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認識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必要性
當時中國之所以要著力進行和可能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主要是因為:
1、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力量相對來說比較強大,它是實現國家工業化的基礎。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國家獨立和富強的當然要求和必要條件。
2、資本主義經濟力量弱小,發展困難,不可能成為中國工業起飛的基礎。
3、對個體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是保證工業發展、實現國家工業化的必要條件。
4、當時的國際環境也促使中國選擇社會主義。新中國成立以後,長期受到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上、外交上和軍事上的嚴密封鎖和遏制,只有社會主義蘇聯援助中國。
(1)工業化為什麼難建立擴展閱讀:
人人都會懂得,只有在我國人民現時生活已經有所改善的條件下,盡力增產節約,去建設我國的工業特別是重工業,才能大規模地發展農業,才能從根本上改善工人、農民和全體人民的生活,這是長遠的利益所在;只有把我們眼前生活中的局部的利益,服從於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長遠的利益,這才是全體人民最高的根本的利益。
㈡ 世界上許多國家已經很發達,為何非洲許多國家卻還沒有走上工業化道路
因為非洲雖然在努力的往工業化這條路上發展,卻沒有很大的成效,很多方法不恰當甚至不適合,不能很好的融入國際,也不能很好的發展當地經濟,處於一個兩難的地步,不過在非洲的大力改革下,工業化對於非洲來說應該不是很困難。
還有就是,現在國際上的氛圍並不適合非洲國家的發展。這是因為很多國家對於不同的產品收的進口稅是不同的,而不同國家對於相同的產品收的稅也是不同的,這對於非洲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很多工業上發展的產品就不如農產品的進口,因為負擔不起稅,這樣工業的發現更加舉步艱難。
㈢ 我國為什麼必須實現工業化
工業化是由農業經濟轉向工業經濟的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存在著一般的規律性;但在不同體制下,在工業化的不同階段可以有不同的發展道路和模式。根據十六大報告的精神,新型工業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標。新型工業化道路所追求的工業化,不是只講工業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並實現這幾方面的兼顧和統一。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基本標志和落腳點。
(2)新的物質技術基礎。我國工業化的任務遠未完成,但工業化必須建立在更先進的技術基礎上。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必然選擇。要把信息產業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將高新技術滲透到各個產業中去。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技術手段和重要標志。
(3)新的處理各種關系的思路。要從我國生產力和科技發展水平不平衡、城鄉簡單勞動力大量富餘、虛擬資本市場發育不完善且風險較大的國情出發,正確處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這是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特點和必須注意的問題。
(4)新的工業化戰略。新的要求和新的技術基礎,要求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發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經濟發展具有可持續性。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可靠根基和支撐力。
