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亞工業生產的特點
一、中亞五國的農業生產條件
農業是中亞五國的傳統主導產業。這一特徵一方面與其自然資源條件適宜農業生產有關,另一方面,在前蘇聯時期的地區分工中,中亞國家主要以農業、礦產和石油資源開采加工業為主,形成了較為簡單的產業結構。從中亞五國的農業生產條件來看,具有以下特點:
1.光熱資源豐富。中亞五國與我國新疆一樣,位於遠離海洋的內陸區域,是典型的大陸性乾旱氣候區。冬夏分明,冷熱懸殊。夏季白天氣溫一般都在27度以上,日溫差大。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時間為2000—3000小時,光熱同季,十分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和養分積累,尤其有利於優質糧棉、果品、花卉等的生長。在灌溉條件下農作物基本保收。
2.土地資源豐富。中亞五國面積合計400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241萬公頃,相當於我國耕地面積總量的1/4,草地面積2.5億公頃,相當於我國的62.54%。人口密度14.7人/平方公里,僅為我國的1/10。中亞五國有不少可耕地未被利用,如土地較多的哈薩克近年來農業用地在1500—1800萬公頃,不到其耕地面積的80% 。
3.水資源較為短缺。中亞五國的年降水量在160—700毫米,其中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的降水較多,五國的降水多集中在冬春兩季,而且多在山區。中亞五國的人均水資源量均低於8000立方米,雖高於我國人均2200立方米的水平,但從整體上看屬於缺水國家,對種植業形成一定的制約。中亞地區地表水分布極不平衡,地處錫爾河、阿姆河上游的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兩國擁有地表水資源分別佔43.4%和25.1%,超過整個中亞地區的2/3。處於下游的烏茲別克、哈薩克和土庫曼三國農牧業在其國民收人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灌溉用水量較大,而這三國的地表水資源的總和才接近1/3。中亞五國水資源在各國間的協調問題是關系中亞五國農業發展的重要問題。
4.農業勞動力比重較大。五國人口合計近6000萬,農村人口約佔40% ,農業人口約佔1/4。每一農業勞動力平均擁有5公頃耕地和39公頃草場,土地富餘的哈薩克每一農業勞動力平均擁有18公頃耕地和149公頃草場。
5.農業資金投入不足。雖然中亞各國重視農業的程度在逐漸提高,但受經濟轉型即農業私有化改革和各國重點發展石油天然氣工業、化學工業和礦產資源開采等重工業以及第三產業等經濟發展戰略的影響,造成了農業投入體制的不完善和農業信貸體制的不健全,中亞五國普遍存在農業投入嚴重不足。1999-2001年,中亞各國農業得到農業外部支持的資金總額相當於各國2003年的GDP比例分別為:哈薩克0.4%,吉爾吉斯斯坦8.2% ,塔吉克5.2% ,土庫曼0.004%,烏茲別克0.58%。其中,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的農業外部支持主要來源於FAO等國際組織的救濟援助。
6.農業生產技術相對落後。中亞五國的農業生產經營粗放,生產的現代化水平低。以農業的機械化程度為例,中亞五國2002年的農業不動產資產構成中,農機所佔的比重分別為:哈薩克3% ,吉爾吉斯斯坦8% ,塔吉克3% ,土庫曼3%,烏茲別克4%。
二、中亞五國農業生產及貿易現狀
(一)中亞五國農業生產現狀
農業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種植業方面,主要以糧食(小麥、玉米和水稻)、油料和棉花這三類土地密集型產品為主,其他較重要的作物是甜菜及蔬菜瓜果。中亞五國都普遍重視糧食生產,強調糧食自給。目前,哈薩克能夠大規模出口穀物,2003年出口小麥占農產品出口的71.3%;烏茲別克和土庫曼糧食基本自給;吉爾吉斯斯坦需要進口約5% 的穀物;塔吉克一直是缺糧的貧困國家,被聯合國列為救援國家。中亞五國的小麥產量佔全球的3.2% ,其中哈薩克和烏茲別克列全球小麥生產國第15位和24位。
