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工業企業如何改革

工業企業如何改革

發布時間:2022-09-13 00:22:16

① 關於中國工業改革的資料

中國的工業規模化建設歷來就是中國社會各項改革重中之重的問題。自1949年中國共產黨奪取政權以後,藉助前蘇聯的工業生產模式進行大規模的工業建設,但是,由於處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工業建設帶有很強的政治目的性,因此,我們的工業生產便難以適應社會的經濟生活。1978年以來的市場經濟改革,使得眾多的國有工業企業面臨著兩大問題:一是經營體制的問題,二是自身發展的問題。20餘年以來的改革開放,使得我們的工業企業在經營體制上發生根本性的轉變,能夠按照市場的需要進行生產。但是,我們依然面臨著工業企業自身發展的嚴峻問題。

改革開放的20餘年間,我們引進大量先進的科學技術、先進的管理方法,進行股份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醫療體制改革,教育體制改革等等,各種體制、制度、規則、方法的研究、探討、論證和試點,卻都很難涉及到多少思想觀念的深刻轉變,缺乏核心思想的指導,迷戀於方式化的改革,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改革呢?今年年初,在清華大學現代管理學院舉辦的「十一五計劃經濟改革」研討會上,一位學者就指出:應該把「改革」二字換成「改良」或「改進」才更為貼切。的確如此,僅僅是脫掉舊衣服穿上一件新衣服,是稱不了「革」的。改革,尤其是我們的工業企業改革,由於歷史性的原因,更需要我們進行思想層面的變革。

我原本是學工科的,具體地說就是機械鑄造,在學校學習期間,了解到很多機械化造型生產,諸如:無箱擠壓式造型、多觸頭高壓造型以及各種振動造型機等等,這些也都是國外六七十年代的生產水平。90年
畢業進入一家3000餘人的國有中型企業,實際的鑄造生產令我詫異,還是處在一種較為原始的手工造型的鑄造生產。為什麼沒有發展呢?為什麼不去嘗試一下機械造型呢?機械造型生產不僅僅是生產效率高,在生產質量上,也能解決手工造型經常出現的,諸如:砂眼、掉砂、尺寸誤差和鑄件表面質量等等的質量問題。一位老工程師帶我到一處廢料場,指著一堆銹漬斑斑的堆積物說:「這就是你想要看的造型機,花了好幾十萬,安裝後總是出問題,人們也不太習慣,耽誤生產,最後還是扔掉了。」。由手工造型的生產狀態躍遷到機械造型的生產狀態,是完全不同的生產組織管理,這是一種改革、一種發展的實現。改革需要有信心、需要有明確的目標,更需要更新觀念,克服舊有的思維習慣、行為習慣,唯有這樣也才能夠改革成功。那時,企業正在大力實施全面質量管理,陳舊的質量觀念,先進的質量管理制度,其結果也就不難想像了。

按照社會協作論的發展理論,只有具備自組織的良好形態,從外界引入的激變條件也才可能促使協作組織整體性的發生生存狀態的躍遷式改變。自組織的良好形態表現在:信息交流、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等等文化特徵上。尤其是價值觀念,它給人們提供好與壞的區分標准,為我們的社會行為提供目標和方向。探索真理、認識自然才是我們社會發展真正的源泉動力。

中國傳統的經濟社會是一個以農耕手工業為主體化的經濟社會,1949年中國共產黨奪取政權以後,也才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建設,我們對工業生產的理解則是基於人力勞動的認識上,以生產勞動認識為核心的價值觀念體系,諸如:生產效率的觀念、生產質量的觀念、分配原則等等,對中國的工業生產、工業企業管理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隨著社會發展、工業進步,工業生產以人力勞動為主體化的特徵被機器設備化的協作生產所替代,人的作用則是對機器設備的控制操作。現代工業企業管理大多是依據控制論的思想原理,信息收集→信息整理分析→信息反饋,以動態化的排除各種干擾因素影響,追求穩定狀態的控制過程。值得特別注意的就是,這是區別於靜態化的生產技術方式的勞動創造。我們特別關注科學技術、生產技術、管理方法等等的人的行為方式,正是基於一種對工業生產的錯誤認識,或者說行為方法決定論的錯誤思想。

工業生產更集中的體現出人對自然的把握,人對自然的把握是基於人對自然的認識。如何把握自然,並不是取決於人的行為方法,更多的是與自然的屬性密切相關,如何認識自然,認識自然的哪些屬性,這也涉及到東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自然觀念。由於涉及很多問題的研究,這里也就不再贅述了。

中國的工業企業與國外先進的工業企業相比,表現在生產效率低,產品質量差等方面。還是讓我們進入具體的案例首先對生產效率進行分析。

這是一家中日合資從事鑄造生產的小型企業,七八年前從日本引進一套樹脂砂造型生產線,參考日本企業的生產工藝進行安裝,並選派人員去日本研修。安裝後,經過調試及試生產運行,進入正常生產後每天的產量達到20箱,企業為了追求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把該生產線配備的6人減至4人(減員增效的具體體現)。但是,同樣的一條生產線在日本的日產量卻達到80箱,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大的差距呢?其實在很多外資企業的管理中,並沒有勞動生產率的指標,而是產能指標。產能指標核定出單位時間下生產系統的理想產量,在實際生產中,究竟多大程度上發揮設備的使用效能,以此來考察實際的生產效率。以上述為例,該樹脂砂生產線的產能指標為日產100箱,配備10人,也就是說日本企業發揮出設備效能的80%,中國企業僅為20%。

生產效率作為價值觀念的體現,它決定人們追求「好」的方向。勞動生產率表現出生產勞動觀念下的人的行動迅速,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藉助於減員增效的途徑實現。發揮設備的使用效能,則是通過不斷排除生產中各種干擾因素的影響,促使設備穩定性地生產。前者,把人視為生產勞動的主體,後者,人的體現是在對設備、對物的管理控制。二者在思想認識、行為方式上存在很大不同,同樣對生產效率的追求其結果就是日產80箱與日產20箱的差距。

在系統論的研究中,所謂系統效應是體現在「1+1>2」,系統化的組合並不是系統中各要素的簡單加和。

我們曾經在工業企業中,廣泛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現今又推行ISO9000的質量認證,但是我們推行的結果卻大多隻是流於形式化,並非有效地解決我們的質量生產。早在十多年前,我從一家台資企業的公司廠報上了解到台灣企業致力於質量管理的一些情況。許多台灣大企業很重視企業文化,他們邀請一些社會學家幫助塑造企業文化,樹立良好的質量觀念,以改善「台灣製造」的形象,在他們看來產品質量等同於人的品質。以下關於質量管理發展的五個階段的總結,就是我從這家公司廠報上讀到的,只是內容又做了重新解釋。

1. 質量是檢驗出來的:質量檢驗作為發現質量問題的重要手段,廣泛存在於工業化生產中,圍繞質量檢驗為核心的質量管理,即對質量把關,也已成為工業化生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2. 質量是製造出來的:隨著質量檢驗對質量問題的不斷發現,解決質量問題也就成為質量管理關注的焦點,「快速發現問題,快速解決問題」就是這種質量觀念的集中體現。以這樣的質量觀念主導下的質量管理,產生的結果就是質量問題反復而重復性的出現,難以根治。

3. 質量是管理出來的:工業化生產體現出高度協調化的組織系統,這一生產環節出現的質量問題,往往就會影響到下一生產環節的正常生產,因此,強調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要對質量負責,從物料的管理,生產設備的管理,人員的管理,生產各環節的相互協調等,樹立起質量預防的觀念,這就是全面質量管理的思想,它是一個刻意對結果實現的質量觀念。

