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工業物流園
如何定義物流園區?
從國內第一個物流園區深圳平湖物流基地起,中國物流園區的發展已經走過了五六個年頭,這期間數以百計的物流園區拔地而起,物流園區成為了一個朗朗上口的詞彙,甚至很多地方的物流規劃已經演變成為物流園區的規劃。然而,「什麼是物流園區」卻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思考。
就象物流沒有統一的定義一樣,中國的物流定義和外國的物流定義不一樣,學術界的物流定義和產業界的物流定義不一樣,但是,畢竟有各種各樣的物流定義用以指導人們的實踐。物流園區的定義也一樣,我們不刻意追求統一的物流園區定義,但是,我們必須定義它,否則,我們物流園區的決策就缺乏基本的依據。
我們可以發現,在外語中,有相當一些詞彙都表示了「物流園區」的意思,以下列舉其中部分詞彙:
1. Centres logistiques de fret
2. Gares routières de marchandises
3. Logistics park
4. Platform freight terminal
5. Interporto
6. Centro integrado de mercancias
7. Güterverkehrzentrum
8. Transport centre
9. Freight village
10. Transport center
11.Logistics hub
12.Logistics center
從全球范圍內來分析,物流園區並不是什麼新生事物,至少在歐洲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從以上不同文字的表示中,我們也可以判斷,世界很多國家在物流園區的發展方面都進行了嘗試。
然而,物流園區對於中國物流界來說還是一個新概念。那麼,如何結合中國自己的實際情況去探討適合中國的物流園區定義呢?本文根據國內外的一些觀點來探討定義物流園區的方法。
首先,我們來看看《平湖物流基地的定位》一文中的主要文字,這篇文章對物流園區(基地)進行了十分有價值的探討:
深圳平湖物流基地始建於1998年12月1日,它的出現可稱國內第一,但當時提出物流基地這個概念,也沒有作太系統、准確的理論上的界定。從國內理論界的研究軌跡來看,似乎存在著這樣一個發展邏輯,就是從配送中心到物流中心、從物流中心到綜合物流中心、再從綜合物流中心的研究發展到物流基地的研究。2000年初,平湖物流基地推出了一個對物流基地界定的概念,叫做「建設物流事業基礎的一個特定區域」,它的特徵有三:一是綜合集約性;二是獨立專業性;三是公共公益性。
一、多種運輸手段集合
多種運輸手段集合也叫多式聯運,平湖物流基地首期開發區分兩大功能片區,一個叫國內綜合物流園區,一個叫國際中轉物流園區。
國際中轉物流園區的開發模式定位叫做:以海鐵、公鐵、海公等多式聯運為手段發展國際中轉物流。這種多式聯運的功能,也就是王之泰教授強調的一體化樞紐。目前,我們中國的現狀是:鐵路有自己的樞紐,有大大小小的貨場,有不計其數的專用線;公路、內河、海運及航運業都有自己的線路、自己的樞紐。缺少的就是把這些樞紐一體化的物流基地,這種一體化一是可以節約單一樞紐不必要的建設投資成本,二是可以提高整個運輸系統的運作效率。
二、多種作業方式的集約
除了國際中轉物流園區,平湖物流基地首期開發區還有一個國內綜合物流園區,這個園區的功能定位是五句話,我們叫做五位一體:以市場信息為基礎、以產品配送為主業、以現代倉儲為配套、以多式聯運為手段、以商品交易為依託。因此,物流基地不同於單一任務的配送中心,也不同於具有一定專業性的物流中心,它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式特性就是綜合、集約,這種集約主要體現在多種作業方式的集約上,包括倉儲、配送、貨物集散、集拼箱、包裝、加工以及商品的交易和展示,還應該體現在技術、設備、規模管理等方面。
三、多種運行系統的協調
運行系統的協調主要反映在對線路和進出量調節上。大規模的物流基地,同時也是指揮、管理和信息中心,通過信息的傳遞和信息的集中,使它具有非常強的指揮功能。
四、多種城市需求的選擇
城市發展的需求有許多,小到菜籃子工程、連鎖商業的發展,大到緩解交通壓力、理順城市的功能。從這個角度出發,物流基地應該建在中心城市的外圍,具體配置在哪裡,這要看所服務的極地區域的輻射投向,要看中心城市的發展速度以保證物流基地的生命周期。
五、多種服務手段的配套
根據平湖物流基地三年多的實踐,我們認為,作為一個物流基地,還應該具備以下的服務性功能,包括:結算功能、需求預測功能、物流系統設計咨詢功能、專業教育與培訓功能、共同配送功能。
另外,物流基地還應該在有關部門(商檢、法律、稅務、保險、銀行、鐵路、民航)配合下,開展下列領域的配套服務:①協助進行商品的倉儲、檢驗和報關、代理征稅;②開設貨物運輸緊急救援系統;③利用信貸技術,協助進行貨物跟蹤;④通過仲裁系統,幫助交易人處理糾紛;⑤發揮計算機網路的技術優勢,開通衛星網、Internet網、EDI等先進通訊和處理手段,滿足用戶特定需求;⑥全面提供現代化支持決策系統和服務,幫助交易人進行市場分析。(資料來源:《中國航務周刊》www.snet.com.cn)
通過對以上文字,我們看到,文章的「一、二、三、四、五」部分主要闡述的是平湖物流基地的功能,而「配套服務」所涉及的服務也主要是由社會公共部門提供的。
無獨有偶,通過國內一些物流園區規劃與設計資料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國內在探討物流園區時,其關注點更主要地集中在物流園區功能上,在物流園區的規劃與設計中,都是通過描述其功能而論證其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
其實,對於物流園區而言,其功能只是個「中間體」。首先,物流園區的功能和服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功能不等於服務,而無論是對於物流園區的進入企業來說還是對於其客戶而言,它們所關注的都是物流園區所提供的服務或價值而不是其功能本身。然而,從功能到服務需要一個過程,需要經營者來實現。而作為物流園區現在的計劃者或者未來的執行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能向客戶提供物流服務的,甚至物流園區功能的實現或具備也未必是物流園區的計劃者能夠完成的,而可能是進一步的投資者和經營者完成的以及公共機構所提供的。那麼,泛泛地羅列紛繁的功能就顯得有些累贅和冗長。
物流園區是提供服務的,其中包括物流服務以及相關服務,物流園區應當明確其所提供的服務,因為作為物流園區的客戶需要的不是物流園區的功能而是服務。而恰恰相反,在很多物流園區的規劃與設計中,其服務和服務提供者並未明確。
探討物流園區的定義或含義不能只關注其功能,我們必須首先明確作為一個定義所需要的要素。
我們再來看看歐洲關於物流園區的定義。
