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工業轉型如何確定升級

工業轉型如何確定升級

發布時間:2022-02-08 21:46:11

㈠ 企業如何應對產業轉型升級

未來企業新階段及核心能力隨著時代的變遷,商業發展呈現出了以下三個階段的特點及變化:第一階段以「產品」為主;第二階段以「產品服務」為主;第三階段以「解決方案」的提供為主。
按照這一邏輯,前瞻產業研究院專家人士指出,未來企業應該具有4大核心能力:
1、 用戶力。原來以產品為導向的傳統企業一般都是做一錘子買賣。但現在的企業要學會經營用戶,與用戶協同創新,以用戶思維為導向,進行產品和服務的優化升級,挖掘用戶的終身價值。
2、 數據力。企業通過建立資料庫,進行相關大數據分析,驅動創新體系,找准用戶和市場,有的放矢地進行生產和經營,幫助公司決策,提升整體效率。
3、 創客力。在互聯網時代,未來的企業不是越做越大,而是越做越小。這些小而優的企業以創客化模式發展,在創新力量的驅動下,勇於探索,敢於創新,能以較小的力量獲得較大的市場。
4、 共享力。在傳統企業轉型過程中,企業內部共享平台和行業共享平台將成為標配,對平台架構、數據分析、互聯網技術、供應鏈等的共享將有助於打通產業鏈上下游,促進資源整合和企業互利共贏,實現價值最大化。

