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中國如何防止去工業化

中國如何防止去工業化

發布時間:2022-08-06 22:14:18

A. 如何應對發達國家再工業化

如何應對發達國家再工業化
以重振製造業為核心的再工業化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研究主要發達國家的再工業化發展路徑,對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著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論文在分析再工業化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系的基礎上,系統梳理了美國、英國、日木、歐盟等主要發達國家再工業化的實現路徑,探討了其對我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啟示。
再工業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要發達國家在金融危機爆發後實體經濟受到巨大沖擊,撫平經濟失衡,保持經濟與社會穩定的現實選擇;也是發達國家占據新一輪產業革命制高點。研究主要發達國家的再工業化戰略舉,對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再工業化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系
1.二者本質上都是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
根據1968年韋伯斯特詞典的定義,中國語境下的再工業化不僅是回歸工業,更是提升工業,這又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因此,二者木質上是一致的,都是科學發展的需要,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2.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再工業化的題中應有之義
目前,中國經濟800l0是實體經濟,傳統產業佔有相當比重,存在著巨大的提升、創新空間。而要實現「中國製造」轉向「中國創造」的夢想與目標,就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用現代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推進技術進步引導更多投資推動傳統產業的調整升級;以新興產業支撐創新型經濟,努力做大做強企業規模,加速培育自主知識產權,從而走出以往製造業發展中「產業先進、環低端」的老路;通過市場吸引更多的要素資源來優化「中國製造」的特點和個性,按照新型工業化的思路,來推動我國製造業的跨越式發展。
3.再工業化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由於製造業的重要地位及其現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從製造業開始。只有振興了製造業,我們才有資格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企業越是把錢從製造業抽離出來,經濟發展的內力就越枯竭。企業利潤才是我們真正的內需,做好了實體經濟的產業鏈整合,才能藏富於企業、藏富於民,這才是經濟增長的真正動力,才是我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
二、主要發達國家再工業化的實現路徑
通過梳理主要發達國家近年來所頒布的政策法規,不難看出,各國都在力圖通過政府幹預重振製造業,都試圖通過以下途徑來推進再工業化的進程。
1.重新認識製造業的價值,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主要發達國家開始重新審視製造業的價值,重新擬定製造業發展戰略規劃,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製造業的發展。美國重新擬定製造業發展戰略規劃,在救市和則政刺激方案中加大對制,造業援助力度,制定了「國家出口計劃」,加大對製造業的投資力度,積極開展對外出口。提出了法國製造業產量的增長目標及具體措施。
2.積極解決資源環境問題。金融危機後奧巴馬政府提出了「綠色新政」,尤其重視新能源裝備製造業的發展。美國能源部選擇了部分新能源製造企業予以資助,擴大規模拉動就業。美國還加快發展世界上最先進、最現代化的信息基礎設施,以實現對醫療信息化、智能電網、教育和寬頻的支持。
3.直接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主要發達國家除推出注資金融機構、增加流動性、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等應急性經濟刺激政策外,一個需要引起特別關注的政策動向就是,結合低碳經濟的發展趨勢,直接培育和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
