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國工業自動化發展現狀淺析
2019年中國自動化市場規模達到1865億元,較2018年增長1.8%。隨著《智能製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戰略目標的逐步實現,作為智能製造裝備業重要組成部分的工業自動化控制行業有望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
20世紀80年代後行業迅速發展
工業自動化技術是一種運用控制理論、儀器儀表理論、計算機和信息技術,對工業生產過程實現檢測、控制、優化、調度、管理和決策,達到增加產量、提高質量、降低消耗、確保安全等目的的綜合性技術。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作為智能製造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先進製造技術和實現現代工業自動化、數字化、網路化和智能化的關鍵,是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基礎,廣泛應用於機床、風電、紡織、起重、包裝、電梯、食品、塑料、建築、電子、暖通、橡膠、采礦、交通運輸、印刷、醫療、造紙和電源等行業的生產設備。
2019年中國自動化市場規模達到1865億元,較2018年增長1.8%;預計到2022年,中國自動化市場規模將達到2085億元。隨著《智能製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戰略目標的逐步實現,作為智能製造裝備業重要組成部分的工業自動化控制行業有望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
—— 更多數據及分析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控制器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貳』 中國現代工業的發展的現狀
一盤散沙 ,窩里斗,沒有抵抗外侵的能力。
『叄』 現在工業裝備前景怎麼樣
中商情報網訊:工業自動化裝備是現代化工廠實現規模、高效、精準、智能、安全生產的重要前提和保證,應用十分廣泛,發展前景良好。目前,當前僅有40%的製造企業實現數字化管理,5%打通工廠數據,1%使用智能化技術,而預計2025年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製造企業佔比將達到70%、30%、10%。數據顯示,中國工業自動化裝備市場規模近幾年穩步上升,在2019年達1,865億元。隨著未來我國自動化核心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升,2021年中國工業自動化裝備市場規模將達2220億元。
數據來源:工控網、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行業發展困境
1.創新能力不足
自動化裝備製造業是國之重器,是製造業的基石。美國、德國、英國、日本等世界發達國家紛紛實施了以重振製造業為核心的「再工業化」戰略。而我國自動化裝備製造業在自主創新方面明顯不足,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技術和產品少,行業整體技術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
2.高端專業人才緊缺
自動化精密製造裝備業涉及自動化控制、電子、機電一體化、精密測量、精密機械、光學與機器視覺、軟體等多個技術領域,企業不僅要加深多門類的學科技術與產業技術的融合,還需不斷保持技術創新。這就要求企業研發及技術人員不僅要有復合知識背景、豐富的實踐經驗,還要對下遊行業有深度的理解以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為客戶設計高品質的產品製造解決方案。而我國自動化裝備製造行業起步相對較晚,人才培養和儲備不足,高端專業人才的緊缺對行業的迅速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3.資金壓力較大
精密裝備製造產業對技術創新要求較高,前期的研發投入較多,研發周期較長,同時設備購置、人才引進、廠房建設等均需大量資金的支持,而企業往往資金來源有限,融資渠道單一,資金短缺限制了企業的快速發展。
行業發展前景
1.國家產業政策支持
自動化裝備製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業,是各行業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自動化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水平集中體現了國家的綜合實力。國家為了促進整個產業的發展,近年來不斷出台鼓勵性政策支持自動化裝備製造行業發展。國家一系列產業政策的清晰導向和有力支持,為我國自動化裝備製造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發展機遇。
2.人口紅利遞減將加大製造業對自動化精密裝備的需求