4. 質量是設計出來的:質量問題的出現不可避免,生產工藝技術上的改進,管理制度上的改進,這些改進需要我們持續不斷地去進行,倡導「持續滿足客戶需求」為核心的ISO9000的質量認證管理就是這種質量觀念的體現,注重各種方式方法的設計和應用,自上而下的監督落實,以客戶對其生產組織系統的認證,建造一個具有持續改進功能的系統組織來解決質量問題。ISO9000質量認證管理不同以往的質量管理就在於:⑴它是通過對一個生產組織系統的深入認識來判定其是否能夠生產出合格產品。⑵這是一種注重過程的質量觀念,區別於強調結果的質量思想。⑶它是開放型的,強調與外界的溝通交流。

5. 質量是習慣出來的:我們如何由手工造型的生產狀態躍遷到機器造型的生產狀態,如何由日產20箱的樹脂砂生產發展到日產80箱的生產水平,如何由質量把關和解決質量問題的質量管理改革到預防質量的全面質量管理和持續改進的ISO9000質量認證,如何由靜態化的方式生產變革到動態化的生產控制,如何由行動迅速的效率觀念更新到具有系統效應的協作組合以追求設備最大化使用的效率觀念等等,變革、發展、改革的實現首先需要我們克服固有的思維習慣、固有的行為習慣,更新觀念更需要一個良好的求知自然、探索真理的社會氛圍。任何一個組織系統都是以其自組織為根基,喪失了自組織形態的協作體系,無論它建構起何種華麗的體制、制度,採用何種高明的方法,也都不會產生出何種效能。

在我們進行市場經濟改革的初期,在農村實行聯產承包制,在企業實行定額化的管理制度,時至今日,這種定額化的管理制度依然廣泛存在於很多國有企業和一些民營企業中,可以說它很符合中國的現實社會但並不符合現代化的管理思想。究其原因就在於定額化的管理制度乃是「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的價值思想的體現。在市場經濟利益追求的影響下,一些政府機關出於個人和集體的經濟利益的目的,缺乏崗位堅守,喪失執法原則,比如:一些交管部門把罰款作為謀取單位和個人福利的途徑。許多事業單位也因追逐經濟效益,像醫院,喪失救死扶傷的崇高精神,以經濟利益為其救助行為的准則等等。造成這種惡果的原因就是:「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的價值觀念的體現。更為具體地說就是利用其崗位優勢的便利,「多勞多得」,來體現所謂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政府機關和其主導下的事業單位是要以維護社會穩定、調節社會生存秩序為首要職責,個人需要樹立以維護社會穩定堅守崗位的價值觀念。據一些媒體報道:拖欠農民工工資已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一大隱患,承包商拖欠農民工工資,一些政府機關卻又拖欠承包商的建設款。如此低下的商業信用的經濟秩序能不影響到社會安定嗎?利益化的普遍追求,被一些經濟學家和一些社會學家追捧為利益追逐化時代的來臨,難道這就是我們經濟改革的目標嗎?在維護社會穩定建立良好經濟秩序與利益追逐化的硝煙戰場之間我們究竟需要確立怎樣的價值取向呢?

在工業企業的管理中,穩定化的生產是管理的目標,這就要求個人處在各自崗位上盡職盡責,保質保量地進行生產,其物質化的分配取決於崗位的市場供求化的分配原則,如果他不能勝任該崗位,他也就喪失了在其崗位上的生存體現,不在於他在崗位上勞動數量的多少。個人所做出的貢獻大小,是要體現在能夠促使生產體系狀態發生改變,生產能力得到提高和發展,比如:合理化的建議,一項發明創造等等,這是區別體系正常生產行為之外的一種行為體現,即引入外界的激變條件而促使體系生產發生狀態性改變的發展,一個生產體系本身正常的生產行為是不可能形成生產狀態躍遷化的改變,也只是其生存形式的一種體現。對於這種促使生產體系發生生產狀態改變性發展的行為貢獻,理應獲得獎勵性的物質分配。

早在2000多年前,孟子就曾對社會分配原則進行過討論,提出食功論,即按照對社會貢獻大小進行分配,反對食志說,用今天的話講就是按需分配,因為它帶有強烈的個體(個人或某個團體)主觀意願性,缺乏社會公正性原則。

② 黑龍江省實施《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細則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細則。第二條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的目標是:使企業適應市場的要求,成為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商品生產和經營單位,成為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企業法人。第三條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必須遵循下列原則:
(一)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各級政府對企業的管理和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都要從有利於發展社會生產力,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出發。
(二)堅持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把企業推向市場,使企業的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適應供求關系的變化,積極參與市場競爭。
(三)堅持實行政企職責分開,保障國家對企業財產的所有權,實現企業財產保值、增殖,落實企業的經營權。
(四)堅持責、權、利相統一,正確處理國家和企業、企業和職工的關系,貫徹按勞分配為主的原則,把職工的勞動所得與勞動成果聯系起來。
(五)堅持深化企業改革與推進企業技術進步、強化企業管理相結合,提高企業素質,增強競爭能力。
(六)堅持在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同時,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職工隊伍。
(七)發揮中國共產黨的基層組織在企業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堅持和完善廠長(經理)負責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第四條圍繞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按照宏觀要管好、微觀要放開的要求,政府必須轉變職能,改革管理企業的方式,培育和發展市場體系,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協調配套地進行計劃、投資、財政、稅收、金融、價格、物資、商業、外貿、人事和勞動工資等方面的改革。第五條企業中的黨組織和工會、共青團等組織以及全體職工都應當為實現企業轉換經營機構的目標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規定的企業根本任務開展工作。社會各方面都應當為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創造條件。第二章企業經營權第六條企業經營權是指企業對國家授予其經營管理的財產(以下簡稱企業財產)享有佔有、使用和依法處分的權利。第七條企業按照國家規定的資產經營形式,依法行使經營權。企業資產經營形式是指規范國家與企業的責、權、利關系,企業經營管理國有資產的責任制形式。
繼續堅持和完善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企業在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殖的前提下,可以根據不同情況分別採取進檔達標、投入產出總承包、減虧包干、資產經營承包等承包形式。
逐步試行稅利分流,統一所得稅率,免除企業稅後負擔,實行稅後還貸。
積極創造條件,試行股份制。新建企業和新上項目可採取股份制形式;現有企業凡有條件的,可進行股份制改造;企業集團應逐步向股份制過渡。股份制試點工作按國家和省有關股份制試點工作規范化要求進行。
小型企業可以按照國務院關於《全民所有制小型工業企業租賃經營暫行條例》規定租賃經營,也可以改為股份制合作企業,或者通過拍賣產權轉為集體企業、合夥企業或私營企業。
經政府同意,企業可以探索新的企業資產經營形式。第八條企業享有生產經營決策權。
企業根據國家宏觀計劃指導和市場需要,自主作出生產經營決策,生產產品和為社會提供服務。
企業可以自主決定在本行業內或者跨行業、跨門類、跨地區調整生產經營范圍,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給予支持。除國家規定的專控商品和專營物資外,企業可直接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不再經其他部門審批。
企業執行國家指令性計劃,有權要求在政府有關部門的組織下,與需方企業或政府指定的單位簽訂合同;需方企業或者政府指定的單位不簽訂合同的,企業可以不安排生產。
企業對缺乏應當由國家計劃保證的能源、主要物資、資金和運輸條件的指令性計劃(已簽訂合同),可以根據自身承受能力和市場變化,要求調整;計劃下達部門不予調整的,企業可以不執行。對計劃內品種、規格型號不適用的平價原材料,企業可以按市場價格自行調劑。企業用市場價格調劑的原材料生產的指令性計劃產品,可以執行市場價格或允許定向、定量、不定價銷售。對計劃下達部門指定的單位不按規定時間收購、調撥的指令性計劃產品,企業可以停止生產。因上述原因,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的,企業有權向需方企業或者政府指定的單位要求賠償經濟損失。
除國務院計劃部門和省政府計劃部門直接下達的,或者授權有關部門下達的指令性計劃外,企業有權不執行任何部門下達的指令性計劃。