中亞五國是世界重要的棉花產區之一,2004年棉花播種面積佔世界總播種面積的7.21% ,佔世界棉花產量的7.5% 。棉花是烏茲別克、土庫曼和塔吉克農業的支柱產業,佔大田作物面積的1/4以上,分別列世界產棉量第6、11和14位。烏茲別克的棉花種植面積自1992年至今平均保持在150萬公頃左右,播種面積占同期世界棉花播種總面積的5% ;棉花質量上乘,以中絨陸地棉和長絨棉為主;2004年皮棉出口量居世界第3位,是世界上唯一生產棉花而無現代化紡織工業的國家。塔吉克的棉花產業與鋁產業並列為國內兩大支柱產業。棉花也是吉爾吉斯斯坦和土庫曼的主要農產品和出口商品。
2000-2002年,中亞各國蔬菜瓜果生產量不能滿足國內需求,依賴進口。但近幾年蔬菜瓜果產量增長較快,至2004年,除土庫曼外,其他四國的果蔬產品已由進口轉為出口。
中亞五國畜牧業歷史悠久,畜牧業以養羊、養牛、養馬為主,養蠶和養禽也佔一定的比例,是前蘇聯時期的主要畜產品生產區域。例如在前蘇聯,烏茲別克的羊羔皮產量佔2/3,生絲和蠶繭的產量均佔到1/2。土庫曼的羊毛及其地毯製造業和蠶繭產量較高,佔有重要地位。獨立以來,以前的大型專業化國營農場、集體農庄和其他農業企業基本都進行了私有化改革。近幾年,中亞各國畜牧業呈上升趨勢,主要的畜產品有雞蛋、肉類、牛奶、羊毛和蠶絲等。其中,羊毛和蠶絲是土庫曼、烏茲別克、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的主要出口商品。
中亞各國居民食品消費結構中,穀物產品消費佔50% ,動物性產品消費佔20%。居民對肉、奶等畜產品加工品有特殊的消費偏好。可中亞五國食品加工業發展嚴重滯後,畜產品主要以未加工產品為主,加工產品少,畜產品加工品主要依賴進口。
(二)中亞五國農產品貿易現狀
中亞五國的農產品貿易佔世界市場的比重很小,2004年進口額和出口額分別僅佔0.22% 和0.32% 。農產品出口種類比較單一,紡織纖維(棉花、羊毛、蠶絲)是其主要的具有世界影響的出口農產品。
2004年烏茲別克、塔吉克和哈薩克三國的皮棉出口量分別位居世界棉花出口的第3、11、16位,這三國的皮棉出口量佔世界皮棉出口前20位國家皮棉出口總量的的9.2%。紡織纖維在土庫曼、塔吉克、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斯坦的農業出口額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04年分別占其農產品出口額的87% 、80% 、69%和45%。水果和蔬菜出口對4個中亞國家(土庫曼除外)具有重要意義,特別在烏茲別克,占其農產品出口額的23% ,在哈薩克、塔吉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也分別佔到12%左右。哈薩克最重要的出口農產品是穀物,2004年凈出口穀物280萬噸,占其生產量的22.7%,占其農產品出口額的62% ,也是中亞五國中唯一能大規模出口穀物的國家。吉爾吉斯斯坦是中亞五國中唯一能大規模出口食糖和蜂蜜的國家,占其農產品出口額的18% 。除上述幾種主要農產品外,中亞五國就缺乏其他重要的農產品出口了。
中亞五國的農產品進口主要是食品,2004年主要有食糖和蜂蜜(占農產品總進口額的20%)、咖啡-茶葉-可可(15%)、飲料和煙葉(12%)、肉奶蛋(12%)和穀物(12%)。畜產品已由原來的出口品轉變為進口品。塔吉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依然需要進口一些穀物。
中亞五國的主要貿易夥伴是歐洲和亞洲,其中獨聯體國家(尤其俄羅斯)是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同俄羅斯的進出口額一般都各佔中亞五國的進口和出口的30%左右。中亞五國間的貿易在其對外貿易中也佔有一定的地位且呈上升趨勢。2004年,哈薩克是烏茲別克的第四大貿易夥伴。在吉爾吉斯斯期坦的進口貿易中哈薩克佔16.4% ,烏茲別克佔7%;出口貿易中哈薩克佔13.6% 。塔吉克的出口貿易中烏茲別克佔7.2% ,進口貿易中哈薩克佔15.2% ,烏茲別克佔12.3%。中亞五國在歐洲的其他重要貿易國是瑞士、英國、德國、義大利和法國,在亞洲的主要貿易夥伴是中國、土耳其、伊朗、韓國等。
