區,要按照相關法規嚴格保護;生態保育和休閑活動功能區則屬於由省級政府對該地區的發展類型、控制規模和生態環境要求提供發展指引,由城市政府按照指引要求加強管治的地區。
規劃建議省政府在明確綠心范圍和整體功能定位後,進一步委託相關部門編制具體的綠心地區建設控制規劃,以統一指導該地區有序的保護利用和綠化建設。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區空間結構的演進時序
長株潭城市空間形態的演進應以三市城市現狀用地為基礎,逐步向外擴張,總體呈現出三核同步增長,遠期和遠景逐步向綠心發展。
演進態勢、具體空間結構發展時序如下:
1.2002~2010年以長沙中心城區、湘潭城區、株洲城區為核心,採取局部內涵式的緊湊集中發展,引導有序外延,重點建設三市各自環線、三市間公路外環、潭望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推動湘潭-株洲聯合發展,搞好湘潭和株洲的路網銜接和空間隔離,預留三核中間地帶的發展空間,為未來多種發展模式提供可能性。
2.遠期(2011~2020年)長沙主要向東發展,並加快向南發展;湘潭主要向北發展,兼顧向東;株洲主要向河西發展,搞好與湘潭的路網和綠色空間的銜接,適度向北,考慮與長沙市東部開發區功能和道路上的銜接。營造三核相向發展的演進態勢和空間框架,在三核中間地帶開辟文化娛樂、旅遊度假和生態保護區域,並保留三核中間地帶與三市原中心城區的隔離空間。
3.遠景(2021~2050年)長沙、湘潭、株洲城區形成三核,並繼續相向發展,逐步形成具有良好生態環境為背景的綠心,並在中間鑲嵌若干高品質的新型城市功能區。
長沙:錯位發展的重點是以省會長沙為發展核心和龍頭,分層次、有重點的向株洲和湘潭等周邊地區輻射。將長沙建設成為科技教育研發中心、商務金融中心、區域物流樞紐、服務外包基地、文化娛樂中心和中南地區國際化大都市。要以長沙在湘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為基礎,加快科技教育和研發發展,打造湖南科技教育和高技術服務的高地。商務金融業要以芙蓉路為主軸,吸引世界優秀金融企業來湘發展,打造中部世界金融中心;銀行業要重點推進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改革重組,加速金融現代化,提高金融效率,拓寬金融服務領域,增加服務品種;證券業重點發展企業改制輔導、股權分置改革、上市保薦、私募及並購重組、風險投資等投資業務;保險業重點開發新產品和發展各類公司、機構。物流業重點建設好長沙金霞、長沙空港物流區;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系統建設、多式聯運、轉運設施建設及物流高新技術建設;以空港快速發展為基礎,以黃花機場為節點,發展高時效、高附加值貨物的多式聯運業務及其設施建設。服務外包業要培育具有湖南特色和國際競爭力的品牌,壯大長沙服務外包集聚區,把長沙建成中部地區最大的承接服務外包的基地城市,躋身全國服務外包十強示範城市;重點扶持加快長沙高新區服務外包示範區、青竹湖服務外包示範區等服務外包示範企業,形成一批服務外包龍頭企業。
株洲:要以老工業基地和交通樞紐為依託,重點發展交通運輸、物流配送、研發設計、職業教育、節能環保、信息咨詢、服飾商貿等生產性服務業。依託鐵路交通優勢,構築便捷、互補的物流網路,重點建設石峰物流園、蘆淞商貿物流中心、株洲神農醫葯食品物流中心等;與長沙、湘潭、衡陽、郴州聯手,打造旅遊精品線路,早日實現旅遊資源、產品和市場的一體化;加快職教大學城建設,要將其打造成全國聞名的職業教育基地;加快建設以株洲大橋兩端長江路和建設中路為主的中央商務區,將其建成國際性或全國性軌道交通、服飾、中華文化等論壇定期或不定期的舉辦地;興建服飾批發倉儲物流中心,發展零售多業態。
湘潭:要以老工業基地為依託,重點發展與製造業相關的物流配送、科技研發、信息咨詢、電子商務、金融、會展、專業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結合湘潭的實際,要重點建設九華創新創業服務平台,積極培育園區科技創新服務體系,開發建設物聯網項目及服務應用平台。
『肆』 對待湖南省的益陽市發展趨勢,對此你怎麼看
益陽市是所屬湘東南洞庭湖濱湖區的一座四線的地級市,所轄范圍包括益陽市(赫山區、資陽區、朝陽示範區)、安化縣、桃江縣、沅江縣級市、南縣、大通湖。益陽市城區近年來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一園兩中心、滄水鋪東部新區、龍嶺工業園、梅嶺工業園的大力建設,都表明益陽市從一座農業城市向輕工業城市發展的決心,但是就現在而言效果不算顯著,值得欣慰的其中以愛華集團、漢森制葯、濱湖柴油機等企業都比較成功。而唯一值得一提的是這里消費比較低,老百姓最關心的房價,一直處於不較高的價位,且由於區域位置較不理想,此地的發展空間可能不大盡人意,這是益陽當地普通老百姓的普遍看法。
