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鋼鐵重工業起步於
東北
② 工業起步是指什麼時期的什麼成就
工業起步是指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的我國在重工業和交通運輸業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主要表現在:
1953年底,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
1956年,中國第一個生產載重汽車的工廠——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生產出第一輛汽車;
中國第一個飛機製造廠試製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
中國第一個製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
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30%上升到1957年的56.7%,經濟結構發生很大變化,為中國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
一五計劃時期,全國交通運輸業也有巨大發展,到1957年底,全國鐵路通車里程達到29862公里,比1952年增加22%。五年內,新建鐵路33條,恢復鐵路3條,新建、修復鐵路干線、復線、支線共約一萬公里。寶成鐵路、鷹廈鐵路、武漢長江大橋,都先後建成。到1957年底,全國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5萬多公里,比1952年增加1倍。康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繼通車。
從此,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後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③ 鋼鐵是第一次工業革命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的
鋼鐵是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前出現的。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指18世紀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這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
第一次工業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機的誕生開始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的。這一次技術革命和與之相關的社會關系的變革,被稱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或者產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從社會關系來說,工業革命使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
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大密切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很快成為世界霸主。
④ 鋼鐵工業的發展歷程
總體上,中國鋼鐵工業可以大致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49~1978年)為「以鋼為綱」的發展階段,第二階段(1978~2000年)為穩步快速發展階段,第三階段(2001年至今)為加速發展階段。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中國鋼鐵工業的基礎十分薄弱,全國幾乎沒有一家完整的鋼鐵聯合企業。新中國成立後,鋼鐵工業開始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在蘇聯援助下建設了鞍鋼、武鋼、包鋼等鋼鐵廠,鋼鐵工業逐步建設發展形成了「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格局。隨著「三線建設」的鋪開,在西南、西北建設了攀鋼、酒鋼、成都無縫管廠等一批新的鋼鐵企業,初步形成了新中國的鋼鐵工業布局。
