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志翔科技獲C輪融資,大數據技術助力工業領域「雙碳」落地
2022年1月5日,北京。中國工業大數據創新企業志翔 科技 宣布近日已完成由君聯資本領投的數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融資資金將聚焦投入公司大數據技術底層平台建設,並在工業大數據平台、服務、終端和數據安全四個方向上繼續加強研發、產品和服務的創新與市場拓展,從而更好地服務於能源電力等國家重要工業領域,助力產業數智化轉型發展與國家「雙碳」戰略布局實施。
我國是全球第一製造大國,工業大數據資源極為豐富。近年來,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融合不斷深化,特別是工業互聯網的創新發展,工業大數據應用邁出了從概念到落地實施的關鍵步伐,在需求分析、流程優化、預測運維、能源管理等環節,數據驅動的工業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但比起大數據應用在互聯網服務領域的普及和成熟,工業大數據復雜程度更高,在數據採集、流通共享、開發應用和治理安全上存在諸多短板,仍處於起步階段。
基於大數據技術,志翔 科技 自2016年起向工業大數據領域 探索 ,將能源電力行業作為切入點,在應用中不斷打磨大數據技術平台,升級與完善產品技術和服務能力。短短幾年間,完成在工業大數據領域技術、產品和垂直市場的初步積累,躋身行業新興企業之列。
目前,志翔已建立起強大的大數據底層技術平台。平台兼備領先的行業know-how與大數據能力,已獲百餘項自主研發核心技術認證,在執行性能、描述工程效率、數據治理引擎效率等多項關鍵技術指標上形成領先優勢。依託於該平台,志翔 科技 構建了包括面向用電側、輸配側、發電側的計量設備狀態評價、新能源 汽車 充電樁狀態評價等能源計量產品,光伏、充電樁等能效分析產品,以及碳監測、碳計量等在內的多元化工業大數據產品矩陣。其中計量失准分析等產品已在全國近30家省級電力公司推廣應用,市場覆蓋率接近90%。產品技術解決了電力行業計量設備運行誤差分析及狀態評價等難題,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用大數據技術幫助電力行業提升業務精細化管理,加速智能化升級,實現行業提質降本增效,志翔也在2021年榮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認定。
志翔 科技 創始人李先志表示,「我們研判,隨著國家「雙碳」政策的持續推進,新能源發展和工業領域智能化低碳化建設將持續加速,工業領域的大數據應用市場機遇巨大。本輪融資將有力支撐公司不斷進行產品創新,繼續深耕電力行業,並向工業領域的更多行業場景延伸和復制,助力工業領域「雙碳」戰略目標落地。同時,在數據安全領域充分把握數據安全市場的爆發式增長趨勢,保持和擴大公司在產品技術能力和在高 科技 、政府、金融等細分市場的領先優勢。」
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范奇暉表示,「君聯非常看好工業大數據領域的發展前景。未來三到五年,隨著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深入應用於各個行業,工業大數據將從 探索 起步邁入縱深發展階段,迎來快速發展的機遇期。志翔 科技 過去幾年專注於該領域的技術平台建設和應用創新,已率先完成產品技術實力的儲備,並基於對行業業務的深厚理解, 探索 出有效的商業模式,讓產品能快速復制應用於工業大數據的多個場景,構建了其獨有的競爭壁壘。同時,志翔 科技 在數據安全市場上的豐富積累,憑借國內網安市場的風口態勢,也成為拉動其持續穩健增長的關鍵業務支撐點。」
投中資本投資副總裁周世豪表示:「志翔 科技 是國內少有的能提供多元化工業大數據產品解決方案的創新企業,其在工業大數據扎實的產品技術能力和快速的市場落地拓展能力,實現了公司從2019-2021年成倍的業務增長。作為此輪融資的財務顧問,投中資本期待與志翔長期合作,助力公司晉升工業大數據獨角獸企業,為中國工業領域的數智化發展轉型、國家重點工業領域「 雙碳」戰略的推進落地提供強有力的引擎。」
本輪融資後,志翔 科技 將進一步加強在工業大數據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品體系開發迭代,沉澱更多創新應用,向"成為中國工業大數據領導者"的目標加速邁進。
B. 浪潮信息將如何幫助鋼鐵行業實現「雙碳目標」
在之前召開的第十一屆中 國 國 際鋼鐵大會上,浪潮信息總裁彭震表示浪潮將以智算中心為承載,融合人工智慧、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技術,助力鋼鐵企業快速構建涵蓋工藝優化、廢鋼定級、除塵設備預測性運維、智能鋼包、電子圍欄、能效管理、表面質檢、倉儲物流等在內的智慧應用體系,從而助力鋼鐵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最終實現雙碳目標。
C. 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知易行難的變革(附六款編選方案)
當前,電力行業正緊跟時代潮流,積極響應數字經濟和數字中國建設,開展數字化轉型。然而,伴隨著電力生產、傳輸和消費,在發電、輸電、變電、配電和用電各環節,產生了大量的信息和數據, 電力企業如何利用這些數據?如何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又如何突破內外部資源流通障礙和經營瓶頸?