可是有人說對益陽的發展只有四個字怒其不爭。就益陽的地理位置來說,其實還是挺有優勢的。長沙就不說了,岳陽和常德的經濟那可是長期省內前三的存在。而益陽呢,號稱歷史文化名城,守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經濟在省內卻是經年倒數。
『伍』 湖南省五大產業是什麼
湖南省五大產業:
文化產業:湖南文化產業走出了一條有特色的發展道路,創造了一種「湖南文化現象」,「廣電湘軍」、「出版湘軍」、「動漫湘軍」全國知名:湖南衛視收視率一直位居全國省級衛視第一;湖南出版成為了中國地方出版實力三強之一;湖南原創動漫總產量連續排名全國第一;湖南《體壇周報》占據全國體育類報紙60%以上的發行和廣告份額,北京奧運會期間日發行量達100萬份。 同時,湖南文化產業百花齊放,廣電、出版、報業、動漫、演出、娛樂等已形成優勢,數字媒體、電視購物、手機報、網路等新興業態悄然崛起,創造了紅網、湖南在線、華聲在線、星辰在線、女性在線、金鷹網等有影響的品牌。
電子信息產業:全省電子信息產業保持了較快發展速度:光伏產業從無到有高速躍進,產業鏈全線拉通,形成了200兆瓦生產能力,千兆瓦規劃正加緊實施,投資20億元的硅材料、LED晶元製造完成了產業布局;7個種類的手機生產項目相繼落戶本省,手機年產量達到500萬部,其中神經傳導手機項目異軍突起;軟體產業居中部地區首位;原創動漫產量居全國第一。
高新技術產業:湖南省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3529.86億元,實現增加值1098.84億元,佔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9.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3.2%,拉動經濟增長1.7個百分點。全年高新技術產業出口為54.35億美元,實現利稅334.52億元。產業高度集聚,輻射作用明顯。藉助國家級綜合性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平台,依靠良好的產業基礎、強勁的研發實力以及較完善的配套體系,長株潭地區信息、生物醫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產業獲得快速發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集聚效應和窪地效應明顯。
汽車產業:全省汽車產量由1.76萬輛增加至14.50萬輛,增長了7.2倍,年均增長30.2%;其中「十五」時期年均增長39.4%,在區域布局上,形成了以「長株潭」為核心,衡陽、邵陽、常德、永州相呼應的格局。全省231家汽車製造規模工業企業中,長沙100家、株洲16家、湘潭6家, 3市企業數佔全省的52.8%,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佔全省的63.7%;其他4市企業數佔全省的36.8%,主營業務收入佔全省的31.3%。
物流產業:物流業規模快速擴張。初步測算,2010年末,全省社會物流總額27066億元;實現增加值946.03億元,比2005年的498.47億元增加了447.56億元,增長89.79%,年均增長13.67%;社會物流總費用2962億元,增長1.42倍;完成貨運周轉量2958億噸公里,增長78.1%;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26267.16萬噸,增長3.97倍;物流行業從業人員135萬人,成為吸納社會就業的重要產業之一。綜合運輸體系初具規模。到2010年末,全省公路總里程227998公里,高速公路在建和通車總里程6450公里,其中已通車里程2386公里;公路密度105.8公里/百平方公里,增長1.82倍;鐵路通車里程4893公里,增長1.74倍;內河通航里程達11968公里,居全國第3位,千噸級航道達到607公里,建成千噸級泊位87個;形成了以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為中心、5個機場相互配合、輻射全國的航空運輸網路。物流市場主體進一步壯大。到2010年底,全省法人物流企業3100多家,注冊資本金千萬元以上的170多家,有62家物流企業通過國家A級標准評估,其中2家5A級企業,15家4A級企業。湖南一力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通物流有限公司、湖南金霞糧食產業有限公司物流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億元,長沙金霞現代物流園被列為全國物流示範基地。
『陸』 湖南未來的發展趨勢會怎樣