近幾年,我國人口紅利逐步消退,勞動力成本持續上漲。同時,我國勞動力單位成本也不斷上升,不斷上漲的勞動力成本使得國內製造業的成本優勢逐漸消失,長期以來主要依靠資源要素投入、規模擴張的粗放型發展模式難以為繼。為減少人口紅利遞減的影響,降低人力成本,提升生產效率和精密度,我國製造業急需加大對自動化裝備的投入和改進,以提高市場競爭力。
『肆』 中國工業現狀及前景
現狀:(一)我國工業在復雜嚴峻的經濟環境中保持了中高速增長。
(二)企業效益水平整體良好,單位勞動產出明顯提高。
發展:一是工業發展呈現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轉變的新常態。
二是工業發展的要素支撐條件正在發生重大而深刻的變化。
三是產能過剩普遍存在導致很多行業面臨嚴峻的市場挑戰。
四是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加大給工業集約綠色發展提出新要求。
『伍』 我國工業化的現狀
工業化程度可以改善gdp分配,但工業化並不就是發達的同義詞。工業技術革命其實是無奈而被動的,個人價值被擠兌的一無是處。我國工業化的進程會不自覺的向某些先驅國家學習並走類似於他們的道路,實際上,個人對此事的看法比較悲觀。我國如果整體全面進入工業化進程,是一種極為冒險的群體社會行為,我國特殊的生產效率體制會讓一切都變得非常快速。工業化進程越快,對其他經濟體產生的沖擊越大,這是不好的方面。工業化進程提升gdp分配,但是任何以犧牲為代價的社會革命本身具有的殘暴性,是需要足夠重視的。但是要實現共產主義,工業化似乎是必經之路。因此,如何穩固工業化在轉型後的社會中所佔比例,是很關鍵的事情。不可控因素很多。經驗主義在這種社會集群活動中起到的誤導作用,讓一切都充滿了變數。聽天由命是極不負責任但又是人們大多數時候的選擇。
『陸』 製造業的行業現狀
美國:數據不樂觀6月美國製造業活動從5月份的意外萎縮中恢復擴張,6月製造業指數從上個月的49回升至50.9,增幅略高於預期。其中新訂單分項指數從48.8升至51.9,生產分項指數從48.6跳漲至53.4。製造業成本壓力小幅上升,支付價格指數從5月的49.5升至52.5。與此同時,製造業的就業分項指數從5月的50.1下跌到48.7,行業的就業情況是2009年9月來最差,經濟復甦仍可能受到製造業復甦不力的挑戰。歐元區:整體仍萎縮市場機構馬基特(Markit)數據顯示,歐元區6月PMI由5月的48.3升至48.8,顯示出改善跡象,整體製造業創下近一年半以來的最樂觀水平,但仍繼續萎縮,尚未步入擴張。多數歐元國家製造業在6月份的下降幅度均小於前幾個月。西班牙製造業則從48.1上升到50,這是26個月以來首次沒有萎縮擴張。希臘製造業創下兩年來最小萎縮幅度;法國從46.4上升到48.4,義大利也從47.1上升到49.3。不過,歐元區頭號經濟大國德國的製造業PMI略有下降,從48.7微幅下跌至48.6。製造業數據進一步表明,歐元區的經濟困境正在見底回升,但短期內不太可能實現強勁的復甦。英國:兩年來最強
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生工業化革命的國家,有「現代工業革命的搖籃」和「世界工廠」的美譽。英國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是歐洲最大的軍火、石油產品、電腦、電視和手機的製造地。英主要工業有:采礦、冶金、化工、機械、電子、電子儀器、汽車、航空、食品、煙草、紡織、造紙、印刷、建築等。生物制葯、航空和國防是英工業研發的重點,也是英最具創新力和競爭力的行業。英國主要出口機械、汽車、航空設備、電器和電子產品、化工產品和石油,主要進口原材料和食品。
工程機械及同類行業占據最大部分,2003年占製造業總產值的30.8%。在這個部分中,交通設備貢獻最大,有8家全球性的汽車製造商在英國開展經營。英國製造的設備范圍廣泛,主要生產商有英國宇航系統公司即BEA系統公司,生產民用及國防用途的航空、陸地及海運設備;VT集團、GKN和羅爾斯-羅伊斯發動機公司(不同於勞斯萊斯汽車公司,雖然相同的英文名字)則生產航空引擎和發電系統。
英國政府設立了一家製造業咨詢機構(Manufacturing Advisory Service,MAS),為先進製造業領域的中小企業提供咨詢幫助和商業建議。自2002年啟動以來,製造業咨詢機構已完成了2.8萬份綜述和1萬個具體項目。通過提高效率和附加業務,為英國公司帶來了超過7億英鎊的收益。據英國商務部估算,投資於MAS的每6000英鎊中,有3000英鎊是公共資金,企業得到的凈收益則高達3.5萬英鎊。
2009年英國制定了低碳工業戰略(Low Carbon Instrial Strategy),向製造業咨詢機構追加400萬英鎊投資,用於為競爭低碳機遇的製造商提供專業建議,包括為民用核工業供應商提供支持。也是在2009年,英國政府與工業界聯合啟動英國先進工程國際市場營銷戰略(International Marketing Strategy for UK Advanced Engineering)。由英國貿易投資總署與英國工商組織協商制定戰略目標,幫助企業增加國際銷售,並吸引更多的高附加值先進工程來英國投資。
