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輕工業前三季度怎麼樣

輕工業前三季度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8-18 17:34:24

『壹』 有哪位對2006年前三季度中國宏觀經濟有比較詳細的資料,寫論文用。。。。

前三季度 ,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 38439 億元 , 增長 13.0%, 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 9.7%, 比上年同期加快 0.6 個百分點。其中 , 城市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 25531 億元 , 增長 14.6%;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 12908 億元 , 增長 9.9%。由於 2003 年「非典」期間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基數較低 , 可以說 2004 年以來的消費增長依然較為平穩。以房地產、汽車、電子通訊產品為代表的熱點消費正逐步走向「成熟期」, 特別是隨著政府增加居民收入和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實施力度加大 , 消費需求不會出現大的起伏 , 仍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2. 固定資產投資增幅明顯回落

前三季度 ,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 45102 億元 , 增長 27.7%, 比一季度和 2003 年同期分別回落 15.3 和 0.9 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 38028 億元 , 增長 29.9%, 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回落 17.9 和 1.1 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的勢頭得到初步遏制 , 部分過熱行業投資增速明顯回落。其中 , 鋼鐵、水泥投資分別比一季度回落 65.5 和 43.4 個百分點;鋁業投資由一季度增長 39.3% 轉為下降 6.5%;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 28.3%, 比一季度回落 12.8 個百分點。考慮到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漲幅遠比上年同期要高 , 因此扣除價格因素後的實際增幅已經遠低於上年同期。由於本輪經濟增長的自主性明顯增強 , 只要把握好宏觀調控力度 , 固定資產投資有望回落至適度區間。

3. 工業增長速度呈回落態勢

前三季度 ,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 38775 億元 , 增長 17.0%, 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均回落 0.7 個百分點。其中 , 重工業增長 18.5%, 輕工業增長 15.4%。考慮到 2003 年「非典」因素的影響 , 工業增長速度已經呈現回落的趨勢。企業效益繼續提高。前三季度 , 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 8088 億元 , 增長 39.8%。工業產銷率達到 97.8%, 比上年同期提高 0.2 個百分點。

4. 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快速增長

前三季度 , 全國進出口額為 8285 億美元 , 增長 36.7%。其中進口 4123 億美元 , 增長 38.2%;出口 4162 億美元 , 增長 35.3%;進出口相抵 , 外貿順差 39 億美元。進口的高速增長一方面是受國際市場商品價格上漲和進口關稅水平整體下調的影響 ,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國內需求旺盛的狀況。而出口高速增長的基本因素是由於全球經濟持續復甦 , 以及出口退稅等體制政策環境進一步改善。在出口高速增長的條件下 , 由進口增長導致少量或暫時的貿易逆差 , 不會對整體經濟增長造成負面影響 , 但如果進口持續過快增長引發較大規模的貿易逆差 , 則需要認真分析和對待。前三季度 , 全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 1074 億美元 , 增長 35.6%;實際使用金額 487 億美元 , 增長 21.0%。

5. 物價漲幅進一步增大

前三季度 , 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漲 4.1%, 漲幅比上半年提高 0.5 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上漲 10.9%, 糧食價格上漲 28.4%, 居住價格上漲 4.4%, 煙酒日用品和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價格分別上漲 1.3% 和 1%, 而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交通和通信等商品和服務價格則略有下降。從動態看 ,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逐月擴大的趨勢開始改變。前三季度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 5.5%, 漲幅比上半年提高 0.8 個百分點;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 10.8%, 漲幅比上半年提高 1 個百分點。

6. 金融運行基本平穩

9 月末廣義貨幣 (M2) 余額為 24.4 萬億元 , 比上年同期增長 13.9%, 增幅比上年同期低 6.8 個百分點 , 比上年末低 5.7 個百分點。狹義貨幣 (M1) 余額為 9.0 萬億元 , 比上年同期增長 13.7%, 增幅比去年同期低 6.3 個百分點 , 比上年末低 5 個百分點。市場現金流通量 (MO) 為 2.1 萬億元 , 增長 12.1%。前三季度累計凈投放現金 778 億元 , 比上年同期少投放 250 億元。總體看 , 當前貨幣供應量基本適度。9 月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為 24.8 萬億元 , 增長 15.2%;貸款余額為 18.5 萬億元 , 增長 13.7%。9 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 5145 億美元 , 比上年末增加 1112 億美元 , 同比多增 136 億美元。總體看金融運行平穩 , 繼續按宏觀調控的方向發展。

『貳』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抉擇,開啟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新時期。35年來,面對國內外環境的復雜變化和重大風險挑戰,黨中央、國務院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勇氣,攻堅克難,銳意推進改革,堅持不懈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煥發蓬勃生機和活力,我國經濟發展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一、經濟發展大跨越,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實現了由弱到強的歷史性巨變。

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我國國民經濟蓬勃發展、經濟總量連上新台階的35年,是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由弱變強的35年,也是成功實現從低收入國家向上中等收入國家跨越的35年。

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年均經濟增速高達9.8%。1979-201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8%,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速只有2.8%。我國高速增長期持續的時間和增長速度都超過了經濟起飛時期的日本和亞洲「四小龍」,創造了人類經濟發展史上的新奇跡。

經濟總量連上新台階,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645億元迅速躍升至2012年的518942億元。其中,從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萬億元用了8年時間,上升到1991年的2萬億元用了5年時間,此後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萬億元,2001年超過10萬億元大關,2002-2006年平均每年上升2萬億元,2006年超過20萬億元,之後每兩年上升10萬億元,2012年已達到52萬億元。

經濟總量居世界位次穩步提升,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提高。1978年,我國經濟總量僅位居世界第十位;2008年超過德國,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總量佔世界的份額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2008年下半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國成為帶動世界經濟復甦的重要引擎,2008-2012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超過20%。

外匯儲備大幅增長,實現從外匯短缺國到世界第一外匯儲備大國的巨大轉變。1978年,我國外匯儲備僅1.67億美元,位居世界第38位,人均只有0.17美元,摺合成人民幣不足1塊錢。隨著我國對外經濟的發展壯大,經常項目貿易盈餘不斷積累,外匯儲備的短缺迅速成為歷史,1990年外匯儲備超過百億美元,達到111億美元,1996年超過千億美元,達到1050億美元,2006年超過1萬億美元,達到10663億美元,超過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位,2011年超過3萬億美元,2012年達到33116億美元,連續七年穩居世界第一位。

二、經濟結構深刻變化,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趨於增強。

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對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深化的35年,是經濟結構在經濟持續較快增長中不斷調整的35年,也是經濟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不斷增強的35年。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35年來,三次產業在調整中均得到長足發展,農業基礎地位不斷強化,工業實現持續快速發展,服務業迅速發展壯大。1979-2012年,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實際分別增長4.6%、11.3%和10.8%。三次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由1978年的28.2:47.9:23.9調整為2012年的10.1:45.3:44.6。與1978年相比,2012年第一產業比重下降18.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下降2.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大幅上升20.7個百分點。

城鎮化步伐明顯加快。城鎮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2年的52.6%,上升了34.7個百分點,年均上升1.0個百分點。城鎮總人口年均增加1586萬人,鄉村總人口年均減少435萬人。城鎮化水平的提升促進了城鄉經濟的協調發展,有利於居民消費結構升級,並不斷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隨著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城鎮吸納就業的能力也不斷增強。城鎮就業人員佔全國的比重從1978年的23.7%上升到2012年的48.4%,鄉村就業人員佔比從76.3%下降51.6%。

三、供給能力大提高,商品和服務實現了由短缺到豐富充裕的巨大轉變。

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我國門類齊全、布局合理的產業體系逐步建立的35年,是商品和服務供給能力大為增強的35年,也是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躍升到世界前列的35年。

農產品供給不僅解決了佔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溫飽問題,還為工業化快速推進提供了重要支撐。35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農業生產放在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千方百計促進農業生產,穩定糧食產量,不僅成功解決了中國人的溫飽問題,實現了人民生活水平質的提高,而且為工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料。2012年,糧食產量達到58958萬噸,比1978年增長93.5%,2004年以來實現「九連增」,連續6年穩定在5億噸以上的水平;棉花產量684萬噸,比1978年增長2.2倍;油料產量3437萬噸,增長5.6倍;糖料產量13485萬噸,增長4.7倍;水果產量24057萬噸,增長35.6倍;水產品產量5908萬噸,增長11.7倍。肉類產量8387萬噸,比1979年增長6.9倍。2011年,穀物、肉類、籽棉、花生、茶葉、水果產量穩居世界第一位,油菜籽、甘蔗、大豆分列第二、三、四位。從人均水平看,2012年人均糧食產量達到436.5公斤,比1978年增長36.9%;人均棉花、油料、糖料、水產品產量分別達到5.1公斤、25.4公斤、99.8公斤和43.7公斤,分別增長1.2倍、3.7倍、3.0倍和8.0倍。

工業生產能力迅速提高,由一個落後的農業國成長為世界製造業大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化進程迅速啟動,工業化水平明顯提高,主要工業產品產量迅猛增長。2012年,原煤產量達到36.5億噸,比1978年增長4.9倍;粗鋼7.2億噸,增長21.8倍;水泥22.1億噸,增長32.9倍;汽車1928萬輛,增長128.3倍;家用電冰箱由1978年的2.8萬台增加到2012年的8427萬台;彩色電視機由0.4萬台增加到1.3億台。移動通信手持機和微型電子計算機從無到有,2012年產量分別達到11.8億台和3.5億台。35年來,我國工業化進程不斷推進,由一個落後的農業國成長為世界製造業大國。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0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佔世界的比重已達到17.6%。按照國際標准工業分類,在22個大類中,我國在7個大類中名列第一,鋼鐵、水泥、汽車等22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