考慮到鋼鐵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國家確立了「以鋼為綱」的工業發展指導方針,提出了「大躍進」、「全民大煉鋼鐵」、「超英趕美」等口號。因此,在這一階段中國鋼鐵工業就走上了一條以追求產值、產量增長速度為目標的粗放型的發展道路。經過全國上下的努力,在這一階段中國鋼鐵工業的產量和產值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78年,鋼鐵產量為3178萬噸,佔世界鋼產量的4.5%,居世界第4位。據統計,1952~1978年期間,鋼鐵工業產量平均每年遞增12.9%,產值每年遞增11.8%,實現利稅每年遞增9.67%, 十五」期間,中國鋼鐵工業更是實現了持續高速發展。粗鋼產量從2000年的1.3億噸,到2003年中國粗鋼產量超過2億噸,到2005年,粗鋼產量達到3.6億噸,成為全球第一個粗鋼產量突破3億噸的國家,再到2006年粗鋼產量達到4.2億噸,連續實現了鋼產量2億噸、3億噸和4億噸的三次跨越。2001~2007年期間,鋼產量年均增長率為21.04%,其中,2001、2003、2004和2005年這四年年增長率都是保持在20%以上,2005年鋼產量同上年相比增長率更是創紀錄的高達30.42%,同時,中國鋼鐵工業在整個工業中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2006年,中國規模以上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5735億元,在39個工業行業中排名第2位,僅低於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1367億元,在39個工業行業中排名第3位,僅低於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
⑤ 新中國成立以後鋼鐵工業發展情況
總體上,中國鋼鐵工業可以大致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49~1978年)為「以鋼為綱」的發展階段,第二階段(1978~2000年)為穩步快速發展階段,第三階段(2001年至今)為加速發展階段。
1、「以鋼為綱」的發展階段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我國鋼鐵工業的基礎十分薄弱,全國幾乎沒有一家完整的鋼鐵聯合企業。新中國成立後,鋼鐵工業開始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在蘇聯援助下建設了鞍鋼、武鋼、包鋼等鋼鐵廠,鋼鐵工業逐步建設發展形成了「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格局。
隨著「三線建設」的鋪開,在西南、西北建設了攀鋼、酒鋼、成都無縫管廠等一批新的鋼鐵企業,初步形成了新中國的鋼鐵工業布局。
考慮到鋼鐵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國家確立了「以鋼為綱」的工業發展指導方針,提出了「大躍進」、「全民大煉鋼鐵」、「超英趕美」等口號。因此,在這一階段中國鋼鐵工業就走上了一條以追求產值、產量增長速度為目標的粗放型的發展道路。
經過全國上下的努力,在這一階段中國鋼鐵工業的產量和產值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78年,鋼鐵產量為3178萬噸,佔世界鋼產量的4.5%,居世界第4位。據統計,1952~1978年期間,鋼鐵工業產量平均每年遞增12.9%,產值每年遞增11.8%,實現利稅每年遞增9.67%。
需要指出的是,在「以鋼為綱」的發展指導方針下,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鋼鐵工業部門同國民經濟其他部門協調發展的問題。由於對於鋼鐵工業部門的固定資產投資過大,就產生了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在資金有限的前提下,過分的投入會制約其他工業部門的發展;
另一方面由於鋼鐵工業部門的利稅貢獻,同其他產業部門相比而言較低,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高投入、低產出」的特點,所以較高比例的投入就會影響進一步發展所需要的資金積累。由於鋼鐵工業是一個資源消耗量大、能耗高的行業,這一階段鋼鐵工業的發展也佔用了大量的能源。
據統計,1978年,鋼鐵工業投資佔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7.36%,能源消耗占整個國民經濟消耗能源總量的12.97%。另外,企業管理水平低、職工積極性不高也是當時中國鋼鐵工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實際上,在1970~1975年期間,中國鋼鐵工業已經形成了3000萬噸的生產能力,但是生產能力並不能夠得到充分實現。1974~1976年,曾經連續三年計劃生產2600萬噸鋼的目標都沒有實現,人們稱之為「三打二千六打不上」。
2、穩步快速發展的中國鋼鐵工業
