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我國現代軍事工業如何發展起來的

我國現代軍事工業如何發展起來的

發布時間:2022-02-07 02:47:23

1. 國防現代化對我國發展的意義

實現國防現代化,必須從中國的國情出發,面向世界,堅持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以建設一支有實戰能力的現代化軍隊為核心,大力發展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把培養現代化人才放在優先地位;堅持改革開放,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軍民兼容、平戰結合的國防現代化道路;

貫徹精乾的常備軍與強大的後備軍相結合、常規力量與戰略核力量相結合、國防實力與國防潛力相結合的方針。

充分利用有利的國際環境,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和現代人民戰爭的優勢,在著眼於增強綜合國力和積累國防力量的基礎上,全面籌劃,協調一致,加速國防現代化的進程。隨著國民經濟與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防現代化水平將不斷提高。

(1)我國現代軍事工業如何發展起來的擴展閱讀

中國實現國防現代化 ,完全是為了確保國家的安全、維護世界和平。周恩來總理1954年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設現代化國防的號召。1964年第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進一步明確提出了實現包括國防現代化在內的四個現代化奮斗目標。

經過不斷的努力,中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國防科研與國防工業體系;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由過去單一的陸軍發展成為包括陸軍、海軍、空軍和戰略導彈部隊的諸軍種、兵種合成軍隊;

武器裝備也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和發展,掌握了導彈核技術和空間技術,進一步增強了遏制戰爭的能力,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國防現代化取得了偉大成績。

2. 我國近現代工業化的途徑有何特點

中國近代工業化的總特點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背景下進行的,因此,與歐美各國的近代化相比,它具有非常明顯的具體特徵:
(一) 近代化不僅受到內部封建保守勢力的頑強抵制,還不斷遭到外部資本主義列強的傾軋、排斥和武力摧殘,發展緩慢,歷經曲折.
(二) 近代化一開始是由地主階級中的洋務派領導的,官僚買辦階級在中國近代化啟動時期扮演過微妙的角色,資產階級則始終沒有真正掌握過近代化的領導權.
(三) 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技術、人才和思想的准備不足,它的推動力主要不是來自內部而是來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間自發創辦近代企業為先導,通過自由競爭發展資本主義,而是主要依靠政權的力量,以官辦軍事工業為起點,從軍需到民用,從國營到民營,從重工業到輕工業.
(四) 發展畸形.近代工業的產業結構不協調、不配套,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很小,重工業特別是鋼鐵、機械、電力、石油等工業尤為微弱;地區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於東南沿海和沿江地區.

3. 論述題:分析我國近代工業化的進程

中國近代工業化的艱難歷程

(一)中國近代工業化的提出

《資政新篇》:1859年冬,洪仁玕提出改革內政的治國方案──《資政新篇》。洪仁玕主張在經濟上學習西方,發展工商業等,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
(二)洋務企業:中國近代工業化的起步
?
(1)近代軍事工業的創辦
?
19世紀60年代起,洋務派以「自強」為旗號,採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比較重要的有曾國藩創設的安慶內軍械所、李鴻章成立的江南製造總局、左宗棠開辦的福州船政局和崇厚經營的天津機器製造局。
?
(2)近代民用工業的創辦
?
洋務運動後期,為解決軍事工業資金、燃料、運輸等方面的困難,洋務派打出「求富」的旗號,興辦了一批近代民用工業。規模較大的有李鴻章在上海開辦的輪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設立的開平煤礦、張之洞在湖北設立的漢陽鐵廠和湖北織布局等。
?
(三)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和歸宿
?
1.產生(19世紀六七十年代)
?
(1)條件:鴉片戰爭後,外國資本主義的侵入,一方面摧殘了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截斷了中國資本主義獨立發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分解著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擴大了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為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某些客觀條件和可能。
?
(2)標志: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一些官僚、地主、商人開始引進外國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機器,投資於近代企業,中國資本主義工業在上海、廣東、天津等沿海地區興起。如上海發昌機器廠、廣東南海縣繼昌隆繅絲廠、天津貽來牟機器磨坊,都是早期著名的民族資本主義企業。
?
2.初步發展(19世紀末)
?
甲午中日戰爭以後,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進一步遭到破壞,客觀上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條件。清政府為了擴大稅源,解決財政危機,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中國出現了一個興辦工業的浪潮。19世紀末,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展。
?
3.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1912—1919年)
?
(1)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為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一些障礙。②辛亥革命使民族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地位有了提高,南京臨時政府獎勵發展實業的法令,激發了他們投資近代工業的熱情。③民國初年出現各種實業團體,形成了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的新熱潮。④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各帝國主義國家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對華輸出的資本和商品都有所減少,這在客觀上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⑤辛

