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生態文明」
什麼是生態文明
三百年的工業文明以人類征服自然為主要特徵。世界工業化的發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達到極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態危機說明地球再沒能力支持工業文明的繼續發展。需要開創一個新的文明形態來延續人類的生存,這就是生態文明。如果說農業文明是「黃色文明」,工業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態文明就是「綠色文明」。
生態,指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與存在狀態,亦即自然生態。自然生態有著自在自為的發展規律。人類社會改變了這種規律,把自然生態納入到人類可以改造的范圍之內,這就形成了文明。
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它將使人類社會形態發生根本轉變。
首先是倫理價值觀的轉變。西方傳統哲學認為,只有人是主體,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對象;因而只有人有價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沒有價值;因此只能對人講道德,無需對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講道德。這是工業文明人統治自然的哲學基礎。生態文明認為,不僅人是主體,自然也是主體;不僅人有價值,自然也有價值;不僅人有主動性,自然也有主動性;不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類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與其他生命共享一個地球。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天人合一,還是西方的可持續發展,都說明生態文明是一個人性與生態性全面統一的社會形態。這種統一不是人性服從於生態性,也不是生態性服從於人性。用今天的話說,以人為本的生態和諧原則即是每個人全面發展的前提。
其次是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工業文明的生產方式,從原料到產品到廢棄物,是一個非循環的生產;生活方式以物質主義為原則,以高消費為特徵,認為更多地消費資源就是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生態文明卻致力於構造一個以環境資源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准則、以可持續社會經濟文化政策為手段的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共贏,關鍵在於人的主動性。人的生活方式就應主動以實用節約為原則,以適度消費為特徵,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滿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生態文明既然是世界新潮流,按理應在發達國家首先興起,因為在那裡首先爆發生態危機。但一是因為西方強大的技術資金使本國生態危機得以緩解;二是因為西方工業文明的巨大慣性還要持續相當一段時間;三是因為西方資本主義不斷向不發達地區轉移生態成本。西方失去了發展生態文明的機會。西方失去機會,就為中華民族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機會。
② 簡述生態文明的本質
文明」一詞出現得很早,我國古代《易經》中記載:「見龍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穎達給《尚書》註疏認為:「經天緯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這里的「文明」 是指物質和精神上的文明,是一個國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的發展程度。在西方語言體系中,「文明」代指古希臘城邦,代表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把「生態」一詞放在「文明」的前面,生態文明這個概念則是在近現代才逐漸發展形成的,它是社會整體文明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生態文明概念的提出過程
英國學者坦斯勒1935年首先提出「生態系統」的概念,認為應從宏觀的角度認識自然生態環境。1967年,日本的學者梅棹忠夫提出生態史觀。他對亞洲、歐洲、非洲進行考察之後,分析所獲得的資料得出:生態環境、自然條件對人類的發展進程起著重要的作用。1984年,前蘇聯環境學家首次提出了生態文明的概念,認為生態文明只是人類發展到必須去重視我們的生存狀態。但當時的蘇聯,正處於動盪期,重視能源、工業的發展而忽視生活消費品的生產,甚至連買禮品、買塑料袋都要排隊。
1987年我國學者葉謙吉明確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這一概念。他認為人類從自然界中獲利的同時又保護自然,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是和諧統一的。他還認為21世紀應該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世紀。劉思華教授也認為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文明包括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三者是內在統一的關系。
90年代初期,美國著名作家、評論家羅伊.莫里森根據自身的經歷,敏銳地洞察到生態問題日益突出並持續惡化,全球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了眾多政治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提出生態文明是繼「工業文明」之後的一種新的文明形式,認為生態文明是人類發展的另一個更高的文明形態,這是現代意義上的生態文明的概念,之後成為人們廣泛使用的概念和理念。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後,新華網對他進行了專訪,他肯定中國共產黨提出的一系列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期待中國把這些政策、目標付諸實踐。他的一本書里提到:「從2070年到2090年,在世界的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國將起著引領作用。」