在這一階段,中國鋼鐵工業發展遇到了兩次重要機遇。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為利用國外的資金、技術和資源創造了條件。1992年,黨的十四大確立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方向,極大地激發了企業的活力。中國鋼鐵工業面對良好的發展機遇,加快了鋼鐵工業現代化建設的步伐。
在這一階段,除了建設上海寶鋼、天津無縫鋼管廠等具備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化大型鋼鐵企業外,又對一些老的大型鋼鐵企業進行了技術改造和升級,例如鞍鋼、武鋼、首鋼、包鋼等企業。1981年,我國與澳大利亞科伯斯公司通過簽訂補償貿易合同的方式,首次實現了改革開放以後利用外方資金和技術對鞍鋼焦化總廠瀝青焦車間進行改造。
1987年,國家計委批准了鞍鋼、武鋼、梅山(1998年後被並入寶鋼集團)、本鋼、萊鋼5個企業利用外資的項目建議書。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和吸收,中國鋼鐵企業工藝裝備的現代化水平得到不斷提升。
另外,一些非國有企業也進入到鋼鐵行業,例如,沙鋼、海鑫等,並且發展迅速。同時,1992年之前,中國鋼鐵企業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從放權讓利到承包經營責任制,希望通過企業改革釋放強大的內在發展動力,實現了鋼產量5000萬噸和億噸兩次突破。1986年,中國鋼產量(粗鋼)超過了5000萬噸,達到5221萬噸。
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建立,更是為鋼鐵工業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內在動力。1994年以來,鋼鐵行業的舞鋼、本鋼、太鋼、重鋼、天津鋼管廠、「大冶」、「八一」等12家企業,列入國家百家現代企業制度試點;邯鋼、撫順鋼鐵公司、天津鋼鐵、酒泉鋼鐵等57家企業,列入地方改革試點。
到1998年,試點工作基本完成,試點鋼鐵企業均按照《公司法》實施了改組,初步明確了國家資產投資主體,理順了出資關系,建立了企業法人財產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1996年中國鋼產量(粗鋼)首次超過1億噸,達到10124萬噸,佔世界鋼產量的13.5%,超過日本和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產鋼大國。2000年,中國鋼產量為12850萬噸。
3、加速發展時期
「十五」期間,中國鋼鐵工業更是實現了持續高速發展。粗鋼產量從2000年的1.3億噸,到2003年中國粗鋼產量超過2億噸,到2005年,粗鋼產量達到3.6億噸,成為全球第一個粗鋼產量突破3億噸的國家,再到2006年粗鋼產量達到4.2億噸,連續實現了鋼產量2億噸、3億噸和4億噸的三次跨越。
2001~2007年期間,鋼產量年均增長率為21.04%,其中,2001、2003、2004和2005年這四年年增長率都是保持在20%以上,2005年鋼產量同上年相比增長率更是創紀錄的高達30.42%,同時,中國鋼鐵工業在整個工業中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2006年,中國規模以上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5735億元,在39個工業行業中排名第2位,僅低於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1367億元,在39個工業行業中排名第3位,僅低於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
「十二五」鋼鐵工業主要成就:
1、支撐了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十二五」時期,我國粗鋼產量由3.5億噸增加到6.3億噸,年均增長12.2%。鋼材國內市場佔有率由92%提高到97%。2010年,鋼鐵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萬億元,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10%;資產總計6.2萬億元,佔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值的10.4%,為建築、機械、汽車、家電、造船等行業以及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
2. 品種質量明顯改善
「十二五」時期,我國鋼鐵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鋼材品種齊全,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大部分品種自給率達到100%。
關鍵鋼材品種開發取得長足進步,高強建築用鋼板、抗震建築用高強螺紋鋼筋、航天器用合金材料、高性能管線鋼、大型水電站用鋼、高磁感取向硅鋼、高速鐵路用鋼軌等高性能鋼鐵材料有力支撐了相關領域的發展;
