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禮縣有什麼工業

禮縣有什麼工業

發布時間:2022-08-31 21:27:04

① 甘肅禮縣都有什麼名勝古跡

祁山堡 位於禮縣城東23公里的祁山鄉,是三國時蜀漢承相諸葛亮統帥三軍,揮師北上進攻曹魏扎營之地,因而聞名於世。「祁山暮雨」為禮縣八景之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祁山堡為寬闊秤地上突起的一座孤峰,座落在西漢水北岸,高數十丈,周圍里許,四面如削,高峻奇拔。蜀漢後主建興六年(228),諸葛亮率師第一次出祁山攻魏,街亭一戰,蜀軍潰敗,揮淚斬馬謖。建興九年(231)又二次出兵祁山,在上邽(今天水),鹵城(今鹽官)等地與魏兵周旋,於木門道射殺魏將張郃,終還祁山堡。後人為紀念這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在堡內建諸葛武侯祠。相傳城堡始建於西漢,今城垣遺跡清晰可見。武侯祠始建於南北朝,現存殿宇多系清代重建,分三殿三院,有房20餘間,系硬山頂土木結構。殿內有孔明、關羽等人塑像,有壁畫、匾額、楹聯、碑刻數十方,形態生動,字跡勁秀,概述了諸葛亮畢生事跡和功業。遊人身臨其境,古趣盎然。 禮縣文廟大殿 在縣城東街縣政府招待所中院。據《秦州新志》記載:「文廟初建城東錦屏山麓,後遷縣南之西關,順治十三年(1656)署縣事歐陽瑊改遷茲地,後經康熙年間、乾隆四年(1739)、道光十九年(1839)先後重修,」原以大殿為中心,有欞星門、魁星閣、鄉賢祠、名宦祠等群體建築,規模寵敞,計有3院,房屋40餘間。1958年由縣政府招待所佔用後,逐年拆除改為新型建築。現僅存大殿一座,面闊五間,長期2米,進深四間,寬大7米。重檐歇山頂,上復琉璃筒瓦,正脊兩端施龍吻,中置麒麟火球,看面飾二龍戲珠浮雕。垂脊、戧脊飾雲雷、卷草紋,玲瓏秀麗。梁架結構為十架椽,身內雙槽,六椽栿前後乳筏扎牽用五柱,柱子排列規整。檐柱與老檐柱之間以穿插 枋加固。上層檐下斗拱為單拱三踩單下昂,下層檐下斗拱為重拱五踩二下昂,該殿除門窗改換外,其餘保存完好。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維修後辟為文物陳列館。鹵城古鹽井 在禮縣城東30公里的鹽官鎮。漢代置鹽官,三國時稱鹵城。因盛產食鹽而馳名。諸葛亮率師伐魏,兵出祁山時,在鹵城做過糧倉;酈道元稱鹽官食鹽「相承營鹽不輟,味與海鹽同」;杜甫入蜀經鹽官有吟詠《鹽井》詩;吳璘抗金於茲地,設地網、築二連城。現存有古城垣兩段,約長50米,寬7米,高3至5米,古鹽井一口、井院中的鹽神廟尚有硬山頂式正殿三間,內有鹽神塑像;制鹽工具全套,有關鹽井的碑刻,匾額,典籍和書畫多種。其中,明嘉靖丁未年(1547)《重修鹽官鎮鹽井碑記》,清代無名氏撰寫的《鹽泉賦》,民國時《甘肅鹽法志略》等文獻,對進一步研究鹵城及鹽井歷史,具有較高的參與價值。趙孟頫書趙世延家廟碑 位於禮縣縣城南郊農田裡。碑刻建於元代仁宗延佑三年(1316),為翰林學士承旨程鉅夫奉敕撰文,趙孟頫奉敕書丹並篆額。碑由碑首、碑身、碑趺三部分組成。外觀雄渾,整體宏麗。碑首高1.3米,頂拱形,上雕六龍盤踞左右,威麗壯觀,面額書「敕賜雍古氏家廟碑」八字。碑身高2米,寬1.3米,厚0.42米。正面四周陰刻串枝蓮紋,中間刻文皆為楷書,右起豎列33行,行64字,共1230多字(個別字損)。書體用筆圓潤,骨力內藏。龜趺長2米,寬1.3米,外露0.2米。碑文記載了翰林學士承旨、中書平章政事趙世延三代六英,為創立元朝所建的豐功偉績。因趙世延其先世為雍古族人,故稱「雍古氏家廟碑」。此碑對研究元蒙歷史和書法藝術有較高價值。為省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新建了保護碑亭。王仁裕神道碑 在禮縣城西南15公里的石橋鄉斬龍村。碑外觀高大雄渾,碑文書法蒼勁秀麗,刻工精細巧嫻,是研究五代史和宋代書法藝術的珍貴石刻。由碑首、碑身、碑跌三部分組成。通高3.05米,寬1.14米,厚0.4米。碑首拱形頂,上覆六龍盤踞,威武壯觀。碑額篆書「周故少師王公神道碑」九字。碑面兩邊陰刻纏枝牡丹與石榴花紋。碑面中間陰刻楷書碑文,自右向左豎列36行,行71字,共2500餘字,主要介紹了王仁裕的家世及生平事跡。王仁裕為天水人,五代周兵部尚書,工文祠,其門生多為一時名公。碑建於北宋雍熙三年(986年),門生李昉撰文,「天水江得山刻」。