㈡ 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前 言

「十一五」期間,面對國際國內環境的深刻變化和風險挑戰,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工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結構調整取得積極成效,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戰場。今後五年,我國工業發展環境將發生深刻變化,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增長模式已難以為繼,已進入到必須以轉型升級促進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新階段。轉型就是要通過轉變工業發展方式,加快實現由傳統工業化向新型工業化道路轉變;升級就是要通過全面優化技術結構、組織結構、布局結構和行業結構,促進工業結構整體優化提升。工業轉型升級是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所在,是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根本要求,也是實現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轉變的必由之路。
《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是指導今後五年我國工業發展方式轉變的行動綱領,是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具體部署,是工業領域其他規劃的重要編制依據。
《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商務部、國資委及國防科工局、煙草局等部門和單位聯合編制。
第一章「十一五」工業發展回顧和「十二五」形勢分析
第一節 「十一五」工業發展取得的主要成績
「十一五」期間,我國工業發展經歷了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國內外環境的復雜變化,中央果斷實施了一系列強有力的宏觀調控措施,有效應對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巨大沖擊和特大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嚴峻挑戰,我國工業總體上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在新型工業化進程中邁出了堅實步伐。
工業保持持續快速增長。在全面應對金融危機過程中,及時制定出台的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對國民經濟企穩回升和平穩較快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間,全部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11.3%,全國城鎮工業企業投資總額年均增速達26.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年均增速達30.2%。2010年,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16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0.2%,全國城鎮工業企業完成投資9.9萬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2萬億元。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組織實施重點產業調整和技術改造項目8955項,帶動社會投資1萬億元。「十一五」期間重點領域淘汰落後產能取得積極進展,其中淘汰煉鐵產能1.2億噸、水泥產能3.5億噸、造紙產能1070萬噸。2010年全國高技術產品出口佔全部商品出口的31.2%,較2005年提高3.1個百分點。企業兼並重組步伐加快,鋼鐵、汽車、船舶、水泥等行業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東部向中西部地區產業轉移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間中西部地區工業增加值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提高5.8個百分點。
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到2010年,依託工業企業設立了127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729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5532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企業發明專利申請數已佔國內發明專利申請總數的53%。機械工業主要產品中約有40%的產品質量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新支線飛機、大型液化天然氣船(LNG)、高速軌道交通、時分同步碼分多址接入通信(TD-SCDMA)、高性能計算機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技術創新成果。
節能減排和安全生產取得積極成效。「十一五」期間規模以上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26%,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6.7%,工業化學需氧量及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分別下降17%和15%;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69%,大宗固體廢物等綜合利用取得明顯進展。工業企業本質安全生產水平不斷提高,2010年工礦商貿事故死亡人數和工礦商貿企業就業人員10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較2005年分別下降33%和45%。
中小企業發展和產業集聚水平不斷提高。目前,全國各類中小企業達4400萬戶(含個體工商戶),完成了全國50%的稅收,創造了60%的國內生產總值,提供了近80%的城鎮就業崗位。中小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明顯改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各類產業集聚區成為工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東部地區工業園區實現工業產值已佔本地區工業總產值的50%以上,中西部地區涌現出一批特色產業園區,128家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創建工作有序推進。
信息技術深化應用和軍民融合式發展穩步推進。信息技術在研發設計、生產過程式控制制、節能減排、安全生產等領域的應用不斷深化。國家級「兩化」(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試驗區建設和重點行業信息化工作取得初步成效。2010年,我國實現軟體業務收入1.3萬億元、電子商務交易額4.5萬億元,分別為2005年的3.3倍和3倍。民口單位獲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已佔全部許可證的2/3,國防科技工業完成民品產值占國防科技工業產值的74.5%。
對外開放和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目前,我國工業製成品出口額已佔全球製成品貿易的1/7,較2005年提高5個百分點。2010年,製造業外商直接投資(FDI)為496億美元,佔全國實際利用外資的46.9%;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遍布129個國家和地區,實現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590億美元,比2005年增加3.8倍。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的研發中心已超過1400家,較「十五」末增長近一倍。國有工業大型企業布局調整步伐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不斷完善。工業行業管理體系進一步健全。