傳統工業化道路雖然使我國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卻付出了超常的代價。在新的歷史時期,傳統工業化道路很難再培養出新的競爭優勢。如果繼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我們原有的競爭優勢可能會逐步喪失,所以必須走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
㈣ 建築工業化發展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從建築工業化的提出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但我國建築工業化的進程依然較為緩慢,距1978年會議的目標差得很晚。這一方面取決於建築工業化內在的原因,也與我國的經濟發展環境密切相關。
由於建築工業化生產方式可以較大幅度地提升勞動生產率,但是我國建築業一直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且一直享受著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又能帶來巨大就業,因此,建築工業化的推動力不強。但隨著「用工荒」的蔓延,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建築企業對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需求不斷提升。
另一方面,近二十年來我國建築規模不斷增加,建築業產值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長,且每年的新開工面積達到全球的一半,巨大的建設需求使得建築企業沒有時間與精力來進行建築工業化技術的科研、開發商不願意使用不成熟的建築工業化技術。雖然在這個過程中也產生了不少帶有建築工業化元素的產業,如混凝土製品企業、建築機械生產和製造企業等,但這些處於建築工業化鏈條的終端,沒有能力拉動整個產業的工業化進程,整個建築產業依然沿襲著傳統的施工模式發展,沒有太高的提升。
在我國,「建築設計」屬於獨立的行業,因此設計時無需考慮施工的工藝流程,而施工對設計階段的影響也有限。建築工業化是建築業生產組織方式的變革,由於設計和施工的割裂,建築工業化的生產組織模式在我國難有大的突破。
以上三點是由我國所處的特定歷史經濟環境所決定的,此外,從國外建築工業化的進展來看,可以發現阻礙我國建築工業化的其他原因。
標准體系不完善。建築工業化標准體系的建立是企業實現建築產品大批量、社會化、商品化生產的前提,各國政府對標准制定工作的重視極大推動了各國建築工業化的發展。然而在我國,除了各個參與工業化試點自定標准外,雖然國家對建築的標准化是有參數的,但始終沒有出台行業強制性准則,產業鏈中很多環節並未按此標准執行。
此外,建築工業化的標准化設計一般是通過對項目中採用工廠加工生產的部品(如門窗、欄桿、空調百葉、雨篷等)、構件(如預制外牆、陽台、樓梯、疊合樓板、疊合梁等)進行標准化設計,而且很多部件需要附加在構件上,需要大量產業鏈環節之間介面集成的問題,這不是一家企業的事情,需要標准化設計企業、部品生產企業、建材企業、安裝施工企業等一起配合才能完成,必須是一個產業化聯盟的標准體系才有實現價值,這不是一家企業可以獨立完成的,需要行業各方企業的力量。
標准化與多樣化的矛盾。工業化在建築業的進展緩慢,但整個社會已經步入後工業時代,以工業數字化生產作為支持,人們的生活方法和思想理念越來越強調個性與多樣化,表現在建築業即為消費者會仔細比較價格、面積、戶型、環境等因素。然而,我國建築工業化還處於前期發展階段,標准化體系設計方面還處於設計定型、構件統一、規格少且強調標准化與通用化,以便於工業化生產和機械化施工。標准化與多樣化構成了天然的矛盾,這對工業化建築的設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使企業對工業化建築的市場化前景有所猶豫。
與現行建築技術規范不兼容。由於建築工業化是對傳統建築業生產組織方式的變革,工業化技術與國內現行的建築技術標准、規范不兼容,設計、審批、驗收無標准可依,即使工業化技術的科研單位能夠提供切實可行的實驗數據證明相關項目可行,每一個項目還是需要通過專家論證,成為建築工業化大規模推廣的一個障礙。