亥革命前後,群眾性的反帝愛國斗爭,有力地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⑥「抵制外貨」「發展實業」和「實業救國」的口號成為各階層人民愛國的共同要求。
?
(2)表現:1912~1919年,中國新建廠礦有600多家,新增資本達1.3億元以上,超過了過去的半個世紀;發展最快的是紡織業和麵粉業;火柴、榨油、造紙、化工等輕工業,也發展迅速。
?
(3)特徵:這一時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雖然取得較大的發展,但仍然受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帶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徵,主要表現為:①民族工業的發展主要是在輕工業方面,重工業基礎極為薄弱,沒有形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②民族資本與外國資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在帝國主義的控制下,民族工業不可能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③民族資本與封建經濟相比,封建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仍占絕對優勢,這使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極大的束縛。一些資本家和地主在向近代工業投資的同時,並不放棄土地和其他封建剝削。
?
4.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挫折
?
(1)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實行統制經濟政策,民族資本受到官僚資本的擠壓和摧殘。
?
(2)解放戰爭時期,美國商品大量湧入中國市場,形成獨佔地位,這對中國的民族資本是個毀滅性的打擊。
?
5.中國民族資本的歸宿
?
新中國建立後,合理調整工商業,使民族資本又獲得一次大發展。1953~1956年,我國完成了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民族資本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

4. 建國初期我國大力發展重工業的原因是什麼有什麼影響

以重工業為主,重工業與輕工業、農業同時並舉,建國初期,在我國缺乏經濟建設經驗的情況下,毛澤東一度主張因循蘇聯的工業化道路。在蘇聯偏重重工業的工業化道路的影響下,我國從1953年到1957年制定實施了以發展重工業為中心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並取得了巨大成就,奠定了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但在一五計劃執行過程中,我國社會經濟生活中也出現了諸如資金材料供應緊張、農業輕工業生產不穩定、糧食及日常生活用品短缺等嚴重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在蘇聯東歐一些國家早有發生。這些問題引起毛澤東的高度關注和深刻思考。毛澤東認識到,蘇聯的經驗並不都是成功的,即使蘇聯成功的經驗也並不一定都適合中國,學習別人終究不能代替對自己道路的尋找。
新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始於1953年開始執行的國民經濟發展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國並沒有沿用其他國家一般採用的輕紡工業起步的工業化道路,而是採取了重化工業起步的超常規道路,實行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趕超;的強烈意識是採取重化工業戰略的基本動因,而前蘇聯的發展模式又似乎提供了一個可學習、借鑒的;榜樣;。為了盡快實現;趕超;目標,採取了比前蘇聯更強的強制性積累,試圖在遠比前蘇聯落後的基礎上跨越輕紡工業階段而建立重化工業體系。在經濟制度上,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體制,創建了大量的國有企業,以保證能夠通過高積累的方式集中大量建設資金,進行大規模的重化工業投資和建設。工業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體制迅速延伸到整個經濟系統,從而形成了在中國執行了30多年的計劃經濟體制。就此意義上說,計劃經濟體制與重化工業起步的工業化戰略存在著邏輯上的聯系。中國資源豐富,是原材料大國,發展重工業可以迅速提高國家經濟發展,還能帶動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重工業屬於大生產機構,可以有效生產出國防裝備,鞏固國防。為一五計劃奠定了基礎、

5. 中國近現代工業發展的歷史與成就

1、鴉片戰爭以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地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逐漸把中國市場捲入世界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