1、最中心三地市:長株潭一體化很好,但太慢了,既然交通部長當書記,首先就應該把三地的輕軌修好。8000萬人口的省份,按照80%的城市化率,長株潭應該有1000萬人。娛樂很重要,光搞娛樂也不行;腳都很好,但大家天天洗腳也不能發財。三一中聯在國際上還是不行。都去廣東打工更加不是長久之計策。 2、後勁較好的四地市:岳陽必須往東走向長三角,不要被泛珠之類的空話欺騙,湖南唯一的長江岸線在這里,一定要好好利用,應該建立大港口,長沙那個霞凝新港受水位研製,通航噸位太低了,絕對敗筆。郴州只能往南看,但廣東勞動密集型經濟現在也不適合大規模產業轉移了,郴州要留點後路。常德的人文氣氛最佳,但地理位置偏西。懷化靠鐵路,到中等不成問題,再往上不可能。 3、衡邵益婁都不行;張家界只有旅遊也不能大富;湘西相對而言就更為落後。 怎麼辦!湘人長於讀書軍政短於貿易經商。但國內現在是經濟建設為中心,湘人以自己短處博人家長處,肯定落後。所以辦法之一就是走向國際。海外的粵人閩人浙人太多,但都是社會底層,毫無政治地位;如果湖南人來領導這些人,必成大器。因此湖南人現在起必須要學習溫州人,大批出國。第一、去歐美,既然湖南人打仗不怕死,還怕偷渡嗎?第二,去東南亞,現在很多湖南農民到廣東打工,發現工廠遷移到東南亞了,只好回家,還是窮啊;乾脆再霸點蠻,直接出國打工。第三,去非洲,這是最適合湖南農民去種地的,現在湖南的農墾局應該改為農懇公司,不要在湖南墾了,破壞環境又不發財,乾脆直接去非洲租土地農墾吧!湖南農民種水稻絕對是一流水平,去非洲推廣袁隆平吧!然後在非洲多生孩子,再進入軍政高層,絕對比溫州人混得好! 我說這些不是開玩笑,因為河北省農民已經開始海外拓殖了,你們自己在網路上輸入「保定村」三個字,一搜索就知道了。我想湖南人要做這個事情,肯定比他們更好。湖南的悲劇在於一群胸懷大志的普魯士人被困在中部,不會搞經濟,又不能搞革命,只好搞一種變相的政治宣傳----「娛樂」。關於湖南的發展方向。
『柒』 湖南懷化工業園區的園區概況
湖南懷化工業園區於2003年7月開園,前身為懷化生態工業園。2006年4月,經國家發改委審定、省人民政府批復為省級開發區,同時更名為湖南懷化工業園區。總規劃面積41.3平方公里,首期7.8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二期29.5平方公里擴區規劃已全面推進。
園區東西對接長三角經濟區、長株潭兩型試驗區與成渝經濟區,南北對接環北部灣、珠三角與長江經濟帶,是商貿物流的最佳輻射半徑,是投資興業的黃金投資圈。 懷化工業園區位於貴陽-重慶-宜昌-長沙-桂林這一半徑400公里的環形空間中心,其東西對接長三角經濟區、長株潭兩型試驗區與成渝經濟區,連接新絲綢之路「渝新歐」國際鐵路大通道;南北對接環北部灣、珠三角與長江經濟帶,是商貿物流的最佳輻射半徑,是投資興業的黃金投資圈。
懷化工業園區地處懷化市「兩板塊一走廊」工業發展格局的核心位置。湘黔、焦柳、渝懷鐵路和正在開工建設的懷邵衡鐵路,在園區成「米」字行交匯貫通;滬昆、杭瑞、包茂、婁懷高速公路貫穿其中。滬昆高鐵1小時通達長沙、貴陽,2小時通達昆明、武漢,4小時通達上海、廣州;距園區20公里的芷江機場已開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長沙、昆明、海口、西安、北海等城市的航班;沅江水道通江達海,籌建中的口岸海關將打通境內外的通關大道。 懷化市委<2013>3號文件將市直部門行使的77項行政審批及與行政審批相關聯的收費、行政處罰等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授予園區,並以2號公章形式,直接行使市級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
園區實行「一級財政、一級金庫」的財政體制,實行「封閉式」管理、「零收費」、「寧靜日」制度,不斷加大平安園區建設,營造和諧創業氛圍。
園區先後出台了《關於鼓勵外來投資的若干規定》和《加快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倍增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政策,以鼓勵外來投資者和支持企業發展。
信譽評級AA級,資產總額100億元的工業園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積極實施現代企業管理,推動公司及子公司法人轉型,著力構建多渠道,多元化和多層次的融資體系和經營模式,為企業提供投、融資服務。
園區生產、生活性配套設施日益完善。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員工公寓、和安商業廣場投入運營;創業服務中心已投入使用;標准化廠房已建成30萬平方米;中國銀行、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以及教育、醫療、衛生、郵政等在園區設立了分支機構。
投產及開工建設的重點企業:
湖南泰格林紙集團、娃哈哈、加多寶、匯源果汁、康師傅、大康牧業、新希望;
海聯食品、小丫丫食品、金珠米業、綠康蔬菜、多喜來、千源鋁業、湘鶴電纜、金升陽科技園、鎂合金、碳纖維、鼎立科技、金健帆布;
正清制葯、天騎醫葯、羅漢果甜甙項目;
三一重工工程機械整機和零部件再製造、金益環保、鴻華電子、本業農機、勇利鋼構、華峰電子、新華港健體器材、建南電子、名城LED;