㈤ 一百多年來,中國 工業化強國之夢 歷經艱辛與坎坷,今天正在逐漸變為現實,你對此有何認識
轉變產業結構的背後,實際上是轉變我們發展模式和發展的思路。我們的工業化到目前為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是世界上製造業第一大國,但是我們不是製造業的強國。新興工業化本質上是要在新的生產方式基礎上來考慮我們的工業化推進。這也促使我們考慮,如何使我們的製造業迅速成為一個強大的市場。
製造業實際上是一種實體經濟。我們在這方面實際上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還有很多的技術和研發要做。如果能夠結合新型工業化,抓住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機遇,迅速地使我們趕超發達國家,成為真正的強國,這可能是我們中國夢的一部分。
新型工業化新能源使用是核心
新興工業化與城鎮化道路, 「十八大」提出了新目標,就是到2020年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工業化的指標,從衡量的標准來講,服務業佔GDP的比重至少要達到60%,製造業的比重應該降到35%左右,農業大概佔GDP的5%。我們現在的比重,距離還非常遙遠。所以2020年完成工業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我看來是一個蠻難的,但是又想要完成的一個艱巨目標。
「十八大」還提到了城鄉人均收入要在目前的基礎上翻一番。人均收入翻一番,職工的收入還不止要翻一番。因為人均的收入包含你父母加小孩,是所有人。而即便是翻一番,也就是勞動力的成本會不斷增加,在這樣的條件下,企業怎麼辦?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如何來實現目標,「十八大」提出要走新型的工業化道路。這個新型的工業化究竟是什麼含義?從表面上看,新型工業化是綠色、節能、環保、有資源配置效率的工業化;更深入地理解,新型的工業化是一種新的發展模式,而這種新的發展模式背後,實際上是生產方式發生變化,是生產組織方式發生變化,是技術發生變化,包括能源的使用方式發生很大變化。比如你要做到綠色、環保,你就不能再依賴於石油和煤炭這種一次能源的消耗,而我們要更多地依賴於再生性能源。用太陽能、風能、海洋能等這一些能源來發電,替代掉現在的化石,我覺得這是新型工業化的道路核心所在。
沒有能源,工業化是不可能進行的。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能源是煤炭,它依賴於蒸汽機,然後開始了一輪工業化,英國成為了強大的國家。第二輪是美國,美國依賴石油、內燃機,依賴流水線,成為工業強國。到了今天,石油與煤炭越來越枯竭,在這樣的基礎上,工業化的模式有問題。所以新型工業化必須建立在新能源基礎之上。中國製造業轉向中國創造,並不是在現有的運行模式上能實現的。西方發達國家已經不是這個思路了,如果我們還走它們二十世紀的老路,那肯定不行,我們必須和它們一起走二十一世紀的新路。
求新的路徑工業化、城鎮化需要再認識
新的模式,需要新的路徑,這也需要我們認清基本問題。
第一,工業化。新型工業化,我認為工業化不等於一個國家的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有多大,工業化的實質是工業生產方式,工業生產的組織方式,為社會所有領域的生產方式。美國工業化的實現,大規模、大批量的生產方式,從製造業慢慢轉化到零售業,所以我們有了沃爾瑪,然後它又延伸到農業,所以它有標准化的大農場。這種大規模標准化的生產方式也滲透到生活娛樂方面去,比如連鎖影城。
我們的工業化完成了沒有?沒有。我們的農業小生產方式,給食品的不安全性創造了條件,因為這么多人在生產牛奶時,稍有一個道德水準比較低的人,在裡面摻一點假,整個品質就會有問題。所以,大規模、標准化的生產方式,它與食品的安全性保證也有關。所以,新型工業化最終是這樣一種生產方式能不能夠最終在所有的領域確立起來。
第二,城鎮化。城鎮化是城市化的一種方式,城市化是工業化的結果,我們不能離開工業化來奢談城市化。我曾參觀過所謂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造了很多別墅,甚至所謂的社會主義新型城鎮。問題是農民住進去以後,沒有就業機會,沒有收入水平的提高,沒有工業化進程,所以這種所謂的城市盲目擴張是有問題的。