Markit公布的數據顯示,由於海內外訂單增加,6月歐元區外主要國家英國的製造業表現呈現出連續第三個月來的上升,當月數據為52.5,是25個月來最強勁的數據,高於5月份的51.5,也高於路透社調查的經濟學家們的預測值。Markit表示,第二季度英國的製造業增長了0.5%。製造業的上升趨勢和近幾個月來英國經濟加速的走勢十分吻合。因此,英國央行在本周再推更多量化寬松措施幾無可能。而製造業的數據提升人們對英國經濟正在重新獲得動力的預期。日本:製造商信心明顯改善1日日銀短觀調查顯示,6月份日本製造業大企業信心指數為4,比3月份上次調查的-8大幅上升12點,也是2011年9月以來該數據首次出現正值。該指數為時隔1年9個月首次出現正值,表明這些企業正受到貨幣寬松政策帶來的日元貶值、出口形勢好轉等積極因素的提振,商業信心明顯增強。市場人士強調,一系列數據都顯示出製造業的回暖態勢。不過彭博社援引前高盛經濟學家太久保卓治(Takuji Okubo)說:「盡管近期數據喜人,企業管理者們知道無法確保數據持續向好。」亞洲多數國家:製造業活動放慢周一發布的數據顯示,除日本外,亞洲其他地區6月製造業活動數據透露的信息並不樂觀。有些國家製造業活動放慢,有些已陷入衰退。這表明未來幾個月經濟增長可能疲軟,直到今年晚些時候西方國家經濟復甦能夠帶來提振。 2008年,我國工業增加值129112億元,比2007年增長9.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9%,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9.1%;集體企業增長8.1%,股份制企業增長15.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9.9%;私營企業增長20.4%。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12.3%,重工業增長13.2%。
2008年規模以上工業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加值比2007年增長19.1%,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6.1%,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增長18.2%,燃氣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6.8%,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15.0%,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16.9%,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增長15.2%,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它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2.0%,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增長18.1%,化學纖維製造業增長2.2%。
6大高耗能行業比2007年增長10.0%,其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16.9%,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8.2%,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10.0%,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12.3%,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8.6%,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增長4.3%。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比2007年增長14.0%。
2008年,我國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7071億元,比2007年增長7.1%。全國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實現利潤1756億元,增長12.5%,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509億元,增長21.8%;上繳稅金2058億元,增長20.0%,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771億元,增長24.7%。
利用外資方面,一直以來製造業均居於主導地位。2008年,製造業利用外資項目個數達到11568個,佔全部利用外資項目個數的42.04%,比2007年減少39.73%;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98.9億美元,佔全部實際利用外資額的54%,比2007年減少22.10%。