我國與中亞各國的雙邊貿易增長較快。2005年我國與中亞五國的貿易額為87.31億美元,是2004年的1.5倍。目前,哈薩克是我國在獨聯體內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是我國在獨聯體內的第四、第五大貿易夥伴。2005年,與我國的貿易占哈薩克貿易總額的9% ,占吉爾吉斯斯坦的13% 。
近年來,我國與中亞五國的雙邊農產品貿易額增長雖然很快,但農產品貿易規模依然很小,約占我國外貿總額的1%,佔中亞五國外貿總額的6% 。以棉花為例,中亞是世界主要棉花生產和出口地區,而我國是紡織業大國,對棉花需求較大。可2002年我國從中亞進口的棉花只佔我國棉花進口總量的12.2% 。2004年我國從烏茲別克進口皮棉19.7萬噸,占總進口量的10.3% ,核3.26億美元;從塔吉克進口1.2萬噸,0.6% ,0.2億美元。我國與中亞五國的貿易農產品除棉花(12%)、茶葉(1.2%)、羊毛(0.5%)外,其他農產品的貿易額占我國同類商品進出口總額的比重均不到0.2% ,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雙邊農產品貿易的發展空間很大。
2005年我國向中亞五國出口的主要農產品是糧食、蔬菜、茶葉、紡織品和棉布。進口的主要產品是原木、棉花、羊毛、紡織品、紙製品等。
㈡ 烏茲別克為什麼叫白金之國
烏茲別克是因為盛產棉花,其棉花以穩產高產和品質優良聞名世界,所以才被譽為「白金之國」。
烏茲別克所處氣候帶有利於廣泛發展農業經濟,農業特點是灌溉農業的水利基礎設施非常發達,灌溉地面積達425萬公頃。
農業支柱產業是棉花種植業,桑蠶業、畜牧業、蔬菜瓜果種植業也占重要地位。棉花年產量占前蘇聯棉花產量的三分之二,居世界第四位,被譽為「白金之國」。畜牧業較發達,以養羊為主,養蠶業也較發達。
(2)烏茲別克什麼工業擴展閱讀
烏茲別克歷史悠久。公元11~12世紀以烏孜別克族為主的國家基本形成,建立喀喇汗國和伽色尼王朝等。13世紀被蒙古韃靼人征服。14世紀中葉,突厥人阿米爾·帖木兒建立以撒馬爾罕為首都的龐大帝國。16至18世紀,烏茲別克人(烏孜別克族)建立布哈拉汗國、希瓦汗國和浩罕汗國。
19世紀60年代,部分領土並入俄羅斯帝國。1917至1918年建立蘇維埃政權。1924年成立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並加入蘇聯,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1991年8月31日宣布獨立。
㈢ 有關烏茲別克!!
國名:烏茲別克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獨立日:9月1日(1991年)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自上而下分別為淺藍、白、淺綠三色平行寬頻,在白色和淺藍、淺綠色寬頻之間為兩道紅色細條。在淺藍色寬頻左側有一彎白色新月和12顆白色五角星。烏茲別克於1924年成為原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1952年起採用的國旗與原蘇聯國旗相似,只是旗面中間有一道藍色寬條,其上下各有一白色窄條。1991年8月31日通過了烏茲別克國家獨立法,10月11日開始啟用上述國旗。
國徽:呈圓形。圓面上有一隻展翅的吉祥鳥,背景是冉冉升起的太陽和碧綠的原野。圓面上端為一顆八角星。星內繪有一彎新月和一顆五角星。圓周兩側為國旗顏色之飾帶捆束的棉桃和麥穗。
國家政要:總統伊斯蘭·卡里莫夫 (Islam Karimov ),1991年12月當選,2000年1月連選連任。
自然地理:烏茲別克是中亞中部的內陸國家,西北瀕臨鹹海,與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土庫曼和阿富汗毗鄰。總面積為44.74萬平方公里。全境地勢東高西低。平原低地佔全部面積的80%,大部分位於西北部的克孜勒庫姆沙漠。東部和南部屬天山山系和吉薩爾-阿賴山系的西緣,內有著名的費爾干納盆地和澤拉夫尚盆地。境內有自然資源極其豐富的肥沃谷地。主要河流有阿姆河、錫爾河和澤拉夫尚河。屬嚴重乾旱的大陸性氣候。夏季漫長、炎熱,7月平均氣溫為26~32℃,南部白天氣溫經常高達40℃;冬季短促、寒冷,1月平均氣溫為-6~-3℃,北部絕對最低氣溫為-38℃。年均降水量平原低地為80~200毫米,山區為1000毫米,大部分集中在冬春兩季。地理位置優越,處於連結東西方和南北方的中歐中亞交通要沖的十字路口,古代曾是重要的商隊之路的匯合點,是對外聯系和各種文化相互交流的活躍之地。烏茲別克是著名的「絲綢之路」古國,歷史上與中國通過「絲綢之路」有著悠久的聯系。