1983年在王仁裕神道碑附近又出土王仁裕墓誌銘。同列為現級文物保護單位。寨子里遺址 在禮縣城西南10公里的高寺頭村,是西漢水上游一個較為典型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聚落遺址,距今6000年左右。1947年至1988年,經過多次考察,發現有灰層、灰坑、灶址、房址等遺址。地表遺有較多的陶片,歷年有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等出土。石器有斧、錛、鑿、刀、鏟、磨棒、磨盤、箭頭和紡輪;骨器有骨針和魚鉤;陶器有缽、盆、碗、壺、瓮、罐、瓶等。陶器底部多有席紋和布紋,細泥陶器上多施紅底黑花彩繪,有幾何紋及動植物形象。裝飾品有骨笄、石璜、獸牙、石珠、陶環和各種佩飾。從器形和紋飾可以認定為仰韶文化半坡和廟底溝類型。為進一步探討這一區域的開發時代,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於1986年初冬進行了小面積試掘,其資料正在整理。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陳家坪遺址 位於禮縣城南50公里的雷壩鄉蒲陳村,遺址東西長400米,南北寬300米。面積約1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3米.1976年農田基建中出土陶器數十件,銅鐎斗一件,人骨數十具。陶器有雙馬鞍口罐、單耳罐、雙耳瓶口罐、扁腹罐、鼓腹罐、高領罐、圓腹罐及盆、豆、簋、鬲等。泥質有夾粗砂陶與細砂陶兩種。陶胎大部分為褐色,表面色澤不勻,多為褐、灰、黑相雜。全部陶器有褐、橙、黃、灰、黑色多種。陶器皆為手制,以素麵為主,也有彩繪、附加堆飾,刻劃紋、鏤空等形式;此外還有刻劃符號,多飾於雙馬鞍口、豆、鬲和罐類的頸部。屬寺窪文化安國類型,對研究甘肅東南部西漢水中游先民生活具有重要價值。鄭家磨遺址 在禮縣鹽關鎮中川村境內,西距縣城約35公里。遺址位於茅水河西岸的第一台地里。東近上磨村,西臨下磨村,天水至禮縣公路由該遺址南邊穿過。1947年考古學家裴文中發現,1958年以來,省、地、縣進行過多次復查。東西長約600米,南北寬約500米,文化層厚0.5—1米不等。地面及斷崖上均暴露有仰韶文化的陶、石、骨器等遺存,經鑒定為半坡和廟底溝類型文化遺存。面積較大,遺存豐富,保存尚好。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石溝坪遺址 位於禮縣石橋鄉聖泉村境內,遺址面積約4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85—2.8米,歷年有陶、石、骨器出土。陶器有夾沙、泥制兩種,有灰、褐、紅、黃等色,紋飾有繩紋、旋紋、附加堆紋,彩陶為紅陶黑彩,有勾葉圓點紋、網紋、鯢魚紋等。地面散布陶片較多,器形有缽、盆、罐、瓶等等。出土完整器物有變體鯢魚彩陶瓶一件,高44厘米,口徑9厘米,侈口、平唇、細高直頸、圓肩、深斜腹、平底、腹中附雙鼻耳,頸間繪二橫線與數點,肩繪弧線三角和似雙角樣圖案,腹繪雙變體鯢魚紋,弧線勾葉圓點紋。該遺址遺存比較豐富,多屬仰韶文化半坡、廟底溝、石嶺下類型,周代遺存次之。1947年裴文中首次發現,1962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高寺頭遺址 位於禮縣石橋鄉高寺村境內,遺址東西寬約150米,南北長約200米,文化層厚達4米以上,斷崖上暴露有灰層、灰坑、灶址、居住面等遺跡,地表遺有大量夾沙、泥質、細泥質的灰、紅、橙黃色陶片。紋飾有細繩紋、彩繪等。器形有尖底瓶、卷沿盆、碗等。另外還有石刀、石斧、陶紡輪、骨錐、骨魚鉤等生產工具。該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半坡、廟底溝等類型。內涵豐富,保存較好。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原始社會女頭塑像 1964年禮縣高寺頭村出土,屬仰韶文化遺物。殘高12.5厘米,寬8.5厘米,陶色橙黃,五官部分用堆塑與鏤空相結合的手法塑造,雙目深沉,嘴唇微啟,以極為洗練的藝術手法,塑造了母系氏族公社繁盛時期的少女形象,為原始人像傑作。現藏甘肅省博物館,已納入《中國美術辭典》。