③ 哈爾濱市實施《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國務院《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結合我市情況,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市市、區、縣(市)屬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以下簡稱企業)。
本辦法的原則適用於其他全民所有制企業。第三條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必須遵循《條例》規定的各項原則,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實現《條例》規定的目標。第四條圍繞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按照宏觀要管好,微觀要放開的要求,政府必須轉變職能,簡政放權,改革管理企業的方式,培育和發展市場體系,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協調配套地進行計劃、投資、財政、稅收、金融、價格、物資、商業、外貿、人事和勞動工資等方面的改革。第五條企業中的黨組織和工會、共青團等組織以及全體職工都應當為實現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的目標和《企業法》規定的企業根本任務開展工作。社會各有關方面都應當為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創造條件。第二章企業經營權第六條企業可按下列經營形式,依法行使經營權:
(一)承包經營責任制。多數企業繼續實行上繳利潤遞增包干或上繳利潤基數包干、超收按一定比例分成,承包期可適當延長;部分技術改造任務較重的微利企業或虧損企業,實行零字包乾和虧損包干,企業增加的收入,全部用於技術改造和處理歷史包袱。建立健全企業承包約束機制,完善承包包干指標和考核指標體系,理順國家與企業的分配關系;建立健全企業承包風險機制,普遍推行風險抵押承包責任制,處理好國家、企業和職工三者利益關系;建立健全企業的發展機制,克服短期行為,企業留利分配要首先用於增強發展後勁的投資。企業承包的考核、兌現辦法,原則上仍按第二輪承包實施方案執行。
(二)租賃經營責任制。小型工業企業可以按照國務院頒布的《全民所有制小型工業企業租賃經營暫行條例》進行租賃經營。鼓勵具備條件、政策允許的優勢企業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租賃經營其他企業。
(三)股份制。對有條件的企業逐步試行股份制,在企業買賣和企業兼並過程中,企業法人可以參股,在橫向經濟聯合中,可以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互相參股,組建股份制企業集團和股份制企業;選擇部分效益好、管理素質高、有技術改造項目的企業,改造成內部職工持股的股份制企業;選擇素質較好、資金來源清楚的小型企業,將資產折股出售給社會法人和個人,進行改造成股份制企業的試點;選擇有條件企業的生產車間(分廠)或經營單位實行職工集資入股的內部股份制,職工可用現金入股,承包企業也可將風險抵押金直接轉化為職工股份。對已組建的股份制企業要按國家的有關規定進行規范和完善,使具備條件的股份制企業的股票盡快在國內或國外公開發行上市。
(四)一企多制。允許國有、集體、合資、合作、聯營等多種企業經濟管理體制並存。企業可將後勤和服務性機構從企業分離出來,成為國有的或集體的,由個人承包或租賃經營的實體,既為企業生產服務,又面向社會放開經營,自負盈虧,盈利按一定比例分成;企業可通過聯合、聯營、招商引資,吸收國內外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建立「嫁接」式合資、合營的分廠、車間、生產線,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
(五)參照中外合資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選擇部分產品有競爭力、管理基礎工作較好、領導班子素質較高的企業,進行參照中外合資企業的經營方式運行試點。廠長(經理)有權自行組閣行政領導班子;企業可在境外設立經營性機構,也可銷售和調劑國際易貨貿易換來的國家專營以外的各種物資,外匯收支管理可參照外資企業外匯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企業的財會制度按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執行;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工資利稅率、資金利稅率達到國內同行業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等水平的,工資標准參照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基本工資標准執行。
(六)其他符合規定的資產經營形式。第七條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選擇部分素質好、自我約束機制較完善的企業進行無行政隸屬關系試點,實行放開經營,把企業推向市場。政府有關部門,對企業由過去的行政隸屬管理變為行業管理。選擇少數經濟效益好,發展後勁足的大中型企業,進行稅利分流,稅後還貸試點。

④ 中國近代工業的工業改造

新中國成立以後,通過人民政府的沒收官僚資本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19世紀末以來,贛閩粵邊區各縣相繼降生的近代工業絕大部分轉變為國營企業。例如,1949年,瑞金縣人民政府接管民國政府員工印刷所的設備開辦瑞金新華印刷所,1956年,昌明、福興私營印刷所並入,新華印刷所更名為江西瑞金印刷廠1950年,長汀縣人民政府接管舊政府田賦處的碾米設備,籌建了縣辦第一家國營工廠--第一碾米廠;興寧縣第一染織廠則是1951年由西庄、睦仁、霖興、大同、福利、農業、勤信、合眾、集泰等9家全縣較大的私營布廠合營的,1955年被批准為公私合營,定名為地方國營興寧第一染織廠。1924年創辦的妙培爐鐵廠,1950年為平遠縣人民政府接管,易名為妙培爐人民鋼鐵廠,後來發展成為平遠縣國營鋼鐵廠。1955年,通過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梅州共有海源、復興卷煙廠、光明電燈公司等13家私營工廠先後參加了公私合營;1956年,增加到18家;1958年至文革初期,上述工廠全部轉變為國營工廠;其中由海源煙廠、復興煙廠合並的公私合營企業--梅州卷煙廠就是1960年過渡到地方國營企業的。於是,新中國成立以後,在贛閩粵邊區各縣建立的地方國營工業企業中,清末民國以來邊區降生的近代工業很快實現了所有權的轉制,成為人民政府所有的經濟實體和新中國公有經濟的主體。這些公有制純度高的工業經濟,在後來的城鄉分割與計劃經濟體制下,弱化了其對農村經濟發展應有的影響力。在80年代中期以後,它成為三邊地經濟改革主要對象,並在實現轉制轉軌中逐步融入世紀末三邊地區工業化與市場化的歷史進程中。對於這一部分工業企業,本書後面將不再另外給予更多的關注。
發展曲線

