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將中國傳統元素融入到現代工業設計中
在解讀將中國元素融入現代工業設計中的方式之前,先要弄清楚兩個問題:1.何謂中國元素;2.中國元素是如何融入古代工業設計中的。
首先,何謂中國元素?青花瓷是中國元素吧?飛檐瓦當是中國元素吧?宮廷服飾是中國元素吧?水墨工筆是中國元素吧?斗拱榫卯是中國元素吧?
是
再有,白瓷扮兒缸子是中國元素嗎?鐵皮熱水壺是中國元素嗎?軍大衣是中國元素嗎?銅鍋涮肉是中國元素嗎?屋頂的菜園子是中國元素嗎?大紅大綠的棉襖是中國元素嗎?
也是
文化元素,是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政治體系,不同憲法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孕育出的一些表面性的特徵。這些特徵通過不同的物品、事件、人的行為反映出來,就形成了所謂的元素。而所謂中國元素,就是事物經由中國的文化背景所展現出的特徵。這個特徵,是隨著時間、空間和體系的變遷而改變的,唐朝的人不穿漢服,清朝的人也不坐秦車,明代的建築匠將輕機械發揚開來就不再過分依賴於人力和手藝,改革開放後的工業發展也使得我們不需要再讓手工藝主導量產產品。所以,對於元素,要歷史的看待,也要即時的看待。不然就會符號化,只看得到表面而看不到本質。
對於如何將中國元素融入工業設計的問題,我舉個例子:屏風。
現在很多的中式、新中式傢具品牌非常喜歡以「屏風」這種傢具樣式來體現所謂「中國風」、「中國元素」。屏風這一傢具形式是否起源於中國我沒有考證過,但是屏風在中國古代傢具裝置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它的確可以從一個非常穩妥的角度去詮釋中國元素。但是,這種詮釋是否合適?
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自漢代往後,延續千年的庶民房居、宅居、院居的形式基本確立之後,居住面積普遍在60平方米以上的通間,室內屋體靠立柱支撐,除隔窗外再沒有其他分割空間的牆壁,最大的空間深至達到80平米的正方形,正常的也要30平米,所以室內是非常缺乏遮擋視線、分割空間、建立功能區域的面狀物體的。
因此,中國古代的傢具,每一個樣式,每一件都是自成一體的,很多傢具自身的結構和形態會形成獨立的負空間,比如太師椅,羅漢床,百寶格等等,都可以通過自身的結構建立起一片方正的空間與大空間向隔斷,讓人引起空間被分割的體知覺。而屏風則是通過阻擋視線去更加直觀有力的去分割空間。
但是,現代的平民家居環境,普遍情況下都是以美製或歐制的公寓形式加以改造,室內由厚度300mm左右的不透明牆壁進行空間分割,每個獨立空間的面積最小可以到10平米左右,所以瑣碎的空間是不需要再用傢具進行整體分割的,而諸如羅漢床、太師椅的二次空間分割也不是必要的,也要視情況和個人喜好來定。
因此,可以看出,將元素融入設計這種想法本來就是有待商榷的,這是一個類似逆推的過程,因為元素是結果,設計是誘因。一個可以正確、適當的運行在中國當代社會文化環境下的設計,它本身就必然是具備中國元素的設計了,不需要去強加,去符號化,去刻意消費。
『貳』 如何從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中汲取營養為現代設計服務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設計藝術對現代社會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尤其進入二十一世紀,設計藝術的發展進入到了空前繁榮的時期。信息時代的到來使設計藝術的交流如河同水密,新材料、新技術的不斷涌現使我們目不暇接。盡管設計師對於設計元素的運用百卉含英,豐富多彩,但是,受思維定式的潛在影響,設計師的思路總習慣於以當代的視覺元素作為設計創意的敲門磚,進而忽略了傳統元素對現代設計藝術的啟示。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年的傳承文化,祖先為我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元素。