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什麼是工業制度

什麼是工業制度

發布時間:2022-08-06 11:41:36

『壹』 簡述工業經濟責任制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請高手指點

工業經濟責任制本質上是一種管理關系,在於它同管理在構成上是相同的。管理的計劃、指揮、協調、組織和控制實質上構成了經濟責任制的內容,管理的核心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處理組織中的人際關系構成了管理的根本內容,經濟責任制在這一意義上則是通過對組織和個人的制度性規則來實現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調整。經濟責任制是科學管理的一個方面,其法律規范性使得管理上升為一種法律制度,兩者在本質上是相同的。

強調經濟責任制的管理性質,對於經濟法的理論及經濟改革的實踐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科學管理要求通過國家的能動作用,按照經濟規律的要求,以各種形式的責任制為媒介,用明確的法律權利義務的方法來組織經濟和管理國有企業,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項必要條件」[35] .經濟責任制對於組織管理關系的調整,構成了經濟法的重要制度,它表明,現代國家的組織管理經濟職能,不是僅僅依賴於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就能解決的,也不是僅僅依賴於財產權的變革就可以實現的,唯有通過責權利相一致的法律關系才能實現政府有效管理經濟的目的。同時,經濟責任制的管理性表明了經濟法理論不僅僅是同經濟學的結合,更為重要和更為直接的是同管理學相融合。

第四,經濟責任制本質上是經濟集中與經濟民主互動的產物。

經濟責任制實質上是一種決策權的分配。它通過在不同的組織和同一組織之間的職責、許可權的劃分來實現決策權的適當集中與分散。這使得它成為經濟集中與經濟民主之間互動的產物。

組織的一體化進程,導致了決策權的集中,在科層制組織中,決策依賴於上層管理人員,通過層層指令來實現經濟管理,這顯然導致了信息流轉的速度和質量的下降。公有國家成立之後,相繼採取了集中的計劃經濟,它使得決策權始終集中於中央部門,從而使得整個國家組織成為一個大的企業[36] .而這一企業的組織結構又是純粹集中型的U型結構,從而導致了信息的流通不暢、監督困難和激勵困境。因而,這種弊端的根除是依賴於經濟民主化實現的。

經濟的民主化,「它把生產和貿易決策權下放給各個企業和家庭,它還把矛頭指向計劃體制的兩個根本缺陷:缺乏激勵和不通信息」[37] .「分權化的決策和自負盈[38] 虧能夠把費用與收益聯系起來,從而提高效率」[39] .經濟民主化對於公有國家而言,不僅僅是意識形態上具有重要性而已,更是經濟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的提高,促進社會進步所必需的。經濟責任制正是經濟民主化的結果,公有制國家所需要經濟管理民主化的表現之一就是經濟責任制的確立。

經濟責任制的確立,使得在公有制內部實現了決策權的分散化。它將責任同一定的角色、職位相結合,並賦予其相應的權利。它實現了在層級組織內責任在不同層級上的分散化。由此,實現經濟管理中的責任同權利的相一致,從根本上說,這正是經濟民主化的結果。

對經濟發展的歷史加以考察可以發現,無論是私有制國家還是公有制國家,都存在著經濟集中與經濟民主的相互運動。國家所有權的出現,是將經濟決策權從經濟市場轉移到了政治市場[40] ,是在組織不斷擴大的社會運動中,以政治官僚體制代替了企業官僚體制,在經濟集中之後,都相繼將經濟民主視為經濟體制所不可或缺的基礎。「切實推進黨和國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經濟管理的民主化、整個社會生活的民主化」[41] ,是整個國家發展的基礎所在。經濟責任制正是如此,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是有序經濟秩序和經濟自由、經濟民主的重要組成部分。

