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類共經歷幾次工業革命,標志是什麼
三次工業革命。
1、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志:蒸機的使用;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1765年珍妮紡紗機的發明標志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始。
2、第二次工業革命標志:電力的廣泛應用;起於19世紀七十年代;1870年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3、第三次工業革命標志: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廣泛應用;這次科技革命不僅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變革,而且也影響了人類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類文明史上不容忽視的一個重大事件。
(1)第三次工業革命叫什麼擴展閱讀:
工業社會時代的平民更加貧困、環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會問題。標志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促進近代城市的興起,城市進程加快,人口迅速增長,人們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發生改變;
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使產品價值與勞動價值的比大幅增加,增加生產用地,使大量動物瀕臨或已經滅絕,生物鏈遭到破壞。惡性循環。引起了手工工場工業向工廠工業的轉變。
工業化也改變了政府。許多國家行使帝國主義以支配各種原料和市場,俾能支持工業的發展。工業工人(無產階級)學會了組織與談判的技術。因此,民主的過程加速,因為工人要求對於社會的管理,有更多的發言權。
Ⅱ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信息革命,信息技術的改進,例如互聯網的產生等
Ⅲ 三次工業革命分別是什麼時候
第一次工業革命:機械化
時間: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今(大概是1950年到今天)
特點:第三次工業革命相對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了更加巨大的變化。不再局限於簡單機械,原子能、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人工材料、遺傳工程等具有高度科技含量的產品和技術得到了日益精進的發展。以互聯網為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幾乎把地球上的每個人都聯系了起來,工業中的生產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機器人。人類在這個時代的「野心」不再局限於放眼所及的地球,而是星辰大海,並且在航天技術的高速發展下得到了實現。
(空間技術的利用和發展)
1957年,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開創了空間技術發展的新紀元。
1958年,美國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
1959年,蘇聯發射的「月球」2號衛星成為最先把物體送上月球的衛星。
1961年,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飛船率先進入太空。
1969年,美國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實現了人類登月的夢想。70年代以來,空間活動由近地空間為主轉向飛出太陽系。
1970年,中國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中國宇航空間技術迅速發展,現已躋身於世界宇航大國之列。
1981年,美國第一個可以連續使用的哥倫比亞太空梭試飛成功,並於2天後安全降落。它身兼火箭、飛船、飛機等3種特性,是宇航事業的重大突破。
(原子能技術的利用和發展)
1945年,美國成功試制原子彈。
1954年,蘇聯建成第一個原子能電站。
(電子計算機技術的利用和發展)
1946年,出現第一代計算機為電子管計算機。
1959年,出現第二代計算機為晶體管計算機。
1964年,出現第三代計算機為集成電路計算機。
1970年,發展為第四代計算機為大規模集成電路機。
第四次工業革命:智能化
時間: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時間比較模糊,2010年7月,德國政府通過了《高技術戰略2020》,把工業確定為十大未來項目之一,到今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成就並沒有覆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規模。我們現如今應處於第三次工業革命到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的過渡期。
特點:在《高技術戰略2020》中,德國政府希望在未來10-15年的時間里,最大程度地實現生產的自動化。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承擔核心技術支持,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會代替人工,甚至是完全替代,實現「無人工廠」。雖然第四次工業革命對人工的解放做到了極致,但是有關於高度智能的機器人在具有「思維」後會對人類產生不利企圖的擔憂也隨之而來。
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智能家電、人機交互、3D技術、網路通訊技術、物聯網、資源整合、移動互聯網、數字化製造、大數據革命、機器自組織、雲計算、高度數字化
Ⅳ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是什麼
1、1957年,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開創了空間技術發展的新紀元,也極大地刺激了美國。
2、1958年,美國也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但1959年蘇聯就取得了一項新成就:蘇聯發射的「月球」2號衛星成為最先把物體送上月球的衛星。正在美國人瞠目結舌之時,蘇聯宇航員加加林又在1961年乘坐飛船率先進入太空。美國不甘落後,開始了60年代規模龐大的登月計劃,終於在1969年實現了人類登月的夢想。70年代以來,空間活動由近地空間為主轉向飛出太陽系。
3、1981年4月12日,美國第一個可以連續使用的哥倫比亞太空梭試飛成功,並於2天後安全降落。它身兼火箭、飛船、飛機等3種特性,是宇航事業的重大突破。
4、1970年以來,中國宇航空間技術迅速發展,現已躋身於世界宇航大國之列。
(4)第三次工業革命叫什麼擴展閱讀: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意義: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以往,人們主要是依靠提高勞動強度來提高勞動生產率。在第三次次科技革命條件下,主要是通過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勞動者的素質和技能不斷提高,勞動手段的不斷改進,來提高勞動生產率。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進了社會經濟結構和社會生活結構的重大變化,第三次科技革命造成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比重下降,使得第三產業的比重上升。為了適應科技的發展,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加強國家對科學領域研究的支持,大大加強了對科學技術的扶持和資金投入。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也在發生了重大的變革。