首都:塔什干 (Tashkent) 是中亞地區最大的城市,有人口250萬(2002年)。1月平均氣溫-1.1℃,7月平均氣溫27.5℃。
行政區劃:全國分為1個自治共和國(卡拉卡爾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國)、1個直轄市(塔什干)和12個州:安集延州、布哈拉州、吉扎克州、卡什卡達里亞州、納沃伊州、納曼干州、撒馬爾罕州、蘇爾漢河州、錫爾河州、塔什干州、費爾干納州、花拉子模州。 「東方羅馬」撒馬爾罕見聞
人口:烏茲別克是中亞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多民族國家。有人口2511.58萬(2002年)。有129個民族,烏茲別克族占(78.8%)、俄羅斯族占(4.4%)、塔吉克族占(4.9%)、哈薩克族占(3.9%)、韃靼族占(1.1%)、卡拉卡爾帕克族占(2.2%)、吉爾吉斯族佔1%、朝鮮族佔0.7%。其它民族還有烏克蘭、土庫曼和白俄羅斯族等。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屬遜尼派。官方語言為烏茲別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俄語為通用語。主要宗教為伊斯蘭教,屬遜尼派,其次為東正教。國民受教育程度較高。
簡史:公元11—12世紀形成烏茲別克部族。13—15世紀受蒙古韃靼人帖木兒王朝統治。15世紀時建立了昔班尼王麾下的烏茲別克國。19世紀60—70年代,烏茲別克部分領土並入俄國。1917年11月建立蘇維埃政權,1924年10月27日成立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並加入蘇聯。1991年8月31日宣布獨立,改國名為烏茲別克共和國。
政治:1992年12月8日,烏茲別克最高蘇維埃通過新憲法。新憲法規定:烏是民主的主權國家;全體公民亨有同樣的權利和自由,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國家政權體制建立在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權分立的原則基礎上。共和國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同時也是內閣主席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總統任職期滿後,終身為憲法法院成員。內閣成員由總統提出,經議會批准。議會稱最高會議,是行使立法權的國家最高權力代表機關。共有250個代表席位,按選區選舉產生,任期5年。
2002年1月27日,烏舉行全民公決,決定將烏議會改為兩院制。12月12日,烏議會二屆十次會議通過有關建立兩院制議會的法律文件,其中規定,烏未來議會將由參議院(上院)和立法委員會(下院)組成,總統的部分許可權將轉歸參議院。屆時,政府總理和副總理人選將由總統向議會提名,議會討論後批准。此外,烏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烏駐外大使的任免也將改由參議院負責。議會下院的基本職能是立法,由地方代表組成,定期召開例會和各委員會會議。烏議會將在2004年從目前的一院制議會改變成兩院制議會,烏本屆一院制議會的任期將到2004年12月屆滿。
經濟:烏茲別克自然資源豐富,是獨聯體中亞五國中經濟實力較強的國家,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是「四金」:黃金、「白金」(棉花)、「黑金」(石油)、「藍金」(天然氣)。但經濟結構單一,加工工業較為落後。農業、畜牧業和采礦業發達,棉花產量占前蘇聯的2/3,生絲產量占前蘇聯生絲產量的49%,洋麻產量占前蘇聯的90%以上,羊羔皮、蠶繭和黃金產量分別占前蘇聯的2/3、1/2和1/3。輕工業不發達,62%的日用品依靠其他共和國提供。礦產資源豐富,礦產資源儲量總價值約3.5萬億美元。現探明有近100種礦產品。