每一個傳統元素都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都鐫刻著深深的民族烙印,這些文化所構成的美的元素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博大而精深。有人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雖然,這種論調至今仍在不斷爭論之中,不可否認的是,世界各國對本民族文化的挖掘和重視已經達到空前未有的狀態。在當今「文化快餐」「文化滲透」等文化無國界的大環境中,各國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傳統元素愈加顯示出彌足珍貴的價值。
在中國現代設計領域,由於國外各種新思潮的湧入和滲透,隨之而來的新思想、新觀念,動搖著我們固有的價值觀與審美觀,使我們喪失了自身的話語權,設計作品也越來越遠離民族個性。如何認識傳統元素與現代設計的共生關系,使其在現代設計藝術中的應用更加廣泛和深入;如何將傳統的中國元素妙手天成地與現代設計藝術合理結合,既要尊重民族藝術的獨特性,又體現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又能反映現代人的內在精神追求,是新一代設計師們所追求和面臨的重要課題。
1、 現代設計藝術的創意思維與設計元素
設計藝術中不能缺少創意,創意是一種心智的感悟歷程。「設計創意的的核心是創造性思維,它貫穿於整個設計活動的始終。『創造』的意義在於突破已有事物的束縛,以獨創性、新穎性的嶄新觀念或形式體現人類主動地改造客觀世界,開拓新的價值體系和生活方式的有目的的活動。」[①]
創意的過程是一連串設計元素的重組和創新思考。設計師在接到設計任務時首先想到的是設計的目標,進而考慮如何實現確定的目標,通過創意的醞釀、頓悟來實現設計的超越和升華。設計的創意過程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經常出現「山窮水盡」的現象,甚至到了「衣袋漸寬終不悔,為伊消的人憔悴」的境況。[②]我們經常在設計實踐中這樣總結,設計師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即設計師如何超越自己,如何突破自己的思維定式。
在2007中國·武漢藝術教育高峰論壇上,中央美術學院的許平教授指出一個社會不健康的邏輯:「設計就是工業的,工業的就是西方的,西方的就是現代的,現代的就是科學的,科學的就是進步的」。甚至有人認為:「中國設計發展水平滯後,是因為西方設計傳播受阻」等等類似的論調和思維比比皆是。我們在國內的平面廣告設計中,經常出現全英文的廣告語和文案,一些設計師片面地認為設計作品加上中文就土氣,有的作品明知面對的都是中國觀眾,還是堆砌一些英文單詞或字母的組合,有的為了「嘩眾取寵」甚至湊上些漢語拼音,認為通過這樣,作品就能洋氣起來。其實,我們自己守著個金山還在到處找錢,很多時候國外設計師反而是從東方、從中國元素中尋找靈感。
剛剛在中央台黃金頻道播出的一個古裝戲電視連續劇,我特別注意到演員表的字幕中,在一個中國著名演員的名字後面加了一個括弧、括弧里特意註明「英國籍」,與以前許多該演員出演過的節目相比,這個小小的變動,在這個沒有一個「外賓」出演的劇中,顯得尤其扎眼。我們暫且不去分析該演員的是否因為某種原因真的加入了英國籍,這個「外賓」的的出現,也折射出一個社會現象——崇洋媚外。設計界更是如此,我們周圍經常有人炫耀自己的設計風格出自學習日本設計,把某某日本設計師奉為祖師爺,卻沒有從根本上認識日本設計師的文化底蘊還是受到中國古代文化的深刻影響。習慣於從西方的審美思想鏡子中照出自己模仿格調的一臉無奈正是當下設計創意思維的困惑。
中國現代美術教育家陳之佛在《談工藝美術設計的幾個問題》中提到:「一切藝術創作或工藝設計,不能擺脫舊套的束縛,不能突破陳規,獨具風格,熟而不生,這是不符合藝術創作要求的。」[③]我們所處的是一個高度現代化、信息化的時代,新材料、新發明、新技術的不斷涌現使我們目不暇接,在這種局面下面,面對著一個如何認識傳統元素與現代設計的關系的問題,也是我們在現代藝術創意中如何繼承和發揚優秀民族傳統元素的問題。從一個嶄新的角度,跳脫理智、邏輯、直線的思考,擺脫思維慣性,把中國傳統元素重新組合,在同中求異,在異中求同,即舊元素,新組合、新創意、新突破。
2、 設計文脈中的中國傳統元素
