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說英國是工業化最早的國家
因為蒸汽機 蒸汽機是將蒸汽的能量轉換為機械功的往復式動力機械。蒸汽機的出現曾引起了18世紀的工業革命。直到20世紀初,它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動機,後來才逐漸讓位於內燃機和汽輪機等。 16世紀末到17世紀後期,英國的采礦業,特別是煤礦,已發展到相當的規模,單靠人力、畜力已難以滿足排除礦井地下水的要求,而現場又有豐富而廉價的煤作為燃料。現實的需要促使許多人,如英國的帕潘、薩弗里、紐科門等就致力於「以火力提水」的探索和試驗。 薩弗里製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實用的蒸汽提水機,在1698年取得標名為「礦工之友」的英國專利。他將一個蛋形容器先充滿蒸汽,然後關閉進汽閥,在容器外噴淋冷水使容器內蒸汽冷凝而形成真空。打開進水閥,礦井底的水受大氣壓力作用經進水管吸入容器中;關閉進水閥,重開進汽閥,靠蒸汽壓力將容器中的水經排水閥壓出。待容器中的水被排空而充滿蒸汽時,關閉進汽閥和排水閥,重新噴水使蒸汽冷凝。如此反復循環,用兩個蛋形容器交替工作,可連續排水。 薩弗里的提水機依靠真空的吸力汲水,汲水深度不能超過六米。為了從幾十米深的礦井汲水,須將提水機裝在礦井深處,用較高的蒸汽壓力才能將水壓到地面上,這在當時無疑是困難而又危險的。 紐科門及其助手卡利在1705年發明了大氣式蒸汽機,用以驅動獨立的提水泵,被稱為紐科門大氣式蒸汽機。這種蒸汽機先在英國,後來在歐洲大陸得到迅速推廣,它的改型產品直到19世紀初還在製造。紐科門大氣式蒸汽機的熱效率很低,這主要是由於蒸汽進入汽缸時,在剛被水冷卻過的汽缸壁上冷凝而損失掉大量熱量,只在煤價低廉的產煤區才得到推廣。 1764年,英國的儀器修理工瓦特為格拉斯哥大學修理紐科門蒸汽機模型時,注意到了這一缺點,並於1765年發明了設有與汽缸壁分開的凝汽器的蒸汽機,並於1769年取得了英國的專利。初期的瓦特蒸汽機仍用平衡杠桿和拉桿機構來驅動提水泵,為了從凝汽器中抽除凝結水和空氣,瓦特裝設了抽氣泵。他還在汽缸外壁加裝夾層,用蒸汽加熱汽缸壁,以減少冷凝損失。 1782年前後,瓦特將機器進一步改進,完成了兩項重要發明:在活寒工作行程的中途,關閉進汽閥,使蒸汽膨脹作功以提高熱效率;使蒸汽在活塞兩面都作功(雙作用式),以提高輸出功率。這時的活塞既要向下拉動杠桿又要向上推動杠桿,扇形平衡杠桿和拉鏈已不再適用,瓦特使發明了平行四邊形機構。瓦特還於18世紀末將曲柄連桿機構用在蒸汽機上。 瓦特的創造性工作使蒸汽機迅速地發展,他使原來只能提水的機械,成為了可以普遍應用的蒸汽機,並使蒸汽機的熱效率成倍提高,煤耗大大下降。因此瓦特是蒸汽機最主要的發明人。 自18世紀晚期起,蒸汽機不僅在采礦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在冶煉、紡織、機器製造等行業中也都獲得迅速推廣。它使英國的紡織品產量在20多年內(從1766年到1789年)增長了5倍,為市場提供了大量消費商品,加速了資金的積累,並對運輸業提出了迫切要求。 在船舶上採用蒸汽機作為推進動力的實驗始於1776年,經過不斷改進,至1807年,美國的富爾頓製成了第一艘實用的明輪推進的蒸汽機船「克萊蒙脫」號。此後,蒸汽機在船舶上作為推進動力歷百餘年之久。 1801年,英國的特里維西克提出了可移動的蒸汽機的概念,1803年,這種利用軌道的可移動蒸汽機首先在煤礦區出現,這就是機車的雛型。英國的斯蒂芬森將機車不斷改進,於1829年創造了「火箭」號蒸汽機車,該機車拖帶一節載有30位乘客的車廂,時速達46公里/時,引起了各國的重視,開創了鐵路時代。 