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工業物聯網涉及哪些技術
1、智能數據採集技術:工業互聯網發展需具備低成本、精確、高效且智能的數據採集技術,數據採集技術是智能製造應用的基礎。
2、網路技術:網路技術為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技術之一,各種數據及信息在系統不同層面和區域間均通過網路進行傳輸。
3、信息處理技術:通過智能化工廠生產線所採集的數據量龐大,有效清洗、脫敏、分析、存儲數據並產生對企業及生產線具有建設性意義的回饋和應用,是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核心技術之一。
4、安全技術:利用工業互聯網技術,用戶可通過視頻及網路數據傳輸實時監控作業人員所處的作業環境中是否存在危險因素並分析周邊危險系數,來保障工作安全。
這一塊可以參考圖撲的IoTopo及HT for Web;
除了IoTopo,HT for Web 也非常適用於實時監控系統的界面呈現,廣泛應用於電信網路拓撲和設備管理,以及電力、燃氣等工業自動化 (HMI/SCADA) 領域。
HT for Web 提供了一套獨特的 WebGL 層抽象,將 Model–View–Presenter (MVP) 的設計模型延伸應用到了 3D 圖形領域。使用 HT for Web 您可更關注於業務邏輯功能,不必將精力投入復雜 3D 渲染和數學等非業務核心的技術細節。
『貳』 物聯網將如何顛覆傳統製造業
如果不是親耳聆聽PTC全球CEO賀普曼(James Heppelmann)關於物聯網將如何變革傳統製造的演講,我對一個革命性時代即將帶來的顛覆性影響恐怕不可能有那麼深切的感受。
6月的波士頓陽光明媚、氣候宜人。這里既是美國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也是僅次於矽谷的東部創新中心。賀普曼的演講正是2014年PTC全球用戶大會(PTC Live Global 2014)開場。來自全球約2,000多名用戶代表和媒體出席了此次大會。作為《福布斯》中文版的代表,我應邀參加。
自通訊技術誕生以來,全球1/3的人口通過電話、手機、互聯網連接。2010年則被物聯網發展的一個里程碑:物體的連接數量超過人的連接數量。更重要的是,這一物與物連接的趨勢在加速發展,「萬物互聯」(Internet of Everything)似乎已經勢不可擋。
據IDC預測,2016年,物聯網產品及解決方案創造的市場價值將達到1.9萬億美元;麥肯錫則把物聯網視為改變生活、商業和全球經濟的12大顛覆性技術之一,2025年的市場規模預計達6.2萬億美元,是3D列印市場的10倍。
「物聯網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互聯網,」 賀普曼說,互聯網強調『人』的連接,而物聯網強調的是『物』,「萬物互聯的世界產生的變化就是創新的驅動力。」
在賀普曼看來,物聯網時代之所以會到來,離不開三大因素的激勵:
晶元的發展——摩爾定律使得晶元的計算速度在過去幾十年間飛速發展;
通信的發展——各種通信技術讓聯結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智能產品(也就是「物聯網」中的「物」)的發展。
大約1年多前,賀普曼和全球知名的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Michael E.Porter)聯合啟動了一項關於物聯網時代製造業、智能連接產品的研究。「我們的研究發現,智能連接產品的爆炸式增長將重新定義整個產業鏈條,並會對產業結構產生影響,也會改變競爭者參與競爭的戰略,」賀普曼說,「這將是對所有人都產生巨大影響的大事,甚至這變化之快和顛覆性讓人覺得有些可怕。」
「世界在變化,我們製造的產品在變化,產品產生價值的源泉也在變化,而且在轉移。」賀普曼說。那麼,物聯網對傳統製造業究竟會產生哪些徹底改變呢?賀普曼從三方面做了解析。
