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對!你對甘肅省(白銀)平川區.熟悉嘛
平川簡介
平川區位於甘肅省白銀市中部,地處北緯36°20'至37°00',東經104°26'至105°26'之間,海拔1540米(區政府所在地)。轄7鄉1鎮3個街道辦事處。總面積2106平方公里,居住著漢、回、滿、蒙等11個民族,總人口20萬。(2004年)
區人民政府駐地郵編:730913。代碼:620403。區號:0943。
行政區劃
平川區轄4個街道、3個鎮、4個鄉:寶積路街道、電力路街道、興平路街道、紅會路街道、王家山鎮、水泉鎮、共和鎮、寶積鄉、黃嶠鄉、種田鄉、復興鄉。
歷史沿革
1985年5月14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85]66號)恢復白銀市(地級)。將靖遠縣的寶積鎮和寶積、水泉、共和、種田、復興等53個鄉劃歸白銀市,設立平川區。
2000年,平川區轄3個街道、1個鎮、7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206428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寶積路街道 47311 電力路街道 10416 紅會路街道 22607 王家山鎮 16187 水泉鄉 11277 陡城鄉 20429 寶積鄉 12361 共和鄉 18478 黃嶠鄉 12165 種田鄉 8054 復興鄉 7143
資源環境
【氣候環境】本區地處歐亞大陸腹心地帶,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東北有六盤山、東南有秦嶺作屏障,因而降雨量少,氣候較乾燥,純屬乾旱少雨的大陸性季節氣候。年平均溫度為8.2C,最高年均溫度9.8C,冬夏溫差較大。平均年降水量250毫米,蒸發量為1700毫米,全年日照時數為2691小時,無霜期平均為143天,最長達170天。其總的特點是:光熱資源豐富,氣溫日差較大,降雨量少,乾旱多風。
【自然資源】平川區境內資源豐富,能源充裕。境內有色金屬礦產資源有金、銅、錳等,非金屬礦產資源有煤炭、陶土、花崗岩、石灰石、沸石、燒脹粘土、石英石、礦泉水等。境內煤炭總儲量達11.37億噸。陶土儲量達20億噸,是西北最大的陶瓷重鎮。屈吳山礦泉水是經國家地質部鑒定的優質天然礦泉水,現已開采利用。寶積鄉紅沙浪地熱水資源豐富。耕地面積26.32萬畝,宜林地71.5萬畝,宜牧地131.9萬畝。
正是依託平川區蘊藏豐富的煤炭資源,位居甘肅第二的大型國有企業——靖遠煤業有限公司以科技興煤戰略使企業迅猛發展。其主導產品隴上精品——晶虹煤1號、2號、3號產品,長期出口東南亞,成為目前甘肅最大的煤炭基地和主要的出口煤基地。
西北地區最大的火力發電廠——靖遠第一、第二發電公司,位於區境旱平川,為國家「七五」重點工程,是連結陝、甘、寧、青電網的主力火電廠之一。第二發電有限公司是國家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批準的中外合資企業。投資24億元的靖電三期工程和投資11億元的魏家地瓦斯發電廠目前已進入建設階段。
陶瓷生產歷史悠久,早在漢代已手工燒制排水用的瓷筒,明清時期在境內的磁窯地區陶瓷業發展曾鼎盛一時。靖遠陶瓷廠作為市內最大的陶瓷生產企業發展了五十年,培養了一大批具有陶瓷生產知識和操作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目前有新樂雅、隴燁陶瓷等十餘家民營陶瓷企業,主要產品有水晶啞光地磚和內外牆磚、日用精品陶瓷、中高檔衛生潔具瓷、仿古瓷等品種。
平川區形成區內四大特色農業——以日光溫室為主的西甜瓜產業和蔬菜產業、以繁育優質玉米種子為主的種子業,「平川蜜」西甜瓜和「乾泰」種子已遠銷省內外。養殖業以牛、羊、豬、雞為主,品種繁多的小雜糧也初具產業化規模,秦芄、車前子等野生中葯材和石羊、狐狸等野生動物及天然森林、草場資源豐富。二毛裘皮、黑瓜子、大棗、發菜、甘草等土特產品質優良,久負盛名,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歷史文化
平川區有一大批文化品位極高的旅遊景點,旅遊業發展潛力巨大。有省、地級文化保護點15個,其中纏州城、柳州城、打拉池古城、水泉堡、王進寶墓葬、黃灣漢墓、老莊漢墓、墩墩山烽燧、福壽山石刻、紅山寺石窟等文化遺跡,自然風光以纏州懷古、大浪天險、神泉玉液、紅山丹霞、屈吳春嶂、崖窯地靈、迭烈攬勝、龍鳳呈祥等「平川八景」最為著名。區內有省級天然林保護區——屈吳山林場。1936年9月中國工農紅軍一、四方面軍在打拉池(今平川區共和鎮政府駐地)勝利會師,紅軍會師彭總指揮部、水泉小堡子兵變戰場遺址、卞家台地下黨活動遺址等成為新的紅色旅遊景點,黃河文化生態游讓人在感受厚重的平川文化同時,領略平川地區優美的自然風光.