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6%,跌幅超出市場預期,該數據也創下11月以來新低。同時發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上月略有上浮,同比增速為2.4%。當前CPI數據顯示通脹壓力不大,而PPI的超跌則預示經濟動能不足。
PPI比值出現顯著下降,基本可以確定PPI第一階段上漲已近尾聲,而是否會存在第二段成本推動式上漲,要看後期CPI是否有超預期的表現。
PPI超跌顯示經濟遇冷
在經歷四季度和一季度跌幅短暫收窄後,4月份PPI環比為-0.6%,且翹尾因素-2.48%是2010年以來最低點,較3月下降約0.2個百分點,使得4月PPI同比大幅降至2.6%。
從整個周期來看,我國PPI已經連續14個月負增長,4月PMI中購進價格指數為40.1,環比3月份大幅回落10.3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回落,也意味著PPI短期內將繼續疲軟。
銀河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總裁顧問左曉蕾說,PPI持續為負,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說明上游的原材料加工企業沒有利潤,這對於增加其投資意願不是很有利,但是單月PPI跌幅擴大並不說明趨勢的改變。「國家大宗商品價格下降等給中國生產資料價格帶來輸入型影響,某些行業的產能仍然在調整過程中,尤其是一些上遊行業很難獲得利潤。」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也持相同觀點,他表示,在國內製造業持續低迷。部分關鍵行業的產能嚴重過剩,而且庫存重新回到歷史高位,對生產者價格形成下行壓力。在出口方面,近幾個月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則持續下滑。
「隨著後期石油價格、大宗商品、原材料價格的可能上漲,再加上國內鐵路等有效投資的釋放以及改革紅利逐步凸顯,相信PPI逐漸會轉負為正,但這需要一個過程。」左曉蕾說道,長期來看,產業結構要調整,需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對於落後產能行業也沒必要因為其虧損而去扶持。
同時,交通銀行報告指出,「由於PPI翹尾因素自5月將進入回升通道,短期內PPI同比降幅將有所緩和,但實質性回升仍然取決於國內外需求的持續提振,短期還應關注國際油價異動。」
CPI或將溫和中上行
相比PPI,我國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較為溫和,國家統計局表示,在4月份2.4%的CPI同比漲幅中,新漲價因素和翹尾因素為1.4和1.0個百分點,分別比3月份增加0.2和0.1個百分點,兩者合計增加0.3個百分點,影響4月份CPI同比漲幅有所擴大。4月份新漲價因素增加,與鮮菜價格上漲密切相關。
楊為敩表示,雖然在3月食品價格超跌的判斷下,4月進行了修復式上漲,但是上漲幅度仍然較低;另外,非食品價格同比數據出現下降,亦對消費品價格有向下的拉動力。除了供給瓶頸緩解帶來的周期弱化效應之外,H7N9禽流感也對消費結構產生影響進而促使肉類價格出現進一步的回落。
中國物價水平較低,但PPI顯示經濟需求偏弱,而外圍市場包括韓國、澳大利亞以及歐盟等經濟體卻紛紛降息以刺激經濟。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認為,CPI反彈並不代表實體經濟好轉需求上升,預計我國降息窗口很快打開。
但也有不同觀點,「通脹壓力反彈會使得中國不會放鬆貨幣政策,由於基數等因素的影響,中國未來幾個月的CPI仍將上行,預計5月CPI會至2.7%,而6月則攀升至2.9%。」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說,隨著通脹水平逐漸接近一年期存款利率,降息窗口不會打開。
「央行將堅持中性的貨幣政策立場,今年年內將保持利率和存准率不變。貨幣政策操作的重點將是管理金融體系中的流動性。」朱海斌說。
製造業和非製造業PMI研究報告 指出2015年3月份製造業PMI為50.1%,比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重回擴張區間。PMI小幅回升的主要原因,一是春節過後,企業集中開工,生產活動有所加快,生產指數比上月回升0.7個百分點,是帶動本月PMI回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二是在近期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政策措施利好作用下,企業對未來一段時間的市場預期持樂觀態度的比例有所增加,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升至61.3%,為近期高點;三是近期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降幅收窄,一些建築鋼材產品價格出現回升,市場環境的有利因素對企業的生產也帶來一些積極影響。
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表現依然穩定,PMI為51.5%,比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穩中有升,是製造業生產增長的有力支撐,同時也是PMI回升的重要因素;中、小型企業PMI雙雙回落,持續低於臨界點,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困難依然較大。