首先,原先硬體創造的價值正在被軟體創造的價值所共享,與硬體相關聯的軟體創造的價值將超越以往任何時候。賀普曼以智能手機為例,說明了軟體與硬體結合在產品銷售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我們很多製造業客戶告訴我,他們的產品有幾百萬、甚至數千萬行代碼,他們也可以算得上軟體公司了。」賀普曼說。
在中國製造業領域,這一趨勢同樣在發展。例如,風機製造商遠景能源在幾年前就已經把自己從傳統風機製造商升級到了「智能風機製造商」,通過為風機增加感測器、編寫軟體代碼,從而實現智能化控制和運營。
其次,聯接讓我們對智能硬體在軟體方面的創新提供了新的選擇,從而創造「新的智能」。雲計算的顛覆性由此體現。在製造智能聯接產品時,人們可以選擇把大部分軟體直接與硬體集成,這樣可以得到更快的響應速度、較低的網路依賴程度和更高的安全性;也可以把所有的應用都放在雲端,如此一來,硬體變成了終端介面,製造的復雜度會大大降低,而所有有價值的應用可以通過網路靈活配置,選擇更廣、更新更快,硬體的價值也會因此降低;當然,也可以二者結合,把部分核心功能做成嵌入式軟體,而把一些應用放在雲端。
第三,智能連接產品會帶來商業模式的變化——從銷售產品到銷售服務。飛利浦照明的模式創新是一個典型案例,他們改變以往銷售燈具的模式,與華盛頓地區的停車庫簽訂為期10年的照明服務合同,並為這些車庫安裝LED燈。「LED燈是一次性投入較大的昂貴照明器材,但從節能和效率來說,優勢明顯。」賀普曼解釋說。毋庸置疑,讓客戶一次性投入安裝昂貴的LED燈的挑戰很大。但飛利浦採取新服務模式,他們可以從每年節約出來的200萬美元的能源開支中獲得充足的利潤。服務期間,飛利浦不僅需要提供高品質產品,還要持續做好服務——通過感測器、晶元讓照明智能化,從而通過系統平台監控、運營和服務。從模式上來看,這是雙贏的——用戶得到他們需要的「舒適」,而製造和服務提供商取得了穩定而源源不斷的利潤。
那麼,製造業企業應該讓傳統產品具備哪些「新能力」才能讓它們具備智能連接產品的特性呢?賀普曼從4個方面進行了描述,分別是:監控能力、控制能力、優化能力和自動化能力。
激情澎湃的賀普曼曾經是一位工程師和創業者,在他的帶領下,PTC從產品設計軟體跨越到協同設計、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物聯網平台等領域,近年來公司保持了持續增長態勢,並且通過收、並購完善自己在製造業全生命周期軟體工具和平台各環節的布局。賀普曼自己也是一位物聯網體驗的超級粉絲。演講中,他現場演示通過網路遠程式控制制自己房屋中的各種智能產品設備,讓觀眾親眼目睹了家中能源管理、娛樂系統、安全系統盡在一鍵掌握中的場景。
以上由物聯傳媒轉載,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叄』 物聯網時代傳統企業應如何變革
物聯網的發展是時代的進步,個人認為物聯網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其宗旨是減少投入,提升效率。
就我們無錫愷易在農業物聯網的研發和應用來講,也是為了減少農業生產中人力物力的投入,提供農產品品質,既是對傳統農業的升級,也促進農戶自身發展。
物聯網對其他行業的影響也類似的,技術帶起技術人員,技術人員助推整體發展。
以上僅個人觀點,和公司無關。
『肆』 物聯網時代到來,傳統產業會面臨怎樣的對手
根據調研公司Newzoo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底,全球智能手機保有量約為33億,幾乎接近瓶頸,平均換機周期則已經拉長至2.7年,出貨量的增長曲線不再上揚已成定局。
這並不難以理解,物聯網所創造的新需求並不是憑空而生,諸如電視、空調、冰箱乃至燈具、門鎖等等商品消費需求是天然存在的,物聯網只不過是在賦予後者們擁抱智能升級換代能力的同時開拓了一個萬億級的新興市場。有趣的是,這也決定了智能手機將很難繼續延續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核心中樞一般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家庭場景中的智能電視大屏、出行場景的智能汽車等都將有更大可能成為物聯網時代的入口存在。