四、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大發展,經濟發展的支撐條件顯著改善。

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我國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發展取得質的飛躍的35年,是能源、交通、通信等瓶頸制約不斷緩解的35年,也是逐步建立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體系並形成比較優勢的35年。

能源生產能力不斷提高。隨著工業化的推進,我國逐漸成為能源消費大國,與此同時,能源生產能力也不斷提升,能源自給率保持較高水平,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國家經濟安全。2012年,我國能源生產總量達到33.2億噸標准煤,比1978年增長4.3倍,年均增長5.0%。同期,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年均增長5.6%,與能源生產增速的差距不大,能源總自給率達到90%以上。能源生產結構不斷優化,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生產量在能源生產總量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3.1%提高到2012年的10.3%。

交通運輸設施日益完善。35年來,我國交通網路不斷完善,運輸能力不斷增強,運輸效率不斷提高,有力地支撐了各項產業的發展。2012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9.8萬公里,比1978增長88.8%,居世界第二位;公路里程424萬公里,增長3.8倍;民用航空航線里程328萬公里,增長21.0倍;輸油(氣)管道里程9萬公里,增長9.9倍;沿海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66.5億噸,增長32.5倍,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一些現代化交通運輸設施從無到有,增長迅猛。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尚無高速公路,2012年,我國高速公路里程達到9.62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二。高速鐵路飛速發展,生產出時速高達350公里的動車組,標志著我國鐵路運輸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12年,高鐵運營里程達9356公里,居世界第一位。互聯網設施迅猛發展,互聯網普及率由2002年的4.6%迅速提高到2012年的42.1%。

五、對外經濟大飛躍,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

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我國日益融入國際市場、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的35年,是我國從大規模「引進來」到大踏步「走出去」的35年,也是我國抓住全球化機遇一躍成為世界貿易大國的35年。

對外貿易總量不斷攀升。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對外經濟交流活動十分有限,再加上國內市場化水平不高,造成了與國際市場相對隔絕的狀態。1978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只有206億美元,世界排名第29位,1988年突破了1000億美元,1994年突破了2000億美元,1997年突破了3000億美元,2004年又突破了1萬億美元大關,2012年,貨物進出口總額已達到38671億美元,比1978年增長186倍,年均增長16.6%,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位;貨物出口總額20487億美元,增長209倍,年均增長17.0%,居世界第一位;貨物進口總額18184億美元,增長166倍,年均增長16.2%,居世界第二位。2012年,我國貨物出口總額和進口總額分別佔世界的11.2%和9.8%。

進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出口商品以初級產品為主,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出口商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國際競爭力大為提升。出口總額中初級產品所佔比重由1980年的50.3%下降到2012年的4.9%,工業製成品所佔比重則由49.7%上升到95.1%。同時,進口商品構成也隨國力和開放程度的變化而演變。工業製成品進口額占進口商品總額的比重迅速由1980年的65.2%提高到1985年的87.5%,之後直到2003年這一比重基本保持在80%以上,反映了我國消費能力的提高。此後,國內產業體系的升級逐漸拉低了製成品進口額比重,2003年以來製成品進口額比重呈現明顯的下降走勢,至2012年已下降到65.1%。綜合來看,我國在改革開放初期對外貿易方式主要是以初級產品換製成品,1980年初級產品凈出口21.6億美元,製成品凈進口40.5億美元;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以製成品換初級產品的格局逐漸定型,2012年,初級產品凈進口5344億美元,製成品凈出口7647億美元。

引進外資與對外投資活動日益頻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充分發揮了資源、勞動力等要素優勢和巨大的潛在市場優勢,成為國際直接投資的熱土,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外商直接投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的重要力量。1979-2012年,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12761億美元,1984-2012年以年均18.0%的高速度增長。我國已連續多年成為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世界排名也上升至第二位。近些年來,隨著我國企業實力的提升,「走出去」的步伐開始加大。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凈額由2007年的265億美元快速提高到2012年的878億美元,2012年末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到5319億美元。

六、人民生活大改善,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並向全面小康邁進的歷史性跨越。

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我國歷史上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5年,是城鄉居民生活實現由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並向全面小康邁進的35年,也是社會保障事業從低層次到制度建立再到全面推進的35年。

就業規模持續擴大。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就業問題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進入轉型發展的新階段後,根據人口結構和就業形勢發生的深刻變化,實施了就業優先的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緩解了就業矛盾。1978-2012年,我國就業人員從40152萬人增加到76704萬人,年均增加107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長期保持基本穩定。與此同時,大量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有序轉移。2012年,我國農民工數量達到2.6億人。

城鄉居民收入顯著提高。35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效率和公平兼顧,確保了城鄉居民收入和財富的快速增長。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1978年增長71倍,年均增長13.4%,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增長7.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917元,增長58倍,年均增長12.8%,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增長7.5%。城鄉居民擁有的財富顯著增加。2012年末,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39.96萬億元,比1978年末增長1896倍,年均增長24.9%。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規模不斷擴大。城鎮居民擁有的財產性收入從無到有,2012年占人均全部年收入比重上升到2.6%。

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極大改善。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現金消費支出16674元,比1978年增長52.6倍,年均名義增長12.4%;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908元,增長49.9倍,年均名義增長12.3%。城鄉居民消費結構明顯優化。2012年,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6.2%,比1978年下降21.3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9.3%,下降28.4個百分點。居住條件極大改善。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住宅建築面積32.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26.2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7.1平方米,增加29.0平方米。消費領域不斷拓展,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彩電、電冰箱、空調、電話等耐用消費品逐步普及,汽車、電腦等高檔耐用消費品擁有量大幅提高。2012年末,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行動電話、計算機和家用汽車擁有量分別為212.6部、87.0台和21.5輛,分別比2000年末增加193.1部、77.3台和21.0輛。

社會保障事業全面推進。35年來,我國社會保障事業經歷了一個從低層次到制度建立完善再到全面推進的演變過程。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按照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方針,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為重點,積極推進社會保障事業建設,截至目前已基本建成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2012年末,全國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0426.8萬人,比1989年末增加24716.5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人數分別為19861.3萬人和15224.7萬人,分別比1994年增加19486.7萬人和7256.9萬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48369.5萬人;2566個縣(市、區)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3%;2143.5萬城市居民和5344.5萬農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扶貧工作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從1978年到2012年,我國先後採用過不同的農村貧困標准。根據1978年標准,1978年全國農村絕對貧困人口約2.5億人,約佔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2007年下降為1479萬人,平均每年脫貧811萬人。按照2008年標准,2007年農村貧困人口為4320萬人,2010年下降為2688萬人,平均每年脫貧544萬人。按照2010年制定的新扶貧標准,2010年農村貧困人口為16567萬人,2012年為9899萬人,不足全部人口的10%,平均每年脫貧3334萬人。

七、社會事業大進步,呈現出由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向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轉變。

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我國科教文衛等各項社會事業取得長足進展的35年,是社會和諧穩定得到鞏固和發展的35年,也是經濟社會發展協調性不斷增強的35年。

投入力度,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取得了一系列成績。教育普及程度明顯提高,城鄉免費九年義務教育全面實現。國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6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5.2年提高到2012年的8.9年。2012年,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人數689萬人,比1978年增長16.1倍;在校生2391萬人,增長26.9倍;畢業生625萬人,增長36.9倍,較好地滿足了經濟社會發展對各類人才的需求。

科技事業成果豐碩。30多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完善科技創新評價標准、激勵機制和轉化機制,我國科技事業取得豐碩的成果。2012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達到10298億元,比1995年增長28.5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98%,上升1.4個百分點;發明專利申請授權21.71萬件,增長63倍。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建成了正負電子對撞機等重大科學工程,秦山、大亞灣核電站並網發電成功,銀河系列巨型計算機不斷升級並全部研製成功。近年來,我國在載人航天、載人深潛、基因工程、高性能計算機、新材料、量子信息、3D列印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為成功轉型為創新型國家奠定良好基礎。

總之,1978年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走過了35年極不平凡的光輝歷程,35年改革成果豐碩,35年開放成就非凡。這一筆筆鮮活的統計數據正是最好的見證。當然,中國的改革開放並非一路坦途,35年來,我們也曾經受考驗,艱辛探索。在每一次危機的挑戰前,在每一次風險的歷練下,黨中央、國務院始終以改革開放為強大動力,接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壯麗史詩。


資料來源——人民網: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106/c1001-23444065.html

『叄』 2022上半年規上輕工企業實現營收超11萬億元,這數據說明了什麼

2022上半年規上輕工企業的營業收入金額超11萬億元,這個數據確實是比較可觀的,說明中國輕工行業規模越來越好,國內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所以各行各業的運營才能夠恢復正常。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是中國在各行各業的發展速度都比較快,雖然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生產廠家都不得不關門歇業,導致企業元氣大傷。

這個成績已經是非常可觀的,但是相關部門依舊會繼續努力,他們會持續不斷的擴大投資規模,輕工業和國內其他行業相比的話,確實有很大的優勢。輕工業包含很多個工業項目,例如食品工業,包含了農副食品加工,以及酒,飲料,茶水等。這些物資都是大家生活當中必不可缺少的,所以總體增長速度比較快。

