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俄羅斯和美國各有什麼潛艇
美國:至少70餘艘核潛艇洛杉磯級62艘
弗吉尼亞級,計劃建10艘
海狼級3艘
彈道導彈俄亥俄級16艘
巡航導彈俄亥俄級2艘
每艘俄亥俄24枚三叉戟2
能帶12個分彈頭
因反導條約只帶5-8個
其餘的沒法算
水雷也能帶核彈頭 美國是世界上潛艇技術領先、數量最多的國家,共擁有潛艇70餘艘,全部為核動力潛艇,其中,戰略導彈核潛艇近20艘、攻擊型核潛艇50餘艘。戰略導彈核潛艇只有一個級別「俄亥俄」級,「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是美國「三維一體」戰略核力量的中堅,該級艇是美國至今建造的噸位最大、性能最先進、攜帶導彈最多的戰略導彈核潛艇,水下排水量18750噸,下潛深度400米,水下航速25節,每艘有24 個導彈發射筒,可發射24枚「三叉戟」戰略核導彈,每枚導彈可有8-12枚分彈頭,每枚分彈頭的核暴當量為10-47.5萬噸。
在50餘艘攻擊型核潛艇中主要是「洛杉磯」級,該級艇水下排水量6927噸、水下航速可達32節、下潛深度450米、武器總裝載量26枚,其中「戰斧」導彈8枚,「魚叉」導彈4枚和14枚魚雷。該型艇除有較強的對海攻擊能力以外,還有較強的對陸攻擊能力。 俄羅斯:有近50艘核潛艇(但有人說:俄僅有8艘戰略核潛艇具備作戰能力)一、4級9型91艘彈道導彈核潛艇:
H級(含H1\H2\H3型)、Y級、D級(含D1\D2\D3\D4型)、T級。(未包括正在建造的」北風「級)。
二、4級7型66艘巡航導彈核潛艇:
E級(含E1\E2型)、C級(含C1\C2型)、P級、O級(含O1\O2型)
三、7級11型90艘攻擊核潛艇:
N級、645級、V級(含V1\V2\V3型)、A級、S級(含S1\S2型)、M級、AK級(含AK1\AK2型)。(未含正在建造的亞森級和研製中的馬駒兒級)。
四、2級5艘輔助核潛艇:
」比目魚「級和」軍服「級深海研究型核潛艇。 北風之神」級 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是由俄著名的紅寶石中央設計局設計。據介紹,「北風之神」級潛艇長170米,艇寬13米,艇高10.5米,排水量1.7萬噸,最高航速26節。艇上裝有16個導彈發射筒、12枚洲際導彈(射程1.5萬公里)以及其它潛對空導彈和魚雷。預計2005年至2007年,「北風之神」級潛艇將配備目前俄最先進的「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在戰技性能上,屬於第五代戰略核潛艇的「北風之神」級比逐漸被淘汰的第四代「台風」級潛艇(見右圖)提高了許多,其火力更強大,隱身性能進一步提高,具有極強的先敵發現目標的能力。
據俄海軍艦隊總司令庫羅耶多夫分析,在未來戰爭中,戰略核潛艇的作用將進一步提升,它因具有機動靈活、便於隱藏、主動攻擊性強等諸多優勢而備受各國軍隊的青睞,而俄羅斯更為重視。「北風之神」級潛艇將與其它多用途核潛艇一起構成21世紀俄羅斯海軍的主戰潛艇。
目前,北德文斯克造船廠正在根據俄國防部訂貨建造4艘「北風之神」級潛艇,其中第一艘和第二艘都將在今年內建造完畢,並進行試航。預計從2003年起,俄將以每年建造1艘的速度用「北風之神」級潛艇替換正在服役的「台風」級潛艇.
「北風之神」10年磨一劍
7月28日,伊萬諾夫飛抵俄羅斯堪察加地區視察時向媒體透露,俄正在建造的「尤里·多爾戈魯基」號新一代戰略核潛艇將於2006年下水。該艇是俄羅斯新一代戰略導彈核潛艇955型「北風之神」級的第一艘。第二艘該級艇「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也將於2007年下水。目前,俄羅斯北德文斯克造船廠正在根據俄國防部訂貨共建造4艘「北風之神」級潛艇。從2006年起,俄以每年一艘的速度用「北風之神」級潛艇替換正在服役的「台風」級潛艇。
「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由俄著名的「紅寶石」中央設計局設計,艇長170米,艇寬13米,艇高10.5米,排水量1.7萬噸。俄羅斯計劃為這種最新型核潛艇裝備先進的「圓錘」洲際彈道導彈、自主防空導彈和魚雷。
第一艘「北風之神」早在1996年10月25日就舉行了開工儀式,工程代號為955。由於當時俄羅斯經濟狀況不佳,建造經費不能按時到位,新艇的下水時間一拖再拖。普京執政後表示為新艇單獨撥款,「尤里·多爾戈魯基」號的建造工程才進入正軌。到2006年該艇正式下水服役,正好是10年磨一劍。
「北風之神」神在哪裡?
由俄「紅寶石」中央設計局研製的新一代「北風之神」戰略導彈核潛艇,是近年來俄羅斯在潛艇製造領域一系列最新科研成果的集中體現。
它最大優勢是,突防打擊能力大大增強。「北風之神」將裝備「圓錘」新型3級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每艘「北風之神」可攜帶16枚「圓錘」導彈,每枚「圓錘」又可攜帶多達10個分導核彈頭,總數量最多可達160枚。同時,由於該型導彈採用固體燃料,維護成本顯著降低,發射准備時間也明顯縮短。
其次是隱形性能好,生存機動能力也大為增強。「北風之神」的排水量為1.7萬噸,比「台風」苗條修長得多,而且艇體表面敷設了厚度為150毫米的消聲瓦,並採用了獨特技術,進一步消除潛艇的紅外特徵、磁性特徵和尾流特徵,因此,「北風之神」噪音更小。它採用的隱形技術使敵方無論在水中還是在太空都很難發現它。
「北風之神」級還具有較強的自衛能力。「北風之神」潛艇擁有6具533毫米口徑的魚雷發射管,可攜帶魚雷和反潛導彈,還可以通過魚雷發射管布設水雷。俄海軍還考慮在潛艇上裝備速度達200節的「暴風雪」式高速魚雷以及新型潛射防空導彈……
「北風之神」誰與爭鋒?