雖然PMI小幅回升,但漲幅低於往年同期水平,同時本月的新訂單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均小幅回落,國內外市場需求仍顯偏弱,製造業存在一定下行壓力。
2015年3月,中國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7%,雖比上月小幅回落0.2個百分點,但近期走勢總體穩健,表明我國非製造業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3%,比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服務業業務總量增速有所減緩。本月電信、互聯網軟體、郵政快遞等行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但春節過後,一些與居民消費密切相關的零售、餐飲、航空運輸等服務性行業業務總量出現一定程度的季節性回落,是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回落的主要因素之一。
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8.9%和54.7%,均比上月上升2.4個百分點,表明隨著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加快推進以及天氣轉暖,建築業企業生產活動加快,市場需求較快增長。
『柒』 我國壓鑄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
自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市場全面放開以後,國內壓鑄機製造行業受到沖擊,形成國內壓鑄機市場更加激烈競爭的局面。
壓鑄(全稱:壓力鑄造),是指將熔融合金在高壓、高速條件下填充模具型腔,並在高壓下冷卻成型的鑄造方法,是鑄造工藝中應用最廣、發展速度最快的金屬熱加工成形工藝方法之一。壓鑄作為一種先進的有色合金精密零部件成形技術,適應了現代製造業中產品復雜化、精密化、輕量化、節能化、綠色化的要求,應用領域不斷拓寬。目前壓鑄行業所使用的基材主要是鋁合金、鋅合金、銅合金、鎂合金等合金材料,其中鋁合金占的比例最高。隨著壓鑄設備和工藝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壓鑄產品的應用范圍在現有基礎上仍將不斷擴大。
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摩托車、家用電器、電子通訊等行業,特別是汽車工業的迅速發展,帶動了我國壓鑄行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4-2018年 中國壓鑄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指出:隨著現代工業特別是汽車、家電等工業的快速發展,壓鑄模具在模具行業中的比例將逐步提高,我國壓鑄行業市場的發展前景十分可觀。
『捌』 中國工業分布情況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展開後,戰區工廠內遷,連同大後方新設工廠,比較偏僻的西南地區逐漸成為民族資本工業的陣地,重慶成了後方工業中心。
其他如四川的成都、萬縣、瀘州、宜賓,雲南的昆明,貴州的貴陽,廣西的桂林、柳州,湖南的衡陽、祁陽、芷江、沅陵,陝西的西安、寶雞,甘肅的蘭州等城市都陸續發展成為後方的新工業區。
就資本狀況看,當時以四川和雲南的私營工廠規模較大,而湖南、廣西的工廠規模較小,總的說來都較戰前為弱。但由於國民黨政府推行錯誤政策,使一度興起的後方工業,到1943年便陷於停工關廠的困難境地,其後幾年中艱難竭蹶的情景更見嚴重。
(8)現代工業現狀如何擴展閱讀:
一、中國工業發展歷程:
甲午戰爭後,民族矛盾日趨激化,抵制外貨,設廠自救的呼聲遍及全國。1895~1913年,中國近代民族工業進入初步發展時期,並且在1896~1898年和1905~1908年出現了兩次投資工業的熱潮。
這19年中國內新創辦的、資本在1萬元以上的工廠共有468家,平均每年增設24.6家,新投資總額達9822萬元,平均每年新投資為516.9萬元。值得指出的是,新投資本中80%以上屬於商辦企業,改變了甲午戰爭前以清政府投資為主的特點,民族資本成為本國工業資本的主體。
同時在工業企業的地區配置上,開始越出沿海、沿江口岸,逐漸向內地城市伸展。唯初步發展時期的工業主要是輕工業,重工業才見露頭,如創建於1889年的漢陽鐵廠,幾經改組,於1904年與大冶鐵礦、萍鄉煤礦合組為漢冶萍煤鐵廠礦有限公司,但1913年僅生產生鐵9.7萬噸、鋼4.2萬噸。
在民族工業稍見發展的時節,外資在華工業憑借特權有了更為迅速的增長。據統計,這一時期中,外國在華設立的資本在10萬元以上的工廠共達104家(其中以外國資本為主中外合辦的有18家),資本額4952萬元,為甲午戰爭前50年間投資總額的5倍以上。所以,在這段時間里,與外國在華工業投資激增速度相比較,本國工業仍處於劣勢地位。