『肆』 我國目前的經濟形勢是什麼

(一)經濟增長進入新一輪上升期。今年1—3季度,盡管受到非典的沖擊,GDP增長率仍然達到了8.5%。預計4季度經濟增長率會繼續提高,運用月度宏觀經濟計量分析模型預測,全年GDP增長率可以達到8.6%。這表明從2002年開始,我國GDP增長率已經穩定在8%以上,經濟運行正處於新一輪周期的上升期。
(二)支柱行業增勢強勁,重化工業化特徵日益明顯。前三季度,電子通信設備製造、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交通運輸設備製造、冶金工業和化學工業等支柱工業實現快速增長,對整個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7%。重工業增速明顯快於輕工業,重工業增加值增長18.4%,輕工業增加值增長13.9%,重工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64.37%,比2002年全年水平(60.95%)提高3.42個百分點。1998年以來重工業增長相對於輕工業增長有加速趨勢,重工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不斷提高,今年這一比重的提高幅度更大,說明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一輪重化工業化時期。這一輪重化工業化主要是由工業支柱產業和房地產業快速增長拉動的,與消費結構升級密切相關,具有較強的市場內生機制,將成為未來10年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主要支撐力量。
(三)投資高速增長,消費結構保持升級勢頭。1—3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0.5%,增幅提高8.7個百分點。投資高增長,主要受重化工業化趨勢和民間投資日趨活躍等因素的拉動。消費增幅受非典影響一度降低,但前三季度累計增長率達到8.6%,同比僅下降0.1個百分點,已經恢復到正常的增長水平,可以認為消費繼續保持了較高水平的穩定增長。盡管有非典沖擊,但消費結構升級態勢比較明顯,1—3季度,建築及裝璜材料類零售額同比增長46.6%,汽車類零售額同比增長77.5%,通信器材類零售額同比增長74%,住、行等方面新的消費熱點持續升溫。
(四)對外貿易增勢強勁,貿易摩擦存在隱憂。1—3季度,出口同比增長32.2%,增幅提高12.9個百分點,持續保持高增長態勢。進口同比增長40.5%,加快23.3個百分點,因此貿易順差比上年同期減少(凈出口91億美元,同比減少109億美元)。分國別和地區看,對美國和部分歐洲國家的出口順差持續增加;而對日本、韓國和我國台灣省的出口逆差則持續擴大。由於美歐是我國主要出口市場,順差擴大勢必加劇貿易摩擦,我國面臨的反傾銷壓力不斷加大。近年來日本、韓國和我國台灣省對美歐出口的一些產品陸續轉移到中國大陸設廠,是我國對美歐順差擴大的重要原因。
(五)總量矛盾緩解,某些能源、原材料供應出現缺口。隨著國內市場活躍和出口增長加快,我國總需求不足的矛盾逐步緩解。物價指數由負轉正,1—3季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比上年同期提高0.7%;生產資料價格上升4.5%,但逐季度回穩(分別為4.6%、4.7%、4%)。電力、煤炭、鋼鐵、石化、有色金屬等產品供給出現缺口,不少省市被迫限制用電,一些原材料價格上漲較多。目前這些產品的供給正在迅速增加,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態勢已經趨緩。總體看,物價仍然保持在低水平,需求約束普遍存在,大多數產品的市場競爭仍比較激烈。
(六)糧食產量持續下降,供求關系並未逆轉。據有關統計,今年糧食產量可能低於9000億斤,也低於全年的糧食需求量。在連續幾年的減產以後,當前市場糧價出現恢復性提高,但是預計糧價以及食品價格不會長時間、大幅度上漲。一是因為庫存水平較高,到2003年底糧食庫存仍將保持在4000億斤以上,比正常水平(近年來估計為3000億斤左右)高出較多;二是糧食生產能力較大,在市場需求拉動下,糧食供給會增長較快,抑制糧價上漲。近期內糧食供給不會出現緊缺,但糧食問題事關經濟全局,需密切關注,高度重視。一方面要嚴格保護耕地,穩定糧食生產能力;另一方面,要鞏固和發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成果,處理好糧食生產與其他經濟作物生產的關系;同時,不要過激反應,造成糧價的大起大落。
(七)貨幣供應和信貸投放持續高增長,外匯儲備大量增加。9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同比增長20.7%;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較年初增加了2.47萬億元,同比多增1.12萬億元。外匯儲備達到3839億美元,較年初增加975億美元,同比多增562億美元。從貸款投放的結構看,經濟內在擴張帶動的需求增加依然是貨幣信貸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雖然存款准備金比率提高,但其緊縮性影響需要逐步釋放,加之經濟升溫的慣性作用,貨幣信貸快速擴張的態勢還會維持一段時間。同時,貨幣市場利率的上升將有助於逐步約束金融機構貸款投放進度。外匯儲備大幅增加主要是由於資本項目順差較大,其中外商直接投資仍是主要來源,也有「熱錢」加快流入的影響。
分 析 預 測
當前我國經濟仍有一定上升空間,世界經濟將保持溫和復甦態勢。預計2004年我國經濟將在較高水平上繼續穩定增長。
(一)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回升期,從國內外條件看,仍有一定上升空間。
在近年來擴大內需、調整經濟結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基礎上,我國經濟已經擺脫了持續回落的狀態,進入了全面回升的階段。主要表現是:以改善住、行條件為代表的新一輪消費結構升級開始啟動;由消費升級帶動的高成長產業成為產業升級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自主發展能力增強;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民間投資正在加速啟動,市場化的投融資活動相當活躍,市場導向的產業集聚效應日趨明顯。這種由市場主導的、以消費升級和企業自主投資為基礎的新一輪經濟快速增長,具有較強的可持續性。
從今年宏觀經濟的幾個主要方面看,經濟增長率比上年提高,國內需求迅速擴大,總量矛盾基本緩解;主要商品的供求格局基本平衡,物價總水平較低且相對穩定;進口增長快於出口增長,外商直接投資繼續快速流入,外部資源供給比較充裕,國際收支狀況良好。總體看,經濟穩定回升並未出現全局性經濟「過熱」,宏觀經濟運行狀況基本健康。但是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特別是電力、鋼材供給缺口較大,造成部分資源性產品供給不足。一些地方正在大上電力設備、鋼鐵加工等項目,如果不正確引導,有可能造成這些行業的盲目擴張和產能過剩。另外,從源頭上看,對一些地方的開發區熱、房地產熱的問題,亦應高度重視,積極引導,規范發展。既維護經濟增長的上升勢頭,又防止局部問題影響全局。
未來經濟增長仍有較大潛力。我國銀行存差仍然較大,外匯儲備雄厚,資金供給比較寬裕;勞動力近乎無限供給,人工低成本優勢將長期保持;技術供給也不存在明顯約束。現有要素供給條件,有利於擴大市場對產品供給的調節空間。同時,我國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城鎮儲蓄水平持續提高,收入和支出預期趨好,消費環境和消費政策逐步完善,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持續推進,消費需求有望保持較高水平的穩定增長,潛力很大。在消費升級拉動下,產業升級步伐將相應加快,並將帶動投資持續較快增長。這些條件將使我國經濟上升的態勢得到保持。
(二)世界經濟復甦前景趨好。
今年下半年以來,美國、日本經濟復甦的勢頭均超過預期,因此,各方進一步看好今年下半年及2004年世界經濟復甦的前景。世界銀行預測,明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可望提高到3%,其中發達國家將升到2.5%,美國、日本、歐元區將分別達到3.4%、1.3%和1.7%;發展中國家增長率將升為4.9%。IMF預測明年全球增長4.1%,其中美國為3.9%,日本為1.4%。總體看,世界經濟將保持溫和復甦的態勢,但仍存在不確定性。值得注意的是,世界性的通貨緊縮並未緩解,貿易保護有增無減,針對中國外貿外匯政策的外部壓力較大,我國的外貿環境趨於嚴峻。
(三)對明年經濟走勢的初步分析預測。
綜合國內外條件,預計2004年我國經濟將在較高水平上繼續穩定增長。從三大需求看,在非典之類疫情不大規模發生的情況下,受消費結構升級的推動,消費增長率預計將恢復到9%以上,高於今年水平;在貨幣政策保持穩定的情況下,受產業升級的推動,投資將繼續較快增長,預計將穩定在今年的增長水平,即30%左右;由於外貿環境趨於嚴峻、出口退稅率下調和出口基數較大等原因,預計明年出口增長率將回落到10%左右,受國內市場升溫的拉動,進口將繼續高增長,增幅超過出口,貿易順差將繼續減少。綜合定性分析和宏觀經濟計量模型預測結果,明年GDP增長率可望達到8.5%。
主 要 問 題
出現新的結構性矛盾;投融資體制改革滯後,市場化程度偏低;就業形勢仍然嚴峻;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問題突出。
(一)新的結構性矛盾有所顯露。隨著經濟回升和重化工業化的啟動,各個生產行業間的供求關系發生較大變化,出現新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的是電力和鋼材等部分原材料供應出現緊張,同時很多領域的產能過剩仍然存在。從電力、鋼材等方面情況看,市場對生產的調節相當靈敏。今年以來電力、鋼材和有關原材料的投資項目增加很多,發電設備產量增幅超過70%,預計這些產品的供給緊張狀況不會持續很久。隨著電站建設的加快和煤炭需求的增加,運輸也可能出現緊張局面。在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和建設方面,應注意吸取電力的教訓,避免陷於被動。對於普遍存在的產能過剩問題,也要通過市場機制促進調整,不要輕易運用行政手段限制供給增長(例如1994年以後限制電站建設),否則會加劇以後的結構性矛盾。一些領域「重復建設」的症結,在於行政干預和行政主導的投資擴張,應當對症下葯,用市場手段促進競爭,盡可能少用行政手段。
(二)投融資體制與經濟市場化的矛盾比較突出。投融資體制改革滯後,市場化程度偏低。投資活動中的行政審批仍然過繁,政府介入過多,競爭性行業的行政管理門檻過高。融資活動過於依賴政府信用,過於依賴投資項目的行政審批,市場風險往往轉化為行政干預下無人負責的更大風險。現在國有商業銀行的新增貸款中,很大一部分是有政府背景或以政府信用擔保的長期貸款。這類貸款行為缺乏風險約束,容易推動信貸過度膨脹,形成金融風險和財政的隱性債務。現行投融資體制與市場主導的新一輪經濟增長產生了越來越突出的矛盾:一方面限制了民間投資主體的投融資活動,限制了充分競爭,削弱了市場對資源的配置作用;另一方面助長了行政權力對投融資活動的干預,使得行政主導型的重復建設難以根治。如果不盡快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損害此次經濟回升的積極效果。
(三)就業穩定性下降,就業形勢仍然嚴峻。隨經濟升溫,城鎮總體就業情況逐步好轉,絕大部分地區就業都有明顯增加的趨勢。值得指出,這輪經濟增長以重化工業為主,吸收勞動力的能力相對較低。在就業總量增長中,正規就業增長較慢,新增就業主要是非正規就業。正規就業主要是指在正規部門工作並且形成了穩定勞動關系的就業;非正規就業既包括諸如個體、自僱傭等非正規部門的就業,也包括在正式部門的非正式僱傭。與正規就業相比,非正規就業的穩定性差,特別是非正規就業人員一般難以進入制度化的社會保障體系,一些基本權益也難以得到有效保護,增加了這部分人群未來生活的不穩定性。此外,大量人員處於非正規就業狀態,對於社會管理的挑戰也很大。如果以是否參加制度化的社會保障為尺度,我國目前城鎮非正規就業人員總量已經超過正規就業人員。在市場化改革和結構調整力度不斷加大的進程中,非正規就業將成為越來越普遍的就業形式,對緩解就業壓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對非正規就業存在的或可能引發的勞動者權益保護問題以及勞資關系矛盾等,應予以足夠重視,並盡快建立健全相關的社會保障制度和矛盾協調機制。
(四)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問題突出。2003年農民增收面臨新的困難,由於非典疫情的影響,今年第2季度有大約10%的農民因非典返鄉,據調查其中有17%今年不準備再外出。此外,非典發生後,鄉鎮企業外貿出口訂單減少,產品因運輸不暢造成積壓,農民從鄉鎮企業得到的收入增幅下滑。促使農產品價格明顯上升的因素尚未產生,部分地區的畜產品和水果蔬菜或銷售不暢,或出口受阻,價格普遍下跌,農民務農收入增長也不會樂觀。完成全年農民增收4%的預期目標面臨的難度較大。
當前的經濟回升是建立在市場基礎上的,應當倍加珍惜,繼續強化市場擇優汰劣的作用,防止各種非市場因素加大經濟增長的波動幅度和風險。在宏觀經濟政策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前提下,適當弱化政府刺激經濟總量擴張的力度,強化結構性的政策引導。經濟回升時期也是加快改革的有利時機,要抓住這一機遇,按照十六屆三中全會的部署,加快改革步伐,以改革促發展,通過完善新體制和新機制,克服非市場因素對經濟的擾動,實現經濟的穩定增長。
(一)經濟發展的目標應從保持必要的經濟增長率轉向追求經濟的穩定、協調、有序、安全發展
在經濟全面回升的條件下,應當淡化速度指標,把宏觀調節的主要目標轉向控制經濟增長的波動幅度;加強對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的總體規劃、信息服務和政策引導;規范市場秩序;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建議2004年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定在7%,引導各級政府將注意力轉向經濟發展的穩定、協調、有序、安全方面,防止各級政府層層加碼,盲目攀比速度。
(二)財政政策的重點應該從擴大投資轉向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維護社會穩定
在需求不足明顯緩解的新形勢下,財政政策的重點應當相應調整。一是繼續減少國債發行規模,建設國債的使用和新開工項目可適當後移,增大結轉量。同時,應嚴格篩選新開工國債項目,著重優化國債資金的投向。二是增加對城鄉公共衛生、公共教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投入,同時加快相關領域的改革步伐,完善財政支持的機制和制度,防止財政投入的效果降低。強化中央和省級財政支持農村基礎教育的職責,完善中央對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制度,增強公共財政對農村公共衛生事業的支持。三是繼續保持對西部地區的支持力度,加大對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支持,增強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調節力度。四是統籌考慮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在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過程中,注意充實社保基金,彌補歷史欠賬。五是針對非正規就業大幅度增長的特點,認真研究並合理解決這類人員的養老、醫療等保障問題,確保其基本權益及生活安全,以促進就業容量增加,穩定就業隊伍。
(三)宏觀經濟調節手段應從主要依靠財政政策轉向主要依靠貨幣政策
在弱化財政政策的擴張力度、調整財政政策著力點的同時,應加大貨幣政策對經濟運行的調節作用,搞好財政與貨幣政策的松緊搭配和相互配合。基於對當前經濟總體尚未過熱、但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的判斷,應當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維持寬松的貨幣環境,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貨幣信貸的穩定增長,總量方面可合理預調、微調,同時注意加強信貸政策的結構性調節功能。切實加強金融監管,關注和調節資本市場的波動變化,加快處理不良資產。積極發展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渠道。在保證幣值穩定的前提下,維護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好勢頭。
(四)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提高市場配置資源能力
投融資體制是當前制約市場配置資源能力提高的體制瓶頸,對此次經濟回升擾動極大。要按照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的要求,盡快落實投融資體制改革的各項部署。應該強調「管住政府、放開市場、吸引民間資本、加強風險約束」,讓民間投資主體發揮主要作用。政府投資要嚴格限定在公共產品領域,並引入公正、公開的競爭機制,加強審計、輿論等方面的公共監督。減少投資審批程序,放寬產業准入限制,擴大民間投資的准入范圍,即使是公共產品領域,也要盡可能吸引各類民間資本參與投資。積極發展適應中小企業需要的金融機構、資本市場、信貸擔保體系和投資服務機構。以促進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為目標,推行農村金融體制的整體改革。盡快完善保護私有財產的法律制度和鼓勵民間投資的財稅金融政策,充分調動社會蘊藏的創業積極性。
(五)進一步增強鼓勵消費增長的政策力度
當前經濟回升的根本拉動力量是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因此,擴大內需的重點應從投資轉向消費。政府在促進消費增長方面的工作重點可考慮:一是進一步拓展消費領域,鼓勵發展新的消費熱點和消費方式,清理限制性的消費政策,大力促進消費結構的升級活動;二是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和發展社會公共事業,增強居民的安全感,改善居民的支出預期;三是促進低收入群體的收入穩定增長,特別是加大對農民減負增收的支持力度;四是繼續整頓市場經濟秩序,改善消費環境,增強消費信心。
(六)積極化解外經貿困難,進一步發展開放型經濟
明年發展外經貿的困難加大,需做好充分的應對准備。重點可考慮:積極發展區域經濟合作,努力爭取一個較好的國際經貿環境;遵循世貿組織規則,合理運用有關機制,妥善解決貿易磨擦,規范出口秩序,積極擴大出口。在利用外資方面,應加強對外資結構和投向的引導,進一步完善有關法律法規、管理制度、市場開放、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投資環境。
在開放型經濟不斷發展的條件下,貿易順差減少或出現一定逆差是難免的。我國外匯儲備很大,有一定貿易逆差也不必過於擔憂。國內需求升溫可以基本彌補貿易順差減小帶來的需求缺口,對經濟回升的總體態勢不會產生明顯沖擊。今後應當努力保持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不必追求過大的貿易順差,這樣也有利於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
(七)加強對重大戰略問題的研究,把年度工作與中長期發展規劃銜接起來
當前我國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國際化的進程全面加快,面對這一新的形勢,政府在糧食、石油、水等戰略性資源供給、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長遠發展規劃、城市發展規劃、國土規劃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應該加大工作力度,增強科學性和預見性。建議結合「十一五」計劃制定,組織各方面力量,加快完成這些方面的研究和規劃工作,提交人代會審議確定,防止隨意更改。此外應結合國防建設的要求,加大基礎性研究和核心技術的開發力度,為我國產業升級奠定堅實基礎。

