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中國石油工業如何崛起

中國石油工業如何崛起

發布時間:2022-09-01 13:01:03

1. 開發海洋喜看今朝——我國新崛起的近海石油工業

據歷史記載,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羅盤針的發明最早見於北宋宣和年間(1119~1125年),從此就開拓了中國古代航海事業,傳入阿拉伯和歐洲各地,已是12世紀末或13世紀初。可見,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羅盤針開發海洋的國家。

到了14世紀的明朝,中國是當時亞洲的一個強大的國家。從明永樂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之間,中國傑出的航海家鄭和曾率領船隊7次下西洋,前後到過亞、非30多個國家,包括今越南南部(占城)、柬埔寨(真臘)、泰國(暹羅),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等)、馬來西亞(滿相加等)、錫蘭(錫蘭山等)、波斯灣(忽魯謨斯)以及非洲的東岸等。

鄭和最後一次出使,已發展成強大的船隊,共有大船63艘,官兵約27000多人。此後,世界上很多國家與我國進行貿易往來。

鄭和本姓馬,是雲南昆陽回族人,歷任永樂、洪熙、宣德三朝的太監,故稱「三保太監」,歷史記載了他的偉大功績。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大海是人類生命的搖籃,先輩們為中華民族留下了開發海洋的寶貴經驗。

依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我國管轄的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約30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我國陸地面積近三分之一,江澤民主席稱之謂神聖的「藍色國土」。

海洋賦於人類豐富的資源,其中包括油氣資源。新中國成立後,就開始注意近海域的海洋地質調查,並以探尋油氣為先行。

1956年8月,海南島西南鶯歌海的漁民首次在海上發現「冒油氣」。漁船經過此地能聽見「啪啪」響聲並可點燃,民間稱它是「鬼火」。廣東省鶯歌海鹽場籌建處派人對此傳說進行了實地調查,測定了冒油氣的准確位置,並採集了樣品。

1957年5月,石油工業部派馬繼祥等人調查了鶯歌海上的油氣苗,並在海軍的協助下進行潛水取樣,發現36處油氣苗,並對取出的含油砂岩樣品進行了化驗分析,證實油氣苗的存在。

1958年,地質部派張瑞翔等人再次到鶯歌海落實油氣苗,調查結果也肯定了真實情況。

1960年3月,廣東省燃料廳石油處首次在鶯歌海岸邊打了8口鑽孔,最深的為388米,其中鶯沖1井和鶯沖2井獲得原油150公斤和10公斤。還有嶺沖1井和海1井見到油氣顯示,這是我國陸架近海首批油氣發現井。

鶯歌海的油氣苗成為我國近海找油找氣的「羅盤針」。星星之火,燃遍陸架—北部灣、鶯歌海、瓊東南、珠江口、東海……。1979年8月,國家地質總局南海地質調查指揮部在珠江口盆地珠7井打出了高產油氣流,實現了海上油氣的重大突破,消息傳開震驚全世界,國務院副總理康世恩專程到廣州代表黨中央和國務院表示祝賀。

天長地久,大海的波濤隨著改革的春風,從南海又推向東海。

1983年4月,東海平湖凹陷施工的「平湖1井」又試獲高產工業油氣流,特別引起外國石油公司的關注。它和珠江口盆地的珠5井比翼雙飛、喜上加喜,從而奠定了我國海上石油工業的發展基礎。

1996年海上石油年產量已突破千萬噸大關。

我國海上石油從年產10萬噸到1300萬噸,只用了14年,而美國和原蘇聯用了20年到25年,為我國經濟騰飛作出了新貢獻。

早在1962年,國家科委就編制了海洋科學10年長遠規劃,提出將「淺海石油資源的調查研究」列為重點項目。之後,原石油工業部北京石油科學研究院在鶯歌海進行了海上地震勘探試驗,開創了我國陸架地震勘探的先河。

1968年初,原地質部第一海洋地質調查大隊對南黃海盆地進行了以勘查石油為主的地質-地球物理綜合調查。1974年5月,我國自行設計改建的第一艘海洋地質雙體鑽探船——「勘探1號」,首航南黃海在其南部坳陷施工黃海1井,從而揭開了海上油氣勘探的序幕。

1970~1979年,原國家地質總局第二海洋地質調查大隊對南海北部陸架開展綜合調查,首次發現具有油氣勘探遠景的珠江口盆地,在此基礎上又繼續查明了北部灣、瓊東南等盆地,總面積達37.82萬平方公里。