1914年,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的主要參加者英、德、法等帝國主義國家轉入戰時經濟,放鬆了對遠東市場的追逐。中國民族工業遂獲得一個發展時機,從1914~1919年,新開設資本在1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包括礦場)共379家,資本額8580萬元,平均每年開設63家,新投資1430萬元。
二、工業地位
工業是唯一生產現代化勞動手段的部門,它決定著國民經濟現代化的速度、規模和水平,在當代世界各國國民經濟中起著主導作用。工業還為自身和國民經濟其他各個部門提供原材料、燃料和動力,為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提供工業消費品。
它還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國家經濟自主、政治獨立、國防現代化的根本保證。除此以外,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工業的發展還是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物質基礎,是逐步消除工農差別、城鄉差別、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差別,推動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前提條件。
工業是國民經濟中最重要的物質生產部門之一。工業生產主要是對自然資源以及原材料進行加工或裝配的過程。這是一個工資相對較高,但工作也比較艱苦的行業。對從事此行業的人要求有一定的體能和技能。
『玖』 國內石油裝備製造業的現狀是什麼
作為現代工業文明的基礎,石油消耗已佔到一次性能源結構的40%,天然氣則佔了23%。未來數十年內,石油與天然氣的開發利用在全球能源中仍將占據絕對主導地位。石油和天然氣需求的穩定增長帶來了石油勘探開發投資額的持續攀升,也使石油裝備製造業獲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據業內權威分析,未來世界石油裝備每年需求增長率可達20%以上。高端石油裝備製造正成為一個高投資、高回報、低風險的行業。
一、我國石油裝備製造業發展現狀
「十一五」期間,我國石油石化設備製造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從1019家快速增至2023家,翻了近一番,全行業資產總額從674億元增長到2006億元。5年間全行業工業總產值和工業銷售產值均增長了3倍以上,而新產品產值、出口交貨值、利潤總額等指標的增長均在兩倍以上。
盡管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我國石油裝備業依然面臨嚴峻形勢。目前,世界主要的石油裝備技術研發與製造企業幾乎都集中在美國的休斯頓,其占據了石油裝備領域85%以上的市場份額。休斯頓年營業額超過百億美元以上的企業有數十家之多,而中國2003年以前在高端石油裝備領域尚屬於純進口國,至今無一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近年來我國政府大力實施「走出去」能源戰略,到海外進行油氣勘探開發,中國幾大石油公司已經累計在海外獲得了一百多個油田項目,但這些項目70%以上的設備和服務都有西方公司提供,尤其是海洋項目的產品和服務更是被西方公司壟斷。據統計,2010年我國石油裝備行業出口額137億美元,還不及美國哈利伯頓公司全年營業額的三分之一,在全球市場中所佔份額不足2%。
造成這種不利局面的原因:一是起步晚,底子薄。我國的高端石油裝備製造業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才開始起步,而西方國家相關行業已有百年歷史。二是企業數量多、規模小,集中度低。我國石油裝備企業資金、技術力量分散,核心競爭力難以提高。三是過多依賴低附加值環節。由於缺少關鍵核心技術,導致企業處於產業鏈低端,只從事一些低端產品加工,極大降低了回報率和附加值。以一艘中國製造的自升式鑽井平台為例,由於只實現了24%的國產化率,中國企業只能獲得全部利潤的20%。
盡管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但我國石油裝備製造業在發展過程中業逐漸積累起自己的優勢。
(一)門類齊全。目前我國石油裝備製造業門類比較齊全,產品規格、品種基本能滿足陸上石油勘探開發需求,從生產能力、產量、產值、生產的品種規格和從業人員等方面衡量,我國已經是一個生產石油裝備的大國。
(二)高性價比。石油裝備製造作為一個高成本行業,中國具有西方國家難以實現的人力資源優勢和成本優勢,產品具有很高的性價比,這對世界各產油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傢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已經有很多國家石油公司在中國設立了長期采辦機構。