『伍』 物聯網是如何應用到工業領域的
目前,物聯網技術在產品信息化、生產製造環節、經營管理環節、節能減排、安全生產等領域得到應用。
1、物聯網技術在產品信息化領域的應用
產品信息化是指將信息技術被物化在產品中,以提高產品中的信息技術含量的過程。推進產品信息化的目的是增強產品的性能和功能,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促進產品升級換代。目前,汽車、家電、工程機械、船舶等行業通過應用物聯網技術,提高了產品的智能化水平。
在汽車行業,物聯網汽車、車聯網、智慧汽車等逐漸興起,為汽車工業發展注入新動力。2010年6月,針對物聯網在汽車行業的應用,國際標准化組織提出了全網車(The
Fully Networked
Car,FNC)的概念,其目標是使汽車駕駛更安全、更舒適、更人性化。通用汽車推出了電動聯網概念車EN-V,通過整合GPS導航技術、Car-2-Car通信技術、無線通信及遠程感應技術,實現了自動駕駛。車主可以通過物聯網對汽車進行遠程式控制制。例如在夏季,車主可以在進入停車場前通過手機啟動汽車空調。在車輛停放後,車載監控設備可以實時記錄車輛周邊的情況,如發現偷竊行為,系統會自動通過簡訊或撥打手機向車主報警。汽車晶元感應防盜系統可以正確識別車主,在車主接近或遠離車輛時自動打開或關閉車鎖。售後服務商可以監測車輛運行狀況,對故障進行遠程診斷。Car-2-Car通信技術可以使車輛之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避免對撞或追尾事故。
在家電行業,物聯網家電的概念已經出現,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將促進智能家電的發展。美的集團在上海世博會上展示了物聯網家電解決方案。海爾集團推出了物聯網冰箱和物聯網洗衣機,小天鵝物聯網滾筒洗衣機已進入美國市場。小天鵝物聯網滾筒洗衣機專門針對美國新一代智能電網進行設計,能識別智能電網運行狀態及分時電價等信息,自動調整洗衣機的運行狀態以節約能耗。
在工程機械行業,徐工集團、三一重工等都已在工程機械產品中應用物聯網技術。通過工程機械運行參數實時監控及智能分析平台,客服中心可以通過電話、簡訊等糾正客戶的不規范操作,提醒進行必要的養護,預防故障的發生。客服中心工程師可以通過安裝在工程機械上的智能終端傳回油溫、轉速、油壓、起重臂幅、伸縮控制閥狀態、油缸伸縮狀態、回轉泵狀態等信息,對客戶設備進行遠程診斷,遠程指導客戶如何排除故障。
2、物聯網技術在生產製造領域的應用
物聯網技術應用於生產線過程檢測、實時參數採集、生產設備與產品監控管理、材料消耗監測等,可以大幅度提高生產智能化水平。在鋼鐵行業,利用物聯網技術,企業可以在生產過程中實時監控加工產品的寬度、厚度、溫度等參數,提高產品質量,優化生產流程。在家電行業,海爾集團在數字化生產線中應用了RFID技術,提高了生產效率,每年可節省1200萬元。
3、物聯網技術在經營管理領域的應用
在企業管理方面,物聯網技術主要應用於供應鏈管理、生產管理等領域。
(1)在供應鏈管理領域的應用
在供應鏈管理方面,物聯網技術主要應用於運輸、倉儲等物流管理領域。將物聯網技術應用於車輛監控、立體倉庫等,可以顯著提高工業物流效率,降低庫存成本。海爾集團通過採用RFID提高了庫存管理水平和貨物周轉效率,減少了配送不準確或不及時的情況,每年減少經濟損失達900萬元。鶴山雅圖仕印刷有限公司的RFID應用項目實施3年來,成品處理效率提高了50%,差錯率減少了5%,人力資源成本減少了2700萬元。
(2)在生產管理領域的應用
在紡織、食品飲料、化工等流程型行業,物聯網技術已在生產車間、生產設備管理領域得到應用。例如,無錫一棉開發建立了網路在線監控系統,可對產量、質量、機械狀態等9類168個參數進行監測,並通過與企業ERP系統對接,實現了管控一體化和質量溯源,提升了生產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檔次。此外,還可以及時、准確地發現某台(某眼、某錠)的異常情況,引導維修人員有的放矢地工作。