② 西成( 禮縣) 鉛鋅金礦集區地質背景

(一) 地層

西成盆地容礦泥盆系自下而上包括吳家山組石英片岩、變質石英砂岩及大理岩,安家岔組生物灰岩與千枚岩、變質砂岩,西漢水組下部的生物碎屑灰岩與上部的絹雲石英片岩,洞山組砂岩、灰岩與千枚岩等。地層中化石豐富且顯示強烈的華南生物區系特徵,與上揚子區同期沉積物在岩石組合、化石、成礦事件等方面均有可比性(霍福臣,1995;李永軍,1990,2003a)。禮縣地區的泥盆系李壩群因賦含多個大型金礦而備受重視,麻沿河及其以北地區的泥盆系沉積特點與此相似,主要為一整套深水斜坡扇及厚層濁積岩相,化石稀少。與南部西成盆地不同的是,地層厚度大,構造變形更強(圖4-1)。

圖 4-1 西秦嶺西成-禮岷泥盆紀盆地及主要鉛鋅、金礦床分布圖

作為區域同生斷裂的禮縣-白雲-山陽斷裂,兩側有明顯不同的沉積相,南側西成盆地以淺海相為主體,而北側李壩群更多地以反映深海相沉積的厚層濁積岩為主。在西成盆地中,尤其是含礦的西漢水組碳酸鹽岩與千枚岩間,區域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噴流沉積形成的岩石或礦物,如硅質岩、白雲石等;而在李壩群中,幾乎見不到明顯的噴流沉積產物。與此斷裂平等的黃渚關斷裂帶,其兩側沉積與變形特徵也有顯著差別,表明該斷裂帶對沉積盆地的形成與區域構造演化具有重要的控製作用。沿該斷裂帶發育的草關、黃渚關岩體以及侵位於禮縣-麻沿河斷裂與黃渚關斷裂間的糜署嶺岩漿岩的成因信息則為該斷裂帶的規模、性質、動力學過程、構造環境與機制提供了重要佐證(李永軍等,2004)。

西成盆地構造線呈近東西向展布,構造比較發育,總體上為一向北傾的單斜層,但次級褶皺及斷裂構造異常發育。褶皺構造主要是吳家山背斜,其次是廣金壩背斜、洞山向斜、白劍石向斜等。走向斷裂以北部的黃渚關深大斷裂和南部的江洛大斷裂規模較大,二者均由北向南逆沖,為斷面北傾的逆沖斷裂,其皆具有重要的控岩控礦作用,余者地質意義不大。