保障了北京奧運會場館、 上海世博會場館、 災後重建、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以及西氣東輸、三峽工程、京滬高鐵等國家重點項目的順利實施。
3、技術裝備水平大幅度提高
「十二五」時期,重點統計鋼鐵企業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爐生產能力所佔比例由48.3%提高到60.9%,100噸及以上煉鋼轉爐生產能力所佔比例由44.9%提高到56.7%,大部分企業已配備鐵水預處理、鋼水二次精煉設施,精煉比達到70%。
軋鋼系統基本實現全連軋,長期短缺的熱連軋、冷連軋寬頻鋼軋機分別由26套和16套增加到72套和50套。寶鋼、鞍鋼、武鋼、首鋼京唐、馬鋼、太鋼、沙鋼、興澄特鋼、東特大連基地等大型鋼鐵企業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4、節能減排成效顯著
「十二五」期間,共淘汰落後煉鐵產能12272萬噸、煉鋼產能7224萬噸,高爐爐頂壓差發電、煤氣回收利用及蓄熱式燃燒等節能減排技術得到廣泛應用,部分大型企業建立了能源管理中心,促進了鋼鐵工業節能減排。
2010年,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各項節能減排指標全面改善,噸鋼綜合能耗降至605千克標准煤、耗新水量4.1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1.63千克,與2005年相比分別下降12.8%、52.3%和42.4%。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由90%提高到94%。
⑥ 中國什麼時期開始煉鋼鐵
北宋時期。
北宋時期我國煉鐵技術進步、產鐵量大增才出現了根本的扭轉。北宋時期鐵的年產量最高時候已經高達800萬斤,這個產量看起來多,換算成現在的單位也不過就是4000噸鐵(我國現在的鋼鐵年產量都是億噸級的)。
但是在古代,全國年產4000噸鐵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數字了,按照當時鐵鍋的製造重量來計算,這一年下來北宋的鐵產量,如果全拿去製造鐵鍋可以製造100多萬口,有了這樣一個入門級的產鐵量,才能在滿足武器鎧甲、錢幣佛像等用途之外,為民間千萬級的人口的鍋灶服務。
也正是因為鐵鍋在宋代的普及,有力地促進了中華炒菜法在宋代的推廣。
(6)鋼鐵工業起步於什麼時期擴展閱讀:
鐵器,以鐵礦石冶煉加工製成的器物。鐵器的出現使人類歷史產生了劃時代的進步。
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古老冶煉鐵器是土耳其(安納托利亞)北部,赫梯先民墓葬中出土的銅柄鐵刃匕首,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古老冶煉鐵器是甘肅省臨潭縣磨溝寺窪文化墓葬出土的兩塊鐵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鐵器
⑦ 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運動起步於什麼時期
中國近代工業化從洋務運動起步,社會主義工業化從實施一五計劃開始。(
⑧ 黃石鋼鐵工業歷史發展進程
◎ 黃瑞雲
十九世紀西方資本主義迅猛發展,並大力向海外擴張,殖民主義的魔爪伸向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本來同我們一樣處於封建統治的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迅速崛起。而中華大地仍然在封建的黑夜裡沉沉昏睡。貧窮的中國農民還像一千年之前那樣,揮著鞭子跟在疲憊不堪的老黃牛之後緩緩地犁翻著古老的土地。婦女們仍然踮著三寸金蓮在崎嶇的鄉村小路上蹣跚。年輕的或者年老的讀書人,一個個拖著尾巴似的長辮子,黃卷青燈,苦苦地琢磨著程式化的八股文,希望哪一天有幸能夠金榜題名。而在大清帝國的朝廷上,大臣們身著臃腫的前後綴有文禽或猛獸綉飾的補服,戴著笨重像倒漏斗似的頂子,年年,月月,天天,匍匐在禁陛森然而沉悶不堪的殿庭上敬祝皇帝陛下「萬壽無疆」。紫禁城像一個封閉得密不通風的古堡,裡面的人絕大多數對外部世界一無所知。然而歷史是不容停滯的,它會以災難的方式促使人們被迫前行。西方列強終於用大炮轟開了這個古老帝國的大門,長期自命「天朝上國」的大清王朝立即驚惶失措。中國向何處去?這個關系著生死存亡的問題無情地攤在人們的面前。那些掌握國家民族命運的人們將如何思考?如何行動?——上世紀五十、六十年代,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中,各種汗牛充棟的宣傳媒體上,千篇一律地給人一種印象,一種概念,晚清社會反正是一團黑暗,凡是統治集團中的人們,加他們一個「反動」的謚號就概括無余,對那些曾經聲威赫烈如曾國藩李鴻章之流,給予一些諸如「劊子手」、「賣國賊」之類的罪名就夠了,沒有別的什麼話說。即使對某些特殊人氏給予某種肯定,緊接著仍然要揭露他們的「階級立場」,批判他們「維護反動統治」的行徑,彷彿歷史是從某個特定的日子突然開始,以往的時代一筆抹煞之外可以毋庸置疑。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四人幫」時代的思想禁錮得到一定的解放,人們才逐步清醒,認識到歷史總是一步一步地前進的,即使是沉封深鎖的晚清社會也不乏「寂寞的思想先行者」,不乏為國家民族嘔心瀝血的人們,不乏在歷史發展的每一個台階上作出過重大貢獻的俊傑。在改革開放的三十年間,我們的出版物中,才慢慢地出現了一些符合歷史辯證法的科學著作。我的學長張實紹賢先生這本即將出版的《張之洞與中國鋼鐵工業》是十分精彩的一本,給研究晚清歷史、研究晚清的歷史人物提供了一個精深的範例。