山東泓坤紡織有限公司車間溫濕度監控物聯網應用系統由前端設備、控制設備和管理後台組成。前端設備主要是各類溫濕度感測器,負責實時採集車間環境數據並上傳到控制設備;控制設備負責將各感測器數據通過GPRS網路上傳到管理後台,並通過LED顯示屏實時顯示溫濕度數據。如果環境數據超過既定的閥值,管理後台將通過簡訊等方式提醒相關工作人員,以便及時採取必要措施。該系統的應用使布機的作業效率從原先的70%左右提高到目前的90%。
4、物聯網技術在節能減排領域的應用
物聯網技術已在鋼鐵、有色金屬、電力、化工、紡織、造紙等「高能耗、高污染」行業得到應用,有效地促進了這些行業的節能減排。智能電網的發展將促進電力行業的節能。江西電網公司對分布在全省范圍內的2萬台配電變壓器安裝感測裝置,對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實現用電檢查、電能質量監測、負荷管理、線損管理、需求側管理等高效一體化管理,一年來降低電損1.2億千瓦時。
利用物聯網技術建立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可以對工業生產過程中排放的污染物COD等關鍵指標進行實時監控,為優化工藝流程提供依據。
5、物聯網技術在安全生產領域的應用
物聯網已成為煤炭、鋼鐵、有色等行業保障安全生產的重要技術手段。通過建立基於物聯網技術的礦山井下人、機、環監控及調度指揮綜合信息系統,可以對採掘、提升、運輸、通風、排水、供電等關鍵生產設備進行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可以監測溫度、濕度、瓦斯濃度等。一旦感測器監測到瓦斯濃度超標,就會自動拉響警報,提醒相關人員盡快採取有效措施,減少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的發生。通過井下人員定位系統,可以對井下作業人員進行定位和跟蹤,並識別他們的身份,以便在礦難發生時得到及時營救。
二、工業領域物聯網技術推廣策略
物聯網技術在工業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是建設「智慧企業」,發展「智慧工業」的關鍵技術。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物聯網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
一是推進物聯網技術在產品信息化中的應用。鼓勵企業將物聯網技術嵌入到工業產品中,提高產品網路化、智能化程度。重點在汽車、船舶、機械裝備、家電等行業推廣物聯網技術,推動智慧汽車、智能家電、車聯網、船聯網等的發展。推進電子標簽封裝技術與印刷、造紙、包裝等技術融合,使RFID嵌入到工業產品中。
二是在生產製造環節推廣物聯網技術,提高工業生產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通過進料設備、生產設備、包裝設備等的聯網,發展具有協作能力的工業機器人群,建設「無人工廠」,提高企業產能和生產效率。
三是在經營管理環節推廣物聯網技術,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在供應鏈管理、車間管理等管理領域推廣物聯網技術。
四是推進物聯網技術在工業節能減排領域的應用。利用物聯網技術對企業能耗、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對能耗、COD、SO2等數據進行分析,以便優化工藝流程,採取必要的措施。
五是推進物聯網技術在工業安全生產領域的應用。利用物聯網技術對工礦企業作業設備、作業環境、作業人員進行實時監測,對溫度、壓力、瓦斯濃度等數據進行分析,當數據超標時自動報警,以便有關人員及時採取措施;或自動停機、切斷電源、加大排風功率等,以避免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陸』 工業物聯網怎麼做
一、將真實的加工製造連接到工業4.0