(1)把綠色能源作為再工業化的重中之重。2009年初日木政府恢復了2006年停補的太陽能產業補貼政策,給予太陽能發電安裝成木50%的補貼,並提供低息貸款等優惠政策;
《光伏發電路線圖2030修訂版》進一步明確了未來的技術發展重點,提高了太陽能產業的發展目標;2010年3月經濟產業省公布了能源基木計劃修正案。2008年歐盟制定了應對能源與氣候變化的一攬子政策,致力於可再生能源項目。
(2)把加快「二網融合」作為再工業化發展的重要方向。歐盟的「刺激經濟計劃書」中提 出措施開發大容量、高速數字網路系統提出加快建設全民高速互聯網。法國出台了「數字國家」戰略,德國推出「信息與通信技術2020創新研究計劃」,傾力增強信息通信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3)積極拓展納米技術和產業的發展空間。目前納米技術已拓展到信息、生物醫葯、能源、資源、環境、空間等諸多領域,納米領域繼續成為各國創新投資的重點。包括納米技術尖端零部件的實用化研究開發、高效二維光器件製造技術開發、碳納米管電容技術開發項目。
4.加大研發和教育培訓投入。金融危機發生後美國並沒有因此大幅度減少研發投入。2009年《美國復甦和再投資法案》中預算支出725億美元作為美國醫療投入、醫療技術投入以及教育科研投入,重振美國的科研實力與提高勞動生產率增速。「歐盟2020戰略」中提出了而向創新 的「創新型聯盟」計劃。法國「新產業政策」中劃撥2億元用於增加就業,提升勞動力的技能。政府與企業密切配合,確認新出現的職業技能並有針對性地提供則政激勵,鼓勵企業為科學技術領域的畢業生提供實習機會。此外,還鼓勵高質量的國外研究生畢業後留在木國。
三、對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啟示
在主要發達國家紛紛提出與實施再工業化戰略的背景下.我國要充分關注.借鑒經驗.既立足當前. 有效抑制通貨膨脹、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更要戰略和長遠出發,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1.新型工業化道路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方向。主要發達國家對製造業價值的重新認識表明.我國必須通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不僅是工業化路徑和經濟增長方式的創新,更是經濟發展觀和現代化模式的創新。
2.發展綠色製造業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當務之急 。綠色製造將成為21世紀製造業發展的主要方向。製造業是資源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大戶」,不斷提 高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循環使用資源,走出一條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從產品設計、製造、包裝、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實現資源利用率最高、環境影響最小、不損害人體健康,並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培育新的增長點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主要發達國家再工業化戰略帶給我們的一個重要啟示是必須尋求新經濟增長點,要堅持以市場需求作為新興產業發展的根本力量,政府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規劃引導、整合協調的作用,積極引導優勢資源集中,形成競爭合力。要構建以自主創新為主、技術引進為輔的產業技術研發體系,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瞄準行業高端、尖端技術進行突破,打造新興產業的科技競爭力,搶占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科技制高點。
4.製造業自主創新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保障。未來製造業與發展模式的競爭,首先是自主創新能力的競爭。只有依靠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提高勞動生產率,發展高附加值產品,才能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因此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要轉移到依靠先進製造技術的進步上來。我國目前高新技術產業占製造業比重還很低,盡管已是製造業大國,但遠遠不是製造業強國,迫切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大力推進技術改造和自主創新,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先進製造業水平。有效激勵各種形式的自主創新,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