一個貨運村(A freight village)是一個定義了的區域,在區域內,所有有關商品運輸,物流和配送的活動,包括國際和國內運輸,通過不同的經營者(OPERATOR)實現。這些經營者可能是建在那裡的建築和設施(倉庫、拆貨中心,存貨區,辦公場所、停車場,等等)的擁有者或租賃者。同時,為了遵守自由競爭的規則,一個貨運村必須允許所有與上面陳述的業務活動關系密切的企業進入。一個貨運村也必須具備所有公共設施以實現上面提及的運作。如果可能,它也應當包括對員工和使用者的設備的公共服務。為了鼓勵商品搬運的多式聯運,必須更適宜地通過一個多樣性的運輸模式(陸路,鐵路,深水港,內河,空運)服務於一個貨運村。最後,一個貨運村必須通過一個單一的主體運營(RUN),或者公共的或者私有的,這一點是必須的。
這個定義是由一個稱為「歐洲平台」的機構在1992年9月18日制定的(確定的),這個定義明確了這樣幾個內容:
□在貨運村內實現運輸、物流和配送等所有業務活動—業務活動或范圍
□經營者是物流及相關設施的擁有者和租賃者—所有者及經營者
□企業進入遵守自由競爭的原則—市場規則
□貨運村必須具備所有的公共設施—基本或基礎設施
□多樣性的運輸模式—多樣化的運輸方式
□一個單一的運營主體—運營主體
結合國內外的物流園區發展情況,作者建議在定義物流園區時,應當包括以下要素:
一,土地規模
物流園區是大概念而一般意義上的物流配送中心是小概念,這一點在國內外都是明確的。因此,要求物流園區有一定的規模。因為規模大小將決定物流園區所能夠承載的設施、功能與服務。比如,上海的第一個保稅物流園區是1平方管理左右,蘇州的第一個保稅物流中心是0.5平方公里左右,這些數字都是值得借鑒和參考的。
二,物流設施
物流園區必須具備比較完備的設施,這些設施包括基礎設施(用於倉儲運輸服務的設施)、公共設施(用於工商、稅務、海關、商檢、銀行、保險等服務的設施)以及相關設施(用於辦公、住宿、飲食等服務的設施)。
三,進入企業及標准(或規則)
物流園區必須制訂明確的進入企業標准,並以市場競爭的規則決定企業進出或去留。那種沒有標准或在標准問題上先松後緊的做法是不科學的。
四,物流服務,
物流服務包括基本服務和附加服務(或增值服務),既包括對進入企業的服務也包括對終端客戶的服務。物流園區在規劃與設計中不能只停留在功能上,必須定義所提供的的服務,依據「鏈」條(需求鏈、供應鏈、價值鏈、產業鏈、服務鏈等等)設計物流園區的服務(建議在物流園區規劃與設計中引進業務模式)。
五,運營主體
物流需要集約化,土地開發需要集約化,城市需要經營,等等,如果物流園區沒有一個明確的運營主體,那麼,土地以及各種投資的回報就只能是紙上談兵。避免表面上一個運營主體而實際上是各自為政或者只有管理主體而沒有運營主體的局面。單一的通過招商而轉讓或租賃土地的方式是難以形成真正意義上的運營主體的,經營土地和經營物流園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六,投資主體
這個問題對於中國的物流園區尤為重要,絕大多數的物流園區都是從生地開始的,其主要情形是:物流園區都是政府主管部門或直屬企業以土地形式投資控股並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一個兩個牌子一班人馬的機構,這就必然造成政企不分的局面。國外的很多物流園區都是從熟地開始的,即便是政府投資,也不存在政府幹預經營的情況。關於投資主體問題,既要明確投資主體本身,也要明確投資主體和運營主體的關系。
物流園區的發展是中國物流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物流園區也是官、產、學、研等面對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我們不能迴避它,我們必須回答它。中國物流園區已經走過幾年並不平直的道路,未來的路途仍舊很長,我們必須以科學的發展觀來科學地調查、研究、分析國內外物流園區發展過程中的成敗與利弊,探索出中國物流園區發展的成功之路。
『貳』 四平簡介
【四平簡介】
[編輯本段]
四平市位於松遼平原中部,吉林省西南部,遼、吉、蒙三省(區)交界處,堪稱松遼平原的一顆明珠。現轄公主嶺市、雙遼市、梨樹縣、伊通滿族自治縣、鐵東區、鐵西區、遼河農墾管理區和公主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四平經濟開發區、四平紅嘴高新技術開發區、范家屯經濟開發區,總面積1.4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741平方公里,總人口332萬人,市區人口60萬人。
【自然概況】
[編輯本段]
四平歷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遠在殷、周時代就有先人在這里生存繁衍,距市區50公里的二龍湖畔燕國古城遺址,是漢民族最早開發東北的見證。歷史上的夫余、高句麗、契丹、女真、蒙古、滿族、朝鮮族都在這里生活過,留下了諸如遼代韓州、金代信州、明代葉赫部落等文化古跡,加之鍾靈毓秀的山川地貌,更為這塊黑土地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四平物華天寶,地靈人傑。距市區30公里的葉赫滿族鎮,是清代孝慈高皇後的出生地;慈禧、隆裕兩皇後的祖籍地。文有翰林,武有將軍。清末著名愛國將領依克唐阿將軍、打響中華民族抗戰第一槍的馬佔山將軍、著名愛國人士杜重遠先生、張學良將軍的夫人於鳳至女士都出生於這塊土地。四平是東北的軍事重鎮,解放戰爭期間,「四戰四平」名遐中外,被史學家譽為「東方馬德里」。
四平區位優越,交通便捷,資源豐富,基礎設施完備,服務功能齊全。四平工業基礎雄厚、體系完備。四平農業發達,素有東北三大糧倉之一的美譽,是全國重點商品糧基地和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
四平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環境優美。初春楊柳吐綠、仲夏百花盛開,深秋層林盡染、寒冬銀裝素裹。四平市是國家級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和省級園林城市。
近年來,許多歐、亞等國家和地區都與四平進行了各種友好往來,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也紛紛來平旅遊觀光、投資辦廠。四平市已有一百多個國家建立了各種聯系,並與俄羅斯白山市、日本須坂市、美國沃索市建立了友好城市。
四平投資環境寬松,政策優惠。為提高政府服務的行政效率,專門成立了政務大廳,實現了「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和行政審批時限制,努力為來平投資興業的有識之士,提供最優質服務。
昔日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正是今日商賈青睞的經商寶地。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四平地方古代漢魏至兩晉十六國時期(公無206年至420年)屬扶餘地,南北朝至唐初為高句麗境地,唐中葉以後屬渤海王國扶余府的扶州,遼代屬東京道通州,金歸咸平路韓州,元屬開元路,明屬遼東都司北境,清屬內蒙古哲里木盟,後劃歸昌圖廳。
