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①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電力、汽車、化工等新興產業的誕生。
②它使得世界各地的聯系與溝通變得更加緊密,有利於促進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
③它促進了生產的集中,產生了壟斷組織,同時也促進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完成向帝國主義的轉變。
④加劇了列強的對殖民地的資源掠奪和商品傾銷。
⑤交通電訊的發展使世界各國及民族之間聯系更加密切。
㈡ 第二次工業革命有什麼影響
你好!
19世紀70年代以後,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對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和生產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進一步增強了人們的生產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生產力飛躍發展,使社會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形成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資本主義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
如若滿意,請採納,謝謝!
㈢ 第二次工業革命有何影響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優勢,使它比第一次工業革命產生了更大的影響。第一,第二次工業革命更快速地推動了工業化進程,使先進國家變成工業大國。它一開始就創建出電力、電器、化工、石油和汽車製造等一系列新興工業部門,並又迅速地對冶金、機器製造業等進行了改造。這些工業部門多屬於基礎工業,因而能快速推動工業化進程,完成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化。主要工業國因此取得了迅猛發展。1900年,美、德、英、法四國的工業產值已佔世界工業總產值的72%。
第二,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企業結構的變革。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工廠制度代替了工場手工業,但企業的規模不大,基本上還是中小型企業。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新興起的工業部門,具有生產技術和產品結構復雜的特點。需要大型的生產設備,只有大批量生產才能贏利。中小型企業已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進行企業結構改革勢在必行。於是,股份公司適應擴大企業規模的要求在19世紀後30年得到廣泛的發展。作為超大規模企業的壟斷組織也隨之產生。
第三,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企業管理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由於這次工業革命使工業生產中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企業規模明顯擴大,使科學管理問題提上日程。對企業進行科學化管理的系統方法——「泰勒制」應時而生。泰勒制分析了勞動中的機械動作,制定了最適當的工作方法,實行最完美的計算監督方法。泰勒制經過企業界人士的進一步補充,進而形成了具體的科學管理思想,即「12條效率原則」。美國福斯特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亨利·福特提出了「大規模生產」的管理概念。他強調「標准化生產」,實行「流水生產線制度」,極大地縮短了生產一輛汽車所用的時間。
第四,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了現代化的第二次大浪潮,使世界成為一個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整體。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進程中,工業化和現代化在歐洲核心地區和美國取得了巨大成就,並向周圍地區擴散,越出歐美向異質文化地區傳播,形成了推動現代化的第二次浪潮。大工業文明的確立,帶動了整個世界工業的蓬勃發展。同時,第二次工業革命還引起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深刻變化。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階段發展到壟斷階段。壟斷資本確立了對世界的統治,資本輸出成為金融資本向全球擴張的主要經濟手段。資本主義列強加快了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步伐,直至最後把世界瓜分完畢。在壟斷資本的統治下,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殖民體系最終形成,世界市場也最終形成。「世界城市」和「世界農村」的分離過程也告結束,形成日漸明顯的分工格局。糧食和原料的生產越來越集中在發展相對滯後的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工業生產則集中於工業化程度高、科技先進的歐美和日本等國。在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中,形成「中心——邊緣」的世界經濟格局。在世界工業化浪潮的沖擊下,幾乎所有欠發達的落後國家都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回應。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南非等國,成功地實現了經濟轉型,並由此步入先進的工業化國家行列。拉丁美洲一些國家走上了依附型的工業化道路。長期遭受殖民主義侵略、已淪為半殖民並有淪為殖民地之虞的亞非落後國家,如中國、朝鮮、泰國、土耳其、埃及、摩洛哥和衣索比亞等國,為富國強兵、救亡圖存,走上了一條被扭曲了的、非自主型的工業化道路。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的交通運輸革命和通訊手段的變革,使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到20世紀初,世界已成為一個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整體。
㈣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意義和影響有哪些呢
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在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下,科學研究獲得了重大的進展,在新技術和新發明的不斷運用到工業領域,人類由蒸汽時代步入電氣時代,其中以電器應用最為顯著。
1866年德國西門子研發出了直流發電機,該發電機最早用於軍事目的,直到70年代可用於實際的發電機才問世。
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的推動發展的同時,也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由於主要是在西方開始的,就形成了西先東後的局面。
促成世界殖民的同時,資本主義體系也被最終確立。
㈤ 第二次工業革命有什麼影響特點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①首先,自然科學和生產技術結合,使科學技術成為生產力發展的直接動力。②其次,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在幾個先進國家同時發生,處於領先地位的是美國和德國。③再次,在一些後起的國家兩次工業革命同時進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經濟的發展。(第二次工業的主要標志:A.電力、石油等新能源的利用;B.內燃機、汽車、飛機等新機器和新產品的創制;C.電報、電話等通訊手段的發明)。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①大大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推動了世界經濟的迅速增長。②它進一步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質量。③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產生了壟斷組織。④進一步造成了資本主義發展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第二次工業革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如電視機、收錄機等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洗衣機、電冰箱等減輕了人們的家務勞動等等。加速了城市化的進程。使社會生活豐富多彩,勞動者文化素質提高,勞動條件、生活待遇得到改善
滿意請採納謝謝
㈥ 第二次工業革命全面影響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顯著特點,它使世界跨進了電氣時代.從19世紀60—70年代起,西門子製成發電機,成為補充和取代蒸汽動力的新能源.1882年,法國學者馬·德普勒發現了遠距離送電的方法,美國著名發明家愛迪生創建火力發電站.
內燃機的發明是這時期應用技術的重大成就.奧托製造出以煤氣為燃料的四沖程內燃機.1883年,德國工程師戴姆製成以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狄塞爾發明結構更簡單、燃料更便宜的內燃機--柴油機.80年代,汽車誕生.隨後,以內燃機為發動機的內燃機車、遠洋輪船、飛機、拖拉機和軍用裝甲車也陸續出現.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
化學工業的建立也是19世紀晚期應用技術的一項重大突破.1884年法國人聖·夏爾東發明人造纖維.1869年,美國人黑特發明賽璐珞.1867年諾貝爾發明火 葯.
新的技術革命也推動了老工業部門的發展.最突出的是鋼鐵工業.1856年英國人貝西默發明「吹氣精煉」操作法.1864年法國人馬丁和德國人西門子兄弟同時宣布發明了平爐煉鋼法.1875年英國冶金技師托馬斯發明了鹼性轉爐.世界鋼產量激增.
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第二次工業革命有一些新的特點:
首先,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許多技術發明是一些工匠依據實踐經驗取得的成果.只有發明蒸汽機的瓦特具有一定的科學知識.但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幾乎沒有什麼工業部門未受到科學新發現的影響.科學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它與技術的結合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更大的成果.
其次,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於英國,重要的新機器和新生產方法都是在英國發明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
最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於19世紀60—70年代開始時,對一些後進的國家來說,兩次工業革命是交叉進行的.
因此,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遠比第一次工業革命廣泛深遠.它在工業生產的領域內部引起變革,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為資本主義向壟斷階段的過渡准備了條件.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工廠制度代替了工場手工業,但企業規模不大.第二次工業革命後,一些新興的工業部門的企業的規模日益擴大,以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股份公司得到廣泛發展,作為超大規模企業的壟斷組織也是適應這一要求而出現的.
第二次工業革命還為生產過程的合理安排和在生產中實行進一步分工創造了可能.
第二次工業革命也在生產的管理方面引起了深刻的變革,科學化的管理開始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