經過五年的努力,我國工業整體素質明顯改善,總體實力躍上新台階。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工業發展方式仍較為粗放,主要表現在: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主要依賴進口;資源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強度大,部分「兩高一資」行業產能過剩問題突出;規模經濟行業產業集中度偏低,缺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和國際知名品牌,中小企業發展活力有待進一步增強;產業集聚和集群發展水平不高,產業空間布局與資源分布不協調;一般加工工業和資源密集型產業比重過大,高端製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後。這些矛盾和問題已嚴重製約工業持續健康發展,必須盡快加以研究解決。
第二節「十二五」工業轉型升級面臨的形勢
「十二五」時期,我國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工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既有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深刻影響,也有國內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出的緊迫要求,只有加快轉型升級才能實現工業又好又快發展。
國際環境呈現新趨勢。當今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之中,我國工業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更趨復雜,既面臨著難得機遇,也伴隨著嚴峻挑戰,給我國工業轉型升級帶來深刻影響。
——世界經濟增長和市場需求發生新變化。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全球化持續深入發展,為我國進一步實施「走出去」戰略,提高在全球范圍內的資源配置能力,拓展外部發展空間提供了新機遇。同時,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全球需求結構出現明顯變化,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圍繞市場、資源等方面的競爭更趨激烈,能源資源、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錯綜復雜,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仍然較大,對我國工業轉型升級形成新的壓力。
——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發展孕育新突破。信息網路、生物、可再生能源等新技術正在醞釀新的突破,全球范圍內新興產業發展進入加速成長期。我國在新興產業領域已取得了一定突破,把握好全球經濟分工調整的新機遇,加強戰略部署和統籌規劃,就有可能在新一輪國際產業競爭中搶佔先機、贏得優勢。同時,發達國家紛紛推行「製造業再造」,加緊在新興科技領域前瞻布局,搶占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制高點的競爭日趨激烈,如果應對不當、貽誤時機,我國在新技術和新興產業領域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有可能進一步拉大。
——全球化生產方式變革不斷加快。隨著信息技術與先進製造技術的深度融合,柔性製造、虛擬製造等日益成為世界先進製造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國際競爭新格局,客觀上為我國利用全球要素資源,加快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創造了條件。同時,跨國公司充分利用全球化的生產和組織模式,以核心技術和專業服務牢牢掌控著全球價值鏈的高端環節,我國工業企業提升國際產業分工地位的任務還十分艱巨。
國內環境呈現新特徵。今後五年,我國工業發展的基本條件和長期向好趨勢沒有改變,但傳統發展模式面臨諸多挑戰,工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城鎮化進程和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為工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廣闊空間。城鎮化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巨大的消費潛力將轉化為經濟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十二五」期間,我國城鎮化率將超過50%,內需主導、消費驅動、惠及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將進一步引導居民消費預期,推動居民消費結構持續優化升級,為我國工業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勞動力、土地、燃料動力等價格持續上升,生產要素成本壓力加大,轉型升級的約束相應增多。
——信息化、市場化與國際化持續深入發展為工業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契機。信息化發展正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日益成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內在動力。近年來,資本、技術、勞動力等各類要素市場逐步健全,市場配置資源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合作日益擴大,開放型經濟體系不斷完善,經濟體制活力顯著增強。同時,我國信息化和國際化水平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仍處於完善過程中,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還不足,健全與科學發展要求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尚需較長過程。
——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約束更趨強化對工業轉型升級提出了緊迫要求。隨著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加快推進,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將進一步完善,為工業節能減排、淘汰落後產能等創造良好環境,也將促進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加速發展。同時,由於長期粗放式發展,我國工業能源資源消耗強度大,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佔全社會能源消耗、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的70%以上,鋼鐵、煉油、乙烯、合成氨、電石等單位產品能耗較國際先進水平高出10%-20%;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原油、鐵礦石、鋁土礦、銅礦等重要能源資源進口依存度超過50%。隨著能源資源剛性需求持續上升,生態環境約束進一步加劇,對加快轉變工業發展方式形成了「倒逼機制」。
總體上看,「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工業轉型升級的攻堅時期。轉型升級如能加快推進,就能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進入良性發展軌道;如果行動遲緩,不僅資源環境難以承載,而且會錯失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必須積極創造有利條件,著力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促進工業結構整體優化升級,加快實現由傳統工業化向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轉變。