19世紀末,隨著電力應用的興起,蒸汽機曾一度作為電站中的主要動力機械。1900年,美國紐約曾有單機功率達五兆瓦的蒸汽機電站。 蒸汽機的發展在20世紀初達到了頂峰。它具有恆扭矩、可變速、可逆轉、運行可靠、製造和維修方便等優點,因此曾被廣泛用於電站、工廠、機車和船舶等各個領域中,特別在軍艦上成了當時唯一的原動機。 蒸汽機按蒸汽在活塞一側或兩側工作,可分為單作用和雙作用式;按汽缸布置方式,可分為立和卧式;按蒸汽是在一個汽缸中膨脹或依次連續在多個汽缸中膨脹,可分為單脹式和多脹式;按蒸汽在汽缸中的流向,可分為迴流式和單流式;按排汽方式和排汽壓力可分為凝汽式、大氣式和背壓式。 簡單蒸汽機主要由汽缸、底座、活塞、曲柄連桿機構、滑閥配汽機構、調速機構和飛輪等部分組成,汽缸和底座是靜止部分。從鍋爐來的新蒸汽,經主汽閥和節流閥進入滑閥室,受滑閥控制交替地進入汽缸的左側或右側,推動活塞運動。 蒸汽機的發展首先體現在功率和效率的提高,而這又主要取決於蒸汽參數的提高。初期蒸汽機的蒸汽壓力僅為0.11~0.13兆帕,19世紀初才達到0.35~0.7兆帕,20世紀20年代曾用到6~10兆帕。在蒸汽溫度上,19世紀末還不超過250℃,而到20世紀30年代曾用到450~480℃。 至於效率,瓦特初期連續運轉的蒸汽機,按燃料熱值計總效率不超過3%;到1840年,最好的凝汽式蒸汽機總效率可達8%;到20世紀,蒸汽機最高效率可達到20%以上。 在轉速方面,18世紀末瓦特蒸汽機僅40~50轉/分;20世紀初轉速達到100~300轉/分,個別蒸汽機曾達到2500轉/分。在功率方面,最初單機功率僅幾馬力,20世紀初的一台船用蒸汽機的功率可達25000馬力。 隨著蒸汽參數和功率的提高,蒸汽已不可能在一個汽缸中繼續膨脹,還必須在相連接的汽缸中繼續膨脹,於是出現了多級膨脹的蒸汽機。蒸汽機因受到潤滑油閃點的限制,所用蒸汽的最高溫度一般都不超過400℃,機車,船用等移動式蒸汽機還略低一些,多數不高於350℃。考慮到膨脹的可能性和結構的經濟性,常用壓力在2.5兆帕以下。蒸汽參數受到限制,從而也限制了蒸汽機功率的進一步提高。 蒸汽機的出現和改進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但同時經濟的發展反過來又向蒸汽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要求蒸汽機功率大、效率高、重量輕、尺寸小等。盡管人們對蒸汽機作過許多改進,不斷擴大它的使用范圍和改善它的性能,但是隨著汽輪機和內燃機的發展,蒸汽機因存在不可克服的弱點而逐漸衰落。 蒸汽機的弱點是:離不開鍋爐,整個裝置既笨重又龐大;新蒸汽的壓力和溫度不能過高,排氣壓力不能過低,熱效率難以提高;它是一種往復式機器,慣性力限制了轉速的提高;工作過程是不連續的,蒸汽的流量受到限制,也就限制了功率的提高。 因此,拋棄了笨重鍋爐的內燃機,最終以其重量輕,體積小、熱效率高和操作靈活等優點,在船舶和機車上逐漸取代了蒸汽機。汽輪機則以其熱效率高、單機功率大、轉速高、單位功率重量輕和運行平穩等優點,將蒸汽機排擠出了電站。 接著電動機又以其使用方便,代替了蒸汽機在工業設備中的應用。然而小功率蒸汽機熱效率比汽輪機高,所以在產煤區或只有劣質燃料的地區或某些特殊場合,蒸汽機仍有發揮作用的餘地。 蒸汽機有很大的歷史作用,它曾推動了機械工業甚至社會的發展。隨著它的發展而建立的熱力學和機構學為汽輪機和內燃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汽輪機繼承了蒸汽機以蒸汽為工質的特點,和採用凝汽器以降低排汽壓力的優點,摒棄了往復運動和間斷進汽的缺點;內燃機繼承了蒸汽機的基本結構和傳動形式,採用了將燃油直接輸入汽缸內燃燒的方式,形成了熱效率高得多的熱力循環;同時,蒸汽機所採用的汽缸、活塞、飛輪、飛錘調速器,閥門和密封件等,均是構成多種現代機械的基本元件。