西成盆地地質演化歷史悠久,西秦嶺志留紀末期與華北板塊碰撞,雖沒有形成大規模的造山運動,但也使得西秦嶺整體抬升,大部分成為陸地。之後自早泥盆世晚期開始,由東向西發展形成伸展盆地,並在中泥盆世達到最大。最後東部逐漸抬升,西部逐漸向西伸展下陷。同時,北部擠壓形成前陸盆地,南部引張形成伸展斷陷盆地。

(二) 岩漿作用及熱變質

1. 西成盆地的酸性侵入體

西成盆地分布有多個印支期的中酸性侵入岩體,如廠壩、黃渚關、沙波里、草關、糜署嶺等,主要為花崗閃長岩和石英二長岩。除糜署嶺岩體外,均為小規模的岩株,面積一般<10km2。在這些岩體中,糜署嶺、黃渚關、草關等岩體特點相似,主要岩性是花崗閃長岩、石英閃長岩、石英二長岩等,粗粒-中粗粒結構,少量岩體有似斑狀結構,其中廣泛分布有暗色的鎂鐵質包裹體。包裹體長10~50cm,長軸東西走向,岩性為二長輝長岩或正長輝長岩。化學成分以富Al2O3、低SiO2為特點,A/NCK=0.69~1.01。

糜署嶺花崗閃長岩,呈肉紅色,中粗粒,似斑狀結構,斑晶為肉紅色鉀長石及灰白色斜長石,暗色礦物以黑雲母為主,少量角閃石,副礦物為榍石、磁鐵礦、磷灰石、鋯石等。該岩體是幔源的基性岩漿與殼源的酸性岩漿主體相混合的產物(陳光,2003)。

前人曾開展過大量的研究工作,據李永軍等(2003b,2004)、李注蒼等(2005)的研究,這些呈東西向展布的酸性侵入岩是幔源的基性岩漿與殼源的酸性岩漿混合的產物。其中的暗色鎂鐵質包裹體主要是幔源岩漿發生混染的產物,而寄主岩石為殼源岩漿形成。

岩石化學及REE地球化學研究表明(表4-1,表4-2),廠壩花崗岩地質特點與成因明顯有別於黃渚關、草關、糜署嶺等岩體,中細粒,其中不含有鎂鐵質包裹體,主要成分為二長花崗岩,SiO2>70%,Al2O3<14%,A/NCK=0.95,K2O/(K2O+Na2O)=0.52,與前人分析測試的結果大體相當。而草關、黃渚關、糜署嶺岩體A/NCK=0.85~0.87,K2O/(K2O+Na2O)=0.37~0.38。相比之下,廠壩岩體、茨壩後溝岩體、小溝里(三洋壩)岩脈等殼源特徵更加明顯,成熟度更高。在廠壩岩體與大理岩圍岩的接觸帶上,普遍出現不同程度的矽卡岩化,在茨壩後溝附近還出現鎢礦化。這些岩體周邊岩石多遭受較強烈的熱變質作用,而黃渚關、草關及糜署嶺岩體四周的變質作用相對要弱得多。廠壩岩體的稀土元素分配特點也明顯不同於西成多數岩體(圖4-2),包括草關花崗閃長岩、糜署嶺花崗閃長岩以及李家溝(王家溝)分布的一些酸性脈岩Eu異常不明顯,而廠壩岩體雖然REE總量與輕重稀土元素比值相似,但明顯具有強的負Eu異常,顯示其結晶作用過程完全不同於其他花崗岩體。

表4 -1 西成地區侵入岩及礦石、圍岩岩石化學組成 ( WB/%)

注·核工業地質分析測試研究中心分析, 2005; 分析方法為X 射線熒光光譜法,分析儀器採用Philip PW2404 0 6 - 9 號樣品引自吳烈善等, 1997 。

表4 -2 西成地區侵入岩及礦石圍岩稀土元素組成 (WB/10 -6 )

注.核工業地質分析測試研究中心分析, 2005; 分析方法為X 射線熒光光譜法,分析儀器採用Philip PW2404 。

圖 4-2 西成地區部分侵入岩REE配分模式圖

近年來對廠壩地區的次生暈地球化學掃面發現,在廠壩岩體及其四周發育大范圍、高強度的Bi地球化學異常,最高含量達100×10-6,而西成地區其他岩體均未發現Bi的異常,如沙波里岩體(圖4-3)。