『貳』 什麼是工業

從自然界取得物質資源和對原材料進行加工、再加工的社會物質生產部門。

工業是社會分工發展的產物,經過手工業、機器大工業、現代工業幾個發展階段。在古代社會,手工業只是農業的副業,經過漫長的歷史過程,直到18世紀英國出現工業革命,使原來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工場手工業逐步轉變為機器大工業,工業才最終從農業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物質生產部門。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進入了現代工業的發展階段。從20世紀40年代後期開始,以生產過程自動化為主要特徵,採用電子控制的自動化機器和生產線進行生產,改變了機器體系。從70年代後期開始,進入80年代後,以微電子技術為中心,包括生物工程、光導纖維、新能源、新材料和機器人等新興技術和新興工業蓬勃興起。這些新技術革命,正在改變著工業生產的基本面貌。

工業是唯一生產現代化勞動手段的部門,它決定著國民經濟現代化的速度、規模和水平,在國民經濟中起著主導作用。工業還為自身和國民經濟其他各個部門提供原材料、燃料和動力,為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提供工業消費品;它還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國家經濟自主、政治獨立、國防現代化的根本保證。除此以外,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工業的發展還是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物質基礎,是逐步消除工農差別、城鄉差別、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差別,推動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前提條件。

『叄』 日本的工業發展制度是什麼英國的工業發展制度是什麼兩者的工業制度區別在哪裡

十八世紀下半期,日本絲織業、棉紡業等輕工業部門陸續出現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場。手工工場的出現和發展,開始觸動封建制度的基礎,但是仍然受到封建統治者的抑制。從1854年開始,美、英、俄、荷、法陸續侵入亞洲各國,並先後與日本政府簽定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日本面臨著淪為半殖民地的危險。
公元1868年,日本爆發了倒幕運動,建立以明治天皇為首的政府。經過明治維新,日本政府統一全國政權,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和行會制度,摹仿歐美社會制度,輸入科學技術,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同時,為了擺脫遭受外國奴役的危險,日本政府希望盡快加速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以增強國家的軍事力量。日本工業革命,就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開始的。
日本紡織工業最先開始採用機器生產,到1877年,日本只有三家棉紡織廠,產值約二十萬日元,而這時候進口的棉紗及棉織品則達到一千萬日元。為改變這種狀況,日本政府大力提倡發展棉紡織業,新辦模範工廠,從外國輸入機器,並鼓勵私人投資。在政府的支持下,日本棉紡織業發展很快,從1895年起,日本便由棉紗輸出國變為棉布輸出國。
早在明治維新初期,日本政府就提出「求知於世界」的口號,積極從英、美、德、法、荷、意、瑞士等國聘請到熟練的科技專家。其中,對於英國和德國的技術利用得最多。英國技師多半指導創建紡織、造紙、礦山、造船、鐵路、機車製造企業,德國專家則多聘請設置化學研究所、化學工廠、水泥、煉鐵及其他金屬工業,尤其是創設兵工廠。此外,日本國還派遣大批官員、技師、學生到西方國家去學習與考察。
在甲午戰爭中打敗滿清政府,不僅提高了日本的國際地位,而且還逐步取消了與西方列強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利用對清政府戰爭的勝利,日本進一步侵略朝鮮、霸佔台灣,拓展了在東亞的市場。近代以來,亞洲絕大多數國家都先後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然而,日本卻走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並且還在二十世紀上半期完成了工業革命。
日本的工業革命,在很多方面與歐美工業革命的典型模式有別。首先,工業革命在西方各國已經達到成熟階段才輸入到日本,結果早期工業革命和晚期工業革命的特徵交織在一起。其次,日本工業發展的速度極為迅速,在一代人的時間里就生產出剩餘工業品,同時海外市場對國民經濟至關重要。再次,國家的力量在日本工業革命中起到異乎尋常的作用,日本政府介入實業與金融領域的廣度和范度,比西歐及美國要深刻得多。
最後,雖然日本工業總產量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在重工業領域興建了一些大型工廠,但是,日本絕大多數工廠的規模還是很小。即使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日本工業勞動力大約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人,在不多於五人的小廠里工作。並且,小工廠通常並不獨立,而是受到大型金融機構的控制。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建立資本主義制度,這是工業革命得以進行的前提條件,制度和經濟的發展導致英國的強大,對外侵略擴張,促使資本主義市場初步形成:
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資本主義制度逐步替代了封建制度,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大進步。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打破了延續幾千年的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為商品經濟的發展准備了條件。到18世紀60年代,英國開始進行工業革命,由於機器的廣泛使用,英國資本主義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工業產品成倍乃至幾十倍地增長,國力不斷提高,創造了大量的物質文明,社會經濟出現了空前的繁榮。產品降低了成本,商品價格低廉,提高了競爭能力。由於用蒸汽機為動力的商船出現,英國組成了強大的船隊,在世界各大海洋通行。
到19世紀初,英國倚仗其經濟占資本主義世界首位的優勢,加緊了對外侵略與掠奪,逐步向世界各地擴展勢力范圍,逐漸成為「海上霸主」,它的殖民地遍布全球。
19世紀中期,英國為了在世界市場上與別國商品競爭,免除了大部分外國商品的進口稅。1860-1865年先後同法、比、意、奧(地利)簽訂商約,使這些國家降低了英國商品的進口稅。英國就是依靠經濟的優勢來獨霸世界市場的。到19世紀50-60年代,英國經濟進入高漲時期,工業生產佔世界第一位,是工業最發達的國家。它生產的機器銷售給世界各國,因此,有「世界工廠」之稱。到70年代,英國對外貿易佔世界貿易總額的22%,相當於德、法、美三國對外貿易的總和。英國資產階級就是依靠海上、商業和殖民霸權地位,把自己的產品推銷到世界各地,特別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到處都有它的市場。
,工業革命
相同:都完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
不同:
日本
積極採取新技術,進行技術革新,提高生產力,集中於石油,汽車,化工等新興行業,形成壟斷企業
英國維持舊有設備,將投資大多投放於殖民地國家,金融業發達,繼續維持金融中心的地位
原因:英國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工業比較發達,資本家不願將資金投入到技術革新上,轉而進行海外投資,成為高利貸帝國主義,美國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中心,新技術應用廣泛,形成壟斷帝國主義,即托拉斯帝國主義
政治制度
相同:都進行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改革
不同:
日本
推行較為徹底的民主制度,且正式形成了兩黨制度
英國對已有的君主立憲制度進行了完善,正式架空國王的權力,擴大普選范圍,有限保護勞工
原因:英國的資本主義革命不徹底,是改良行為
日本
,是新建立國家,有民主傳統,易於改革