(三)國家扶持。「十一五」期間,我國將石油勘探、鑽采設備製造行業作為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在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2010年,高端裝備製造業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重點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十二五」開局,我國又確立了能源裝備產業新的發展目標,明確提出要把能源裝備製造業培育成重要的戰略新興產業。而近期即將出台的《「十二」五期間海洋工程裝備發展規劃》,則標志著國家將加大對海工裝備產業的扶持力度。
具有戰略高度的政策頻繁出台,彰顯出我國大力發展高端石油裝備製造業的決心,推動了石油裝備製造業的優化升級和布局調整。近年來,國際石油石化通用機械製造業產業能已經開始向我國轉移。可以預見,未來5-10年內我國高端石油裝備產業將會迎來蓬勃發展。只要抓住機遇,業內將成長起一批具備和西方石油裝備「大鱷」抗衡實力的國際化企業集團。
二、東營做大做強石油裝備製造業的基礎和優勢
山東省石油裝備銷售收入連續兩年位居全國首位,其中80%以上的石油裝備製造業集中在東營。2010年,東營銷售收入過億元的石油裝備企業達五十餘家,5億元以上的企業20多家。目前,東營的石油裝備總產值已經佔到全國的三分之一左右,主導產品陸地石油鑽機占國內市場的比重達到26%,抽油機達到60%,石油專用管達到30%,抽油(電)泵達到50%,抽油桿達到25%,燃氣發電機組達到80%,油田特種車輛達到30%。鑽機、管具、採油裝備大量出口中亞和東歐,石油管具大量出口美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
作為中國做大的石油裝備製造業基地,東營初步具備了承接國際石油石化通用機械製造業轉移的優勢:
(一)產品種類齊全。經過多年積累,東營的石油裝備產業已經成為國內同行業的「領頭雁」。東營市已經形成了以鑽機、鑽桿、抽油機、抽油桿、抽油泵、油氣集輸管道、油田特種車輛等成套設備為重點,涵蓋物探、鑽井、測井、固井、採油、井下作業、地面工程、管道運輸等各領域的產品體系。龐大的產業規模,完整的產品種類使得東營具備了成為「東方休斯頓」和世界石油之都的實力。
(二)產業關聯度較高。東營石油裝備產業體系較為完整,集研發、製造、服務、內外貿易於一體,企業之間通過專業分工,在技術信息、原材料供應、產品銷售渠道和價格等方面建立起共生、互補、競爭的發展模式,產業鏈不斷延伸,產品開發由低端向高端、公司主營業務有製造向工程服務不斷轉變。
(三)創業及展示載體豐富。依託勝利油田和石油大學,東營的石油裝備專業人才資源豐富,科研實力雄厚。目前,東營市已經擁有一處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座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和四家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中心,並建成了國家級示範生產力促進中心。一年一度的中國(東營)國際石油石化裝備與技術展覽會是國內唯一在石油產區和石油裝備基地舉辦的國際石油盛會。目前正在建設的「中國石油裝備產業基地國際交流中心」項目建成後將成為中國石油裝備向世界展示形象和宣示實力的平台和窗口。
(四)交通網路發達。完善的公路、鐵路、航空、港口等交通設施,為東營市搭建了發達的交通網路。尤其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東營港2020年將跨入具備億噸吞吐能力大港的行列,使得東營具備了與世界能源之都美國休斯頓類似的優勢,是我國其他主要石油裝備製造地區所不具備的。
(五)國家戰略支撐。2009年11月和2011年1月。「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相繼上升為國家開發戰略,東營分別成為「黃」、「藍」戰略的核心城市和前沿城市。「黃」、「藍」戰略分別明確了東營建立高端石油裝備產業區以及石油產業聚焦區的目標,加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三大國家戰略的交匯疊加,使東營石油裝備製造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機遇。
三、東營石油裝備製造業發展面臨的挑戰及對策建議
全球油氣勘探開發的廣闊前景,以及國際石油石化通用機械製造業產能向我國轉移的趨勢,使東營高端石油裝備產業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機遇。作為石油裝備製造業的「領頭雁」,東營石油裝備產業在擁有顯著優勢的同時,自身發展也存在許多矛盾和問題,必須採取措施積極應對。
(一)面臨國內兄弟省份的激烈挑戰。盡管東營石油裝備產業在國內已經建立起了領先優勢,但發展形勢不容樂觀。進入新世紀以來,全國很多地方十分重視石油裝備製造業所蘊含的巨大商機,紛紛將打造石油裝備製造基地作為自身發展的戰略目標。
