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為何出現「去工業化」的現象
政治行為驅動經濟增長的兩個階段
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之所以出現了10%以上的經濟增長,主要是那一時代中國的發展是大多數人的發展,譬如鄉鎮企業遍地開花,而90年代中期以後,中國的發展便進入了少數人的發展時期。關鍵是這一時期中國內部的生產力受到了外來力量的沖擊,90年代中期之後,鄉鎮企業大批倒閉,在外部的商品的競爭下紛紛退出歷史舞台,由此導致中國第一階段韻工業化運動宣布告終。隨之而來的是外資的大批湧入,進一步抑制內部傳統工業,城市的傳統工業國有企業也紛紛垮台,在這種毫無保護的發展下,只是沿海一部分地區發展發達起來了,內陸一大片遭到抑制,因此,90年代後期經濟速度上不去便是自然的。在這種情況下,政府不是調整非均衡發展的戰略和歧視性的國內政策,而是採取財政手段和借用外資來繼續維持增速,繼續向發達地區傾斜資源,繼續實施優惠外商優惠富人政策,其結果,一方面使社會的鴻溝越拉越大,一方面使工業化過程和產業結構出現畸形。發生裂變。
與正常的市場經濟相比,中國近年來8%的超高臨界增長率可以說是一種「強制型增長」。所謂的「強制」是指這種增長有著非經濟的驅動力和保障條件,是政府驅動型的經濟增長。計劃經濟體制下也存在「強制型增長」,但那時的執行機制不同。在計劃經濟時代,「強制型增長」通過經濟計劃指標韻下達、執行、考核來實現。那時執行計劃指標主要還是經濟行為,各級官員的升遷更多地與政治上的「正確性」掛鉤,而較少與超額完成經濟計劃指標的百分比掛鉤。但在今天,政績的指標已完全以經濟成就為主。其結果,「強制型增長」的實現機制更強了。
當然,這種對GDP的追求自改革開放以來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依靠內部力量,這是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的主要做法,主要是靠國家銀行貸款,結果貨幣發行多了,在80年代下半期和90年代上半期先後出現了兩次高通貨膨脹,銀行也出現了大量的呆帳壞帳,於是經濟速度不得不放慢了下來。第二階段是90年代後半期至今,主要方法是依靠外資,讓外資來拉動中國經濟。反正不管用什麼方法,不管用誰的錢,只要能把經濟增速達到高速度就行。
這種間接推動增長的方法與市場經濟國家政府的經濟政策一樣都是為了刺激需求;但兩者也有一個重要的區別,那就是市場經濟國家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只是著眼於具體的計劃或項目,而中國近幾年的積極財政政策卻以達到鎖定的8%經濟增長率為目標,財政性投資的必要數量往往是根據實現預設經濟增長目標而倒算出來的。
無論是用直接還是間接的手段來推動經濟增長,這種驅動機制都有一個重要特點,即追求速效,而忽視增長的長期效果,不願意努力解決對短期內的增長無效或有負效果、但能夠提升長期增長潛力的關鍵性問題。其結果是,雖然短期內的經濟增長目標兌現了,但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很可能會採取竭澤而漁之類的措施,或者過多過早地耗盡了可供未來使用的資源(例如財政過量發行國債),或者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以及無效使用,或者硬性製造出某些不真實的「需求熱點」(如「假日經濟」、「教育產業化」)。這樣的經濟增長路徑往往不一定真對經濟發展有利,甚至可能損害未來的經濟發展潛力。特別是這種不擇手段追求速度的做法已經給中國的工業化發展和產業結構帶來了嚴重的扭曲。
經濟增長方式對經濟結構變化的影響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其經濟現代化不可能繞過工業化階段。在中國,高科技產業的出現實際上也無法代替工業化的功能,當農村人口仍然占總人口70%以上時尤其如此。對於許多中國農民來說,高科技是一種奢侈,落後國家的工業化必須從低科技人手。如果一上來就搞高科技,那就無疑將一大批人與工業化進程割斷。中國的鄉鎮企業之所以未能很好地延續,主要是在這種錯誤的「高科技」趕超戰略影響下,以及沿海外來工業的沖擊,失去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另外,中國的鄉鎮企業之所以難以得以延續,體制的弊端也是一大原因。計劃經濟下的城鄉二元分割得不到打破,不平等的國民待遇和傳統的身份桎梏束縛了鄉鎮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在這種制度環境和政策環境下,中國內生的工業化運動不能不遭到夭折。
在這種情況下,一大批已經進入工業化的農民再次退出工業化的進程。自1997年以來中國農村的經濟形勢每況愈下,農民務農已入不敷出,從1997年到2000年農民收入增長幅度連續4年下降。這說明失去工業化支撐的農業已不可能再帶動經濟增長了。