俄海軍現役的戰略導彈核潛艇為6艘「台風」級核潛艇,與同期服役的18艘美國海軍「俄亥俄」級核潛艇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台風」級每艘每年2800萬美元的維修保養費用也顯得太高。因此,俄羅斯海軍迫切需要更先進的「北風之神」,來迎戰「俄亥俄」。
在隱形性上,「北風之神」的水下排水量比美國「俄亥俄」要小,速度比「俄亥俄」快,下潛深度更是超過「俄亥俄」150米,在水下更安靜。
在火力方面,「北風之神」配備16枚最先進的潛射「圓錘」洲際導彈,其射程可達2萬公里,圓概率偏差小於60米,可實施機動突防,是導彈防禦系統的剋星;而「俄亥俄」攜帶的「三叉戟」新改型導彈最大射程1.12萬公里,圓概率偏差為90米,技術指標稍遜一籌。「北風之神」上還裝備有大量的先進自衛武器,綜合火力明顯強於「俄亥俄」。
潛艇的電子系統一直是美國的強項,但新式的「北風之神」在這方面有較大的改進。艇上安裝一套「公共馬車」型自動作戰控制系統和一套新型聲吶系統,該系統包括艇艏、舷側和拖曳陣聲吶,與「俄亥俄」相比並不遜色。
綜合比較,「北風之神」的總體性能要強於美國「俄亥俄」。出於國家戰略利益的需要,俄海軍必然堅定發展新一代的彈道導彈核潛艇,以彌補現有艦艇與美國之間的差距。
2. 戰略核潛艇和戰略轟炸機相比,哪個更厲害呢
戰略核潛艇和戰略轟炸機相比,其實就是各有千秋,各有各的用途,不能相互替代。
核力量的「三位一體」就是所謂的三位一體必須是同時具有從海洋(戰略核潛艇)、陸地(路基戰略導彈)和空中(戰略轟炸機)投送戰略核武器的能力。具備三位一體的國家只有中國、俄羅斯和美國。
如果單純比較威武器力一般來講是戰略核潛艇最厲害了。
目前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核潛艇就是俄羅斯(前蘇聯)台風級戰略核潛艇,也是目前為止世界上人類歷史上建造的最大的潛艇,由著名的紅寶石設計局設計完成。台風級水上排水量23200噸,水下排水量48000噸;最大長度172.8米,最大寬度23.3米,平均吃水11.0米。
▲B52在越南戰場地毯式轟炸
而戰略轟炸機的用途更為靈活,不但用於執行常規轟炸、還可以用戶執行戰略核打擊任務,所以戰略轟炸機可以核常兼備,例如美軍的B52,B2,B1,都曾在局部戰爭中大顯身手。考慮到目前各國防空實力可以遠距離擊落非隱身的戰略轟炸機,戰後的戰略轟炸機從未執行過投擲核彈的作戰任務。
綜上所述,在成熟的「三位一體」核打擊體系中,威懾力最大、地位最是戰略核潛艇。但是要想對敵人形成全面的戰略核威懾,那就必須從陸地天空和海洋同時發出威脅。陸地上有路基洲際導彈,海里有戰略核潛艇,空中有戰略轟炸機,這樣就構成了全面均衡的「三位一體」核力量體系,這樣的構成將使戰略核威懾能力將更加全面。同時,如果戰略轟炸機擁有超強突防能力的話,那被敵人攔截的概率也就隨之減小了。還有一點其實也非常重要,戰略轟炸機是一款真正的能夠抵達世界任意角落的大航程飛機,路基洲際導彈和戰略核潛艇並不能替代戰略轟炸機的作用。所以在成熟的「三位一體」體系裡面,陸地、海洋、空中缺一不可。
3. 戰略核潛艇和戰略轟炸機相比,哪個更厲害
戰略核潛艇和戰略轟炸機,都屬於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一部分,綜合分析的話,戰略核潛艇要更占據優勢。從裝備數量來看,單艘核潛艇的載彈量要遠高於單架戰略轟炸機,一艘核潛艇能夠攜帶數十枚核彈頭,而戰略轟炸機最多隻能攜帶十幾枚核彈頭。從打擊的范圍來看,戰略核潛艇如果不能發射洲際導彈,打擊能力將會受到距離的限制。而戰略轟炸機續航能力比較強,能夠達到全球作戰的能力。因為核潛艇在水下能夠持續航行,潛伏的後的核潛艇可以繼續朝著戰略位置移動,並且在合適的時候給敵人致命一擊。戰略核潛艇和戰略轟炸機都是屬於強國軍事實力的體現,戰略核潛艇具有攻擊力更強,生存能力更強,威懾性更強的優勢,因此在地位上要高於戰略轟炸機。
4. 常規潛艇和核潛艇哪個厲害
常規潛艇和核潛艇的主要區別有三點: 一是從外形來看,前者多似鯨魚形狀,而後者多似海豚那樣的水滴形; 二是從排水量來看,前者噸位較小、一般只有幾千噸,而後者則噸位較大,一般從數千噸到一萬噸左右,個別已達3萬噸; 三是從動力形式來看,前者為柴油和電動機推進,而後者則採用核反應堆和渦輪機作為主動力。 此外,與常規潛艇相比,核潛艇還具有水下航速高、裝載武器多、攻擊威力大、自給能力強和艇員居住性能好等特點。 潛艇有多種分類方式:按作戰使用分為攻擊潛艇和戰略導彈潛艇;按動力分為常規動力潛艇和核動力潛艇;按排水量分,常規動力潛艇有大型潛艇(2000噸以上)、中型潛艇(600~2000噸)、小型潛艇(100~600噸)和袖珍潛艇(100噸以下),核動力潛艇一般在3000噸以上;按艇體結構分為雙殼潛艇、個半殼潛艇、單殼潛艇和單雙殼潛艇。其中最常用的分類方式是按動力劃分。 核潛艇與常規潛艇相比,由於採用核動力推進,工作時不需要氧氣,不用浮出水面充電或換氣,核潛艇可以長期在水下高速連續潛航,甚至可以實現環球航行,跨洋作戰。核潛艇下潛深度可達600~700米,同時廣泛地採用一系列隱身措施,在航行中不被發現的概率達90%%以上。核潛艇根據裝載武器的不同,往往又分為彈道導彈核潛艇和攻擊型核潛艇。彈道導彈核潛艇是戰略核力量的中堅,它的生存概率高達90%%,遠遠高於其它核力量。相比之下,陸基核導彈(指固定的陸地發射井或架)生存概率僅為4%%~9%%,陸基機動核導彈生存概率為30%%~50%%,戰略轟炸機的生存概率為30%%~40%%。