2、原料和勞動力,使中國難以抵擋資本主義經濟侵略的沖擊。

3、甲午中日戰爭後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進一步遭到破壞。

4、近代軍事工業的創辦。19世紀60年代起,洋務派以「自強」為旗號,採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

比較重要的有曾國藩創設的安慶內軍械所、李鴻章成立的江南製造總局、左宗棠開辦的福州船政局和崇厚經營的天津機器製造局。

5、近代民用工業的創辦。洋務運動後期,為解決軍事工業資金、燃料、運輸等方面的困難,洋務派打出「求富」的旗號,興辦了一批近代民用工業。

規模較大的有李鴻章在上海開辦的輪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設立的開平煤礦、張之洞在湖北設立的漢陽鐵廠和湖北織布局等。

6、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起步。建國初,沒收官僚資本,使官僚資本企業較完整地轉變為社會主義國營企業,奠定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基礎。

1953年,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提出: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國家「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中規定:集中主要力量優先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的初步基礎。

7、「一五」計劃工業建設成就;建成了飛機、汽車、重型機器、精密儀器等近600個重要項目。

鞍山鋼鐵公司三大廠、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沈陽機床廠、飛機製造廠等建成投產;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後的面貌,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8、十年工業建設成就:建成武漢、包頭兩大鋼鐵基地和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大港油田,石油工業發展迅速,石油全部自給。

電力工業增長很快,農村用電量十年增長70倍;建成蘭新、包蘭等鐵路「文革」時期,工業生產遭受重大挫折。

這一時期的主要成就有:南京長江大橋、湖北第二汽車製造廠、成昆鐵路和湘黔鐵路等。

9、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工業方面,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革取得重大發展,建成一批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的工程項目。

這批項目的代表有:寶山鋼鐵公司、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大亞灣核電站和京九鐵路等。

中國近代工業

1840年鴉片戰爭後,西方資本主義入侵中國,在中國設立工廠,是中國近代工業之始。這時期的外資工業主要是為外商對華貿易服務的。

從1843~1894年,外國在華一共設立了191個工業企業,其中116個屬於船舶修造業和絲茶等出口商品加工工業。

外國在華工業投資,據估計到1894年止約近2000萬元,而投放到船舶修造和出口加工兩項的便達1500萬元,占總投資額的75%。

其餘75家工廠分別屬於印刷、食品加工、水、電、煤氣、火柴、服皂、制葯、造紙、木材、玻璃、水泥等行業,共擁有資本約500萬元,大多規模狹小。

外國在華創辦工業後20餘年,清政府開始創建用機器生產的工業。從1861~1894年,清政府一共經營了21家軍用工廠(包括一家船廠),所費資金從低估算在5000萬兩左右。

其中江南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製造局和湖北槍炮廠,規模較大,設備比較齊全,是中國近代工業創建時期的大型工廠。

軍用工業是非商品生產企業,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聯系不甚密切,但它促進了19世紀70年代民用工業的興起。

到1894年甲午戰爭前夕,由中國人自辦的工業企業大抵有船舶機器修造廠27家,機器繅絲廠約113家,機器綿紡織廠8家,其他輕工業工廠47家,共約195家。其中多數規模很小,資本額不詳,有不少甚至在籌建期中或投產後不久便告歇業。

設備比較完備的企業大多為官辦、官商合辦或官督商辦企業,如上海機器織布局、武昌織布官局和蘭州織呢局等。

商辦工廠如陳啟源經營的繼昌隆絲偈為華南繅絲業的發展起了引導作用;商辦船舶修造廠大多是從原來手工作坊基礎上添置一二部車床發展起來的,而到80年代逐步發展到修理和製造繅絲車和軋花機。

以上近代工業的創辦,也標志著中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逐步確立。

(5)我國現代軍事工業如何發展起來的擴展閱讀

中國現代機械工業初步基礎

1949年以前的中國機械工業屬於修配性工業,基礎薄弱,除軍火工業和造船業製造過一些比較復雜的產品外,其他部門以修配為主,只能製造簡單的產品。

經過1950~1952年的3年經濟恢復時期,中國對原有企業進行了一系列改組、改建工作,著手籌建重大項目。

如太原的中國第一座重型機器廠於1953年8月部分建成投產。哈爾濱的中國第一個大型電機廠也是這個時期開始興建的。

這幾年,中國的機械工業對恢復國民經濟和支援抗美援朝戰爭起了重要的作用。

機械工業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了 1000米地質鑽機、300馬力柴油機、3000千瓦水輪發電組、 3噸蒸汽錘、直徑1米和2米的立式車床等較大和精密的設備,以及許多關鍵配件。

