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中國為什麼要工業化論文

中國為什麼要工業化論文

發布時間:2022-09-06 15:10:15

『壹』 國家為什麼要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

因為只有在我國人民現時生活已經有所改善的條件下,盡力增產節約,去建設我國的工業特別是重工業,才能大規模地發展農業,才能從根本上改善工人、農民和全體人民的生活,這是長遠的利益所在。

只有把我們眼前生活中的局部的利益,服從於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長遠的利益,這才是全體人民最高的根本的利益。



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年以來,我國不但經過了多次大規模的群眾斗爭,在各方面基本上完成了民主的社會改革工作。

而且在國民經濟恢復的過程中,已經開始了社會主義改造的工作,使各種經濟成份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創造了今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改造的有利條件。

斯大林同志一九二六年在「論蘇聯經濟狀況和黨的政策」一文中說:「人們有時忘記了,沒有一定的最低限度的資金,沒有一定的最低限度的後備,既不可能制訂任何工業計劃,也不能建設這樣或那樣『規模宏大』和『包羅萬象』的企業。」

這對於我們同樣是極其重要的指示。我們必須要有日益增長的財富積累和充分的後備金,並集中地加以使用,才有可能進行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建設。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社會主義工業化

『貳』 為什麼我們國家一定要建設工業化

工業化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由之路,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重要標志。走什麼樣的工業化道路,是決定工業化快慢和成功的關鍵。

為把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長期落後的農業大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強國,建國6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的工業化道路進行了不懈的探索。

20世紀50年代,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從中國的國情出發,選擇了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工業化道路,使我國這樣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建立起一個初具規模、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為中國的工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正確總結中國工業化建設實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對我國的工業化道路進行了全面改革,逐步打破了計劃經濟對工業發展的束縛,使中國工業獲得了持續高速發展。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新技術革命在全球的展開,世界經濟正從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轉變,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與時俱進勇於創新,在黨的十六大上提出「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工業化道路,從而為中國的工業化在新世紀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2)中國為什麼要工業化論文擴展閱讀:

工業化與城市化是推動經濟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動力,也是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的重要載體。中國已經基本實現了「三步走」發展戰略的前兩個目標,正處於變傳統農業社會為現代工業社會、變傳統農村社會為現代城市社會,實現工業化和工業現代化與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的過程中。

實踐的發展迫切需要理論界探討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內在發展規律及其相互之間內在互動關系,並據此來設計未來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的思路與政策舉措,保持工業化與城市化的協調發展,避免工業化脫離城市化;

或者城市化脫離工業化的不良傾向,使中國的工業化與城市化發展能夠少走彎路,甚至不走彎路,通過最短的路徑實現經濟社會的現代化和城鄉發展的一體化。

『叄』 為什麼今天的中國需要大力發展工業文化

1、工業文化可為製造強國建設提供精神動力。

工業精神在工業化過程中產生和發展,為工業生產活動提供深層次動力和支持的一種社會主導取向和共同價值觀。世界上最優秀的製造業,如德國製造、日本製造、瑞士製造,背後都有著一絲不苟的工業精神的支撐。

沒有工業精神支撐的工業化,終究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我國工業取得今天的偉大成就,也要歸功於中華民族偉大的工業精神。

2、工業文化為製造強國建設提供先進價值觀。

工業文化所蘊含的先進價值觀對製造強國建設具有先導作用。很多製造強國都注重培育並推動「倡導工匠精神、崇尚創新創造」等有助於工業發展的理念,進而加速工業生產技術和產品的創新,使其在工業革命中佔得先機。

3、工業文化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

中國製造行銷全球,但多是低端廉價產品,主要原因是產品的文化附加值不夠高,難以激發產品的研發創新。工業文化的培育和傳播,將促進更多的國內外消費者喜歡上中國文化,使用蘊含中國文化的產品,從而激發中國產品的創造熱情,推動中國製造轉向中國創造。

4、工業文化在傳播過程中,體現了顯著的生產力屬性,並與工業發展呈現出作用與反作用關系。

工業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成為提升工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人類在創造工業文明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地創造先進的工業文化,並逐步構建起整個社會的新的價值體系和道德規范,推動人類社會不斷前進。