1979年8月13日,原國家地質總局南海地質調查指揮部用「勘探2號」在珠江口盆地施工的珠5井,於老第三系試獲日產296立方米高產油流,取得了我國近海油氣勘查的重大突破。

繼南海之後,1983年6月,地礦部上海海洋地質調查局在東海陸架盆地西湖凹陷平湖構造上的平湖1井首次試獲工業油氣流,取得了東海油氣勘查的重大突破。平湖油氣田的發現,開創了東海陸架盆地油氣勘探、開發的新局面。

進入90年代,我國近海石油工業開始騰飛。渤海、東海和南海三大海域油氣勘探與開發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1993年,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南海西部石油公司與美國阿科石油公司合作勘探,在瓊東南盆地發現崖13—1大氣田,面積達53平方公里,已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逾1000億立方米,成為我國目前單個氣田儲量最大的氣田。1996年1月,該氣田已正式投入開采,輸氣到香港和海南省三亞市,年供氣34.5億立方米。

1994年,鶯歌海盆地天然氣勘探捷報頻傳,發現了東方大氣田。該氣田是一個埋藏淺、產量高、氣層厚和規模大的氣田,天然氣地質儲量約1000億立方米。它的發現使我國近海天然氣工業的發展躍上新台階。

1995年6月,上海海洋地質調查局在東海南部春曉構造上的春曉1井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日產天然氣160.13萬立方米,油200.04立方米。該構造位於蘇堤構造帶上,面積約600平方公里,證明東海南部具有探明大中型油氣田的地質條件,將是一個新的含油氣區。在平湖油氣田擴大面積勘探的同時,上海海洋地質調查局又在寶雲亭、孔雀亭構造上發現高產油氣流,構成了油氣田群組。

渤海灣和遼東灣的油氣勘探形勢一片大好。渤海石油公司繼綏中36—1大油田等開發後,1995年在渤海新發現秦皇島32—6油田,探明含油麵積67平方公里,測算石油地質儲量近2億噸,已成為我國第三海上大油田。現已探明孤島、埕島油氣田石油地質儲量2.75億噸,表明渤海具有巨大的油氣潛力。

近年來,珠江口盆地流花11—1油田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它採用了多項世界最先進的海上石油開發技術和裝置,使我國在海洋石油開發這一國際競爭激烈的高科技領域,躋身世界最前列。該油田開發總面積達317平方公里,控制石油地質儲量2.33億立方米,是迄今我國找到的海上最大油田。目前,先開發的油田1區已於1996年3月正式投產,高峰年產量為168萬噸。

最近,東海油氣勘探傳來了振奮人心的喜訊,東海石油公司與英國超准石油公司合作,在32區塊施工的麗水36—1—1井,於井深2250米海相古新統砂岩層試獲日產天然氣28萬立方米,凝析油18.07立方米,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油氣重大突破。

在短短5年內,我國近海石油工業迅速崛起,已進入持續、高速、高效發展階段。我國現已投入開發的油氣田25個,1997年油產量達1629萬噸,天然氣產量40億立方米。

(該文發表於「中國地質礦產報」1997年12月6日第三版)

2. 我國石油崛起的地方,在新疆哪個位置

有人說,了解一個地方先從那裡的博物館開始,通過館內多種不同的物品資料,不但可以深切的了解當地的歷史與發展,還可以從記載中感受當代人的記憶與情懷。所以如果你想要了解新疆獨山子區的石油發展故事,一定不能錯過的便是這里的獨山子博物館。

3. 中國石油的發展史的簡明歷程是什麼

新中國石油工業發展史
中國石油,天然氣的開發利用,是一項新興而古老的事業。它成為中國現代能源生產的一個重要工業部門,是新中國建立以後的事情,而中國發現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氣技術的歷史卻可追溯到兩千年以前,並且在技術上曾經創造過輝煌的成就。
中國近代石油工業萌芽於十九世紀中葉,經過了多年的艱苦奮斗,直到新中國建立前夕,它的基礎仍然極其薄弱。回顧這一歷史過程,將有利於認識當代中國石油工業的崛起。

