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經濟危機之下,鋼鐵業將何去何從
上半年我國經濟水平已開始轉暖,逐漸撇開經濟危機的陰影,鋼鐵行業也隨之有轉好現象,不過,產能過剩,需求增量緩慢仍然是鋼鐵業復甦的巨大障礙,我個人認為,如果在未來的半年裡,鋼廠(包括中小型鋼廠)限產、減產力度能夠維持下去,那麼我國的鋼鐵業還是有希望的。
今年下半年我國工業增速有望超過10% 鋼鐵產能過剩逾億噸
2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首次聯合發布《中國工業經濟運行2009年春季報告》。報告認為,目前,經濟運行正朝著積極方向轉化,下半年工業可望達到10%以上的增長水平。
下半年工業增速將達10%以上
報告指出,在國家一系列擴內需、保增長政策措施的有力推動下,前四個月工業運行呈現低位趨穩態勢,部分地區和行業生產過快下滑勢頭初步得到遏制,企業應對危機影響、適應市場變化能力得到提高,工業整體運行朝著積極方向轉化。
數據顯示,1-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其中3、4兩個月增速分別為8.3%和7.3%,均高於去年後兩個月和今年1-2月增長水平,工業經濟呈現出止跌回升的積極變化。
多數省份生產恢復加快,東部地區出現回升態勢。4月份,東部地區工業增加值同比回升3個百分點。報告認為,東部生產形勢的較快恢復將為拉動全國工業增速平穩回升奠定良好基礎。
期內,工業投資和企業技術改造穩步推進。1-4月,全國工業的投資增長27.7%。今年中央財政安排的200億元技術改造專項資金項目已下達計劃的70%以上,項目總投資超過2000億元。
報告認為,二季度工業經濟將繼續保持今年以來積極向好的運行態勢,預計工業增速有望超過一季度。下半年隨著國家「擴內需、保增長」各項措施逐步到位,工業增速會進一步回升,並達到10%以上的增長水平。
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金碚認為,目前宏觀經濟數據企穩主要是政府投資帶動的,但是政府投資帶動工業回升還需要過程,所以中國經濟呈現「V」型走勢的可能性很小,更大可能是呈現「U」型走勢。
工業運行仍存在四大問題
報告同時強調,當前工業全面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影響工業運行的不確定因素和困難還比較多,工業運行的整體形勢依然復雜嚴峻。
報告分析了影響當前工業運行的主要問題。一是國際金融危機蔓延加深,外部需求持續萎縮。3月1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再次下調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預計下降0.5%-1.5%。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經濟難以獨善其身,外需不足特別是發達國家市場萎縮仍將是未來我國工業出口面臨的最大困難,工業下行風險加大。
二是行業產能過剩嚴重,短期內難以解決。近些年,部分行業、地區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問題突出,導致產能過剩;在外部需求大幅萎縮的情況下,這一問題表現得更加突出。2009年鋼鐵產能過剩逾億噸,電解鋁生產能力放空40%左右。解決產能過剩問題既涉及企業層面,又涉及社會層面,將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
三是企業經營環境有待進一步的改善。目前,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在信貸規模大幅增加的情況下,中小企業授信額度總體偏小。國家減輕企業經營負擔的政策在一些地方尚未落實到位,亂攤派、亂收費的問題依然存在。
四是利潤下滑導致企業投資能力不足。一季度,工業利潤仍呈大幅下滑的局面,企業虧損面達四分之一,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1個行業效益狀況比前兩個月惡化。經營效益滑坡,不僅影響企業投融資能力,而且影響社會資本向工業領域流入。
由於以上原因,工信部總工程師、運行局局長朱宏任強調,當前要慎言經濟見底,寧可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些。
『貳』 如何推進產業聚集與升級
一、構建產業體系,加強集群發展
現代產業體系的構成不是獨立的,而是產業鏈條健全、專業協作機制完善、競爭力強勁的產業集群,既有主導產業和其他產業的多層次聯合發展,又有三次產業的相互促進。加強產業集聚發展,一是實現縣域內各產業的關聯、組合發展。主導產業生產技術先進,增長率高,產業關聯度強,對其它產業和整個區域經濟發展有較強的帶動作用。其他產業的發展要根據自身特色,結合主導產業的導向,積極做好專業分工和協作配套,延伸產業鏈條,形成相互依託、相互支持的產業集群。二是實現各產業園區協調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是集群發展的基本環節,產業集聚區、專業產業園區是集群發展的關鍵著力點,商務中心區是集群發展的戰略重點,各產業園區的協調均衡發展能夠加強三次產業的聯系,形成互促、互動、互補的產業發展格局。三是實現各產業園區低碳環保發展。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擺在產業發展的首要位置,以「建設生態宜居郟縣」奮斗目標為工作要求和標准,形成優化經濟發展的長效機制,形成全社會參與環境保護的共識。