張之洞生於道光十七(1837)年,同治二年(1863)二十六歲中進士,由慈禧太後親自點為探花。這以後又一個二十六年,他由翰林院編修而外放學政,回京任國子監司業等職,之後升到內閣學士,先後出任山西巡撫、兩廣總督。二十六年的經歷,充分地表現出他歷練的才乾和遠見卓識,辦了若干件出色的事務。特別是光緒十年(1884)在兩廣總督任上取得了抗法戰爭的勝利,這是清朝自鴉片戰爭以來四十多年間遭到外敵侵略時每戰必敗之後唯一的勝利,也就特別地輝煌。但使張之洞一躍而成為晚清洋務運動的巨擘,並成就他一生最為卓著功業的,是光緒十五年(1889)調任湖廣總督之後,他在這里開發大冶鐵礦,開辦漢陽鐵廠,使之成為中國近代鋼鐵工業的搖籃。紹賢先生這本大著研究的就是張之洞的這段歷史。
為了說明張之洞是在什麼樣的時代背景下經營他的鋼鐵事業的,作者特意在全書的「前編」,用「光緒十五年」作為時間坐標,敘述了此前此後大清帝國的狀態。光緒十五年(1889),上距鴉片戰爭近五十年,中間經歷了中法戰爭,國內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等一系列重大變故,大清帝國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然而帝國主義的大炮並沒有完全震醒封建中樞的酣夢。一方面朝廷有感於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開展了洋務運動,建立了實為軍事工業的機器局、船政局之類的設施,引進了西方的一些科學技術和社會人文知識;然而另一方面許多居於統治地位的官僚仍然頑固地死守著封建道統,反復重彈那些陳腐得發霉的論調:「讀孔孟之書,學堯舜之道」,「整綱紀,明刑政」,「立國之道,尚禮義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他們仍痴信大清為「天朝上國」,以西方列強為夷狄,視科學技術為末技。當西方的火車風馳電掣在歐洲大地賓士的時候,中國連修築鐵路都遭到這些封建頑固派的強烈反對。他們就像籠中畜養的鵪鶉,以為世界就這么大,絲毫不知道凶鷙的鷹鷂正在高空中盤旋。致使洋務派首領李鴻章慨嘆:「士大夫囿於章句之學而昧於數千年來一大變局,狃於目前苟安而遂忘前二三十年之何以創巨而痛深,後千百年之何以安內而制外!」而這就是張之洞出來開創他的鋼鐵事業時的環境。
當光緒十五年秋天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奉命修築蘆漢鐵路,並准備籌辦鋼鐵廠的時候,出現在他的腦子里的也許只有兩點是明確的:一是中國非有鐵路不可,而修築鐵路非自煉鋼鐵不可;二是他聽說了大冶地區有鐵石礦藏。除此之外,他站在大江岸上,放眼望去,還是一派茫茫!在他的面前,沒有略通科技的僚佐,沒有技術專家,沒有設備,沒有機器,每走一步都會碰到沒有。修鐵路,煉鋼鐵,怎樣勘探,怎樣開采,怎樣繪圖,怎樣冶煉,一切都仰仗外人;每一部機器,機器上的每一個零件,都要從萬里之外的異國進口。諸如此類的困難,其實還不是重要的,更嚴重的還在於沒有足夠的資金,同僚之間也互不配合。而且當時社會民眾還處於蒙昧狀態,稍一行動即處處受到阻礙。也許這些還不是主要的,最關鍵的還在於朝廷仍然是一個封建堡壘,沒有像日本明治王朝那樣變法圖強的戰略,發展科技開辦一些現代化建設,也沒有一個總的方針,大多各自為政,互相牽制。張之洞要在這樣的氛圍中開創他的事業,困難之大可想而知。
在某種意義上,近代化鋼鐵工業的出現和發展,標志著工業化的一個重大的飛躍。英國工業革命的成功正可說明這一點。我們可不可以這樣理解,張之洞開辦鋼鐵事業,是他本人也未必意識到的工業革命的嘗試呢?英國的工業革命是經歷了長達百年的由手工業作坊發展到採用機器的大工廠生產的過程,科學技術都已相當的發達,政治體制也相應地進步,舉國上下有著相同的認識,資本主義的天空已經完全晴朗,他們的成功自然符合歷史發展的邏輯。而張之洞的事業卻是在封建主義的沉沉黑夜裡進行的,生產關系嚴重地制約著生產力的發展,他遭遇的尷尬也就是必然的了。
但張之洞迎難而上,不管多麼地艱難險阻,不顧守舊的執政大臣的掣肘,同僚的摩擦,無恥浪人的惡意攻擊,甚至地方封建勢力土豪地霸的刁難,用紹賢的話說,他「背著獨自辦鋼鐵的沉重的十字架」,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奔走在大冶漢陽之間,修築鐵路,尋找煤藏,開發鐵礦,建設鐵廠。有志者事竟成,他終於修築了「黃河以南第一條鐵路」鐵山運道,建成了「領先亞洲,震驚世界」的漢陽鐵廠,讓「中國近代冶金工業的熊熊爐火,照亮了武漢三鎮的夜空」,似乎也燃起了中國工業近代化的微茫的希望!張之洞取得了成功!