如果使用了工業4.0技術,一個新的加工製造生產線可以實現多達25種的產品變化,同時將產量提高10%,庫存減少30%。工業4.0架構的應用讓製造商在生產過程中可以獲得更豐厚的投資回報率。
工業4.0是一場工業的革命,目的是將信息技術(IT)的虛擬世界、機器的物理世界以及互聯網合為一體。其中心是將具有IT功能的所有工業領域都整合起來。這些科技提高了靈活度和速度,能夠使產品更具有個性化,生產更高效且規模可擴展,以及在生產控制方面具有更高的可變性。機器與機器之間的通訊和先進的機器智能化,提高了工藝的自動化水平,並帶來了更多的自我監控以及實時數據。開放的基於Web的平台會增加製造企業的競爭力。
1.分布式智能
這里說的分布式智能是指在智能傳動和控制技術網路的機器設備中,加入盡可能多的智能和控制功能、或者單獨的傳動軸,而不是從一個中央處理單元(CPU)來處理所有的動作。
擁有機器層面的過程數據並決定用它做什麼,反映出了人們相信一台機器可以經過裝備使用過程數據做一些事情並且獨自改善工藝流程,諸如實現調整產量、更加有效率的利用能源等目標,而不是依賴「雲」來處理所有這些任務。
聯網的機器可以與更高的生產線級別、工廠級別以及企業級別的網路進行通訊,從而能夠實現對特定事件或特定產品的實時調節。集成了傳動的伺服馬達和無機櫃傳動系統將傳動組件和運動邏輯順序放到了單獨的軸向上。
2.快速連接
那些允許數據在整個企業架構中自由流動的系統,往往需要持續的投資和改進。一家工業4.0工廠車間所產生的大數據和信息流,可能會讓公司的網路不堪重負。我們該如何改進自動化系統中的硬體和軟體的功能,使這種設計流程更簡單、花費更少的時間以及更加開放?通訊路徑隨著其創建和實施而變得更加流暢。在決定應該使用現場匯流排的什麼功能時,應該看一下生產平台是否支持例如OPC
UA(來自於OPC基金會)這樣的標准。消除不同供應商系統的障礙,而且對通訊和控制平台採取一種更加開放的方式很重要。
3.開放標准和系統
重點是要思考系統到底「開放」到什麼程度,是否支持新興的通訊協議和軟體標准,以及開放的獨立組件如何讓工業4.0成為現實。
開放標准允許基於軟體的解決方案可以更加靈活地集成,並有可能將新的技術移植進現有的自動化架構中。開放的控制和工程軟體也沿著這個方向將自動化和IT軟體程序之間的間隙彌合。一個開放的控制器核心能夠使用常用的高級IT語言(例如Java和C++)來創建自動化應用程序。
一台機器的操作應該支持與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進行簡單的連接。軟體可以藉助控制器與3D模型軟體的連接來加快自動化系統的設計和調試。一個運動控制器可以與模型之間發送指令以及接收反饋,使得機器的功能性在機械設計階段通過運動控制就得到優化。這也讓機器測試和編程可以在調試之前進行。在部件訂貨、組裝機器之前,虛擬機器可以用來進行測試並完善設計。
4.實時數據整合
在工業4.0的工廠里,可能利用實時的機器和工廠性能數據來改變自動化系統和生產工藝的管理方式。不用捕捉並分析數月以來有價值的關於生產率、機器停機時間或者能源消耗的數據,支持工業4.0的平台能夠將數據整合到常規的工廠管理報告之中。這會讓製造商和機器具備詳細的信息來執行快速的工藝和生產變更,以實現產品滿足特定客戶需求的願景。
5.自適應性
現實世界中的主動性可以讓生產更加連貫並以需求為導向。科技幫助生產線變得主動。目標就是讓工作站和模塊可以適應個性化的客戶或產品需求。
在一個製造液壓閥的工廠里,一套新的自適應組裝生產線在每一件被加工件上都使用射頻識別晶元。生產線上的9個智能站會識別出最終產品是如何被裝配的,以及哪些工具設置和操作步驟是必須的。每個相關加工件都帶有藍牙標簽,會自動將信息傳送給裝配站。裝配步驟信息會根據不同的產品以及相關加工件的技術水平不同而顯示出來。該生產線可以生產一批相同尺寸的液壓閥,也可以不需要人工干預就能生產25種不同產品型號。不再需要設定時間或者多餘的庫存。這使得生產線的產量增加了10%,庫存減少了30%。
二、讓工業4.0和IIoT在智能工廠里運行
工業4.0和工業物聯網(IIoT)能夠為設備(從感測器到大規模控制系統)、數據和分析之間提供更好的連接性,Beckhoff自動化的TwinCAT產品專家Daymon