⑤ 福建省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實施辦法(2002修訂)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根據國務院《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結合我省具體情況,為加快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企業經營機制,把企業推向市場,制定本實施辦法。第二條 本實施辦法依據《企業法》和《條例》的基本規定,以及省內外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各地各部門各企業在實施中應緊密結合實際,有所創新,有所發展。第三條 採用多種有效形式,轉換企業經營機制。
(一)積極推進股份制改革。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改制為法人持股和內部職工持股相結合的股份制企業;具備條件的大中型企業,經批准可改制為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的股份制企業;多方投資新設立的企業,應實行股份制,並按股份制企業的經營機制運轉。
(二)有條件的國有企業可與外商合資經營,並按中外合資企業的經營機制運轉。繼續做好省已決定的選擇一批國有企業引入「外資」企業某些經營管理辦法,包括實施國際標准會計制度等內容的試點工作。
(三)逐步推行稅利分流。實行稅利分流企業的折舊基金、稅後留利免徵交通能源重點建設基金和預算外調節基金,免除企業稅後負擔,實行稅後還貸。企業技術改造貸款視不同時期、不同情況合理處理。
(四)繼續堅持和完善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適合實行承包制的企業,在「八·五」期間繼續實行承包;對少數大中型企業進行投入產出包乾的試驗,包死基數,並以其投入周期確定承包期,以投入資金額確定承包基數。
(五)經批准小型企業可以出租或出售給外商、集體或個人,並按承租或購買方所有制形式經營。
除上述幾種形式外,所有企業都可以選擇適合本企業發展的經營形式,報經政府主管部門批准;主管部門至遲須在收文之日起一個月內批復,逾期未復的視作同意。第二章 企業經營權第四條 生產經營決策權
(一)除國家規定專營和專項審批的行業、產品外,企業根據市場需要和自身生產經營能力與條件,可以跨行業自主選擇生產、經營范圍及方式,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據企業直接申請和國家產業政策予以核准登記。
(二)除國家下達的工業生產指令性計劃外,省保留煤炭、鋼材、水泥、電石等四種指令性計劃產品,爭取分三年取消。
(三)企業有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的指令性計劃任務的義務,但有權依據《經濟合同法》要求採取合同訂貨辦法,明確供需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對不實行合同訂貨辦法的,企業有權拒絕下達的指令性計劃任務;對由國家和省對等提供主要生產條件不能兌現或需方不能按《經濟合同法》承擔責任的,企業有權提出要求或停止執行供貨合同。第五條 產品、勞務定價權
(一)除國家和省級物價管理部門頒布的價格管理目錄所列的產品和勞務項目外,企業有權對其產品和勞務自主定價。
(二)對國家和省級物價管理部門頒布的價格管理目錄所列的產品和勞務,其價格低於行業平均成本加合理利潤的,企業可要求物價部門調整或者放開價格予以解決;屬於政策性規定不能調整或者放開價格的,經財政部門審查核准,給予相應的補貼或者其他方式補償。
(三)對實行工業生產指令性計劃的產品,企業在完成計劃後超產或分成自銷的部分產品,有權自主定價。第六條 產品銷售權
除國家和省規定的專營產品和指令性計劃調撥的產品外,企業可以自主銷售本企業生產的產品,兼營其他商品。對品種規格不對路的原輔材料,可以進行調劑、串換、銷售。
企業對確系不符合生產需要的以及超儲積壓的計劃內平價原材料可以進行調劑、串換,也可按市場價格銷售。
對國家重點生產建設需要的緊缺物資和產品,企業應給予優先訂貨供應,實行定點、定量、不定價。
企業生產國家規定由特定單位收購的產品,收購單位應與企業簽訂合同;已經按合同生產的產品,特定收購單位不按合同收購的,企業可以自行銷售;自行銷售造成的差價損失或銷售不出去造成積壓的,訂立合同的收購單位應予以賠償。第七條 物資采購權
企業可以拒絕任何單位指定的指令性計劃外的供貨單位和供貨渠道,自行選擇供貨單位、供貨形式、供貨品種和數量,自主簽訂定貨合同。企業對強行指定供貨單位和供貨渠道造成損失的有權要求該指定單位賠償。