電力亟待數字化變革
在數字化的浪潮下,眾多國內外企業紛紛積極開展數字化轉型實踐,全面導入數字化思維和技術,優化企業生產製造、市場營銷、經營管理等各個環節。「而電力企業在新一輪電改的形勢下,面臨著日益嚴峻的市場競爭和企業內部降本增效的壓力,也亟待進行變革。」 南方電網數字電網研究院三級專家江瑾 在接受《通信產業報》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談到當前電力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現狀如何時, 朗坤智慧副總經理、蘇暢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毛旭初 告訴《通信產業報》全媒體記者,現階段,電力行業自動化程度高、信息化基礎好、系統完備,電力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上,更加關注對數據價值的挖掘、應用,以及對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應用。
近日, 科遠智慧電廠研究中心副總經理、產品總監潘海祿 在接受《通信產業報》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信息化建設和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智能感測部分尚有缺乏、海量數據閑置無法發揮價值、大量系統形成信息孤島無法有效融合,以及設備和信息化安全等問題,需要進一步 探索 和解決。
忽米網CEO鞏書凱 表示,電力行業企業在開展數字化轉型時,通常會面臨很多挑戰。但先進的基礎設施和海量的數據,為電力企業數字化轉型奠定了物質基礎。同時,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智能化、區塊鏈、邊緣計算、5G通信等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加快了電力數字化轉型進程。
樹根互聯聯合創始人、CEO賀東東 認為,電力行業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的大趨勢,是以數字化技術為起始點,推動經營數字化、資產數字化,進而實現整個行業從生產管理到經營模式的全面數字化轉型升級,最終達到能源及服務的全新模式,帶動整條產業鏈的變革。
機遇與挑戰並存
這些年,隨著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不斷發展,電力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伴隨著分布式能源、儲能、電網技術的不斷改進,電力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充滿了機遇和挑戰。
鞏書凱指出, 一是發電設備管理問題 ,由於發電有連續生產需求,設備故障會導致巨大損失,無論是水電、火電、風電,還是光伏,都需要提高設備維護水平。 二是並網調度問題 ,目前各類電力來源需要協調調度,對發電功率預測提出挑戰,新能源電站電壓調節能力有限,易引發次同步斜波等,給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帶來不利影響,而電站出力不確定性,致使電網潮流復雜多變,增加了電網運行控制難度,安全問題和功率預測問題導致並網吸納難,棄電率居高不下。
潘海祿認為, 首先在於安全。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如何保障電廠生產、數據安全成為重中之重,自主可控已經開始成為基本要求。 其次,數據產生價值。 在多年的信息化建設中,產生了大量的生產和經營數據,但是這些數據多數情況下並沒有發揮太多的價值。 最後,統一的管理平台。 電力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由於 歷史 遺留原因,可能存在各種廠家、各種平台的產品,導致形成信息孤島,無法協同工作,甚至難以維護無法升級。
毛旭初表示, 第一,對整個發電行業來說 ,都有從流程驅動信息化變成數據驅動信息化的訴求,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對企業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既要有強大的技術平台支撐,還要有實踐方法論、數據應用理論,以及先進的管理意識。 第二,在智慧化平台轉型過程中 ,不僅僅需要IT人員,還需要OT人員深度融合,但由於各自自身專業領域的鴻溝,融合並不是很理想。
