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是不是中國建國初期國力一窮二白需要農民交糧給國家讓工人階級有資金發展工業
因為我國建立時沒有殖民地提供原料和商品銷售市場,除了蘇聯援助了一套工業體系,外部國際環境被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封鎖其他的國情幾乎一窮二白,除了東北有一點重工業,青島武漢上海廣州等城市一點輕工業,一窮二白。為了實現工業化,沒辦法,當然後來以壓低農產品價格,提高工業品價格剪刀差來獲取工業化資金的原始積累,農民就成了被犧牲的階層。手打,忘採納
⑵ 中國的資本原始積累是怎麼完成的
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於特殊的歷史環境,國家採取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經濟政策,通過工農產品價格「價格剪刀差」為發展工業積累資本。
「剪刀差」指的是工農業產品交換時人為壓低農產品價格,工業品價格高於價值,農產品價格低於價值時所出現的差額。這一概念最早產生於上世紀20年代的蘇聯,當時蘇聯為了加快積累工業化的資金,人為地壓低了農產品的收購價格,農業產品和工業品的差額轉入了政府支持發展的工業部門中。
當時對農產品採取「統銷統購」的政策,即國家以統一的價格收購農產品,並以統一的價格銷售。農業經濟學家嚴瑞珍在其所著《中國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一書中認為,1952年以來中國「剪刀差」的變化經歷了兩個階段。
1978年以前逐步擴大,最嚴重的是到了1978年,「剪刀差」比1955年時擴大了44.65%,達到了364億元,也就是說,農民每創造100元的產值就會因為「剪刀差」而無償地流失25.5元,這一情景知道1978年才縮小。
其他方面:
說到工業化,由於政府替代了市場,價格都是由政府制定並且不得改變,政府靠低價回收農產品去哺育剛剛起步的工業(主要是重工業和軍事工業)並且較高價格將工業產品賣給人民然後把收益再投資到工業化過程中去。
我們的早期工業化(主要集中在軍重工業)依然是在西方帝國主義(58年開始又出現了蘇聯的制裁)對我們實施封鎖禁運和國內資本極度稀缺的情況下進行的。
⑶ 中國近代工業是如何起步的
中國近代工業化起步於洋務運動時期。
洋務企業:中國近代工業化的起步
(1)近代軍事工業的創辦
19世紀60年代起,洋務派以「自強」為旗號,採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比較重要的有曾國藩創設的安慶內軍械所、李鴻章成立的江南製造總局、左宗棠開辦的福州船政局和崇厚經營的天津機器製造局。
(2)近代民用工業的創辦
洋務運動後期,為解決軍事工業資金、燃料、運輸等方面的困難,洋務派打出「求富」的旗號,興辦了一批近代民用工業。規模較大的有李鴻章在上海開辦的輪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設立的開平煤礦、張之洞在湖北設立的漢陽鐵廠和湖北織布局等。
⑷ 我國工業化的原始積累是有誰來完成的
用排除法,我國工業化的原始積累與世界銀行和國際金融巨頭沒什麼關系..國內資本家也應該在排除范圍內,所以我猜C
⑸ 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的資金來源是依靠啥
1)1978 年,中國有三分之二的國有企業處在虧損狀態之中,我們的勞動生產率只有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的二十分之一、三十分之一甚至是五十分之一。那麼,在大量國有企業處在虧損狀態的條件下,中國工業化是如何進行的呢?社會主義經濟是如何保持運行的呢?最主要的就是依靠實行工農產品價值,農業產品的價值低於它的價格,兩者價格與價值的背離狀態在坐標上顯示出一把剪刀的開口狀,因此被稱為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我們長期以來就是通過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通過工農業產品的不等價交換來轉嫁國有工業企業的虧損。有一個統計,從 1953 年到 1978 年,在這 25 年間,我們通過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制度大致從中國農民那裡獲得 8000 億到 9000 億的資金積累,以此來支持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推進。由此我們說,中國農民在工農產品價格制度剪刀差制度條件下有力地支撐了社會主義經濟的運行。
2) 在社會決策體制中,有三個決策層次。第一個決策層次叫做國家決策層,第二個決策層次叫做企業決策層,第三個決策層叫做家庭決策層。三個決策層次的決策權力集中與分散的程度構成不同的經濟體制。在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國家決策層負責宏觀層面的調控,通過財政手段與貨幣手段使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保持平衡。企業決策層和家庭決策層所有的決策權力全部歸屬國家所有,企業生產什麼、生產多少,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賣什麼價格、賣給誰,企業招收員工招收多少,員工工資標準是多少;一個家庭在什麼單位就業,收入水平是多少,消費多少糧食、豬肉、蛋、奶,都是由國家所決定的。計劃經濟體制的運行需要有一個假設的前提,就是國家可以編制出包羅萬象的、覆蓋國民經濟全部范圍的計劃,然後全社會忠實地按照這個計劃運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這個機制的高效率。但事實上,我們的政府行政機關從中央到地方,無法編制一個包羅萬象的、覆蓋全社會的經濟計劃,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官僚主義和主觀主義的想像。計劃經濟必然導致官僚主義,最終歸於失敗。
3)冷戰格局條件下的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形成了東西方對抗的冷戰格局。為了在這種東西方對抗中獲得國家安全,社會主義國家被迫採取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方針。重工業是資金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資金積累,而社會主義國家又是在資本主義不發達國家情況下建立起來的,缺乏發展重工業的資本積累。於是,我們採取了工農產品價格度剪刀差制度,採取了剝奪農民的辦法來實現資本積累,來推進社會主義工業化,保證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的實施。
4)計劃經濟是一個范圍很大的體系,涉及社會各個方面.我國的經濟改革一直以來就是在拋棄計劃的體制,這個過程新並沒有結束.