⑥ 中國國企改革經歷了哪些過程

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歷程
一、1978~1992年:國企改革的初步探索
從1978年到1992年,是我國國企改革的初步探索階段,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就,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教訓。
1.國企改革起步於放權讓利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會議公報中明確指出,我國的經濟管理體制的一個嚴重缺陷就是權力過於集中,應該大膽下放,讓地方和企業有更多的經營管理自主權。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環節,國企改革開始於對國有企業進行擴權讓利的改革試點,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以計劃經濟為主,同時充分重視市場調節的輔助作用,調整國家與企業的關系;二是擴大企業自主權,並且把企業經營好壞同職工的物質利益掛起鉤來,著眼於調動企業和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1979年7月,國務院先後頒布了《關於擴大國營工業企業經營自主權的若干規定》等五個文件。通過擴大企業自主權的改革,企業有了一定的生產自主權,開始成為獨立的利益主體,企業和職工的積極性都有所提高,並打開了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缺口。
但是,由於信息不對稱,約束機制難以規范,出現了企業為擴大自銷比例而壓低計劃指標、不完成調撥任務和財政上繳任務等問題,結果是形成了「內部人」控制,出現了「工資侵蝕利潤」和行為短期化問題。實踐效果與改革預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背離。在這種情況下,1982年中央推廣實行工業經濟責任制,旨在解決放權讓利中暴露的問題,處理好國家和企業之間的分配關系,解決大鍋飯問題,在硬化企業預算約束,強化企業內部管理等方面收到了成效,尤其是國家財政赤字大幅減少。但是由於企業外部環境不平等,企業內部條件也千差萬別,該政策很難找到可操作化的指標來規范國家與企業之間的責、權、利,企業激勵不足問題十分嚴重。1983~1984年先後又兩次推出利改稅,但結果都很不理想。
2.國企改革先後出現了多種形式
1984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建立自覺運用價值規律的計劃體制,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改革主要是為了實行政企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明確國企改革的目標是要使企業真正成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社會主義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發展能力,成為具有一定權利和義務的法人,並在此基礎上建立多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實行廠長(經理)責任制,並在大多數國有企業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對一些小型國有企業實行租賃經營,並在少數有條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業中開始了股份制改造和企業集團化的改革試點。
到1987年底,全國國有大中型企業普遍實行了承包制,同年,中共十三大報告肯定了股份制是企業財產的一種組織形式,試點可以繼續實行,到1988年底,全國共有3800家股份制企業,其中800家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60家發行了股票,其餘3000家原是集體企業。1988年2月國務院更加明確了企業承包制在國有企業改革中的地位,規定了「包死基數,確保上交,超收多留,歉收自補」的承包原則。同時,全國人大頒布了《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從而將擴權試點以來取得的改革成果用法律形式規定下來。
雖然承包制在當時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承包制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1991年9 月中央工作會議強調要轉換企業經營機制。1992年後國務院就不再鼓勵企業搞承包。1992年7月國務院公布了《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該條例根據兩權分離的思路明確了企業經營權、企業自負盈虧責任、企業和政府的關系、企業和政府的法律責任等問題。但是很快人們就發現,僅靠企業內部轉換機制,難以達到改革的預期目標。
3.國企改革與價格體制改革等宏觀經濟改革同步進行
國企改革是與價格體制、投融資體制等宏觀經濟改革同步進行的。在價格體制上,國企改革的推進對價格體制提出了挑戰。1984年以後開始了對價格體制的改革,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放開價格為主。1987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國家現行的3種價格形式,即國家定價、國家指導價和市場調節價,並規定企業在價格管理方面享有的權利,主要是賦予企業對一部分價格的定價權。
在流通體制上,1978年中國以計劃管理的商品將近400種到1990年底已經逐漸減少為9種。同時,改變原來生產資料不能成為商品的現狀,將近850種生產資料,由國家統一計劃調撥的方式轉變為市場調控,生產資料正式成為商品。由於生產資料成為商品,以它的有效和方便的運轉支持和支撐了國企改革的進行。
在投融資體制上,中央進行了「撥改貸」改革、成立國有資產管理局。20世紀80年代中期,國家建設項目投融資體制從撥款改為貸款,國家不再給新建企業投入資本金。在監管體制上,1988年4月,為了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管理,理順國家與企業的財產關系,國務院直屬的國有資產管理局成立,行使國有資產所有者的代表權、監督管理權、投資和收益權、處置權。
此外,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期,隨著發行股票的企業增多,對股票交易的需求壓力相應增大。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上海(1986年)和深圳(1987年)先後建立了股票櫃台交易市場。其後,兩地先後於1990年和1991年成立了規范的證券交易所,主要在於緩解已經發行在外,且具有相當規模的股票交易需求的壓力。據中國證監會的統計,從1987年至1990年末,我國共向社會發行了可流通股47億股,籌集資金47億元。資本市場的建立不僅為國企改革提供了融資渠道,還為將來國企改革的深化奠定了基礎。
4.改革的推動力量
這一階段國企改革在不斷地探索中前進,具有十分鮮明的試錯特徵,改革的推動模式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特徵。
(1)國企改革是解決我國經濟短缺問題的客觀需要。改革之初,長時間的計劃經濟體制和以階級斗爭為綱的發展路線使我國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國有企業上繳的利潤與國家對它的投資不相稱,使國家財力吃緊,生產資料和人民生活資料長期處於嚴重短缺狀態。為了擺脫這種局面,中央制定了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作為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有制結構與國有國企改革成為解決當時短缺問題的必然選擇。國有企業的放權讓利和兩權分離目的就是為了增強企業活力,從而提高企業的生產能力,緩解緊張的產品短缺問題。此外,迫於「文化大革命」之後,國營和集體企業職位有限,無法安置上千萬的回城青年的工作,各級政府不得不鼓勵自謀職業,並大批發放個體營業證。個體經濟就這樣在政府默許下發展壯大起來,並最終成為一種合法的所有製成分。
資金、技術和經驗的嚴重匱乏要求國家必須堅定地推行對外開放政策,以吸引國外投資,引進改革所急需的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正是在這種旨在緩解短缺問題的政策推動下,三資企業在20世紀80年代獲得了初步發展,為90年代外資的大規模湧入奠定了基礎。
(2)中央指導、理論研究和地方企業實踐相結合,自下而上佔主導,經濟短缺的現實迫切要求改革國企以提高產量和效益,改革所有制結構,發展個體經濟、外資經濟。改革的具體實踐過程,卻是中央指導、理論研究和地方實踐共同作用下推動的。在探索的初期,這種共同作用表現為以地方實踐為主,自下而上推進國企改革。
對國有國企改革,中央政策主要是採取「試點」的大原則,結合企業發展實際和企業相關理論,先後推出了多種政策。從放權讓利到兩權分離的承包責任制和轉換經營機制,經歷的都是「政策—實踐—政策改進」的過程。被實踐證明不好的政策,用新政策加以取代,如用兩權分離取代放權讓利;被實踐證明有效或尚未證明的政策繼續加以推進,如股份制試點、「撥改貸」等。
與國有企業改革密不可分的是非公經濟的改革,個體和私營企業在中央的默許和「看一看」的寬容政策支持下,通過自我發展與實踐,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地方的成功實踐獲得了中央的認可,進而推動了所有制結構的巨大變革,個體和私營經濟成為所有制結構的一部分。外資經濟在政策的鼓勵下也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3)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中逐步調整改革的方向
這一階段,國企改革沒有明確的方向和路線指引,除了有一點改革之前的一些教訓外,也沒有可以借鑒的發展經驗,走的是一條完全陌生的道路。通過不斷的試探性改革措施,尋求改革的正確方向和路徑,也就是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中逐步調整改革的方向。為了調動國有企業的積極性,推出了放權讓利,但是「內部人控制」等問題的出現,使改革調整為推行承包經營責任制,但問題依然沒有解決,於是又調整為轉換經營機制。
二、1993~2003年:國企改革的制度創新
20世紀90年代初,社會主義制度下計劃和市場的關系問題使改革陷入發展的僵局。同時,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解體對社會主義制度形成了巨大沖擊。觸及計劃體制本身的改革勢在必行,國企改革由此進入了第二個階段。
1.逐步明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目標
計劃與市場關系的明確,使國企改革從政策調整階段進入了制度創新階段。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確指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並要求圍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加快經濟改革步伐。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我國國有企業的改革方向是建立「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要求的、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和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要求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使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企改革實踐的重大突破,具有劃時代得意義,為國企改革指明了方向。
2.國有企業戰略性改組與國有經濟布局調整
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要著眼於搞好整個國有經濟,通過存量資產的流動和重組,對國有企業實施戰略性改組。這種改組要以市場和產業政策為導向,搞好大的,放活小的,把優化國有資產分布結構、企業結構同優化投資結構有機結合起來,擇優扶強、優勝劣汰」。截至1997年底,在抓大方面,國家集中抓的1000 家重點企業,確定了分類指導的方案。在放小方面,各地堅持「三個有利於」標准,不搞一刀切,採取改組、聯合、兼並、股份合作、租賃、承包經營和出售等多種形式,把小企業直接推向市場,使一大批小企業機製得到轉換,效益得到提高。山東諸城、四川宜賓、黑龍江賓縣、山西朔州、廣東順德、河南桐柏、江蘇南通、福建寧德等許多地區在探索搞活小企業方面先行一步,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此外,一大批新型的民營企業從自身發展的需要出發,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通過兼並、收購、投資控股、承包、租賃、委託經營等改革舉措,將非公有制經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融入國有經濟運行中,盤活了大量的國有資產。特別是中共十五大肯定股份合作制和提出調整所有制結構後,各地國有中小國企改革的步子加快,改制企業的比重迅速上升。
中共十五大的報告中進一步強調要調整國有經濟布局,明確指出,國有經濟起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要從戰略上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對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領域,可以通過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以加強重點,提高國有資產的整體質量。
3.國企解困始終是20世紀90年代國企改革的主題
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與非公經濟迅速發展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國有企業由於高負債率、冗員多、社會負擔重、攤派嚴重、員工積極性不高等原因,陷入了發展的困境,效益逐年下滑,虧損面逐年增大的。據不完全統計,1996年上半年虧損的國有企業達到43.3%,1998年第一季度出現了全國性的虧損,國有資產的損失數額也逐年上升。1997年,中共十五屆一中全會將國企改革的目標確定為在三年內在大多數國企初步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並使大多數國有虧損企業走出困境。
為了給國有企業解困,中央推出了多項政策,包括兼並重組、主輔分離及債轉股等等。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結合國有商業銀行集中處理不良資產的改革,成立四家專門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部分符合條件的重點困難企業實施「債權轉」股權改革。到2000年,最後確定了對符合條件的580戶國有大中型企業實施債權轉股權,涉及債轉股總金額4050億元。已實施債轉股的企業,資產負債率明顯下降,由原來的70%以上下降到50%以下,這些企業每年減少利息支出200億元。