㈢ 如何進行產業升級

如何加快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升級

2013.04.21 20:41
來源: 學習時報 作者: 周聯清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著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著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是福建推進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轉變方式轉型升級的攻堅時期。工業,作為福建經濟加快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如何加快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產業升級,實現「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既是一個事關長遠發展的重大課題,也是一個當前必須認真研究並著手推進的現實課題。
強化規劃引導,優化產業發展布局。按照「沿海集聚、山區集中、山海聯動」的原則,突出「三灣引領、兩帶支撐、十區承載」的空間布局、強化分類指導,差別化發展,推進工業優化布局、加快發展、提升發展。一是「三灣」引領。以閩江口、湄洲灣和廈門灣為重點,加速重化工業、裝備製造業和電子信息業集聚發展,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與新醫葯、節能環保、信息網路和海洋新興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先進製造業發展重點區域,並輻射帶動周邊及山區產業發展。二是「兩帶」支撐。依託沿海產業密集帶,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石油化工、裝備製造、紡織輕工、汽車船舶、冶金建材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形成沿海臨港產業聚集區和先進製造業集中區;依託沿路產業集聚帶,推進山海聯動、產業對接,重點發展裝備製造業、生物醫葯、輕工食品和新材料等產業。三是「十區」承載。加快推進平潭綜合實驗區、環三都澳、閩江口、湄洲灣、泉州灣、廈門灣、古雷半島、武夷新區、三明生態工貿區和龍岩產業集中區等十大重點區域產業集聚,形成產業密集區。
強化項目帶動,增強做大、提升和轉型的推動力。一是著力推進在建項目實施。按照促進竣工投產一批、開工建設一批和突破前期一批「三個一批」滾動推進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工業投資項目聯席會議、責任分解落實、督促檢查以及工作通報等制度,分產業、分層級、分年度推進「十二五」重點產業發展規劃所確定的項目的實施。二是著力推進項目對接。一方面要大力推進與央企、民企、外企的對接工作。另一方面促進閩台、閩港澳產業深度對接。三是大力推進項目生成策劃。著力在政策鼓勵的方向領域找項目,在產業鏈填平、補齊、延伸、配套中找項目,在國家、省級科研成果轉化中找項目,在企業技術需求、高校和科研機構技術推介中找項目,變單個項目策劃為產業鏈、群、區的整體項目策劃。
強化產業鏈、群、基地建設,提升產業集聚發展水平。突出抓好太陽能光伏、LED、平板顯示、稀土、計算機及網路產品等 14條產業鏈延伸拓展,培育 10個產值超千億元的產業集群。一是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對紡織、服裝、製鞋、食品等傳統產業集群,要致力於推動其轉型升級,向創新型產業集群轉變;電纜、電機、工程機械、汽車、船舶等裝備產業集群要致力於推進提高協作配套能力,向提升品質、創建品牌方向轉變;銅、鋁、不銹鋼、稀土以及石化等原材料產業集群是致力於產業鏈的延伸,向精深加工方向轉變;平板電路、微波製造、軟體、太陽能等新興產業集群要致力於擴大規模,引進先進技術和裝備,向自主創新方向轉變。二是加快融資、創新、物流等平台建設。以各類園區、基地為載體,引導產業集群和基地在資源配置、服務平台、市場網路、產業鏈條、技術創新、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等方面協同發展,有效降低園區企業交易成本。三是分工協作、合力推進。
培育大企業大集團,發揮龍頭骨幹企業示範帶動作用。一是進一步營造政策環境,制定促進大企業大集團發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的跟蹤服務制度,加強重點企業資金支持和要素保障,推動企業「退城入園」步伐。二是推進企業兼並重組。支持省內企業與央企、跨國公司等對接,推動省內骨幹企業通過債務重組、股權收購、資產收購、合並、分立等方式。圍繞產業鏈發展、多元發展、轉型發展,集中優勢資源對其他中小企業實施兼並重組。三是積極推進發展總部經濟。著眼於引進知名企業集團總部和區域性總部,在廈門、福州、泉州等地區,採取統一規劃用地、統一功能布局、統一基礎設施建設、統一開發管理等措施,優化企業總部區域布局,在城市中心區形成企業總部集聚區,同時,積極構建總部經濟服務平台,合理配置金融保險、科技研發、現代物流、商務服務及商業零售、房地產、文化娛樂等服務業發展區域,提高總部經濟配套能力。
強化創新支撐,加快傳統產業轉型發展。一是進一步強化企業技術改造。設立轉型升級專項資金,對傳統產業集群改造提升進行補助,重點支持企業採用先進技術裝備更新改造項目;同時,建立落後產能退出機制,採取差別電價、財政補助、上大壓小等措施,加快淘汰水泥、石材、煤炭、鋼鐵等行業落後產能,以技術改造促進落後產能淘汰。二是強化創新驅動。大力開展以產業化為主導的技術攻關、新產品開發等活動,設立重大產業應用科技開發專項,進一步破解技術瓶頸制約。三是突出新產品、新技術應用推廣。設立高新產業發展基金,推進高新平台建設,制定鼓勵新興產業產品消費政策,加大新興產業產品政府采購力度,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福建省搶先布局。四是突出平台建設。建設裝備製造、汽車、紡織服裝、電機、電子信息等技術研發和應用創新服務平台,以及工控技術、中試環境、在線檢測、電子商務、項目交易、投資貿易等專業性公共服務平台,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和物聯網技術推廣,促進傳統產業價值鏈延伸拓展。五是推進技術創新聯盟建設,做大技術創新工程。
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以新型顯示、LED、稀土及化工新材料、節能環保裝備、太陽能光伏及新型動力電池等為重點突破領域,建立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庫,組織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技術開發專項,積極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新興產業發展領域。加快研究出台光電產業、物聯網產業的扶持政策,選擇太陽能光伏發電、兩化融合、新能源汽車、LED等重點領域實施市場應用示範工程。加快實施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項目,力爭到2015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超過1萬億元,增加值3000億元以上,佔全省生產總值的12%
(作者系福建省經濟貿易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
http://www.qstheory.cn/jj/jjggyfz/201304/t20130428_226839.htm

㈣ 如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在充分認識轉型升級的重要意義之後,下一步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企業如何選擇合適的轉型路徑,以推動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在總結前人對企業轉型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多角度分析在當前經濟形式下,企業轉型成功必備的三個關鍵。
1、企業發展戰略規劃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曾說過,「戰略不是研究我們未來要做什麼,而是研究我們今天做什麼才有未來。」實踐證明,企業發展戰略規劃是企業發展的靈魂與綱領,具有指引企業的發展方向,明確企業的業務領域,指導企業的資源配置,確立企業的發展策略等重要作用。
因此,在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只有在建立明確的戰略發展目標後,系統、全面地整合企業各方面的要素,使其協調發展,才能最終實現企業成功轉型的目標。
2、數據驅動創新發展
轉型升級的主要驅動力不是規模擴大、把握機會,而是核心競爭力的構建、發揮和強化。在大數據時代,以利用數據價值為核心驅動創新發展,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利用大數據分析,充分釋放企業潛能,實現轉型與升級。
通過對企業發展潛力、行業背景、產業趨勢等數據的收集與分析,可精準預測企業在發展周期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進而將風險前置,進一步幫助企業在轉型道路上破難解困。
3、產業鏈資源整合
產業新生態的構建和融合發展,既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企業加速發展的有效方式。產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優勢企業的支撐,而企業可持續發展也脫離不了產業的指引和扶持。企業與產業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系。
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深挖並整合產業優勢資源,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各環節,充分發揮企業自身優勢,積極與產業鏈上的優質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通過協同共贏發展的方式增強企業競爭力,進而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促進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企業轉型升級是一個長期且復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管理咨詢服務始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幫助企業利用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前沿技術,進行企業轉型,構建前瞻性業務模式,突破發展瓶頸。