第三次科技革命,對國際關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一方面加劇了資本主義各國發展的不平衡,使資本主義各國的國際地位發生了新變化;另一方面使社會主義國家在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抗衡的斗爭中具有強大的動力。同時,第三次科技革命擴大了世界范圍的貧富差距,促進了世界范圍內社會生產關系的變化。
Ⅳ 三次工業革命分別是什麼時候
三次工業革命的時間:
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
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下半葉--20世紀初。
第三次工業革命20世紀四五十年代到現在。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指18世紀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促進了美、俄、德、意的革命和改革,拉開了歐美實惠工業化及現代化進程,使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當時中國還處於清朝乾隆年間,也是中國封建集權發展的最頂峰,當時中國國力還非常強大,即便英國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仍然視中國為天朝上國。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指19世紀中期,歐洲國家和美國、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受益:歐美。工業布局,形成西歐和北美兩大工業地帶,世界經濟格局,英國喪失了世界工廠的地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清,末期,開始沒落。第一次鴉片後,列國侵略。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後科技領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飛躍。美國開始,受益全球。引起了世界經濟結構和國際經濟格局的變化;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發展高科技,增強自己在國際格局中的地位,從而推動了世界經濟格局的多極化;
中國處於建國初期。
Ⅵ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時間和標志是什麼
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
第三次工業革命:20世紀四五十年代到現在。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
第三次工業革命:20世紀四五十年代到現在。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
Ⅶ 第三次工業革命是什麼
特點:生產和科技聯系更緊密了,
社會科學分類更細,且聯系更緊了,
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變快!
影響:促進了生產力提高,
社會生活結構和社會經濟結構發生轉變,
促進世界格局的變化!
這是書本上說的,也許有些話是不全的!
好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多發明是來自美國的,
為什麼會在美國先產生?
我個人以為與他參加二戰,
為了戰爭的勝利,他必須發展與科技相關的軍事
力量,
更是他當時是世界經濟霸主所決定的!
對中國的影響是在改革開放後的事了,
我們在1978年開放的,
但是真正發展是在80年以後的事,
我的歷史老師講過,
中國並沒有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機會的,
早在六七十年代日本德國一崛起,
韓國和新加坡已經成為現代工業過,他們就是因為抓住了
科技革命才得以快速發展的,
現在中國才真正利用科技的,
只不過比他國葯慢了不少年!
Ⅷ 第一二三次工業革命分別是什麼時候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指18世紀60年代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這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指19世紀中期,歐洲國家和美國、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進了經濟的發展。19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第三次工業革命20世紀四五十年代到現在。
(8)第三次工業革命叫什麼擴展閱讀
第三次工業革命相對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了更加巨大的變化。不再局限於簡單機械,原子能、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人工材料、遺傳工程等具有高度科技含量的產品和技術得到了日益精進的發展。
以互聯網為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幾乎把地球上的每個人都聯系了起來,工業中的生產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機器人。人類在這個時代的「野心」不再局限於放眼所及的地球,而是星辰大海,並且在航天技術的高速發展下得到了實現。
Ⅸ 三次工業革命分別在什麼時期
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19世紀4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60年代後期;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
一、第一次工業革命:
1776年 英國 著名發明家 瓦特 製造出第一台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後來經過一系列重大改進,使之成為「萬能的原動機」,在工業上得到廣泛應用。這標志著工業革命的開始。
第一工業革命標記: 主要改變傳統的手工製作,改用蒸汽機機器替代。
促進了美、俄、德、意的革命和改革,拉開了歐美實惠工業化及現代化進程,使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當時中國還處於清朝乾隆年間,也是中國封建集權發展的最頂峰,當時中國國力還非常強大,即便英國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仍然視中國為天朝上國。
二、第二次工業革命:
1870年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這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也開始於英國。
標記就是: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
受益:歐美。工業布局,形成西歐和北美兩大工業地帶,世界經濟格局,英國喪失了世界工廠的地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
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後科技領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飛躍。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不僅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變革,而且也影響了人類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也在發生了重大的變革。
四、三次革命主要標志:
第一次18世紀60年代蒸汽機的廣泛應用;
第二次19世紀70年代電力的廣泛應用;
第三次20世紀四五十 年代在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徽電子技術, 航天技術,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9)第三次工業革命叫什麼擴展閱讀:
一、第四次工業革命簡介:
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繼蒸汽技術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虛擬現實,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為技術突破口的工業革命。
二、第四次工業革命將要到來
2013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4月7日至11日舉行。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家廠商參展。中國以近600家參展商規模成為東道主德國以外的最大參展國。
在為期五天的展會中,「工業4.0」概念受到關注。輿論認為,作為工業領域的全球領先展會,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推動了「第四次工業革命」。參展商和觀眾們對本屆展會都給予高度的評價。
德國聯邦科研部專家伯伊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為加強德國作為技術經濟強國的核心競爭力,早在2006年的,聯邦政府就已經通過了《高技術戰略2020》,該戰略文件重點為《未來項目—「工業4.0」》。
聯邦政府從2010年到2013年為高技術戰略大約投入270億歐元,對未來項目的專項投資達83億歐元。為了進一步落實「工業4.0」的計劃,最近德國三大工業協會—德國信息技術、通訊、新媒體協會。
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以及德國電氣和電子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三大協會」)決定,三大協會共同建立一個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平台」的辦事處,該平台已正式啟動,旨在推動實施聯邦政府制定的高科技戰略。
漢諾威工博會負責人柯克勒認為,「工業4.0」在本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已成為核心題目,在未來10年至15年,製造業的綜合整合將對全球產業產生巨大影響。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悄然到來。
18世紀中葉以來,人類歷史上先後發生了三次工業革命,發源於西方國家及衍生國家,並由他們所創新所主導。第一次工業革命所開創的「蒸汽時代」(1760-1840年),標志著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過渡,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
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了「電氣時代」(1840-1950年),使得電力、鋼鐵、鐵路、化工、汽車等重工業興起,石油成為新能源,並促使交通的迅速發展,世界各國的交流更為頻繁,並逐漸形成一個全球化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
兩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更是開創了「信息時代」(1950-),全球信息和資源交流變得更為迅速,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被捲入到全球化進程之中,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進一步確立,人類文明的發達程度也達到空前的高度。第三次信息革命方興未艾,還在全球擴散和傳播。
前三次工業革命使得人類發展進入了空前繁榮的時代,與此同時,也造成了巨大的能源、資源消耗,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生態成本,急劇地擴大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
進入21世紀,人類面臨空前的全球能源與資源危機、全球生態與環境危機、全球氣候變化危機的多重挑戰,由此引發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綠色工業革命,一系列生產函數發生從自然要素投入為特徵,到以綠色要素投入為特徵的躍遷,並普及至整個社會。
21世紀發動和創新第四次綠色工業革命,中國第一次與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在過去200多年世界工業化、現代化的歷史上,我們曾先後失去過三次工業革命的機會。
在前兩次工業革命過程中,中國都是邊緣化者、落伍者,急劇地衰落,由於錯失工業革命機會,中國GDP佔世界總量比重,由1820年的1/3下降至1950年不足1/20,落後就要挨打,這也是近代中國飽受欺凌的重要原因之一。
之後中國在極低發展水平起點下,發動國家工業化,同時進行了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即使是在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信息革命中,我們也僅僅是僥幸上了末班車,還是個「後來者」,因為對外開放才成為「追趕者」。
但是中國實現了成功追趕,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ICT(信息通信技術)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正在成為領先者。進入21世紀,中國第一次與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在加速信息工業革命的同時,正式發動和創新第四次綠色工業革命。
這是一場全新的綠色工業革命,它的實質和特徵,就是大幅度地提高資源生產率,經濟增長與不可再生資源要素全面脫鉤,與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脫鉤。
以歷史視角觀察,用工業化的角度觀察,使我們清晰地認識到,世界第四次工業革命,即綠色革命已經來臨。中國能趕上這一革命的黎明期、發動期,是不易的、也是萬幸的。
Ⅹ 什麼是第三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19世紀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第二次工業革命為20世紀的人們開創了新世界第三次工業革命同樣也將在21世紀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在這本書中,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宏偉的藍圖:數億計的人們將在自己家裡、辦公室里、工廠里生產出自己的綠色能源,並在「能源互聯網」上與大家分享,這就好像現在我們在網上發布、分享消息一樣。能源民主化將從根本上重塑人際關系,它將影響我們如何做生意,如何管理社會,如何教育子女和如何生活。我們正處於第二次工業革命和石油世紀的最後階段。這是一個令人難以接受的嚴峻現實,因為這一現實將迫使人類迅速過渡到一個全新的能源體制和工業模式。否則,人類文明就有消失的危險。作者敏銳地發現,歷史上數次重大的經濟革命都是在新的通訊技術和新的能源系統結合之際發生的。新的通訊技術和新的能源系統結合將再次出現——互聯網技術和可再生能源將結合起來,將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創造強大的新基礎設施。第一次工業革命催生了大量垂直的、高聳入雲的高樓大廈,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催生了分散郊區的發展,這種發展是線性的外延式發展。第三次工業革命催生的結果卻是截然不同的。我們的團隊正在制定總體規劃,以期將現有的城市和郊區空間納入到封閉的生物空間內。我們想像存在數以千計的生物地區,每個這樣的地區都是一個點,而得益於第三次工業革命催生的能源、通訊和運輸系統,這些點被連接成一個網路,這個網路覆蓋多個大陸。我們即將步入一個「後碳」時代。人類能否可持續發展,能否避免災難性的氣候變化,第三次工業革命將是未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