二、優化投資結構,提高質量效益
近年來,我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始終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投資增速連年保持在20%以上,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明顯。由於多年的快速增長,投資總額已接近GDP總額,投資增幅的上行空間變窄,持續增長壓力日顯。因此,必須推進投資結構的調整,提高投資的經濟社會效益。一是優化投資結構。加快構建戰略性新興、高新產業體系,把新興高新產業加快培育成為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以工業產業集聚平台為載體,大力發展生物、醫葯、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以服務業產業集聚平台為載體,引導社會投資向第三產業傾斜,發展金融、現代物流、研究與開發、電子商務、法律、資詢、會計等生產性服務業和醫療衛生、社區服務、文化休閑等消費性服務業。以農業產業集聚平台為載體,加快土地流轉,延伸農產品生產和加工鏈條,提高土地產出效益。二是推進各集聚區內項目建設進度,緊抓建成項目的投產達產。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前期工作,落實開工條件,爭取盡早動工建設,對久拖不動的項目啟動退出機制。堅持實行企業全程跟蹤服務制度,解決問題,積極支持,促進項目盡早投產、達產,盡早將投資轉化為生產力和經濟社會效益。
三、注重科技發展,強化創新驅動
隨著經濟增長方式的深刻變化,創新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驅動力」和區域之間競爭發展的關鍵。產業層次和競爭力的提升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以科技創新破解經濟發展的要素性、結構性矛盾和問題。一是引導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支持企業建設研究院、工程技術中心、等各類研發機構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培育扶持力度,落實財稅、金融等優惠政策,建立健全政府投入示範機制。積極申報由企業牽頭實施重大科技項目。二是建設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台。結合集聚區內主導產業發展方向,依託龍頭企業,重點對行業共性、關鍵性、前瞻性技術進行聯合開發,探索建立科技租賃公共技術服務平台,進一步面向社會搞好技術服務。三是加強專業人才培育。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合理配置教育培訓資源,研究和優化人才引進政策,建立健全培養、引進、激勵高技能人才的工作體系和政策體系,努力建設一支與產業發展和創新需求相適應的高技能人才隊伍。
四、緊扣產城互動,發展惠及群眾
產業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條件,提高生活水平。因此,產業集聚發展應與現代城鎮體系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以產興城、依城促產。推動產城互動融合發展需要突出抓好兩個方面,一是實現產業集聚發展平台與城市建設有機對接。按照產城一體發展思路,統籌各產業集聚發展平台和城市建設,強化功能集合構建。推進產業園區內金融、郵政、衛生醫療、生活服務區等功能設施項目的建設;推進城鎮與產業集聚園區發展規劃和設施建設的無縫銜接和功能共享,提升產業集聚園區的綜合承載能力,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條件。二是以產業集聚發展帶動人民增收。產業集聚的直接效應是人口集聚,產業的發展決定了勞動力的流向。要及時引導和推進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創造更多就業崗位,鼓勵創業並且注重勞動力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
『叄』 工業和信息化局
不太懂。搜了一下:
(一)提出全市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和政策,協調解決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重大問題,擬訂並組織實施全市工業、信息化發展規劃,推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優化升級,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 (二)擬訂並組織實施全市工業行業規劃、計劃和產業政策,提出優化產業布局、結構的政策建議,擬訂有關規范性文件,並組織實施行業技術規范和標准,指導行業質量管理工作。 (三)監測分析全市工業運行態勢,統計並發布相關信息,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制訂工業經濟運行中主要生產要素的年度調度方案並組織實施,協調解決行業運行發展中的有關問題並提出政策建議,負責工業應急管理、產業安全和國防動員有關工作。 (四)負責提出全市工業、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含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國家、省對口部門和本市用於工業和信息化財政性建設資金安排的意見,按照國務院、省和市政府規定許可權審批、核准國家、省、市規劃內和年度計劃規模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 (五)組織實施國家高技術產業中涉及生物醫葯、新材料、信息產業等的規劃、政策和標准,指導行業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以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組織實施國家、省和市有關科技重大專項,推進相關科研成果產業化,推動全市軟體業、信息服務業和新興產業發展。 (六)承擔全市振興裝備製造業組織協調的責任,組織擬訂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規劃、政策,依託國家、省和市重點工程建設協調有關重大專項的實施,推進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指導引進重大技術裝備的消化創新。 (七)擬訂並組織實施全市工業、信息化的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政策,參與擬訂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規劃,組織協調相關重大示範工程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應用。 (八)推進全市工業和信息化體制改革和管理創新,提高行業綜合素質和核心競爭力,指導相關行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 (九)負責全市中小企業發展的宏觀指導,會同有關部門擬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和非國有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並監督檢查執行情況;負責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建設,協調解決有關重大問題。 (十)統籌推進全市信息化工作,組織制定相關政策並協調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促進電信、廣播電視和計算機網路融合,指導協調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發展,推動跨行業、跨部門的互聯互通和重要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共享。 (十一》承擔機關信息安全管理的責任,負責協調維護全市信息安全和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指導監督政府部門、重點行業的重要信息系統和基礎信息網路的安全保障工作,協調處理信息安全重大事件。 (十二)承擔煤炭經營許可初審工作。 (十三)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肆』 建材行業的優勢是什麼
建材工業保持了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面對經濟下行的嚴峻形勢,國內建材工業運行態勢如何?11月18日,上游新聞記者從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獲悉,今年前三季度,建材工業在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通過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持了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1、產量保持平穩。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建材行業節能減排發展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9月,國內建材生產保持平穩,建材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1%。主要建材產品諸如商品混凝土、陶質磚、夾層玻璃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0.1%、6.3%、5.1%。水泥、平板玻璃等產能過剩行業產品產量微增,其中水泥產量15.8億噸,同比增長1%,平板玻璃產量6.5億重量箱,同比增長0.4%。