然而這是晚清社會,漫漫長夜還遠沒有走到盡頭,漢陽的爐火終究沖不開漫天的夜幕。當鐵廠剛剛投產,通紅的鐵水剛剛興奮地噴發的時候,歷史的腳步艱難地踏進了光緒二十年,也就是中國大地為之震顫的1894年!這一年,大清王朝慶祝老佛爺六十大壽的焰火在紫禁城的上空燦爛地升起,日本侵略軍的炮火卻正向中國海疆轟轟地噴射;老佛爺理所當然要萬壽無疆,創建了三十年的北洋水師就命中註定會全軍覆沒!兩者之間如此巧合,或許也並非偶然,試看老佛爺一場慶典七百萬兩白銀的開銷,剛好相當於三十年海軍建設的全部資金。大清帝國的大政方略就是如此,大清帝國的水師安能不敗!也正在這個時候漢陽鐵廠卻連連發生事故,水淹大冶王三石的煤礦,漢陽的槍炮廠被大火燒毀了廠房,鐵廠的焦炭供應不上,煉鐵只好被迫停頓,而嗷嗷待哺的百萬資金卻無從籌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單是賠償日本的白銀多達兩萬萬兩,就是整個漢陽鐵廠建設資金的四十倍,現在張之洞還能到哪裡去要銀子?張之洞遭遇了失敗!
紹賢寫這一章時,將國家傾頹的慘局和鐵廠拮據的困境交錯著敘述,形成強烈的對照。在這一章的結尾,紹賢以他慣有的貌似冷靜的筆調寫道:「將漢陽鐵廠放在中日戰爭的大背景下審視」,人們會發現,「它的出鐵的喜悅,已經取得的成績,現實的處境,未來的難題,都被戰爭的炮火淹沒了。對於日軍強橫和陰險的震驚,對於前線清軍雪崩一般潰散的驚愕,對於清政府腐敗無能的悲憤,占據了舉國上下的注意力。在這種時機,張之洞喋喋不休地叫喊鐵廠經費困難是何等地不合時宜,處境是何等地孤立無助;而在這樣勝負成敗的關鍵時刻,一個國家需要鋼鐵工業對軍火生產的支援又是何等地緊迫。我們似乎可以看到光緒批閱張之洞奏摺時愁鎖的眉尖,看到他提起石朱筆又放下時的滿臉悵惘。」時間過去了一百多年,我們今天讀紹賢的這一段文字仍未免無限感慨。
紹賢用典雅清新的筆觸,抒寫了這一段錯綜復雜的歷史。他可以說新創了一種文體,融考證、敘述、評說於一爐。對張之洞修建鐵山運道,開發大冶鐵礦,創辦漢陽鐵廠所經歷的艱難曲折的過程,作了翔實的考證,清晰的敘述,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評論。徵引的文獻多達一百多種,把當年從中央到地方,從國內到國外,來往飛馳的電文,相互驛傳的書信,數不勝數上奏給朝廷的奏章,查不勝查的寫於密室的筆記本,以及後來有關張之洞的傳記和論著,從這些紛繁,瑣碎,復雜,或虛或實,或真或訛的資料中,清理出一個頭緒。作者捲入了一百多年前開展洋務運動那一場沒完沒了的紛爭,給他們判斷是非。作者也捲入了一百多年來評價洋務運動的迷局,對各種錯訛的說法加以辯正。把一部深邃的有可能使讀者捲入五里霧中的考證論述性的著作,寫成一部清新可讀而且饒有趣味、近乎通俗性的讀物,充分顯示了作者大匠運斤的手段。
這不是一部完整的晚清洋務運動史,但通過張之洞開辦鋼鐵工業,足可以了解洋務運動的實質、過程和成敗;固然不只「一斑」,卻可以盡窺「全豹」。作者在總結洋務運動時說:所謂「洋務派」,「這些人只是大體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贊同引進西方物質文明的傾向而已,既無共同的行動綱領,也無統一的組織聯系。其中以地方權力為核心形成的不同的政治集團,大大小小的派系,各有各的政治目的,各有各的利益追求,各有各的主張和方案,各自為政,自行其是;或壁壘森嚴,對外抵制;或明爭暗鬥,相互掣肘;在極其有限的資源,在各種反作用力、分力、摩擦力等等的撞擊、撕扯、擠壓、揉搓下,無謂地消耗、浪費;名義上都是奉朝廷的旨意行事,實則朝廷既無力規劃整合,也難以調度協調。所謂的洋務運動,便在這種宏觀上基本無序的狀態下艱難地蹣跚地前行。漢陽鐵廠誕生在這種大環境中,陷入困境不是偶然的。」這段文字,對洋務運動的性質、特點和它的命運,作了淋漓盡致的描述。
這也不是一部全部的張之洞的評傳,但卻是張之洞一生最卓越也最艱難的經歷,是張之洞一生功業之所在,更是他一生毀譽之所系。作者沒有採取平鋪直敘的抒寫,也不是一個一個問題地解答,而是隨著客觀史實的發展,巧妙地交錯著敘述。縱觀紹賢這本書,可以看出作者花了大量的精力,去發掘、梳理原始檔案資料,盡其可能地用原始資料來甄別後期的資料和評論,著意辯正對張之洞的許多訛傳和誤解,這可以說是這本書的重要特色之一。作者不厭其煩地引證諸多電文、書信和各種繁雜的記錄,往往是為了對某個問題進行辨析或澄清。其中如葉景葵訛傳張之洞「大言曰:「以中國之大,何所不有,豈必先覓煤鐵而後購機爐?但照英國所用者購辦一份可耳!」以致買錯了煉鋼爐,所制鋼軌含磷太多,造成嚴重損失。在上世紀評論張之洞的種種著作里,以訛傳訛,無不把它作為張之洞的重大過錯。紹賢對這宗公案從源到流進行了深入仔細的清查,為張之洞洗刷了背負百年的冤案。張紹賢無疑是張之洞事隔百年後的異代知交;今年恰好是張之洞去世一百周年,冥冥之中是否會有某種緣分呢?