如為小豐滿水電站兩台7.25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的修復製造了萬伏級高壓定子線圈;為吉林石硯造幣廠的大型造幣機製造了16件直徑1600×4000毫米重7~8噸的乾燥筒配件等。

3年中試制了上千種新產品。

6. 中國未來軍事如何發展

現在正在實行的是保持或削弱陸軍,加強海軍,重點建設空軍。

在未來,肯定是空軍優先,畢竟中共是陸軍起家,歷來不重視海、空軍建設。但第二次海灣戰爭和利比亞戰爭昭示了現代戰爭的新模式,軍隊高層開始重新思考部隊建設,並不斷探索實踐,目前正在糾結中

麻煩在於陸軍是中國軍隊的傳統老大,勢力盤根錯節,一下子改革根本行不通,
所以為了一二十年肯定是軍隊上層在不斷扯皮和利益交換中龜速前進

7. 中國近代工業是如何起步的

中國近代工業化起步於洋務運動時期。
洋務企業:中國近代工業化的起步
(1)近代軍事工業的創辦
19世紀60年代起,洋務派以「自強」為旗號,採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比較重要的有曾國藩創設的安慶內軍械所、李鴻章成立的江南製造總局、左宗棠開辦的福州船政局和崇厚經營的天津機器製造局。
(2)近代民用工業的創辦
洋務運動後期,為解決軍事工業資金、燃料、運輸等方面的困難,洋務派打出「求富」的旗號,興辦了一批近代民用工業。規模較大的有李鴻章在上海開辦的輪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設立的開平煤礦、張之洞在湖北設立的漢陽鐵廠和湖北織布局等。

8. 我國國防科技工業發展概況如何

我國國防科技工業全面協調發展

2004年,我國國防科技工業加快結構調整步伐,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實施人才興業戰略和開展先進軍工文化建設,武器裝備研製生產取得重要成果,軍工經濟保持快速健康增長,軍工民品發展勢頭強勁,改革與發展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為國防現代化和國民經濟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十大軍工集團全部實現贏利

國防科技工業曾經是國有企業中最困難的行業,經過幾年的努力,軍工經濟快速增長,運行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2004年全行業總收入、工業增加值和產品銷售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21.7%、26.8%和26.4%,全面實現了年初預期發展目標。十大軍工集團公司連續兩年實現盈利,軍工經濟總體增長速度比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長速度高出10個百分點,連續4年保持快速增長。

武器研製和重點工程取得進展

2004年,國防科技工業系統頑強拼搏,高新技術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取得重要成果。一批新裝備完成設計定型,多個型號的研製取得重要進展,多種裝備實現「批生產交付」,大大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

繞月探測工程於2004年全面啟動,總體進展順利。國防科工委成立了繞月探測工程領導小組,任命了工程及各系統「兩總人員」,組建了月球探測工程中心。目前衛星系統已轉入初樣研製,衛星和衛星有效載荷、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地面應用等五大系統全面展開,工程實施的各項工作正在按計劃推進。月球探測二、三期工程、大型飛機、百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等重大工程的綜合論證工作也已全面展開,為盡快在重點領域實現突破奠定了基礎。

軍工民品發展邁上新的台階2004年軍工民用產業發展迅速,軍工高技術民品比重顯著增加。軍工系統全年民品銷售收入1676億元,同比增長26%。

船舶行業發展勢頭強勁,全年全國船舶工業造船完工量突破855萬噸,繼2002年、2003年分別達到417萬噸和641萬噸之後,船舶產量再次邁上一個新台階。骨幹船廠實現批量造船,VLCC超大型油輪、8000TEU集裝箱船、LNG液化天然氣船等高技術船舶設計建造有新的突破,造船效率和水平顯著提高。

