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創新思路,明確目標,把確保農民增收、確保經濟發展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基石。「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增收致富,我們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點是富裕農民、服務農民和發展農民,但最終就是為了農民增收和保障經濟發展,使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使農村發展得更快更好。因此,首先,要努力擴大農民的增收渠道。在產業結構調整中,農村要從一產轉向二產,要把農民從有限的土地上解放出來,逐步把農民轉變為產業工人,進一步擴大農民增收的范圍和渠道。一是要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加快農村經濟合作社股份制改革,使農民增加股權收入;二是要通過農村住房制度改革和農戶住房向空間發展,讓更多的農民擁有自住、出租等兩套以上的住房,使農民增加物業、物產的房租收入;三是要規范農村土地流通轉讓制度,讓農民在承包土地經營權轉讓增加收益;四是要不斷發展農村工業,拓展就業渠道,增加農民就業機會,進一步增加農民的就業工資收入。要以人為本,加強對農民的教育和培訓,增強素質,使農民成為有技能、有文明素質、有股權分紅,有物業房租收入、有土地經營權轉讓收益、有就業工資收入的「六有」新農民,以此作為發展、支持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著眼點和著力點。其次,要保障經濟的又快又好發展,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新農村建設要促進土地要素資源保障問題的解決。提高農民的素質和拓展土地的保障利用是破解發展兩大突破口。一是要繼續抓好農民工培訓工程。通過採取訂單培訓、定向培訓、委託培訓相結合的辦法,加快建立上下聯動、條塊結合的農民培訓體系,增強農民適應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能力,為整個產業結構的調整提供一大批高素質、高中級技能的工人。二是騰籠換鳥後實行工業、居住區分離,向空中要資源、要保障。要下決心走農村集約化發展的道路,取得發展的主動權。我們在新農村建設中要以「鳳凰涅磐、騰籠換鳥」的決心,抓好土地、住宅和工業小區的整理,騰出一些土地來建設一批多層標准廠房。通過土地整理、村莊整理、廠房整理、舊小工業區的整理,挖掘土地利用的潛力,實施農民民居升高,工業標准廠房升高的試點,通過試點進一步推行工業廠房倍增計劃,通過工業廠房的倍增實現綠色GDP的倍增,更好的為「十一五」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總之要通過新農村建設,走出一條科學化、集約化的農村建設新路子。三是要通過村莊改造,配套完善服務業發展的設施。在進一步加快農村工業發展的同時,要通過村莊整理,規劃建設相應的商貿設施,形成商貿工業城、工業專業鎮、產業專業村的城鎮村一體化發展的新體系,真正做到「產業聯動、城鄉互促、農民富足」。
二、完善政策,深化改革,形成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機制。要實現上述第一點意見要求,必須完善政策,深化改革。要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通過完善政策、深化改革尋找新動力、形成新機制。一是農民住房改造的試點政策。凡是向空間發展的農戶,可以考慮每戶農民擁有兩套住房,一套自住,一套出租,使農民有穩定的租金收入。二是對困難戶的住房可實行BOT方式統一改建。採用代理建設的方法,給他們一套住房,另一套由公司代理出租,墊付部分通過租金收益補平後再交還產權;具體辦法可以通過村級集體經濟墊一點、農民自己拿一點、慈善組織幫一點的方式來解決,村集體經濟墊付的要通過租金抵扣回收。三是自住房和出租房要採取分開建設的政策。現在農民自住房和外租房混雜在一起,不利於加強外來人員的統一的服務和管理,也引發了不少的社會問題。要採取分開建設、統一出租、統一服務管理的方式來進行。四是要出台農村房產證試點的相關政策。這項改革可先行試點,對試點村的村,凡是向空間發展的農戶可以考慮一次性發給房產證。給了房產證,就等於讓農民吃下了「定心丸」,這樣他們參與村莊整理和集中居住的積極性就能夠充分調動起來,有利於推進新農村建設。五是在新農村建設中,要探索形成以村為單位土地自我平衡的土地管理制度。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按照「一次規劃、先佔後補、動態三年五年平衡、落實責任、強化動態監管」的原則,按規劃進行占補平衡,村裡和鎮簽訂責任狀,縣市區建立以村為單位,占補平衡的資料庫、動態的有效的監管方式和制度,包括責任追究制度,違規重處的機制。各縣(市)、區的國土部門,要加強指導、服務和監管,確保土地的合理使用和占補平衡的真正實現。六是完善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政。各縣(市)、區都要有一些實實在在的珍藏措施,鼓勵村級集體經濟壯大規模、提高質量。要鼓勵有條件的村建造標准廠房和商貿用房,確保村級集體經濟資產保值增值。七是建立完善公用管理、社會化服務的政策。要實現外來人口相對集中居住的制度,並成立物業公司進行有序的服務、管理,走出中國特色的新農村管理的路子。總之,要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民增收和經濟發展,研究出台一些改革措施和相關的配套政策,先試點,後推開,穩步有序推進。