主要有天然氣、煤炭、石油、有色金屬、黃金、銅、鉛、鋅和稀有金屬等,黃金儲量居世界第四位,年開采量80噸左右,在獨聯體居第二位。銅和鎢的儲量在獨聯體國家中均居前列,石油和白銀、白金、鋅、鋁礬土等金屬礦藏也非常豐富。鈾開采量占前蘇聯的25%。煤儲量為20億噸,鈾儲量約佔世界第七、八位。水力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為12%。天然氣資源主要分布在卡拉庫盆地東北部邊緣的查爾米和布哈拉台階地區,其中最大的加茲里氣田儲量達4193立方米。石油資源多集中在東部天山褶皺帶的費爾干納盆地,已探明儲量為5.84億噸。天然氣的產量僅次於土庫曼,居中亞第二位、獨聯體第三位,年產氣量在300億立方米以上。烏茲別克工業在中亞地區舉足輕重,天然氣、機械製造、有色金屬、黑色金屬、輕紡和絲綢等工業都比較發達。所處氣候帶有利於廣泛發展農業經濟,農業特點是灌溉農業的水利基礎設施非常發達,灌溉地面積達425萬公頃。農業支柱產業是棉花種植業,桑蠶業、畜牧業、蔬菜瓜果種植業也占重要地位。棉花年產量占前蘇聯棉花產量的三分之二,居世界第四位,被譽為「白金之國」。畜牧業較發達,以養羊為主,養蠶業也較發達。烏茲別克是古「絲綢之路」所經地區,全國有4000多處自然和人文景觀,主要集中在塔什干、撒馬爾罕、布哈拉、希瓦等城市。烏主要出口棉花、石油、天然氣、電力、有色金屬及農產品,進口機械設備、食品、工業原料等。
㈣ 地質工作和礦產資源概況
烏茲別克作為前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地質工作具有悠久的歷史,而且是前蘇聯在中亞的重點工作地區。當年的烏茲別克地質部在鼎盛時期擁有27000人的隊伍,在境內做了大量區域地質調查和普查勘探工作。20世紀80年代即已完成境內1:20萬比例尺地質調查、航空磁測和重力測量,基岩區1:5萬比例尺地質測量也已完成。許多重點礦產的遠景地帶都作了更大比例尺的地質調查(項仁傑,2006c)。
目前烏茲別克地質礦產工作的政府主管部門是國家地質礦產資源委員會,下轄2個研究所(礦產資源研究所和水文地質研究所),2個專業化大隊,3個從事機械儀器加工修理和寶玉石加工製作的工廠(王正立等,2005)。
烏茲別克礦產資源比較豐富,境內已發現118種礦產,其中已開采利用60餘種。全國有1800多個礦床和大約1000個遠景礦點,現已探明1500多個礦床,其中油氣田188個,煤礦3個,貴金屬礦床48個,有色、稀有和放射性金屬礦床43個,黑色金屬礦床5個,非金屬礦床37個,礦山化工原料礦床22個,寶玉石礦床30個,各類建築材料礦床525個,淡水和礦水地下水源地357個。其中40%以上的探明礦床已投入開采(Н.Г.Мавлянов и др.,2007)。
據估計,烏茲別克礦產資源總潛在價值在3.3萬億美元以上,已探明礦產地的價值為9700億美元(王正立等,2005)。
在上述礦產中,天然氣、鈾和金以及鉬是烏茲別克的優勢礦產,在世界上處於比較突出的地位(表6-1)。
表6-1 烏茲別克優勢礦產在世界上的地位
資料來源: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2009; 《Oil & Gas Journal》(2008); U.S.Geological Survey,2009a; World Bureau of MetalStatistics,2009。
烏茲別克是中亞地區重要的油氣生產國和消費國,其天然氣儲量在獨聯體國家中居第四位,排在俄羅斯、土庫曼、哈薩克之後,而產量則僅次於俄羅斯、土庫曼,居第三位。近年來大約20%的天然氣產量用於出口,80%供國內消費。從人均天然氣消費量來看,烏茲別克稍遜於俄羅斯(1600立方米/人·年),但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5倍(А.Г.Коржубаев идр.,2007)。
在獨聯體國家中,烏茲別克鈾的儲量比俄羅斯多,僅次於哈薩克,其鈾礦山產量少於哈薩克、俄羅斯,居第三位。在世界鈾儲量排行榜中,烏茲別克占第六位,產量占第七位。烏茲別克是重要鈾出口國之一,2006年向美國出口鈾770噸(劉增潔,2008c)。
烏茲別克是世界第九大黃金生產國,年產黃金80噸左右,在獨聯體國家中僅次於俄羅斯,遠高於其他國家(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2009)。