攻擊型核潛艇主要裝備先進的魚雷、反艦導彈、反潛導彈、射程超過3000千米的遠程巡航導彈以及水雷,因而能夠完成反潛、反艦、突襲、偵察、護航、佈雷、海上封鎖、運送特種部隊到局部戰爭地區以及對陸攻擊等任務。 常規潛艇由於動力裝置的局限,在海軍中的地位受到核潛艇的排擠,特別是美國、英國、法國海軍大國陸續放棄常規潛艇,更使人產生常規潛艇失寵的感覺。事實上,常規潛艇具有核潛艇不可替代的優越性,即近海作戰機動靈活、價廉、無核污染的危險。現代常規潛艇比核潛艇噸位小、外形尺寸小、操縱性好,因而更適於在近海、淺水區域、狹窄的海域和比較復雜的氣候條件下活動,具有機動靈活的特點。而且,據估算,一艘常規潛艇的造價是一艘核潛艇造價的1/5~1/3;如果按噸位計算,常規潛艇每噸造價為核潛艇的1/2左右,造價上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僅從技術含量和製造難度上說,兩者不在一個量級上。前文提到觀察系統、通訊系統、導航系統、武器系統、機電系統是潛艇的五大組成部分,其他四大系統都差不多,兩者的最主要區別就在機電系統。前文提到核潛艇機電系統是分為反應堆系統、二迴路系統、電氣系統、艙段系統、空調系統。常規潛艇沒有反應堆系統和二迴路系統,電力系統沒有汽輪發電機,配電盤和用電設備要少很多,但柴油發電機組比核潛艇的功率要大,蓄電池也要多很多。另外,由於在保證艇的安全的同時還要保證反應堆的安全,輻射防護也是要考慮的因素,所以核潛艇的機電系統所用設備的可靠性指標在同類產品中通常是最高的,重要設備均要採用冗餘設計。當然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問題,關鍵區別在反應堆。常規潛艇本質上就是一艘能潛水的柴油動力驅逐艦。核潛艇就不同了,世界上能生產反應堆的國家就沒幾個,再把反應堆小型化並裝到船上就更不容易了。只有五大國成功製造了核潛艇,日本和德國曾製造過核動力貨船。一般認為小日本有能力建造核潛艇,而且很可能正在進行潛艇用反應堆的陸上試驗堆的建造。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小鬼子將會先後擁有「三大件」——核彈、戰略導彈、核潛艇,這對中國及世界和平大大的不利。 俗話說,好貨不便宜,核潛艇作為艦船中的極品,其價格實在不是一般的國家所能接受,比如「海狼」的單價為24億美元,相當於10艘「基洛」,戰略核潛艇上攜帶有戰略導彈及彈頭,價格則要翻一番以上,這還僅僅是采購費用,其維修及配套設施建設費用,要數倍於此。一艘核潛艇沉沒,經濟上相當於損失十幾艘常規潛艇,政治影響無法估量,如果是戰略核潛艇,則直接影響到國家安全的基礎。
謝謝
5. 我們國家為什麼如此重視核潛艇的研究
核潛艇作為一個國家強大的軍事實力的象徵之一成為了世界各國海軍所競相追求的戰略大殺器。然而,直到今天,目前世界上公開宣告擁有核潛艇的國家只有六個:分別是:中國,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還有印度。而各國的核潛艇數量作為國家的最高機密因此一直以來鮮為人知,不過,美國媒體在4月23日發布了其所統計的世界最強大的三支潛艇部隊,其中,中國位列第三。
相比於美俄兩國,我國的核潛艇技術稍遜一籌,盡管根據美國媒體的報道我國擁有18艘潛艇,成為世界第三的潛艇部隊。但仍然需要認識到,我國核潛艇數量僅僅是美國的四分之一,且在核潛艇相關技術上,我國與美國也保持著一定差距。但是,國人決不能妄自菲薄,隨著這些年中國在核潛艇方面的一個個巨大突破,我國核潛艇部隊建設一定會取得更大的進步,最終成長為世界一流核潛艇部隊!
6. 核武器介紹
核武器 nuclear weapon
利用能自持進行核裂變或聚變反應釋放的能量,產生爆炸作用,並具有大規模殺傷破壞效應的武器的總稱。其中主要利用鈾235(厬U) 或鈈239(厱Pu)等重原子核的裂變鏈式反應原理製成的裂變武器,通常稱為原子彈;主要利用重氫(娝H,氘)或超重氫(婤H,氚)等輕原子核的熱核反應原理製成的熱核武器或聚變武器,通常稱為氫彈。
煤、石油等礦物燃料燃燒時釋放的能量,來自碳、氫、氧的化合反應。 一般化學炸葯如梯恩梯(TNT)爆炸時釋放的能量,來自化合物的分解反應。在這些化學反應里,碳、氫、氧、氮等原子核都沒有變化,只是各個原子之間的組合狀態有了變化。核反應與化學反應則不一樣。在核裂變或核聚變反應里,參與反應的原子核都轉變成其他原子核,原子也發生了變化。因此,人們習慣上稱這類武器為原子武器。但實質上是原子核的反應與轉變,所以稱核武器更為確切。
核武器爆炸時釋放的能量,比只裝化學炸葯的常規武器要大得多。 例如,1千克鈾全部裂變釋放的能量約8×1013焦耳,比1千克梯恩梯炸葯爆炸釋放的能量4.19×106焦耳約大2000萬倍。因此,核武器爆炸釋放的總能量,即其威力的大小,常用釋放相同能量的梯恩梯炸葯量來表示,稱為梯恩梯當量。美、蘇等國裝備的各種核武器的梯恩梯當量,小的僅1000噸,甚至更低;大的達1000萬噸,甚至更高。
核武器爆炸,不僅釋放的能量巨大,而且核反應過程非常迅速,微秒級的時間內即可完成。因此,在核武器爆炸周圍不大的范圍內形成極高的溫度,加熱並壓縮周圍空氣使之急速膨脹,產生高壓沖擊波。地面和空中核爆炸,還會在周圍空氣中形成火球,發出很強的光輻射。核反應還產生各種射線和放射性物質碎片;向外輻射的強脈沖射線與周圍物質相互作用,造成電流的增長和消失過程,其結果又產生電磁脈沖。這些不同於化學炸葯爆炸的特徵,使核武器具備特有的強沖擊波、光輻射、早期核輻射、放射性沾染和核電磁脈沖等殺傷破壞作用。核武器的出現,對現代戰爭的戰略戰術產生了重大影響。