② 為什麼歐洲(西歐)文明首先走上工業化(現代文明)的道路,而具有光輝歷史的東方文明卻不能要求多追問
西歐在那段時期首先擺脫了封建的專制統治,開始進入資本主義社會。
首先就是西班牙葡萄牙他們完成的航海史,見識了很多不知道的東西,然後又因為在航海的過程中又有很多的殖民者,這就為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航海中獲得原材料,在他們那裡進行加工,再賣向其他國家,獲得了金錢,然後通過金錢買賣奴隸,獲得其他東西,再到殖民地去強買強賣,周而復始,自然聯系的國家就多了,他們自己發展的也好了。那工業化也不愁沒資金了。
中國雖然那時是個大國,但是受封建統治的影響,還並不能接受資本主義,還是閉關鎖國,自給自足;西歐獲得了金錢後,便拿那些錢向中國買商品,而當時的中國非常喜歡錢財,所以也就大量發展外國所需要的商品,使得中國的生產開始商品化。也就是考慮到眼前的利益,沒有人策劃出是國家更繁榮的發展方法,因此思想上顯得有些落後,而歐洲基本上已經全部都發展起來,直到清朝鴉片戰爭那會所有的弊端都顯露出來。。。。
③ 為什麼近代西方能率先進入工業時代
因為西方國家領土狹小,而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格蘭海運發達,發現新大陸後開始殖民,而殖民掠奪資源的話,商業隨之興起,商業的發展使得資產階級勢力膨脹,隨之就發生了資產階級革命,而資產階級為了求利,生產技術就開始發展,這樣,工業革命出現在西方,西方率先進入工業時代。
④ 為什麼西方的工業化更早而中國更晚
西方工業化來自文藝復興,文藝復興來自義大利半島,就在地中海中間。
一:
地中海:南邊黑人出苦力,東邊阿拉伯波斯出金錢,北邊白人去探索。(地中海旁邊:歐洲,亞洲,非洲三國鼎立,各洲周邊吸引力太大、無法統一)(長期的混亂,導致長期的探索:矛盾,進化,平衡)(西方人自稱的黑暗的中世紀:一千年)
中國:北邊雪地,西邊沙漠和喜馬拉雅山脈,南邊森林,東邊大海。(周邊阻力太大,無法突圍)(矛盾少,競爭(進化)少,平衡少:舒服,安逸,沉睡)
二:
西方百姓普遍使用玻璃,玻璃衍生放大鏡,放大鏡衍生顯微鏡。(玻璃使用久了,必然發現放大鏡原理,必然發明望遠鏡,必然發現生物與土壤組織與天文學的細微結構,必然使宗教文科轉向理科的物理與化學)(玻璃讓人的眼睛直觀的觀察到各種物質的細微結構,必然使人的思維迅速的理性與客觀)
東方百姓普遍使用陶瓷。中國玻璃只局限於少數貴族裝飾品使用。(因為沒有玻璃的放大鏡功能的普及,只能認識普通表面的現象。使人們沉溺文科,無法迅速的轉向理科)
三:
西方:地中海周圍石材多(海水的沖刷),(因為長期活動在海邊,所以使用海邊的物質次數多)製造玻璃的材料多。埃及的金字塔,間接影響數學的發展。
中國:長期居住在內陸地區,接觸的海邊的物質次數少。使用內陸的物質多。
四:
西方的圖書館:
第一:西方各地的宗教圖書館,公開查閱,有利於科學家去查閱前者的學問資料,節約基礎知識研究的時間,可以快速延伸學問的發展。
第二:各地分散的圖書,不會因為放在一個地方,而被災難性的一次性毀滅。
中國的圖書館:
各地的私家圖書館,科學家無法去查閱。
官府的圖書館,很少開放,容易被刪除修改丟棄。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三個人合作,勝過單獨一個人。
所以:中國必須與外國人 打成一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廣泛,更包容,密切合作。