從總體來看,礦業部門在烏茲別克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比較重要的作用。據2005年統計資料,2004年烏茲別克共有105家礦山企業,擁有勞動力8.72萬,占工業部門勞動力總數(62.48萬)的14%。由此推斷,礦業產值在工業總產值和國民總收入中的比例也會比較高。天然氣、鈾、金、銅、鋅等出口礦產是烏茲別克外匯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
值得指出的是,烏茲別克的礦產資源供給和礦產工業發展存在令人擔憂的一面。主要問題是某些礦產後備原料基地不足,增長乏力,這在油氣、金、銅等重要礦產資源的生產上已有明顯的反映。以油氣為例,烏茲別克石油開采量1998年達到創紀錄的820萬噸,以後便連年下降,據預測直到2011年才有轉機。與此同時,進入21世紀以來石油消費量卻扶搖直上,而且這種勢頭將長期持續下去。烏茲別克現在已是石油進口國,今後供需缺口將會更大。天然氣開采量近幾年呈停滯狀態,新增儲量落後於儲量消耗,是造成油氣生產走入低迷狀態的原因之一。
礦業政策舉措失當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烏茲別克的地下資源使用稅(簡稱資源稅,相當於礦產權利金)本來是世界上比較高的,後來為改善礦業投資環境,將資源稅普遍調低,金減為2.8%,銀7%,銅7.9%,鉛鋅鉬1%。近幾年國際礦產品價格大幅提高,礦山企業成為主要受益者。烏茲別克政府為從中得到更多利益,大幅度提高了地下資源稅稅率。從2005年1月1日開始,開採石油的資源稅率從12.3%提高到35%,凝析油從6.7%提高到32%,天然氣從18.5%提高到58%。油氣資源稅稅率提高了3~4倍,遠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這便導致油氣資源開發領域投資環境惡化,外資投入下降,生產企業積極性受到嚴重影響,一些企業已經不堪重負,最終使油氣產量尤其是石油和凝析油產量下滑。2005年當年,石油減產17.2%,天然氣產量下降0.3%(宋國明,2007)。
為了進一步擴大礦物原料基地,從根本上扭轉礦業生產中的不利局面,烏茲別克政府採取了大力加強戰略礦產普查勘探工作的果斷措施。2007年1月17日,烏茲別克總統發布了 《關於從根本上完善烏茲別克地質勘探工作組織和國家地質礦產資源委員會工作的措施》 的命令,命令要求從根本上完善地質勘探工作的組織機構、管理體制,提高油氣、貴金屬、有色金屬、稀土金屬和鈾,以及地下淡水和礦水普查勘探的效果。為了執行總統的這一命令,國家地質礦產資源委員會建立了 「貴金屬有色金屬地質」、「鈾和稀土金屬地質」 和 「液態礦產資源地質」 幾個科研生產中心,專門負責地質勘探工作的具體方向,在地質勘探工作中長期計劃的基礎上,將所有能夠協調地下資源調查、礦床普查、評價、勘探全套工作的科研生產部門都聯合起來。
顯然,烏茲別克總統的上述命令即是現階段加強其地質勘探工作的動員令。實際上,烏茲別克地下資源的潛力還是很大的。國家地質礦產資源委員會主任Н.Г.馬夫利亞諾夫等領導人著文指出,烏茲別克現已發現的固體礦產礦床都分布在古生代基底岩石出露地區,境內主要礦產資源潛力還遠未得到充分研究(Н.Г.Мавлянов и др.,2007)。
㈤ 中亞五國的工業狀況
中亞是指裏海以東,西西伯利亞以南,阿富汗以北及我國新疆以西的亞洲中部地區,包括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土庫曼五個國家,總面積近400萬平方公里,人口5000多萬,是當今世界上地廣人稀的地區之一。中亞五國在地理位置上連成一片,自然地理環境有著明顯的一致性,而且資源都較為豐富,主要包括能源資源、金屬資源、非金屬資源和用於工業加工原料的農產品資源。五國由於以前都在原蘇聯的管轄區內,所以在政治、經濟、文化和歷史發展階段上也都有較多的一致性。
哈薩克
哈薩克的總面積約270多萬平方千米,是中亞五國中面積最大的國家。哈薩克是多民族國家,全國共有l30多個民族,哈薩克族人數最多,主要信奉伊斯蘭教。首都阿斯塔那是哈薩克的政治中心,是哈國主要的工農業生產基地, 是全國鐵路交通樞紐。