秦山二期2號機組投入商業運營,秦山、大亞灣、嶺澳核電基地9個機組安全穩定運行,裝機容量達到700萬千瓦,全年發電50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1%。秦山二期、嶺澳核電站擴建工程和浙江三門、廣東陽江核電站建設前期工作已正式啟動。

航天系統全年圓滿完成「8箭10星」發射任務,長征系列運載火箭自1996年10月以來連續41次發射成功,衛星應用對經濟建設的貢獻不斷增加。我國自主研製的ARJ21新型渦扇支線飛機新增6架訂單,與巴西合資生產的ERJ145噴氣支線客機組裝生產按計劃進行,國產新舟60飛機又簽訂了20架飛機的生產銷售合同。軍工汽車、摩托車等傳統支柱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增長態勢,全年軍工單位汽車產銷量達到83.8萬輛;摩托車銷量達到366萬輛,同比增長27%。

對外開放合作成果豐碩

2004年,我國國防科技工業在拓展國際市場、開展國際交流合作方面成效顯著。繼出口巴基斯坦的恰希瑪核電站一期工程成功並網發電之後,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又與巴方簽訂了二期項目合同。中俄航天合作在實質項目開展方面成效顯著,中歐合作開展了地球空間雙星探測工程,這是我國第一次以自己的空間探測項目參與國際合作。

我國政府與巴西政府簽署了關於空間技術合作兩項補充議定書,雙方將繼續開展地球資源衛星02B、03星、04星的合作研製。新舟60飛機出口辛巴威,實現了國產民用客機出口零的突破,飛機轉包生產取得長足發展,HC120直升機生產線建成投產。北方工業公司與伊朗簽訂了德黑蘭地鐵四號線項目承包合同和地鐵系統機車車輛供貨合同,總金額8.36億美元,成為迄今為止我國最大的國際工程承包項目。
(據新華社北京2月2日電)

未來15年我國國防科技工業科技發展將實現五大跨越

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25日在此間頒布《國防科技工業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提出未來15年我國國防科技工業將在高新技術武器裝備研製能力等5個方面實現重大跨越。

《綱要》緊密圍繞未來國防建設、國民經濟建設和國家科技創新的戰略需求,明確了到2020年國防科技工業科學技術發展的指導方針、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提出了未來十五年國防科技工業科技發展五大目標、八項重點任務。

《綱要》指出,未來十五年,國防科技工業將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國防科技的戰略基點,加快轉型升級,達成五大科技發展目標,實現國防科技重大跨越:一是高新技術武器裝備研製能力實現跨越;二是軍民結合高技術產業發展實現跨越;三是軍工製造技術實現跨越;四是國防基礎與前沿技術實現跨越;五是國防科技創新保障能力實現跨越。

《綱要》對未來十五年國防科技發展進行了總體部署,提出八項重點任務:一是突破新一代武器裝備關鍵技術,提升高新技術武器裝備的自主研發和快速供給能力,滿足軍隊機械化、信息化復合發展的戰略需求;二是加強軍民結合高技術及產業化研究;三是推進軍工製造技術研究與應用,形成軍工製造業信息化技術支撐體系,建立敏捷、高效和綠色的新型軍工製造業;四是強化國防基礎與前沿科技研究;五是實施國家重大專項工程,組織實施大型飛機、大型先進壓水堆及高溫氣冷堆核電站、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等重大專項;六是推進國防科技工業基礎能力科技工程,有效解決制約高新技術武器裝備研製和生產的若乾重大基礎瓶頸問題;七是加快推進國防科技平台建設;八是加強國防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9. 中國近代軍事發展歷程!(具體時間&所發生的事)

鴉片戰爭期間,林則徐積極仿製西方戰船,還提出建設一支新式海軍的主張,邁出了「師夷長技」的第一步。

洋務運動期間,洋務派創辦了大量的軍事工業,積極仿照西方發展近代軍事,如1892年,江南製造總局仿製的毛瑟槍,趕上了德國新毛瑟槍的水平;1895年,它製造了無煙火葯達到世界先進水平;1869年,福州船政局製成第一艘輪船;1872年製成的長船「楊武」號,相當於外國二等巡洋艦;1888年由中國人自己設計並完成軍艦「龍威」號(後編入北洋艦隊後改稱「平遠」號)性能不亞於北洋艦隊從外國購買的「遠」字型大小戰艦,在甲午海戰中,「平遠」號一炮命中日本軍旗艦「松島」號,震驚日本軍界。