1821年(清道光元年),昌圖廳於買賣街(今梨樹鎮)設分防照磨屬,轄四平境地。
1878年(清光緒四年)始設奉化縣,縣下設九社。其中,新恩社轄今四平市區的大部村社。新恩社治所設在四平街(今昌圖縣老四平)。
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沙俄修建東清鐵路南滿洲支線時,從長春向南每隔30公里設置一站地,經范家屯、公主陵(嶺)、郭家店到今四平為第五站,故俗稱四平為「五站」。
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7月,南滿支線全線通車,沙俄將「五站」定名為「四平街站」。並在站前開始修築南北向的一、二、三馬路,鐵路租借地區域略見雛形。
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9月,日俄戰爭結束,沙俄戰敗。日本帝國主義從沙俄手中接管南滿支線,並將沙俄時代「鐵路租借地」改為「滿鐵附屬地」(即今四平市區東起道東一馬路,西至道里兒童公園西側,南至南河,北至北河的大部分地區),並由日本人掌管「附屬地」內一切行政、經濟、街政建設、土地、房屋建築、文教衛生、稅收等事務的管理權。四平至此實行一地兩治。
四平街東部(梨樹縣所轄區的一面城、黃家屯等幾個自然村屯),為抵制日本帝國主義的經濟操縱,與「附屬地」進行經濟抗爭。經奉天省批准,梨樹縣知事尹壽松於1921年(民國10年)5月13日發布告,開辟新市場。商民爭先恐後領地號、建房屋,先後有八家糧棧和數十家雜貨商號開業,梨樹縣在此設「四平街新市場辦事處」兼管此地行政。1922年此地設立四平街村(隸屬梨樹二區)。1924年民族電氣事業四平街電燈公司向域內送電。
與此同時,1916年3月,交通部東北交通委員會四鄭鐵路局在四平街設置「北站」,直接管理北站地方的戶籍、民事、建築、公安事宜,不受「附屬地」及梨樹縣轄治。1922年以後,四洮鐵路通車,四平街的交通愈益方便,老四平、梨樹縣、八面城等地商賈紛至沓來,大量建築接踵而起。四平呈「三足(附屬地、梨樹縣、四洮鐵路)鼎立」之勢。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北站」地立行政權被「滿鐵四平街地方事務所」取而代之。
1937年12月1日,根據日本和偽滿洲國締結的《關於撤銷在滿州國治外法權和轉讓南滿鐵路附屬地行政權條約》,四平街道東、道里行政權合一,信滿州國國務院指令設立「四平街市」,日本人古館尚也首任四平街市市長。四平街從此與梨樹縣脫離隸屬關系,直接隸屬奉天省。
1941年7月1日,偽滿洲國(1940年6月24日令)肢解東北為19省。其中奉天省部分縣肢解出來,建置偽四平省。偽四平省公署設在原四洮鐵路局辦公樓(今四平市愛齡奇醫院內)。偽四平省領四平市、公主嶺市、通陽縣、梨樹縣、雙遼縣、東豐縣、懷德縣、長嶺縣。偽四平省首任省長徐家桓(1944年任偽吉林省省長,1943年曲秉善接任至偽四平省解體)。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偽四平省撤銷。
1945年11月5日在四平組成了遼北省自治政府。省政府主席閻寶航,副主席栗又文。遼北省政府下轄遼源(遼源、雙遼、長嶺等縣)、西安、懷德(懷德、梨樹等縣)3個專署、四平市及13個縣政府。1946年1月10日,國民黨遼北省政府在四平成立,省主席劉翰東。遼北省下轄四平市、通遼、雙遼、梨樹、早圖、開原、西豐、東豐、北豐、海龍、長嶺、科爾沁左翼前、中、後旗、科爾沁右翼前、中、後旗、庫倫旗、扎魯特旗1市10縣8旗。四平市曾為中共、國民黨兩個遼北省府駐地。
1948年3月13日中共解放四平,國民黨遼北省政府垮台。1949年5月中共遼北省撤銷,四平隸屬遼西省。1954年7月7日,東北行政委員會撤銷遼西省,8月,四平市劃歸吉林省管轄。1958年10月起,吉林省設四平專(地)區,四平市歸四平地區管轄。
1983年8月,國務院批准撤銷四平地區,組建新的四平市(地級市),實行市領導縣的新體制。四平市設鐵西區、鐵東區、市區人口為347931人、93167戶。四平市轄懷德縣、梨樹縣、伊通縣、雙遼縣。1985年3月撤銷懷德縣,設立公主嶺市(省直轄地級),伊通縣劃歸公主嶺市管轄。四平市轄梨樹、雙遼2縣。
1986年1月,公主嶺市改設為縣級市,由四平市代管,伊通縣劃歸四平市管轄。1996年5月,雙遼縣撤銷設雙遼市。2000年6月,經省政府批准增設遼河農墾管理區。
2005年,全市(兩區、兩市、兩縣)總人口330萬,其中四平市區58萬人。全市幅員面積為1408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為407平方公里。四平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36個民族,漢族人口約佔91.6%。在35個少數民族中,滿族、蒙古族、回族、朝鮮族人口較多。
【行政區劃】
[編輯本段]
四平市總面積1.4萬平方公里,市區面積741平方公里,總人口332萬,其中市區人口為60萬人。現轄公主嶺市、雙遼市、梨樹縣、伊通滿族自治縣和鐵東、鐵西區。48個鄉、59個鎮、24個街道辦事處、618個居民委員會、1216個村民委員會。市人民政府駐鐵西區,郵編:136000。代碼:220300。區號:0434。拼音:Siping Shi。
截至2005年12月31日, 四平市轄2個市轄區、1個縣、1個自治縣,代管2個縣級市。
四平市 面積14323平方千米,人口328萬人(2004年)。
鐵西區 面積 162平方千米,人口 25萬。郵政編碼136000。
鐵東區 面積 945平方千米,人口 26萬。郵政編碼136001。
雙遼市 面積3121平方千米,人口 41萬。郵政編碼136400。
公主嶺市 面積4027平方千米,人口104萬。郵政編碼136100。
梨樹縣 面積3545平方千米,人口 85萬。郵政編碼136500。縣人民政府駐梨樹鎮。
伊通滿族自治縣 面積2523平方千米,人口 47萬。郵政編碼130700。自治縣人民政府駐伊通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行政區變更】
[編輯本段]
四平因是長春往南鐵路的第五站,民間曾俗稱為「五站」。因此處是哈大線、平齊線和四梅線的交叉點,有四通八達的意思;在此站西二里半的地方有一村落叫「四平街」,因此就命為四平街站。建立市制後又叫四平街市,直至改為四平市。