希望能幫助到你

B. 如何解決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遇到問題

無論是中國還是
世界上
任何一個
工業
國都面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問題,工業化是
人類文明
的的進步,工業化的出現是的
生產力
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工業化帶來的是科技的創新,科技的創新推動著工業化的
步伐
,工業化加劇了
環境
的惡化。城鎮化是工業化的
產物
,是人類生產關系從
農耕文明
進入工業文明的轉變,工業化帶動城鎮化,在城鎮化
過程
中使得
城鄉
矛盾加劇,污染問題加劇,住房問題和就業問題日益嚴重,無論是城鎮化還是工業化有科學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只有在不斷的發展中才能解決。
上面是從一個學生的
角度
分析的
提綱
,如果是寫報告或論文可以就以上幾個
方面
闡述並提出解決的
方案

C. 如何反駁「中國應全面去工業化」的觀點

從現在我們社會的結構就可以看出來,去工業化其實是大勢所趨。


工業化給整個社會帶來的問題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現在對於這些問題進行治理也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明顯,未來勞動人口總數會明顯下降,加之網路的迅速發展,實體經濟會逐漸萎縮。而由於人口結構的老齡化,對服務業的需求會不斷增加。

行業趨勢

可以看到最近的一個行業趨勢,我想也是有目共睹的,那就是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共享經濟與人工智慧這些概念已經被提了出來,這些年發展起來的快遞行業,老年公寓,旅遊業都表明了這一趨勢,而煤炭,鋼鐵行業都很不理想。然而,這些產業依然是需要存在的,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依然離不開工業。社會的穩定發展,是需要各種產業均衡存在的,在經濟轉型時期,是會需要調整一些產業升級或者轉向。但絕不是全盤放棄,一方面這種轉型會帶來許多社會問題,這一點可以從2000年前後國企改制經歷獲得經驗。