當前,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而電力行業對智能化的要求更高,雖然現階段電力行業的數字化發展正在不斷進行,但依然需要抓住這個機遇盡快實現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轉型:從痛點入手
「電力行業一個最大的特殊性在於電能無法存儲,產供銷是動態平衡且同時完成的。從發電、輸電、用電每個單獨的環節來看,都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能夠對數據進行分析、對環節進行優化。」 賀東東坦言。
當前,工業互聯網平台成為電力行業解決設備遠程維護、新能源並網消納問題的重要途徑,目前,電力設備製造商、大數據服務商與發電企業開展合作,通過平台接入源、網、荷實時數據,利用大數據分析建模,開展體系性的調度、管控服務。一方面支持新能源實現無人值班、少人值守、區域化檢修模式,另一方面提高新能源並網率與整體用電效率。
那麼,如何打通全鏈條的數據,讓能源從生產側到需求側實現真正的動態優化,讓數據發揮最大的價值? 賀東東認為, 首先,需要數據的長期沉澱和分析,不斷增強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的行業能力;其次,需要產業鏈上下游盡快打通、消除信息孤島;最後,更需要全行業建立數字化轉型思維,並在技術上聯合突破。
潘海祿建議, 電力行業需要在安全為前提的條件下,關注數據潛在價值,統一平台建設,賦能業務開發。讓安全和智能化貫徹從設備、平台到業務系統。第一,協同國家產業升級戰略,研發新一代智能控制器,實現完全自主可控,打造真正的智能型自主可控控制系統。第二,在數字化層面,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微服務等技術,實現如:三維數字電廠、數字孿生、流程模擬、智能預警等應用APP,幫助企業降本增效,提高運行效率,完成數字化轉型。
毛旭初認為, 首先,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需要通過專業咨詢公司做好頂層規劃,包含技術架構規劃、業務架構規劃、組織架構規劃。其次,企業要充分利用數據思維去建設數據驅動平台,實現數據價值的深度挖掘與利用。最後,企業在做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時需要尋找對電力行業業務場景更了解的具有自主工業互聯網平台及行業最佳實踐的廠商去合作,同時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與廠商全面、深度合作,從而促進IT與OT融合,從而保障建設落地成功率。
江瑾表示, 服務電力企業過程中,業務全面數字化智能化必然將面對安全保障方面的更高要求。南網數研院嚴格落實國家和南方電網在信息化建設與網路安全「三同步」原則,開展「數字南網」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專項提升、安全性評估、國產密碼應用改造、電力監控系統安全合規性改造,進一步完善結構安全、本體安全和基礎設施安全。
綠色節能,共贏雙碳
根據公開數據,2020年電力行業碳排放量佔到整個能源行業的40%以上。由此可見,在助力電力行業實現「雙碳」目標上, 工業互聯網企業可助力電力行業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升電網數據採集、分析和應用能力,減少能源損耗, 發揮其在全 社會 能源資源優化配置中的積極作用,促進能源綠色生產和消費,落實能源發展戰略,支撐「雙碳」目標實現。
鞏書凱認為,未來,在「十四五」規劃下,我國電力行業逐步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首先,電力在能源的中心地位不斷提升,促使保障電力安全成為能源安全新戰略的核心要素,是電力行業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迫切需要;其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引領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是電力行業建設生態文明的必然要求;再次,搶抓新一輪 科技 革命的 歷史 機遇,創新與前沿技術深度融合,是電力行業貫徹落實 科技 強國重大戰略的重要任務;最後, 探索 全球能源治理新模式,加強國際合作,是電力行業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倡議,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舉措。