核武器系統,一般由核戰斗部、投射工具和指揮控制系統等部分構成,核戰斗部是其主要構成部分。核戰斗部亦稱核彈頭,並常與核裝置、核武器這兩個名稱相互代替使用。 實際上,核裝置是指核裝料、 其他材料、起爆炸葯與雷管等組合成的整體,可用於核試驗,但通常還不能用作可靠的武器;核武器則指包括核戰斗部在內的整個核武器系統。
簡史 核武器的出現,是20世紀40年代前後科學技術重大發展的結果。1939年初,德國化學家O.哈恩和物理化學家F.斯特拉斯曼發表了鈾原子核裂變現象的論文。幾個星期內,許多國家的科學家驗證了這一發現,並進一步提出有可能創造這種裂變反應自持進行的條件,從而開辟了利用這一新能源為人類創造財富的廣闊前景。但是,同歷史上許多科學技術新發現一樣,核能的開發也被首先用於軍事目的,即製造威力巨大的原子彈,其進程受到當時社會與政治條件的影響和制約。從1939年起,由於法西斯德國擴大侵略戰爭,歐洲許多國家開展科研工作日益困難。 同年9月初,丹麥物理學家N.H.D.玻爾和他的合作者J.A.惠勒從理論上闡述了核裂變反應過程,並指出能引起這一反應的最好元素是同位素鈾235。 正當這一有指導意義的研究成果發表時,英、法兩國向德國宣戰。1940年夏,德軍佔領法國。法國物理學家J.-F.約里奧-居里領導的一部分科學家被迫移居國外。英國曾制訂計劃進行這一領域的研究,但由於戰爭影響,人力物力短缺,後來也只能採取與美國合作的辦法,派出以物理學家J.查德威克為首的科學家小組,赴美國參加由理論物理學家J.R.奧本海默領導的原子彈研製工作。
在美國,從歐洲遷來的匈牙利物理學家齊拉德·萊奧首先考慮到,一旦法西斯德國掌握原子彈技術可能帶來嚴重後果。經他和另幾位從歐洲移居美國的科學家奔走推動,於1939年8月由物理學家A.愛因斯坦寫信給美國第32屆總統F.D.羅斯福,建議研製原子彈,才引起美國政府的注意。但開始只撥給經費6000美元,直到1941年12月日本襲擊珍珠港後,才擴大規模,到1942年8月發展成代號為「曼哈頓工程區」的龐大計劃,直接動用的人力約60萬人,投資20多億美元。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時製成 3顆原子彈,使美國成為第一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製造原子彈,既要解決武器研製中的一系列科學技術問題,還要能生產出必需的核裝料鈾235、鈈239。天然鈾中同位素鈾235的豐度僅0.72%,按原子彈設計要求必須提高到90%以上。當時美國經過多種途徑探索研究與比較後,採取了電磁分離、氣體擴散和熱擴散三種方法生產這種高濃鈾。供一顆「槍法」原子彈用的幾十千克高濃鈾,是靠電磁分離法生產的。建設電磁分離工廠的費用約3億美元(磁鐵的導電線圈是用從國庫借來的白銀製造的,其價值尚未計入)。鈈239要在反應堆內用中子輻照鈾238的方法製取。 供兩顆「內爆法」原子彈用的幾十千克鈈239,是用3座石墨慢化、水冷卻型天然鈾反應堆及與之配套的化學分離工廠生產的。以上事例可以說明當時的工程規模。由於美國的工業技術設施與建設未受到戰爭的直接威脅,又掌握了必需的資源,集中了一批國內外的科技人才,使它能夠較快地實現原子彈研製計劃。
德國的科學技術,當時本處於領先地位。1942年以前,德國在核技術領域的水平與美、英大致相當,但後來落伍了。美國的第一座試驗性石墨反應堆,在物理學家E.費密領導下,1942年12月建成並達到臨界;而德國採用的是重水反應堆,生產鈈239,到1945年初才建成一座不大的次臨界裝置。為生產高濃鈾,德國曾著重於高速離心機的研製,由於空襲和電力、物資缺乏等原因,進展很緩慢。其次,A.希特勒迫害科學家,以及有的科學家持不合作態度,是這方面工作進展不快的另一原因。更主要的是,德國法西斯頭目過分自信,認為戰爭可以很快結束,不需要花氣力去研製尚無必成把握的原子彈,先是不予支持,後來再抓已困難重重,研製工作終於失敗。
1945年5月德國投降後,美國有不少知道「曼哈頓工程區」內幕的人士,包括以物理學家J.弗蘭克為首的一大批從事這一工作的科學家,反對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城市。當時,日本侵略軍受到中國人民長期抗戰的有力打擊,實力大大削弱。美、英在太平洋地區的進攻,又幾乎全部摧毀日本海軍,海上封鎖使日本國內的物資供應極為匱泛。在日本失敗已成定局的情況下,美國仍於8月6日、9日先後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僅有的兩顆原子彈。
蘇聯在1941年6月遭受德軍入侵前,也進行過研製原子彈的工作。鈾原子核的自發裂變,是在這一時期內由蘇聯物理學家Г.Н.弗廖羅夫和Κ.А.佩特扎克發現的。衛國戰爭爆發後,研製工作被迫中斷,直到1943年初才在物理學家И.В.庫爾恰托夫的組織領導下逐漸恢復,並在戰後加速進行。1949年8月,蘇聯進行了原子彈試驗。1950年1月,美國總統H.S.杜魯門下令加速研製氫彈。1952年11月,美國進行了以液態氘為熱核燃料的氫彈原理試驗,但該實驗裝置非常笨重,不能用作武器。1953年8月,蘇聯進行了以固態氘化鋰6為熱核燃料的氫彈試驗,使氫彈的實用成為可能。 美國於1954年2月進行了類似的氫彈試驗。英國、法國先後在50和60年代也各自進行了原子彈與氫彈試驗。