5、中國工業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工業領域的具體體現,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在推進工業化的探索實踐中,孕育了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一系列先進工業文化典型,形成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愛國敬業等中國特色的精神寶藏。

改革開放以後,我國工業文化的發展更是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一些行業或領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成果,「勞模精神」「工匠精神」「企業家精神」等工業精神深入人心。

『肆』 為什麼建國初期必須進行大規模工業化建設

因為只有在我國人民生活已經有所改善的條件下,盡力增產節約,去建設我國的工業特別是重工業,才能大規模地發展農業,才能從根本上改善工人、農民和全體人民的生活,這是長遠的利益所在。

只有把我們眼前生活中的局部的利益,服從於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長遠的利益,這才是全體人民最高的根本的利益。

(4)中國為什麼要工業化論文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年以來,我國不但經過了多次大規模的群眾斗爭,在各方面基本上完成了民主的社會改革工作;而且在國民經濟恢復的過程中,已經開始了社會主義改造的工作,使各種經濟成份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創造了今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改造的有利條件。

機器大工業裝備國民經濟各部門,使國家由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通常以現代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優勢為其實現的標志。

由於具體條件不同,各國應走與本國情況相適應的工業化道路。我國在1952年制定的過渡時期總路線中,把「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作為全黨和全國人民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努力奮斗的「總任務」之一,並在隨後的實踐中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

『伍』 建國初期為什麼要走工業化道路

主要依靠以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拉動經濟增長,要想到2020年使GDP再翻兩番 ,就必須通過工業化道路的創新,為經濟增長做出更大的貢獻。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出發點 就在於,改變工業化的老思路,充實工業化的新內涵,提高工業化的水平和質量,進一步加快我國工業化的進程。

工業化是從以自然經濟為基礎的農業國轉向現代化國家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標志,在我國四個現代化中工業化處於主導地位。在很長時 間里,我國走的基本上是傳統的工業化道路,工業和整個經濟的增長所依靠的主要是物質和 人力資源的高投入,造成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落後以及生態環境的惡化。

(5)中國為什麼要工業化論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以工業為主導,把重工業作為在我國經濟建設的重點,優先發展重工業,以逐步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基礎工業體系和國防工業體系(這些事關國家獨立安全和國家富強)。同時必須注意發展農業和輕工業,這樣才可以為工業提供原料和市場,更好地供給人民生活的需要。

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以農輕重順序發展國民經濟。

一系列兩條腿走路的方針(發展工業和發展農業並舉、重工業和輕工業並舉、中央工業和地方工業並舉、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並舉、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並舉)。

『陸』 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意義是什麼

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意義是:只有在我國人民現時生活已經有所改善的條件下,盡力增產節約,去建設我國的工業特別是重工業,才能大規模地發展農業,才能從根本上改善工人、農民和全體人民的生活,這是長遠的利益所在;

只有把我們眼前生活中的局部的利益,服從於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長遠的利益,這才是全體人民最高的根本的利益。

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實現有利條件和必要條件:

有利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年以來,我國不但經過了多次大規模的群眾斗爭,在各方面基本上完成了民主的社會改革工作;

而且在國民經濟恢復的過程中,已經開始了社會主義改造的工作,使各種經濟成份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創造了今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改造的有利條件。

必要條件:斯大林同志一九二六年在「論蘇聯經濟狀況和黨的政策」一文中說:「人們有時忘記了,沒有一定的最低限度的資金,沒有一定的最低限度的後備,既不可能制訂任何工業計劃,也不能建設這樣或那樣『規模宏大』和『包羅萬象』的企業。」

這對於我們同樣是極其重要的指示。我們必須要有日益增長的財富積累和充分的後備金,並集中地加以使用,才有可能進行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建設。