這道出了我國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經濟增長對世界的影響,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我國對世界生態環境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200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明確「建設山川秀美的生態文明社會」。這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把生態建設提升到了生態文明社會的高度; 2007年,生態文明寫入十七大報告,中國共產黨把建設生態文明確定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中共十八大召開,標志著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邁向了新時代。報告中單篇論述生態文明,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到新的歷史高度,為我們如何解決環境與發展的問題指明方向。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的經濟飛速增長,一方面環境為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在發展的過程中,由於發展模式的粗放性、不可持續性,環境問題不斷突顯,甚至威脅到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十八大中關於生態文明的表述,表明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認識進一步深化,生態興,則民族興,生態衰,則民族衰。十八屆五中全會把生態文明寫入十三五規劃,提出了綠色發展理念,奠定了我國今後經濟發展模式和發展理念:將以綠色、低碳、循環為主線。總的來講,生態文明將引領我國的的經濟發展。
二、生態文明的概念
有人認為,生態文明注重的是「生」,是指人類生活的狀態,是處於野蠻狀態還是文明的進程中。人類生存狀態處於野蠻狀態是指人類發展過程中開采自然資源、向環境排放污染物均超過自然界的承載力,自然界反過來報復人類;人類生存狀態處於文明進程是指人類發展過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了百姓富裕、生態良好。在普通老百姓的心中,生態文明則是身邊的一些小事:空氣是否清新,水質是否達標,食物是否健康等。
本文認為,生態文明是指在人類發展過程中,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的客觀規律,通過改造自然和社會進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
從哲學的角度看,這個概念指出了人與自然的關系。首先,先有地球,後有人類,地球為人類的誕生、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最終讓人類成為萬物之靈。第二,人類根據自我需求,在接受、掌握自然規律的情況下,向自然索取,或是開采資源,或是藉助其容量,排放廢物,但這種索取並不是無休止的,它應以自然的承載力為基礎。第三,從價值觀的角度來講,自然界是人類的朋友。《詩經》中記載了100餘種植物及動物,把人的情感寄託在自然中,表明人與自然之間是相通的,也是平等的,探尋自然與人類的共通點,從自然界中得到教化,完善人生。自然界為人類提供發展的物質基礎,人類也要尊重自然應有的價值和權利,羅爾斯頓認為自然界存在著相互交叉的14種價值,正是因為這些價值的存在,人類的發展才呈現出多元化和整體性。人類也只有承認和尊重自然界存在的這些價值,才能夠合理利用自然,為保護自然盡自己的一份責任。
從政治學的角度來看,生態問題經歷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的資源,是支持國家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但如果無節制從自然界中索取,導致生態環境惡化,亦會影響群眾的生活狀態,降低群眾對政府的滿意度和安全感,進而可能危及一個國家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生態文明是關系群眾切身利益和人心向背的重大政治問題,中國共產黨加強生態執政建設,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黨領導人民群眾奔小康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
三、生態文明的內涵
生態文明是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系的一種文明形態。生態文明並不拒絕發展,更不是回到「從前」,而是提高人類充分認識和把握自然規律的能力,讓人類更好地發展。生態文明應是可持續發展的文明,包括人的可持續發展,是指人類要不斷延續,統籌好當前的發展和後代的利益;另一方麵包括自然的可持續發展,任何超出自然界的承載能力和修復能力的人類行為都將造成自然界的不可持續。
對於上述提到的生態文明的概念,可以從以下兩種思路來理解:
生態文明是一種價值理性。它是沿著「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生態文明」來展開,從生態文明所具有的實質、特定的價值理念、目的的合理性來看生態文明的科學性、必要性:生態文明是人類發展過程中能夠達到和應該達到的最高級別的發展形態。在這一發展形態下,人類社會擺脫了貧困、污染等的困擾,逐步邁向自由王國。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生態文明顯得比較概括、抽象和長遠,它寄託著人類對更好的社會形態的追求,對未來社會發展方向的理性思考。
第二種思路,生態文明是一種工具理性。它是沿著「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的角度來展開,認為生態文明是一種工具,具有實用性、有效性。這種思路認為:國家治理體系中,物質文明側重滿足人類物質需要,精神文明主要引導人們建立健康的內心世界;政治文明主要促進建立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正確的關系;生態文明側重於指向人與自然間建立和諧共生的關系。這樣,就以物質、精神、政治、生態等維度構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治國理念體系。從這一意義上來講,生態文明是一種可實際操作的治國手段。
③ 生態文明與工業文明相比,有什麼特徵
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即工業文明之後的世界倫理社會化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
從人與自然和諧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義是:生態文明是人類為保護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是貫穿於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的系統工程,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狀態.