新型城鎮化「新」在哪裡?城市形態新,這是表象,本質上是要與新型工業化呼應的,應該是適應我們未來生活、工作,宜居的城市。它不光是硬體,高樓大廈建起來,更重要是軟體,比如人文、社會、社區,需要管理,需要公共服務。不能說造了房子就是城鎮化。如果人到了這個城市裡,他的行為還很落後,還很不文明,這個城市化就是虛假的。
美國的戰略眼光回歸實體經濟
美國發展戰略新興產業有其重點和對策。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以後,美國發現了一個道理:沒有實體經濟,光靠金融和互聯網,容易產生危機。奧巴馬政府開始痛定思痛,採取多種措施,大力發展諸如新能源、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網路技術等一些新興產業,為它未來的競爭力預先進行戰略的布局。具體來講,大概有這樣幾個方面:
第一個,全新的能源產業。美國過去的能源是不多的,53%依賴於進口石油,美國人認為這是對它的能源和經濟安全性的最大挑戰,所以最近美國大力推進油頁岩的開發和清潔能源的開發,希望最終實現美國的能源獨立問題。美國能源一旦相對獨立(目前來講有獨立的趨向),它就可以把很多關注的焦點從中東撤出來,所以美國人提出重返亞太地區,重返亞洲地區。我們很緊張,重返亞太,是不是要遏制中國人?我認為不一定是遏制中國,亞太地區人口特別多,市場很大,美國重返亞太可能是爭奪亞太的市場,跟你做生意,賺你的錢。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他這個能源新政是非常厲害的戰略措施。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新能源的發展也是為美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打下堅實的基礎,因為一旦主要使用清潔能源,整個產業體系就會發生根本改變。比如只能用石油煤炭的那些產業肯定要被淘汰,所以整個產業體系會有很大變化,而這個變化才是真正可持續的——當能源本身可持續的是再生的,你的經濟和產業也是可持續的。
第二個,信息網路產業領導全局。美國的創新議程提出要繼續支持信息技術基礎和應用研究,重點是發展下一代的寬頻網路,來適合21世紀商業通訊的需要,這個叫做建設信息高速公路。反觀我國,有很大問題,我上海家裡接入了一個所謂的10M的光網通訊網路,光網到家,號稱可以有10M速度,實際上最多也就是2M,非常慢。速度提不上去,收費卻很高。高收費實際上對經濟有很大影響,因為信息網路的廣泛普及和信息廣泛利用、低成本的利用,對創新和知識傳播有極大的溢出效應。
第三個,重振製造業,向實體經濟回歸。所以美國人提出了一個再工業化的舉措,原來他們去工業化,就是把一些製造業不做了,為什麼?製造業掙不了多少錢,丟到發展中國家去。現在重提這個口號,叫再工業化,希望製造業重回美國,因為美國人做了這樣的研究,他們分析下來,中國沿海地區的勞動力收入水平如果按照若干年再翻一番的話,已經跟美國相對比較差的州勞動力的薪水差不多,再加上如果製造業搬到美國去,運輸費用不需要了。因為原來在中國生產,還要運到美國去,還有運費,這個運費一節約,再加上生產效率的提高,完全可以回歸美國。如果是這樣,當然對我們國家的製造業沖擊是非常大的。
第四個,發展生物醫療產業。他非常重視生命科學的研發,在他的研發預算當中,50%主要是用在生命科學的研發上,推動健康產業,我覺得這個投入和發展的方向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健康始終是人類最大的需求,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下,發展生物醫療產業非常關鍵。美國在這方面已經領先,還要繼續在這方面保持領先地位。
第五個,鞏固航天、海洋的王者地位。美國也是首屈一指的航空航天和海洋方面的領先者,他新一代載人飛船正在研發,他的私人公司可以發射飛船到太空站上去,進行銜接,也開發了很多太空武器,包括激光武器,已經可以投入使用。在海洋方面,開發也是投入巨資。
所以,我們從這五個方面大概可以看到,美國在下一輪產業的發展當中有它獨到的戰略眼光,而且希望把他們已經有的,處於比較領先地位的產業,繼續保持領先,以便今後在全球的產業競爭中獲得領先的位置,所以它的戰略眼光是非常深遠的。
戰略新興產業可持續能力的比拼
美國推動了戰略新興產業有其政策措施。