哈國具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大都集中在裏海沿岸及其附近,石油儲量約100億噸 裏海尤為豐富 ,遠景儲量130億噸,天然氣儲量為11 700萬億立方米,在中亞國家中居第一位;煤炭地質儲量為1700億噸,主要分布在卡拉甘達州和東哈州等地,是世界10大產煤國之一。金屬礦藏也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90多種,其中鎢的儲量居世界第一,鉻和磷礦石居世界第二。銅、銅、鋅、鉬的儲量占亞洲第一位,因而享有「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之譽。
從國內生產總值和國力來看,哈一直居於中亞五國首位,哈薩克已成為獨聯體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中哈於1992年1月3日正式建交,哈是我國在中亞的第一大貿易夥伴,據有關數據統計,2004年中哈貿易額達到45億美元,基本佔中國與中亞貿易總額的76.9%,到2010估計會達到100億美元。中哈兩國合資修建的中哈石油管道一期工程,即將於今年底完工,這將給中哈經貿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烏茲別克
烏茲別克總面積為44萬多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優越,處於連結東西方和南北方的中歐中亞交通要沖的十字路口,古代曾是重要的商隊之路的匯合點,著名的「絲綢之路」就從這里通過。烏國有人口2511多萬,是中亞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有129個民族,烏茲別克族佔一半以上,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烏茲別克語,俄語為通用語。首都塔什干是是一座新型的歐洲化的城市,是中亞地區第一大城市和重要的經濟和文化中心。
烏茲別克的能源資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炭,三者目前探明儲量分別為53億噸、5萬多億立方米、20億噸,其中天然氣被列為世界十大開采國,年產氣量在300億立方米以上,在中亞僅次於土庫曼,居獨聯體第三位。油氣資源總估價超過1萬億美元,有160多處石油產地,可以分為5個主要的石油天然氣區域。
1992年1月2日,烏茲別克同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並在塔什干簽署建交聯合公報。中烏貿易額逐連年增長,從1997年的2.03億美元到2004年的5.7億多美元,是我國在中亞的第三大貿易夥伴。我向烏主要出口包括機械設備、運輸工具、計算機於通訊技術在內的機電產品、茶葉、紡織品、服裝等;從烏進口的主要是有色金屬、蠶繭、原棉、棉機織物、皮革、化工品等。
吉爾吉斯斯坦
吉的總面積為19.85萬平方公里,500多萬人,80多個民族,吉爾吉斯族佔一半以上。居民主要信奉伊斯蘭教,首都比什凱克。
吉國的能源中有煤炭、油頁岩、泥炭、天然氣、石油,其中煤炭在中亞居重要位置,地質儲量為296億噸,有些煤不僅儲量豐富、質量好,是優質燃料,還是煤化工的重要原料,煤田主要分布在南北天山地區,部分煤田可露天開采,被稱為「中亞煤斗」。主要礦產為有色金屬和稀有金屬,其中貢和銻的儲量和產量均居原蘇聯第一位,錫產量和汞產量占獨聯體第二位,銻產量佔世界第三位、獨聯體第一位;黃金儲量豐富,僅庫姆多爾金礦的預計儲量已超1000噸;鈾礦儲量居獨聯體國家首位,同時是世界主要的產鈾國;塔銻礦儲量居獨聯體首位,在亞洲也僅次於中國和泰國而居第三。吉國擁有豐富的水力資源,在它境內有十多個水力發電站,向鄰近的幾個原蘇聯共和國提供電力,我國新疆也將與吉在電力發面進行合作。
中吉1992年1月5日建交,據官方統計,中吉貿易額從1992年的3000多萬美元發展到2004年6億美元左右,占我國對中亞貿易額的10.3%。我國向吉主要出口服裝、機電產品、烤煙、穀物、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產品等;進口主要有能源、畜牧業和一些綠色食品等。
土庫曼
土庫曼面積49萬多平方公里,是位於中亞西南部的內陸國。80%的領土被卡拉庫姆大沙漠覆蓋。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區之一。土國人口有500多萬,全國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土庫曼族佔70%以上,主要信奉伊斯蘭教。首都阿什哈巴德。