㈤ 如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建議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的核心任務,以企業為主體,以自主創新為動力,以信息化為手段,以各類工業園區、產業集群等為載體,大力推進技術改造、研發設計、品牌提升、渠道拓展和產業鏈整合,促進優勢傳統產業走上創新型、效益型、集約型、生態型發展道路,加快做大、做優、做強。

㈥ 如何實現工業轉型升級

"十一五"期間,我國工業發展經歷了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國內外環境的復雜變化,中央果斷實施了一系列強有力的宏觀調控措施,有效應對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巨大沖擊和特大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嚴峻挑戰,我國工業總體上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在新型工業化進程中邁出了堅實步伐。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十三五」期間,技術改造工作應緊密圍繞《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技術創新、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等新要求,以提高質量效益為核心,以企業為主體,以問題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以智能製造、服務型製造、綠色製造和產品高端化為重點,充分運用先進適用技術、工藝和裝備,推動企業普遍實施技術改造,不斷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推動傳統產業邁向中高端,打造河北製造業升級版,盡早實現建設製造強省的目標。

㈦ 如何引導企業主動轉型升級

從政府層面:
轉型升級的本質內涵就是在成本大幅上升情況下尋找一條既能在宏觀上應對通脹,又能在微觀上保證企業盈利水平的破繭突圍出路。

(一)建立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政策支持體系

1、制定加快高新技術產業政策,建立促進創新的激勵機制,強化產學研平台和區域公共創新平台建設。積極創建產業園區建設,推進科技孵化器建設,努力發揮這些平台在相關產業發展中的引領支撐作用。

2、加強政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職能,創新政府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利用財政資金、金融利率、稅率傾斜等手段,引導企業加大科研開發的資金投入,直接或間接扶持中小企業自主創新。

3、加大閑置用地清理力度,由於企業自身原因造成工業用地閑置的,按國有土地出讓合同約定和有關法律法規處置,依法收回連續兩年未使用的土地,切實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做好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統籌規劃

政府及主管部門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發展培育一批、改造提升一批、限制淘汰一批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要求,在深入調研基礎上,排出一批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逐個制訂轉型升級的實施方案,明確目標定位、總體布局、發展導向以及相應配套措施,避免急功近利、盲目擴張和低水平的重復建設。

(三)加大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扶持力度

在溫州市委市政府的統籌下,建立統一的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重點用於企業技術改造貼息,以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的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節約能源資源、減少污染排放和引進培育人才等。同時,建立政府與金融機構的溝通協調機制,搭建銀企對接合作平台,主動向金融機構推薦優秀中小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的項目,促進金融機構加大信貸力度。

(四)創新中小企業共性技術服務機制

1、推進中小企業技術進步,提高企業自主研發和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發揮產業集群的綜合優勢,創新共性技術服務機制,整合分散於各企業的研發資源,建立共性技術服務中心,幫助解決一家一戶企業難以解決的問題。

2、推動產學研更加緊密結合,建立各類社會科技支持機構廣泛參與、協同配合的中小企業自主創新支持體系,促進技術向企業轉移,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提高創新成果產業化水平。

3、加快推進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深入開展 「中小企業信息化」活動,圍繞「引導、示範、推廣、扶持」來提高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水平。

(五)落實轉型升級的稅費減免優惠政策

隨著各項優惠政策的陸續出台,更為重要的是將這些政策落實到實處,用足用好用活一系列推進中小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的稅費減免政策。有關部門在落實各項政策中要做到公開透明、及時兌現。

(六)強化對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服務職能

1、確立服務行政理念,完善政府的經濟協調、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進一步優化服務,推進依法行政,提高辦事效率。

2、提供人才培訓服務。組建溫州本土企業傢俱樂部,通過聯合高校,著力提升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建立健全非農產業勞動技能提升培訓體系,通過勞務引進,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加強企業管理、職業技能、職業資格、特種崗位、學歷教育等培訓,進一步提高專業技術人才能力。