2018年1-9月中國水泥產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價格水平保持理性回升。與此同時,2018年前三季度,國內建材工業價格水平也保持理性回升。2018年9月份,建材及非金屬礦產品出廠價格指數為111.4,環比8月上漲0.5個百分點,1至9月平均出廠價格同比上漲10.9%。其中,9月份水泥平均出廠價格環比上漲1.4%,1至9月平均出廠價格同比上漲22.9%;9月份平板玻璃平均出廠價格環比上漲0.9%,1至9月平均出廠價格同比上漲4.7%。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水泥產品地區間價差擴大,東北地區價格低迷,華東、華南區域則上漲明顯。
3、國內建材行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盈利能力持續提升。2018年前9月,國內建材行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7萬億元,同比增長14.5%,增速高於工業平均值5.1個百分點;實現利潤3109億元,同比增長44.8%;銷售利潤率8.5%,高於工業平均值2.1個百分點,盈利能力持續提升。其中,水泥行業實現利潤1094億元、同比增長139%;平板玻璃行業實現利潤91億元,同比增長34%。
4、主要出口商品出口量已接近飽和。2018年9月份,建材行業完成出口交貨值140億元,同比增長7.6%;1至9月則累計完成出口交貨值1178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陶瓷製品出口交貨值408億元,同比增長6.6%;磚瓦、石材出口交貨值204億元,同比增長11.7%;耐火材料製品出口交貨值108億元,同比增長38%。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表示,目前,建材行業傳統主要出口商品出口量已接近飽和,預計2019年建材出口需求比2018年將會有所下降。
『伍』 機械行業的發展形勢
從機械行業目前形勢分析,企業手持訂單的增長幅度並不低,預計不會出現使生產大起大落的問題。下半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態勢仍保持穩步增長。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外貿出口額將保持25%左右的較高速度增長。
一、機床工業發展趨勢分析
從產能挖掘階段進入產能擴張階段,機床工業很可能迎來一個加速發展階段。受下游多個子行業輪流推動,行業因此增長趨勢更為穩健。其中,大型、重型機床工業的發展要遠快於普通中小型機床工業。
(一)發展現狀
「十五」以來,我國機床消費連創紀錄,大陸市場機床消費總額和進口額已連續5年居世界第一,成為令全矚目的機床消費大國。2006年中國大陸市場機床消費額達131.1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0%;機床進口72.4億美元,同比增長11.5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7個百分點。 作為一個世界上發揮重要作用的大國,我國必須從各個方面確保國家的獨立自主地位。我國機床行業產品種類齊全,可生產品種已經超過3600種,基本已經無空白領域,大部分滿足了我國裝備製造業對機床的需求。 在技術含量較高的金屬切削機床方面,機床產量連年上升,年復合增長率22%以上,數控金屬切削機床產量上升幅度更快,數控金切機床比例穩步增長,2001年中國數控金切機床比例只有9%,到2007年上半年已經達到了20%。由於我國目前正處於工業化初期,很多金屬加工產品要求的精度並不要求很高,加上我國勞動力成本低廉,因此低端普通機床仍然有一定的市場銷路。
(二)下游推動發展
機床是先進製造技術的載體和裝備工業的基本生產手段,是裝備製造業的基礎設備,主要應用領域是船舶、工程機械、軍工、農機、電力設備、鐵路機車、汽車等行業。在船舶、工程機械等行業的產能擴張壓力的推動之下,機床工業正迎來快速發展階段。 從最近幾年的發展情況看,在機床工業的下游產業中,船舶、工程機械、重型機械、軍工是發展最快的行業,這些行業的企業在從產能閑置發展到滿產超產的過程中,對機床設備的更新換代和小規模添置需求帶動了機床工業穩定中速增長。當前各大造船公司、工程機械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基本都在100%以上,尤其是造船行業,手持訂單遠超當前產能,生產任務已經排到了2011年,擴大產能已成為必然,擴產必需的生產設備尤其是機床設備的需求量將迎來加速增長,其他如汽車、電力設備的需求也將維持穩定增長。
『陸』 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工業規劃及未來展開趨勢是怎樣的eimkt
集成電路,俗稱「晶元」,被廣泛運用於電腦、手機、水利、電力等公共設施和軍事設備上,是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更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先導性產業。我國作為集成電路的製造和消費大國,在全球集成電路中始終占據一席之地。
受全球半導體景氣度下滑影響,我國集成電路增速放緩