下面我們分三個部分介紹中國石油工業發展概況。
1.恢復與發展

玉門油礦解放後,為創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1952年8月,毛澤東主席命令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9軍第57師轉業為石油工程第一師,為建設一支具有嚴格組織紀律,高度獻身精神的石油產業大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到1952年底,全國原油產量達到43.5萬噸,為1949年的3.6倍,為舊中國最高年產量的1.3倍,比1949年提高6倍多。 玉門油礦是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石油工業建設的重點。為了加強勘探,廣泛採用「五一」型地震儀和「重鑽壓,大排量」鑽井等新技術,先後發現了石油溝,白楊河,鴨兒峽油田,並開始按科學程序進行全面開發,採取注水和一系列井下作業等措施。按照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署,石油勘探首先在我國西北地區展開。1955年10月,克拉瑪依第一口井--克1井噴油。克拉瑪依油田的開發建設,有力地支援了建國初期的經濟建設。1958年,青海石油勘探局在地質部發現冷湖構造帶的基礎上,在冷湖5號構造上打出了日產800噸的高產油井,並相繼探明了冷湖5號,4號,3號油田。在四川,發現了東起重慶,西至自貢,南達敘水的天然氣區。1958年石油部組織川中會戰,發現南充,桂花等7個油田,結束了西南地區不產石油的歷史。到50年代末,全國已初步形成玉門,新疆,青海,四川4個石油天然氣基地。1959年,全國原油產量達到373.3萬噸,四川天然氣產量從1957年的6000多萬立方米提高到2.5億立方米。在人造油方面,經過擴建和改造,東北各人造油廠的產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長。1959年人造油產量達到97萬噸,當時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煉油工業在十分薄弱的基礎上,先後擴建,新建了上海,克拉瑪依,冷湖,蘭州,大連等8個年加工能力為10-100萬噸的煉油廠。1959年生產汽,煤,柴,潤四大類油品234.9萬噸,主要石油產品自給率達到40.6%.

2.歷史性轉變

從1955年起,地質部和石油部分工配合,先後在華北平原與松遼盆地展開了全面綜合地質調查。根據中央批示,1960年3月,一場關系石油工業命運的大規模的石油會戰在大慶揭開了序幕,並取得了重大的進步。1963年,全國原油產量達到648萬噸,同年12月,原油產量的急劇增長,需要煉油工業同步發展。在此期間,擴建和合並了一系列煉油廠,並大力開發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此外,還研究,設計,建設了加氫裂化等裝置。到1965年止,共新建以上裝置13套,大大縮小了同當時國外煉油技術水平的差距。1965年生產汽,煤,柴,潤四大類油品617萬噸,自給率達97.6%,提前實現了我國油品自給。

在大慶石油會戰取得決定性勝利以後,石油勘探隊伍開始進入渤海灣地區。1964年,經中央批准在天津以南,山東東營以北的沿海地帶,開展了華北石油會戰。到1965年,在山東探明了勝利油田,拿下了83.8萬噸的原油年產量,1978年原油產量達到355萬噸。 1970年4月,大慶開始了油田開發調整工作。到1973年,底下形勢惡化的情況得到扭轉,全油田原油產量比1970年增長了50%以上。1976年,大慶油田年產量突破5000萬噸,為全國原油年產上1億噸打下了基礎。 同時石油三廠,六廠經過擴建,改造成為加工天然原油的煉油廠。為發揮中央和兩個積極性,以石油部為主,陸續興建了七個大型煉油廠和一大批中型煉油廠。到1978年,全國原油年加工能力已達9291萬噸,基本上與我國原油生產規模相適應,從1966年到1978年的13年中,原油產量以每年遞增18.6%的速度增長,年產量突破了1億噸,保證了國家的需要,緩和了能源供應的緊張局面。從1973年起,我國還開始對日本等國出口原油,為國家換取了大量外匯。

3、石油工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1979年至今)

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從1979年起「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各條戰線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勢。石油戰線的廣大職工經過艱苦努力,戰勝了十年動亂帶來的嚴重困難,石油工業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高峰。
自七十年代以來,我國石油工業生產發展迅速,到1978年突破了1億噸。此後,原由產量一度下滑。針對這種情況,為了解決石油勘探,開發資金不足的困難,中央決定首先在石油全行業實行1億噸原由產量包乾的重大決策,以及開放搞活的措施。這一決策迅速受到效果,全國原油產量從1982年起,逐年增長,到1985年達到1.25億噸,為世界第六位。
為了多元發展我國的石油工業,我國於1982年成立了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1983年7月,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成立。中國第三家國有石油公司---中國新星石油有限責任公司也於1997年1月成立。至此,我國石油石化工業形成了四家公司團結協作,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目前我國石油工業目前有三大石油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和中國海洋石油集團公司。2001年,石油集團銷售收入3401億元,利潤總額530億元;石化集團銷售收入3600億元,利潤總額128.1億元;中海油銷售收入303.8億元,利潤總額96億元。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各石油公司「走出去」戰略的推進,各公司的資產規模,海外影響力,利潤總額都有了很大提高,但與國際知名石油公司相比,我國石油公司在運營的主要指標上均有一定差距。