這更不是一部詳盡的黃石地方誌,但卻是黃石最為重要的歷史。正是由於張之洞對大冶鐵礦的開發,對漢陽鐵廠的創辦,奠定了黃石作為重工業城市最初的基礎,並使大江南岸這片壯麗的湖山成為中國近代鋼鐵工業的發祥地。十九世紀二十世紀的鐵山礦址正可與商周時期即已開發的銅綠山古礦,懸隔三千年而相輝媲美,兩者同樣成為黃石大冶的榮耀。紹賢的這部大著無疑是認知黃石歷史最為重要的著作。張之洞將永遠和黃石的歷史連在一起,張文襄公的英靈將永遠在這個光輝的城市裡盤桓;為此我期待有朝一日,一尊張之洞的雕塑矗立在城市的中心,作為這座礦冶名城的標志。
⑨ 鋼鐵的創始人是誰什麼時代
現在發現最早的鐵兵器是西周時期的玉柄鐵劍。所以鋼鐵創始人是中國人。
現代鋼鐵工業始建於19世經初期,至今已有百年歷史。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鋼鐵產量仍很有限,生產國也不多,且分布十分集中。1937年總產量1.1億多噸,多分布在大西洋北部沿岸地區的美國和西歐,該兩地合佔世界總產量的3/4,再加上前蘇聯則達87.5%。這是戰前世界三大鋼鐵生產基地。形成原因:西歐是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源地,開發較早;美國起步遲,但進展迅速;蘇聯十月革命後,由於經濟和國防的需要,大大加快了鋼鐵工業的發展。各國豐富的煤鐵資源,有利的經濟技術和方便的運輸條件都給鋼鐵工業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⑩ 中國近代鋼鐵工業興起背景和發展艱難的原因
19世紀下半葉清政府發展近代軍事工業,制槍炮、造戰艦,大量輸入西方國家生產的鋼鐵。1867年進口鋼11萬擔(約8250噸),1885年達120萬擔(約9萬噸),1891年增加到173萬擔(約13萬噸),進口鋼逐漸占據了中國的市場,使傳統的冶鐵業難以維持生產。19世紀80年代以後,中國官辦工業從軍事工業擴展到民用工業。由於鋼鐵消費量的增加,近代礦冶工業的興起就成為時代的需要。
1871年,福州船政局所屬鐵廠首先採用新的鋼鐵加工技術:安裝吊車,鑄造大型汽缸;購置3噸汽錘,鍛造大車軸;建立拉鐵(軋鋼)廠,軋制15毫米以下的造船鋼板和6~120毫米圓鋼、方鐵。1886年,貴州巡撫潘霨創辦青溪鐵廠,先用土爐,後從英國訂購熟鐵爐18座、1噸貝塞麥爐2座、軋板機1架、軋條機13架,1888年安裝完畢。終因清廷腐敗,缺乏資金、鐵礦石和煤,又不善於經營,無人精通技術,而於1893年停辦。這是興辦近代鋼鐵廠的一次嘗試。1890年,上海江南機器製造總局(簡稱「江南製造總局」或「江南製造局」)建成中國第一座3噸煉鋼平爐,後又建成了一座15噸煉鋼平爐(圖1)。同年,湖廣總督張之洞主持興建湖北漢陽鐵廠和大冶鐵礦,這是中國也是遠東第一座近代鋼鐵聯合企業,它的建成標志著中國近代鋼鐵工業的興起。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除漢冶萍有較大發展外,本溪、鞍山、上海、陽泉和石景山等地的鋼鐵工廠也先後起步。