該國地下蘊藏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石油儲量120億噸;天然氣儲量為22萬多億立方米,佔中亞地區天然氣儲量的56%,人均儲量可與沙烏地阿拉伯相比,開采量年均達600-800億立方米,約佔世界總儲量的四分之一,居中亞國家第一位,世界第四位;石油探明儲量約有11億噸,居哈國之後,佔中亞國家第二位;除南部山區外,土國幾乎全境都有油氣分布。
從1992年1月我國與土建立外交關系以來,雙邊貿易不斷發展,合作質量不斷提升,2004年我國與土的貿易額為987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9.1%。我國對土出口的商品主要是機械及配件、金屬製品、運輸工具、茶葉、石油天然氣設備等;我國從土進口的商品主要為原棉、蠶繭、牲畜毛等。
塔吉克
塔的總面積為14.31萬平方公里,是位於中亞東南部的內陸國。地處山區,境內山地和高原佔90%,其中約一半在海拔3000米以上,有「高山國」之稱。塔國人口約為六百多萬,主要民族為塔吉克族佔70.5%,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國語為塔吉克語,俄語為族際交流語言。杜尚別是塔吉克共和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塔吉克的能源主要是煤炭,目前探明總儲量在30億噸左右,礦床35個,石油和天然氣方面,據初步探測結果顯示,石油儲量為1.2億噸,天然氣8800億立方米,其中瓦赫什油氣區的原油是重油,蠟和硫的含量高,主要用來生產瀝青和作鍋爐燃料。鈾儲量居獨聯體首位,鉛、鋅礦佔中亞第一位。塔境內江河湖泊的水利資源極為豐富,總蘊藏量在6 400萬千瓦以上,其中有經濟利用價值的達1 250億千瓦時,水力資源在獨聯體國家中占第二位;人均電力資源蘊藏量居世界前列,除供應本國外,還可供應周邊的中亞國家。
中塔兩國與1992年1月4日建交,2004年我國與塔的貿易額為6893萬美元,我國向塔出口主要的商品有日用品、糧油、輕紡、化工產品和機電產品等,從塔國進口的商品主要有化肥、有色金屬、鋁錠、棉花等。
㈥ 擁有良好工業農業基礎的烏茲別克為什麼難以步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烏茲別克的地理條件不好,嚴重落後的交通方式使得他們於外界的溝通並不算頻繁,也不便捷,所以進出口方面的影響會非常大,因此難以步入高收入。
在近代鐵路、汽車、蒸汽機車等工業革命產物出現之前,水運的速度也是陸運的數倍,這個嚴重影響烏茲別克的對外出口與進口。且由於棉花與黃金價格近兩年在國際市場呈疲軟態勢,致使作為烏茲別克經濟支柱的棉花和黃金生產遭受沖擊,出口收益急劇下滑。今年烏國內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國民收入水平同前幾年相比又有所下降。
所以烏茲別克不能被列入高收入國家。
㈦ 烏茲別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四斤中的藍鯨是指
天然氣。
烏茲別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是「四金」,即黃金、「白金」(棉花)、「烏金」(石油)、「藍金」(天然氣)。經濟實力還是很強的。
㈧ 烏茲別克經濟怎麼樣
烏茲別克經濟基礎較強,在中亞中是最強的國家,能源工業、礦業和製造業都有一定基礎。
㈨ 前蘇聯四大工業區是哪四個
最大的工業區是卡拉干達工業區,還有就是位於烏茲別克的中亞工業區,也是前蘇聯四大工業區之一、冶金業等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發達中亞地區的采礦美國的五大湖工業區, 德國的魯爾工業區 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工業區 日本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工業區 當然現在還有俄羅斯 以及中國等國的工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