生態文明特點 :
一是人與自然和諧.生態文明要求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合理開發利用自然,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而不是單純地、消極被動地順應自然,而是積極主動、自覺的適應自然,人不是自然的奴隸,自然也不是人的奴隸,兩者是兄弟朋友關系;
二是文明的新境界.生態文明是不同於傳統農業文明和近代工業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態,如果把農業文比作是黃色文明、工業文明是黑色文明,那麼生態文明就是綠色文明;
三是社會形態.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文明的高級形態,不是單純的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問題,而是要把生態文明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形態.
④ 什麼是生態文明理念 生態文明理念下中國經濟如何發展
生態文明的興起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
是人類社會的全新選擇。從廣義角度來看,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後的新型文明
然協調發展為基本准則,建立新型的生態、技術、經濟、社會、法制和文化制度機制,實現經濟、社會、自然環
強調從技術、經濟、社會、法制和文化各個方面對傳統工業文明和整個社會進行調整和變革;從狹義角度來看,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並列的文明形式之一,著重強調人類在處理與自然關系時所要遵循的基本行為准則
程度。不論廣義還是狹義角度,生態文明都離不開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不管什麼樣的文明形態,都由三個層面的「同心圓」構成:物質技術層面、制度層面和理念層面。對生態文三個層面。
一、轉變生態文明理念下經濟發展的思維內涵。經驗證明,思路決定出路,轉變思維內涵是生態文明理念下經濟發展的前提。從當前生態文明現狀和經濟發展實際出發,迫切需要我們實現三種轉變:
第一,變駕馭自然為遵循自然。自然是客觀的,自然規律是客觀的,客觀規律只能發現、探索、遵循,而絕對不能創造、發明、改變。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我們發揮主觀能動性,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把資源優勢轉化為自然優勢,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受急功近利的影響,一定程度上誇大了主觀能動性,誤認為人類可以凌駕於自然之上,竭澤而漁,搶吃子孫飯,結果破壞了生態平衡,嚴重影響了經濟發展,現在到了正本清源的時候。
第二,變滯後時代為順應時代。現在,我國經濟發展正處於工業化時代向工業化「後」時代的過渡時期。長期以來,人們對生態環境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而導致生態環境成為經濟發展的限制因素,除了誤認為人可以凌駕於自然之上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發展觀還停留在傳統工業文明時代。我們要清楚建立在工業文明基礎上的發展觀是一種狹隘的、片面的和非生態的發展觀,這種發展觀以單一物的現代化為價值目標,結果是重視經濟增長,忽視人的發展;重視經濟價值,忽視人的價值和生態價值;重視以經濟增長為核心,唯GDP至上,結果是生態失衡、環境惡化、資源浪費。現在我們正在走向工業化「後」時代,我們的發展理念不能滯後這個時代,而應該主動躍入工業化「後」時代。
第三,變重點發展為協調發展。發展是硬道理這是正確的,相當長的時期,我們把發展的重點放在經濟建設上,歷史已經證明功不可沒。但如果繼續忽視生態文明建設,後果將不堪設想,這是因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建設兩者是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其主要表現是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在目標取向上具有一致性,生態文明是建立在先進生產力基礎上的文明形態,是人類對傳統文明形態特別是工業文明進行反思的成果,經濟建設的目標就是現代化;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在實現途徑上具有一致性,建設生態文明為推進科技創新、加快產業和產品轉型升級提供了新動力,拓展了新興產業的成長空間;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在成果體現上具有一致性,經濟建設的成效最終要體現在經濟發展質量、生態環境質量和人的生命質量的提高上,這也是衡量生態文明建設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因此,我們的發展理念必須實現由經濟建設重點發展向經濟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轉變。
⑤ 如何處理好推進新型工業化與建設生態文明的關系
如何處理好推進新型工業化與建設生態文明的關系;發展經濟與減少污染並不矛盾~比如高新區,產值越來越大,但是污染並不大,市民都能接受~~其實推進新型工業化與建設生態文明是互動的關系,工業化可以賺到更多的錢,有了錢才能更好的建設生態文明~
⑥ 什麼是生態文明
文明是人類文化發展的成果,是人類改造世界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志。《周易》里說:「見龍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穎達註疏《尚書》時將「文明」解釋為:「經天緯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經天緯地」意為改造自然,屬物質文明;「照臨四方」意為驅走愚昧,屬精神文明。在西方語言體系中,「文明」一詞來源於古希臘「城邦」的代稱。