綜上所述,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辯證的來看待。

D. 中國為何出現「去工業化」的現象

政治行為驅動經濟增長的兩個階段
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之所以出現了10%以上的經濟增長,主要是那一時代中國的發展是大多數人的發展,譬如鄉鎮企業遍地開花,而90年代中期以後,中國的發展便進入了少數人的發展時期。關鍵是這一時期中國內部的生產力受到了外來力量的沖擊,90年代中期之後,鄉鎮企業大批倒閉,在外部的商品的競爭下紛紛退出歷史舞台,由此導致中國第一階段韻工業化運動宣布告終。隨之而來的是外資的大批湧入,進一步抑制內部傳統工業,城市的傳統工業國有企業也紛紛垮台,在這種毫無保護的發展下,只是沿海一部分地區發展發達起來了,內陸一大片遭到抑制,因此,90年代後期經濟速度上不去便是自然的。在這種情況下,政府不是調整非均衡發展的戰略和歧視性的國內政策,而是採取財政手段和借用外資來繼續維持增速,繼續向發達地區傾斜資源,繼續實施優惠外商優惠富人政策,其結果,一方面使社會的鴻溝越拉越大,一方面使工業化過程和產業結構出現畸形。發生裂變。
與正常的市場經濟相比,中國近年來8%的超高臨界增長率可以說是一種「強制型增長」。所謂的「強制」是指這種增長有著非經濟的驅動力和保障條件,是政府驅動型的經濟增長。計劃經濟體制下也存在「強制型增長」,但那時的執行機制不同。在計劃經濟時代,「強制型增長」通過經濟計劃指標韻下達、執行、考核來實現。那時執行計劃指標主要還是經濟行為,各級官員的升遷更多地與政治上的「正確性」掛鉤,而較少與超額完成經濟計劃指標的百分比掛鉤。但在今天,政績的指標已完全以經濟成就為主。其結果,「強制型增長」的實現機制更強了。
當然,這種對GDP的追求自改革開放以來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依靠內部力量,這是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的主要做法,主要是靠國家銀行貸款,結果貨幣發行多了,在80年代下半期和90年代上半期先後出現了兩次高通貨膨脹,銀行也出現了大量的呆帳壞帳,於是經濟速度不得不放慢了下來。第二階段是90年代後半期至今,主要方法是依靠外資,讓外資來拉動中國經濟。反正不管用什麼方法,不管用誰的錢,只要能把經濟增速達到高速度就行。
這種間接推動增長的方法與市場經濟國家政府的經濟政策一樣都是為了刺激需求;但兩者也有一個重要的區別,那就是市場經濟國家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只是著眼於具體的計劃或項目,而中國近幾年的積極財政政策卻以達到鎖定的8%經濟增長率為目標,財政性投資的必要數量往往是根據實現預設經濟增長目標而倒算出來的。
無論是用直接還是間接的手段來推動經濟增長,這種驅動機制都有一個重要特點,即追求速效,而忽視增長的長期效果,不願意努力解決對短期內的增長無效或有負效果、但能夠提升長期增長潛力的關鍵性問題。其結果是,雖然短期內的經濟增長目標兌現了,但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很可能會採取竭澤而漁之類的措施,或者過多過早地耗盡了可供未來使用的資源(例如財政過量發行國債),或者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以及無效使用,或者硬性製造出某些不真實的「需求熱點」(如「假日經濟」、「教育產業化」)。這樣的經濟增長路徑往往不一定真對經濟發展有利,甚至可能損害未來的經濟發展潛力。特別是這種不擇手段追求速度的做法已經給中國的工業化發展和產業結構帶來了嚴重的扭曲。
經濟增長方式對經濟結構變化的影響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其經濟現代化不可能繞過工業化階段。在中國,高科技產業的出現實際上也無法代替工業化的功能,當農村人口仍然占總人口70%以上時尤其如此。對於許多中國農民來說,高科技是一種奢侈,落後國家的工業化必須從低科技人手。如果一上來就搞高科技,那就無疑將一大批人與工業化進程割斷。中國的鄉鎮企業之所以未能很好地延續,主要是在這種錯誤的「高科技」趕超戰略影響下,以及沿海外來工業的沖擊,失去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另外,中國的鄉鎮企業之所以難以得以延續,體制的弊端也是一大原因。計劃經濟下的城鄉二元分割得不到打破,不平等的國民待遇和傳統的身份桎梏束縛了鄉鎮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在這種制度環境和政策環境下,中國內生的工業化運動不能不遭到夭折。