三、深化規劃,加強規劃管理,保障新農村建設目標的落實。新農村建設不是簡單的新村建設,也不是城鎮的復制,它涉及到農村建設的各個方面,因此,要完善規劃,既可以提高新農村建設的綜合效益,又可以避免土地等資源的巨大浪費,要為村為單位,逐步完善規劃,提高規劃管理的質量和水平。一是規劃要體現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發展要求。要結合各地農村實際,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等四個方面的長遠發展來完善各地的規劃布局,並對現有的社會布局作出相應的調整,如人口的規劃布局,有的縣(市),外來人口占社會總人口的比重較大,而且外來人口與當地農民混居的社會組織狀況,導致社會管理成本過大,因此,要切實調整這樣的布局結構,採取外來人口相對集中居住的辦法,在規劃中就應該得到充分的體現。二是規劃要體現服務於農民增收、保障經濟的發展要求。規劃是龍頭,不能局限於生活設施的布局,需更多的考慮產業功能的合理布局,在引導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村工業發展,加快建設先進製造業基地上,充分體現龍頭作用,確保農民要增收、確保經濟發展目標的真正實現。三是規劃要體現科學發展、有序推進的發展特徵。規劃要充分體現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著眼長遠,突出農村可持續發展、保護生態、發展循環經濟的特點,特別是對一些技術含量低、污染能耗高的產業要加以限制。要增強規劃的可操作性,有序推進規劃的實施。四是規劃要體現「城鄉一體化」的發展趨勢。新農村建設既要又總體規劃,也要有分項規劃,在道路、管網、科教文衛基礎設施等方面都要有一定要求,以便於與城市搞好配套銜接,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也便於從總體上、空間地域上宏觀布局的調控,充分體現城鄉一體化統籌發展的趨勢。余慈地區的新農村建設還要注意與余慈地區一體化統籌發展的規劃做好銜接。
四、有序建設,注重效益,著力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新農村建設是個系統工程,涉及到農村建設的方方面面,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需要我們經過長期的努力,需要市、縣(市、區)、鎮(鄉)、村各級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注重效益,循序漸進,才能切實抓出建設成效。尤其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要明確職責,合理分工,共同推進。第一,市、縣(市、區)兩級要抓好大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市、縣兩級要在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十一五」規劃在新農村建設的推進落實,提供更多的保障,其中包括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要把公共財政的陽光雨露,灑遍農村的大地,讓農民也共同享受公共財政的陽光雨露。在農村的道路網、農村萬里河道清水工程、康莊工程、農村百千工程、千萬農民飲水工程、農村垃圾清運處理工程、標准海塘維修工程、農村生產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建設等方面,市、縣兩級財政要有更多的投入和傾斜,要為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逐步配套完善提供有力的支撐。第二,要有序推進農村內部管網系統工程的建設。農村的內部管網系統的建設,主要的是依靠鎮(鄉)、村來統籌解決,鎮(鄉)要制定完善農村管網系統的規劃,每個行政村要依照鎮(鄉)規劃,結合各自實際完善各村的實施規劃。在具體實施中,要從群眾最關心、要求最迫切、得益最明顯的管網系統改造建設開始,抓住一兩個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比如村莊內部的道路建設、生活污水網建設、農村清水河道彭台、生活垃圾清運處理等等,突出重點地有序改建,集中精力抓好建設。這些事關群眾生活切身利益的基礎設施做好了,群眾得益,群眾歡迎,群眾自覺投入、支持配合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也會大大地激發出來。
