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生活中農業工業是如何相互支持的

生活中農業工業是如何相互支持的

發布時間:2022-08-07 03:08:58

A. 工業與農業的關系如何

總綱:農業是工業的基礎,農業為工業的發展提供原材料和發展動力;工業是農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工業為農業的發展提供生產器材。農業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基本的發展保障,工業反哺農業。
一、在長期接受農業哺育後,工業已「長成」,應該回報農業。工業反哺農業,是對新型工農關系和城鄉關系的一種概括,是對「農業哺育工業」的升華轉化。這里的工業和農業都是歷史性的概括性概念,工業泛指非農業部門和城市,農業則涵蓋「三農」。實行「工業反哺農業」,既是解決好「三農」問題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工業反哺農業是發展農業生產、保障糧食安全的要求:農業是安天下、穩民心的產業。隨著人口增加和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將呈剛性增長。而農產品生產則受到耕地減少、水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惡化等因素的嚴重製約,增產的困難很大。
三、工業反哺農業是提高我國農產品競爭力的要求:為了克服我國農業經營規模超小型的不利因素,應對國際市場的挑戰,就必須實行工業反哺農業,不斷加強政府對農業的支持和公益性服務,全面提高農產品競爭力。
四、工業反哺農業是提高社會公平的要求:實行工業反哺農業,既是減緩乃至扭轉這種城鄉差距擴大趨勢的要求,是按貢獻取酬和提高社會公平的要求,也是穩定社會的要求。

B. 工業和農業是怎樣相互扶持的

那麼一般情況下,它工業當中一定會提供一些機械支持,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農用機械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C. 如何理解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

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方針的意義

(1)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經濟意義是什麼

①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投入,能夠增加農民收入,擴大農村消費,以形成內需拉動型的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加大財政對我國農村公共品的投入,讓農村業逐漸享受到「公共財政陽光普照」的溫暖,這對於緩解「三農」困境中的農民最迫切的教育、醫療、養老等困難具有關鍵作用。

②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

③有利於實現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縮小城鄉差距,維護社會穩定,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②推進城鎮化建設,對於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促進農業產業規模化經營,增加農民收入,④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推進城鄉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促進國民經濟實現良性循環和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⑤以工業和鄉鎮企業的發展來推動農業、農民、農村的發展,統籌城鄉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題中之義,二者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

(2) 「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體現了什麼哲學和經濟學道理?
哲學道理:①體現了事物與周圍事物的普遍聯系,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形成互為因果的關系,也體現了國家從整體上把握工農、城鄉的聯系,從整體著眼,顧全大局;②「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體現了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作為矛盾的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的辨證關系;③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外匯儲備數量的增加,使我國具備「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經濟實力,體現了量變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④「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體現了堅持集體主義價值觀和道德觀,正確調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產生的工業和農業、城市和農村的矛盾。
經濟學道理:①國家運用經濟政策即經濟手段加強對經濟生活的宏觀調控;②體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實現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使「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體現了兼顧公平的分配原則,有利於實現共同富裕;③有利於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④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是農業進行技術改造的物質基礎,為農業提高先進的技術裝備,保障農業在先進技術的基礎上不斷發展

(3)運用經濟常識,說明怎樣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

加快建立有利於促進農業農村更快發展的投入機制,不斷加大對農業農村的投入,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逐步形成新農村建設穩定的資金來源。把國家建設資金的投入更多地轉向農村,切實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立有利於促進改變城鄉二元結構的發展機制,實行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的制度,建立健全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多種形式的農村綜合改革,增強農村經濟發展活力;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城鎮化建設,引導農民有序進城務工,公平對待農民工及發展縣域經濟、促進農村勞動力就近轉移。

D. 工業和農業與我們的生活有何關系

息息相關。工業提供我們的生活用品,農業提供糧食。

E. 工業與農業的關系

發展中國家在獲取政治獨立以後,普遍都走上了尋求工業化發展的道路。在這一進程中,「工業化就是一切」,農業的發展幾乎處於一種被忽視狀態,有的國家甚至出現了「重工抑農」、犧牲農業、發展工業的傾向,導致了原本就很落後的農業更加落後。農業的停滯和落後從根本上制約著發展中國家經濟的整體發展,阻礙了發展中國家現代化的實現。正如國外有些學者所指出的那樣:發展中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段時間經濟上的糟糕處境是和農業政策的失誤分不開的。
20世紀70年代末期以後,隨著發展中國家經濟整體發展對農業的要求,農業發展開始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符合實際的農業發展戰略的制定和實施開始成為農業發展的一個關鍵內容,農業發展與工業發展的緊密互動開始成為實現現代化的重要方面。探討發展中國家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農業發展戰略的轉變,以及農業工業化發展戰略的實施,對我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如何解決三農問題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農業輔助型發展戰略是根據「工業是主導,農業服從工業」的理論而制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許多西方的發展經濟學家都認為,在工業化進程中,工業是經濟發展中能夠起能動作用的主導部門,農業則是應該被削弱的部門,農業的作用只是為工業生產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廉價勞動力和剩餘農產品,以此來推動工業的發展,推進現代化的進程。採用了以這一理論為依據的農業輔助型發展戰略,農業的發展必然以為工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廉價勞動力和剩餘農產品為視角。因此,圍繞這一發展戰略所進行的土地制度的改革、生物技術的推廣、農業機械化的推行、農業勞動力素質的培訓,以及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等等,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即為了支持工業的發展,同時配之以這一發展戰略實施的農產品低價收購政策,在資本積累方面導致了農業部門的資金流向工業部門。正是制定和實施農業輔助型發展戰略的這一出發點,造成了發展中國家人均糧食生產增長率和農業生產增長率的低下。在20世紀的整個60年代,發展中國家的人均糧食生產增長率只有0.1%,人均農業生產增長率則為零。農業發展的緩慢甚至停滯,減緩了工業發展的速度,工業部門安置農業中產生的大量剩餘勞動力的能力有限,從而造成大量的失業,這是不言而喻的。農業輔助型發展戰略的實施不僅未能提高農業的勞動生產率,而且連其支持工業發展的初衷也未實現。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中國家開始重新認識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農業與工業的關系,重新探尋發展農業的道路,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新的農業發展戰略,這就是以實現農業的商品化和工業化為目標,以農業的發展既具有支持工業發展的手段價值也具有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內在價值為內容的農業工業化發展戰略。這一經濟發展戰略首先實施於泰國,隨後在其他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發展中國家得到實施。