1954年以前,四平市及轄區的部分縣不屬吉林省。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戰爭勝利。四平開始組建民主政府。 1945年9月下旬,按東北行政委員會指示,在四平街市籌建遼北省政府。 1945年10月,四平市民主政府成立。遼北省建制,經歷了三建三撤。國民黨政府在日本投降後設立了遼北省,省會設四平街。中共中央東北局沿用了這個區劃。省會亦駐四平街。轄3個專區、1個市、13個縣(旗)。成立不久,省、市政府機關從四平街轉移到梨樹。12月初,省政府撤到昌北八面城,年底又向北轉移。 遼北省設立時轄3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遼源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5年11月成立,駐鄭家屯,轄遼源(今雙遼市)、雙山、長嶺、通遼4個縣和東科中旗(今科左中旗);懷德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5年12月成立,駐梨樹鎮,轄懷德、梨樹、昌圖3個縣;西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5年11月成立,駐西安(今遼源),轄西安(遼源)、西豐、東豐、海龍4個縣。
1946年1月初,四平市政府撤銷。1月12日,遼北省政府在轉移過程中撤銷。這是第一次建制、撤制。遼北省撤銷以後,原轄中長路以東4個縣劃歸中共吉遼省委遼北分省委領導,中長路以西9個縣歸遼西省領導。四平街歸遼西省管轄。
1946年4月,中共中央東北局東豐會議決定,恢復遼北省建制,管轄4個專區、2個市、13個縣。其中4個專區設在今吉林省境內。西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西安、開原、西豐等4個縣。海龍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海龍、東豐2個縣。昌圖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昌圖、昌北、梨樹3個縣。遼源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遼源、雙山、長嶺、通遼4個縣。6月,遼北省各級機關轉移到通化.並入通化行署,另一部分與遼西行署合並,成立遼吉行政區,遼北省建制實際不存在了,這是第二次建制、撤制。1946年6月初,遼西省撤銷。四平劃歸遼吉行政區管轄。
1946年12月1日,東北行政委員會發布[行民字第8號令],將遼吉行政區改為遼北省.恢復遼北省建制。12月24日,將遼吉行政公署改為遼北省政府。 1947年1月,遼北省在白城子正式成立.全省設5個專區、28個縣(旗),2月18日發布通告,又改劃為3個專區。其中設在吉林省境內的有2個專區: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乾安、長安、雙遼、賚廣、開東、長嶺6個縣,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鎮東、洮南、洮北、洮安、賚北、通遼、東科中旗、瞻榆、開通9個縣。 1947年6月,四平街市改稱四平市。 1947年8月以後,這兩個公署中有11個縣劃為省直轄縣。
1948年2月15日,遼北省政府駐地從白城子遷到鄭家屯,在白城子成立後方辦事處。調整轄區,省直轄縣洮南、洮安、洮北、瞻榆、開通、鎮賚、安廣、大賚、乾安、郭前旗。 1948年3月,四平市解放,成立四平市政府。
1948年7月,隨著東北解放戰爭勝利發展,被國民黨政府軍隊佔領的遼北省區域相繼解放。中共中央東北局決定,將遼吉省委改為遼北省委,駐地鄭家屯。11月,遷駐四平市。中共遼北省委領導一地委(法庫)、二地委(長嶺)、三地委(西安)、四地委(哲里木盟)、五地委(華新)、四平市委。其中遼北二地委是1948年7月遼吉二地委改名,駐地長嶺,轄長嶺、懷德、梨樹、雙遼、長農等縣委和公主嶺工委、四平市委。1948年11月撤銷。中共遼北三地委是從遼寧省劃入的二地委改名,駐地西安。轄西安、東豐、海龍等縣和西安市。1948年11月撤銷。
1948年7月11日,東北行政委員會發布[東民字第26號]令調整遼寧、遼南、遼北、安東等地方行政區劃。決定,原遼寧省所屬瀋海路以西、以北地區劃歸遼北省,原遼北省所轄的白城子地區各縣,劃歸嫩江省管轄。第二專署於1948年9月從長嶺遷駐公主嶺。轄長嶺、懷德、梨樹、雙遼、長農等縣。10月29日,撤銷第一、二兩個專署,所轄的各縣市改為省直轄市縣。 1948年11月7日,遼北省政府駐地從鄭家屯遷至四平市。
1949年1月10日,東北行政委員會發布[建民字第l號]令,組建遼西省,省政府駐錦州市,轄9個縣。3月31日,公主嶺鎮劃為丙等市。 1949年4月21日,東北行政委員會發布[建民字第15號]令,撤銷遼北省建制。長農縣、懷德縣、公主嶺市劃入吉林省區域;西安、海龍2個縣和西安市劃入遼東省區域;四平市、梨樹、雙遼、長嶺3個縣劃人遼西省區域。這是遼北省第三次建制、撤制。是時遼西省共轄4個市、21個縣。5月15日,撤銷後的遼北省各機關遷往錦州市,與遼西省合並。6月,四平市政府更名為四平市人民政府。(以上出處)
1954年7月7日,東北行政委員會發布[東辦字1336號]文件,東北由6省改為3省,決定撤銷遼西省。將四平市、雙遼縣、梨樹縣由遼西省劃歸吉林省,四平市為吉林省直轄市,不管縣。
1955年2月8日,根據《憲法》規定,將四平市人民政府更名為四平市人民委員會。 1956年7月3日,國務院[國內字117號]文件批准,成立懷德專區,專員公署駐公主嶺鎮,轄懷德、榆樹、扶余、梨樹、九台、德惠、農安、雙陽、伊通、東遼10個縣。 1956年10月6日,國務院[國內字第180號]文件批准,懷德專區更名為公主嶺專區。10月12日,公主嶺鎮升為公主嶺市(縣級)。 1958年10月23日,國務院[國政內148號]文件批准,撤銷公主嶺專區。設立四平專區,將原省直轄的四平、遼源、公主嶺3個市和原公主嶺專區的懷德、梨樹、伊通、東豐、雙遼、東遼,6個縣劃歸四平專區管轄。專員公署駐四平市,改四平市為專區轄市。
1960年1月7日,國務院[國議字第8號]決定:撤銷公主嶺市,恢復公主嶺鎮,劃歸懷德縣管轄;撤銷東遼縣,將原東遼縣的行政區域劃歸遼源市管轄。 1960年2月6日,吉林省人民委員會批准,梨樹縣人民委員會駐地由梨樹鎮遷到郭家店鎮。 1962年6月9日,吉林省人民委員會[吉民依字266號]文件通知,6月1日,國務院[國議字第13號]決定:恢復東遼縣,以原東遼縣並入遼源的行政區域為東遼縣的行政區域。 1964年4月23日,吉林省人民委員會批准,梨樹縣人民委員會駐地由郭家店鎮遷回梨樹鎮。
1968年,撤銷四平專區公署。成立四平專區革命委員會。 1969年5月14日,吉林省革命委員會[吉革發(69)121號]文件批准,撤銷東遼縣建制,其行政區域劃歸遼源市管轄。 1971年2月4日,四平專區更名為四平地區,專員公署改為行政公署。轄2個市、5個縣。 1976年1月22日,中共吉林省委員會[吉發(76)4號]文件通知:省革委會決定,恢復東遼縣,以原東遼縣並人遼源市的區域為東遼縣的行政區域。
1980年初,四平地區轄2個市、5個縣。四平市轄11個街道、144個居民委員會:4個公社、32個生產大隊、225個生產小隊。 1980年4月,撤銷四平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四平地區公署。
1983年9月5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發(83)第202號]文件通知,根據國務院8月30日[國函字(83)第173號]批復:撤銷四平地區,設立四平市(地級市),原四平地區所轄的懷德、梨樹、伊通、雙遼縣劃歸四平市管轄。設立遼源市(地級),將原四平地區的東豐、東遼2個縣劃歸遼源市管轄。