中國在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基礎工業有了一定的發展,即著手准備研製原子彈。1959年開始起步時,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 同年6月,蘇聯政府撕毀中蘇在1957年10月簽訂的關於國防新技術協定,隨後撤走專家,中國決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實現這一任務。中國首次試驗的原子彈取"596"為代號,就是以此激勵全國軍民大力協同做好這項工作。1964年10月16日,首次原子彈試驗成功。經過兩年多,1966年12月28日,小當量的氫彈原理試驗成功;半年之後,於1967年6月17日成功地進行了百萬噸級的氫彈空投試驗。中國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針,在世界上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核武器這兩個發展階段的任務。
現狀和分類 美國對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是以帶降落傘的核航彈形式,用飛機作為運載工具的。以後,隨著武器技術的發展,已形成多種核武器系統,包括彈道核導彈、 巡航核導彈、 防空核導彈、反導彈核導彈、反潛核火箭、深水核炸彈、核航彈、核炮彈、核地雷等。其中,配有多彈頭的彈道核導彈,以及各種發射方式的巡航核導彈,是美、蘇兩國裝備的主要核武器。
通常將核武器按其作戰使用的不同劃分為兩大類,即用於襲擊敵方戰略目標和防禦己方戰略要地的戰略核武器,和主要在戰場上用於打擊敵方戰鬥力量的戰術核武器。蘇聯還劃分有「戰役戰術核武器」。核武器的分類方法,與地理條件、社會政治因素有關,並不是十分嚴格的。自70年代末以後,美國官方文件很少使用「戰術核武器」,代替它的有「戰區核武器」、「非戰略核武器」等,並把中遠程、中程核導彈也劃歸這一類。
已生產並裝備部隊的核武器,按核戰斗部設計看,主要屬於原子彈和氫彈兩種類型。至於核武器的數量,並無准確的公布數字,有關研究機構的估計數字也不一致。按近幾年的資料綜合分析,到80年代中期,美、蘇兩國總計有核戰斗部50000枚左右,佔全世界總數的95%以上。其梯恩梯當量,總計為120億噸左右。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在德國和日本投下的炸彈,總計約200萬噸梯恩梯,只相當於美國B-52型轟炸機攜載的2枚氫彈的當量。從這一粗略比較可以看出核武器庫貯量的龐大。美蘇兩國進攻性戰略核武器(包括洲際核導彈、潛艇發射的彈道核導彈、巡航核導彈和戰略轟炸機)在數量和當量上比較,美國在投射工具(陸基發射架、潛艇發射管、飛機)總數和梯恩梯當量總值上均少於蘇聯,但在核戰斗部總枚數上多於蘇聯。考慮到核爆炸對面目標的破壞效果同當量大小不是簡單的比例關系,另一種估算辦法是以一定的沖擊波超壓對應的破壞面積來度量核戰斗部的破壞能力,即取核戰斗部當量值(以百萬噸為計算單位)的2/3次方為其「等效百萬噸當量」值(也有按目標特性及其分布和核攻擊規模大小等不同情況,選用小於2/3的其他方次的),再按各種核戰斗部的枚數累計算出總值。按此法估算比較美、蘇兩國的戰略核武器破壞能力,由於當量小於百萬噸的核戰斗部枚數,美國多於蘇聯,兩國的差距並不很大。但自80年代以來,隨著蘇聯在分導式多彈頭導彈核武器上的發展,這一差距也在不斷擴大。而對點(硬)目標(見點目標)的破壞能力,則核武器投射精度起著更重要的作用,由於在這方面美國一直領先,仍處於優勢。
除美、蘇、英、法和中國已掌握核武器外,印度在1974年進行過一次核試驗。一般認為,掌握必要的核技術並具有一定工業基礎及經濟實力的國家,也完全有可能製造原子彈。
研製和試驗 除鈾235、鈈239等核材料的生產外,核戰斗部本身的研製,必須與整個核武器系統的研製程序協調一致。研製過程大致如下:從設想階段開始;經過關鍵技術課題和部件的預先研究或可行性研究,形成包括重量、尺寸、形式、威力、核材料、核試驗要求、研製工期、經費等內容的幾種設計方案;再經過論證比較和評價,選定設計方案,確定戰術技術指標;然後進行型號研究設計、各種模擬試驗;工藝試驗與試制,通過核試驗檢驗設計的合理性,最後達到設計定型、工藝定型與批准生產。進行這些工作,要有專門的科技隊伍,並配備必要的試驗場所,包括核試驗場。武器交付部隊後,研製和生產部門還要提供維護、修理、更換部件等服務工作,按反饋的信息進行必要的改進,並負責其退役處理或更新。
要做好核戰斗部的設計,必須深入了解其反應過程,弄清其必須具備的條件與各種物理參數,掌握其中多種因素的內在聯系與變化規律。為此,要進行原子核物理、中子物理、高溫高壓凝聚態物理、超音速流體力學、爆轟學、計算數學和材料科學等多學科的一系列科學技術問題的研究,而核戰斗部的研製實踐又會反過來帶動和促進這些學科的發展。在研製過程中,以下環節起著重要作用:①要用快速的、大容量電子計算機進行反應過程的理論研究計算,這種計算應盡可能接近實際情況,以便從多種設想或設計方案中找出最優方案,從而節省費用與減少核試驗次數。20世紀40年代以來,推動電子計算機技術迅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是由於核武器研製的需要。②要按照方案或指標要求,反復進行多方面的模擬試驗,包括化學炸葯爆轟試驗,材料與強度試驗,環境條件試驗,控制、 點火與安全試驗等。 這些都是為達到核武器高度可靠和安全所必不可少的。③要進行必要的核試驗。無論是電子計算機上的大量計算,還是相應的模擬試驗,總不能達到百分之百地符合核武器方案的真實情況。特別是氫彈聚變反應所必需的高溫條件,還只能由裂變反應來提供(利用激光或粒子束的慣性約束技術來創造這種模擬試驗條件,直到80年代初仍處於研究階段)。因此,能否達到設計要求,還必須通過核裝置本身的爆炸試驗進行檢驗。當然,核試驗所起的作用並不限於此。正是由於核試驗在核武器研製中起著關鍵作用,美、蘇兩國為限制其他國家研製核武器,於1963年簽訂了一個並不禁止進行地下核試驗的《禁止在大氣層、外層空間和水下進行核武器試驗條約》,1974年又簽訂了一個仍然適合它們需要的限制地下核試驗當量的條約。