紅寶科技、思源生物柴油、盛泰氣體、洗滌產業園、阻燃劑、土壤離子固化劑項目。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市委、市政府吹響了「實施產業園區三年倍增計劃」的新號角。面對機遇,園區將緊緊圍繞「二次創業、三年倍增、背水一戰、浴火重生」十六字方針,搶抓滬昆高鐵懷化段通車、建設懷黔千億工業走廊等重大發展機遇,主抓招商,強攻項目,決戰工業,以實現園區跨越發展的華麗轉身。
發展思路上定好性
圍繞「千億園區,工業新城」發展目標,堅持新型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雙輪驅動」,推動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融合,切實把懷化工業園區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功能完備的生態工業新城。
發展目標上定好向
到2017年,懷化工業園區技工貿總收入達到400億元,規模工業增加值達到39億元,規模工業企業總數達到30家,稅收收入年均增長25%以上,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累計達到107億元,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16億元,投入基礎及配套設施建設資金25億元,標准化廠房竣工面積達到50萬平方米。
發展規劃上定好位
立足懷化資源稟賦和園區現有工業基礎,因地制宜,充分發揮比較優勢,與周邊差異性發展,在資源優勢中培育園區特色,在傳統產品中篩選優勢品牌,逐步形成以生物產業為主導,食品產業、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產業為支柱的產業發展方向。
發展措施上定好調
按照園區主導、特許經營的開發建設思路,抓好國家農業科技產業園、軍民融合產業園、物流園、生物醫葯產業園、食品加工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新能源產業園、創意產業園、靜脈產業園、森工產業園等10個「園中園」的建設。牢固樹立「項目為綱」的理念,抓資金保障,抓科技創新,抓制度創新。積極探索推行管理與運行相分離的管理體制,通過公司化、市場化運作來規范經營行為、經濟行為,形成「小機構、大企業」的格局。
『捌』 湖南主要的支柱產業是哪些
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煙草製品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農副食品加工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等7個行業的增加值占湖南省規模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在5% 以上,為湖南省工業的支柱行業。
改革開放以來,湖南工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逐步由傳統重化工業向高端製造、初級產品工業向高附加值工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演變。
70年來,湖南省鋼鐵、有色、石油化工、機械、建材、食品等傳統工業行業由小到大,汽車、電子通信、軌道交通等新興工業行業從無到有,逐步建立起門類較為齊全的工業體系。湖南省工業企業已涵蓋39個工業大類行業、193個中類行業、584個小類行業。
(8)湖南新型工業的發展方向是什麼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湖南歷屆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人民,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征程上凝心聚力,在堅韌前行的改革進程中攻堅克難、薪火相傳。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湖南經濟社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業為湖南的主要支柱產業,經過70年的努力,全省產業結構由典型的農業經濟逐步發展為以農業為基礎,第二、三產業共同帶動經濟發展格局。全省三次產業結構由1952年的67.3:12.3:20.4調整優化為2018年的8.5:39.7:51.8。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和先進製造業,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新動能加快孕育發展,產業高端化持續推進,高加工度工業和高技術產業加快發展,佔比提升,成為工業增長的重要引擎。
『玖』 湘黔鐵路經過哪些地方
讀圖可知,(1)我國的京廣鐵路經過湖南省的長沙,在株洲與浙、贛、湘黔鐵路交匯.