第一是市場導向。市場經濟國家,在發展產業時,主要是市場導向。雖然奧巴馬上台以來政府出了很多錢,但這些錢並不是很多,跟我們的4萬億相比少很多。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市場導向是它們很重要的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的措施。作為一個幼稚的產業,在發展初期,需要有一些政府的扶持,但如果我們對這種產業盲目扶持,盲目擴張產能,就會有問題。比如我們的光伏產業,理論上講,也是戰略新興產業,但在政府的支持下過度發展,結果現在整個行業處於不景氣的狀態,這實際上是一個教訓。
第二個特點,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誰擁有了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實際上就成為這個產業的控制者。歐美發達國家高度重視科技的引領作用,他們重視開發這個產業的技術標准,掌握核心技術後,把這個技術標准掌握在手,然後申請專利,直接坐地收費。
可見,誰擁有了核心知識產權,誰就可能成為這個產業的價值鏈控制者,這是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的第一要素。
第三個特點,是它們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新能源和低碳經濟為主的。新能源和低碳經濟為主的綠色經濟背後,實際上是一種新型的產業、新型的工業,實際上是一種新的產業發展模式,也是我們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發達國家最後的目標是謀求新發展模式的轉換和可持續發展的方式推進。當它們比較早地擺脫了對化石能源依賴,如果它們變成了主要依賴於再生性清潔能源的時候,實際上產業體系、社會結構和生產方式就會發生重大的改變。坦白講,它們也擁有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實際上目前已展開了所謂誰擁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競爭,這是二十一世紀里最關鍵的領域競爭,所以我們要推進新型工業化,實際上就是要使我們整個國家真正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中國戰略新興產業要擺脫土地經濟
當國家提出要發展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後,各個省市地方政府都提出了自己所要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的目錄,包括各種各樣的開發區設置,甚至不惜採取所謂各種優惠政策,比如稅收、土地等各方面的政策,來招商引資、擴大產業。這種做法背後有他的邏輯性。因為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可以成為當地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拉動GDP的增長,甚至可能產生良好的稅收,為當地的經濟和就業提供解決方案,所以政府有它的想法,這個邏輯也是合理的。但如果大家都用這個邏輯,宏觀上來講,這個邏輯就有問題。因為照此下去,新一輪戰略新興產業的產能過剩即將爆發。
我們的地方政府在推動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時,並沒有真正地考慮這個產業的市場究竟有多大。舉個例子,美國在推動太陽能電池產業時,它的做法是,消費者如果買這個太陽能電池板,裝在自己家裡的話,所得稅不扣。這樣一來,消費者就願意去使用這個產品,這個產品市場就擴大了,市場一擴大,光伏電池的製造商就有訂單,就會努力去競爭,從而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包括技術創新,這就形成了一種市場的引導良性機制。
我們現在的做法是什麼呢?就是直接給企業補貼,比如土地。所以最後無錫尚德破產了,一大塊那時候買下來的土地,現在轉讓掉,就沒什麼事了。很多企業把圈地看成它的本事,而把附加值上的製造看作是應付,這就變味了。包括三一重工,在臨港那裡,市政府也給了一大塊地,我始終想不明白,三一重工要這么大地干什麼?顯而易見,這塊地能為它的製造業失敗找到一個可靠的資產保證,因為土地值錢。更何況它也算得上是知名企業,在這樣的條件下,我覺得有很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需要檢討。
下一輪經濟發展的上海優勢