F. 請舉一列說明工農業生產是如何相互支持的

因為農業生產當中必須要有工業的支持,因為工業會提供一定的機械,所以這種情況的話是證明他們是互相支持的。

G. 工業農業,是如何相互支持的

那兩個是完全互相支持的,因為工業的話它是提供一些農業機械支持,所以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H. 農業與工業的關系

總綱:農業是工業的基礎,農業為工業的發展提供原材料和發展動力;工業是農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工業為農業的發展提供生產器材。農業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基本的發展保障,工業反哺農業。
一、在長期接受農業哺育後,工業已「長成」,應該回報農業。工業反哺農業,是對新型工農關系和城鄉關系的一種概括,是對「農業哺育工業」的升華轉化。這里的工業和農業都是歷史性的概括性概念,工業泛指非農業部門和城市,農業則涵蓋「三農」。實行「工業反哺農業」,既是解決好「三農」問題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工業反哺農業是發展農業生產、保障糧食安全的要求:農業是安天下、穩民心的產業。隨著人口增加和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將呈剛性增長。而農產品生產則受到耕地減少、水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惡化等因素的嚴重製約,增產的困難很大。
三、工業反哺農業是提高我國農產品競爭力的要求:為了克服我國農業經營規模超小型的不利因素,應對國際市場的挑戰,就必須實行工業反哺農業,不斷加強政府對農業的支持和公益性服務,全面提高農產品競爭力。
四、工業反哺農業是提高社會公平的要求:實行工業反哺農業,既是減緩乃至扭轉這種城鄉差距擴大趨勢的要求,是按貢獻取酬和提高社會公平的要求,也是穩定社會的要求。

I. 現代化農業發展要素有哪幾個他們之間相互關系怎樣

1、農民是主體

雖然現代農業涉及到農業的規模化、科技化和智能化,但是不要忽視了其發展主體仍然是農民。這也意味著要加強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先實現農業發展主體現代化。

2、國家糧食安全是底線

不管現代農業再怎麼發展,其底線都是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不能舍本求末,為了現代化而現代化,從而危及到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

農業旅遊扶貧24

3、改革與科技創新是動力

現代農業的發展依賴於農業科技的創新,只有提升了農業科技的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做好「現代化」工作。

此外,原本農業體制的改革也必不可少,比如農村土地制度、經營制度、集體產權制度等各項改革都是現代化農業發展的強有力驅動力。

4、新型城鎮化是同盟

事實上,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城鎮化二者之間相輔相成,農村剩餘勞動力有序向城鎮轉移的同時,也為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實現農業現代化創造條件。

綜上所述,在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中,必然會出現農業產業發生結構性變革,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量涌現,以及是非農產業與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比值明顯縮小等現象,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還是要謀求適度規模經營,核心是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

J. 舉例說明工農業是如何相互支持的

那這種情況的話,它主要就是提供一些機械的支柱,那麼提供一些機械作為農產品農事業生產當中的一些便捷條件

閱讀全文

與生活中農業工業是如何相互支持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保康到宜昌飛機場哪個汽車站近 瀏覽:656
奧迪a3全景攝像內存卡在哪裡 瀏覽:180
汽車結構都有什麼 瀏覽:247
登封到崑山汽車要坐多久 瀏覽:797
奧迪q5前後輪胎胎壓怎麼調最好 瀏覽:931
無城工業區屬哪個社區 瀏覽:409
卡姆汽車膜怎麼樣 瀏覽:23
寶馬i3內飾是什麼材質 瀏覽:19
汽車加油口松動是什麼原因 瀏覽:860
一般工業廢水怎麼認定 瀏覽:997
汽車前輪共振是怎麼回事 瀏覽:362
佛山鴻運汽車站怎麼去 瀏覽:271
寶馬x6後排枕怎麼取下 瀏覽:856
寶馬駕駛門的童鎖在哪裡 瀏覽:98
工業門類不全是什麼意思 瀏覽:828
液氮如何在工業中實踐 瀏覽:184
北方賓士重卡10款前大燈多少錢 瀏覽:761
賓士e改什麼好 瀏覽:79
汽車輪胎缺氣如何補氣 瀏覽:698
工業鹽兌水多少度對皮膚有害 瀏覽: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