『伍』 今世緣是什麼龍頭股今世緣三季度業績如何今世緣是屬於什麼版

白酒在我國歷史悠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生活中非常重視的飲品。在我國食品行業這個輕工業里,比較關鍵的分支是白酒行業,白酒行業在市場上的關注度一直很高,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白酒行業的優質企業——今世緣。


在開始分析今世緣前,我整理好的白酒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白酒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於2014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主板上市,當前公司員工近4000人,是中國白酒"十強"企業。公司致力於塑造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主要業務為白酒生產及銷售,擁有"國緣""今世緣""高溝"三大品牌。


那麼今世緣公司值不值得我們投資呢?下面來看看它有什麼亮點:


亮點一:具備有影響力的品牌文化


今世緣主打的是"緣"文化,想要的品牌形象是"中國人的喜酒"。只要談到"緣"文化的酒,一些消費者腦子中就會回憶起今世緣。


品牌主張--"成大事,必有緣"將"國緣"成功打入了高端白酒市場,相繼走進聯合國總部、法國巴黎等。除了以上這些方面,2019年,成功發射的國家衛星中,有一個就叫做"國緣V9"。


在競爭力很大的白酒行業,由於品牌文化具有差異性,公司發展起來了,擁有了先鋒地位。


亮點二:具備有競爭力的創新能力


公司積極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裝甄機器人生產線投入生產的時間是2015年,推進白酒釀造進入了智能化的時代,而且,這項創新也榮獲了中國酒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此外,公司在產業鏈和績效管理模式上還是有所創新的,成功搜索出來了一套適合今世緣公司的道路,促進了公司的持續發展。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今世緣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今世緣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白酒實際上是我國歷史上就存在的蒸餾酒品種,對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目前能了解到,我國經濟還是在持續增長,消費需求也在持續升級,所以白酒行業的發展潛力還是很大的。


但是在白酒行業不斷發展的情況下,白酒行業競爭會相對激烈,當前的白酒企業在未來能否屹立不倒,還要看其品牌、產品和渠道等在市場上是否具有優勢。


加強宣傳酒文化以及改革營銷方式,建立好健全的渠道,並使產品擁有更好的質量,將更多適應社會變化的創新融入產品之中,才為白酒行業帶來新的趨勢。


整體而言,今世緣的品牌影響力和創新能力均是很強的,綜合實力還是很讓人刮目相看的,作為白酒行業中的優質企業,在行業變革階段有可能,迎來巨大發展機會。


可是文章發出時間較短,若是想進一步認清今世緣股票未來行情,點擊下方鏈接,你將得到來自專業投顧的幫助,為你解答下今世緣的股票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今世緣股票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2-0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陸』 急求關於金融危機下湖北農產品的產銷狀況分析!