賀東東建議,在電力行業的改革進程中,首當其沖的就是能源結構的改革;其次是工業互聯網要全面、更深度地賦能火力發電的數字化轉型;最後,在電力輸送環節,通過5G+工業互聯網、視覺+工業互聯網、AI計算,還能全面提升對輸配電環節的監測能力和預維護能力,大大降低故障率和維修成本,提升運行效率,進而促進節能減排。
南方電網數字電網研究院技術專家王翀 告訴《通信產業報》全媒體記者,在雙碳目標下,新型電力系統中新能源將成為主力電源,高滲透率接入的新能源將深刻改變傳統電力系統的形態、特性和機理,在新型電力系統中,系統波動性急劇增大,慣量明顯降低;系統分布式特徵更加明顯、設備數量急劇增加;多元化市場的利益格局更加復雜。
「未來,電力行業在向數字化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將呈現出以下趨勢。在技術方面,平台化趨勢,打破原先各系統和部門數據信息獨立分散、數據孤島的現狀;在業務層面,基建到生產一體化、財務與業務一體化、業務與績效一體化、集團與電廠一體化、MIS與SIS一體化;在整體生態方面,生態化趨勢,產業鏈會基於一個大平台用數據改善管理、提高供應鏈和資源協調效率。」毛旭初坦言。
附: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優秀方案
編輯推薦: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優秀方案
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正在推進,電力生產、傳輸和消費,在發電、輸電、變電、配電和用電等環節,亦面對數字化轉型「痛點」,解決「痛點」是電力企業所關注的, 「工業互聯網世界」編輯部基於平台、安全、硬體等類別,遴選出六個工業互聯網助力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優秀方案,供業界參考。
附:原文首發於《工業互聯網世界》官方微信
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知易行難的變革(附六款編選方案)
D. 當代大學生如何助力雙碳
當代大學生助力雙碳的方式有:不點外賣,拒絕一次性用品,到超市購物自備手提袋,離開教室、宿舍等隨手關燈,一個人在教室的時候不打開所有的燈,出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進行垃圾分類,節約用水等。
當代大學生如何助力雙碳
碳達峰與碳中和一起簡稱“雙碳”,碳達峰是指在某一個時點,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後逐步回落,碳中和,即是讓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
我國在2020年9月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
所謂“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構成的自然資源,“碳”耗用得越多,二氧化碳也會製造得多。
E. 數字化勞動力建設如何助力政府與企業達成「雙碳」目標
減碳一般情況下包括設備改造,就是想讓這些設備變得更自動化、更節能。期間可能包括對研發、供應鏈、材料等方面的投入。此外,還有投入軟體、數字化系統以及相關的服務咨詢。來也科技數字化勞動力設備的互聯互通,讓我們能夠實時地知道碳排放的情況,然後再將這些信息收集上來,分批處理這些數據,從而得出下一步的舉措。【點擊免費使用社區版】F. 當代大學生如何助力雙碳
當代大學生助力雙碳的方式有:不外賣,拒絕一次性用品, 到超市購物自備手提袋,開教室、宿舍等隨手關燈,一個人在教室的時候不打開所有的燈,出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進行垃圾分類,節約用水等。
學校要高舉服務「雙碳」目標大旗,聚焦新能源、能源互聯網、人工智慧、儲能與氫能、環境污染、生態修復、碳金融、碳管理等研究方向,深度服務「雙碳」目標,全力打造清潔低碳能源領域創新策源地,持續引領學科專業轉型、人才培養升級和科技創新發展,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不斷提速增效。
「雙碳」人才具備的素質