歷史悠久,文化流長------
漢武帝時代,幸鈉就有顫陰縣建制。1936年9月,中國工農紅軍一、四方面軍在打拉池(今共和鄉政府駐地)勝利會師。區內有省、地級文化保護點15個,多處文化遺址證明,平川屬仰韶、馬家窯類型文化。紅山古寺、屈吳春障、黃灣石刻,月河晚照、康熙皇帝勅贈的奮威將軍陝西提督加太子太保王進寶將軍故墓五大名勝古跡吸引了眾多遊人。 資源豐富,能源充裕------
煤炭資源分布境內的整個西北部,總儲量約11.37億噸。還有砂金、銅、錳、石英石、沸石、燒脹粘土、花崗岩、陶土、石灰石等多種礦產資源。水資源不僅有豐富的地下水,黃河也流經境內32公里,集水面積1.3萬畝。土地面積廣闊,有可耕地49.5萬畝,現有耕地25.8萬畝,宜利用開發的荒地,荒坡85.3萬畝,宜林地71.5萬畝,宜牧地131.9萬畝。區內的二毛裘皮、黑瓜籽、西瓜、黃河蜜瓜、大棗、發菜、甘草等土特產品,質地優良,久負盛名。境內有設計規模為年產煤炭606萬噸的大型國有企業——靖遠礦務局、西北最大的陶瓷基地——靖遠陶瓷廠和國家「七五」重點工程、設計能力200萬千瓦的西北最大火力發電廠——靖遠電廠。煤電連襟,使平川成為甘肅重要的能源工業基地。
交通便利,通訊快捷------
我中心距打拉池飛機場20公里,距蘭州中川機場百餘公里。白寶鐵路和王家山、紅會煤礦專用鐵路貫穿全境,國道109線、省道308線境內交錯,市郊公共汽車已全面開通。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鐵通,網通,全部都有服務網點,住宅區實現寬頻上網。
最後說明一點,這是09年的版本!
❷ 甘肅省的簡稱是什麼
甘肅省,簡稱甘或隴,中國省級行政單位之一,位於黃河上游,省會為蘭州市。甘肅是取甘州(今張掖)與肅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於西夏曾置甘肅軍司,元代設甘肅省,簡稱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六盤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設置過隴右道,故又簡稱為隴。
甘肅地處北緯32°31′~42°57′,東經92°13′~108°46′,地控黃河上游,溝通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東通陝西,南瞰巴蜀、青海,西達新疆,北扼內蒙古、寧夏;西北出蒙古國,輻射中亞。甘肅省東西蜿蜒1600多公里,全省面積45.37萬平方公里,佔中國4.72%。全省總人口為2763.65萬人,常住人口2553.9萬人。轄12個地級市、2個自治州。
甘肅歷史跨越八千餘年,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也是中醫葯學的發祥地之一,被譽為「河嶽根源、羲軒桑梓」。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媧和黃帝相傳誕生在甘肅。西王母降凡於涇川縣回中山。周人崛起於慶陽,秦人肇基於天水、隴南。天下李氏的根在隴西。
2014年,甘肅省GDP達6835.27億元億元。經過建國以來的開發建設,甘肅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機械電子等為主的工業體系,成為中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業基地。
❸ 甘肅省地處我國西北腹地,能源資源豐富多樣,工業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重工業為主,發展潛力大,但又是
(1)「春風不度玉門關」中的「春風」指溫暖濕潤的東南季風,講的是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東南風影響不到玉門關的原因是深居內陸,距海遠;山地等地形阻擋.
(2)甘肅省最南端年降水量為800毫米以上,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對應的自然帶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由東南到西北水平方向,甘肅省降水量不斷減少,自然帶體現了從沿海到內陸(干濕度地帶)的地域分異.
(3)1997-2011年期間,甘肅省土地利用結構中變化幅度最大的是居民點和工礦用地;甘肅省大部分屬於非季風區,在土地資源開發利用中應注意防範的最主要生態問題是土地荒漠化.
(4)建設河西「風電走廊」,打造為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其地理意義是將資源優勢轉變為優勢產業,促進經濟發展;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減少石油等能源的消耗;減輕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產業升級.