人類文明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原始文明。石器時代,人們必須依賴集體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質生產活動主要靠簡單的採集漁獵,為時上百萬年。第二階段是農業文明。鐵器的出現使人改變自然的能力產生了質的飛躍,為時一萬年。第三階段是工業文明。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開啟了人類現代化生活,為時三百年。從要素上分,文明的主體是人,體現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從時間上分,文明具有階段性,如農業文明與工業文明;
三百年的工業文明以人類征服自然為主要特徵。世界工業化的發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達到極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態危機說明地球再沒能力支持工業文明的繼續發展。需要開創一個新的文明形態來延續人類的生存,這就是生態文明。如果說農業文明是「黃色文明」,工業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態文明就是「綠色文明」。生態,指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與存在狀態,亦即自然生態。自然生態有著自在自為的發展規律。人類社會改變了這種規律,把自然生態納入到人類可以改造的范圍之內,這就形成了文明。
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它將使人類社會形態發生根本轉變。
首先是倫理價值觀的轉變。西方傳統哲學認為,只有人是主體,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對象;因而只有人有價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沒有價值;因此只能對人講道德,無須對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講道德。這是工業文明人統治自然的哲學基礎。生態文明認為,不僅人是主體,自然也是主體;不僅人有價值,自然也有價值;不僅人有主動性,自然也有主動性;不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類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與其他生命共享一個地球。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天人合一,還是西方的可持續發展,都說明生態文明是一個人性與生態性全面統一的社會形態。這種統一不是人性服從於生態性,也不是生態性服從於人性。用今天的話說,以人為本的生態和諧原則即是每個人全面發展的前提。
其次是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工業文明的生產方式,從原料到產品到廢棄物,是一個非循環的生產;生活方式以物質主義為原則,以高消費為特徵,認為更多地消費資源就是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生態文明卻致力於構造一個以環境資源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准則、以可持續社會經濟文化政策為手段的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共贏,關鍵在於人的主動性。人的生活方式就應主動以實用節約為原則,以適度消費為特徵,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滿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生態文明既然是世界新潮流,按理應在發達國家首先興起,因為在那裡首先爆發生態危機。但一是因為西方強大的技術資金使本國生態危機得以緩解;二是因為西方工業文明的巨大慣性還要持續相當一段時間;三是因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不斷向不發達地區轉移生態成本。西方失去了發展生態文明的機會。西方失去機會,就為中華民族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機會。
(二)生態文明與中華文明
中華文明是工業文明的遲到者,絕不能再成為生態文明的遲到者。中華文明的基本精神與生態文明的內在要求基本一致,從政治社會制度到文化哲學藝術,無不閃爍著生態智慧的光芒。生態倫理思想本來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內涵之一。
中國儒家主張「天人合一」,其本質是「主客合一」,肯定人與自然界的統一。所謂「天地變化,聖人效之」,「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儒家肯定天地萬物的內在價值,主張以仁愛之心對待自然,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正如《中庸》里說:「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中國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強調人要以尊重自然規律為最高准則,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為人生行為的基本皈依。強調人必須順應自然,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莊子把一種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合一的境界稱為「物化」,也是主客體的相融。這與現代環境友好意識相通,與現代生態倫理學相合。
中國佛家認為萬物是佛性的統一,眾生平等,萬物皆有生存的權利。《涅槃經》中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異。」佛教正是從善待萬物的立場出發,把「勿殺生」奉為「五戒」之首,生態倫理成為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煉內容。
常有人用《周易》中「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來表述中華文明精神,這與生態文明的內涵一致。中華文明精神是解決生態危機、超越工業文明、建設生態文明的文化基礎。一些西方生態學家提出生態倫理應該進行「東方轉向」。
1988年,75位諾貝爾獎得主集會巴黎,會後得出的結論是:「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兩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三)生態文明與社會主義