1983年12月22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鐵東、鐵西兩個區,為四平市轄區。根據中共吉林省委決定:將農村人民公社改為鄉、鎮,生產大隊改為村。
1985年3月8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發(85)47號]文件通知,國務院2月4日[國函字(85)第17號]文件批准:撤銷懷德縣,設立公主嶺市(地級),以原懷德縣行政區域為市區,將四平市的伊通縣劃歸公主嶺市管轄。12月,四平市轄2個區:鐵東、鐵西;2個縣:梨樹、雙遼。
1986年1月20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發(86)9號]文件通知,經國務院批復:將公主嶺市改為縣級市,將伊通縣劃歸四平市管轄。公主嶺市由四平市代管,計劃由省單列。 1988年1月,四平市轄公主嶺市,梨樹、雙遼、伊通3個縣;鐵東、鐵西2個市轄區。
1988年9月15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函(1988)177號]文件通知:民政部1988年8月30日[民(1988)行批17號]文件批復,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伊通縣,設立伊通滿族自治縣,以原伊通縣的行政區域為伊通滿族自治縣的行政區域。伊通滿族自治縣設立後,仍由四平市直接領導。撤銷伊通縣,設立伊通滿族自治縣,以原伊通縣的行政區域為伊通滿族自治縣的行政區域。(民政部1988年8月30日批復【民[1988]行批17號】,吉林省人民政府1988年9月15日通知【吉政發[1988]177號】)
1995年12月,四平市轄1個市、2個縣、1個自治縣、2個市轄區。
1996年6月7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函(1996)63號]文件通知: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雙遼縣,設立雙遼市(縣級)。以原雙遼縣的行政區域為雙遼市的行政區域。雙遼市設立後由四平市代管。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四平市總人口3292326人。其中:鐵西區 228684人、鐵東區 264157人、梨樹縣 871117人、伊通滿族自治縣 482134人、公主嶺市 1041735人、雙遼市 404499人。
2002年12月,四平市轄2個區、2個市、1個縣、1個自治縣和24個街道辦事處、58個鎮、2個民族鎮、25個鄉、2個民族鄉。
2003年,四平市總人326.7萬人,市區人口51.1萬人。面積14080平方千米。轄6縣(市、區),24個街道、60鎮、27鄉。
2005年,調整四平市部分行政區劃(四政發[2005]19號):將梨樹縣葉赫滿族鎮劃歸鐵東區管轄;將梨樹縣十家堡鎮的九間房村、西八大村、東八大村、孤榆樹村,大房身鄉的海青村、條子河村劃歸鐵西區平西鄉管轄。調整後,四平市區面積由407平方千米增加到741平方千米,人口由53萬增加到58.2萬;鐵東區面積由307平方千米增加到572平方千米,人口由28萬人增加到31.2萬人;鐵西區面積由101平方千米增加到169平方千米,人口由25萬人增加到27萬人。
截至2006年1月,四平市共轄102個鄉鎮街(其中17個鄉、56個鎮、29個街道),192個社區(其中城鎮社區135個)、1164個行政村。其中:鐵西區轄6個鄉鎮街(其中1個鄉、5個街道),38個社區(全部是城鎮社區)、19個行政村;鐵東區轄11個鄉鎮街(其中1個鄉、2個鎮、8個街道),39個社區(其中城鎮社區38個)、36個行政村;公主嶺市轄30個鄉鎮街(其中2個鄉、18個鎮、10個街道),34個社區(其中城鎮社區18個)、406個行政村;雙遼市轄18個鄉鎮街(其中4個鄉、8個鎮、6個街道),29個社區(其中城鎮社區22個)、190個行政村;梨樹縣轄21個鄉鎮(其中6個鄉、15個鎮),33個社區(其中城鎮社區99個)、313個行政村;伊通滿族自治縣轄15個鄉鎮(其中3個鄉、12個鎮),14個社區(其中城鎮社區5個)、189個行政村;遼河農墾管理區管理1個鎮(孤家子鎮),共有5個社區(其中城鎮社區5個)、9個行政村;四平經濟開發區管理2個行政村。註:按吉民行批[2005]7號,梨樹縣的石嶺鎮已經劃入四平市的鐵東區,但沒有操作,仍統計在梨樹縣內;按吉民行批[2005]7號,雙遼市的向陽鄉已經合並到服先鎮,但雙遼市沒有操作,此表中向陽鄉未在統計在內。
【經濟發展】
[編輯本段]
2006年是實施「十一五」計劃的第一年。一年來,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繼續落實工業立市的戰略方針,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努力拚搏,銳意進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城鄉居民生活不斷改善,各項社會事業得到加強,實現了年初確定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實現了「十一五」經濟的良好開局。
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據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全市生產總值380.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8.8 億元,增長10.0%;第二產業增加值119.7億元,增長18.8%;第三產業增加值121.5億元,增長13.5%。人均生產總值達11461元,比上年增長14.5%。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一、二、三產業占生產總值比重由上年的38.2:29.7:32.1調整為36.5: 31.5: 32.0。第一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7.2%;第二產業貢獻率為 41.1%;第三產業貢獻率為31.7%。
財政收入實現較快增長。全年全市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達22.7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18.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5億元,比上年增長32.2%。支出結構進一步改善,重點支出得到保障。全市一般預算財政支出41.3億元,比上年增長24.5%。農業支出、教育支出、科學支出分別為27365萬元、69653 萬元、1166萬元,增幅分別為41.3%、13.5%、84.8%。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支出為28053萬元,比上年增長37.8%;社會保障補助支出44510 萬元,比上年增長 3.4 %。