五、加強村級班子建設,完善民主管理,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組織保障。新農村建設規劃的實施,各項工作任務的推進,最後都要依靠農村基層一線的同志來落實。因此,要切實加強農村基層組織的建設,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障。一是新農村建設的決策要保障農民得益。新農村建設五句話二十個字的核心要求是,我們搞新農村建設的出發點和最後的落腳點都要放在農民得益上,如果最後農民得不到任何好處,就說明我們的新農村建設是失敗的。因此,要按農民得益的大小輕重來作順序的安排決策。二是建設的組織要鼓勵農民民主參與。所有的新農村建設的規劃、村莊整理改造的方案決策、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舉措、村級集體廠房、商貿未建設的計劃,都要經過民主討論,民主科學決策,始終全程地向農民公開,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新農村建設得益的主體是農民,建設的主體也是農民。因此,要深入發動群眾,廣泛吸納農民自覺參與建設、支持建設。特別是在村莊整理、土地整理、居住集中、環境整治等方面,更是要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充分聽取農民的意見建議,激發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巨大熱情和奮斗精神,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三是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村級班子領導水平的高低。要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等組織建設,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積極完善農村的民主管理制度。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要善於聽取農民的不同意見,認真接受群眾的監督,落實村務公開、財務公開等制度,保證村莊整理改造建設的工程質量,並確保新農村建設成為廉潔工程和放心工程,確保新農村建設的過程是實現民主管理的過程,避免脫離群眾、脫離實際,防止搞形式主義。
六、加強指導,優化服務,確保新農村建設有序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當前黨委、政府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各級、各部門要在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主動有為,提供優質服務,有序推進建設。一要加強管理審批服務。對涉及農村村莊整理、土地整理、居住集中、環境整治等方面的審批、管理,各部門務必要眼睛向下,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在不違反法律、法規、政策的原則下,要切合農村工作的實際,勇於探索創新,在符合群眾意願的前提下,加快推進建設的進度。二要加強規劃指導服務。新農村建設的規則,要結合各地的實際,既要眼放長遠,又要著眼現實,各地的規劃部門要加強對面上的指導,著眼於「十一五」期間統籌城鄉發展,進一步完善各鎮(鄉)、各村的規劃,合理布局,推進農村不斷提高規劃水平。三要加強政策完善、改革探索的服務。這次新農村建設中有些涉及到政策的調整和深化改革,各部門要積極探索,加強指導。比如村莊整理中的土地佔補平衡問題的試點工作,全市要統一思想認識,不要拘泥於老一套的做法,要從實際出發。四要加強社會建設、管理服務。要借鑒城市社區管理的模式,推進社區管理向農村延伸,加強社會建設。要不斷完善保潔、保安、保健、購物、娛樂、養老等農村社區服務功能。五要加強監查監管服務。各部門要加強對村莊的整理改造、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監督檢查,確保新農村建設規劃的全面落實和工程建設質量,同時也為新農村建設成為廉潔工程、放心工程提供有力保障。
❷ 收入倍增計劃的實現倍增途徑
實現居民收入倍增,是在做大做好蛋糕的基礎上分好蛋糕的過程,需要全方位推進、多方面配合。
首先,在經濟建設方面,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加快城鎮化進程,實現創新驅動等等。這是做大做好蛋糕的根基 。
其次,在社會建設方面,要如十八大報告所說的實現高質量的就業,讓收入倍增有崗位基礎。同時要下大力氣提升廣大勞動者的知識水平、技能水平,使勞動生產率進一步得到提高,這既是「兩個同步」的固有內容,也將為城鄉居民收入倍增提供人力資源的支撐。還有,加快城鎮化進程,讓農民更順利轉變為市民,也有利於促進居民收入倍增。
第三,就是抓好收入分配。要進 一步調整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讓城鄉居民收入倍增有制度保障 。
在一次分配領域,應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准,更好地保護低收入者權益。「十二五」規劃已經提出年均增長13%,這意味著到「十二五」末最低工資標准5年接近翻了一番。要建立健全工資支付保障機制,保證勞動者工資的足額按時發放。還要建立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推行工資集體協商,讓職工和企業實現利益共享,使工薪勞動者收入增長打通穩步向上的通道。對農民增收也要研究和實施新的更多措施。還要想辦法多渠道增加居民的財產性收入等等。
在二次分配領域,加大財政對社會保障和其他民生建設的投入,繼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合理提高社保水平,完善政策體系並抓好落實。
❸ 什麼是三年倍增
就是今年100,明年增長,後年增長,大後年達到200
❹ 如何實現倍增計劃
自己編一個計劃,目標是原來實際完成的2倍,並制訂相應的措施,重點是將目標分解到各責任人,並制定一系列的保證措施。