此外,國務院還採取其他一些有效措施,努力解決企業冗員過多、企業辦社會等問題,主要是將國有大中型企業的附屬普通中小學校和醫院等社會負擔逐步分離或獨立出來,轉移到地方,由當地教育和衛生部門進行管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4.股份制和公司制試點的推進
股份制試點在1986年就被提出了,但當時是為了增強企業活力,僅針對少數有條件的大中型全民所有制企業。1992年國務院頒布了《股份制企業試點辦法》、《股份有限公司規范意見》、《有限責任公司規范意見》、《股份制試點企業財務管理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等11個法規,引導股份制試點走向規范化。1994年,為了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的精神,國家經貿委、體改委會同有關部門,選擇100戶不同類的國有大中型企業,進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試點。隨後,全國各地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先後選定了2500多家國有企業參與現代企業制度試點。本著「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這些試點企業在清產核資、明確企業法人財產權基礎上,逐步建立了國有資產出資人制度,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的領導體制和組織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了企業法人治理結構。1997年中試點企業普遍進行了公司制改造,經過一年的實施,全國2343家現代企業制度試點企業,共有84.8%的企業實行了不同形式的公司制,法人治理結構已初步建立。在現代企業制度試點企業中,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有540家,佔23%,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的909家,佔38.8%;尚未實行公司制的國有獨資企業有307家,佔13.2%,其他類型企業有47家,佔2%。1999年,十五屆四中全會提出,國有大中型企業尤其是優勢企業,宜於實行股份制的,要通過規范上市、中外合資和企業互相參股等形式,改為股份制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重要的企業由國家控股。
1994年,在進行現代企業制度的試點的同時,國家經貿委在18個城市進行「優化資本結構」的配套改革試點。試點的主旨為以市場為依託,在整體推進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的前提下,採取多種政策,通過破產、兼並探索建立國有企業優勝劣汰機制,在補充企業資本金、減輕企業債務負擔,分離社會服務功能,分流富餘人員,資產多元化等方面實現了重點突破,尤其是在企業破產、兼並和職工再就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國務院逐步擴大了「優化資本結構」試點范圍,1996年增加到58個城市,1997年擴大到111個城市。「優化資本結構」試點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於國有企業虧損面太大,虧損額太高,無法從根本上為國企解困。
5.利用與發展資本市場
投融資體制實行「撥改貸」之後,隨著國有企業經營虧損日益增加,銀行對國有企業的不良貸款率不斷攀升,間接融資渠道很難滿足國有企業改革資產重組、規模擴張等的融資需求,此外,解決國有企業歷史遺留的過度負債和財產損失需注入龐大的資金,在國有企業改革中,僅靠銀行的間接融資已難以滿足其巨大的資金需求。因此,通過資本市場發展直接融資是必然的出路。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的提出《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要利用資本市場積極穩妥地發展債券、股票融資。同時,資本市場的發展有利於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因為企業為了自己的股票能夠上市,利用直接手段來融資,必須按照《公司法》要求,對企業進行公司制的改造,並完成上市公司的規范操作。在利用資本市場解決國企改革的融資問題的過程中,一方面大力發展國內的資本市場,另一方面讓一些企業走出去,在國際資本市場上進行融資。截至2001年初,我國境內上市公司從1990年的14家增加到1063家,其中包括114家境內上市外資股公司和52家境外上市公司,境內上市公司市價總值達46061.78億元,流通市值達15492.49億元,投資者開戶數達到5683.88萬戶。
6.國企改革與整個國民經濟改革相結合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國企改革是與國家宏觀經濟改革結合進行的。在所有制結構上確立了非公經濟的重要地位;在分配製度上確立了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形式並存的分配方式;價格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價格體制的目標;改革外貿、外匯管理體系;在社保制度改革方面,紛紛出台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住房制度等政策,為企業解除後顧之憂;企業富餘人員、下崗失業職工再就業政策給解困工作創造條件;國債補貼技改,促進了企業的技術進步等。
7.本階段國企改革的動因
國企改革在本階段獲得了較大的發展,改革的推動模式主要有以下特點:
(1)鄧小平南方談話為改革解放了思想,指明了方向。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理論界和社會各界圍繞計劃與市場的爭論愈演愈烈,姓「資」和姓「社」的問題嚴重製約著國企改革的推進。國企改革因為無法跳出計劃體制的框框而舉步維艱。已經迅速發展起來的個體和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由於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名不正」而「言不順」,發展壯大的阻力越來越大。在此關頭,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指出了計劃和市場的關系,明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和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談話完全消除了人們的疑慮和擔心,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徹底解除了長期以來困擾理論界和社會各界的姓「資」和姓「社」的問題,指明了深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標。
(2)國企改革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客觀需求。本階段國企改革較20世紀80年代為解決短缺問題而實行的改革有較大的區別。隨著國有企業的改革的推進及集體經濟和非公經濟的迅速發展,短缺現象在90年代已經有了非常大的改善。國有企業面臨的生存困境成為國企改革新的客觀原因,其背後隱藏的是企業制度上的問題。基於兩權分離理論的承包經營責任制和只承認國有企業有經營權,而不承認企業作為法人應該有財產權,認為所有權全部屬於國家經營機制轉換,決定了國有企業不可能真正實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制約,即不可能成為真正的企業。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狀況不斷惡化,使對企業制度的改革成為必然要求。
(3)理論探索與實踐經驗總結的共同作用
20世紀90年代後,理論界關於企業制度探討不斷深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成為國企改革的主要方向。此外,20世紀80年代的國企改革的實踐經驗證明不涉及產權和計劃體制本身的國企改革,只能是停留在經營管理層面,不能觸及企業的核心,因此,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成為水到渠成的選擇。同時,改革實踐還證明,改革不僅要注重每個具體企業的改革,更要注重全局性的調整。因此,理論探索和實踐經驗明確了國有國企改革的任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要在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使國有企業成為真正的企業。另一方面,是要處理好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調整國有經濟布局,把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體地位改變為主導地位,改變國有企業范圍過寬、數量過多、比重過大的局面。
三、2004年至今:國企改革的縱深推進
中共十六大之後,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繼續深化、國有資產管理方式的變化和資本市場的改革使我國的國企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1.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中的深層次改革,是利益的調整和權力的重新分配,涉及政治體制和政府機構改革,困難和阻力可想而知。2002年11月,中共中央在十六大報告中提出了深化國有體制改革的重大任務,明確要求中央和省、直轄市、自治區,兩級政府設立國有資產管理機構,成立專門的國有資產管理機構,改變部門分割行使國有資產所有者職能。2003年3月,中央和地方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分別成立,統一了管人、管事和管資產的權力。此後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也提出,要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和監督體制,國資委成立後明確所管轄的大型國有企業要吸引外資和社會資金,實行產權多元化,可以上市募集資金,而且鼓勵整體上市,以保持和增加企業的整體實力,許多大型企業正在剝離社會職能部分,過去一階段是剝而不離,仍由企業自己管理,現在有的正逐步移交社會;在企業內部實行主輔分離,使各部門面向社會,成為獨立經營的實體,企業同國資委分別簽訂責任書,對領導班子進行考核。
2.國企改革以大企業、以產權多元化和治理結構為中心
本階段,國企改革依然是以抓大放小為主,同時以產權多元化和治理結構建設為中心。2003年10月,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指出,要「建立健全現代產權制度,產權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內容,包括物權、債權和知識產權等各類財產權。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有利於維護公有財產權,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有利於保護私有財產權,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有利於各類資本的流動和重組,推動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有利於增強企業和公眾創業創新的動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礎和市場秩序。」《決定》第一次把產權制度提到如此的高度,提出「產權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內容」,是對「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的重大創新和歷史突破,進一步明確具體了國企改革的任務和目標。
3.各種所有制企業關系的處理
這一階段,如何處理非公經濟與公有制經濟的關系問題成為了理論探討和政策制定的重點。非公經濟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步壯大起來,在許多領域佔有絕對優勢,非公經濟的地位和作用在改革中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出現了個體、私營、外資與公有制經濟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趨勢,如非公經濟在行業分布上從以製造、建築、運輸、商貿和服務業等領域為主,已經開始向基礎設施、公共事業等領域拓展。非公經濟與公有制經濟之間的沖突時有發生,如石油行業的民營資本問題。此外,外資企業在我國的發展也迅速膨脹,外資的並購問題成為了各界關注的熱點。非公經濟遇到了重新定位和判斷的問題,發展面臨巨大的挑戰。為了正確處理非公經濟與公有制經濟的關系,2005年2月國務院發布《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非公36條」)。該政策一定程度上給予了非公經濟更大的發展空間,並掃除了人們對非公經濟去向問題的擔憂。
4.國企改革與資本市場的改革同步進行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國有經濟的戰略性重組,迫切需要資本市場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與有效的金融服務。資本市場對於國企改革而言非常重要。一方面,改革開放的深入,非公經濟的發展,經濟全球化推動的國際資本的流動,使民間積累了大量資本。另一方面,「撥改貸」之後,國企直接融資渠道越來越窄,資本市場是國有企業理想的融資平台。此外,資本市場有利於國有企業治理結構的完善,有利於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但是,我國資本市場中股權分置的先天缺陷嚴重製約其健康發展,投資、融資、定價和資源配置的功能逐漸被弱化,面臨邊緣化的危機。對資本市場先天缺陷的改革對於國有經濟改革越來越重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股權分置改革。2005年4月中國證監會啟動了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到2006年末,股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資本市場的功能逐漸回歸。資本市場的功能回歸,吸引了大量沉睡已久的民間資本,強烈的投資需求必然會引來更多的優質資產和公司進入資本市場,以獲取資本,實現資本的增值。因此,股權分置改革成功後,隨著資本市場體制的逐漸完善,資本市場將成為一個全國優質資產的吸納器,為國企改革提供了一個全國范圍的資源配置平台,企業之間的大額換股並購有了可能。這對於國有經濟的戰略性結構調整,非公資本參與國企改制,產業整合以及上市公司做優做強,都有積極的影響。而且,國有資本的市場價值和市場價格可以在資本市場獲得公允的定價,股價有條件成為新的績效考核標准。一直以來無論是考核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還是進行國有資產轉讓,最重要的參考指標都是凈資產。但這一指標並不能反映國有資產的真實價值。因此,資本市場的巨大變革,將非常有利於國企改革向縱深推進。