尹定邦教授在他所著的《設計學概論》的序言中提到:「自古以來,人類智慧的基點不外兩個方面:一個是物質方面,靠造型設計去實施;另一個是非物質方面,靠思想、制度、輿論和禮儀去實現。如果還有第三個方面那就是兩方面的綜合。」[④] 通過以上的三個方面,物質是基礎,需要靠設計來具體實施,足以看出設計對整個世界文明及其發展的巨大影響。
最近幾年,從平面設計、工業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到建築設計領域,中國傳統元素的應用越來越多,在設計文脈中究竟有哪些東西能代表中國傳統元素呢?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元素就是符號,符號是負載和傳遞信息的媒介,是認識事物的一種簡化手段。
中華文化淵源流長,傳統文化元素自然也是浩如煙海。從文化層面上看,「文化是人類活動的各種方式和產品的總和,包括物質生產、精神生產和藝術生產的范圍,即包括社會的人的能動性形式的全部豐富性。」[⑤]人類學家弗郎茲·博阿茲曾從文化結構的角度,把文化分為三類:
(1) 物質文化——食物的獲得、保存、加工,房屋,衣服,製造工藝的過程,物產,運輸法等。
(2) 社會關系——一般性經濟狀態,財產權,戰爭,和平時的部落關系,部落內的個人地位、部落、氏族、家族組織、通訊形態、性別和年齡上的個人關系。
(3) 藝術、宗教、倫理——裝飾、繪畫、雕刻、歌謠、故事、舞蹈,對照自然狀態、神聖存在狀態的態度及行動等。[⑥]
從以上文脈中理出設計文脈中的中國傳統元素,可謂是只鱗片甲。傳統文化元素自然也包羅很廣,我們只能如藝海拾貝似的羅列一小部分元素如:
中國畫、中國書法、篆刻印章、敦煌壁畫、文房四寶(硯台、毛筆、宣紙、墨);
秦磚漢瓦、兵馬俑;京戲臉譜、皮影、武術;
中國結、紅燈籠(宮燈、紗燈);
木版水印、鍾鼎文、漢代竹簡、甲骨文 、鍾鼎文、漢代竹簡、豎排線裝書;
唐裝、龍鳳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 、祥雲圖案、中國織綉(刺綉等);
中國漆器、剪紙、風箏、筷子;
彩陶、紫砂壺、中國瓷器;
對聯、門神、年畫、 鞭炮、謎語、石獅、舞獅;
華表、牌坊、長城;
中秋月餅、餃子、粽子、糖葫蘆;
金元寶、玉石、如意、八卦等等……
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難以一一例舉。幾千年的文明史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多姿多彩的藝術寶庫,在我國這么深厚的文化背景下,設計師從中獲取的設計源泉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它也許經常給你一種意想不到的設計感悟。
3、 設計文脈中的中國傳統元素對現代設計藝術的啟示
我國當代藝術學家張道一先生曾提到:「張果老倒騎驢,騎在驢上向後看上下幾千年,縱橫數萬里,形形色色,五花八門,在比較中鑒別,在現象中歸綱,理出一條思路,驢兒馱著往前走,走向新的時代,不是固守於舊的迂腐不化,而是創造者新的去開拓未來。」[⑦]
作為千年流傳下來中國的傳統元素,我們如何使它們能夠很好的被繼承、被利用,成為對現代設計藝術有益的啟示。這些東西是在中華民族千百年的中積淀下來的文化,帶有濃厚的東方色彩,在現代設計中可以找到很多利用它的位置,通過智慧的創意思維,使其衍變成為新的設計元素,為我們現代藝術設計服務。
即將在北京舉行的北京2008年夏季奧運會,為中國設計師迎來了千載難逢的設計機會,在普通民眾的潛意識里,為奧運會的系列設計一定是具有國際視野,與國際設計思潮接軌的設計風格。當一個個被國際奧組委認可的設計項目逐漸浮出水面時,我們驀然發現,為奧運會的系列設計作品裡骨子裡流淌的還是華夏民族的血。從陳少華與韓美林合作設計的北京申奧標識「太極拳」開始,北京奧運會的系列設計成了中國元素的試驗場。
北京申奧標志採用奧林匹克五環標志的典型顏色,以生動的圖形表現了一個人打太極拳的動感姿態,又是一幅中國傳統手工藝品圖案,即「同心結」或「中國結」,它以其簡潔的流動線條蘊涵著優美、和諧及動感,寓意著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團結、合作和交流。(見圖1)正是該作品裡的中國元素深深地打動了奧組委的每一位官員,成為申奧成功的最大的視覺功臣。也引導了中國民眾對「中國結」空前熱愛的一個社會潮流。