08年前三季度湖北省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及全年走勢預測

[內容提要]今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各地各部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推進和諧湖北建設和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的發展要求,努力克服特大自然災害和世界經濟衰退帶來的損失和不利影響,團結一心,奮力拚搏,積極有效地推進各項工作,有力地促進了全省經濟的發展。對前三季度全省經濟形勢的總體評價和基本判斷是:從總體上看,全省宏觀經濟運行的基本面沒有發生改變,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增強,沒有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全省經濟繼續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但受宏觀調控、國際國內基礎產品價格上漲和世界金融危機等因素的影響,部分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在三季度有所回落。

一、前三季度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前三季度,全省經濟發展態勢良好,經濟運行呈現出「快、穩、優」的特點,體現了又好又快的發展要求。

(一)「快」: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1.整體經濟實現了較快增長

初步預計,前三季度全省地區生產總值(GDP)將增長14.2%,增幅與上年同期持平,比今年上半年加快0.3個百分點。自2004年一季度以來,湖北經濟已連續19個季度實現了兩位數以上的增長速度,經濟較快增長的區間逐步拉長。

2.農業發展速度加快

隨著國家和省政府對畜牧水產業各項鼓勵措施的落實,政策效應日漸顯現,農業發展速度明顯快於上半年。據測算,前三季度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預計達到1200億元左右,增長6.0%左右,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5個百分點左右,比今年上半年加快2.1個百分點左右。

夏收生產好於預計。今年夏收作物遭受了冰凍雪災和局部風暴等自然災害,年初普遍對形勢不看好,但各地一方面加大抗災力度,一方面加強田間管理,同時後期氣候正常,夏收作物形勢明顯好於預計。

從夏糧看,呈現「兩減一增」態勢,單產水平有所提高,總產因面積下降而減產。全省夏糧播種面積1811.62萬畝,比上年減少148.06萬畝,減幅為7.6%;單產213公斤/畝,比上年增長2.8%;總產386.24萬噸,比上年減少20.20萬噸,減幅5.0%。

從油菜籽看,呈現「兩增一減」態勢,單產有所下降,總產因面積擴大而增長。全省油菜籽播種面積1634.41萬畝,比上年增加243.76萬畝,增長17.5%;單產131.48公斤/畝,比上年下降5.4%;總產214.89萬噸,比上年增長11.2%。

早稻喜獲豐收,中稻生產形勢喜人。全省早稻播種面積為511.67萬畝,基本與上年持平,但早稻氣候條件很好,同時由於年初冰雪影響病蟲害發生也少於去年,平均單產高於上年。據統計全省早稻總產198.42萬噸,比上年增長2.0%。

全省中稻播種面積1842.32萬畝,與上年基本持平,目前正在收割,從調查情況看,單產普遍高於上年。預計中稻單產增長3.5%。

棉花面積擴大,畜牧生產明顯回暖。受去年棉花價格上漲和效益提高的影響,今年全省棉花播種面積達到814萬畝,比上年增長5.6%,目前長勢正常。

初步調查,前三季度全省生豬出欄1882.4萬頭,家禽出欄23654.6萬只,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9.5%和8.7%。

漁業生產增長提速。據統計,全省今年漁種漁苗投放比上年增長10%,新增精養池面積達到45萬畝,精養池面積比上年增長8%,預計前三季度全省水產品總量達到250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8%。

3.工業生產較快增長,經濟效益明顯提升

——政策效應作用明顯,政府駕駛經濟發展能力不斷提升

省委、省政府長期以來著眼於打基礎,管長遠,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尤其是今年以來,強化「產業第一、工業經濟第一、企業家老大」理念,積極推進「做大做強企業、中小企業成長工程、武漢城市圈帶動」等戰略,使培植市場主體工作取得了積極、明顯成效。前三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926.88億元,同比增長22.9%,增幅同比加快1.8個百分點,比今年上半年回落0.2個百分點。

工業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過千億元產業發展迅速。前三季度,過千億的鋼鐵、汽車、石化3大行業實現工業增加值1055.31億元,佔全省工業36.1%,所佔比重同比上升3.1個百分點,對全省工業的貢獻率高達43.2%。其中鋼鐵工業的貢獻率為10.6%;汽車工業為20.1%;石化工業為12.5%。

中小企業成長工程成效顯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數突破1萬家。截止8月底,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數突破1萬家,達10221家,分別比1—2月、1—5月增加1279家和884家。小型企業是全省新增企業的主體。1—8月小型企業數達9360家,比1—2月增加1187家,新增家數佔全省工業新增家數92.8%。

武漢城市圈拉動作用增強,生產效益較快增長。前三季度,武漢城市圈工業實現增加值1823.62億元,同比增長25.4%,增幅快於全省工業增幅2.5個百分點。產銷率為97.8%,高於全省工業0.1個百分點。從企業實現利潤看,1—8月武漢城市圈工業實現利潤297億元,同比增長27.8%,增幅快於全省工業4.8個百分點,佔全省工業比重為59.8%,同比上升2.3個百分點。

——工業發展方式有效轉變,經濟效益不斷提高

工業經濟效益明顯改善,主要效益指標增幅加快。進入三季度,全省工業經濟效益快速增長,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稅金等主要效益指標增幅加快。1—8月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997.01億元,同比增長40.4%,增幅比1—5月加快2.8個百分點。實現利稅955.04億元,增長26.7%。其中完成利潤496.97億元,增長23.0%,增幅同比加快6.4個百分點;上交稅金458.07億元,增長31.0%,增幅同比加快5.4個百分點。預計9月底,規模以上工業利稅總額將超過去年全年水平。

工業經濟效益總體水平高於全國,升幅快於全國。從二季度開始,我省工業經濟效益總體水平結束了連續10年低於全國的運行格局。1—8月全省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32.47,同比上升29.9個百分點,其中總資產貢獻率為12.5%,上升0.6個百分點;資本保值增值率為120.8%,上升0.9個百分點。與全國相比,我省工業經濟效益總體水平高於全國,升幅快於全國。1—8月我省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高於全國8個百分點,居全國第13位,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位。綜合指數升幅快於全國9.8個百分點,其中總資產貢獻率升幅快0.2個百分點,資本保值增值率升幅快2.5個百分點。

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增幅也快於全國,1—8月全省利潤增幅由1—5月慢於全國4.3個百分點變為快於全國3.6個百分點,稅金增幅由1—5月慢於全國0.8個百分點變為快於全國4.3個百分點。

工業產品毛利率提高。1—8月全省工業產品毛利率為18.1%,比1—5月上升2.1個百分點,高於全國同期3.5個百分點,但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

市場佔有率居全國位次持續前移。1—8月我省工業市場佔有率為2.53%,同比上升0.21個百分點,居全國的位次由上年同期的第13位上升到第10位,前移了3位。與1—5月相比,市場佔有率上升0.04個百分點,居全國的位次由1—5月第11位上升到第10位,前移了1位。

4.消費需求增長加快

今年以來,在城鄉居民收入提高、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物價上漲較快和會展商務活動增加等因素的影響下,湖北城鄉市場持續繁榮穩定,消費需求不斷加快,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更為明顯。前三季度,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490.50億元,同比增長23.3%,增幅同比加快6.2個百分點,創1996年以來同期新高。

全省消費品零售額累計增速逐月加快。「消費馬車」在2007年較快運行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速,消費升級進一步擴大,消費市場更加活躍,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總量和增幅再創新高,迎來了消費品市場全新的發展時期。目前月增幅連續7個月保持在20.0%以上。前三季度增幅比一季度高出2.5個百分點,比上半年高出0.9個百分點,比1-8月份高出0.4個百分點。

城鄉市場增速同步加快。全省城鄉消費均實現快速增長,增速趨於同步,呈現出城鄉市場協調發展態勢。城市實現消費品零售額2460.07億元,農村(縣及縣以下)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030.43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23.8%和22.1%,增幅分別比上年同期加快6.1和6.4個百分點。城鄉增幅差由上年同期的2.0個百分點縮小為1.7個百分點,縮小了0.3個百分點。

住宿和餐飲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前三季度,全省住宿和餐飲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61.71億元,這是我省消費歷史上同期首次突破450億元,成為增長最快的行業。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4.1%,增幅同比提高7.2個百分點;增幅與批發業相比,高出1.7個百分點;與零售業相比,高出0.4個百分點;與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相比,高出0.8個百分點。

消費熱點更加突出。據對全省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商品銷售統計,前三季度,汽車銷售延續去年的熱銷,呈現較強的需求能力,汽車類實現零售額117.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7%,增幅高於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個百分點。因汽車類增長而帶動的石油及製品類在高需求及高價格雙重因素帶動下,零售額持續走高,油品消費處於高位,為131.4億元,增長44.8%。其它增長較快的商品類別還有: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類增長34.4%,五金、電料類增長29.2%,金銀珠寶類增長34.0%,化妝品類增長27.4%,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4.2%。

5.外需增長較快

前三季度,全省進出口總額完成158.3億美元,同比增長49.2%,增幅同比加快25.5個百分點,比今年上半年回落2.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完成87.8億美元,增長51.6%,增幅同比加快19.6個百分點,比今年上半年加快0.4個百分點。