上海有非常特殊的狀態,跟一般的省,比如浙江、江蘇不太一樣。作為一個城市型經濟,從它的產業結構、目前的人均GDP水平來講,它的服務業比重應該是60%以上,但是我們現在上海是60%不到。換句話說,我們製造業在上海依然有很大的比重,而且製造業中,重化工業又佔了相當大的比重。
今天看來,一個大都市發展重化工業是不夠合理的。因為重化工業污染、能耗都非常大。所以,我們現在看到政府希望把寶鋼逐步遷移出去,這個決策是政府的,但上海的重化工業改革開放之後有了很大的發展,使得它在上海的產業結構比重中起了一個決定性的作用。現在如果全部搬遷出去,它會對現有的上海經濟產生很大的影響,為什麼?就等於GDP的貢獻當中缺了這么一塊,而缺的這一塊要補上。如果加不上一塊的話,上海的GDP,包括人均GDP水準全部下降,而且會引發很多社會的問題。
在這樣一個條件下,我們進一步來反思,我們在推動重化工業發展時,實際上把我們很有品牌的一些輕工業全部扔掉了,比如我們自行車不要了,人家捷安特不是做得很好嗎?我們還有手錶,那時我們上海的手錶還是全國搶著買,買不到的。但瑞士手錶做到現在,還不是繼續成為國家的支柱產業?而且賣得這么貴。我們當時把這些產業都認為不是重化工業階段所需要的產業,被逐步地放棄掉。現在反思,我們覺得很可惜,實際上在一個都市型的城市經濟當中,不應該照搬教科書上的理論,說上海的工業化也要從輕工業階段到重工業化階段,再到服務經濟階段。以為一個都市型經濟都要有這樣一個過程,這個看法實際上是錯的,但不幸的是我們已經走了這條路,走了就沒有回頭之徑。
所以下一步結構的調整是放在上海面前最關鍵的問題,換句話說,我們把這些產業去掉的話,我們用什麼產業來補起來?戰略新興產業也要做篩選,不是說七大產業我們上海都要做,我們上海過去犯的錯誤就是什麼都要做。
㈥ 工業化的分析
僅依賴市場機制無法建立完整的大工業體系
處於主流地位的西方經濟學是以小農經濟為實踐的理論,與現代工業經濟社會並不相適應。那種期盼由市場機制自動、自發地實現國家富裕的願望不過是一個幻想。一國經濟的落後不是由於缺乏「看不見的手」的市場機制,那些建立了純粹市場經濟的很多國家仍然未改變落後狀況就是很好的例證,其實落後的根源在於缺乏與現代工業經濟相適應的大工業體系。大工業體系無法通過市場機制和自由貿易來建立,而只有通過政府力量和計劃經濟集中國家人力、物力、財力來實現。只有這樣,才能擺脫對發達國家的依附,掌握國家經濟命脈主導權,才有機會占居世界經濟利益高地。
1、市場機制是以小農經濟為實踐的理論
實際上,任何理論都是有前提條件和適用范圍的,同時理論也有時也有她本身所擔負的特殊使命,「看不見的手」的市場機制也不例外。「看不見的手」基本是以農業社會及典型庄園私有經濟特徵的工場手工業或處於自由競爭的工業生產社會初期為實踐的經濟理論,它的前提是分散的、獨立的、力量均勢的買家和分散的、獨立的、力量均勢的賣家,買賣雙方完全用市場價格自發地、平等地進行商品交換的行為。因此,中國的經濟學家並不真正理解現實的工業社會和工業經濟運行規律,夢想「以市場換技術」,並把「看不見的手」奉為上帝,把市場經濟與產權明晰當寶貝,以為只要建立了「健全的市場經濟體制」,讓所有資產歸於能發財的個人,強國就指日可待,財富就滾滾而來。殊不知這個世界根本沒有一個靠「看不見的手」的自由市場而進步發展成發達國家的例子。現實中的全球經濟、國家經濟、地區經濟中都與「看不見的手」的理論前提相差甚遠,綜觀經濟現實,現在正處於工業經濟高度發展的時期,經濟也總是被處於壟斷地位的大資本所操縱。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中國的經濟問題就不能用小農經濟、自由市場經濟的眼光分析,而應當用現代工業社會的眼光來研究中國的問題。
在農業經濟時代,個人是生產的主體,使用簡單生產工具進行重復性勞動。而現代工業經濟以普遍使用先進機械,整個社會互相配合、不斷發展變化的大生產為特徵。在工業社會中,生產是由人和機器組合而成的工業體系來完成的,機器有遠遠超過人的體力和精力,能夠達到人力遠遠不及的生產效率。人在生產中只是設計和操作機器。整個現代工業社會其實就像一台機器,具有高度組織化社會結構的,需要各部門協調配合方能運轉。現代工業生產的主體是重工業體系,其生產力幾乎沒有上限,只受限於能夠獲得的資源和市場。即使農業,也是現代工業的結果,沒有現代工業提供的化肥、農葯、農機、種子等工業產品,農業的單產會大降低,不能養活現在這么多人口。零散的個人積極性在大工業體系這個鋼鐵怪物面前也是渺小的。至於其他行業,統一的大工業體系的效率更是遠遠超過零散的人力。早期的機器缺乏靈活性,只適合進行規范化大規模生產,但隨著計算機控制技術的進展,機器的柔性逐步增強,不斷取代人在生產中的位置。目前,由於機器技術的發展,在整個工業生產鏈中,人工已經被大量機器取代,只是在最後的組裝環節,由於品種多,單次裝配批量小,不可能為每種裝配單獨設計自動生產線,還需要大量的人工。工業社會中的人要麼提高知識和技術水準,從事機器不能涉足的智能領域,或者提高積極性,從事簡單機構的裝配業,與機器的效率競爭,用血肉之軀對搞鋼鐵。