接下來,在億萬民眾的期待中,誕生了北京2008奧運標識「舞動的北京」——中國印。該標志以獨特的、具有五千年歷史的中國篆刻印章的形式,結合中國傳統書法的神韻,把中國傳統元素和現代奧林匹克精神結合起來,充分體現了2008北京奧運會的主題內涵,這個設計也使「中國印」從中國舞動著走向世界各地。
北京2008奧運獎牌的設計,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中央美術學院的設計組經過了長時間的醞釀、探索、構思,最終確立了以中國玉配的形式,得到了奧運組委會和社會的一致好評。
北京奧運會火炬創意也是中國文化符號成功地運用於現代設計的典型案例,這款火炬是由聯想集團創新設計中心集體設計的,靈感來自在我國歷史已經非常悠久的「祥雲」圖案,祥雲代表著「淵源共生,和諧共融」,它也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傳統符號之一。火炬的造型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的紙卷軸,紙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隨著紙的出現人類文明才得以傳播。
「眾里尋它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⑧]沒有「千網路」的上下求索,不會有驀然的頓悟和理解。以上設計之所以能在設計中體現出本民族的文化內涵,把中國元素巧妙地融進設計中去,關鍵是設計者的知識背景和對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以及對民族文化理解後的自然的情感流露,同時反映出中國元素帶給設計領域的文化靈感。
國際著名汽車設計大師喬治·亞羅說過:「設計的內涵就是文化」,設計文脈中中國傳統元素對現代設計的啟示,不應該僅僅體現在設計作品的外表上,整個設計、生產、製造、消費以及使用體驗的過程都應該感受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存在,這個過程需要的就是經驗的積累,和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對主題透徹的理解和新穎獨特的思維角度。
對設計文脈中的中國傳統元素的借鑒和運用,並非生搬硬湊、搬用原形,而是以現代構成原理進行解構後的重新組合和搭配,傳統元素、事物的再認識,再理解可以帶來新的思維方式,進而提高現代設計者的設計思維和創意能力。我們深信,在中國深深的文化底蘊中成長起來的當代設計師們,只要在設計中握住了中國人的智慧與能力中的優勢基因,憑借著對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設計一定會屹立於世界之顛。
『叄』 如何將傳統建築應用到當代建築設計當中
將傳統的建築設計風格元素應用到現代的建築設計當中,可以有如下方法:
傳統的建築設計風格是世界建築設計優秀作品的經典文化,值得發揚和借鑒。傳統的建築設計風格,包括中國和世界上流行的傳統的建築設計風格。根據建築設計原理,結合國家現行的建築設計規范、建築的地方特色,一般可以應用如下風格
1、中式建築設計風格:中國傳統崇尚莊重和優雅,傳統木構架構築室內天棚、屏風、隔扇等裝飾,多採用對稱的空間構圖方式,筆彩莊重而簡練,空間氣氛寧靜雅緻而簡朴,取而代之的是親近自然,朴實,親切,簡單卻內藏豐富意涵。注重細節才能突出效果,在建築的細節裝飾方面,具備現代眼光的重視裝飾風格非常講究。新中式風格在設計上繼承了唐代、明清時期家居理念的精華,將其中的經典元素提煉並加以豐富,給傳統建築設計注入了新的氣息。
2、現代簡約建築設計風格:簡潔和實用是現代簡約風格的基本特點,簡約風格已經大行其道幾年了,仍然保持很猛的勢頭,這是因為人們裝修時總希望在經濟、實用、舒適的同時,體現一定的文化品味,而簡約風格不僅注重建築的實用性,而且還體現出了工業化社會生活的精緻與個性,符合現代人的生活品位。簡潔,是一種自然規律,是文化提煉,是大家手筆。「既雕既琢,復歸於朴。」 「藝術創作宜簡不宜繁,宜藏不宜露。」這些都是對簡潔最精闢的闡述。