發展趨勢 由於核武器投射工具准確性的提高,自60年代以來,核武器的發展,首先是核戰斗部的重量、尺寸大幅度減小但仍保持一定的威力,也就是比威力(威力與重量的比值)有了顯著提高。例如,美國在長崎投下的原子彈,重量約4.5噸,威力約2萬噸;70年代後期,裝備部隊的「三叉戟」Ⅰ潛地導彈,總重量約1.32噸,共8個分導式子彈頭,每個子彈頭威力為10萬噸,其比威力同長崎投下的原子彈相比,提高135倍左右。威力更大的熱核武器,比威力提高的幅度還更大些。但一般認為,這一方面的發展或許已接近客觀實際所容許的極限。自70年代以來,核武器系統的發展更著重於提高武器的生存能力和命中精度,如美國的「和平衛士/MX」 洲際導彈、「侏儒」小型洲際導彈、「三叉戟」Ⅱ潛地導彈,蘇聯的SS-24、SS-25洲際導彈,都在這些方面有較大的改進和提高。
其次,核戰斗部及其引爆控制安全保險分系統的可靠性,以及適應各種使用與作戰環境的能力,也有所改進和提高。美、蘇兩國還研製了適於戰場使用的各種核武器,如可變當量的核戰斗部,多種運載工具通用的核戰斗部,甚至設想研製當量只有幾噸的微型核武器。特別是在核戰爭環境中如何提高核武器的抗核加固能力,以防止敵方的破壞,更受到普遍重視。此外,由於核武器的大量生產和部署,其安全性也引起了有關各國的關注(見核武器安全)。
核武器的另一發展動向,是通過設計調整其性能,按照不同的需要,增強或削弱其中的某些殺傷破壞因素。「增強輻射武器」與「減少剩餘放射性武器」都屬於這一類。前一種將高能中子輻射所佔份額盡可能增大,使之成為主要殺傷破壞因素,通常稱之為中子彈;後一種將剩餘放射性減到最小,突出沖擊波、光輻射的作用,但這類武器仍屬於熱核武器范疇。至於60年代初曾引起廣泛議論的所謂「純聚變武器」,20多年來雖然做了不少研究工作,例如大功率激光引燃聚變反應的研究,80年代也仍在繼續進行,但還看不出製成這種武器的現實可能性。
核武器的實戰應用,雖仍限於它問世時的兩顆原子彈,但由於40年來核武器本身的發展,以及與它有關的多種投射或運載工具的發展與應用,特別是通過上千次核試驗所積累的知識,人們對其特有的殺傷破壞作用已有較深的認識(見核武器殺傷破壞效應),並探討實戰應用的可能方式。美、蘇兩國都制訂並多次修改了強調核武器重要作用的種種戰略。
有矛必有盾。在不斷改進和提高進攻性戰略核武器性能的同時,美、蘇兩國也一直在尋求能有效地防禦核襲擊的手段和技術。除提高核武器系統的抗核加固能力,採取廣泛構築地下室掩體和民防工程等以減少損失的措施外,對於更有效的偵察、跟蹤、識別、攔截對方核導彈的防禦技術開發研究工作也從未停止過。60年代,美、蘇兩國曾部署以核反核的反導彈系統。1972年 5月,美、蘇兩國簽訂了《限制反彈道導彈系統條約》。不久,美國停止「衛兵」反導彈系統的部署。1984年初,美國宣稱已制訂了一項包括核激發定向能武器、高能激光、中性粒子束、非核攔截彈、電磁炮等多層攔截手段的「戰略防禦倡議」。盡管對這種防禦系統的有效性還存在著爭議,但是可以肯定,美、蘇對核優勢的爭奪仍將持續下去。
由於核武器具有巨大的破壞力和獨特的作用,與其說它可能會改變未來全球性戰爭的進程,不如說它對現實國際政治斗爭已經和正在不斷地產生影響。70年代末,美國宣布研製成功中子彈,它最適於戰場使用,理應屬於戰術核武器范疇,但卻受到幾乎是世界范圍的強烈反對。從這一事例也可以看出,核武器所涉及的斗爭的復雜性。
中國政府在爆炸第一顆原子彈時即發表聲明:中國發展核武器,並不是由於相信核武器的萬能,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國發展核武器,是被迫而為的,是為了防禦,為了打破核大國的核壟斷、核訛詐,為了防止核戰爭,消滅核武器。此後,中國政府又多次鄭重宣布: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中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並就如何防止核戰爭問題一再提出了建議。中國的這些主張已逐漸得到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的贊同和支持。
參考書目
趙忠堯、何澤慧、楊承宗主編:《原子能的原理和應用》,科學出版社,北京,1965。
托馬斯·B.科克倫等著,柯情山等譯:《核武器手冊》,解放軍出版社,北京,1985。(Thomas B.Cochran,William M.Arkin,and Milton M.Hoenig,Nuclear Weapons Databook,U.S.Nuclear Forces and Capabilities,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Council Inc.,1984.)
貝特朗·戈爾德施密特著,高強、路漢恩譯:《原子競爭1939~1966》,原子能出版社,北京,1984。(Bertrand Goldschmidt,Les Rivali tés Atomiques 1936~1966,Fayard,1967.)
羅伯特·容克著,何緯譯:《比一千個太陽還亮》,原子能出版社,北京,1980。(Robert Jungk,Heller als tausend Sonnen,1956.)
