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戰莫斯科工業向西部大轉移,德國兵臨莫斯科城下,蘇聯政府撤離莫斯科。
重要的工業和各國公使遷往古比雪夫,烏拉爾山麓。但,蘇聯最高統帥部沒有撤,這一點做的比老蔣做的好多了,兵還在南京,帥跑了!
『貳』 為什麼二戰之前蘇聯的工業發展那麼迅
政治方面:當時形成了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陣營與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陣營,這兩個陣營相互仇視,美國戰後就組織了北大西洋安全組織,抗衡蘇聯所帶來的潛在的威脅,蘇聯就針鋒相對地組織了華沙條約集團,蘇聯當仁不讓地成為和美國抗衡的大國,加上其大國沙文主義盛行,結合其強大的國力,蘇聯能能一躍成為和美國抗衡的超級大國救不足為奇了。
經濟方面:蘇聯雖然在物質和人員方面損失慘重,但是蘇聯畢竟是一個地大物博、資源眾多的國家,經濟發展所需的原材料蘇聯幾乎全部具備,經濟發展自然比較快。
工業方面:蘇聯在受到德國侵略以後,為了確保其重工業不受到德軍的打擊,將整體工業體系向東遷移,戰爭結束時蘇聯的工業體系保存較完整,加上反攻德國時帶回國內很多的當時專家,蘇聯的工業,特別是重工業水平幾年內就恢復了戰前的水平,戰後不久就製造出了原子彈就是這個原因。
『叄』 蘇聯解體之後,大部分的重工業都在什麼地方
蘇聯解體之後,大部分的重工業都在現今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個國家蘇聯的軍工企業幾乎都分布在俄羅斯和烏克蘭。蘇聯解體後,原軍工企業均被所在加盟共和國瓜分。其中俄羅斯繼承七成,烏克蘭繼承三成。
而造成這樣分布的原因是:蘇聯的重工業區都在蘇聯西部,東線都是雪原,或者沒有多少大工業(可以參考西伯利亞),而西線蘇聯主要國家就是烏克蘭,白俄羅斯這些國家,基輔,明斯克都不屬於俄羅斯,俄羅斯只是擁有其中幾個工業區而已,還有像聖彼得堡和莫斯科這樣的大城市。原蘇聯重工業基地多分布在現今俄羅斯和烏克蘭一帶,這也為俄羅斯和烏克蘭繼承蘇聯龐大的軍事遺產奠定基礎。
『肆』 二戰蘇聯在西伯利亞有工業支持嗎
當然有了,而且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看如下數據:
德軍開始進攻後僅兩天,蘇聯就成立了疏散委員會,27日頒布《關於人員和貴重財產轉移和安置辦法》,幾個月的時間里就將2593個企業疏散到東部地區,西伯利亞地區就接受了九百多個。
1941 年 8
月,蘇聯宣布東部地區第一個戰時計劃,即《關於伏爾加河流域、烏拉爾、西西伯利亞、哈薩克和中亞各地區 1941 年第 4 季度和 1942
年的戰時經濟計劃》,要求國家轉入戰爭軌道,所有國民經濟部門徹底為國防需要服務。在此號召下,西伯利亞的製造業大部分轉向軍工生產以支援前線。
在戰時體制的運作下,1942年烏拉爾地區軍工產量比1940年增加了4倍,後方地區的製造業和加工業產值已經佔到了蘇聯全國的82%。
『伍』 為什麼二戰時蘇聯對德初期失去了西部工業區後還越戰越猛啊
這你就大錯特錯了,沒錯,蘇聯的中西部是西伯利亞平原,幾乎沒有重工業基礎。但你千萬不要忽視重要的一點,蘇聯人不是嬌生慣養的高盧雄雞。他們在蘇共的宣傳與洗腦之下成為了30年代中後期世界上最為可怕的勢力。你也不知道蘇聯的武器裝備是由一個個蘇聯婦女在零下30度的蘇聯冬天之下僅靠簡陋的工具在一個個與居民區別無二致的手工作坊里做出了手雷步槍T34坦克等讓德國人心驚膽顫武器!!德國人可以打敗他們的軍隊,欺侮他們的兄弟姐妹,但這些絕對阻擋不了堅韌頑強的蘇聯人民!!這點,拿破崙不明白,希 特 勒更不明白,所所以他們的侵略軍都成了俄國人稻田的肥料!決定戰爭的不是武器,是人,是人!!
『陸』 二戰時德國入侵蘇聯之前 蘇聯做了哪些事情
蘇聯做了哪些事情:
1、迫於英法的「綏靖政策」,斯大林於1939年8月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穩住納粹德國。
2、將大批軍隊與軍事物資部署在邊境線上。
3、蘇芬戰爭割占芬蘭的土地,聯合德國吞並波羅的海4國,德國閃擊波蘭後蘇軍佔領波蘇邊境波蘭領土。將上述土地聯並在一起,建立著名的「東方戰線」,將國土向西戰略縱深推進了500—600公里。
4、與日本簽訂友好互不侵犯條約,穩定自己的遠東地區。
『柒』 二戰時蘇聯工業城市都在哪裡,為什麼一直被打到
蘇聯和德國是一個級別的,日本在前倆者面前就是個小屁孩。舉個例子,德國和蘇聯打仗,是坦克師團對坦克師團打的。日本打中國,10個鬼子跟著一個裝甲車。你說11輛坦克和10個鬼子加一輛裝甲車那個厲害。
『捌』 蘇聯在二戰時期被德軍逼得將工業企業搬遷到烏拉爾山和西伯利亞,為啥還生產了10萬輛坦克,500萬支沖鋒槍
那是因為各個國家打仗的需要,你想想,小日本二戰時期的那個坦克簡直是慘不忍睹,比較先進的坦克也就是個97式和95式中型坦克,前者裝甲厚度只有25毫米,後者甚至只有13毫米,美國當時的謝爾曼坦克對付這些東西綽綽有餘,再說太平洋上很少的機會和地方可以進行坦克戰。而當時的日本海軍很強大,航空兵也不是吹的。所以美國人把錢和人力都用來造船和飛機了,陸軍不是重點。而蘇聯人呢,東線戰場幅員遼闊,主要就是坦克和步兵在拼,再加上德國站前集結了9個集團軍合計150個師的兵力,全是步兵和坦克以及火炮,因此蘇聯需要大量的坦克和單兵武器。所以開組了馬力來造坦克,再說當時蘇聯裝備的坦克主要是T34,製造簡單,適合大量生產,因此坦克肯定是比美國多的。
求採納啊!!!!!!!
『玖』 蘇德戰爭初期,蘇聯的重工業怎麼沒能轉移到其他地方
歷史學得也太那個點了。居然連蘇聯重工業整體搬遷都不知道。蘇聯和德國簽訂惡心的互不侵犯條約,瓜分破爛的目的就是為了擴大戰略緩沖區,為蘇聯和德國的不可避免的大戰贏得時間,其中一項重要的准備工作就是把西部的工業區向中部和東部轉移。所以蘇聯和德國開戰初期死得很慘和各種准備工作沒有徹底完成,工業基地轉移後生產沒有完全恢復有關系。所以德國佔領的地盤上根本沒有什麼蘇聯的工業區,早就搬了。等到蘇聯的工業實力爆發出來,那些損失的裝備可以忽略不計了,不像德國,物資緊缺,補充很困難。不要忘記了,蘇聯在對德戰爭最困難的時候,在遠東地區也有百萬精兵和相應的大批作戰裝備和物資,在日本偷襲遠東的可能實際解除之後,迅速調集兵力前往西部前線,德國人的初期優勢立刻被瓦解,從此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