3、歐式建築設計風格:典雅的古代風格、纖致的中世紀風格、富麗的文藝復興風格、浪漫的巴洛克、洛可可風格,一直到龐貝式、帝政式的新古典風格,在各個時期都有各種精彩的體現,是歐式建築風格不可或缺的重要表現形式。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產物,古典主義設計風格繼承了巴洛克風格中豪華、動感、多變的視覺效果,也吸取了洛可可風格中唯美、律動的細節處理元素,受到了社會上層人士的青睞。特別是古典風格中,深沉里顯露尊貴、典雅浸透豪華的設計哲學,也成為享受快樂,理念生活的一種寫照。
4、後現代建築設計風格:後現代風格的整體空間應該更突出「塊」的造型而不是「線」的造型。因此,天花板和牆面的裝修最好選用加減法,營造一種空間相互穿插的感覺,使空間的整體聯系感更強,突出整體空間給人的想像力。大膽地運用顏色,直接用顏色表現主人的性格,比如空間就極大膽地把整個主背景牆從牆腳到牆頂都刷成紅色。此外,主背景牆再沒有其他的設計或裝飾。這樣的設計契合了人們熱烈、奔放、直率的性格特徵,滿足建築激情燃燒、表現個性的需求。
以上就是將傳統的建築設計風格元素應用到現代的建築設計當中的方法和內容。
『肆』 如何將品牌元素融入設計中
一、明確品牌定位
大部分的企業為了後期發展得更加順利,會選擇對自身品牌進行更加准確的定位。設計師可以通過品牌定位找到細分市場和目標用戶,再將定位策略作用於品牌識別系統,並且以此確保每一個品牌觸點都更加符合產品的品牌定位。
二、提取表現元素
設計師對品牌進行准確定位以後,就需要圍繞品牌的基本內核,進一步提取品牌中的視覺表現元素,其中包括顏色、圖形、紋理、字體、文案、聲音等。從而有效加深用戶對於企業和品牌的印象,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業的效益。
三、融入品牌觸點
品牌觸點指的就是企業品牌信息的主要來源,是決定用戶對產品品牌印象好壞的關鍵性因素。對於互聯網產品而言,我們可以把品牌觸點理解為用戶從產生一個需求,然後通過某一個產品完成需求的過程中品牌信息得以展示的情境。
關於如何將品牌元素融入設計中,環球青藤小編今天就和您暫時分享到這里了。如果您對網站設計、頁面排版、圖像處理方面比較感興趣,希望分享的這篇文章可以給您的學習或工作提供幫助。如若您還想了解更多關於平面設計的素材及技巧等內容,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伍』 中國傳統美術元素在當前藝術設計中的運用
摘要:中國有五千年燦爛的文化積淀,而傳統的工藝美術是獨一無二的東方文明,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是中國人民為滿足自己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中國工藝美術以其悠久的歷史、別具一格的風范、高超精湛的技藝和豐富多樣的形態,為整個人類的文化史譜寫了充滿智慧和靈性之光的一章。雖然工業設計逐漸由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但要把傳統的工藝美術巧妙的應用到現代工業設計中,隨著中國國力和世界影響力的增強,中國的現代工業設計才不會迷失了自己,才會更鮮明的走向世界。
關鍵詞:中國傳統工藝美術 現代工業設計 融入潛力 重要組成 必要性
正文 我們應該擔當起怎樣的責任,我們又被時代賦予了怎樣的責任,我們應該怎樣去做才能不辱使命。怎樣將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融入現代產品設計中,這是所有未來工業設計師所應該思考的問題。面對我國正在蓬勃發展的設計事業,我們在學習世界設計的同時應當開辟出一片有著中國特色的工業產品設計領域,將我們中華文化融入現代工業產品的設計之中。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蘊含現代工業設計理念 論文網 www.lwkoo.cn 畢業論文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歷經時代的滄桑,在無數先輩努力下,經過數千年實踐的錘煉,才有了今天涉及我們生活方方面面,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自古以來通過對自然萬物的尊重、承認和包容,通過溝通、協調而達到和諧統一的風格。直至今日,隨著科技的進步,生產力的發達,自然的平衡卻已經打破,此時人們才意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提倡環保、綠色設計、人性化設計等等。