⑦ 工業生產方式方法變革歷程

中國的工業規模化建設歷來就是中國社會各項改革重中之重的問題。自1949年中國共產黨奪取政權以後,藉助前蘇聯的工業生產模式進行大規模的工業建設,但是,由於處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工業建設帶有很強的政治目的性,因此,我們的工業生產便難以適應社會的經濟生活。1978年以來的市場經濟改革,使得眾多的國有工業企業面臨著兩大問題:一是經營體制的問題,二是自身發展的問題。20餘年以來的改革開放,使得我們的工業企業在經營體制上發生根本性的轉變,能夠按照市場的需要進行生產。但是,我們依然面臨著工業企業自身發展的嚴峻問題。

具體的在下面的鏈接里,我就長篇大論的復制了。

⑧ 如何進行工業企業的物流組織變革

在我國,工業企業物流是一個明顯的薄弱環節。關鍵是觀念滯後,將物流看作是企業生產的關鍵和企業形象的靈魂的只是各行業的少數龍頭企業,總體上,現代觀念物流遠未被企業所認識。
改變「重生產輕流通」的觀念
物流管理不暢,時間、空間浪費大,流程混亂,直接阻礙了工業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而且佔用大量資金,成為企業發展的包袱。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物流落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觀念落後。長期以來,受「重生產輕流通」觀念的影響,我國工業企業重視的是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流程,而物流一直受不到應有的重視,領導層忽略了由物流績效提高而帶來的企業整體效益的增值效應,沒有把物流提升到戰略的高度加以關注。
在我國工業企業的物流活動中,訂貨、運輸、包裝、倉儲、流通加工等環節仍然是割裂的、分散的,存量的物流設施和能力得不到整合,部門、行業分割現象嚴重,不能實施完整的供應鏈管理。
物流系統效率低下,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目前我國每萬元GDP產生的運輸量為4972tkm(噸公里),美國和日本的這一指標分別為870tkm和 700tkm;但美國一輛貨車的工作量等於我國20輛車的工作量;我國工業企業原材料、半成品及產成品的在庫周轉時間平均在3到6個月左右,這一時間遠高於發達國家的水平。
工業企業物流組織是工業企業中物流輸入、流轉和輸出及相應信息流的流動所構成物流系統的核心。改革是為了實現供應、生產及銷售物流系統的一體化和高效性。
企業物流組織的戰略引導
發達國家越來越多的企業,包括世界上許多跨國公司,如IBM、戴爾(Dell)、沃爾瑪、豐田、尼桑和耐克等公司,通過科學的物流戰略而獲得由物流績效帶來的顯著提高,使得企業在國際市場中處於明顯的競爭優勢。近年來,我國許多大型企業也從物流戰略創新中獲得了巨大收益。海爾在短短的二十年間,從一個瀕臨破產的企業發展成向「世界500強」沖擊的跨國經營企業集團,創造了中國家電業發展的輝煌業績。其中很重要的經驗是海爾充分推行物流資源重新整合,使物流能力成為海爾集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實現以最低的物流成本向客戶提供最高附加值服務作為海爾集團公司的物流發展戰略目標。在為時三年的物流戰略改革之後,集團對外統一了物流形象,獲得了供應商更多的降價空間、供應物流物料質量提高、庫存資金和倉庫面積大大減少等。張瑞敏認為:「戰略創新是方向,觀念創新是先導,組織創新是保障,技術創新是手段,市場創新是目的。」
按照企業戰略的層次理論,物流戰略屬於職能層戰略,是在企業總體戰略指導下,按照專業職能將事業部級競爭戰略進行具體落實和具體化。將企業的總體戰略轉化為職能部門具體行動計劃。企業可以把物流戰略劃分為四個層次——戰略層、結構層、職能層和執行層。客戶服務戰略屬於工業企業戰略層次的物流戰略,影響其他物流戰略內容的制定;渠道設計戰略和網路戰略則是結構層次的戰略,決定企業物流系統的建立;倉庫管理戰略、運輸管理戰略和物料管理戰略處於職能層次;最後屬於執行層次的是信息戰略、程序管理戰略、設施管理戰略和組織管理戰略,這些都與企業物流戰略的實施有關。當然,採用不同競爭戰略的企業在物流戰略的類型的選擇上是有差異的:採用成本領先的競爭戰略的企業傾向於物流戰略各環節節約成本;而採用差異化競爭戰略的企業更傾向於物流戰略各環節滿足客戶的特定需求;而基於時間的反應式,物流戰略更好的平衡了物流服務質量和物流成本之間的關系,對於一些特定行業的選擇是必要的。沒有任何物流戰略,遇事隨心所欲,沒有計劃性,是一些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不得已的選擇,隨著企業競爭環境的變化,成長需求的推動,這種現象必將有所改觀。 企業物流組織的結構重構
自20世紀 50年代起, 發達國家工業企業的物流組織結構進入快速演化期,被認為是最令人興奮的領域之一。結構演變大致依次經歷了分散管理階段,功能集成階段,內部一體化階段和過程一體化階段。我國目前大部分工業企業物流組織結構仍處於分散管理階段,這一階段,企業通常只把物流的功能局限在方便和支持工作方面,因而物流的責任遍布整個工廠各部門。部門分割意味著物流工作缺乏跨職能的協調,由於重復和浪費,信息常常被扭曲或推遲,權利界限和責任也常常是模糊的。我國的工業企業物流實踐不是一個自然萌生、平衡發展的過程。發達國家先進的一體化的最終物流組織結構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過程一體化物流組織結構重構也可以分為兩個時期。首先,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在彼得·聖吉的學習型組織理論以及邁克·哈默和詹姆士·錢皮的企業流程再造理論影響和指導下,扁平化、授權、再造和團隊的思想被越來越多的企業理解並接受,推動企業的組織進入一個重構的時代。物流管理也由重視功能轉變為重視過程,通過管理過程而非功能提高效率成為整合物流的核心,即過程功能一體化。物流組織不再局限於功能集合或分隔的影響,開始由功能一體化的垂直層次結構向以過程為導向的水平結構轉換,由縱向一體化向橫向一體化轉變、由內部一體化向內外部過程一體化轉變。矩陣型、任務型等物流組織形式開始發展起來,並且逐漸成為趨勢。第二個時期在上個世紀90 年代中期以後,信息和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虛擬與網路化物流組織的重構提供了外部環境。特別是當工業企業引入了供應鏈管理的理念,物流從單個企業擴展到供應鏈上的所有企業,這些關鍵企業用網路連接,用不固定和靈活的方式整合來完成物流活動,過程信息一體化使虛擬與網路化物流組織將成為更有效的一種物流組織運作形式。
企業物流組織的文化支撐
自上個世紀80年代初才引進「物流」的概念和理論,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並沒有在企業中得到推廣。發達國家企業應用物流理論和物流技術對生產領域進行改善已是很普遍了,由於我國長期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只是將物流管理作為計劃生產和消費的輔助手段。企業文化構建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和手段,其功能、作用非常重要。企業文化具有導向性、規范性、凝聚性、融合性及育人性等功能,所以重視物流的組織文化對培養和造就現代物流員工隊伍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對員工形成普遍的物流節約成本的價值觀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企業物流戰略目標的實現,企業物流組織結構的重構都必須有相關文化的支撐。
協作文化是重心,協作文化是工業企業物流組織在尋找與各利益關系(其它企業或其它職能部門)之間的共同利益、共同目標和雙贏(多贏)方式基礎上,追求和諧的氛圍、合作的關系、合力的強勢、合利的共享。
協作文化體現在供應鏈上。步入知識經濟時代,市場變異性增強,客戶需求的個性化和多樣性,供應鏈管理應運而生,供應鏈是由獨立的供應商、製造商、客戶、甚至同行的競爭對手,通過信息技術聯成的網路組織,以達成共享技術、分攤成本和費用以及滿足市場多樣性需求的目的。供應鏈成員之間可能是合作夥伴也可能是競爭對手,它改變了過去企業之間完全你死我活的輸贏觀念,而代之以「雙贏(多贏)」的關系。
協作文化在工業企業內部管理上主要體現在團隊管理上。信息時代的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與他人的良好溝通與合作是當今人才必不可少的素質之一。工業企業物流組織提供的服務,往往包括供應、生產、銷售等諸多環節,從碼頭、機場、公路到海關、檢疫,從陸路運輸到倉庫及生產線,從接單到轉單,從進貨到配貨,從單一信息到綜合信息處理,從點到線到面等供應鏈一體化管理。這就要求工業企業各部門、各環節之間必須、緊密地合作,以及時、高質量的服務滿足客戶的需求為中心。
效率文化是制勝武器。市場的全球化、多樣性和不確定性,使工業企業物流組織之間競爭也具有全面性,即所謂的TQCSF的全面競爭(Time時間、Quality質量、Cost成本、Service服務、Flexibility柔性、Safety安全性、Reliability可靠性),集中體現在速度和效率的競爭。對許多工業企業來說,物流組織的競爭優勢已經成為最後的利潤源,而物流組織制勝的武器就是速度。戴爾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建立直銷模式上的戴爾供應鏈管理系統。它的物流組織的這種快速反應是它戰勝同類競爭企業的關鍵。電子商務浪潮的沖擊使工業企業的物流組織又一次面臨新的挑戰。電子商務的實施使工業企業所要處理訂單的商品數量更少、批量更多,所以對物流組織的速度、准確率等服務水平提出的要求就更為苛刻。
學習文化重要在變通。由於客戶的需求日新月異,提高工業企業物流組織的效率要素之一就是變通,並進行創新。物流組織要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提高應變能力,使工業企業加入的供應鏈不中斷,就必須強調以持續改進的精神來不斷優化本企業的銷售信息、生產計劃、庫存管理、采購供應等環節的管理,從而有效地實現物流組織的精益管理、提質降耗、降低庫存、節約資金的目的。此外,ERP、CRM、CSM、EC等先進管理理念及手段在工業企業不斷得到推廣和應用,這些都對工業企業所有員工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整體工業企業必須營造鼓勵學習、善於學習、持續學習的組織文化,構建有利於學習、交流和知識共享的組織網路,以利於物流組織在商務活動的各個環節提供創新性服務,並提高服務的效率。