2、落後的根源是缺乏完整的大工業體系
農業、手工業或第三產業都不能像重工業一樣自行促進本身的產量或質量,除非同比例地增加人口。例如傳統農業,無論你為下一年的耕作準備多麼充分,在土地上流多少汗水,種下多少種子,也很難讓下一年的產量在歷史最高產量上提高10%。手工業也一樣,手工業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完全取決於手工業者的技術水平,最好找一個好的師傅,引導自己成為一個熟練工人。但農業與手工業的技術進步是單項的、孤立的,無法與其他技術成果互相促進的技術進步是不具有持續性的,一旦新技術普及,進步也就此停滯。與此相比較,現代工業不僅規模可以指數化擴大,更重要的是加工精度和技術可以在一代機器中積累,各種技術之間可以相互支援、提高。手工工具可以用來生產最初的機床,而機床本身又可以生產更精密的尺子、更精密的機床,為自身生產動力機械,同時通過提供標准化的實驗器材促進整個科學的進步,再從科學進步中得到進一步發展的方向。最終,我們可以得到整個現代工業體系。在差不多兩世紀里的時間里,簡陋的機床和蒸汽機進化成了今天的太陽能電廠、數控機床、氣象衛星,而且能源----資源的採集和加工能力的提高還沒有觸頂的跡象,這種進步是手工業----農業社會根本無法想像的。
進入近代以來,落後國家可以通過出售自己的資源和勞動力,換取發達國家的機器設備、關鍵材料和部件,也進入機器大生產。引進外國成熟的設備工藝能在短時間內提高生產能力,但由於資源和勞動力相對過剩,價格低廉,且資源開采和勞動力的數量、勞動強度的提高存在上限,因此不具備重工業技術指數增殖的特徵。依靠引進外國重工業技術來發展經濟基本呈現追趕的趨勢。
是否擁有完整全面的鋼鐵、化學、機械、電子基幹產業,是區別發達國家與落後國家的根本標志。擁有完整全面的基幹產業就是發達國家,可以設計製造幾乎一切現代化的產品。擁有大工業體系的國家也可能暫時會貧窮,也可能若干基幹產業的技術水平低,但只要全面完整,選擇合適的發展路徑,就可以實現生物般的指數增殖和進化,在短時間內成為富裕國家。
4、建立完整的大工業體系才是中國強大的唯一道路
在現在的世界格局中限制了落後國家的活動范圍,落後國家參與已經存在但為西方發達國家所主導的全球貿易體系。正是大工業體系的特性和「看不見的手」相結合阻止了這些國家建立自己的大工業體系。試圖在西方大工業體系已經占絕對地位的情況下,單靠貿易和國內企業自行發展獲得工業化資源和技術,結果就會落入低水平發展的陷阱。因為根據比較效益,建立自己的生產知識體系和大工業體系,需要大量的人才培訓,需要漫長的時間和資金,而且開始時做出的工業品質次價高。如果國家政權能夠有效阻斷其他大工業體系的干涉,在一個足夠大的國家內建立獨立的經濟體系是完全可能的。後發國家要藉助西方已經崛起的歷史可借鑒,抓住經濟進步的關鍵----工業革命,更快的提高本國的科技和經濟水平。這也是在現存的西方大工業體系被資本主義所壟斷和限制,進而無法充分擴大為全體人類服務的情況下,建立獨立的大工業體系的落後國家的無奈而必然的選擇。
一個理想的大工業體系,應該是由基本實行計劃經濟的重工業體系,和需要自由貿易、強調企業獨立性和自由貿易的裝配工業、輕工業共同組成的。前者,對有限關鍵技術和資源進行投資開展,提供基本的工業物資和機械。後者則基本保持前工業時代的體制,利用這些物資和機械完成最終產品的產品製造(包括非實物產品)。發達國家通過對核心產業部分國有化和企業之間的互相滲透,基本建立了這種經濟體制,只是裝配工業和輕工業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轉移到了第三世界國家。而對於一般落後國家而言,後者並不缺乏,缺乏的是無法通過市場經濟、自由貿易建立的重工業體系。
落後的重工業體系無法在自由貿易的情況下與先進的對手進行競爭,除非努力發展縮小與先進對手的差距,才有可能改變不利的局面。但在落後國家的重工業體系不斷升級追趕中,在經濟上遇到的阻力往往越來越大,事實上,西方和買辦集體要求開放市場的理由往往正是由落後國家的工業化努力所製造並強加的。
5、西方經濟學已成為阻止落後國家走向富強十分巧妙的理論工具
我認為,「看不見的手」最致命的問題在於無視這種重工業體系的相對稀缺,或者認為這種狀態只是一種暫時的不平衡,長期的世界經濟發展自然會使這種平衡迅速消失,而在於西方經濟學沒有與工業革命以後的現實社會相結合。但為什麼這樣一個與現實嚴重沖突的理論能一直占據主流地位。