『柒』 政治經濟學簡要說明我國為什麼要走新型的工業化道路

中國要走新型的工業化道路的原因在於:第一由於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以知識化、信息化為主要特徵的現代化已經提上日程,中 國必須將工業化與現代化結合起來,在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同時推進現代化,走與現代化相 適應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第二中國國情要求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中國是人口和資源大國,但同時又是人均資源的 窮國,這就要求我們克服傳統工業化的弊端,不能再以過度消耗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 換取工業和其他事業的發展。
拓展資料
什麼是新型工業化道路?
十六大報告中曾作了概括的描述。這就是: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路子。這條新路與傳統工業化相比,它的「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發達國家都是在工業化之後推進信息化的。我國是個發展中國家,近年來信息化發展很快。我們完全可以在工業化進程中推進信息化,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從而發揮後發優勢,實現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
第二,發達國家實現工業化特別是在快速發展時期,大多數是以消耗能源、犧牲環境為代價,負面影響是很大的。因此,我們在實現工業化過程中,特別強調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強調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
第三,在發達國家實現工業化過程中,機械化和自動化是主要著力點,從而導致失業問題的出現。我國的國情是人口多,勞動力成本比較低。這就要求我們在工業化進程中,處理好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與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關系、高新技術產業與傳統產業的關系、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關系,有意識地在推進工業化的同時擴大就業。很明顯,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在總結世界各國工業化經驗教訓基礎上,從我國國情出發,根據信息化時代實現工業化的要求和有利條件提出的,對於加快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必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捌』 新中國成立後為什麼要進行工業化

為了促進國民的經濟增長,改變我國工業落後的局面,促進新民主主義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

『玖』 1、為什麼要實現國家的工業化國家工業化的實現對當時的中國有什麼樣的作用

建國以來至改革開放前,中國實行計劃經濟,優先發展重工業,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按不變價格計算,1978年的工業增加值比1952年增長15.9倍,年均增長11.5%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2019)。

在這一階段,中國政府主要推行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農村人口主要從事農業生產,並為工業化發展提供積累,但很少直接參與工業化進程。因此,工業化的直接減貧效應並不明顯。

改革開放後,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工業蓬勃發展。工業化進程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兩個階段。1978-2002年,中國工業化全面興起,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導,輕重工業均衡發展。

2002年至今,中國深度融入全球經濟體系,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快速發展,重工業重新加速發展,推進增長方式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9)中國為什麼要工業化論文擴展閱讀:

工業化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業化通過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帶動其他產業發展、創造大量低門檻就業機會等方式推動減貧。中國工業不斷升級,產業的全球競爭力不斷提高,「水漲船高」的作用為參與工業化發展的貧困人口創造了可持續的增收機會。

中國長期堅持工業立國戰略,將工業發展作為經濟建設的重心,帶動了改革開放後經濟的高速增長,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1978-2018年,作為第二產業支柱的工業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基本保持在40%以上(國家統計局,2019)。

可以說,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能夠實現高達9.4%的年均增長率(國家統計局綜合司,2019),工業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引領和拉動作用。



閱讀全文

與中國為什麼要工業化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馬730全險多少錢 瀏覽:206
義縣到北票汽車票多少錢 瀏覽:660
華為手機如何應對蘋果汽車 瀏覽:773
在哪裡看賓士直播 瀏覽:50
寶馬車蹭一塊漆多少錢 瀏覽:23
進口賓士多久換機油 瀏覽:127
項城工業區電廠在哪裡 瀏覽:938
奧迪流量怎麼收費 瀏覽:461
汽車上的rdm什麼意思 瀏覽:646
達州鋰鉀工業園什麼時候建成 瀏覽:500
寶馬2系導航主機在哪裡 瀏覽:686
汽車如何防止二次點火 瀏覽:449
寶馬320li內拉手怎麼裝 瀏覽:336
淮陽有哪些品牌汽車 瀏覽:329
賓士專檢無訪問許可權怎麼回事 瀏覽:450
福州賓士s級多少錢二手 瀏覽:62
寶馬車最久用多久 瀏覽:588
寶馬3短軸和長軸怎麼區分 瀏覽:274
威海恆科工業園在哪裡 瀏覽:240
工業風會議桌哪裡有賣 瀏覽: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