原子彈
atomic bomb
利用鈾-235或鈈-239等重原子核裂變反應,
瞬時釋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又稱裂變彈。原子彈的威力通常為幾百至幾萬噸級梯恩梯當量,有巨大的殺傷破壞力。它可由不同的運載工具攜載而成為核導彈、核航空炸彈、核地雷或核炮彈等,或用作氫彈中的初級(或稱扳機),為點燃輕核引起熱核聚變反應提供必需的能量。
原子彈主要由引爆控制系統、高能炸葯、反射層、由核裝料組成的核部件、中子源和彈殼等部件組成。引爆控制系統用來起爆高能炸葯;高能炸葯是推動、壓縮反射層和核部件的能源 ;反射層由鈹或鈾-238構成 。鈾-238不僅能反射中子,而且密度較大,可以減緩核裝料在釋放能量過程中的膨脹,使鏈式反應維持較長的時間,從而能提高原子彈的爆炸威力。核裝料主要是鈾-235或鈈-239。
為了觸發鏈式反應,必須有中子源提供「點火」中子。核爆炸裝置的中子源可採用:氘氚反應中子源、釙-210-鈹源、鈈-238原子彈爆炸鈹源和鐦-252自發裂變源等。原子彈爆炸產生的高溫高壓以及各種核反應產生的中子、γ射線和裂變碎片,最終形成沖擊波、光輻射、早期核輻射、放射性沾染和電磁脈沖等殺傷破壞因素。原子彈是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迅速應用到軍事上的一個突出例子。1939年10月,美國政府決定研製原子彈,1945年造出了3顆。一顆用於試驗,兩顆投在日本。其他國家爆炸第一顆原子彈的時間是:蘇聯——1949年8月29日;英國——1952年10月3日;法國——1960年2月13日;中國——1964年10月16日;印度——1974年5 月 18日。中國第一次核試驗以塔爆方式進行 ,用的是「內爆法」鈾彈。1965年5月14日第二次核試驗時 ,核裝置用飛機空投 。1966 年10月27日第四次核試驗時,核彈頭由導彈運載。
自1945年原子彈問世以來 ,原子彈技術不斷發展,體積、重量顯著減小,戰術技術性能日益提高。原子彈小型化對於提高核武器的戰術技術性能和用作氫彈的起爆裝置(亦稱「扳機」)具有重要意義。為適應戰場使用的需要,發展了多種低當量和威力可調的核武器。為改進原子彈的性能,發展了加強型原子彈,即在原子彈中添加氘或氚等熱核裝料,利用核裂變釋放的能量點燃氘或氚,發生熱核反應,而反應中所放出的高能中子,又使更多的核裝料裂變,從而使威力增大。這種原子彈與氫彈不同,其熱核裝料釋放的能量只佔總當量的一小部分。高能炸葯的起爆方式和核爆炸裝置結構也在不斷改進,目的是提高炸葯的利用效率和核裝料的壓縮度,從而增大威力,節省核裝料。此外,提高原子彈的突防和生存能力以及安全性能,也日益受到重視。
原子彈的歷史
●二戰期間,科學家西拉德為防止德國人搶先造出原子彈,動員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上書美國總統羅斯福,闡述了研製原子彈對美國安全的重要性。
●1941年12月6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前一天),羅斯福才批准了美國科學研究發展局全力研製原子彈。
●1942年8月,美國制訂了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
●1943年7月,美國成立原子彈研究所。
●1945年3月,美國成立合並秘密的原子能委員會。
●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可德沙漠中進行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試驗。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向日本廣島、長崎投放原子彈。
●1949年,蘇聯成功研製原子彈,英國、法國分別於1952年和1960年爆炸了自己研製的原子彈,1964年,中國也擁有了原子彈。
原子彈分為「槍式」和「收聚式」兩種類型,核武器以其特有的方式產生毀滅性的力量
根據原子彈引發機構的不同,可分為「槍式」原子彈和「收聚式」原子彈。「槍式」原子彈將兩塊半球形的小於臨界體積的裂物質分開一定距離放置,中子源位於中間。在核裝葯的球面上包覆了一層堅固的能反射中子的材料,其作用是將過早跑出來的中子反射回去,以提高鏈式反應的速度。在中子反射層的外面是高速炸葯、傳爆葯和雷管,再將雷管與起爆控制器相連接。起爆控制器自動地起爆炸葯。兩個半球形裂變物質在炸葯的轟擊下迅速壓縮成一個扁球形,達到超臨界狀態。中子源放出大量的中子使鏈式反應迅速進行,並在極短的時間內釋放出極大的能量,這就是殺傷破壞力巨大的原子彈爆炸。「收聚式」原子彈將普通烈性炸葯製成球形裝置,並把小於臨界體積的核裝葯製成小球置於炸葯球中。炸葯同時起爆,將核裝葯小球迅速壓緊並達到超臨界體積,從而引起核爆炸。「收聚式」原子彈的的結構復雜,但核裝葯利用率高。現代原子彈綜合了這兩種引發機構,使核裝葯的利用率提高到80%左右,從而獲得了極大的破壞力。
核武器的殺傷破壞方式主要有光輻射、沖擊波、早期核輻射、電磁脈沖及放射性沾染。光輻射是在核爆炸時釋放出的以每秒30萬千米速度直線傳播的一種輻射光殺傷方式。1枚當量為2萬噸的原子彈在空中爆炸後,距爆心7000米會受到比陽光強13倍的光照射,范圍達2800米。光輻射可使人迅速致盲,並使皮膚大面積灼傷潰爛,物體會燃燒。沖擊波是核爆炸後產生的一種巨大氣流的超壓。一枚3萬噸的原子彈爆炸後,在距爆心投射點800米處,沖擊波的運動速度可達200米/秒。當量為2萬噸的核爆炸,在距爆心投影點650米以內,超壓值大於1000克/厘米2。可把位於該地區域內的所有建築物及人員徹底摧毀。早期核輻射是在核爆炸最初幾十秒鍾放出的中子流和γ射線。1枚當量2萬噸的原子彈爆炸後,距爆心1100米以內人員可遭到極度殺傷,1000噸級中子彈爆炸後,在這個范圍內的人員幾周內會致死,在200米以內的人員則當即致死。電磁脈沖的電場強度在幾千米范圍內可達1萬至10萬伏,不僅能使電子裝備的元器件嚴重受損,還能擊穿絕緣,燒毀電路,沖銷計算機內存,使全部無線電指揮、控制和通信設備失靈。1顆5000萬噸級原子彈爆炸後破壞半徑可達190千米。放射性沾染是蘑菇狀煙雲飄散後所降落的煙塵,對人體可造成照射或皮膚灼傷,以致死亡。1954年2月28日,美國在比基尼島試驗的1500萬噸級氫彈,爆後6小時,沾染區長達257千米,寬64千米。在此范圍內的所有生物都受到致使性沾染,在一段時間內緩慢的死去或終身殘廢。
五核國家核武力量對比
美國:1945年首次核試驗成功。核試驗次數超過1030次。擁有約1.2萬枚核彈頭。導彈射程達13035公里。