市場物價總體水平保持小幅上漲,上漲幅度不大,有的明顯低於上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0.62,漲幅比上年回落1.48個百分點;全市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為100.82,漲幅比上年上升0.22個百分點;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為101.26,漲幅比上年上升0.02個百分點。
就業渠道拓寬,就業規模擴大。年末,全市單位從業人員達到 20.5萬人,比上年下降2.4%。全年城鎮創造就業崗位5.77萬個。城鎮新增就業4.9萬人。年末全市尚有城鎮失業人數21973人,登記失業率為4.1%。培訓農民80萬人。全市有45萬名農村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
過去的一年全市經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體制機制不完善等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產業綜合競爭力較弱。農業基礎依然薄弱,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就業再就業壓力依然很大。社會保障體系仍不夠完善。
【資源物產】
[編輯本段]
四平市自然資源、物產資源豐富。
土地資源 土地資源比較豐富,地貌類型多樣,地域性差異明顯。山地約占總面積的6%,丘陵占總面積的15%,平原約占總面積的79%。全市有農作物總播種面積647312公頃,其中水田37962公頃。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生長多種農作物。公主嶺市、梨樹縣、伊通滿族自治縣、雙遼市均為國家商品糧基地縣(市)。在農作物中,以玉米、大豆、水稻最為著稱,其次為高粱、穀子、小麥等。在經濟作物中,葵花籽和甜菜產量較多,其次是花生、蓖麻、烤煙、瓜果等。
森林資源 四平市森林總面積為30.65萬公頃。其中人工林佔一半以上。四平市東部分布著大面積森林,中西部以農田防護林為主,有小面積片林。東部低山丘陵生長著茂密的天然林。主要樹種有蒙古柞、山楊、春榆、白樺、水曲柳等。2001年造林面積12139.2公頃,封山育林面積10400公頃。
草地資源 四平市草地資源總面積14.4萬公頃,其中放牧場8.92萬公頃。采草場3.7萬公頃。雙遼市和公主嶺市北部的部分鄉鎮因位於松嫩平原的南緣而具有大面積的草原,伊通滿族自治縣和梨樹縣南部有較大的荒山草坡。
野生動植物資源 四平市的東部、南部和西部的半山區、丘陵地帶,山巒起伏,草木茂盛,動植物資源豐富。
野生動物獸類有黃羊、狐狸、狼等。鳥類有野雞、啄木鳥等178種。
魚類有鏈、鋰、鯽、鯰、草根魚等27種。兩棲類有黑斑蛙、大蟾蜍、東北雨蛙等3種。
野生植物種類繁多。食用野生植物有蕨菜、蘑菇、山裡紅等50多種。葯用植物有人參、甘草、五味子、枸杞子、黃麻等293種。
礦產資源 四平市東部和南部山區、半山區有良好的成礦地質條件,含礦現象普遍,有10餘處貴金屬產地,其中50%有開發利用價值。能源礦產有劉房子煤礦、伊通煤礦、梨樹縣五家戶天然氣等11處。在金屬礦產中,發現金鋁等礦產10多個。放馬溝礦山販鋅儲量可達40萬噸左右。在非金屬礦產中,大頂山硅灰石礦、哈福陶石礦、梨樹縣石灰石礦產量較大、質量優、經濟價值高。鈉基膨潤土、石英砂和陶石是外貿中的暢銷品。
水資源 四平市水資源總量為23.99億立方米。其中全市多年河川徑流量為12.56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為11.43億立方米。
『叄』 物流園屬於什麼產業
一般你看什麼產業,要看什麼細分類。我國的產業,一般是有一產二產三產。
一產是指農業
二產是工業
三產是服務業。
物流園應該是屬於三產。因為物流園主要是為企業提供物流服務的。
從細分類來看,三產又包括: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國際組織,以及農、林、牧、漁業中的農、林、牧、漁服務業,采礦業中的開采輔助活動,製造業中的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物流園應該屬於房地產業。
『肆』 老四平的老四平項目
老四平工業園位於沈鐵工業走廊的最北端,規劃面積10.4平方公里,定位為以機械加工項目為主,輕工產品為輔。一期工程規劃5平方公里,現已完成10kv供電線路、園區主幹道1.2公里和3條次幹道2.9公里的基礎設施建設,達到「五通一平」,為入駐園區企業奠定了良好的投資環境。經過園區管委會的協調,四平市交通部門已經將市內9路車的終點站設到園區;18路車早晚各3個往返站點設在園區,並且將市內的寬頻網線拉進園區。園區內公交、通信的成功開通,標志著老四平工業園區與整個四平市形成一體化,也標志著在園區內生活和在四平市內生活的等同化。老四平工業園區憑借其特有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和優良的環境,已成為廣大域外客商的「眾視」之地,目前,該園區已入駐企業29家,其中從四平市引進的域外客商19家,老四平工業園以現代化機械加工為主的產業集群已開始顯現。
2006年初到現在,老四平鎮先後引進遼寧聲旺食品有限公司,企業佔地面積60000平方米,年產值4億元,主要產品香腸及鹵肉製品,銷售遍及東北、華北,是中國馳名商標企業。鐵嶺凱峰機械裝備有限公司佔地面積30000平方米,主要產品凱峰4LZ.0D1型稻麥收割機,是遼寧省第一家生產聯合收割機的企業。遠大換熱設備有限公司佔地面積30000平方米,主要產品是重型機件加工及換熱設備,北京西客站換熱工程由該公司承建。鐵嶺百樂家食品有限公司佔地面積60000平方米,生產乳酪及乳製品、特色蔬菜製品,是國內唯一一家生產乳酪的大型企業。還有鐵嶺聖威液壓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四平高壓螺栓製造公司、四平華光電光源有限公司、四平精工機械製造廠、四平東方冷卻器廠、四平德志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等17個項目。合同總投資3.05億元,其中投資500—1000萬元的項目12個,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5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3個,超億元項目1個。
『伍』 什麼是物流園包括定義,作用,特點,意義等等。
物流園(英文名:logistics park)是指在物流作業集中的地區,在幾種運輸方式銜接地,將多種物流設施和不同類型的物流企業在空間上集中布局的場所,也是一個有一定規模的和具有多種服務功能的物流企業的集結點。