1874年,面對日軍進攻台灣的兩艘鐵甲艦,引發清政府掀起一場辦海防建海軍的議論。隨後,洋務派開始籌劃海防,到80年代中期,洋務派初步建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軍。其中以北洋海軍最強,這些海軍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國防力量。清末「新政」,編練新軍,最積極的是袁世凱,到1905年編成「北洋陸軍」六鎮(師),兵力約7萬人,成為北洋軍閥的基礎。至1911年清朝滅亡時,全國共編練成軍隊16萬人左右,這在客觀上有利於中國軍事近代化。

10. 中國近現代軍事發展史

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是實現國防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方面,輕武器又是武器裝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步槍作為輕武器骨幹,其裝備的廣泛性、重要性為世界各國所重視。步槍在我國尤為重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依靠的是小米加步槍,但步槍卻是基本上是靠繳獲而來的,「三八大蓋」,「美式卡賓」乃至舊中國的「二四」式和漢陽造,而我軍只能少量的生產一些步槍和子彈,這段時期的裝備很繁雜,差不多裝備有十多個國家生產的步槍。

解放後,部隊實現制式化,因此國家投入了很大力量,支持發展兵器工業,改造和新建了兵工廠,建立了兵器工業基礎設施;設置兵器專業高等院校,培養專業人才;設置了研究機構,開展專題研究。經過長期的努力,使我國步槍得以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起來。至今,我國已經有了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5.8MM槍族,表明我國步槍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

我國步槍的發展,始終密切配合部隊的作戰需要,基本上實現了定型一代、裝備一代,研製一代、更新一代;在不斷提高水平的基礎上向前推進。其發展歷程大體上可分為3個階段,即仿製、自行設計、獨立自主研究階段

仿製階段

53式7.62mm步騎槍

1953年式7.62mm步騎槍

1950年,美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了侵朝戰爭,為了支援朝鮮戰爭,給前方部隊提供有效的戰鬥武器,我國開始仿製蘇聯1944年式7.62mm卡賓槍。仿製定型後命名為1953年式7.62mm步騎槍(簡稱53式7.62步騎槍)。該槍結構比較簡單,便於大量生產。因是非自動武器,操作不便,火力不足,也顯笨重,已明顯不適合現代化戰爭的需要。

56式7.62mm半自動步槍和56式7.62mm沖鋒槍(突擊步槍)

1956年式7.62mm半自動步槍

56式半自動步槍比53式步騎槍邁進了一大步,半自動射擊操作方便,增強了火力。因使用中間型槍彈,威力有所減小。該槍射擊精度良好,質量輕,後坐力小,機構動作可靠,外型流暢美觀,結構簡單緊湊,便於大量生產。特別是半自動射擊方式,槍管較長,帶有刺刀,在中遠距離上可有效命中目標。在接近距離上可拚刺格鬥,具有傳統步槍的特點。但按現代戰爭的要求,火力嫌不足,槍太長。同時仿製的56式沖鋒槍是可單、連發射擊的全自動武器,使用與56式半自動步槍相同的槍彈。

1956年式7.62mm沖鋒槍
56式沖鋒槍的最大特點是火力猛烈,動作確實可靠,能適應在特殊的環境、氣象條件下作戰。全槍較短,便於攜帶操作,結構簡單緊湊、便於訓練維修。
56式沖鋒槍自裝備以來,深受部隊歡迎,直到今天仍有部分在裝。然而該槍也有明顯的不足,為了突出射擊動作的可靠性,自動機運動能量偏大,射擊時產生強烈震動,難以操槍,射擊精度稍差,點射更難以掌握,該槍質量也偏重。
長時間以來,我國戰術指導思想是「全民皆兵」,強調傳統步槍的作用,即能在中遠距離上瞄準射擊,在接近距離上要刺刀見紅,可以大量裝備做到人手一支,又可以控制彈葯消耗,所以對單發步槍情有獨鍾。因此,56式沖鋒槍並未在全軍戰士中配備,只是在步兵班少量配裝。