4. 中國石油的歷史

中國石油,天然氣的開發利用,是一項新興而古老的事業。它成為中國現代能源生產的一個重要工業部門,是新中國建立以後的事情,而中國發現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氣技術的歷史卻可追蒴到兩千年以前,並且在技術上曾經創造過光輝的成就。

中國近代石油工業萌芽於十九世紀中葉,經過了多年的艱苦歷程,直到新中國建立前夕,它的基礎仍然極其薄弱。回顧這一歷史過程,將有利於認識當代中國石油工業的崛起。

我們分五個部分介紹中國石油工業發展概況,其中不乏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

5. 油田的崛起,為大慶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因素

油田的崛起首先讓大慶有了興建油田的信心,其次使得大慶有了興建油田的經驗的借鑒,可以借用其設備和技術來完成自己的建設。

6. 原油選題背景及意義

背景:2014年以來,我國原油產量呈現先升後降趨勢,2015年,我國原油產量為21474.2萬噸,為近年最大值。2015-2018年,我國原油產量持續下滑,但下降速度逐漸減小,2018年全國原油產量為18910.6萬噸,同比下降1.3%。2019年全年原油產量終於止跌,扭轉下跌勢頭,達到1.91億噸。雖然我國其他能源發展近些年取得了可觀的發展,但整體來看,石油依舊是我國主要能源供給,提高石油產能產量降低進口規模是現階段發展的關鍵。

意義:中國近代石油工業萌芽於十九世紀中葉,經過了多年的艱苦奮斗,直到新中國建立前夕,它的基礎仍然極其薄弱。回顧這一歷史過程的意義在於利於認識當代中國石油工業的崛起。

7. 中國石油工業概況是什麼

石油工業主要從事石油勘探、石油開發、石油加工和基礎原材料生產等工作的行業,涉及勘查技術與工程(含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測井)、資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含鑽井、採油、油藏工程)、油氣儲運工程和油氣加工等專業方向。石油工業由「上游」和「下游」兩大部分構成,上游包括石油勘探與石油開采,下游包括石油煉制與石油化工。

1中國古代石油的發現和利用

中國石油的開發利用是一項新興而古老的事業,它成為中國現代能源生產的一個重要工業部門,而中國發現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氣技術的歷史卻可追溯到3000年以前,並且在技術上曾經創造過光輝的成就。

中國人發現和使用石油的時間為世界最早。始於何時,據稽考,至遲在3000多年前就已開始。最早發現石油的記錄源於《易經》:「澤中有火」,「上火下澤」。「澤中有火」,是石油蒸氣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現象的描述。最早認識性能和記載石油產地的古籍,是1900年以前東漢文學家、歷史學家班固(公元32—92年)所著的《漢書·地理志》。這里明確記載了石油的產地,並說明石油是水一般的液體,可以燃燒。

最早給石油以科學命名的是我國宋代著名科學家沈括(1031—1095年,浙江錢塘人)。他在網路全書《夢溪筆談》中,把歷史上沿用的石漆、石脂水、火油、猛火油等名稱統一命名為石油,並對石油作了極為詳細的論述。

2卓筒井的發明

我國古代鑽井技術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大口淺井和小口深井兩個階段。北宋以前開鑿的井,一般為大口淺井,以後開鑿的井多為小口深井。大口淺井是由人直接下入井底,用鍬、鎬等簡單工具開挖出來;小口深井是用專門的打井機械開鑿而成的,人們稱它「卓筒井」。

中國發明卓筒井鑿井技術比西方早七八百年,這一鑽探技術,被譽為「世界近代中國石油鑽井之父」,堪稱中國古代的第五大發明。它揭開了人類開發儲存於地下深處的礦產資源的序幕,推動了石油工業的興起和發展。

3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

1)延長油田——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

中國陸地上最早開發的油田是陝北的延長油田。延長油田位於我國陝西省的延安縣。雖然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發現了石油,但真正投入開發卻是近百年的事了。1907年4月,開始在延長縣西門外勘定井位、安裝鑽機。當年9月正式完工,並命名為「延一井」。1985年延長油礦建礦80周年的時候,原國務院副總理兼石油工業部部長康世恩為「延一井」題詞「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1996年11月20日,「延一井」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圖6-1為延長石油的標志。