隨著時代的發展,物流園將在現代物流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作用與意義:
對物流業發展
物流園區對物流業發展的作用
青海朝陽物流園區中國物流業正處於蓬勃發展的時期,全社會的物流產業的發展動力既有來自市場物流需求的推動力,也有來自社會物流產業規劃的驅動力。物流園區的建設作為社會物流產業的整體規劃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被提到了中國物流產業發展的戰略高度。
但是最近幾年各地缺乏規劃、盲目建設物流園區的現象普遍,甚至發展為相互爭奪物流資源,形成了物流產業發展的內耗,對於中國剛剛起步的物流業,卻起不到良好的驅動力的作用,未免太煞風景,本文就此探討物流園區對物流業發展的作用,以期對物流園區的合理建設起到一個參考作用。
一、物流園區的產業聚集功能
物流園區的建設初衷就是為了讓城市的職能分工更為清晰,將一個城市或地區的物資集散和流轉配送聚集到較為合理的區域,如靠近交通便利的城市間交通主幹道、多種交通方式的接駁點,並就城市的核心製造或服務產業對物流服務的需求綜合分析,
建設出一個為社會物資流通服務的大型基地,減少了城市由於不合理的物資流動而造成交通混亂、物流效率低下,而這些是原本影響城市的整體形象的主要因素。
20世紀70年代的日本最早提出了這種物流園區建設的思想,並在一些作為流通重點的城市周圍建立了若干集約運輸、倉儲、市場、信息、管理功能的物流園區,這些園區對於日本隨後的經濟崛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是日本的物流業成長為整個國內產業發展的基礎性服務產業。
大連保稅物流園區對於中國眾多小運輸倉儲企業而言,地理上的分散和各自為陣的局面當前先顯得尤為突出,由於物流設施、設備資源的利用不充分,信息流通不及時、不一致,導致了中國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影響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可持續力。
而物流園區的建設,首先就是通過產業政策和提供配套的企業服務,將提供各種不同特色、具備不同功能優勢的物流企業吸引過去,從而形成了產業上的某種聚集。在物流園區內,則有著較為明細的分工。
根據日本物流園區的經驗:一個園區內搞倉儲的不搞運輸;跑長途的不做市內配送,千方百計把各企業的專業特色顯示出來,把本企業的專業運作成本降下來,把規范服務搞上去,以此來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實現優勢互補、降低各自為陣造成的設備浪費和合作交易成本,形成集合優勢。
其次,對於今天製造業和商業企業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培養而將非核心業務外包的需求,物流需求變得越來越復雜、項目越來越多,而物流園區通過這種產業聚集,使企業能方便的尋找到不同特色物流服務提供商,
而這些物流服務提供商之間則因為較多的合作關系形成默契的一體化物流服務,增加了服務的質量可靠性和客戶的信任度。這種產業鏈中體現出來的優勢,正是物流園區對物流企業的吸引作用之一。
再次,由於物流園區本身的建設和政府對於物流產業的重視有關,因此物流園區往往還為物流企業提供了政策上的一些優惠措施,如較低的地皮租賃費用、各種手續的快捷辦理、稅收減免等,為物流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較低廉的發展運作成本。
使得物流園區內的物流企業具有比在園區外的企業更多的競爭優勢,從而將社會上的優良物流資源有效的吸引到一起,進一步有序化整個物流市場的運作和競爭,有效的配置社會的物流資源。
對產業發展
二、物流園區對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
物流園區在聚集各種物流服務提供商的同時,也為物流企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推動了物流企業自身的發展。本為將這些推動作用歸結為資金推動、技術推動、人才推動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動。
1.資金推動
物流園區由於物流園區的建設投資巨大,一般企業無從獨立開發,而從各國的物流園區建設來看,德國、日本等都由政府進行統一規劃,籌集資金,以政府投資為主,採用信用貸款和企業投資為補充。
因此一般認為,物流園區是屬於政府出資進行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政府的投資大大減輕了物流企業發展的前期投入成本,從而促進物流企業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核心能力和物流服務的開發之中,
在高質量的服務中所獲得的競爭優勢將為物流服務提供者帶來豐厚的利潤,而物流園區通過各種為物流企業的服務獲得良好的投資回報,由此可以形成了良性的資金鏈循環,促進物流服務的不斷發展。
2.技術推動
在物流園區內,存在著不同實力和水平的物流企業,尤其是一些行業領先者在物流園區的駐扎,他們給物流行業不斷的帶來最新的物流設備、技術的應用經驗。
而物流園區管理部門則不斷關注最新的物流業界技術發展動向,也可以通過各種信息傳播平台共享給各企業,從而促進了行業內的技術交流和傳播。
物流園區還通過建立各種物流輔助設施生產企業,如通過引入國家標准,統一托盤、條形碼、電子標簽等的規格,將標准化的技術結合到物流產業中,推動產業的技術標准化進程。
3.人才推動
杭州下沙物流園區中國在物流園區的建設過程中發現,物流企業對於人才的需求一直沒有得到很大的重視,在傳統的觀念中,人才的培養是教育培訓機構的責任。
但是在提供一體化服務的物流園區內,完全可以引入物流專業培訓部門,和社會教育和培訓機構合作,形成物流人才培養基地。既可以為園區內企業輸送人才,也可以為社會提供更多的物流知識,推動物流社會化的進程。
在人才管理中,園區管理還能夠集成園區內企業的人事管理職能,為部分進駐物流企業,尤其是小型物流企業提供人力資源管理能力。
4.信息化管理推動
綜合性、大規模的物流園區,同時也是指揮、管理和信息的中心,通過園區將信息集中,達到指揮調度的功能。現代物流企業面向的是供應鏈管理環境,沒有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統的支持幾乎無法展開在市場中的競爭,但是信息化的風險和巨額的投資又使一些中小物流企業觀望不前。
物流園區通過引入技術較為成熟的信息系統,一方面再次引入這些小企業,同時也將這些企業在能力和管理上整合起來,通過整合園區內各企業的信息系統,形成一個統一的指揮管理中心,提高了整個園區工作的效率。
而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也讓中小物流企業獲得了信息化管理帶來的優勢,逐步建立起具備現代管理水平的企業制度和文化,從而推動了整個產業管理的信息化。