文明的轉型決定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變革。農業文明帶動了封建主義的產生,工業文明推動了資本主義的興起,而生態文明將促進社會主義的全面發展。馬克思主義是對資本主義的超越,包含著對工業文明的反思,從而使生態文明成為馬克思主義的內在要求和社會主義的根本屬性。恩格斯說:「人們會重新感覺到,而且也認識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種把精神和物質、人類和自然、靈魂和肉體對立起來的荒謬的、反自然的觀點,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但是要實行這種調節,單是依靠認識是不夠的,這還需要對我們現有的生產方式,以及和這種生產方式連在一起的我們今天的整個社會制度實行完全的變革。」
對整個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完全變革的必然結果就是建立共產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是實現了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兩大和解」的生態文明社會。馬克思指出:「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於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於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斗爭的真正解決。」
生態文明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社會主義生態文明首先強調以人為本原則,同時反對極端人類中心主義與極端生態中心主義。極端人類中心主義製造了嚴重的人類生存危機;極端生態中心主義卻過分強調人類社會必須停止改造自然的活動。生態文明則認為人是價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發展必須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另外,在可持續發展與公平公正方面,生態文明也與當代社會主義原則基本一致。
生態文明為社會主義理論的融合提供了平台。生態文明作為對工業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種更為高級的人類文明形態;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對資本主義的超越,代表了一種更為美好的社會和諧理想。兩者內在的一致性使得它們能夠互為基礎,互為發展。生態文明為各派社會主義理論在更高層次的融合提供了發展空間,社會主義為生態文明的實現提供了制度保障。
生態文明也只能是社會主義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本質只能使本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而不會承擔全球的環境責任。生態社會主義由於將生態文明與社會主義相結合,是對社會主義本質的重大發現。生態問題必將成為社會主義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思想武器。發展中國家終將在社會主義旗幟下重新團結起來向發達國家討還生態成本。
生態文明應成為社會主義文明體系的基礎。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離不開生態文明,沒有良好的生態條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質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沒有生態安全,人類自身就會陷入不可逆轉的生存危機。生態文明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
資本主義使人們擺脫封建枷鎖和宗教禁錮的同時,卻帶來新的剝削和壓迫,這使社會主義應運而生。社會主義自產生之日起就存在著改良與革命兩種選擇。無論是科學社會主義還是民主社會主義,都要研究資本主義自我發展的豐富活力,都要思考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給全人類帶來的諸多利弊。由於傳統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經濟現代化模式的一致性,使傳統社會主義不能有效應對資本主義全球化所帶來的全新挑戰。因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制度孰優孰劣,比的不是誰最能斗爭,比的也不僅僅是生產力,還要比誰最公平公正,誰最共同富裕,誰最有道德文化,誰最能可持續發展,誰最能帶來人的全面發展,誰最能使社會更加和諧。
針對全球化所帶來的一系列難題,例如生態問題,生態社會主義等新型社會主義流派的探索,不僅在學術上對社會主義進行了理論創新,也在實踐中把馬克思主義與當代全球問題具體結合起來,給未來人類社會指出了新的方向。雖然生態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仍然單薄無力,仍具有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但確為社會主義回應全球性問題提供了想像空間,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進一步完善。因為當代生產力的飛速發展,使得社會主義不能只研究工業文明基礎上的階級關系,還必須研究人與自然的文化倫理。生態文明的重要意義正在於此。
對中國而言,中國傳統文化中固有的生態和諧觀,為實現生態文明提供了堅實的哲學基礎與思想源泉。今天,中國共產黨提出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環境友好型社會等一系列新的政治理念,完全可以與生態社會主義、世界可持續發展理念、中國傳統文化相互借鑒。它們之間的融合,必促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必促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促成全世界可持續發展的新潮流,必促成社會主義真正代替資本主義,必促成人的全面發展和人類社會的和諧。對此,中國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