『肆』 什麼是資本主義工廠制度

這是一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狀態,並非特指。

英國自從經過工業革命以後面目為之大變。19世紀初,農村社會逐漸瓦解,小規模的村鎮因此大都消滅。各鄉農民多遷往工廠林立礦產較富的地方,大城市於是興起。

在家庭工業制度時代,因為規模狹小,資本輕微,所以工人和資本家往往是由同一個人去兼任。自從機器發明之後,工廠的設備費用很大,於是富的人出資開辦工廠,貧的人只好受雇入廠作工,而工人的生活幾乎全靠少數的廠主。現代所謂資本家和工人階級就此出現。

當時一般資本家對於政府的干涉大不滿意,以為足以妨害工業的發展。亞當·斯密的經濟學原理主張工業自由,政府不得限制,就是當時中產階級意見的代表。他們以為凡物價的高低,物品的好壞,工作時間的長短,工資的多少等事,都應該讓他們根據需要和供給的定律自由伸縮。如果依照這個原理去應付工業上的重要問題,那麼結果不但可以產生真正的快樂,而且亦很合我們所謂「理性」。這就是經濟學上所謂放任的主義。

但是上面這種學說雖然言之成理而實行極難。大城市中真正能夠享受快樂的只有少數的富人,至於工人貧困的仍居多數。到了十九世紀初年英國工人的狀況更加困苦不堪。於是社會上發起種種救濟的運動,就中最重要的就是勞工法的訂定、工會的組織和社會主義的興起三種。

『伍』 初中歷史問題-簡答什麼是工廠制度和壟斷組織

工廠制度是指工業革命後,資產階級為了管理工人生產而讓工廠正常運作的規則。
壟斷組織是指在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個或幾個經濟部門中居於重要地位的大企業之間的聯合,壟斷組織在本質上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
例子:工廠制度最主要的就是管好工人,讓這些工人不偷懶,好好地幹活,通常工廠制度非常嚴苛,大都是用來剝削和限制工人的。
壟斷組織是就是一些大企業,他們用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他們聯合起來,藉助這些優勢來進行壟斷,壟斷市場、商品價格等等,以此壓制小企業。