⑤ 為什麼工業化首先發生在西方而不是第三世界國家
西方國家較早地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新航路的開辟,都是在為工業化提供條件。第三世界國家當時仍封建著,資本主義經濟還沒發展起來,沒有條件也沒有動力去工業化
⑥ 為什麼西方文明先走上了工業化道路
工業化道路的進入應該以守舊思維方式的較大轉變為前提。哥白尼及其學說太陽中心論就是這種轉變的開端。基於常識,人們通常認為地球是靜止不動的,因此,從這一點出發,哥白尼的想法就是異端學說。但是,當人們接受了太陽中心論以後,認識到了他們必須按部就班地研究這個世界,而不能再憑著感覺來理解這個世界了。這樣的思維方式被稱為機械科學,受到了許多傑出科學家的推崇,如伽利略,比克曼,笛卡爾,尤其是牛頓,這位對於科學革命的發展不可忽視的科學家。
機械科學傳播速度取決於科學文化。宗教在文化中佔有很大的比重。例如伽利略和天主教會的沖突,伽利略認為力學定律支配著整個宇宙世界。由於伽利略的認識不被天主教會認同,他的想法就被認為是一種新教學說,從而因禍得福,得以在北歐,西歐迅速轉播。這種科學知識的傳播也取決於那個時候的普遍的觀念。笛卡爾將科學轉變成一種可以被獨自研究學習,獨自研究的一種個體表達。千禧之年,這種期盼新千年的態度,造成了一種緊迫感,這種緊迫感促使世界的進步。英國革命爆發後,一種新型階層得到了發展,他們是典型的新教徒,並且有文化,他們游離於各種學校,以確保他的孩子受到好的教育。
推進科學普及的下一步是表現出其對工業化的促進作用,這里培根向我們展示了新科學的社會實用性。
科學可以給社會很多的規劃,給上層人士提供源源不斷的財富與權力的源泉,還可以消除民眾的貧困。培根的看法證明了科學是致富的一種途徑,這一種認識被18世紀科學演講者強化。
有著相同的牛頓力學知識背景的工程師和企業家,共同推進了工業的發展。英國的布里斯托就有這樣的一個例子,布里斯托的港口的潮汐,在低潮的時候,船舶不得不停在陸地上,有時候,輪船會左右翻滾,甚至船舶機艙失火也會迅速蔓延到所有的輪船。許多人都提供了解決方法,但最終在貴族商人和平民企業家和工程師同力合作下解決了這個難題。
不僅科學的傳播深受科學文化的影響,而且也深受科學觀念自身的影響。宗教尤其富有影響力。在17世紀80年代,作為一名自由的英國國教教徒,牛頓通過證明上帝是萬有引力下的引導力量,來解釋什麼是萬有引力。科學與宗教如此緊密的結合以至於自由的英國國教可以非常出色地促使新科學融入英國的主流,最終成為歐洲人的思想。
英國成為歐洲第一個進行工業革命的國家的根本原因是機械科學在人們大眾中傳播的速度最快。科學在歐洲其他國家如瓦特和他的蒸汽機在法國就是以較慢的速度傳播。在法國古老的制度中,貿易部部長可能支持或者是拒絕科學創新,科學地位低於同時期的英國,等級制度給科學創新製造了許多的障礙,如瓦特就曾經十分努力地要使其蒸汽機得到認可。對雅各布來說,經驗就是:科學的普及,對培養本土創造力在應用和創造方面,比外國專家或單一精英的維持要劃算的多。
雅各布的觀點是令人信服的,因為文化顯然對工業化的科學有著深遠的影響。從伽利略到瓦特,科學思想依據不同的文化背景被不同程度上認可,其中宗教是一個很大方面的因素。人們對科學的反映,無論是接受還是拒絕,取決於文化。科學可以存在,但如果無人接受它的話,它就失去了應用的作用。如果我們的宗教只是認為只有上帝可以帶來光明,那該怎麼辦呢?愛迪生的發明就會被忽視,我們可能就會一直生活在黑暗之中,甚至在當今社會,文化對新創意的傳播仍然有影響,例如克隆,DAN技術的運用,進化和其他有爭議的問題。對於科學的發展來說,兩樣因素是需要的,一個是科學的發展,一個是科學被周圍文化所接受。
⑦ 哪些環境因素使得英國率先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號稱"日不落帝國