「雙碳」人才應該具備扎實的基礎科學素養。「雙碳」轉型是基於科技革命的推動,必須立足於科學技術,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在「雙碳」過程中,也需要去偽存真,不斷甄別可行的技術和模式,這需要扎實的基礎科學素養。
同時,「雙碳」人才需要有創新意識。「雙碳」是一項全新的事業,有別於以往的技術革命,更加強調以人為本的低碳化和可持續發展,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這需要打破以往的思路框限,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
G. 請問下這個美雲智數美擎工業互聯網如何幫助企業實現「雙碳」目標
美的集團在踐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過程中,通過「工業互聯網+綠色」工廠建設,依託數字化、智能化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對製造中涉及用能的各關鍵關節和生產計劃系統全流程拉通,實現能效管理全程透明化、可視化、可控化。美擎平台積極推動「綠色製造」,管控工廠、設備和涉及排放各環節,加快構建綠色製造體系,綠電、廢棄利用,發展綠色製造產業,基於5G+SCADA數據全連接「低碳製造」,美的20多家工廠實現了數字管理能效升級,三廢排放下降10%。同時,在美擎平台上還運行6000多萬的家電設備,與國家電網達成合作鼓勵錯峰用電,對減緩電網擴容意義重大。網路能查到相關資料的
H. 如何實現雙碳目標
想要實現「雙碳」目標,還是需要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於是,儲能被視為調節新能源波動性、實現並網穩定的關鍵技術。儲能,就是將電能轉換為化學能、勢能、動能、電磁能等形態進行存儲,待需要時再轉換為電能釋放。這一能量轉換過程,可實現電力的時序調節,發電不需即時傳輸,有效提高新能源發電的可調可控性。除發電側外,儲能技術還能參與電網側調峰調頻、用戶側削峰填谷等環節,緩解高峰負荷供電需求,提高電能質量和用電效率,助力新能源高效利用以及多種能源開放互聯、協同發展。 隨著「雙碳」進程不斷推進,新能源將成為各地的主力電源,儲能系統更能發揮提高電網安全性和穩定性的重要作用。如果說在過去,由於用電價格相對固定,對許多企業來說,儲能裝置的意義不大,反正停電用發電機應付一下就行了,但是如果是像去年那種大規模的拉閘限電,僅僅柴油發電機是絕對不夠用的,而且最多隻能保障基礎用電,想要恢復生產就力不從心了。樂駕科技打造『高安全、低成本、可持續』的儲能技術。對儲能領域的安全管控,樂駕從未鬆懈對技術的追求與對安全的保障是我們不變的信仰。
I. 促進電向能源互聯網升級及雙碳目標的實現,專業發展重點方向有哪些
互聯網、電力、能源專業。
打造清潔低碳、安全可靠、智能開放的能源互聯網,構建現代智慧能源體系,是「雙碳」目標下我國能源電力行業實現低碳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強調要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明確了「雙碳」背景下我國能源電力轉型發展的方向。是能源結構轉型的路徑。這是一條最基本、最重要、最普適的路徑,要堅持能源脫碳的大方向,大力發展非碳基能源。
J. 數智賦能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論壇舉行,「雙碳」目標下新型電力系統如何構建
“雙碳”戰略下,該怎樣建設一種新的電網?九月三日,山西太原召開了太原2022低碳發展論壇。期間,在數智賦能的“新電網”建設研討會上,中外專家學者和能源企業代表將就“雙碳智慧”的發展路徑、數字化助力能源的低碳轉換等問題進行探討。
懷柔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湯廣福同意,電力是改變世界的關鍵因素。“中國發展新電網的總思路,就是要以保障國家的供電安全為前提,建設多能互補的、以清潔、柔性和數字化為主要特徵的新能源體系。”根據碳達峰、深度低碳和零碳的發展趨勢,2031年時至2050年間,新的電力將會成為最大的電力供應,2051年至2060年間,風力發電的發電能力要達到60%。本次會議的主旨是“數字化技術重塑能源生態”,是太原能源與低碳發展的重要會議,山西省能源局,中國華能,中國能源報,國際再生能源署,亞洲開發銀行,歐盟中國貿易協會共同承辦,中國能源研究會和中國50人會議共同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