於是,中國的一些學者針對農村經濟嚴重蕭條的局面提出要加快城市化建設的步伐,以盡快轉移更多的富餘農村勞動力到非農產業。但他們很少提及,在發展中國家城市化建設的前提是城市工業和以此為依託的第三產業的順利發展。沒有工業化方面的長足進展,第三產業的生長空間是有限的,農民進了城也難以維生。
不少學者強調,國民經濟中非國有部門的比重已大大超過國有部門的比重。似乎只要非國有部門取代國有部門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力,中國的經濟發展就自然而然地走上了暢通無阻的大道。實際上所有制方面的變化本身根本說明不了產業結構是否進步了。
一個國家的工業結構和產品構成如何,只需看一下這個國家的社會結構就可以知道。只要這個國家是一個城鄉二元結構的社會。這個國家的工業結構必然產生極大的分化,其產品結構也分為富人型和窮人型。中國的工業化進程也必然受這種社會結構影響,一部分產業結構在提升,另一部分在弱化。適應大眾化發展的工業結構在弱化,適應少數「城市人」發展的工業結構在強化。這就是中國工業發展不均衡的主要表現。
大量引進外資恰恰抑制了中國的工業化
有研究指出:在中國由於引資工作多在政府的干預下進行,政府和企業行為的短期化在引資中就表現為重表面而輕實質,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嚴重不足。中國用於消化吸收引進技術的資金只佔技術引進資金的三分之一,而日本和韓國的情況正好相反,用於消化吸收的資金三倍於技術引進的資金。對於許多地方政府來說,引進外資的目標日益模糊,甚至引資本身成了目的,從而造成「為開放而開放,為引資而引資」的局面。中國不少企業未能通過合資消化吸收先進技術,無法逐步形成自主研製開發能力。
這種「外資替代效應」還意味著中國經濟正在形成對外資的過分依賴。由於本國正規製造業的萎縮趨勢非常明顯,如果今後引進外資的速度放隉,中國將出現工業化程度下降的「去工業化」態勢,這對一個失業壓力極其沉重的發展中國家來說是相當危險的。
第二個「替代效應」是指工業增長中出現了本國的正規製造業被技術簡單、規模很小的非正規工業生產活動所替代的「弱質替代強質」現象。任何處於工業化進程中的發展中國家非正規工業生產活動都會呈現蓬勃活躍的局面,但正常情況下這些非正規工業生產活動主要是正規製造業的補充和配角,它不可能獨立支撐經濟現代化。而中國的情形卻是「主角」被「配角」替代了,原本應該是「主角」的正規製造業變成了工業增長的「配角」。以經濟增長率較高的1996年和1997年為例,1996年本國的正規製造業和非正規工業的增加值比上年增加了3798億元,其中本國正規製造業的貢獻佔四成,非正規工業的貢獻佔六成;1997年本國的正規製造業和非正規工業的增加值比上年增加了20lO億元,其中本國正規製造業的貢獻只佔四分之一,非正規工業卻佔四分之三,盡管這數字不太准確,因為非正規工業的統計中含有更多的水分。
撥苗助長式的非均衡經濟發展隱患無窮
中國雖然盡力將經濟增長率維持在接近工業損益平衡點的臨界狀態,可是倚重土木工程投資來支撐的增長對整體經濟的推動力是偏倚而虛軟的。這樣的投資主要產生的是對原材料能源的需求,而對製造業的刺激相對微弱,無法帶動工業化。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投資結構不但不能改善產業結構的現狀,反而強化了目前的結構性弊病,在增加城市就業和提高多數人收入等方面幾乎無能為力。
在中國,盡管大規模的土木工程建設改善了城市的外觀,在外資的推動下沿海若干大都市和郊區也形成了局部「繁榮」,占人口百分之幾的少數階層開始享受接近發達國家的生活消費水平,但工業化徘徊不前同時伴隨著「弱質化」,再加上農村凋敝,農業的微弱增長不能使農民增加收入,於是中國就出現了經濟增長率「堅守」7%一8%這條「底線」,而失業率居高不下,就業者的平均工資呈下降態勢,消費需求持續萎縮,價格年年走低的經濟格局。這就是經濟增長與大多數社會成員的生活狀況脫節現象的真正原因。
在工業化進程畸形發展並呈現一部分「強質化」一部分「弱質化」特徵的狀態下,中國的現代化實際上步履蹣跚,少數都市中出現的現代化生活也缺乏穩固的基礎。這樣的經濟結構無法滿足多數社會成員今後向上流動的需要。如此格局或許可以支撐現存的少數階層的富裕生活。但卻難以提升大多數社會成員的經濟社會地位。一個日益兩極分化的社會之再生產過程在中國不僅有其政治氛圍,而且在產業結構方面也已基本成型。經濟增長如果不能有效地改善經濟結構,它將越來越成為一種「符號」。要深刻認識中國的經濟狀況,就有必要透過增長率的「符號」意義,發現決定大多數國民的經濟社會地位之趨勢性規律。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程曉農
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軍
『貳』 去工業化真的是正確的嗎
首先,我要告訴你,工業化可以,但是市場能否消費掉你的產品才是最關鍵的。
一味的工業化,產品如果消費不了,你的資金如何流動,庫存增加。全部是本國人民埋單嗎?