Thompson這樣認為。感測器和系統需要網路連接來共享數據,分析有助於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物聯網主要包括4個基本元素:實體的設備、與設備之間的雙向連接、數據以及分析。設備可以是小到一個感測器大到一個大規模控制系統中的任何一種。感測器和系統需要與更大的網路進行連接,以共享由感測器或系統產生的數據。對此數據進行的分析會產生可執行的信息,其結果是讓人們做出精明的決策。
在IIoT的實際應用中,
企業通過將設備或資產連接到雲或者本地信息技術(IT)設施上來進行數據的採集和傳送。然後對採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發現設備或資產更多的潛在信息,防患於未然。
例如
,監控機械組件運行溫度的感測器可以追蹤任何異常狀況或者偏離底線的情況。這使公司可以主動地處理不希望發生的行為,從而在可能造成有害危險的系統故障加劇之前進行預測性維護,否則這些系統故障可能會導致工廠停機以及生產收益損失。這種類型的信息有助於企業新產品的設計、系統性能效率的提高以及實現利潤的最大化。
工業4.0讓加工製造更靈活
在一個生產製造流程,甚至是整個供應鏈中,通過連接性推動更多的新發現和系統優化,這是工業4.0的核心概念之一,這種科技進步也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
工業4.0工作組成員、德國國家科學與工程院Acatech,將18世紀蒸汽機的發明和廣泛使用定義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革命是20世紀早期在裝配線上使用傳送帶。第三次革命是在20世紀中葉開發出來的微電子學、PC和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第四次革命是將PC和機器連接到互聯網,並啟用信息物理系統(CPS)。
工業4.0要求傳統的生產製造工業實現計算機化。使用物聯網和信息物理系統的概念會幫助實現「智能工廠」的目標,使生產製造具有前所未有的靈活性和非常高的精益生產效率。在生產製造中,一個顯著的特點是重點關注的領域從產品本身擴展到了生產這些產品的工藝上。
製造商需要靈活的生產線來適應快速變化的客戶需求。靈活的機器運行能夠生產很多類型的產品,通過調整批量大小來獲得更高的生產利潤,這使得同一個生產線可以運行更復雜的混合產品以適應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
『柒』 物聯網+ 傳統產業是如何被改造的
物聯網技術」這一概念的誕生,可以追溯到1999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大學MIT Auto-ID中心Ashton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時最早提出來的。所謂RFID,是指一種感測器技術,RFID技術是融合了無線射頻技術和嵌入式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技術,廣泛應用於自動識別、物品物流管理等領域。
在2005年國際電信聯盟(ITU)發布的同名報告中,物聯網的定義和范圍已經發生了變化,覆蓋范圍有了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於RFID技術的物聯網。也就是在2005年,物聯網技術得到普及,人們對於物聯網的認識不再存留於表面。
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不僅僅是對中國,對於全球經濟都有重大影響。一方面由於物聯網技術的普及,可以大大提高經濟效率,節約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全球經濟復甦提供動力。
物聯網技術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