遼寧盤錦市和黑龍江大慶市先後確定了建設世界石油裝備產業基地的戰略目標。盤錦的建設目標是到2015年產值占國內石油裝備製造行業的1/5,佔世界石油裝備年需求量的3%,2020年產值占國內行業的1/4,佔世界需求量的5%-6%,成為聞名世界的石油裝備製造中心。大慶的目標是在未來5年內,建立起具有世界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石油裝備製造基地。近年來,江漢油田也確立了建設「世界知名,中國一流」的石油裝備製造基地的戰略目標,力爭在「十二五」期間銷售過百億。上海建立了石油化工裝備產業基地,其發展目標是建成具備世界影響力,中國最具競爭力的石油裝備產業基地。今年初,克拉瑪依油田也定下了打造國家級石油裝備產業基地的發展目標,此外,四川廣漢、江蘇建湖等地也啟動了石油裝備基地建設工程。
憑借自身的獨特優勢,各地紛紛確立了石油裝備產業發展的宏偉藍圖,並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其中大慶、盤錦的發展尤為迅速,計劃建設總投資額均在百億元以上。未來中國石油裝備製造業將形成群雄並起的格局,激烈的競爭已經不可避免。
(二)需解決制約自身發展的深層問題。目前,制約東營石油裝備製造業發展的深層問題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企業規模小,集中度低。東營的石油裝備企業雖然總體看數量較多,但有半數以上的企業未達到規模經濟。這使得企業資金、產能規模、技術力量等資源相對分散,區域性綜合競爭力難以提高。二是產品結構雷同,特色不明顯,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由於各自為戰,東營石油裝備企業難以形成競爭合力,造成了產能的浪費和行業間的無序競爭,影響了產業的健康發展。三是產品技術含量低,低端產品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產品少,一些關鍵技術和產品還需引進或直接到國外采購,產品附加值低,自主化生產能力有待提高。四是海外市場開發力度弱。東營的石油裝備是靠勝利油田的帶動發展起來,由於對勝利油田等國內油田的依賴,許多企業在對海外市場的開發上畏首畏尾。絕大多數企業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海外市場營銷體系,尚未具備與哈里伯頓等世界巨頭競爭的能力。
(三)必須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東營石油裝備產業的發展首先離不開企業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東營企業將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形象地比喻為「護住脖子」和「伸出拳頭「。所謂「護住脖子」,就是不斷加強技術研發和自主創新,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提升自主研發、自主設計和自主製造的能力,強化核心競爭力,徹底擺脫國外公司在關鍵技術上的「卡脖子」現象。所謂「伸出拳頭」,就是苦練內功,拿出技術先進、質量過硬的拳頭產品,樹立良好品牌,形成廣泛影響力。只有具備過硬的拳頭產品,才能擁有和西方大公司過招的資本,才能真正在市場博弈中搶佔先機。
未來的發展中,東營石油裝備製造業面臨著「不進則退」的嚴峻形勢。要保持並擴大領先優勢,在企業自身努力的同時,還必須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扶持。企業希望政府:一是盡快出台具體的扶持政策細則。包括技術研發支持政策、土地支持政策、人才支持政策等。通過優惠政策的支持,鼓勵企業走自主研發與技術合作、技術引進相結合的道路,引導企業盡快掌握世界先進技術,加速產品高端化進程。二是加快推進產業產品結構調整。充分發揮政府宏觀調控職能。有效整合資源,以點帶面,使東營石油裝備產業走上高端項目帶動低端項目,大企業帶動小企業的發展道路。同時,通過發揮引導作用,調整產業格局,優化產品結構,從而形成良好的區域競爭合力。此外,還應當加大監管力度,避免惡性競爭,使東營石油裝備製造企業實現協同作戰,共同發展,充分發揮產業集聚優勢。三是加大對海外市場開發的支持力度。從產業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政府應出台海外市場開發激勵政策,鼓勵企業實施「走出去」的市場戰略,參與全球市場競爭,佔領海外市場。四是實行大項目和高端項目帶動戰略。加強對大項目和高端項目的政策傾斜力度,通過項目帶動,在做大的基礎上,把石油裝備產業做精、做高端。
面對機遇與挑戰,只有企業努力,政府重視,多方配合,聚力突破,東營石油裝備製造業才能夠保持並擴大自己的領先優勢。只要運作得當,搶佔先機,東營石油裝備產業有可能在未來10-15年內形成數千億元的產值和銷售規模。屆時東營將實現石油裝備製造業的跨越發展,並真正成為「東方休斯頓」和世界石油之都,為中國石油裝備製造業的強大振興作出更大貢獻。
『拾』 建國之初的手工業狀況
新中國成立初期,由於現代工業不發達,手工業在中國工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就當時手工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它具有生產分散、資金短絀、生產經營的季節性明顯、依附性強等特點.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一部分手工行業趨於發展,一部分手工行業趨於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