(2)圖中的A是雪峰山脈,以此為界,湖南省大部分地區位於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上.
(3)「湖南四水」中,流域面積最大、流域內人口最多、城市最密集、經濟最發達的河流是湘江;幹流最長、水力資源最豐富的河流是沅江.
(4)湖南的工業主要集中在「一點一線」地區,今後湖南省新型工業化的發展方向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推動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快結構調整,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根據題意.
故答案為:(1)長沙;株洲;(2)雪峰;三;(3)湘江;沅江;
(4)實施可持續發展,推動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快結構調整,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拾』 湖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決定
一、充分認識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對於建設現代農業、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意義。各級人民政府要把農業產業化經營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作為一項帶全局性、方向性的重要工作來抓。各級人民政府應理順農業產業化經營管理體制,建立統一協調的管理機構,進一步加強對農業產業化工作的領導。二、各級人民政府要結合各地實際,加快制定以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重點的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規劃。要整合資源,優化環境,加大扶持,統籌協調本地區農業產業化全面健康發展。政府各部門要依據規劃,形成合力,積極主動支持和服務於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三、各地要適應農產品加工業需要,建設專業化、規模化、優質化、標准化的原料生產基地。圍繞基地建設,加強農田水利、土地整治、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生產條件,提高綜合生產能力。盡快建立和完善與農產品基地生產相配套的信息化服務、動植物防疫檢疫、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社會化服務體系。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提高農業規模效益。積極引導農民興辦各類合作經濟組織,培養和扶持專業大戶和經紀人隊伍,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四、按照「扶優、扶大、扶強」的原則,培育壯大一批起點高、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深化企業改革。支持具有比較優勢的龍頭企業,以資本運營和優勢品牌為紐帶,盤活存量資產,整合資源要素,組建企業集團。龍頭企業要不斷密切與農戶的利益聯結關系,把發展農村經濟和帶動農民增收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任務,確保農民增收,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五、積極構建以龍頭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科企合作,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有條件的企業要組建研發中心,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以科技創新推進產業升級。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有序開拓國內外市場。積極培育大型流通龍頭企業,在大宗農產品主產地、集散地,培育和發展一批有規模、有影響的農產品綜合或專業市場,加快農村流通服務業發展。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發展外向型龍頭企業,引導龍頭企業大力開拓國際市場,不斷擴大我省優勢農產品出口。七、各級人民政府要制定優惠政策,引導省內外工商資本和民間資金、港澳台資金和國外資金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要幫助指導有實力的龍頭企業開展與國際大公司,尤其是與世界500強企業和農業跨國公司的合作,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省地方金融證券辦、證監局要加大工作力度,積極扶持有條件的龍頭企業在境內外上市,通過資本市場解決融資難問題。八、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大對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資金投入和稅收扶持。要設立農業產業化發展專項扶持和引導資金,並根據財力增長逐步加大對農業產業化的投入,對各部門的農業產業化扶持資金應適當整合。農業發展銀行、農業銀行與其他商業銀行以及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應安排一定數量的信貸資金,積極支持農業產業化經營,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農產品季節性收購信貸資金應重點安排,優先辦理。各級人民政府應根據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的需要,依照有關規定組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信貸資金擔保機構。稅務部門要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對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從事種植業、養殖業和農林產品初加工業取得的所得,給予稅收優惠支持。九、要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各級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對休閑農業的組織領導,制定休閑農業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要積極發展規模化種養、農產品與旅遊產品加工和餐飲、住宿、農產品流通等,推進農業產業經營,促進農業向二、三產業延伸,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十、認真落實國家和有關部門對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扶持政策,確保政策落到實處。嚴禁對農產品加工企業亂攤派、亂收費、亂罰款,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認真執行國家有關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的政策,確保農產品運銷渠道暢通。十一、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要圍繞農業產業化經營,依法加強監督,督促本決定的貫徹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