圖 4-3 廠壩岩體與Bi異常關系

另外,前人對黃渚關岩體與廠壩岩體所做的同位素年代學研究也表明,二者Rb-Sr同位素等時線年齡分別為240Ma和208Ma(馬國良等,1996),廠壩岩體形成年代稍晚。

圖 4-4 廠壩地區鉛鋅礦及圍岩

在畢家山礦床F4主斷裂的破碎帶中,含有大量的花崗質岩石角礫,顯示出深部存在酸性侵入岩體。在廠壩-李家溝礦區的黑雲石英片岩中廣泛發育不同程度的氣成熱液作用(圖4-4A),形成矽卡岩化、雲英岩化、黑雲母化等,均反映出廠壩地區深部存在較大規模的酸性侵入體,其特點更加相似於廠壩岩體。這可能是廠壩-李家溝地區變質程度較高的主要原因。變質作用形成的含礦溶液與不同岩性地層反應而大規模成礦。

2. 西成盆地的熱變質作用特點

20世紀80年代完成的西成地區1∶50000成礦預測分析將西成盆地泥盆系依熱液變質礦物組合特點劃分為3個帶,北東方向變質程度最高,西部和南部地區變質程度相對低,隨著變質程度的降低,礦物重結晶粒度明顯變細(圖4-5)。自北西向南東,3個帶分別如下:

圖4-5西成盆地中部岩漿岩分布與區域變質帶示意(據尹萬玉,2000資料修改)

(1) 石榴子石-十字石帶

主要分布於廠壩—李家溝—茨壩地區,主要岩石為二雲石英片岩、石榴石黑雲石英片岩、方解石石英片岩、透輝透閃石大理岩、黑雲母條帶狀大理岩、中粗粒大理岩等,在大嶺—磺廠一帶,還出現了少量黑雲斜長片麻岩。標型變質礦物為石榴子石(圖4-4B)、十字石、綠簾石、堇青石等。

(2) 黑雲母帶

主要分布於吳家山—官店—向陽山一線,泥質岩石的主要岩性為黑雲石英片岩、二雲石英片岩等,變質程度明顯低,結晶細,且變質面理多介於片理與千枚理之間,而碳酸鹽岩則主要表現為結晶灰岩,局部見有大理岩。其標型變質礦物為黑雲母、白雲母。

(3) 絹雲母帶

分布於吳家山背斜南北兩翼,天子山—薛家溝以南地區。泥質岩石主要岩性為絹雲石英千枚岩、石英絹雲千枚岩、石英方解石千枚岩、泥質條帶狀灰岩、細粒結晶灰岩等。其標型變質礦物為絹雲母、綠泥石。上述變質作用的分帶與西成地區印支期花崗質岩石的分布有緊密的聯系,變質程度最高的地區正是以廠壩、大嶺為代表的更多反映殼源特點的酸性花崗質岩體集中分布的地區。這種變質作用的分帶也表現在部分單個岩體的周邊,如大山岩體、草關岩體等,反映了西成的變質作用與岩漿熱質變作用的緊密聯系,但以糜署嶺、草關等為代表的更多幔源物質參與的花崗岩外側,上述熱變質作用范圍一般較小。不同於簡單的岩漿熱變質作用,西成的變質作用伴隨著強烈的岩石變形,形成大量的褶曲以及S1、S2面理。在吳家山組核部地區,變質作用伴隨有強烈的塑性流變和韌性剪切,發育兩期透入性礦物面理S1和S2,部分地區劈理很發育,大多數岩層出現劈理轉換面理。

變質作用主要是伴隨印支期秦嶺的褶皺造山過程發生的,吳家山背斜核部石英角閃片岩中角閃石礦物的Ar-Ar年齡,其最大坪年齡為(249.3±0.1)Ma(楊軍祿等,1999),代表了早印支期的構造熱事件年齡。馬國良等(1996)在廠壩礦床中也獲得石英的Ar-Ar坪年齡為200Ma,反映出西成地區在海西末期—印支期發生了一次強烈的熱事件。