工業化最好要按照市場大小來,現在美國打起貿易戰,市場減少,所有東西都會減少,不是你滿腔熱血就能把市場打開的。按市場規律來吧!不然會造成什麼後果,估計人民承受不了
『叄』 工業化會給環境帶來什麼影響該如何解決
一、影響
1、生態環境的破壞
生態資源包括太陽能、水、土攫等. 以水資源破壞為例.地球表團總水量達13 億立方米,淡水只佔3 % ,人類直接可利用的淡水不到總量的1%. 由於捕市大型工業的發展中無計劃開采地下水及生產、生活中對地上水的大量流費, 全世界各大緘市的地下水位曾遍下降,
二、礦物資源的破壞
礦物資源也稱非再生資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氣和其它各種礦藏.地球上這些資頓的儲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僅可供人類享受幾個世紀。但是,由於分布不均和人類對這些礦物資源進行掠奪性的開發及揮霍,造成了能摞危機,
有些礦物資摞已接近枯渴.能摞危機是當今世界各國所面臨的一個巨大問題,因此必須採取綜合性措施,合理地開發和利用礦物資摞,才能充分發揮有限資驚的最大效能,這樣也可減少污染。
三、環境污染
人類與環境的一個關鍵性問題是人的生產和消費活動對環撞造成的灣巢.由於工業生產的發展,煤、石洶、天然氣等能源物質的大量使用,使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液、廢渣〈通常所說的三廢〉急劇增加。
目前人工合成的有帆物多達鼓百種,其中包括農商、化阻。這些物質被摞雷不斷地施放到環境中,未經科學處理,日積月罩最終跑過了生態系統的自目』能力,從而造成環境污染,破壞生態平衡.環境污染涉及多個方面,如大氣、土穰、水、嘖聲、食物等
二、防治舉措
1、淘汰和關閉一批技術落後、污染嚴重、浪費資源的企業。「九五」(1996-2000年)期間,國家關閉8.4萬家嚴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小企業。
2、開展循環經濟實踐。
一是實行清潔生產,在企業生產的源頭和全過程充分利用資源,使廢物最小化、資源化、無害化,逐步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促進產品生態設計。
二是在工業集中地區積極發展生態工業,使上游企業的廢物成為下游企業的原料,延長生產鏈條,做到廢物產生量最小,實現「零排放」,並建設生態工業區,實現區域或企業群的資源最有效利用。
3、積極防範突發環境事件。2005年中國政府制定了《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對突發環境事件信息接收、報告、處理、統計分析,以及預警信息監控、信息發布等提出明確要求。
4、工業危險廢物實行全過程管理制度。2003年,國家開始實施《全國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規劃》 ,強化了工業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經營許可證等各項制度
(3)如何避免去工業化擴展閱讀
危害
1、工業生產中排放大量未經處理的水、氣、渣等有害廢物,會嚴重地破壞農業的生態平衡和自然資源,對農業生產的發展造成極大的危害;
2、工業「三廢」對工業生產本身的危害也很嚴重,有毒的污染物質會腐蝕管道,損壞設備,影響廠房等的使用壽命;
3、環境污染,公害泛濫,直接危害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
4、有些污染不容易發現,發現以後造成的危害已經很嚴重。
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1、工業布局合理:工廠不宜過分集中,以減少一個地區內污染物的排放量。
2、區域採暖和集中供熱:用設立在郊外的幾個大的、具有高效率除塵設備的熱電廠代替千家萬戶的爐灶,以消除煤煙。
3、減少交通廢氣的污染:改進發動機的燃燒設計和提高汽油的燃燒質量,使油得到充分的燃燒。
4、改變燃料構成:實行燃煤向燃氣的轉化,同時加緊研究和開辟其它新的能源,如太陽能、氫燃料、地熱資源等。
5、綠化造林:茂密的叢林能降低風速,使空氣中攜帶的大粒灰塵下降,樹葉表面粗糙不平,能吸附大量飄塵。
『肆』 去工業化的教訓
歐債危機長期化
張其佐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歐債危機正從外圍向核心國家蔓延,金融風險從主權國家向商業銀行蔓延,歐元區經濟已從低速增長行至衰退邊緣並可能向再次衰退蔓延。