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這一深厚底蘊深刻的揭示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現代工業設計的發展方向,如何將先人千年來總結的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規律與成果運用到今天的現代產品設計,將是一個值得我們研究和深思的話題。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是世界工藝美術的重要組成。
中國人口之眾,中國文化早已向世界各地傳播,影響深廣,其市場潛力是不可估量的。中華文化對世界的影響之大,以及其在世界文化中所佔比重之最也就決定了將中華文化融入現代產品設計的價值前景是無限的,潛力是無窮的。
如《眾神聚宴》,是文藝復興早期義大利威尼斯派最傑出的畫家之一的喬凡尼·貝利尼 (Giovanni Bellini,1430-1516年)所作,是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嚮往的理想世界的寫照。畫中值得一提的是,諸神所用的器皿均是中國宋代燒制的青花瓷,可見當時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名聲遠播以及那個時代的西方人對中華文明的崇拜和神往。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中的設計元素中充滿生命活力之美。紋飾裡面的動物紋主要是繼承和發展了原始的圖騰。如所反映的夔龍紋、夔鳳紋等等,都是根據中華民族所崇拜的吉祥神聖之物的龍、鳳等演變而來的,風格怪異,並且具有明顯的原始社會圖騰崇拜的標記。
龍紋是中華民族最吉祥、最神聖的紋飾,它的形象不是在青銅器上才出現的,遠在新石器時代就已有龍的萌芽。在青銅時代,龍的真正形象出現了。它是多種動物形象的綜合體,是一種經古代人民創造性想像而產生的怪異而神秘的動物形象。它最初的原形主要是以蛇為主,因為在中國古代有龍蛇互化之說:「龍或時似蛇,蛇或時似龍」等說法。而龍的形象在商周青銅器中並不少見,它把表現的每一個部分都抽象化了,並且還有選擇性的進行了強化。
鳳最初的形象是玄鳥(玄鳥是中國上古東夷族的圖騰),和龍一樣,它也是上古人民想像出來的一種動物,也是一個綜合了多種動物的形象而創造出來的神鳥。它的羽毛是吸收了孔雀的形象特徵,它尖銳的爪子是取自愈兇猛的鷹。《韓詩外傳》里就有關於鳳的描述,「夫鳳之象,鴻前而鱗後,蛇頸而魚尾,龍紋而龜身,燕頷而雞啄。」它也是吸收和融合了別的氏族的文化。但是這里的鳳紋變化極多,可與夔龍紋相媲美,也給人一種神秘感中國五千年文明的發展,無論是宮廷美術還是民間美術,無論是文人畫還是宗教畫,經過歷代的畫家、藝人、工匠的創作實踐,積累了大量豐富多樣的藝術表現手法和表現形式。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到殷商時期的青銅,從戰國時期的器皿、帛畫到漢代的雕塑畫像石,從唐宋的繪畫到明清的瓷器 ,以及民間廣為流傳的剪紙、木版年畫、建築、紋飾、戲裝、面具等等,充分體現了或恢弘靈巧,或簡約或精緻,或工整或粗放或熱烈或娟秀,或質朴或奢華等多種手法。無論是逸筆草草的國畫筆墨還是板刻結圓的裝飾圖案;無論是造型誇張的民間剪紙還是色彩強烈的木版年畫,這一切無不為現在工業設計提供著豐富的表現形式和圖式裝飾語言。在我國歷史上,農業社會留下過豐富的歷史遺產,今天我們游覽和保護的許多歷史遺跡,在當年都是社會生產不可或缺的工具或建築。要走出一條「民族個性」的道路,就必須根植於民族文化土壤中,向傳統工藝美術學習,並進行具有創造性的轉化,使中華傳統設計元素用在當代工業設計中既具有「民族個性」又有「時代性」,這樣,我們工業設計才能真正走「國際化」。論文網 www.lwkoo.cn 畢業論文
中華傳統藝術在經過漫長的歷史凝煉後,逐步形成各具典型文化內涵的圖形和紋飾。他們包括人物、植物、動物、圖騰、幾何符號等形式在內的圖像,以及一些流傳廣泛的典故、成語、傳說中的人物、景物,一些約定俗成的事物及組合。這些鄉土味濃郁的圖像元素是民族工藝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將這些富有民族形式特徵的元素有機的組合到現代工業設計中,無疑會給單調枯燥的現代工業設計風格帶來一股清新的空氣。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融入現代工藝設計的必要性