變質作用對鉛鋅礦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廠壩-李家溝礦床位於變質程度最高的石榴子石-十字石帶中,礦床受到的後期熱液變質作用的影響最顯著的變化是重結晶作用:表現為礦物粒度變粗,自形程度增高,成為半自形晶或自形晶;膠狀閃鋅礦肉眼看仍呈極細粒狀集合體,呈膠狀礦石特點,但鏡下全部呈細粒顯晶質。石英、方解石全面重結晶並被剪切拉伸,形成粗粒狀,其中還常含有大量的微細粒硫化物,石英的重結晶作用使細粒硫化物在其邊部形成環狀分布特點(圖4-4C);而鈉長石的重結晶作用形成明顯的環帶(圖4-4D)。熱液變質作用是印支期強烈造山作用的一部分,伴隨有強烈的剪切、褶皺作用,因而主要沿S2面理形成很多脈狀礦化,切穿層理但不超出含礦層的范圍,並未造成含礦物質的遠距離遷移。熱變質作用總體上未改變廠壩-李家溝礦床的沉積特點。

禮縣地區圍繞中川岩體也存在著類似的熱變質作用分帶(盧哲等,2003),但程度與規模均較西成地區小得多。自中川岩體向外分別出現紅柱石-堇青石角岩帶、黑雲母角岩帶以及綠泥石-絹雲母帶。其中,紅柱石-堇青石角岩帶由紅柱石角岩、堇青石角岩和接觸片岩組成;黑雲母角岩帶主要岩性為千枚岩、變質砂岩,普遍有次生黑雲母化;綠泥石絹雲母帶主要岩石為綠泥石絹雲母千枚岩與絹雲母綠泥石千枚岩。

③ 禮縣星原熱力有限公司怎麼樣

禮縣星原熱力有限公司是2017-07-24在甘肅省隴南市禮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甘肅省隴南市禮 縣城關鎮南城社區15號。

禮縣星原熱力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21226MA71YR165R,企業法人童俊清,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禮縣星原熱力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城市供熱,水暖工程,水暖材料,五金建材,化工產品(危險化學品除外),建築安裝,工業鹽,食用鹽,畜牧鹽,倉儲配送及零售,普通貨物運輸;生態農林,牧產業,酒店經營、環保節能產業(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之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禮縣星原熱力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④ 甘肅禮縣鹽官開發需要什麼

1、政府對鹽官的規劃和定位,這是關鍵。2、准確掌握鹽官實際狀況,有重點的發展。3、以經濟建設為主,但更主要加強民生建設。

⑤ 禮縣嘉興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怎麼樣

禮縣嘉興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是2009-03-30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甘肅省隴南市禮 縣城關鎮西城132號。

禮縣嘉興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2122668605634XB,企業法人田新才,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禮縣嘉興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工業與民用建築、市政建築工程、房屋裝修及建材銷售,建築勞務承包(依法須經相關部門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禮縣嘉興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對外投資2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禮縣嘉興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⑥ 禮縣的自然環境