物資流通網路
三、物流園區對建立國家物資流通網路的作用 大連物流園示意麵對各地政府爭相將物流作為支柱產業和盲目興建物流園區,由於物流園區本身具有一個地區產業覆蓋面,
導致一些地區事實上的重復性建設,或者是惡性競爭,在園區服務上則依然停留在低水平和低效率,沒有起到物流園區應有的作用。
從宏觀角度出發,客觀認識到社會物流園區的建設,對於建立起整個國家的物資流通網路至關重要,因此需要合理和嚴謹的進行規劃。本文就物流園區對建立國家物資流通網路的戰略作用稍作探討。
整個國家的物資流通硬體網路是由各地物流中心、物流基地和貫穿中國的公路、鐵路、航空和航道所組成的。
而這一物流網路的形成在歷史上來源於經濟和貿易往來,物流中心往往就是那些物資集散中心地,在地理上往往接近於物資生產地或者是物資消費地,是由於不同物資產地不同和銷地不同所設立的必要的中轉站。
由於社會物流產業的發展,物流功能從生產和銷售中分工獨立出來,新興的物流園區則正好充當了將這些集散中心進一步整合和管理的職能。因此,未來國家物資流通網路的戰略支點,將由各地的物流園區來擔當。
國家物資流通網路還需要能夠對各種物資信息進行調配,而物流園區所具備的信息管理功能將進一步發揮作用,物流園區之間還將通過信息系統的集成,形成虛擬的中國物流管理中心。
從全社會角度出發,可以發現物流園區實質上不單單是一個經濟單位,更是一個具有國家戰略意義的實體,充當的是支撐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支柱。
中國的物流業的發展,是為了發展和完善中國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後所需要重新構建國家物資流通網,因此從這個角度看,物流園區在對物流業整體發展中也一樣起到了基礎支柱作用。
特點:
1、運輸手段集合
多種運輸手段集合也叫多式聯運,平湖物流基地首期開發區分兩大功能片區,一個叫國內綜合物流園區,一個叫國際中轉物流園區。
國際中轉物流園區的開發模式定位叫做:以海鐵、公鐵、海公等多式聯運為手段發展國際中轉物流。這種多式聯運的功能,也就是王之泰教授強調的一體化樞紐。
我們中國的現狀是:鐵路有自己的樞紐,有大大小小的貨場,有不計其數的專用線;公路、內河、海運及航運業都有自己的線路、自己的樞紐。缺少的就是把這些樞紐一體化的物流基地,這種一體化一是可以節約單一樞紐不必要的建設投資成本,二是可以提高整個運輸系統的運作效率。
2、作業方式的集約
除了國際中轉物流園區,平湖物流基地首期開發區還有一個國內綜合物流園區,這個園區的功能定位是五句話,我們叫做五位一體:以市場信息為基礎、以產品配送為主業、以現代倉儲為配套、以多式聯運為手段、以商品交易為依託。
因此,物流基地不同於單一任務的配送中心,也不同於具有一定專業性的物流中心,它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式特性就是綜合、集約,
這種集約主要體現在多種作業方式的集約上,包括倉儲、配送、貨物集散、集拼箱、包裝、加工以及商品的交易和展示,還應該體現在技術、設備、規模管理等方面。
3、運行系統的協調
運行系統的協調主要反映在對線路和進出量調節上。大規模的物流基地,同時也是指揮、管理和信息中心,通過信息的傳遞和信息的集中,使它具有非常強的指揮功能。
4、城市需求的選擇
城市發展的需求有許多,小到菜籃子工程、連鎖商業的發展,大到緩解交通壓力、理順城市的功能。從這個角度出發,物流基地應該建在中心城市的外圍,具體配置在哪裡,這要看所服務的極地區域的輻射投向,要看中心城市的發展速度以保證物流基地的生命周期。
5、服務手段的配套
根據平湖物流基地三年多的實踐,我們認為,作為一個物流基地,還應該具備以下的服務性功能,包括:結算功能、需求預測功能、物流系統設計咨詢功能、專業教育與培訓功能、共同配送功能。
另外,物流基地還應該在有關部門(商檢、法律、稅務、保險、銀行、鐵路、民航)配合下,開展下列領域的配套服務:
①協助進行商品的倉儲、檢驗和報關、代理征稅;
②開設貨物運輸緊急救援系統;
③利用信貸技術,協助進行貨物跟蹤;
④通過仲裁系統,幫助交易人處理糾紛;
⑤發揮計算機網路的技術優勢,開通衛星網、Internet網、EDI等先進通訊和處理手段,滿足用戶特定需求;
⑥全面提供現代化支持決策系統和服務,幫助交易人進行市場分析。
(5)什麼是四平新型工業物流園區擴展閱讀:
物流園的要素:
一,土地規模
物流園區是大概念而一般意義上的物流配送中心是小概念,這一點在國內外都是明確的。因此,要求物流園區有一定的規模。因為規模大小將決定物流園區所能夠承載的設施、功能與服務。
比如,上海的第一個保稅物流園區是1平方公里左右,蘇州的第一個保稅物流中心是0.5平方公里左右,這些數字都是值得借鑒和參考的。
二,物流設施
物流園區必須具備比較完備的設施,這些設施包括基礎設施(用於倉儲運輸服務的設施)、公共設施(用於工商、稅務、海關、商檢、銀行、保險等服務的設施)以及相關設施(用於辦公、住宿、飲食等服務的設施)。
三,進入企業及標准(或規則)
物流園區必須制訂明確的進入企業標准,並以市場競爭的規則決定企業進出或去留。那種沒有標准或在標准問題上先松後緊的做法是不科學的。
四,物流服務,
物流服務包括基本服務和附加服務(或增值服務),既包括對進入企業的服務也包括對終端客戶的服務。
物流園區在規劃與設計中不能只停留在功能上,必須定義所提供的的服務,依據「鏈」條(需求鏈、供應鏈、價值鏈、產業鏈、服務鏈等等)設計物流園區的服務(建議在物流園區規劃與設計中引進業務模式)。
五,運營主體
物流需要集約化,土地開發需要集約化,城市需要經營,等等,如果物流園區沒有一個明確的運營主體,那麼,土地以及各種投資的回報就只能是紙上談兵。
避免表面上一個運營主體而實際上是各自為政或者只有管理主體而沒有運營主體的局面。單一的通過招商而轉讓或租賃土地的方式是難以形成真正意義上的運營主體的,經營土地和經營物流園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六,投資主體
這個問題對於中國的物流園區尤為重要,絕大多數的物流園區都是從生地開始的,其主要情形是:物流園區都是政府主管部門或直屬企業以土地形式投資控股並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一個兩個牌子一班人馬的機構,這就必然造成政企不分的局面。
國外的很多物流園區都是從熟地開始的,即便是政府投資,也不存在政府幹預經營的情況。關於投資主體問題,既要明確投資主體本身,也要明確投資主體和運營主體的關系。
物流園區的發展是中國物流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物流園區也是官、產、學、研等面對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我們不能迴避它,我們必須回答它。
中國物流園區已經走過幾年並不平直的道路,未來的路途仍舊很長,我們必須以科學的發展觀來科學地調查、研究、分析國內外物流園區發展過程中的成敗與利弊,探索出中國物流園區發展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