西方經濟學是工業革命以前一種提倡自由市場、私有產權、指望競爭提供經濟動力的經濟學思想,是與農業社會相適應的理論,也只有在農業社會中才會出現這樣的理論,這是與工業革命以前的歐洲和漢朝以後尤其宋朝、清朝中國社會史實一致的。而大部分農業社會也在這個階段建立了與現代西方經濟學相類似的觀念,並樂於在低關稅條件下與整個世界進行貿易。
在工業革命爆發以後,幸運的西方國家率先建立了重工業體系,得以在一個接近自由貿易的世界體系中占據了優勢,而且還能通過自由貿易來鞏固這種地位,對於發達國家而言,「看不見的手」當然是一種非常合適的理論,實際上「看不見的手」這只黑手正是發達國家利益的具有貪婪本性的大資本及大資本的決定力量。而西方以外的落後國家均未能建立獨立的重工業體系。因此在這些國家,最強大的經濟集團是組織本國原材料和簡單勞動力出口、進口先進工業產品的買辦經濟集團。從短期來看,向自由貿易體系中出售更多的資源和勞動力,進口更多的先進產品也確實提高了利潤。按照社會運行決定思想文化的規律,無論是西方發達國家還是落後國家,都因各自的經濟結構繼承了前工業時間的經濟思想。在西方為中心的經濟格局下,未將工業革命本身納入理論的自由貿易學說得以保持了自身的主流地位。
㈦ 自奧巴馬政府起的再工業化道路為何如此艱難
我個人認為主要工業化道路雖然能夠帶來大量的就業職位,但是,其要求也非常的多,並不能夠一蹴而就,需要相關產業的新建以及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所需的時間不是奧巴馬政府一屆就能完成的。
㈧ 闡述新中國建國後最初29年在艱難中開始探索中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意義,寫一篇500字的分析,怎麼寫
新中國成立後,以毛澤東為領導的黨中央在選擇工業化道路時對兩種工業化道路進行了比較分析,結合中國當時發展的情況和所面臨的國際環境,在借鑒蘇聯經驗和綜合各方面的考慮基礎上,最終確立了一條以重工業為主導,優先發展重工業,兼顧農業與輕工業的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從建國初期我國的基本國情來看,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的選擇有其歷史必然性。
一、建國後的政治經濟狀況不允許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
1.小農經濟在國民經濟中佔有很大比重
中國的仁人志士經歷一百多年的探索,最終建立起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基礎十分薄弱,「一窮二白」是當時中國社會經濟基礎的真實寫照。土地改革之後,在中國廣大的農村,合作組織形式主要是互助組,初級形式的農村生產合作社數量還極少。舊中國當時存在的是大量農民和小手工業者所建立起來的小生產經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農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70%,而工業只佔到30%。由於長期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下,中國工業的發展十分緩慢且工業體系很不完整。農業在中國產業結構中不僅比重較大,而且民展極為落後。由於國民政府長期濫發紙幣,造成物價飛漲。經濟形勢極度緊張,加之落後的農業,新中國繼承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新成立的中國總體而言還是一個農業國,如果不盡快實現向先進工業國的轉換,中國新生的人民政權也就相應地無法得到鞏固。工業化不可能建立在分散、落後的小農經濟基礎上,而只有選擇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促使農民和小生產者走向聯合,採用先進的生產形式,才能為工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基礎。
2.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比重較大,資本主義經濟比重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