禮縣地處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市北部,地跨東經104°37′-105°36′,北緯33°35′-34°31′之間,東鄰天水秦州區、西和縣,西接宕昌、岷縣,南連隴南市武都區,北與武山、甘谷縣接壤。全縣面積4299.92平方公里,南北長103千米,東西寬約88千米。 距省會蘭州345公里,天水市97公里,隴南市府駐地武都250.5公里。
禮縣位於中秦嶺華力西期及印支期褶皺帶(揚子板塊與華北板塊碰撞帶)。由陝西山陽——禮縣斷裂帶及陝西鳳縣——禮縣王壩左家——宕昌斷裂帶控制。地層區劃屬秦嶺地層分區。出露地層有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三疊系、第四系及燕山期運動的花崗岩,其中以泥盆系地層出露面積最大。
禮縣境內主要斷層為:禮縣——羅壩——鎖龍斷裂帶;禮縣——洮坪魏子壩斷裂帶;朱家壩(王壩)——秦家灣(銓水)斷裂帶;成河——廖家寺——林邊斷層;石堡——龍王山—茨壩斷裂帶。境內主要褶皺為石家河壩復式向斜。北翼由舒家壩組地層構成次級馬塢背斜,南翼由西漢水組構成次級張風坡背斜。境內岩漿岩主要為中川花崗岩體、碌碡壩花崗岩體。岩脈主要有花崗閃長岩脈、花崗岩脈、輝綠岩脈、黃斑岩脈等。 禮縣地勢處西北向東南傾斜,境內海拔最高3312米,最低1080米,境內山巒重疊,坡陡谷深,受新構造運動的影響,山谷切斷較深,山地面積大,佔全縣總面積的91%,而川壩地,沿西漢水的鹽官、永興、城關、石橋等地有極少部分,僅佔全縣總面積的9%。
東北部和西南部的少部分地區,屬輕切斷黃土梁峁中山區。東南部為重切斷土石中山區。西北、西南部為中切斷石質中山及亞高山區。川壩河谷平原區,分布在西漢水及其支流的流域里,為新構造運 動以來的洪水沖積河谷平原。 2011年,禮縣完成生產總值19.7811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0.3%。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6.9184億元,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5.1833億元,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7.6794億元,分別比2010年同期增長6.3%、11.4%、13.7%。第二產業中工業增加值完成3.9813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0.4%;建築業增加值完成1.2020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5.0%。一、二、三產業佔GDP的比重為34.14:26.20:39.66。
2013年,禮縣生產總值完成24.9億元,增長11.2%;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5.2億元,比2012年增長38.2%;大口徑財政收入達到2.44億元,比2012年增長25.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5億元,比2012年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438元,比2012年增長14.6%, 2011年,禮縣完成農業總產值10.7987億元,較2010年增長7.87%;實現農業增加值69184萬元,較2010年增長6.3%。
2011年,禮縣糧食總產量為142136.1噸,較2010年的134477.3噸,增產7658.8噸,增長5.69%。分作物看,小麥總產量為68227.5噸,比2010年增長1.38%。玉米總產量為23794.1噸,比2010年增長15.45%。洋芋總產量為43020.4噸,同比2010年增長9.27%,其餘各項作物均較2010年有所增長。
2011年,禮縣蘋果產量達56580.52噸,比2010年增長0.74%;花椒產量達2031噸,比2010年增長48%;核桃產量達3639噸,比2010年增長63.5%,林果產業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2011年,禮縣全縣累計輸出勞務工13.43萬人,比2010年增長4.76%。實現勞務收入14.34億元,比2010年增長27.7%。2011年我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525元,人均增加326元,比2010年增長14.8%。其中:工資性收入、家庭經營收入分別完成911元、1183元,比2010年增長14.3%、4.14%。 2011年,禮縣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000萬元,完成年計劃的103.1%,同比2010年增長23.3%。其中:縣的消費品零售額完成30700萬元,同比增長26.14%;縣以下的消費品零售額完成19300萬元,同比增長18.9%。
2011年,禮縣金融機構存款余額達到448502萬元,同比2010年增長16.4%。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29.5352億元,同期2010年增長26.3%。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完成121021萬元,同比2010年增長22%。

⑦ 禮縣工業集中區征地指揮部位置

指揮部在縣工業集中區。
3月18日,縣委常委、政府副縣長尚步才到城關鎮檢查指導征地拆遷工作。
3他強調,要緊盯時限,以更大力度、更實作風、更細舉措推進征地拆遷,按期保質完成征地拆遷任務,保障全縣重大項目順利落地,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⑧ 甘肅隴南特產是什麼

1、武都花椒

武都花椒,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武都區地處陝、甘、川三省交界,是中國花椒最佳適生區之一,花椒種植面積達到百萬畝。武都栽植花椒歷史悠久,適生范圍廣,2012年03月27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武都花椒」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2、哈達鋪當歸

哈達鋪當歸,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哈達鋪當歸根系肉質呈圓錐狀,歸形端正美觀,歸頭粗大,歸身長而肥壯,側根少而均勻;鮮歸切面米白色,干歸導管組織排列成菊花狀,呈淡黃色,髓心小,油滴明顯,皮層薄,質地細密緊實,口嚼無渣,氣味濃郁深厚。

2011年09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哈達鋪當歸」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3、紅川酒

紅川酒,甘肅省隴南市成縣紅川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紅川酒歷史悠久,早在唐乾元年間就已出現。明清時期,橫川酒的釀造規模空前盛大,燒酒作坊多達三、四十家。2013年09月2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紅川酒」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4、成縣核桃