❺ 什麼是「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求答案
1960年,日本新上台的首相池田勇人宣布啟動為期10年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並定下目標: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年平均增長速度為7.8%,人均國民收入年平均增長速度為6.9%。
在該計劃下,池田內閣引入了最低工資制,擴展社會保障,完善養老保險金,提高健康保險付給率。政府增加了公共投資,從60年代初平均每年增加25%左右;從1961年開始,每年在個人收入調節稅和企業稅上共減稅1000億日元,同時降低利息、扶植公債和公司債市場。再者,政府也制定新立法以增加農業從事者的收入,協助中小企業推進設備現代化與專業化生產,提高勞動生產力。
「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最初受到很多經濟學家反對,認為此舉將加重通脹壓力。一般日本民眾也認為,他們收入「倍增」的效用將被通脹抵消。
然而,這一場消費者革命成了日本經濟起飛的基礎和轉折點。日本至1968年就成為西方世界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從1960年到1973年,日本人均實際國民收入甚至增加了兩倍,失業率也保持在1.1%-1.3%的低水平。
「收入倍增計劃」的理論依據是:在國家高速增長的同時,如果勞動者的工資水平沒有隨著經濟增長比例而增長,社會生產力與消費水平的巨大反差會阻礙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只有讓工人和農民收入倍增才能解決國家經濟中內需不足、產能過剩問題。
當前的中國也出現類似50年代日本的情況,即工業快速發展,但消費不足導致產能過剩問題凸顯。在全球金融危機以前,中國是以出口來彌補內需(消費)的不足,在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出口銳減,內需不足的問題更突出;加上財富高度集中於少部分人手中導致社會矛盾擴大,造成中國在經濟可持續發展與社會穩定這兩方面都面對風險。
❻ 圍繞跳起來摘桃子,推動經濟倍增計劃有什麼得力舉措和現實路徑
圍繞跳起來摘桃子,推動經濟倍增計劃得得力舉措和現實路徑如下:
1.強化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
2.強化政銀企對接,解決企業融資難。
3.強化規上企業培育,積極申報各類項目。
4.強化營商環境優化,助力企業平穩發展。
5.強化企業技術,提高企業競爭活力。
6.強化推進工業項目建設。
❼ 收入倍增計劃的管理效益倍增
隨著企業的迅猛發展,產業的不斷延伸,市場的持續拓展,人才團隊的逐漸壯大……有效管理已成為企業不可迴避的一個重要課題。作為企業「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在思考如何向管理要效益?讓「軟實力」跟上「硬實力」的發展速度,以共同成就「明日倍增 」之夢 。
如今面臨競爭越趨白熱化的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叢林競爭中不被淘汰出局,除了要有正確的戰略部署、敏銳的市場嗅覺以及強勁的技術創新之外,必須先練好管理「內功」 ,夯實企業基石。那麼又如何通過管理實現效益的提升與突破呢?首先,要嚴抓生產管理。一方面,制定標准化生產流程,結合績效把工作量化,把考核細化,逐步實行精細化管理模式,實現低能耗、零排放的同時嚴格把關產品質量,打好品牌戰略。另一方面,抓好生產安全工作,確保員工及周邊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其次,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也是至關重要,在管理上有章可循,把管理落到實處,機制規范地把企業既定的方針、政策具體、細化到位 ,一抓到底。加強對管理落實情況的監督,保證管理到位,執行到點。效益,它所反映的是投入與產出的關系,而效益最大化則是企業追求的最終目標。《管理學》告訴我們,管理就是「通過信息獲取、決策、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和創新等職能的發揮來分配、協調包括人力資源在內的一切可以調用的資源,以實現單獨的個人無法實現的目標。」
對於成長型的企業來說,要管理出效益就顯得尤其重要。我從以下三點淺談對向管理要效益的認知。第一,管理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制定方向和目標,即先做正確的事,再者才是正確地做事。沒有方向我們會迷茫,會不知所措,不知該往哪裡走;沒有目標我們會沒有動力,會不知道我們所付出和努力的結果是什麼,不能感觸到我們的價值在哪裡。第二,在明確目標之後,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實現。對於處在成長階段的企業,在其遇到成長煩惱時,經常會採取各種手段解決,如不斷修煉內功,進行企業內控、風險控制、健全制度、管理規范化標准化、企業文化建設等。第三,管理者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為企業培養人才,如果管理者忽視了這個問題,總是認為自己能力很強,過於自信,不予授權,下屬只是被動等待或接受你的任務,而不是積極主動地去創新、去推動工作的開展,那麼你極強的個人能力就會成為企業發展的絆腳石。因此管理者要學會適時授權,要培養下屬 。