(二)「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固定資產投資運行平穩

前三季度,全省全社會投資累計完成4058.63億元,同比增長30.7%,增幅比1-8月回升0.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0.4個百分點。其中,全省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3754.80億元,同比增長30.9%,增幅比1-8月回升0.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1.3個百分點。

地方項目投資仍佔主導地位,中央投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前三季度,我省地方項目累計完成投資3194.76億元,同比增長29.9%,比全省投資平均增長水平低1.0個百分點,佔全省投資的比重達到85.1%,在全省投資中仍佔主體地位。前三季度,中央在鄂企事業單位共累計完成投資560.05億元,同比增長36.9%,比全省投資平均增長水平高6.0個百分點,佔全省投資的比重為14.9%,比上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中央項目投資增長快於地方項目7.0個百分點。

民間投資仍保持高速增長,外商投資繼續回升。前三季度,全省城鎮投資中的民間投資累計完成1699.04億元,同比增長56.5%,高於全省投資平均增長水平25.6個百分點,增幅比1—8月回升0.2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提高16.9個百分點,佔全省投資的比重達到45.2%,比上年同期上升7.3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全省城鎮投資中外商投資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44.19億元,同比增長17.7%,比1—8月回升1.6個百分點,比1—7月回升5.9個百分點,比上半年回升12.8個百分點。

重點建設項目投資進展順利。前三季度,全省安排的84個重點建設項目累計到位資金588.18億元,佔全年計劃的71.2%,完成投資565.87億元,已完成全省重點建設項目年度計劃的68.5%,佔全省城鎮投資的15.1%。

一、二產業投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前三季度,全省城鎮投資中第一產業完成81.26億元,同比增長110.0%,比上年同期提高71.3個百分點,高於全省城鎮投資平均增長水平79.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完成1616.87億元,同比增長44.3%,高於全省城鎮投資平均增長水平13.4個百分點。其中全省工業投資完成1595.79億元,同比增長43.4%,比全省城鎮投資平均增長水平高12.5個百分點。工業中製造業完成投資1277.12億元,同比增長53.6%,高出全省城鎮投資平均水平22.7個百分點,製造業投資占第二產業比重達79.0%,占工業比重達80.0%,製造業投資成為帶動全省投資增長的主要力量。

2.金融運行基本穩定

據統計,9月末全省金融機構存款余額13087.02億元,比年初增加1875.43億元,同比多增563.29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6438.70億元,比年初增加948.16億元,同比多增724.92億元。9月末,全省金融機構貸款余額8734.20億元,比年初增加946.14億元,同比少增53.67億元。

3.民生穩定改善,物價逐步回落

前三季度,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計9947元,同比增加1282元,增長14.8%,增幅比今年上半年加快0.7個百分點,但比上年同期回落2.1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全省農民人均現金收入累計3561元,同比增加686元,增長23.9%,增幅比今年上半年加快2.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4.8個百分點。剔除物價上漲因素後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分別增長7.7%和14.2%。

前三季度,全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漲7.4%,漲幅比1-8月回落0.3個百分點,但仍比上年同期上升3.2個百分點。城鄉CPI漲幅分別為6.6%和8.5%。其中9月份,全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漲4.8%,漲幅比8月回落0.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1.8個百分點。

(三)「優」: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1.工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市場導向作用增強,產銷銜接維持高位水平。前三季度,全省工業完成銷售產值9050.49億元,同比增長34.9%,產銷率為97.7%,與上年同期持平。進入三季度,產品出口增長加快,改變了自3月份開始產品出口增幅逐月回落的不利狀況。前三季度,全省工業完成出口交貨值511.24億元,同比增長30%,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1.4個百分點。

重工業生產加速,但輕工業增幅仍然快於重工業。前三季度,輕工業實現增加值824.21億元,同比增長23.5%;重工業實現增加值2102.67億元,同比增長22.7%。輕工業增幅快於重工業增幅0.8個百分點,重工業對全省工業的貢獻率為75.1%,比輕工業高50.2個百分點。

非公有工業產銷快速增長,實現利潤大幅增長。前三季度,非公有工業完成現價產值4538.87億元,同比增長42.7%,增幅高於全省工業7.7個百分點,非公有工業貢獻率為56.5%,其中「三資」工業的貢獻率為17.5%;其它經濟類型工業的貢獻率為5.6%。

國有控股工業企業成本控製成效明顯,利潤由降轉升。進入三季度,全省國有控股工業經濟效益穩步提高,產品銷售加快增長,利潤由降轉升。1—8月國有控股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161.58億元,同比增長39.2%,增幅比1—5月加快4.8個百分點,實現利潤312.88億元,同比增長10.3%,而1—5月利潤下降0.3%。

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已成為工業新亮點。前三季度,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822.26億元,同比增長26.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4個百分點。其中高新電子產業實現增加值144.17億元,增長22.9%;新材料產業實現增加值236.27億元,增長38.6%;生物技術與新醫葯產業實現增加值69.8億元,增長21.8%。

2.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單位能耗有所下降

在能源消費增長的同時,全省工業經濟保持了較快增長,使單位能耗水平顯著下降。1-8月份重點工業企業萬元產值能耗由上年同期的1.22噸標煤下降到1.05噸標煤,下降14.0%。

3.消費與投資增幅的差距繼續縮小,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前三季度,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3.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7%。二者的增速差距為7.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縮小了6.6個百分點,也低於2007年全年8.8個百分點的差距。這一變化表明,隨著「消費馬車」的提速,消費對全省經濟增長的驅動作用進一步增強,投資與消費的運行更趨協調,經濟發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資拉動向消費、投資協調拉動轉變邁出重要步伐。

4.房地產開發結構優化,中小戶型住房投資建設加快

前三季度,全省住宅建設中90平米以下住房施工面積883.89萬平米,同比增長85.8%;其中新開工90平米以下面積274.17萬平米,增長54.0%,完成投資63.61億元,增長65.6%。全省住宅建設中經濟適用房施工面積588.08萬平米,增長33.5%,其中新開經濟適用房面積246.33萬平米,增長23.5%,完成投資41.37億元,增長42.5%,經濟適用房在去年同期高速增長的基礎上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的態勢,而辦公樓、商業用房投資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11.1%和22.2%。

二、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三季度部分經濟指標增幅回落

工業生產增幅回落。受工作日減少、上年基數較高等多種因素影響,9月份全省工業生產增幅、產銷率無論是環比,還是同比,均呈回落態勢。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增幅比8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月回落2.8個百分點。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比1—8月回落0.1個百分點。

房地產開發投資逐步回落,商品房銷售面積繼續下降。前三季度,全省房地產開發累計完成投資603.89億元,增長26.3%,增幅比1—8月回落2.6個百分點,比二季度回落3.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5.9個百分點;其中住宅完成投資451.42億元,增長34.0%,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4.7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全省商品房銷售面積1178.96萬平方米,下降16.4%,增幅同比回落38.7個百分點,比1—8月回落4.9個百分點,其中商品住宅銷售1110.48萬平方米,下降17.2%,增幅同比回落40.6個百分點,比1—8月回落4.8個百分點。實現商品房銷售額390.56億元,下降9.2%,增幅同比回落47.3個百分點;商品住宅銷售額357.25億元,下降9.3%,增幅同比回落53.2個百分點。由於商品房銷售趨緩,商品房空置面積增加。前三季度,全省房屋空置面積263.41萬平米,增長38.5%,其中住宅空置170.70萬平米,增長39.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9.3個百分點。

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幅逐步回落。前三季度,全省地方財政總收入累計完成1033.12億元,增長24.2%,比1-8月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累計完成532.13億元,增長23.2%,比1-8月回落1.1個百分點。

(二)農業基礎地位仍顯薄弱

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今年初的特大雪災,在我省的發生雖然沒有南方其他省嚴重,但對夏收作物特別是油菜、蔬菜生產帶來了較大影響,直接造成油菜單產和蔬菜產量的減產,同時局部地區上半年暴雨、龍卷風、冰雹災害也時有發生,雖然我省大江大河水利治理有了明顯改善,但小型農田水利依然脆弱,對農業的影響不可忽視。

農資價格的漲幅過快使農業生產成本不斷攀升。由於農資價格的全面上漲,農業生產成本急劇攀升,前三季度全省農產品生產價格同比上升27.1%,雖然農產品價格高位運行,但農業比較效益已經出現下降趨勢。農資價格的急劇上升,提高了生產成本,增加了農民支出,抵消了政策實惠,也挫傷了農民積極性,有的農民只好減少對農業的投入,甚至出現棄耕。

生豬價格逐漸回落,生豬農戶散養熱情不高。從今年5月開始生豬價格已經開始逐漸回落,但生產成本居高不下,養豬利潤不斷縮小,生產者信心已經受到影響,四季度將是生豬出欄的高峰期,如果生豬價格繼續下跌到12元/公斤以下,豬糧比價跌破盈虧點,勢必造成生豬生產的急劇滑坡,再次陷入暴起暴落的惡性循環,其產生的影響一是政府的公信力受到質疑。二是明年生豬生產可能出現倒退。三是規模養殖受到沖擊,散養農戶依然熱情不高。四是農民增收壓力加大。五是市場肉價再次攀升,直接影響城鄉居民生活。

(三)兩項資金佔用逐月上升,虧損企業虧損額升幅加快

受國內外經濟增長放緩、銀行緊縮銀根等多種因素影響,全省工業「兩項資金」佔用增長較快,且增幅逐月擴大。1—8月規模以上工業「兩項資金」為1658.42億元,同比增長26.3%,增幅分別比1—2月、1—5月加快8.9個和6.1個百分點。其中應收帳款凈額為1022.94億元,增長26.2%,增幅分別比1—2月、1—5月加快9.9個和8.6個百分點;產成品為635.48億元,增長26.4%,增幅分別比1—2月、1—5月加快6.9個和1.6個百分點。