3、提供信息交流服務。建立企業信息服務平台,健全外貿信息收集與預警機制,開展政府部門合作,聯合收集國際貿易壁壘和國家加工貿易政策動向等信息,定期為工業企業發布產業政策、市場需求等相關信息,讓企業盡早了解,從而扶持外貿出口持續增長。落實國家關於進口產品貼息的規定,鼓勵和扶持企業有條件的擴大進口,平衡進出口貿易。

4、開展中小企業管理創新活動,帶動和強化企業內部管理,凡被評選為中小企業管理創新示範企業的,在銀行貸款、推薦名牌產品和商品、項目立項等方面予以優先考慮,在財政扶持資金中給予一定的補助。繼續清理和整治「亂收費」等行為,規范涉企收費和行政執法,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七)加強對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指導

中小型工業企業主管部門一方面要加強同有關部門及大專院校的協作,建立健全指導聯系和會商制度,參與推動中小工業企業轉型升級工作,如開展科技幫扶活動,組織科技人員為轉型升級企業提供技術培訓、專利申報、新產品開發等指導和服務。另一方面按照統籌規劃的要求,指導企業實施轉型升級方案,幫助企業解決轉型升級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八)注重中小企業轉型升級中的風險防範意識

受嚴峻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影響,中小型工業企業的生產經營風險也在不斷加大。因此,中小型工業企業一方面要加快創業創新和轉型升級,另一方面要加強風險防範意識,積極採取措施,注重化解各種風險。一是注重防範企業資金鏈的風險。二是注重防範產品質量安全的風險。三是注重防範市場漲跌多變的風險。四是注重防範合作或重組的風險。五是注重防範跨國發展的風險。

㈧ 如何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是技術進步,在引進先進技術的基礎上消化吸收,並加以研究、改進和創新,建立屬於自己的技術體系。產業轉型升級必須依賴於政府行政法規的指導以及資金、政策支持,需要把產業轉型升級與職工培訓、再就業結合起來。具體步驟如下:
一、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
二、加快企業技術改造
三、鼓勵企業跨行業跨區域跨所有制兼並重組
四、進一步發展壯大服務業
五、大力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

㈨ 工業「轉型升級」的具體內涵是什麼

根據中央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和我國工業發展的客觀要求,我們認為,轉型就是轉變工業發展方式,加快向創新驅動轉型、綠色低碳轉型、智能製造轉型、服務化轉型、內需主導及消費驅動轉型;升級就是全面優化行業結構、技術結構、產品結構、組織結構、布局結構,促進工業結構的整體優化提升,實現由傳統工業化道路向新型工業化道路轉變。 工業轉型升級涉及理念的轉變、模式的轉型和路徑的創新,是一個戰略性、全局性、系統性的變革過程,必須堅持在發展中求轉變,在轉變中促發展。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全面優化技術結構、組織結構、布局結構和行業結構,把工業發展建立在創新驅動、集約高效、環境友好、惠及民生、內生增長基礎上,不斷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工業強國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閱讀全文

與工業轉型如何確定升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賓士怎麼開瓶蓋視頻 瀏覽:78
商代的三大手工業是什麼 瀏覽:75
粳稻工業有什麼用 瀏覽:459
賓士166有哪些車型 瀏覽:632
柳州租奧迪a4l多少錢一天 瀏覽:985
賓士c變速箱如何 瀏覽:800
寶馬730怎麼調fm頻道 瀏覽:80
哈弗標志汽車怎麼樣 瀏覽:384
開寶馬碰瓷怎麼樣 瀏覽:665
奧迪q5廢氣門閥在哪裡 瀏覽:166
哪個城市買寶馬五系便宜 瀏覽:538
賓士買哪個配置 瀏覽:110
奧迪q5為什麼是韓泰輪胎 瀏覽:314
銀川汽車市場有哪些 瀏覽:507
銀色汽車和白色車哪個好 瀏覽:836
06年寶馬5系電池在哪裡 瀏覽:52
我國法律是如何區分工業和商業的 瀏覽:548
汽車局部改色什麼顏色好看 瀏覽:110
寶馬三系好出什麼毛病 瀏覽:254
奧迪q5進氣門多久能清洗 瀏覽: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