經濟改革最早是1978年從農村開始的,改農村公社的高度統一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在農村改革取得成功後,開始了城市工業的改革.國企改革後來成為經濟改革的中心,一直延續到現在.
計劃經濟體制除了經濟方面外,還有社保、醫療、教育等一些社會方面。我國的改革到現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三大產業發展迅速,市場機制逐步完善並良好發展。目前面臨較大的問題正是社保、醫療這些公共部門方面。如看病難、社會保障落後等,這些部門的問題已經形成經濟增長的瓶頸,亟待解決。
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是所有者缺位、激勵約束機制失靈,價格對經濟沒有指示性,由此導致勞動者積極性底、市場資源得不到合理配置,最終結果是經濟得不到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我國經濟改革其實是改變這種體制,引入市場競爭,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充分調動勞動者積極性,最終增強經濟實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所以我國對計劃經濟的改革並沒有完全結束。
⑹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新中國工業化建設的特點
私有經濟在我國經濟結構中佔主導地位。
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到1978年,全民所有制工業占工業總產值的80.8%,集體所有制工業佔19.2%,二者相加,佔到工業總產值的100%,個體、私人工業企業已不復存在。
新中國建立後,由於歷史的原因和當時的國際環境,從「一五」時期到改革開放前夕,我國的工業化沒有突破蘇聯計劃經濟的模式。其特點是:
一、在所有制結構上,實行單一的公有制。20世紀50年代初,私有經濟在我國經濟結構中佔主導地位。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到1978年,全民所有制工業占工業總產值的80.8%,集體所有制工業佔19.2%,二者相加,佔到工業總產值的100%,個體、私人工業企業已不復存在。
二、在資源配置上,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計劃經濟體制集中過多、統得過死的弊端雖早已顯露,國家也進行了幾次諸如「大權獨攬,小權分散」、「下放權力,調動地方和企業的積極性」等改革的嘗試,但都沒有突破高度集中計劃體制的總體框架。
三、在發展戰略上,優先發展重工業。這一戰略,使我國工業化走上一條資本密集型的發展道路,造成勞動力轉移滯後。
四、在發展方式上,追求高速度和粗放式發展。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我國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客觀上表現為片面強調經濟增長速度,忽視經濟效益。工業生產獲得的快速發展,是靠高積累、高投入、高消耗來支撐的。
五、在工農與城鄉關繫上,工業依靠工農產品剪刀差積累資金。我國的工業化是在一個經濟落後、底子薄弱的基礎上起步的,進行工業化建設所需資金主要依靠農業和農民提供。盡管工農業產值的比例1978年已由1952年的3:7變成7:3,但城鄉人口比例則仍為2:8。在近30年裡,農業勞動生產率幾乎處於停滯狀態。
六、在國際關繫上,因特殊的歷史背景而片面強調自力更生。改革開放前,我國對外貿易雖然有時發展較快,但總體水平不高。
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採用剪刀差的形式積累工業化的啟動資金帶來了哪些後果,你如何評價當時這種做法
當時也是無奈的選擇。現在回頭看,依然找不出更好的辦法。剪刀差,無疑是損害了大多數農民的利益,應當感謝廣大農民對新中國工業化所做出的貢獻!