無論是智慧交通、智慧醫療還是智慧教育等,都無可迴避的一個話題,那就是物聯網對傳統產業的影響。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超乎人們的想像,手機、電視、甚至是手錶都能夠上網,人們不知道下一個改變的將會是什麼?但是它卻對於傳統行業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甚至決定傳統行業未來命運。
不同於互聯網,物聯網將人們的生活信息化,無時無刻不進行信息交流,大大提升了人們獲取信息的能力,從而使許多行業生產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目前,人們對物聯網技術的實際應用感受最深的莫過於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所涵蓋的交通信息系統、管理系統、公共公交系統、車輛控制系統、貨運管理系統、電子收費系統以及緊急救援系統。物聯網對於交通領域的影響在於運用先進的定位技術、實時掌控交通動態,選擇最優出行路線,實現車輛調控,甚至實現車輛的無人駕駛。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公共出行交通,在車輛管理中心,根據車輛實時狀態合理安排發車、收車計劃是至關重要的。在早晚上班高峰,無論是公交還是地鐵,增加運營車輛,減少發車間隔,以確保安全運送超量的乘客。目前,地鐵能夠實現的最快發車間隔是前車出站後車進站。近乎零間隔的發車,依賴於物聯網技術的准確的感測系統與定位系統,得以實時掌握列車動態,更依賴與其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和容量。
隨著物聯網的突飛猛進,原有的通信技術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壯大的物聯網的需求。在北京,已經實現地鐵的無人駕駛。無人駕駛對於技術的需求不僅僅是准確、迅速、及時還要穩定。
在這種背景下通信5G應運而生。為物聯網而生的5G技術不同於之前的4G、3G、2G,它不僅僅是移動通信技術,更是多種無線接入技術演進集成後解決方案的總稱。
單看傳輸速度,5G技術是原有4G的100倍,不僅如此,高容量能夠支持多種設備連接,500公里/小時的移動性,增加了網路穩定性,使萬物互聯成為可能,更為交通領域的無人駕駛奠定基礎,通過移動終端控制整個家庭網路的智能家居也成為可能。
不僅僅是交通、家居領域,在5G技術下,在線醫療、遠程手術都將成為可能。遠程手術,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醫生通過患者現場手術影像,將醫生的動作轉化為數字信息傳遞給患者,控制當地醫療器械操作。這種可能,如果轉化為現實,則為落後地區醫療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目前各國已開始搶食5G蛋糕,從全球范圍看,歐盟、美國、日本韓國均已開始部署5G項目的相關研發工作。相關廠商也開始布局5G領域。華為、中興通訊、大唐電信、中國移動等中國企業已投入巨資進行5G技術標準的研發。
5G技術的興起,不僅僅是原有技術的演進,更是一種創新和發展。而這種技術,給現有產業所帶來的並不是顛覆,而是與產業更加的深度融合,為萬物互聯提供了更強大的技術支撐。
以上由物聯傳媒轉載,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捌』 如何擁抱物聯網
步入移動互聯網時代,越來越多的移動終端開始接入企業或家庭網路,新的安全風險也隨之而來。而如今我們正在迎接物聯網時代——2016年每天已有550萬設備接入到互聯網,預計到2020年,接入設備數量更將超200億。由此不難預計,將會有更多的安全風險在物聯網時代涌現,所以在擁抱物聯網之前,先看國外媒體(networkworld)給出的幾個重要安全提示。
1、除非是必須,否則不要連接所有設備