成縣核桃,甘肅省隴南市成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成縣核桃大而皮薄,核桃仁淺黃或琥珀色,肥厚飽滿,無異味無生澀,香甜可口,含油率一般在63—69%之間。經檢測,成縣核桃富含氨基酸,同時,鉛、汞、鎘、多菌靈等檢驗指標符合國家標准要求,屬於無公害產品。

2014年10月1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成縣核桃」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5、武都橄欖油

武都油橄欖,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1975年,地處秦嶺與岷山之間的隴南市武都區開始引種油橄欖,當時引進30多個油橄欖品種,分別在白龍江、白水江、西漢水流域沿岸海拔700至1300米范圍內進行試驗栽培。

2005年12月0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武都油橄欖」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⑨ 甘肅禮縣怎麼樣

禮縣屬於傳統的農業大縣,在歷史上,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長期占統治地位。各類資源相對豐富,但由於受各種條件的制約和開發而表現出不均衡局面。近年來,隨著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開發,禮縣資源優勢逐漸呈現,各項資源有著廣闊的開發前景。

禮縣工業起步較晚。解放初期,只有「五匠四坊」的個體小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產品種類較少。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禮縣的工業企業經過整頓,實行集體承包責任制,擴大企業自主權,工業企業及鄉鎮企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工業門類也由解放初單一型發展為涵蓋建材、化工、修造、印刷、冶金、果品加工等行業門類。黃金產量位居全省前列,化工廠生產的導火索、炸葯遠銷省內外。
禮縣土地面積寬廣,有史以來就是一個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大縣。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洋芋等,經濟作物有胡麻、油菜、向日葵、大麻、煙草等,經濟林蘋果、核桃、梨、花椒等。永興蘋果、八盤梨、雷壩花椒、銓水大黃等是禮縣著名特產,其中八盤梨被列為「甘肅八梨」之一,銓水大黃已獲國家質檢總局原產地保護認證,被譽為「中國銓黃」,出口量佔全國的56%。
全縣森林面積125萬畝,森林覆蓋率21.9%,森林覆蓋地區主要在本縣南部和西北部。在上坪鄉境內有20餘萬畝草原,這里水草豐茂,為禮縣的牧區所在,在草原上還建有馬場,繁育著優良馬種。
禮縣的交通運輸主要以公路為主,S208線、S306線貫穿縣境內,已形成東連天水、北達武山、蘭州,南抵武都、宕昌的公路運輸格局。
禮縣的旅遊資源豐富,有古文化遺址、自然風光等。禮縣地處秦人發祥地,古文化遺址遍布全縣,其中有聞名海內外的大堡子山秦公陵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代詩人王仁裕故里,省級文物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書趙世延家廟碑、高寺頭、石溝坪仰韶文化遺址,諸葛亮「六齣祁山」之地祁山堡及全國五大武侯祠之一——祁山武侯祠,三國古戰場遺址——鐵籠山。此外還有翠峰觀、赤土山園林、大香山、紅河湖、洮坪原始森林、上坪大河邊草原等一大批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閱讀全文

與禮縣有什麼工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青有哪些工業園 瀏覽:106
寶馬i多少錢 瀏覽:780
賓士的導航在哪裡找 瀏覽:224
賓士gle500轎跑全國多少輛 瀏覽:34
汽車開十年了哪裡最容易出問題 瀏覽:514
奧迪室內車燈怎麼弄滅 瀏覽:515
汽車之家的全景怎麼看 瀏覽:833
汽車前束調節不能少於多少mm 瀏覽:960
寶馬x1放油口怎麼樣 瀏覽:967
汽車鋼材多少 瀏覽:213
哪個軟體看汽車的油耗 瀏覽:220
工業番茄跟普通番茄有什麼區別 瀏覽:571
我國的汽車產量呈什麼趨勢 瀏覽:452
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什麼城市 瀏覽:379
工業染料哪裡提取的 瀏覽:316
湖北工業大學在全國排名多少位 瀏覽:457
賓士e分期多給多少錢 瀏覽:690
會昌的工業有哪些 瀏覽:189
伊蘭特汽車的油耗是多少 瀏覽:413
如何避免剮蹭汽車 瀏覽: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