1956-1式7.62mm沖鋒槍
仿製56式武器是在全面引進的基礎上進行的。50年代中期從蘇聯引進產品圖、設計計算、尺寸鏈計算、試驗檢查規范等全套資料,以及工藝規程、工裝資料等工藝技術文件,甚至還有部分硬體,如成槍、部件以及關鍵工裝、刀具、量具等。承製工廠還請來了蘇聯專家現場指導。國家成立了兵器工業部,改建新建兵工廠。工人、技術人員在試制、生產實踐中得到學習、鍛煉,高等專業學校也不斷為行業輸送專業人才。一支實力強大的兵工隊伍成長起來了。由我國自行生產的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沖鋒槍裝備了部隊,提高了戰鬥力,促進了我軍正規化建設,在保衛國家的幾次邊界自衛戰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自行研製

63式自動步槍
63式自動步槍是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支步槍,深受56式的影響,它取得的成就和經驗為我國步槍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63式自動步槍所具備的良好性能,方便的勤務使用性和綜合了半自動步槍、沖鋒槍的優點,使該槍在裝備部隊後深受歡迎,很快被批准全軍裝備,替代56式半自動步槍,各槍廠在幾年內生產一百多萬支。

1963年式7.62mm自動步槍

然而,63式自動步槍生不逢時,其生產裝備的高峰期正處於「十年動亂」中,一切正常秩序均被打亂,更改審批制度形同虛設,一切經過試驗的規定也未能遵守,以致在短時間內更改產品設計圖達700多處。
經過一系列大修大改以後生產的63式自動步槍,已經面目全非了。該槍裝備到部隊後,反映強烈,最主要的問題是射擊精度太差,校槍以後常發生變化,不得不經常校槍。有的戰士說「坐不得車,過不得夜」,意思是槍校好後放一段時間,或打靶坐車等外部震動都會變化,說明了槍的不穩定性。另外也反映槍托頸部及兩側面容易斷裂,射擊時從導氣箍向後冒火星,甚至傷及射手等重大質量問題,並普遍反映外形粗笨,沒有半自動步槍美觀。

1978年,上級根據部隊意見,作出了撤裝63式自動步槍的決定。部隊不得不重新換上56式半自動步槍,工廠又恢復了半自動步槍生產。
導致63式撤裝的直接原因是質量太差。但是也有潛在的原因,就是戰術思想發生了變化,63式自動步槍已不能滿足發展變化了的戰術技術要求。
63式從盛到衰的教訓是很大的。
第一,在設計或研製一項武器之前必須經過充分、切實的戰術技術論證,提出確切的能符合該武器預計裝備期的戰術技術要求,才具有生命力。因此,必須建立完善的論證體系,那種想當然、長官意志的做法再也行不通了。
第二,符合要求的武器定型後,必須嚴格按照定型資料文件進行生產。在生產裝備過程中,對部隊反映的意見應積極慎重地處理;對生產中提出的改進意見,必須以確保武器性能為前提,一切經過試驗證明其實際成效後妥善處理。因此,必須有健全的足,更促進了研製以突擊步槍為主體槍的班用槍族的進程。

81式槍族
我國第一個班用槍族於1981年設計定型,命名為81式7.62mm班用槍族。它包括81式7.62mm步槍(木托)、81-1式7.62mm步槍(折疊槍托)、81式7.62mm輕機槍。

1981年式7.62mm自動步槍

81式槍族自裝備以來,以其射擊精度好,動作可靠,質量輕,槍身短,結構簡單緊湊,操槍、攜行方便,機動性好,火力猛,壽命長,一槍多用,以及彈鼓、彈匣等多數零部件都可以在槍族各槍之間互換通用,全槍外形美觀大方等優點深受部隊歡迎,並經過了對越自衛反擊戰後期的實戰考驗。從1983年起全軍裝備,全面替代了56式武器,是我軍目前的正式裝備,並已進入國際市場。