目前,從全球宏觀背景來看,受中美貿易摩擦和智能手機、伺服器、PC等主要應用設備的增幅放緩的影響,全球集成電路行業市場規模有所下降。根據全球半導體協會SIA發布的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半導體全年銷售額為4121億美元,同比下滑了12%,主要是由於存儲晶元下滑了32.6%。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集成電路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柒』 我國工業經濟企穩回升,如何才能塑造高韌性的企業
面對著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和國和國內疫情頻繁發作的狀況,我國GDP同比增長2.5%,二季度實現了0.4的正增長,在第二產業成為了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力量,通過數據可以看到,在上半年我國工業經濟企業狀況有所回升,工業出口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伴隨政策治理以及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之後,供應鏈得到了有序恢復,工業經濟運行的態勢有了明顯好轉,在企穩回升的同時,產業升級的趨勢也在持續,我國工業呈現出了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增長的態勢,即使在疫情的頻發的狀況之下,這一趨勢仍然不斷的延續,高技術製造業比往期同比增長值在不斷的擴大,尤其是汽車製造業,電氣,機械,計算機,通信等等電子設備製造業,都處在高科技產業快速增長的工業前端。
『捌』 如何做好工業統計工作
(一)提高認識,扎實做好工業統計工作
一是要進一步提高對工業統計重要性的認識。工業經濟發展決定整個經濟發展。因此,做好規模以上工業統計工作意義重大,必須高度重視。二是要進一步增強做好工業統計的緊迫感。幾年來,規模以上工業整體運行朝著積極方向發展,但同時也應當看到,主導行業、重點企業拉動減緩,依然是難以消除的不利因素。目前,規模以上工業整體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工業經濟穩定較快增長的壓力仍較大。對這些問題的存在,必須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提高數據質量,真實反映工業經濟運行態勢
數據質量是統計工作的生命,特別是在當前異常復雜的經濟形勢面前,統計數據質量倍受各界關注,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憂患意識,切實採取得力措施,加強數據質量的邏輯審核和協調性分析,強化對主要經濟指標的審核評估,准確把握宏觀指標間的邏輯關系,做到指標協調一致,努力提高數據質量,准確反映工業經濟運行態勢。
一是要加強工業數據與相關數據的審核。要從宏觀上正確把握工業發展趨勢,充分利用工業用電量、主要產品產量和主要行業的增長情況、工業增值稅等情況,加強工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的評估。同時,還要把握好工業生產增長與主營業務收入、產品銷售率、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庫存變動的銜接關系,確保工業統計數據客觀真實。在審核中,當前要重點關注幾個指標。比如工業用電量。電力是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也是全社會各行業生產的重要基礎,用電量增長與宏觀經濟發展間存在著必然的、十分緊密的聯系。工業企業是電力消費的主角,工業電力消費與工業經濟增長息息相關,工業用電量的變動情況基本反映了工業經濟的增減趨勢。因此,在審核工業發展趨勢時,應結合工業用電量的增減情況來分析研究,使工業增長速度與電力增長速度相吻合。通過聯審相關指標,對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真實反映工業運行態勢十分必要。
(三)是要加強統計能力建設。一是要加強企業統計規范化建設。繼續完整的原始記錄、規范的統計台賬是提高規模工業統計數據質量的前提和保證。強化企業統計基礎工作、把好入口關,是提高規模工業統計數據質量的關鍵所在。二是要強化統計業務知識培訓。要利用一切平台開展統計業務知識培訓。要對規模企業尤其是新增規模企業統計人員進行統計業務知識培訓,促其掌握必要的統計知識,了解指標含義,提高基層統計人員業務素質。三是要強化統計法制宣傳。要針對當前規模工業統計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大《統計法》的宣傳力度,廣泛開展統計法律法規宣傳。
(四)加強統計分析,服務工業經濟科學發展
統計部門要充分發揮統計工作「反映發展、宣傳發展、評價發展、促進發展」的職能,利用自身掌握大量信息的優勢,圍繞當前工業發展、節能降耗工作開展等情況及黨政領導和社會各界關心的焦點、熱點問題,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加強統計監測分析,及時提供翔實可靠的統計資料和分析報告,為黨政領導和有關部門進行宏觀調控、科學決策提供准確、科學的依據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