『陸』 工業是什麼

工業是唯一生產現代化勞動手段的部門,它決定著國民經濟現代化的速度、規模和水平,在當代世界各國國民經濟中起著主導作用。工業還為自身和國民經濟其他各個部門提供原材料、燃料和動力,為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提供工業消費品;它還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國家經濟自主、政治獨立、國防現代化的根本保證。除此以外,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工業的發展還是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物質基礎,是逐步消除工農差別、城鄉差別、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差別,推動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前提條件。
工業是國民經濟中最重要的物質生產部門之一。工業生產主要是對自然資源以及原材料進行加工或裝配的過程。

『柒』 什麼是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制度

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制度是為了保證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體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工業產品的質量安全,貫徹國家產業政策,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協調發展,國務院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主管部門通過對涉及人體健康的加工食品、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關系金融安全和通信質量的產品、保障勞動安全的產品、影響生產安全和公共安全的產品,以及法律法規要求依照《管理條例》的規定實行生產許可證管理的其他產品的生產企業,進行實地核查和產品檢驗,確認其具備持續穩定生產合格產品的能力,並頒發生產許可證證書,允許其生產的一種行政許可制度。
該制度規定,生產企業必須具備保證產品質量安全的基本條件,並按規定程序取得生產許可證,方可從事相關產品的生產活動。任何企業未取得生產許可證,不得生產實行生產許可證制度管理的產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銷售或者在經營活動中使用未取得生產許可證的產品。
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需要每年度向省級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主管部門提交企業自查報告;縣級以上地方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主管部門組織定期、不定期的監督檢查,要求生產企業保證產品質量穩定合格,不得降低取得生產許可證的條件。

『捌』 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現代工廠制度是什麼

現代工廠制度是(factory system)是指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從社會關系來說,工業革命使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工廠制(factory system)是指資產的運營或經營活動主要以工廠為基本單位的企業組織制度或組織形式。
現代工廠制度產生的原因;
(1)是工業革命的產物;

(2)是機器大工業發展後生產組織和管理形式發生質的變化的結果
現代工廠制度的特點是:與手工作坊和工場的不同
(1)將僱傭勞動者集中在一定規模的工廠里;

(2)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和分工;

(3)使用機器進行生產
現代工廠制度最早產生的行業:紡織業行業
現代工廠誕生的標志:1771年阿克萊特建立水力紡紗廠
現代工廠制度的地位:到19世紀中葉,已經成為英國工業中佔主導地位的生產組織形式。
現代工廠制度的作用:
(1)有利於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

(2)有利於使機器設備最大限度地發揮生產效能;

(3)有利於工人發揮最大限度的勞動潛力;

(4)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工業制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用什麼樣子的墊子不顯臟 瀏覽:173
如何推銷汽車機油 瀏覽:696
汽車貼的改色膜怎麼揭 瀏覽:709
汽車濾芯多久可以保養 瀏覽:883
紅旗汽車最便宜多少錢 瀏覽:569
影響汽車穩定性有哪些 瀏覽:292
寶馬買下了什麼車隊 瀏覽:402
工業利潤為什麼下跌 瀏覽:971
南京汽車做漆多少錢 瀏覽:612
寶馬3系丁字方向盤什麼配置才有 瀏覽:184
寶馬的機油燈是怎麼樣的 瀏覽:232
賓士的空氣減震多少錢 瀏覽:565
賓士換輪胎胎壓設置如何恢復 瀏覽:278
賓士e260l2020二手車多少錢 瀏覽:491
手工業的興盛表現在哪些方面宋代 瀏覽:773
賓士gle老闆鍵如何開啟 瀏覽:841
寶馬新車展什麼時候上市 瀏覽:767
工業雜訊由什麼產生 瀏覽:389
河南工業貿易哪個專業女生多 瀏覽:459
工業高錳酸鉀過量用什麼中和 瀏覽: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