在這種情況下,一大批已經進入工業化的農民再次退出工業化的進程。自1997年以來中國農村的經濟形勢每況愈下,農民務農已入不敷出,從1997年到2000年農民收入增長幅度連續4年下降。這說明失去工業化支撐的農業已不可能再帶動經濟增長了。
於是,中國的一些學者針對農村經濟嚴重蕭條的局面提出要加快城市化建設的步伐,以盡快轉移更多的富餘農村勞動力到非農產業。但他們很少提及,在發展中國家城市化建設的前提是城市工業和以此為依託的第三產業的順利發展。沒有工業化方面的長足進展,第三產業的生長空間是有限的,農民進了城也難以維生。
不少學者強調,國民經濟中非國有部門的比重已大大超過國有部門的比重。似乎只要非國有部門取代國有部門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力,中國的經濟發展就自然而然地走上了暢通無阻的大道。實際上所有制方面的變化本身根本說明不了產業結構是否進步了。
一個國家的工業結構和產品構成如何,只需看一下這個國家的社會結構就可以知道。只要這個國家是一個城鄉二元結構的社會。這個國家的工業結構必然產生極大的分化,其產品結構也分為富人型和窮人型。中國的工業化進程也必然受這種社會結構影響,一部分產業結構在提升,另一部分在弱化。適應大眾化發展的工業結構在弱化,適應少數「城市人」發展的工業結構在強化。這就是中國工業發展不均衡的主要表現。
大量引進外資恰恰抑制了中國的工業化
有研究指出:在中國由於引資工作多在政府的干預下進行,政府和企業行為的短期化在引資中就表現為重表面而輕實質,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嚴重不足。中國用於消化吸收引進技術的資金只佔技術引進資金的三分之一,而日本和韓國的情況正好相反,用於消化吸收的資金三倍於技術引進的資金。對於許多地方政府來說,引進外資的目標日益模糊,甚至引資本身成了目的,從而造成「為開放而開放,為引資而引資」的局面。中國不少企業未能通過合資消化吸收先進技術,無法逐步形成自主研製開發能力。
這種「外資替代效應」還意味著中國經濟正在形成對外資的過分依賴。由於本國正規製造業的萎縮趨勢非常明顯,如果今後引進外資的速度放隉,中國將出現工業化程度下降的「去工業化」態勢,這對一個失業壓力極其沉重的發展中國家來說是相當危險的。
第二個「替代效應」是指工業增長中出現了本國的正規製造業被技術簡單、規模很小的非正規工業生產活動所替代的「弱質替代強質」現象。任何處於工業化進程中的發展中國家非正規工業生產活動都會呈現蓬勃活躍的局面,但正常情況下這些非正規工業生產活動主要是正規製造業的補充和配角,它不可能獨立支撐經濟現代化。而中國的情形卻是「主角」被「配角」替代了,原本應該是「主角」的正規製造業變成了工業增長的「配角」。以經濟增長率較高的1996年和1997年為例,1996年本國的正規製造業和非正規工業的增加值比上年增加了3798億元,其中本國正規製造業的貢獻佔四成,非正規工業的貢獻佔六成;1997年本國的正規製造業和非正規工業的增加值比上年增加了20lO億元,其中本國正規製造業的貢獻只佔四分之一,非正規工業卻佔四分之三,盡管這數字不太准確,因為非正規工業的統計中含有更多的水分。
撥苗助長式的非均衡經濟發展隱患無窮
中國雖然盡力將經濟增長率維持在接近工業損益平衡點的臨界狀態,可是倚重土木工程投資來支撐的增長對整體經濟的推動力是偏倚而虛軟的。這樣的投資主要產生的是對原材料能源的需求,而對製造業的刺激相對微弱,無法帶動工業化。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投資結構不但不能改善產業結構的現狀,反而強化了目前的結構性弊病,在增加城市就業和提高多數人收入等方面幾乎無能為力。
在中國,盡管大規模的土木工程建設改善了城市的外觀,在外資的推動下沿海若干大都市和郊區也形成了局部「繁榮」,占人口百分之幾的少數階層開始享受接近發達國家的生活消費水平,但工業化徘徊不前同時伴隨著「弱質化」,再加上農村凋敝,農業的微弱增長不能使農民增加收入,於是中國就出現了經濟增長率「堅守」7%一8%這條「底線」,而失業率居高不下,就業者的平均工資呈下降態勢,消費需求持續萎縮,價格年年走低的經濟格局。這就是經濟增長與大多數社會成員的生活狀況脫節現象的真正原因。
在工業化進程畸形發展並呈現一部分「強質化」一部分「弱質化」特徵的狀態下,中國的現代化實際上步履蹣跚,少數都市中出現的現代化生活也缺乏穩固的基礎。這樣的經濟結構無法滿足多數社會成員今後向上流動的需要。如此格局或許可以支撐現存的少數階層的富裕生活。但卻難以提升大多數社會成員的經濟社會地位。一個日益兩極分化的社會之再生產過程在中國不僅有其政治氛圍,而且在產業結構方面也已基本成型。經濟增長如果不能有效地改善經濟結構,它將越來越成為一種「符號」。要深刻認識中國的經濟狀況,就有必要透過增長率的「符號」意義,發現決定大多數國民的經濟社會地位之趨勢性規律。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程曉農
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軍