圖6-4中國海洋石油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是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於1998年7月在原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的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系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是實行上下游、內外貿、產銷一體化、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運作,跨地區、跨行業、跨國經營的綜合性石油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是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是以油氣業務、工程技術服務、石油工程建設、石油裝備製造、金融服務、新能源開發等為主營業務的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是中國主要的油氣生產商和供應商之一。在《財富》2014年全球500強企業中排名第4位。中國石油以建成世界水平的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為目標,通過實施戰略發展,堅持創新驅動,注重質量效益,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到2020年主要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全面提升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成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領先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是1998年7月國家在原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基礎上重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是國家獨資設立的國有公司、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注冊資本1820億元,總部設在北京。在《財富》2014年全球500強企業中排名第3位。中國石化集團公司主營業務范圍包括:實業投資及投資管理;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采、儲運(含管道運輸)、銷售和綜合利用;石油煉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發;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儲存、運輸;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設計、施工、建築安裝;石油石化設備檢修維修;機電設備製造;技術及信息、替代能源產品的研究、開發、應用、咨詢服務;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國家限定公司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和技術除外)。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屬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中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商。公司成立於1982年,總部設在北京。自成立以來,中國海油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由一家單純從事油氣開採的上游公司,發展成為主業突出、產業鏈完整的國際能源公司。2013年,公司海外業務已遍及4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資產比重達到40%,海外收入比重達到30%,海外員工本地化率達到82%,跨國指數正在向國際一流公司邁進。在《財富》2014年全球500強企業中排名第79位。

5)中國油氣資源

根據我國含油氣盆地的地質特徵和勘探程度,油氣資源可劃分為6個含油氣區,它們是:

(1)東部含油氣區——主要包括東北和華北地區;

(2)中部含油氣區——主要包括陝甘寧和四川、重慶等地;

(3)西部含油氣區——主要包括新疆、青海和甘肅西部地區;

(4)南部含油氣區——主要包括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廣東、湖南、江西、雲南、貴州和廣西等省區;

(5)西藏含油氣區——包括昆侖山脈以南、橫斷山脈以西地區;(6)海上含油氣區——包括東南沿海大陸架和南海海域。

現在,全國有25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以及近海海域共發現了700多個油氣田,形成了上述6大油氣區。陸上建成了大慶、勝利、遼河、新疆、長慶、四川、中原、華北、大港、吉林、江漢、青海、河南等20多個主要生產基地。

2013年,我國石油剩餘探明儲量33.39×108t,我國排名列世界的第14位。中國原油年產量2.1×108t,目前中國的儲采比是15.9。中國天然氣探明儲量主要集中在10個大型盆地,依次為渤海灣、四川、松遼、准噶爾、鶯歌海—瓊東南、柴達木、吐哈、塔里木、渤海、鄂爾多斯。在近幾年能源緊缺的背景下,中國陸地和海上氣田的開發都得到了較快的發展。2013年,我國天然氣剩餘探明儲量4.4×1012m3,我國天然氣探明剩餘可采儲量居世界第11位。

21世紀,石油是人類最重要的能源材料和戰略物資。石油與全球政治、經濟和國家戰略緊密相關。

閱讀全文

與中國石油工業如何崛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賓士e分期多給多少錢 瀏覽:690
會昌的工業有哪些 瀏覽:189
伊蘭特汽車的油耗是多少 瀏覽:413
如何避免剮蹭汽車 瀏覽:111
哪裡可以買寶馬裸車 瀏覽:609
汽車補漆微創技術哪裡學 瀏覽:199
工業肥料是如何製作的 瀏覽:116
寶馬自動擋怎麼解鎖 瀏覽:764
大連工業大學到火車站打的多少錢 瀏覽:928
如何更換汽車馬達吸力包 瀏覽:393
寶馬3系是什麼牌子的電瓶 瀏覽:662
奧迪a8底盤升降氣壓是多少 瀏覽:358
工業平車壓腳桿怎麼調 瀏覽:341
寶馬n52水溫正常多少度 瀏覽:263
汽車銷售大專畢業工資多少 瀏覽:490
裝配式汽車有哪些品種 瀏覽:831
奧迪450是什麼配置 瀏覽:856
汽車機油儀表盤在哪裡怎麼看 瀏覽:886
汽車售票多久停止 瀏覽:621
湖北工業大學西區有什麼好吃的 瀏覽: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