信仰則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對傳統工藝美術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根基信仰也將盪然無存。現代工業設計要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拋棄,整天跟著西方的屁股跑,也是沒有出路的。而且,隨著國外的設計興國的戰略而來的不單單是市場上出售的設計產品還有他們民族的文化內涵,這些文化正通過我們對他們產品的使用而深深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甚至正在沖淡我們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文明傳承。這難道不足以讓我們在先人的靈位前感到羞愧嗎?
因此將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文明融入現代設計,創造出我們自己的工業設計文化以推動和延續中華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否則,中華民族將失去引以為傲的五千年文化,屆時我們又將憑借什麼立於世界之林?又有何面目自陳我們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因此,作為設計師必須善於抓住可以用於現代工業設計的精髓,融會貫通。而要想抓住傳統元素的精髓,則需要不斷的學習和在生活中的體會了。這一點,我覺得我們國家的教育方式以及應試教育的本質對於下一代關於傳統設計元素的學習和引導很不利。
將中華傳統設計元素融入現代產品設計並不是簡單的在產品表面繪制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圖案就可以了事的,文化在產品中的融入應該是一種精神文明和文化情感的融入,並且以產品本身為載體自然而然的表現出來,傳達出產品所承載的文化內涵,這也正是產品在經濟價值、審美價值之上的第三種價值——精神價值的體現。
結論
將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中的設計元素融入到現代產品的設計中不單單是提升產品價值促進中國產品走向世界的催化劑,更是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必經之路。倘若,我們沒能重視起我們的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中的設計元素,在設計上始終處於對西方的模仿甚至照搬上,那麼我們的工業設計事業將永遠落後於世界,我們的文化也很有可能在世界文化的沖擊下所消逝,到那時,我們留給後人的只能是五千年的憂傷。
參考文獻
1 杭間/何潔/靳埭強 主編 歲寒三友:中國傳統圖形與現代視覺設計[M] 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
2 林毓生 著 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 [M] 三聯書社 1997
3趙農 著 中國藝術設計史 [M]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4年1月
4中國工藝美術史》湖北美術學院主著 張昕 劉茂平 左奇志 喻琴 著 湖北長江出版社2007
『陸』 請問一下,如何將中國傳統元素和服裝設計行業進行融合應用
為了明確中國服裝設計與傳統元素之間的融合關系,對可應用的融合元素進行分類分析,保證融合工作的有效性。
1.傳統色彩元素與服裝設計的融合應用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有關色彩應用的內容較多,相應的色彩元素也較為豐富,彰顯了民族文化的獨特性。無論是中國傳統服裝還是現代化服裝,色彩的應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將中國傳統元素與服裝設計相融合時,可以藉助傳統色彩具備的元素特點進行服裝設計,使現代服裝更具民族風情。