1、1688年完成了光榮革命,成為了資本主義國家。為工業的發展掃清了道路。
2、經濟模式的創新:《國富論》(亞當.斯密),發現「看不見的手」——市場供求規律;並逐漸確立自由主義的新經濟模式。
3、英國在海外擁有大量殖民地,因此原料,勞動力充足,市場廣闊。
4、自然科學的突破:蒸汽機的發明(1765年,瓦特) 成為新的動力來源 。
5、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生產能力大大提高,工業開始飛速發展。
⑧ 市場經濟模型的歐洲率先完成工業化的原因
分析西歐各國率先實現工業化的原因,從根本上來說,是由於這些國家傳統封建農業勢力相對薄弱,商品經濟發展受到的阻力較小,於是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萌芽便迅速發展起來,為工業革命開辟了道路。一般地,事物發展變化總是首先在舊事物相對發達或相對落後之處實現突破,即所謂「黃金突破點原理」,在這里表現得非常明顯。
反之,中國雖然封建社會時期社會經濟發展遙遙領先於世界,但也正因為如此,傳統封建勢力特別強大,使得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的萌芽在發展過程中遭遇到了特別強大的阻力,因而遲遲未能實現封建小農經濟向資本主義工業化市場經濟的轉變。時至今日,在中國社會上,仍然普遍彌漫著濃厚的反市場,反商品的情緒,不時地以種種方式和錯口阻撓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入發展。
⑨ 英國為什麼率先完成工業化
英國工業化處於世界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當時的英國以世界主要列強的角色活躍於國際舞台。早在16- - - 18世紀資本原始積累時期,英國的對外商戰和殖民擴張就為其創造了國外市場和貨幣資本。可以說,英國的資本原始積累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對殖民地的赤裸裸的掠奪。英國與歐美其他國家相比,資本原始積累迅速,工業化起步早,在相當一段歷史時期內處於世界貿易和世界工業的領先和壟斷地位,成為包括歐美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工業品的主要供應者。因此,英國的資本主義發展和工業化進程始終處於有利的國際環境之中,在殖民地掠奪財富和佔領市場,並在世界范圍內賺取市場壟斷利潤。
⑩ 第一次工業革命為什麼會率先在英國爆發而不是其他國家呢
工業革命的爆發,有諸多因素,只有英國率先敲開了現代社會的大門,解決了所有阻礙工業發展的因素,為工業革命鋪平了道路。
一.英西海戰,英國初步成為海洋強國
16世紀的英國,包括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在內的國家管理者們已經意識到海洋貿易的重要性,開始在海上冒險,在高額利潤的誘惑下,用實際行動從西班牙老牌強國面前虎口奪食,而這無疑侵犯西班牙的利益。最終,忍無可忍的西班牙選擇對英戰爭,1588年,西班牙派出130艘戰船,8000名水手和2萬名士兵的無敵艦隊,浩浩盪盪地前往並試圖控制英吉利海峽,遏制英國的海洋野心。
經過幾天的激戰,西班牙的艦隊損失一半,英國取得了對西班牙的勝利。這是一次以弱勝強的戰爭,標志著長期處在歐洲主流文明之外的島國英國正式成為了一個新的海上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