張其佐認為,導致歐債危機長期化的根源在於高福利體制、財政不統一等歐元區體制的系統性因素風險。必須解決好削減高福利,發行統一歐元債券,建立統一財政聯盟,實現經濟結構平衡,建立統一的主權聯盟國家等系統風險,否則歐債危機將會持續發酵趨於長期化。
中國要防止「去工業化」
談到中國經濟的發展, 張其佐認為,中國仍處於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加快發展時期。在加快城鎮化的同時,要吸取歐美金融危機的教訓,防止「去工業化」或「實業空心化」。
「西方國家虛擬經濟過度膨脹,脫離了以工業製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這是2008年爆發的世界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一個主要原因。」張其佐說,美歐等國長期重消費輕生產,「去工業化」現象比較嚴重,製造業嚴重萎縮,導致實體經濟「空心化」。
張其佐認為,根據經濟周期發展的必然規律,隨著危機倒閉機制,新一輪科技產業革命即將來臨。中國還沒有完全實現工業化,應深思歐美教訓,加快轉型升級,擺脫傳統工業化、傳統重化工業和傳統製造業發展模式的問題,走出一條以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的現代工業化道路 。
『伍』 如何反駁「中國應全面去工業化」的觀點
從現在我們社會的結構就可以看出來,去工業化其實是大勢所趨。
工業化給整個社會帶來的問題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現在對於這些問題進行治理也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明顯,未來勞動人口總數會明顯下降,加之網路的迅速發展,實體經濟會逐漸萎縮。而由於人口結構的老齡化,對服務業的需求會不斷增加。
可以看到最近的一個行業趨勢,我想也是有目共睹的,那就是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共享經濟與人工智慧這些概念已經被提了出來,這些年發展起來的快遞行業,老年公寓,旅遊業都表明了這一趨勢,而煤炭,鋼鐵行業都很不理想。然而,這些產業依然是需要存在的,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依然離不開工業。社會的穩定發展,是需要各種產業均衡存在的,在經濟轉型時期,是會需要調整一些產業升級或者轉向。但絕不是全盤放棄,一方面這種轉型會帶來許多社會問題,這一點可以從2000年前後國企改制經歷獲得經驗。
總結
綜上所述,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辯證的來看待。
『陸』 工業化建築怎麼避免千篇一律
優點一:舒適。工業化建築具有熱惰性特點,無論在熱帶還是寒冷地區,均能保持恆定室內溫度;同時,混凝土材料特性有較好隔音效果。
優點二:速度。工業化生產意味著,一棟摩天大樓地基尚未開挖時,大樓的頂部就已經在工廠生產好了。現代化的建築方式要求開工部分的原材料能及時供應。預制混凝土建築工地現場,施工不僅更快,得益於施工平台的迅速搭建而更加安全。
優點三:安全。每個人都知道,混凝土無法燃燒,工業化建築本身具有防火性。在室內物品著火的情況下,工業化建築可以防止大火蔓延,無法引燃臨近建築。工業化建築結構穩固,著火後下,可以支撐更長時間。工業化建築堅固耐用,能有效抗震抗爆,承受地震和水災等自然災害影響。
優點四:多樣性。預制混凝土構件在工廠生產線上製造,可根據需求,調整構件表面顏色、外表裝飾和整體形態。預制混凝土構件生產需開模,設計師們可以設計不同模型,復制 並打造傳統經典建築細節比如羅馬柱等,還能推出仿石頭外立面。預制混凝土行業整合相關產業能力強,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的產品顏色,達到最佳視覺效果。
優點五:健康。室內空氣質量是人們的健康殺手之一。工業化建築能做到全生命流程穩固、可靠,無需採用任何化學物質預防建築耗損和防止蟲害。這意味著工業化建築室內環境安全無污染,無有害物質排放。
優點六:成本低。工業化建築通過工業化生產,保證產品質量,規模化效應降低了生產成本。修理和維護一棟工業化建築的成本實現可控。意味著建築行業無需為進一步降低成本,而犧牲建築質量。本地化采購滿足了工廠的日常需要,同時降低了材料的運輸成本。
優點七:質量。預制混凝土構件在工廠生產,融合了先進技術,產品質量優良。相比現場澆築的混凝土建築,工業化建築誤差極大減小,帶來高科技工業化的建築解決方案。同時,預制混凝土構件在工地現場使用之前,工程師們就能在工廠生產時檢測質量,剔除不合格的構件。
『柒』 中國過早去工業化的原因及建議
目前中國不是去工業化,而是智能化,清潔化,高效化,這是國家的計劃,現在是陣痛期。