然而,事物總有兩面性。81式槍族也暴露出缺少新結構、新技術、新材料的創新及應用,甚至外形與56式沖鋒槍也很相象。這是81式槍族的嚴重不足。不過81槍族取得的成就和經驗,特別是開式彈鼓的創新發明,為步槍新的研製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小口徑槍族的開端——QBZ-87式5.8mm槍族

自美國率先裝備小口徑步槍以後,步槍小口徑化成為了一種新的浪潮,我國也加速了這方面的發展,繼81式槍族之後,1987年5.8MM槍彈和槍族定型,初步實現了步兵武器的小口徑化和槍族化。

1987年式5.8mm自動步槍

5.8mm槍族包括5.8mm步槍和5.8mm機槍。87式5.8mm槍族結構與81式7.62mm槍族基本相同,只是為適應發射5.8mm槍彈改變了某些結構設計和尺寸。5.8mm步槍在設計定型後為了某種需要專門集中進行了一次外觀改型設計,其主要變化是槍托為「L」型,撐桿用鋁合金管,外麵包塑料,形狀特別,也很好用。上、下護蓋,握把,握把座都採用塑料件,彈匣為整體塑料結構,全槍為黑灰色,整槍外觀變化很大,獨具特色、美觀大方。機槍則沒有任何變化,與81式機槍相似。5.8彈鼓與81式彈鼓相比體積小,剛度、可靠性好。

87式5.8mm槍族是配合我國實現小口徑化研究的產品,極具探索性和攻關性。屬於過渡性產品,只在1989年小批量生產,以後不再生產。
從90年代開始,獨立研製小口徑槍族已是兵工戰線和部隊的強烈願望,從戰術需求到客觀條件都已具備。

我國早在1971年就開始了小口徑槍/彈葯全系統研究。當時國外小口徑槍族已經出現並裝備部隊,我國沒有走仿製的老路,而是堅持了高起點、高水平、具有中國特色的獨立研製方向,為慎重起見,僅論證、試驗並選定口徑歷時七、八年,直到1987年小口徑槍彈設計定型,命名為87式5.8mm槍彈。

我國的步槍發展,在經歷了仿製、自行設計階段後,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充分掌握了武器的特性,認清了現代世界輕武器的發展方向。先後定型了81式7.62mm槍族和87式5.8mm槍族及外貿產品這些都為獨立研製新一代5.8mm槍族做了充分的技術准備。

1995年式5.8mm步槍

新5.8mm槍族包括:自動步槍、班用機槍及4個配屬產品——白光瞄準鏡、微光瞄準鏡、多功能刺刀及下掛榴彈發射器。另外還有短步槍及折疊式槍托的步槍。以自動步槍為新槍族的主體槍,其他各種槍與步槍基本結構相同,而自動機、供彈具等大部分零部件可以互換或通用。

新5.8mm槍族結構優化設計,布局合理,採用了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使綜合性能得到明顯提高,各項技術指標達到先進水平,顯示我國步槍的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都在這里

閱讀全文

與我國現代軍事工業如何發展起來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庫爾勒發達路神州汽車城是哪裡 瀏覽:56
賓士空氣動力車價位是多少 瀏覽:557
寶馬用的什麼外殼 瀏覽:115
寶馬525二手4年多少錢 瀏覽:602
南京工業學校多少種專業 瀏覽:242
汽車召回多久能處理好 瀏覽:119
軒逸汽車互聯怎麼連接 瀏覽:243
賓士e級保險多少錢 瀏覽:524
寶馬車一塊油漆多少錢 瀏覽:963
寶馬迷你水溫多少 瀏覽:901
賓士16款s級450多少錢一台 瀏覽:23
寶馬x5車胎漏氣後能跑多久 瀏覽:918
寶馬車怎麼判斷調表 瀏覽:195
工廠工業產品有哪些 瀏覽:394
汽車油價如何分化 瀏覽:963
汽車墊片如何取出來 瀏覽:253
奧迪q5混動無法行駛怎麼辦 瀏覽:977
冊亨縣哪個鎮工業區最多 瀏覽:273
賓士最小的電動車多少錢 瀏覽:157
寶馬維保哪些東西 瀏覽: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