❽ 天津市靜海縣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2009年工作回顧
各位代表: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縣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人員提出意見。
2009年是奮力應對金融危機挑戰的困難之年,也是贏得挑戰、完成繁重任務的勝利之年。這一年,面對復雜多變的發展環境,政府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和依靠全縣人民,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全力實施縣委「一三四三五」工作部署和「三年倍增計劃」,扎實做好「保增長、保民生、上水平」各項工作,全面加快「嶄新靜海」建設進程,圓滿完成了縣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靜海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呈現出新的積極變化。
(一)全力保增長,整體經濟逆勢而上實現新跨越。從2008年底至2009年初,突如其來的國際金融危機造成宏觀經濟形勢急轉直下,迅速波及我縣鋼鐵、有色金屬、外貿出口等一大批重點行業和企業。對此,我們緊緊抓住保增長這個核心,及時提出了審時度勢、化危為機、共克時艱、彎道超越的理念,在全縣上下迅速統一思想,堅定信心;我們緊緊抓住國家和市應對危機的各項政策機遇,適時提出了「三搶四爭」和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舉措,廣泛開展了「企業服務年」活動,創造了經濟發展各領域主動而為、拼搏進取的良好局面;我們順勢抓住年度中期的企穩向好勢頭,部署了打造嶄新靜海的「三年倍增計劃」和八大攻堅戰役,進一步提振了全縣加快發展的信心;我們強化領導工作體制,成立縣級領導掛帥的「十部兩組」,親力親為一線工作法,形成了一套困難情況下強力推進工作的有效機制。這一系列措施的實施,對保增長、渡難關、上水平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實現了一季度開門紅、半年雙過半、全年好於上年的要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8億元,增長20%。財政收入28.3億元,增長3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155.9億元,增長84.5%。農民人均純收入9968元,增長10.5%。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3億元,增長21.1%。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4%。超額完成了全年任務,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二)科學搭框架,三次產業協調發展開拓新空間。我們堅持以規劃為引領,瞄準國際國內先進理念和一流水平,開展了我縣覆蓋面最大、科學性和操作性最強的規劃編制工作。《靜海縣城鄉總體規劃》獲市政府批准實施,《總規》搭建了「一軸一帶兩城三區六園」的縣域空間架構,確立了建設國家級循環經濟產業區、區域物流中心、生態宜居城市的定位。在此基礎上,編制完成了涉及城市發展、園區開發、小城鎮建設的22個總體規劃、9個控制性詳細規劃、21個專項規劃和3個產業規劃。「兩城三區六園」規劃覆蓋面達到725平方公里,占縣域面積的51.2%;其中,工業園區覆蓋345平方公里,城市及服務業建設覆蓋280平方公里,農業園區覆蓋100平方公里,為靜海未來三次產業的協調發展及城市化建設極大地拓展了空間。構建了適宜建設區、協調建設區、控制建設區、禁止建設區四大功能性區域,初步形成了覆蓋城鄉、科學合理的縣域規劃體系。規劃管理力度進一步加強,按規劃進行開發建設開始成為全縣的共識。
(三)強勢上項目,結構調整區域開發積蓄新動力。我們把抓載體、上項目作為調結構、促開發的重要抓手,全年新改擴建產業和基礎設施項目731個,總投資完成155.9億元,一產項目54個,投資5.3億元;二產項目513個,投資83.8億元;三產項目164個,投資66.8億元。其中,路、橋、水、電等基礎設施項目127個,投資44億元。產業、產品結構調整取得突破性進展。通過拉長產業鏈和產品升級推進存量調整,鋼鐵、有色金屬、金屬製品等傳統產業完成技改140項,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產品被淘汰。通過引進高端項目推進增量調整,汽車配件、健身器具、食品葯品、再生資源、現代物流、星級酒店等新興行業迅速興起。設施農業和林下經濟成為現代農業的主體;工業、服務業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區域經濟結構日趨優化。縣經濟開發區濱海汽車配件、環保電鍍、高新科技以及大邱庄高檔金屬、唐官屯鐵路物流、靜海鎮農產品和建材物流、蔡公庄樂器、雙塘高檔五金、中旺噴塗鑄造等一批特色鮮明的產業集聚功能區加速形成。西部地區開發步伐加快,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完成投資6.6億元,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動工興建,子牙示範小城鎮試點順利啟動。林海循環經濟示範園區完成基礎設施投資9000萬元,引進各類項目15個;林地面積發展到6.5萬畝,林下經濟和設施農業1.15萬畝。「兩城」開發建設全面提速。靜海新城實施了11個商貿住宅項目,完成6條市政道路改造及部分供熱、供氣、綠化工程。團泊新城實施項目24個,全年完成投資28.5億元。其中,9個項目如期竣工,團泊新橋、北華路、三大體育場館、奧特萊斯商業廣場、中醫葯大學新校區、團泊示範鎮等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仁愛團泊湖國際休閑博覽園通過國家4A級旅遊景區驗收。