全國工業化,想想真是可怕,這要生產多少產品啊!整個世界市場可能都負擔不起。
城市化也重點劃城市,把各個城市的規劃落實了,面積大小給落實,不要讓這些城市無底線擴張,到時候中國農田都被占完了。拉美現在去城市化就是過度發展的結果
『捌』 什麼是去工業化以及它的後果
去工業化,,就是把工廠全部遷出去的意思,一般國家有三個方向,農業化,工業化,虛擬經濟化,比如中國從農業發展工業走上了強國之路,而美國走向虛擬經濟化,這也就是美國衰落的原因。虛擬經濟也可以理解為金融,這種行業來錢很快,就像賣淫,別人辛辛苦苦幹一年,他兩腿一分就來了,而工廠女工臟累的工作交給了中國,但是不久後美國發現虛擬經濟問題很大,中國變強大後動搖了美元地位,導致劈腿也來不了錢,每年中國的對美國的順差也達到了4000億美元,於是美國跑來剪羊毛,但是中國明顯不是日本,沒剪動,所以美國想把工業化移回美國,但是美國是商業社會,工廠主根本不鳥政府,所以美國在中國安插很多帶路黨宣傳工業污染土地等等,什麼土地污染子孫全完,一百年治理不過來等等希望民眾阻止政府建廠,來把工廠主逼回美國,但是我個人認為可能性不大,因為這些重工業會去東南亞,那會中國可能也會衰落,總之去工業化,好處是不會破化環境,壞處是失業率高,國家會衰落,最明顯的例子,歐洲誰最牛逼,有點文化的都知道是德國,為什麼德國牛逼,,工業化,那麼哪個傻逼去工業化後完蛋了,美國?今天還不明顯,,但是有個國家叫南非,是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去工業化後十幾年就衰落成了發展中國家。。
『玖』 去工業化的成因
在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受去工業化影響最大的主要是一些大城市地區以及那些以資源為基礎、傳統的衰退產業相對集中的老工業基地。這些地區出現去工業化的主要原因:
一是由於大城市地區土地和工資等生產成本較高,勞動和環境保護意識較強,加上市中心區生活和環境質量的下降,導致企業家把製造工廠由發達國家大城市遷移到中小城鎮和農村地區,甚至遷移到國外;
二是由於資源的枯竭和生產成本的上升,工業發達國家的一些傳統產業如鋼鐵、造船、工程機械和紡織等,逐步走向衰退。這些衰退產業主要集中在一些老工業基地,由此導致這些地區製造業出現嚴重的下降;
三是,隨著技術發展,企業可以把生產過程的某些部分,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裝配環節,分散到國外工資成本相對低廉的地區,而發展中國家提供的各種優惠政策又加劇了這種趨勢。
『拾』 舉例說明,中國是如何借鑒蘇聯的工業化模式的,又是如何避免,其弊端
縱觀世界發展史,任何一個國家工業化進程都與時代緊密相關,成功的工業化都吸收和利用當時最先進技術的結果。中國的現代化和工業是向蘇聯學習工業化起步的,向蘇聯學習工業化是主主席在1949年6月新中國成立前夕提出的。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移除在革命勝利後把我國有農業國家改為轉變為工業國家,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總任務。並做出來黨的工作重點有鄉村轉移到城市的決定如何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家。這就是要向蘇聯學習社會主義建設嚴重的經濟建設任務擺在我們面前,我們熟悉的東西有些快要想起來了。而我們不熟悉的東西正在強迫我們去做,這就是困難。
直到1957年2月,盡管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暴露出了一些缺點和錯誤。但是毛主席在講到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時,仍然強調向蘇聯學習,他說為了使我國變成工業強國,我們必須認真學習蘇聯的先進經驗。蘇聯建設社會主義已經有了40年他的經驗對於我們說來是十分寶貴的。新中國成立時,世界范圍的現代化已經形成以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工業化模式和以數量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模式,這兩種模式的根本區別在於資本主義模式採取生產資料私有制,在發展路徑上優先發展輕工業發展時間跨度上一般經過50~100年的時間實現工業化主義模式採取生產資料的公有制發路。附近上優先發展重工業,發展時間跨度上用十幾年實現現代化,兩種現代化模式緊密聯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