截止8月底,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1842家發生虧損,虧損面為18.1%。1—8月虧損企業虧損額為89.74億元,同比增長2.0倍,而上年同期虧損額下降47.1%。與1—2月、1—5月升幅相比,1—8月虧損額升幅分別上升129.9個和67.6個百分點。

與全國相比,1—8月虧損企業虧損額佔全國2.6%,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居全國位次由上年同期第18位上升到第17位。虧損額增幅高於全國37.7個百分點,增幅居全國第13位。

(四)新開工投資大項目不足

前三季度,全省新開工項目8890個,同比增長23.5%,其中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338個,同比減少65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2432.40億元,同比增長14.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9.3個百分點。全省新開工項目平均規模2736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14萬元,同比下降7.3%。

(五)企業景氣下降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形勢的急劇變化,宏觀經濟形勢錯綜復雜,經濟不確定因素的連續累積爆發使企業的發展受到直接影響。據調查,前三季度全省企業家信心指數和企業景氣指數雙雙下降,其中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24.6,為2006年以來的新低,同比和環比分別下降18.0和9.2點;企業景氣指數為129.0,為2007年以來的新低,同比和環比分別下降7.2和4.4點。

三、全年經濟走勢預測

展望全年,全省經濟發展仍然面臨較多的不確定性因素。一是世界經濟形勢急劇變化,美國次貸危機不斷惡化,影響日益加深,對世界金融市場形成強烈的沖擊,全球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世界各股票市場一路狂跌,各國紛紛採取了救市措施,但目前效果甚微,國際經濟增長逐步放緩已成定局。國際經濟組織多次調低了世界和主要國家的經濟增長預期值。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經把世界經濟增長率由1月份預計的4.1%調整到了9月份的3.9%;世界銀行把世界經濟增長率由1月份預計的3.3%調整到了6月份的2.7%;英國共識公司把世界經濟增長率由2月份預計的3.2%調整到了9月份的2.9%。二是國內包括中部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基調未變,但世界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不容忽視,深、滬兩地股票市場也是跌跌不休,國家應對世界金融危機的措施也在不斷的推出,如降低存貸款利率和銀行存款准備金率,單邊收取證券交易印花稅,鼓勵國有企業回購股票等。三是省內各地競相發展的勢頭未變。綜合判斷,四季度湖北經濟還將會延續前三季度以來的良好發展態勢,平穩較快增長仍是整體經濟發展的主基調。

據預測,全年全省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速度分別為:

GDP:三次產業生產形勢比較穩定,三大需求增勢比較穩健,雖然三季度部分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有所回落,但整體經濟的基本格局沒有大的變化。預計全年GDP增長14%以上。

農業增加值及糧食產量:預計全年農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糧食總產量增長1.6%左右。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調整,刺激經濟發展的積極因素發揮效用,以及國際原油價格高位回落,全省工業生產仍在高位保持平穩增長,經濟效益進一步改善,資金供應會有所好轉,要素制約會有所緩解。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3.3%左右。

固定資產投資:根據各種支撐條件和投資增長的規律,初步判斷今年全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仍會保持25%左右的增長。

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當前,我省消費市場面臨著較好的發展機遇,整個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態勢,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仍然比較強勁。全省消費品市場保持較快發展勢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不斷增強。城鄉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消費升級的加速,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不斷增強居民即期消費,帶薪休假、假日經濟效應開始顯現以及物價保持高位運行,財政收入和支出的穩步增長都將推動消費進一步發展。預計下一階段名義消費增長將呈現持續升溫之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速度有望高於上年增長速度,約在23%左右,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有所提高。

城鄉居民收入:預計名義增長均在15%左右。

CPI:預計控制在6.5%左右。

『柒』 GDP統計的的三個指標是什麼

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前三季度國民經濟主要數據指標,初步測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32069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9.7%,二季度增長9.5%,三季度增長9.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0340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154795億元,增長10.8%;第三產業增加值135557億元,增長9.0%。從環比看,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3%。

一、農業生產形勢良好。全國夏糧產量12627萬噸,比上年增產312萬噸,增長2.5%。早稻產量3276萬噸,比上年增產143萬噸,增長4.5%。秋糧可望再獲豐收,全年糧食產量將會超過去年。前三季度,豬牛羊禽肉產量5453萬噸,同比增長0.2%,其中豬肉產量3568萬噸,下降0.6%。

二、工業生產平穩增長。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4.2%,比上半年回落0.1個百分點。分登記注冊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4%;集體企業增長9.6%;股份制企業增長16.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10.9%。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6%,輕工業增長13.1%。分行業看,39個大類行業增加值全部實現同比增長。分地區看,東部地區增加值同比增長12.2%,中部地區增長18.3%,西部地區增長17.1%。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97.9%,與上年同期持平。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8%,環比增長1.2%。

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32281億元,同比增長28.2%。在39個大類行業中,38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1個行業利潤同比下降。1-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成本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85.1%,比上半年提高0.3個百分點。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9%。

三、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12274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4.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6.9%),比上半年回落0.7個百分點。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73481億元,增長12.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5.5%,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6.9%,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3.4%。分地區看,東部地區投資同比增長22.3%,中部地區增長29.9%,西部地區增長29.5%。

前三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44225億元,同比增長32.0%,比上半年回落0.9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31788億元,增長35.2%。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7128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2.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12.1%。前三季度,房地產開發企業本年資金來源61947億元,同比增長22.7%。9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為100.41。

四、市場銷售平穩。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081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7.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3%),比上半年加快0.2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消費品零售額60165億元,增長23.5%。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13265億元,同比增長17.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7546億元,增長16.4%。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14737億元,同比增長16.5%;商品零售116074億元,增長17.0%。在商品零售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商品零售額55607億元,同比增長24.3%。其中,汽車類增長16.0%,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9個百分點;傢具類增長31.4%,回落7.0個百分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20.5%,回落7.6個百分點。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7.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0%),環比增長1.35%。

五、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加。前三季度,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17886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1元,同比名義增長13.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8%。在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中,工資性收入同比增長11.9%,轉移性收入增長11.2%,經營凈收入增長30.4%,財產性收入增長23.4%。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5875元,同比名義增長20.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3.6%。其中,工資性收入同比增長21.9%,家庭經營收入增長20.4%,財產性收入增長6.2%,轉移性收入增長22.0%。

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更趨復雜,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有所增加。下階段宏觀調控既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又要增強政策的前瞻性、針對性和靈活性,進一步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更加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捌』 當期中國宏觀經濟形勢