⑨ 安徽省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實施辦法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推動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以下簡稱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增強企業活力,提高經濟效益,根據國務院《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轉換企業經營機制的重點是落實企業經營自主權,強化企業自負盈虧的責任。第三條 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宏觀要管好,微機要放開的要求,進一步轉變職能,為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協調配套地進行計劃、投資、財政、稅收、金融、價格、工商行政管理、物資、商業、外貿、國有資產管理、人事和勞動工資等方面的改革。
社會各有關方面都應依照《4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支持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為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第二章 落實企業經營權第四條 企業對國家授予其經營管理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和依法處分的權利。企業可按照國家規定,選擇資產經營形式,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後實行。
繼續堅持和完善多種形式的承包經營責任制。承包期一般為3-5年。符合產業政策、經濟效益好、技術改造任務重的企業,可實行投入產業承包。經營性虧損企業,可實行扭虧、減虧目標管理。
擴大股份制試點范圍。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可以把原國有企業改造成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鼓勵企業之間相互參股、控股,允許企業內部職工持股,有條件的企業可申請公開發行股票。
鼓勵企業利用外資,實行中外合資、合作經營,進行一廠多制試點;有條件的企業,經批准可按「三資」企業管理模式經營,享受國家有關優惠政策。
小型企業和大中型企業的車間、分廠、科研機構可實行租賃經營,承租方可以是個人、個人合夥、本企業全體職工,也可以是其他所有制企業或外商。
選擇部分企業,進行利稅分流的試點。第五條 落實企業生產經營決策權。
企業依據市場需求和國家產業政策,自主確定生產經營的產品及品種、數量。企業可以在本行業內或者跨行業擴大和調整經營范圍。企業申請調整生產經營范圍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手續;對手續齊備的,應在一周內辦理。
除國家下達的指令性計劃產品和省管少數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品外,其他產品全部放開。除國務院和省政府計劃部門直接下達,或國務院授權有關部門下達的指令性計劃外,企業有權不執行其他任何部門下達的指令性計劃。
企業執行指令性計劃,有權要求在下達計劃部門的組織下,與需方企業簽訂合同;也可以根據國家規定,要求與政府指定的單位簽訂國家訂貨合同。需方企業或者政府指定的單位不簽訂合同的,企業可以不安排生產。
企業對缺管應當由國家計劃保證的能源、主要物資供應和運輸條件的指令計劃,可以根據自身承受能力和市場變化,要求調整。計劃下達部門不予調整的,企業可以不執行。第六條 落實企業產品、勞務定價權。
除國務院物價部門和省物價部門管理的少數產品外,其它產品價格全部放開,由企業自主定價。省管理價格的產品,由省物價部門統一制訂目錄,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定期公布。
企業提供代加工業務、對外維修業務和技術協作等勞務,由企業自主定價。第七條 落實企業產品銷售權
企業生產指令性計劃以外的產品,可以在全國范圍內自主確定銷售渠道、銷售對象和銷售方式。各地、各部門對外地企業在本地區設立網點、推銷產品不得歧視,並執行統一的稅費標准。
企業生產的指令性計劃產品或國家規定由特定單位收購的產品,需方企業或政府指定單位應按合同收購。不履行合同的,企業有權停止生產,並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追究需方企業或政府指定單位的違約責任。已生產的產品,企業可以自行銷售。難以自行銷售或自行銷售造成的差價損失,由需方按合同規定給予補償。第八條 落實企業物資采購權
指令性計劃供應的物資,供需雙方必須簽訂合同,供貨單位必須按合同規定的品種、數量、質量、價格、時間組織供貨。
企業生產指令性計劃以外產品所需的物資,可自主選擇供貨要道、供貨單位、供貨品種和數量、供貨形式,除國家明令禁止的以外,可自主進行物資調劑和串換。任何部門不得以任何方式、手段硬性為企業指定供貨單位和供貨渠道。

閱讀全文

與工業企業如何改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韶關到樂昌汽車多少錢 瀏覽:103
內蒙古工業和大連民族大學哪個好 瀏覽:262
奧迪abb質量怎麼樣 瀏覽:550
日本大量進口什麼工業原料 瀏覽:143
奧迪q5l切歌按鍵在哪裡 瀏覽:776
汽車前擋是什麼 瀏覽:930
威馬汽車進展如何 瀏覽:629
怎麼參與汽車搖號 瀏覽:224
賓士g改裝m套件m是哪個廠家 瀏覽:1002
賓士低配養護費用多少錢 瀏覽:257
我國工業化是什麼時候實現的 瀏覽:148
寶馬giulia和3系哪個好 瀏覽:166
農村開賓士s什麼感覺 瀏覽:142
埃爾法跟賓士s隔音哪個好 瀏覽:891
寶馬五系遠光燈如何常開 瀏覽:861
廣東工業油漆哪裡好 瀏覽:230
寶馬m2油門效果怎麼樣 瀏覽:398
寶馬車開車用哪個檔位 瀏覽:865
從錦州到庄河汽車多少錢 瀏覽:230
途虎汽車保養如何加盟 瀏覽: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