在藉助情感內容進行服裝設計時,需要深度理解情感內容的本質,結合符合情感本質內容的服裝進行傳統元素的表達,才會使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得到人們的認可。情感在服裝中的融合更多的是結合設計內涵和歷史背景來呈現,表達的內容不僅有外在形象,還有國家、民族的歷史文化藝術。中山裝、傳統旗袍中各種文化細節的處理,都表達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情感。
『柒』 請問一下,民族元素應該如何融入現代服裝設計行業可以具體說說嗎
民族服飾文化中,民族元素可謂是絢麗多彩、形式多樣,不同民族,其服飾元素也各不相同,這些獨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服飾元素,為現代服裝設計提供了豐富創意。總體而言,民族元素包括造型、色彩、材料、工藝、圖案等內容。如:傳統旗袍、綉花長裙、苗族百褶裙等,一些刺綉、圖案,以及講究中庸的寬博造型,構成中國民族服飾文化的精神傳統。
(一)現代服裝設計融入民族造型元素
作為相對獨立的民族圖案,在與現代服裝設計的融合中,要結合服裝自身的功能、特點與實際需要,合理把握民族圖案的運用方式。如在西式服裝款型設計在紅,將一些民族文化元素、刺綉元素直接融入服裝設計,導致作品不倫不類。從民族服飾圖案形式來看,有方形紋、十字紋、回字紋、之字紋等幾何紋樣,也有相對抽象的與民族地域、生活環境、風俗習慣、信仰崇拜相關的其他紋樣。這些圖紋本身,承載著各族人民對未來、對吉祥的理想與情感寄託。因此,民族圖案在與現代服裝設計結合時,要注重民族文化與創意靈感的提煉,要把握現代服飾審美的創新需要,不能簡單地復制或鑲嵌民族圖案,而是要有所創造,提升現代服飾文化價值。從民族圖案與相對服裝設計的融合中,現代生活節奏快,對傳統民族圖案的繁復性,可以通過簡化和抽象處理,既融入民族文化寓意,又展現現代文化特色,刪繁就簡,引入現代形式美法則,來優化民族圖案。
『捌』 可以在工業設計中應用的中國元素有哪些
在工業設計中,能應用的中國元素有很多,特別在工藝品、文創產品上很常見。
不過萬變不離其中,基本概括為兩大類:一類是中國文化元素的傳統美學運用,另一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提煉後的現代美學運用。
中國文化元素的傳統美學運用,這個很容易理解,也較容易掌握。可以在生活產品中直接把元素作為裝飾,或者借鑒這些傳統元素的形態做產品造型的具象表現。練的是招式!
經常用到的元素有:
紋樣、圖騰、瑞獸元素,例如:祥雲、龍、鳳、獅、麒麟、朱雀、青龍、白虎等;
傳統節慶風俗,例如:婚嫁、壽辰、對聯、門神、年畫、鞭炮、謎語、舞獅、中秋、燈籠等;
藝術及工藝美術元素,例如:詩詞歌賦,禮樂射御,琴棋書畫;京戲臉譜、皮影、武術、國畫、書法、篆刻印章、泥人麵塑、中國結、剪紙、風箏、刺綉、漆器、玉雕、木雕、象牙雕等;
古建築、物質文化遺產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例如:故宮、敦煌、秦淮、四合院、古宅、寺廟、兵馬俑、唐三彩、景泰藍、紅燈籠、變臉、麻將等;
文學、神話、名著、典故,例如:唐詩、宋詞、元曲、《孫子兵法》、《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詩經》 等;
兵器、樂器、日用器皿、日用物品,例如:盔甲、刀劍、弓箭、編鍾、二胡、古琴、琵琶、彩陶、瓷器、青銅器,綾羅綢緞、綉花鞋、老虎頭鞋、金元寶、如意、羅盤、八卦 ;
還有宗教元素、民族元素、山水……
另一類,用現代的設計手法傳釋中國的傳統文化,需要對文化有深層次的理解並進行有效提煉而非文化元素的直觀運用。修的是內功心法!
可以看看「上上sansa」品牌的產品,線條造型很簡練但非常講究,有著嚴謹的美學比例,甚至注重五感體驗,最終表現出一種「意境美」。但最考「設計」功夫的是每一件作品背後都蘊涵著發人深思的哲學故事。就像「上山虎」系列的「一炷香一杯茶」、「高山流水」、「荷塘月色」、「飛龍在天」、「大耳有福」、「墨香」、「江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