俄羅斯:1949年首次核試驗成功。核試驗次數超過715次。擁有約2.8萬枚核彈頭,其中約1.8萬枚將被拆除。導彈射程達10943公里。
英國:1952年首次核試驗成功。共進行45次核試驗。擁有約400枚核彈頭。導彈射程達5310公里。
法國:1960年首次核試驗成功。擁有約510枚核彈頭。導彈射程達5310公里。
從威力上排列,核武器 生化武器,化學武器
核武器的威力主要體現在瞬間的殺傷和持續的核污染上,生化武器已經包含了生物武器。
7. 核戰爭的危害有多大如果爆發核戰,我們的生存概率有多大
核戰爭的危害是非常的大,對比原子彈來說,它們釋放的能量是十分的巨大,而且比一般的化學反應能量要大的很多,除此之外他們的速度以及威力都是我們難以想像和難以控制的,如果說真的發生了爆發核戰,那我們的生存概率幾乎為零,因為這樣的核戰爆發會導致全世界的人類和生物都不能倖免於難。
核戰爭如果真的爆發了,那麼反應速度是非常的快,而且達到了微秒級的時間就能完成所有的爆炸,對比他們的戰爭來說,比以往的武器和速度都要更強更快,是我們不能控制和掌握的,而且只要這種能量釋放之後,在生活中就會有非常強大的能量爆發。
對於和戰爭的危害是相當的大,如果真的爆發了,我們的生產力幾乎都是為零,再加上和戰爭他們爆發的輻射是非常的強大,沖擊率也是人們難以把握的。
8. 當世界發生核戰,。躲在深海超級大潛艇里能活嗎
理論上說,厚厚的海水能夠阻擋陸地和天空中核爆炸的沖擊波和光輻射,電磁脈沖更是進不來,輻射塵埃估計也是在空中懸浮而不落入海里,所以比陸地上一般地方安全。但是和北美防空司令部這樣的堅固地下工事比,堅固性就差多了,這是潛艇的通病,要是被人盯上了來一發核魚雷鐵定完蛋。再說了,就算躲過全球的核彈對射,人活下來也需要空氣、食物和水等物資,一艘潛艇能裝多少,遠比不上地下工事的倉庫里儲存的多,而且操作潛艇的人肯定不少,這么一分就更少了。到時候,要麼四處冒著危險尋找補給,要麼躲起來,不管哪一種,一旦物資下降到一定限度以下,內部的斗爭乃至廝殺就難以避免了。所以,最終也很難活下來。
9. 我國發展核武器的目的是什麼
中國發展核武器目的是,打破少數大國的核壟斷,反對核訛詐,遏制可能出現的核襲擊,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
1964年中國成功進行首次核試驗,中國政府提出「不首先使用」的核政策,中國政府一再鄭重聲明,中國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對無核武器國家和無核武器地區使用核武器。
根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第九條第三款規定:本條約所稱有核武器國家系指在一九六七年一月一日前製造並爆炸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裝置的國家。故而根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只有聯合國安全理事會5個加入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常任理事國才是被普遍承認有核國家地位的國家。
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有: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朝鮮。除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已掌握核武器外,印度在1974年進行過一次核試驗。巴基斯坦也在1998年05月29日首次核試驗成功。
10. 蘇聯台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的作用是什麼
台風級核潛艇是原蘇聯為了抗衡美國的「三叉戟」級戰略導彈核潛艇而設計的,計劃建造12艘。首艘台風」級核潛艇從1977年開始建造,但建造了6艘後計劃便停止了。
20世紀80年代,台風級核潛艇正式服役,開始按照當時蘇聯領導人的全球戰略計劃在海洋中航行。
台風級核潛艇誕生在冷戰時期,作為一個沉默的見證者親眼目睹了世界上發生的巨變以及蘇聯的瓦解。如今雖然冷戰早已結束,但是「台風」級核潛艇仍然在海洋中航行。唯一讓台風級核潛艇遺憾的是,在它們的戰友「庫爾斯克」號爆炸沉沒時,它們無力施行救援。
這種水下武器平台的技術數據是令人震驚的。它擁有鈦金屬製造的外殼,全長173米,寬24.6米,高42.7米,相當於一座10層大樓,水面航行時吃水深13米,水下排水量可以達到2.65萬噸,水面航速達到每小時30公里,潛航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50公里,最大下潛深度500米,持續潛航時間達到120天。
這種潛艇具有巨大而精確的破壞能力。台風級核潛艇攜帶20枚SS-N-20洲際導彈。這種當年被北約稱為「鱘魚」的導彈使用三級固體火箭推進,每枚導彈重90噸,攜帶10枚10萬噸當量的分彈頭,採用慣性制導,在8300公里的最大射程上,誤差為500米。
也就是說,這種潛艇攜帶的導彈可以從俄羅斯領海打擊美國本土的任何目標。除這些戰略導彈之外,台風級核潛艇還攜帶6具魚雷發射管以及22枚反潛導彈,以供自衛用。
台風級核潛艇通常在北冰洋的水下航行,堅硬的外殼上覆蓋著厚達一米的冰層。它的船員也和它的外殼一樣堅強。在180名船員中,大約有20多名是士兵,其他的都是軍官和士官,平均年齡為25歲。
在上艇之前,他們首先接受長達半年的訓練。他們當中有些人是第一次登上台風級核潛艇。每個人都必須有冷靜的頭腦和良好的自控能力,這是在潛艇上生存必不可少的品質。
在台風級核潛艇上,每位船員擁有兩平方米完全屬於自己的空間,這就是他們的住艙。在一次可能長達好幾個月的水下潛航中,這里沒有白天和黑夜的區別,有的只是鐵一樣的生活規律:執勤4個小時,然後是8個小時的清潔、休息、訓練和睡覺的時間,然後再開始4個小時的執勤。
在休息時間里船員可以去艇上的游泳池、桑拿室、體操房或吸煙室,也可以躺在床上看戰爭小說。選擇去游泳池游泳的人需要有鐵一般的意志和體魄,因為在潛艇潛航時,游泳池的水溫只有4攝氏度。大部分人會選擇桑拿,然後到體操房鍛煉、放鬆或是聊天。
唯一沒有休息時間的地方是廚房。在這里,廚師24小時都在忙碌著,每天要為船員准備4餐。潛艇上的伙食絕對是一流的,每餐都有魚子醬、巧克力、魚乾和葡萄酒。在潛艇浮出水面航行的時候,船員還可以到甲板上釣魚,嘗嘗新鮮的海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