一、經濟增長持續回升,經濟主體信心日益加強
三季度GDP同比增長8.9%,增速比上季回升1.0個百分點;前三季度累計增長7.7%,比上半年高0.6個百分點。季節調整①後,GDP環比折年率為8.7%,繼續保持強勁增長。
經濟增長的持續回升,伴隨著市場信心的恢復。人民銀行景氣調查顯示,三季度企業家信心指數為75.4%,比上季高7個百分點,比去年四季度最低值(60.9%)回升14.5個百分點;銀行家信心指數為55.4%,較上季大幅回升15.4個百分點。
二、工業生產增速快速提升,製造業景氣指數穩步上行
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4%,比一季度5.1%和二季度9.1%的增速分別提高7.3和3.3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增長13.9%。剔除季節因素後,工業增加值季環比增速為3.7%,高於上年四季度-1.3%的環比增速,增長態勢強勁。
反映工業生產活躍程度的發電量和用電量增長加快。9月份,發電量當月同比增長9.6%,較去年同月高6.2個百分點,這是自去年6月份發電量增長下滑以來,當月同比增長率連續兩月超過去年同期水平。9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0.1%,增長率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首次達到兩位數。
重工業生產增長超過輕工業的差距擴大,預示經濟增長速度將進一步提升。重工業增加值增速從今年6月開始超過輕工業,7-9月,重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快於輕工業2.1、3.4和3個百分點。
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持續回升。9月份,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4.3%,比上月回升0.3個百分點。PMI在2008年11月探底後一路回升,目前已連續回升了10個月,並且連續7個月運行在50%以上。
三、國內需求穩步走高,進出口持續改善
投資高位運行。三季度當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3.2%,實際增長41.4%,比上年同期高22.9個百分點。剔除季節因素後,三季度投資季環比增長率為3.9%,增速比上季有所降低。
1-9月,城鎮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83%,增幅比1-8月高1.3個百分點;地方項目投資同比增長34.9%,增速比1-8月加快0.7個百分點。
消費繼續穩步增長。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長15.1%,比去年同期回落6.9個百分點;實際增長17.0%,比去年同期加快2.8個百分點,再創歷史新高。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實際增速為17.7%,比去年同期加快1.3個百分點;季節調整後環比增速為4.2%,比上季提高1.4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提高5.0個百分點。
出口環比轉正,進口環比高位回落。三季度出口同比增長-20.3%,增速比上季回升3.1個百分點,進口同比增長-11.9%,增速比上季回升8.6個百分點,當季貿易順差392.8億美元,比上季增加45.1億美元。季節調整後,三季度出口和進口季環比分別為1.5%和9.7%,出口環比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首次出現正增長,進口環比保持增長。
從商品結構看,勞動密集型產品②出口增速明顯高於總體出口增速。9月份,勞動密集型產品同比增長-6.3%,環比增長5.8%,分別比上月高7.7和10.1個百分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同比增速比總體出口增速高8.9個百分點比。
四、物價同比降幅觸底回升,環比上漲
三季度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1.3%,較上季收窄0.2個百分點,環比與上季持平,其中,9月當月CPI同比下降0.8%,環比上升0.4%。二季度成為CPI本輪下行走勢的底部。三季度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降幅為7.7%,比二季度加深0.5個百分點,據人民銀行測算,環比上漲1.9%,其中,9月份同比下降0.7%,環比上漲0.6%,三季度成為PPI本輪下行走勢的底部。
8、9月份人民銀行監測的企業商品價格(CGPI)降幅持續收窄。9月份CGPI價格同比下降5.9%,降幅較上月收窄1.2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4%。其中,投資品和消費品價格同比分別下降7.6%和1.9%,環比分別上漲0.12%和0.14%。三季度CGPI同比下降7.0%,降幅較上季收窄0.6個百分點,環比上漲1.3%。
五、企業利潤狀況持續改善,財政收入大幅增長
今年以來,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降幅持續收窄。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的企業)實現利潤16747億元,同比增長-10.61%,較去年同期19.39%的增速低30個百分點,但較今年前2和5個月的增速分別高26.66和12.24個百分點。
人民銀行5000戶企業景氣調查顯示,三季度企業盈利指數為53.8%,在上季回升5.2百分點後再次上升3個百分點;同時,企業家預計四季度企業盈利指數為54.7%,較上季回升1.7個百分點。
9月份,由於稅收收入的大幅增長及非稅收入的繼續較快增長,促使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33.0%,增速比上月降低3.1個百分點,但仍高於1-8月累計同比增速30.4個百分點;全國財政支出同比增長32.9%,增速比上月提高15.5個百分點。1-9月累計,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5.3%,增速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20.5個百分點;全國財政支出同比增長24.1%,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4個百分點;收支相抵,1-9月全國財政收大於支6316.1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6202.6億元,財政收支壓力未得到明顯緩解。
六、貨幣供應量繼續保持高位增長,信貸投放總體寬松
9月末狹義貨幣M1和廣義貨幣M2增速分別為29.5%和29.3%,分別比上月末高1.8和0.8個百分點,比上年末上升20.4和11.5個百分點。目前,M1和M2已經分別連續3個月和7個月在25%增速以上運行。值得關注的是,9月份M1增速高出M2約0.2個百分點,為2008年5月份以來首次。
消除季節因素後,9月份M1和M2環比折年率分別為8.3%和22.7%,M1比上月末下降17個百分點,M2比上月末上升17.2個百分點,廣義貨幣M2增速加快的態勢尤為明顯。
今年以來,貸款持續大量投放。前9個月新增人民幣貸款8.67萬億元,同比多增5.19萬億元,其中9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5167億元。9月末人民幣各項貸款同比增長34.2%,增速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三季度當季新增貸款1.30萬億元。
未來經濟發展趨勢與預測
(一)經濟增長趨勢
未來經濟增長將繼續朝著企穩向好的方向發展。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監測的經濟景氣指數表明,目前工業增加值的一致合成指數、先行合成指數都已經觸底回升。人民銀行企業家問卷也顯示,三季度宏觀經濟熱度指數為39.9%,較上季上升5.3個百分點,是自今年一季度達到谷底後連續第二個季度回升;宏觀經濟熱度預期指數為42.6%,較上季上升4.4個百分點。三季度企業經營景氣指數比上季上升2.1個百分點至58.1%,是自去年三季度以來連續第二個季度上升。
投資方面,企業投資意願繼續上升。三季度企業固定資產、設備和土建投資指數分別為50.4%、49.8%和47.7%,比上季回升2.1、2和1.4個百分點。
消費方面,三季度人民銀行儲戶問卷調查顯示,居民消費意願略有增長,居民投資意願不斷攀升,儲蓄意願有所回落。居民儲蓄動機以預防性為主。
外貿方面,三季度進出口企業問卷調查顯示,企業進出口狀況回升,企業未來信心繼續增強。
預計,2009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長將繼續回升,GDP全年增速將超過8%。
(二)物價變動趨勢
從物價景氣指數看,人民銀行測算的CPI一致合成指數仍處於下降階段,但降幅趨緩,呈現出觸底跡象;從先行合成指數看,未來CPI價格將在今年底觸底後開始回升。
2009年三季度人民銀行監測的5000戶工業企業產品銷售價格景氣指數繼續上升,從二季度的45.6%上升至48.8%;人民銀行三季度儲戶問卷調查顯示,當季對未來物價預期指數達到66.7%,已經連續第三個季度上升,居民通脹預期持續加強。
(三)貨幣信貸變動趨勢
從信貸投放趨勢看,由於前期已經開工的項目仍需較大規模的信貸資金維持,加之房地產投資升溫,貸款需求仍將保持平穩。結構上,中長期貸款會繼續明顯多增,票據融資將繼續減少,中小企業貸款和"三農"(農業、農村和農戶)貸款將延續三季度的發展態勢,進一步增長。

『玖』 為何感覺現在經濟形勢越來越差

因為艱難的產業轉型和升級過程,雖然艱難,但這道坎非邁不可,不淘汰嚴重產能過剩的三高產業,中國經濟未來形勢會更悲觀。
拓展資料:
我國的經濟形勢是什麼?
1.經濟增長進入新一輪上升期。2002年1—3季度,盡管受到非典的沖擊,GDP增長率仍然達到了8.5%。預計4季度經濟增長率會繼續提高,運用月度宏觀經濟計量分析模型預測,全年GDP增長率可以達到8.6%。這表明從2002年開始,我國GDP增長率已經穩定在8%以上,經濟運行正處於新一輪周期的上升期。
2.支柱行業增勢強勁,重化工業化特徵日益明顯。前三季度,電子通信設備製造、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交通運輸設備製造、冶金工業和化學工業等支柱工業實現快速增長,對整個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7%。重工業增速明顯快於輕工業,重工業增加值增長18.4%,輕工業增加值增長13.9%,重工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64.37%,比2002年全年水平(60.95%)提高3.42個百分點。1998年以來重工業增長相對於輕工業增長有加速趨勢,重工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不斷提高,今年這一比重的提高幅度更大,說明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一輪重化工業化時期。這一輪重化工業化主要是由工業支柱產業和房地產業快速增長拉動的,與消費結構升級密切相關,具有較強的市場內生機制,將成為未來10年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主要支撐力量。
3.投資高速增長,消費結構保持升級勢頭。1—3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0.5%,增幅提高8.7個百分點。投資高增長,主要受重化工業化趨勢和民間投資日趨活躍等因素的拉動。消費增幅受非典影響一度降低,但前三季度累計增長率達到8.6%,同比僅下降0.1個百分點,已經恢復到正常的增長水平,可以認為消費繼續保持了較高水平的穩定增長。盡管有非典沖擊,但消費結構升級態勢比較明顯,1—3季度,建築及裝潢材料類零售額同比增長46.6%,汽車類零售額同比增長77.5%,通信器材類零售額同比增長74%,住、行等方面新的消費熱點持續升溫。
4.對外貿易增勢強勁,貿易摩擦存在隱憂。1—3季度,出口同比增長32.2%,增幅提高12.9個百分點,持續保持高增長態勢。進口同比增長40.5%,加快23.3個百分點,因此貿易順差比上年同期減少(凈出口91億美元,同比減少109億美元)。分國別和地區看,對美國和部分歐洲國家的出口順差持續增加;而對日本、韓國和我國台灣省的出口逆差則持續擴大。由於美歐是我國主要出口市場,順差擴大勢必加劇貿易摩擦,我國面臨的反傾銷壓力不斷加大。近年來日本、韓國和我國台灣省對美歐出口的一些產品陸續轉移到中國大陸設廠,是我國對美歐順差擴大的重要原因。
5.總量矛盾緩解,某些能源、原材料供應出現缺口。隨著國內市場活躍和出口增長加快,我國總需求不足的矛盾逐步緩解。物價指數由負轉正,1—3季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比上年同期提高0.7%;生產資料價格上升4.5%,但逐季度回穩(分別為4.6%、4.7%、4%)。電力、煤炭、鋼鐵、石化、有色金屬等產品供給出現缺口,不少省市被迫限制用電,一些原材料價格上漲較多。目前這些產品的供給正在迅速增加,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態勢已經趨緩。總體看,物價仍然保持在低水平,需求約束普遍存在,大多數產品的市場競爭仍比較激烈。
6.糧食產量持續下降,供求關系並未逆轉。據有關統計,今年糧食產量可能低於9000億斤,也低於全年的糧食需求量。在連續幾年的減產以後,當前市場糧價出現恢復性提高,但是預計糧價以及食品價格不會長時間、大幅度上漲。
7.貨幣供應和信貸投放持續高增長,外匯儲備大量增加。9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同比增長20.7%;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較年初增加了2.47萬億元,同比多增1.12萬億元。外匯儲備達到3839億美元,較年初增加975億美元,同比多增562億美元。

閱讀全文

與輕工業前三季度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賓士汽車圖標off是什麼意思 瀏覽:241
汽車加油口蓋咔咔響是什麼問題 瀏覽:547
氫能源汽車加氣一次多少公里 瀏覽:292
汽車自動啟停關閉電瓶能用多久 瀏覽:890
寶馬認證都有哪些 瀏覽:287
寶馬自帶qq怎麼登錄 瀏覽:121
汽車起步慢怎麼回事 瀏覽:319
工業雙氧水固體叫什麼 瀏覽:379
80年汽車當時賣多少 瀏覽:545
工業企業如何結轉水費電費 瀏覽:713
賓士威霆沒電怎麼解除檔位 瀏覽:303
寶馬漏機油怎麼回事 瀏覽:995
奧迪a6l價格多少錢一輛 瀏覽:525
女生買雅閣和寶馬1系選哪個 瀏覽:251
汽車le開頭的車是什麼車 瀏覽:332
寶馬新款7系霧燈框怎麼拆 瀏覽:456
奧迪a6翻毛皮臟了怎麼辦 瀏覽:634
阻燃劑主要應用於哪些工業領域 瀏覽:474
寶馬5系標軸隔音怎麼樣 瀏覽:473
10月1日過後長春汽車銷量如何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