(5)甘肅省工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措施:調整工業結構,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延長產業鏈,提高工業附加值;發展清潔生產,減少環境污染;合理開礦,保護植被,防止生態破壞;大力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改進生產技術,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故答案為:
(1)東南季(夏季) 深居內陸,距海遠;山地等地形阻擋
(2)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從沿海到內陸(干濕度地帶)
(3)居民點和工礦用地 土地荒漠化
(4)將資源優勢轉變為優勢產業,促進經濟發展;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減少石油等能源的消耗;減輕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產業升級.
(5)調整工業結構,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延長產業鏈,提高工業附加值;發展清潔生產,減少環境污染;合理開礦,保護植被,防止生態破壞;大力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改進生產技術,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❹ 甘肅什麼行業發達
蘭州,白銀,金昌,酒泉,
蘭州的西固區是甘肅省經濟最好的工業區.全甘肅省排第一
白銀,礦業之都,只是因為近幾年資源枯竭,
金昌,主要出產,稀有金屬,稀土和鎳據說發展還不錯
酒泉 航天工業
❺ 甘肅最重要的工業基地
位於黃河谷地,四周群山環抱;風力微弱,不利於大氣污染物的擴散;工業城市,重工業為主,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產生大量煙霧和粉塵;氣候乾燥,降水較少,周邊地區風沙大,多揚塵污染;居民生活、取暖、交通等排放煙塵和廢氣。(言之有理酌清給分)
❻ 甘肅除風力發電基地還可開發什麼新能源為什麼
太陽能!光伏發電!
甘肅地域廣闊,河西走廊有大量平坦的沙漠荒地(非耕地),且陽光充足,日照時間長,發展太陽能集熱發電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聯合國為全世界提供太陽能技術的多邊機構設在蘭州——太陽能促進中心
投資2.3億元的10兆瓦,國內投資最大光伏發電示範項目將在嘉峪關奠基!計劃2010年投產發電。
剛成立不久的蘭州理工大學可再生能源研究院,專門研究能源這方面的,如果你感興趣,可以去看看!
❼ 甘肅省的主要經濟來源是什麼。。。是資源嗎什麼資源
石油天然氣與精細化工、有色冶金新材料、生物制葯、特色農副產品及以其為原料的加工業、旅遊業五大經濟來源。資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氣外,太陽能、風等,其中,石油可采儲量為6億噸,天然氣探明儲量31.57億立方米,集中分布在河西玉門和隴東長慶兩油區。全省煤炭預測儲量為1428億噸,已探明125億噸,保有資源儲量120億噸,煤炭資源集中分布於慶陽、華亭、靖遠和窯街等礦區。甘肅風能資源豐富,總儲量為2.37億千瓦。礦產資源也很豐富,有亞洲最大的金礦——甘肅陽山金礦。據悉,陽山金礦累計探獲黃金資源量308噸,是亞洲最大類卡林型金礦。據估算,陽山金礦已探明的黃金資源量潛在經濟價值達500億。
❽ 甘肅的簡稱
中國每個省都有簡稱,比如說貴州,簡稱黔,再比如湖北簡稱鄂,安徽簡稱皖,江西簡稱贛,雲南簡稱滇,甘肅就簡稱隴。
其實甘肅是有兩個簡稱的,一是甘,一個是隴。你看到現在路上跑的車牌,基本都用的甘打頭,甘A甘B什麼的,一類就比較正式一點,比如隴海線,甘肅到連雲港的鐵路干線。這都是古時候的簡稱,古時甘肅叫隴,連雲港叫海。有一個著名的典故,得隴望蜀就是和甘肅有關,這句成語出自《後漢書》,光武帝劉秀對手下說,「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也就是說從漢朝開始,甘肅就應該被稱隴。
甘肅為什麼叫隴呢?因為在甘肅,陝西交界處有一座山叫隴山,隴和壟是一個意思,古人的通假字嘛,在平原上凹起了一座山,所以甘肅簡稱隴。
先秦時期,中國分為九州,甘肅省境大部分在雍、涼二州,所以在先秦時代甘肅叫「雍涼之地。」到南北朝的時候就比較亂了,分了七個國家,屬於軍閥割據時代啊,亂世沒個統一叫法,依據自己喜好,想怎麼叫就怎麼叫。到唐朝的時候,終於有定論了,唐取甘州(今張掖市)、肅州(今酒泉市)的第一個字合成,簡稱甘。到宋朝的時候,蘭州以北基本就沒宋朝的事,屬於西夏國
當然,到了南宋時期,連蘭州及周邊地區也不屬於大宋了,被金國納入了版圖,只有現在的天水及隴南處在宋朝的邊境地區,基本甘肅就不屬於大宋國啊。
元朝的時候甘肅設立行省,元滅亡後,明朝撤銷這一建制,將其並入陝西布政使司,歸於陝西管轄了。但是還是有大部分不在大明天子的轄區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