物聯網的目標是人與物、物與物相連接,但就目前來看,並不是所有設備都適合接入網路。以家庭為例,電視已經有豐富的相關應用,所以接入網路已經成為「剛需」;但冰箱一類的設備,其實並沒有這類「剛需」,因此最好等待相關物聯網連接標准成熟後,再加入物聯網。
2、創建一個單獨的網路
現階段來看,如果除PC、筆記本、手機、Pad等終端要接入企業或家庭WiFi網路外,還有其他物聯網設備要接入WiFi網路,最好構建一個單獨的網路(利用多SSID或訪客網路功能),以保證基本的安全。
3、設置好接入密碼
目前安全防護的第一道方向就是接入密碼,因此密碼的設置非常重要,數字和大小寫字母的組合是最基本的要求,另外密碼位數建議為12位或以上。
4、關閉通用即插即用(UPnP)等功能
UPnP、遠程訪問等功能雖然讓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利,但隨著相關漏洞的爆出,其也給黑客帶來了輕松掌控你的網路的機會,因此除非必須要用,否則建議關閉這些有漏洞的功能。
5、固件盡量及時更新
這里所指的固件不僅僅是網路設備的,還包括物聯網設備,新固件可以及時修復漏洞,因此對於安全防護來說至關重要。
6、部署BYOD解決方案很關鍵
對於企業用戶而言,移動互聯時代的BYOD浪潮已經讓安全威脅不斷涌現,因此在物聯網時代的初期,部署BYOD解決方案更加成為必需。
7、警惕雲服務
不少物聯網設備將與雲相連,屆時數據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就顯得尤為重要,請選擇提供加密傳輸的網路,否則數據安全難以得到保障。
8、讓網路變得可視化
網路可視化已經成為當前網路安全防護的關鍵,特別是面對未知威脅時,只要「看得見」的網路,才能發現異常行為,從而避免網路被攻擊。而即使網路已被攻擊,也能及時發現攻擊行為,從而阻止數據信息的丟失。
『玖』 如何理解目前的工業物聯網
工業物聯網是將具有感知、監控能力的各類採集或控制感測或控制器以及泛在技術、移動通信、智能分析等技術不斷融入到工業生產過程各個環節,從而大幅提高製造效率,改善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和資源消耗,最終實現將傳統工業提升到智能化的新階段。從應用形式上,工業物聯網的應用具有實時性、自動化、嵌入式(軟體)、安全性、和信息互通互聯性等特點
在中國當前政策利好的環境下,未來15年僅在製造業,工業物聯網就可創造1960億美元的累計GDP增長。同樣在新基建的推動下製造業企業有了更多值得期待的地方。
目前工廠自動化程度已經達到較高的水平,設備可以晝夜不停生產,企業人工成本下降了25%~30%。但是智能製造不等同自動化,工業互聯網技術的潛力還顯示在追求更高價值上,比如良率改善、數據決策等方面。
從發展趨勢來看,智慧化轉型已經成為社會各界共識,但並不是所有企業都像大企業那樣具有較高的信息化基礎和資本支撐。運營成本、技術難題、數據割裂以及資金問題成為了把企業擋在信息化浪潮之外致命壁壘,如何把企業扶上雲端,成為了關鍵。
「企業搭建數字化平台,必須打好信息化地基,只要在信息化的基礎上,才可以結合互聯的平台採集數據,通過分析平台給企業帶來價值。」圖撲軟體某負責人說道。
那麼如何將SMT/PCB行業較高的自動化與優秀的信息化管理相融合,基於 Hightopo 給出可以提高製造的信息化能力的解決方案。
圖撲軟體(Hightopo)是由廈門圖撲軟體科技有限公司獨立自主研發,基於HTML5標准技術的Web前端2D和3D圖形界面開發框架。非常適用於實時監控系統的界面呈現,廣泛應用於電信網路拓撲和設備管理,以及電力、燃氣等工業自動化 (HMI/SCADA) 領域。Hightopo提供了一套獨特的 WebGL 層抽象,將 Model–View–Presenter (MVP) 的設計模型延伸應用到了 3D 圖形領域。使用 Hightopo 您可更關注於業務邏輯功能,不必將精力投入復雜 3D 渲染和數學等非業務核心的技術細節。
多年來數百個工業互聯網可視化項目實施經驗形成了一整套實踐證明的高效開發流程和生態體系,可快速實現現代化的、高性能的、跨平台桌面Mouse/移動Touch/虛擬現實VR圖形展示效果及交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