(四)迎難抓創新,有效破解發展瓶頸激發新活力。面對引資難、融資難、用地難,我們下大力解放思想,把改革創新作為化解難題的根本途徑。堅持引聯推招聘多策並用,創新招商引資機制,與全市80多個實力單位建立對接聯系,包裝推出了一批產業項目,誠聘了上百名政府招商顧問、招商局長,建立了園區專業招商隊伍,全年引進內外資項目119個,實際到位62億元,利用外資6387萬美元,「投資窪地」效應凸顯。堅持資源整合資本運作,創新投融資體制。在全市率先完成城投公司的組建,注冊資本金達21億元,總資產超過150億元,中小企業擔保中心運行良好,開辟了政府投資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的融資新通道。高度重視金融風險防控,探索建立科學規范的投資項目決策管理機制,確保每筆貸款融得進、管得嚴、用得好、還得上。創新用地管理機制,探索了「征轉分離」的土地徵用辦法,既確保了征地農民利益,又確保了項目用地。大力發展注冊經濟、總部經濟,引進登記注冊企業106家,實現稅收4.3億元,有效培育了新稅源。積極推進行政審批大提速,創新軟環境,「三減一壓」工作全面落實,投資環境進一步改善。
(五)著力保民生,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實現新改善。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用於民生的財政投入3.8億元,促進城鄉公共財政全覆蓋和公共服務均衡化,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全面推進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保險,對60歲以上未納入養老保險的老年人發放生活補助金,實現了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下大力解決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新建10個集中供水廠、4個單村供水工程和1個集中除氟降鹽供水站,全縣325個村、39.8萬人喝上了安全水。鄉村公路大修160公里,新建城鎮住宅315萬平方米。城鄉低保標准和覆蓋面得到新提高。為75戶殘疾家庭危漏房屋進行了翻建改建,為814名貧困殘疾人發放生活救助金。新增城鎮就業6071人,安置下崗失業人員1610人,全縣累計非農從業人員達到24.7萬人。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累計達156家。持續推進「四綠」工程。完成造林綠化14.2萬畝、1176.2萬株,森林覆蓋率提高6.7個百分點。完成13個綜合文明生態村創建任務。大邱庄、子牙重點區域污染治理得到加強,104國道沿線企業專項治理成效顯著。關閉取締11家小造紙廠和27家電鍍企業。大邱庄清源、縣城華靜等6個污水處理廠建設改造工程如期推進。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取得明顯成效,長效機制初步建立,大邱庄、雙塘鎮獲得市級衛生鎮稱號。
(六)統籌促和諧,社會事業穩定發展開創新局面。我們注重協調各種利益關系,統籌經濟與社會發展,加快推進和諧靜海建設。教育水平繼續保持全市前列。新建擴建5所中小學,加固維修34所學校,完成35所學校現代化達標建設,農村教學點撤並工作基本完成。18項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婦兒健康行動計劃穩步推進。縣醫院、大邱庄鎮醫院、獨流鎮醫院擴建工程進展順利,45所村街衛生室實現達標。7個鄉鎮文體活動中心完成主體工程。人口和計劃生育繼續保持低生育水平。國家級食品安全示範縣通過驗收。安全生產監管體系進一步完善。一批信訪積案得到妥善解決。「平安靜海」建設深入推進,社會穩定,治安狀況保持良好。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扎實推進。民族、宗教、僑務、檔案、審計、監察等工作得到加強。婦女兒童、老齡及雙擁、人防、民兵預備役等工作取得新成績。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案議案辦結率達到100%,滿意率達到98%以上。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面對異常復雜的局面,我們臨危不亂,逆勢而上,保持了強勁的發展態勢,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全縣上下團結一心、共同奮斗的結果。