1915年「本溪湖煤鐵股份公司」開工生產,至1917年有300立方米高爐2座,後又增加小高爐(每爐日產鐵20噸左右)2座,冶煉優質生鐵。1916年中日在鞍山合辦」振興鐵礦無限公司」。1918年正式開辦「鞍山制鐵所」,有515立方米高爐2座,後又建煉焦爐4座和693立方米高爐1座。1917年山西陽泉建立保晉鐵廠,有日產20噸生鐵的小高爐1座。1918年上海和興化鐵廠(今上海第三鋼鐵廠前身),先後建立10噸和25噸小高爐共2座,10噸平爐2座和軋鋼機一套。揚子機器公司在武漢諶家磯建立日產鐵約100噸的高爐1座。1919年龍煙鐵礦籌建石景山鐵廠,1920年一號高爐開工建設。以上鋼鐵企業建立後,1920年全國鐵產量達43萬噸,鋼產量6.8萬噸。1923年東北兵工廠建電爐1座,這是中國早期的煉鋼電爐之一。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佔領了中國東北地區;1937年「七七」事變後,又侵佔了華北、華中、華東等廣大地區。他們對這些地區的礦產資源,大肆掠奪。1931年開始經營廟兒溝鐵礦,建200噸、180噸高爐各 1座,煉鐵能力達到年產13萬噸。1933年,日本在鞍山成立昭和制鋼所,1935年它新建的第一煉鋼廠(有100噸平爐4座)出鋼,1937年又添建150噸平爐 2座,此外,昭和制鋼所的第二選礦廠、第一軋鋼廠、大型軋鋼廠、小型軋鋼廠、薄板廠和4號高爐等也陸續投產,1937年產量為生鐵70萬噸、鋼50萬噸、鋼材28.5萬噸。在鞍山地區,除昭和制鋼所外,還有中型軋鋼廠、無縫鋼管廠、鑄管廠、鋼管廠、鋼絲廠、鍍鋅廠、耐火材料廠、機械廠、中板廠等,也是日本帝國主義控制的。1937年,北京、天津、唐山、陽泉等地也新建或改建了鋼鐵廠。
民國以後,面對漢冶萍「竭蹶復竭蹶,失敗復失敗」的經營局面,出現了一批對漢冶萍失敗原因進行理性思考的文章,提出了各種不同的見解。 多數研究者將漢冶萍失敗的原因歸結為內部經營管理不善和國內局勢動盪。曾述啟在1914年的調查報告中將漢冶萍失敗的主要原因歸結為「地勢失敗(指鐵廠選址漢陽,距礦地太遠、交通不便、運費高昂)、用人失敗、經營失敗、組織失敗、際遇失敗」[35]。《漢冶萍公司紀略》認為漢冶萍公司無良好結果的原因在於「(一)辦理不得其法;(二)弊端甚大,廠礦人員無不舞弊者,董事無論矣;(三)前期鐵價低廉,且受日本牽制,今漲價所加有限。」[36]吳景超則認為漢冶萍失敗的原因在於「計劃不周、用人不當、管理不善、環境不良」。[37]顯然,三者都將失敗的主要原因歸結為公司主觀方面。對客觀原因的分析如「際遇失敗」、「環境不良」主要指「內亂時時發生」的國內社會秩序以及當時各級執政當局「補助是少有的,而誅求卻無厭」。所論有一定根據也有一定道理,但其偏頗之處也顯而易見。 作為公司高層經營管理者的李維格對此問題見解獨到,他強調國家主權與行業標准對漢冶萍的負面影響。他認為任何國家的鋼鐵工業,都經歷了艱難起步到逐漸發展的過程,漢冶萍早期的經營失誤並不可怕,資金、人才的缺乏也不足為懼,真正阻礙漢冶萍發展的原因是沒有國家的關稅保護和行業生產標准,「漢廠十數年來,坐此兩大原因,日在艱難困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