E. 在積貧積弱的新中國如何保證工業化

組織起來就強,至於貧,人民生活水平整體確實不高,我國有大量礦產,可以換錢,農業集體化,私營工商業改造,國家統一各種資源調配,用各種農產品出口外國換取外匯,購買一些技術設備,重視發展教育,加強各種工業投資,建立工礦企業,設立各種科研機構,這就是一種戰時經濟,也會出口一些工業品,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要到改革開放了,農村的根本問題是缺少優良種子,缺少化肥農葯,灌溉條件差,往這根本問題上解決農民生活水平才會提高,隨著工業等發展,城市會有更高收入,工作機會增加,農民會向城市集中。

F. 中國過早去工業化的原因及建議

目前中國不是去工業化,而是智能化,清潔化,高效化,這是國家的計劃,現在是陣痛期。
全國工業化,想想真是可怕,這要生產多少產品啊!整個世界市場可能都負擔不起。
城市化也重點劃城市,把各個城市的規劃落實了,面積大小給落實,不要讓這些城市無底線擴張,到時候中國農田都被占完了。拉美現在去城市化就是過度發展的結果

G. 舉例說明,中國是如何借鑒蘇聯的工業化模式的,又是如何避免,其弊端

縱觀世界發展史,任何一個國家工業化進程都與時代緊密相關,成功的工業化都吸收和利用當時最先進技術的結果。中國的現代化和工業是向蘇聯學習工業化起步的,向蘇聯學習工業化是主主席在1949年6月新中國成立前夕提出的。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移除在革命勝利後把我國有農業國家改為轉變為工業國家,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總任務。並做出來黨的工作重點有鄉村轉移到城市的決定如何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家。這就是要向蘇聯學習社會主義建設嚴重的經濟建設任務擺在我們面前,我們熟悉的東西有些快要想起來了。而我們不熟悉的東西正在強迫我們去做,這就是困難。
直到1957年2月,盡管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暴露出了一些缺點和錯誤。但是毛主席在講到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時,仍然強調向蘇聯學習,他說為了使我國變成工業強國,我們必須認真學習蘇聯的先進經驗。蘇聯建設社會主義已經有了40年他的經驗對於我們說來是十分寶貴的。新中國成立時,世界范圍的現代化已經形成以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工業化模式和以數量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模式,這兩種模式的根本區別在於資本主義模式採取生產資料私有制,在發展路徑上優先發展輕工業發展時間跨度上一般經過50~100年的時間實現工業化主義模式採取生產資料的公有制發路。附近上優先發展重工業,發展時間跨度上用十幾年實現現代化,兩種現代化模式緊密聯系在一起。

H. 去工業化的教訓

歐債危機長期化
張其佐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歐債危機正從外圍向核心國家蔓延,金融風險從主權國家向商業銀行蔓延,歐元區經濟已從低速增長行至衰退邊緣並可能向再次衰退蔓延。
張其佐認為,導致歐債危機長期化的根源在於高福利體制、財政不統一等歐元區體制的系統性因素風險。必須解決好削減高福利,發行統一歐元債券,建立統一財政聯盟,實現經濟結構平衡,建立統一的主權聯盟國家等系統風險,否則歐債危機將會持續發酵趨於長期化。
中國要防止「去工業化」
談到中國經濟的發展, 張其佐認為,中國仍處於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加快發展時期。在加快城鎮化的同時,要吸取歐美金融危機的教訓,防止「去工業化」或「實業空心化」。
「西方國家虛擬經濟過度膨脹,脫離了以工業製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這是2008年爆發的世界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一個主要原因。」張其佐說,美歐等國長期重消費輕生產,「去工業化」現象比較嚴重,製造業嚴重萎縮,導致實體經濟「空心化」。
張其佐認為,根據經濟周期發展的必然規律,隨著危機倒閉機制,新一輪科技產業革命即將來臨。中國還沒有完全實現工業化,應深思歐美教訓,加快轉型升級,擺脫傳統工業化、傳統重化工業和傳統製造業發展模式的問題,走出一條以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的現代工業化道路 。

閱讀全文

與中國如何防止去工業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保康到宜昌飛機場哪個汽車站近 瀏覽:656
奧迪a3全景攝像內存卡在哪裡 瀏覽:180
汽車結構都有什麼 瀏覽:247
登封到崑山汽車要坐多久 瀏覽:797
奧迪q5前後輪胎胎壓怎麼調最好 瀏覽:931
無城工業區屬哪個社區 瀏覽:409
卡姆汽車膜怎麼樣 瀏覽:23
寶馬i3內飾是什麼材質 瀏覽:19
汽車加油口松動是什麼原因 瀏覽:860
一般工業廢水怎麼認定 瀏覽:997
汽車前輪共振是怎麼回事 瀏覽:362
佛山鴻運汽車站怎麼去 瀏覽:271
寶馬x6後排枕怎麼取下 瀏覽:856
寶馬駕駛門的童鎖在哪裡 瀏覽:98
工業門類不全是什麼意思 瀏覽:828
液氮如何在工業中實踐 瀏覽:184
北方賓士重卡10款前大燈多少錢 瀏覽:761
賓士e改什麼好 瀏覽:79
汽車輪胎缺氣如何補氣 瀏覽:698
工業鹽兌水多少度對皮膚有害 瀏覽: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