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人民,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所有關心支持靜海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過去一年的實踐啟示我們,做好新形勢下的政府工作,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這是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根本保證;必須堅持以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開展工作,以飽滿的熱情和必勝的勇氣推進工作;必須把開拓創新作為強大動力,打破常規,銳意改革,不斷為長遠發展拓展空間、注入活力;必須堅持不懈改善保障民生,努力使全縣人民及時享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真正對人民負責,讓人民滿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要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主要是:經濟綜合實力不夠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任務繁重;「兩城三區六園」規劃管控力度有待提高;環境污染和市容環衛整治的任務依然艱巨;群眾生產生活中還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力度需進一步加大;服務型政府建設需進一步加強。對於上述問題,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❾ 潛江的工業怎麼樣
潛江的工業還好吧,至少在湖北的縣域經濟中是比較強的。
2011年潛江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677.44億元,增長53.9%;工業增加值195.6億元,增長20.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75家;工業主導地位進一步增強,工業佔GDP的比重較上年提高4個百分點,工業貢獻率高於全省9個百分點。
市委七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工業「三年倍增計劃」,即到2014年工業總產值達到1500億元,年平均增長30%以上,實現工業三年翻番目標,這對「十二五」時期潛江市工業發展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大園區建設力度空前。3月7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工業園區動員大會,大園區建設拉開序幕。全年投資7億多元,完成70平方公里的大園區總體規劃,環評和土地修編工作,完成了730多戶房屋拆遷、432套還建房建設和2000多戶還建房選址、征地工作,啟動了章華南路擴寬、翰林路西延、袁光大道南延、王周線鹽化產業園通道等主幹道建設工作。
工業項目投入創歷史新高。制定並完善了重大項目「四個一」工作機制,強力推進金華潤化肥「4052」工程、金澳科技百萬噸延遲焦化、永安葯業環氧乙烷、華山水產甲殼素深加工等重大項目建設,全年竣工投產項目24個。工業投入完成72億元,同比增長44%。投資19億元的大雄??江漢城、投資11億元的中倫國際紡織城等一批重大物流項目全面啟動建設。
工業產品首次榮膺「中國馳名商標」。湖北幸福鋁材有限公司生產的「宮殿」牌鋁型材,湖北省潛江市華山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良仁」牌小龍蝦榮獲中國馳名商標,這在潛江市尚屬首次。
「全友」入駐華中傢具產業園。全友家私於11月28日舉行了奠基儀式,標志著全國傢具行業龍頭企業正式入駐華中傢具產業園,極大地提高華中傢具產業園的影響和地位。華中傢具產業園規劃總面積3萬畝,計劃投資300億元,一期工程全面展開,總投資48億元,當年完成20億元,有45家企業簽約,22家企業加緊建設,成為工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產學研活動成效顯著。9月17—18日,第七屆中國·湖北產學研合作項目洽談會在武漢科技會展中心舉行,潛江市舉辦了專場簽約活動。相關企業與有關院校現場簽約5個產學研合作項目,合作協議金額4.32億元。湖北省潛江市華山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的「十萬噸蝦殼資源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產學研合作項目獲得「天翼杯」產學研合作重大成果獎。授予潛江市「最佳組織獎」稱號。
匯橋擔保融資突破10億元。市匯橋擔保公司自2005年3月成立以來,累計擔保融資32.7億元。2011年為171家企業擔保融資10億元以上。
開展「百日會戰」環境整治活動。環保部、省環保廳對潛江經濟開發區企業環保問題進行督查後,市委、市政府動員全市企業開展 「百日會戰」環境整治行動,有力地推動了企業達標排放。
齊力華盛按期淘汰落後產能。齊力華盛82KA電解槽納入國家淘汰落後產能目標任務。12月20日以前齊力華盛鋁廠212台82KA電解槽4.7萬噸產能全部停槽,經省淘汰落後產能領導小組辦公室驗收合格。這是潛江市執行國家產業政策最大的一次關停行動。
❿ 現代絲路寒旱農業三年倍增行動的「五個一」機制指什麼
摘要 ,建立省市縣三級「一個產業一套班子、一套實施方案、一套扶持政策、一套專家團隊、一套考核體系」的「五個一」推進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