⑻ 西方工業化的資本原始積累是靠剝削與掠奪,中國工業化的發展是靠什麼呢
「西方工業化」與「資本原始積累」是兩個概念,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所謂資本原始積累,是指通過暴力的非法手段,將生產者與生產資料強行分離,從而使生產資料集中在少數人手裡。從而達到積累原始資本的目的。其結果就是使社會生產資料集中到少數人手裡,從而使生產者轉化為被僱傭的大批產業工人,為大工業生產時代創造了基本條件-----當年英國的圈地運動就是例證。
列寧去世後,他的繼任者按照這個著名的政治公式,對蘇維埃的大工業體系進行了規模化的建設,並在後來一度成為新中國大工業的範本-----蘇聯援建的鞍山鋼鐵廠、本溪鋼鐵廠、.撫順發電廠、武漢長江大橋;蘇聯援建的「米格」戰斗機生產線;蘇聯援建的B-750」型地空導彈生產線……。
⑼ 資本的原始積累有幾種方式
我國資本的原始積累
第一,在城鄉關系中實現的資本原始積累。記得在1980年代,曾有一位捷克學者寫過一篇文章,討論社會主義的資本原始積累問題。他認為,如果說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原始積累主要是在勞資關系中實現的,那麼,在社會主義社會中,資本的原始積累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城鄉關系中實現的。在中國,這種資本原始積累所起的作用就更為明顯,而且這個過程遠遠早於改革開放。根據有關學者的研究和計算,在改革前,我國農業為工業化提供資金積累的途徑主要有稅收、剪刀差和儲蓄等三種形式。在1952-1990年間,我國農業通過上述三種形式為工業化提供資金積累的總量達到11594億元。如果減去國家財政用於農業的支出,計算的結果是,1952-1990年,我國工業化建設從農業中凈調動了約10000億元的資金,占國民收入全部積累額的22.4%,平均每年高達近250億元。如果按農業勞動力平均,每個勞動力每年向工業化資本積累提供的剩餘最多時達到266元(1990年),占當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2.24%。總體來講,我國工業化過程中國民收入的積累部分有1/3來自農業,在工業化初期甚至達到40%以上。
改革之後,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從農村中抽取資本以實現原始資本積累的方式在發生變化。計劃經濟體制上的剪刀差不復存在,但其他方式依然存在。農村居民的儲蓄幾乎完全被投放到城市之中,而對農村的投入則並不充分,甚至在計劃經濟時代的一些投入都被取消或削減。在最近幾年中,以徵用方式從農村獲取土地資源,成為原始資本積累的另一種重要形式。根據2003年底的數據,全國有各類開發區(園區)5658個,各類開發區規劃面積已經達到3.6萬平方公里,超過了現有城鎮建設用地的總量。而這些土地基本都是從農民那裡征來的。據估算,土地徵用的價差收益超過萬億元。但在另一個方面,則造成部分地區出現大量失地農民。
第二,在勞資關系中實現的原始資本積累。這突出地表現在大量廉價勞動力的使用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所副所長陳淮在一次報告中曾指出,在珠三角這個中國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農民工工資12年增長的幅度只有68元人民幣。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在公布2004年中國經濟數據的發布會上,說:「這一代農民工的工資收入水平和他們父輩20多年前打工的水平差不多」。最近廣東省總工會發布「廣東省進城務工人員勞動經濟權益維護」調查表明,外來工長期收入低下,被拖欠工資現象突出。調查表明,76.3%的進城務工人員月工資水平處於1000元以下,1001-1500元佔17.5%,501-1000元佔63.2%,500元以下佔13.2%。而國家統計局對珠三角地區農民工收入的一份調查數據顯示,該地區的農民工平均月工資只有600元左右。而現在,珠三角進城務工人員的生活成本達到每月500元左右。可以看出,13.2%的進城務工人員入不敷出,63.2%的人也沒能攢下多少錢。而為了掙錢,他們只能靠加班,52.4%的進城務工人員勞動時間超標。調查數據還顯示,相當數量的打工者同時被排斥在社會保障之外。
第三,在體制轉型中實現的原始資本積累。在過去20多年中,在改革前和改革中積累起來的國有資產有一部分流入個人手中。據有學者計算,在80年代,通過「價差」導致的國有資產流失,1987年為2000億元以上,1988年在3569億元以上約占當年國民收入的30%。在90年代初期,通過地價差流入個人手中的財富,也在幾千億元。在最近幾年中,通過國企改制、資本運作、行賄受賄等,一部分國有資產被合法或非法地轉移到個人手中。從嚴格意義上說,這並不構成原始資本積累,因為它本來就是資本,只不過改變了所有者,實質性的意義是民間資本的形成或原始積累。但如國有土地和資源等非經營性資產的流失,有相當部分具有原始資本積累的含義。
隨著中國開始逐步走出資本原始積累的階段,這幾種資本原始積累方式造成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這樣的資本積累模式造成了社會中幾個基本關系的失衡,一個是城鄉關系失衡,二是勞資關系失衡,三是改革受益者與受損者關系失衡。解決上述失衡應當是建立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而這就涉及到資本積累方式的調整和規范化問題了。
⑽ 請問建國初期工業化是怎麼從農業中抽調資金的請詳細說下原理。謝謝!
是這樣的。
你想一想,農民手裡有糧食等,反正自己能養活自己。但工人呢?要是農民不給他們糧食就得活活餓死不是?工人手裡只有工業品,有些是不能吃不能喝的鋼鐵、機器,等等,工業化生產需要機器嘛。
工人拿這些怎麼和農民交換?農民用能吃能喝的糧食啥的換不能吃不能喝的鋼鐵、機器幹嘛,沒事兒玩玩?
但是,要實現工業化,城裡的工人就是主力軍,你得讓他吃飽喝足才行。就像打仗,如果糧食不夠的話,肯定要優先保證前方戰士吃飽喝足,剩下的才拿來滿足後方居民。要是倒過來,聽著挺偉大,但軍隊就會被敵人打敗,那後方的居民就逃不了悲慘的命運。
所以,建國初期我們要實現工業化,就只能優先照顧工人階級。讓農民盡可能多地交公糧,而他們卻很難獲得相應的工業品。比如說,一斤糧食按價值規律的話應該給農民一塊錢,但政府只給五毛錢,那節省下來的五毛錢,就變成了工業生產資金。從農業中抽調資金的過程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