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評價蘇聯工業化的方針、措施和後果
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國情,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歷史發展條件。如果離開了蘇聯社 會主義工業化開始時的國情,離開蘇聯當時的特定歷史條件來談這個問題,就不容易把蘇聯 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弄清楚。
十月革命前,俄國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工業產品只佔國家全部產品的l/3,農業產品 則占國家全部產品的2/3。1914年沙俄的工業產品只佔世界工業產量的2.46%。如果按人口平 均計算,當時俄國的工業產品產量和落後的西班牙不相上下。俄國不僅在經濟技術上要依賴於 工業發展的資本主義國家,而且還要從國外輸入大量的機械設備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接踵而來的外國武裝干涉及國內反革命叛亂,使已屬落後的國民經濟, 瀕於崩潰的邊緣。外國武裝干涉和國內反革命叛亂給蘇維埃國民經濟帶來的損失,總數達390 億金盧布,超過戰前整個國家財富的1/4。1920年,工業產品只有戰前的14%,農業狀況更加嚴重,其產量只及戰前的60%。
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直接影響人民群眾的生活。工廠停產和糧食奇缺,引起了失業和飢 荒。1920—1921年,全國就約有3300萬人面臨飢餓和死亡。
顯而易見,在帝國主義武裝干涉和國內反革命叛亂被粉碎後,蘇維埃俄國黨和政府所面 臨的首要任務,就是恢復被破壞了的國民經濟。
然而恢復國民經濟,只意味著要達到1913年的水平,達到一個仍然是落後國家的水平。 要使新生的蘇維埃俄國徹底「擺脫資本桎梏的整個解放事業的成功和社會主義的勝利」就必 須「大大提高社會生產力」,實現工業化和農業機械化。
列寧曾指出:「要挽救俄國,單靠農民經濟收成豐盛還不夠,而且單靠供給農民消費品的 輕工業情況興旺也還不夠,——我們還要有重工業……不挽救重工業,不恢復重工業,我們 就不能建成任何工業,而沒有工業,我們就根本不能維持我們成為獨立國家的地位……」。6 「要挽救俄國」就要「挽救」和「恢復」重工業,這是列寧從分析蘇俄的國情,分析蘇 俄所處的歷史條件所得出的結論。
沙皇俄國是一個資本主義未能發展起來的落後的農業國,工業特別是重工業非常落後。直到1928年輕重工業之間的比重,重工業只及輕工業的一半,而農業在國民經濟 中的比重仍然大於工業。按照列寧的「要挽救俄國」就要「挽救重工業」否則「就根本不能 維持我們成為獨立國家的地位」的思想,重工業的發展顯然是不適應要求的。況且,恢復起 來的工業,基礎薄弱,經濟技術落後,它阻礙著輕工業的進一步發展,當然更談不到能使小生 產占優勢的農業得到改造和進一步發展。只有迅速地在國民經濟中建立起社會主義的物質技 術基礎,才能使蘇維埃國家從落後的狀態中,走上工業現代化的軌道。而重工業,就是這種 基礎的實質。沒有它,要想對整個國民經濟包括農業在內,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是不可能的, 沒有它,要想把落後的俄國國民經濟部門裝備起來也是不可能的。同時,只有把重工業優先 發展起來,在經濟上才不至於依賴外國,才能夠保持蘇維埃國家政治上的獨立性,捍衛住蘇 維埃制度。否則就會帶來相反的後果,因為經濟上的依賴必然導致政治上的依賴。「資本主義 國家既供給了我們裝備和機器,那它們就能向我們提出放棄蘇維埃制度基本柱石」的要求。 蘇聯在社會主義工業化中,堅持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還是和它所處的國際環境有密 切關系的。
當時的蘇維埃國家是處於敵對的資本主義包圍之中。在粉碎帝國主義武裝干涉和國內反 革命叛亂後,資本主義世界在對待蘇維埃國家的態度上出現了兩種傾向:一種主張繼續實行 公開的武裝干涉政策,「不認承」蘇維埃國家;另一種主張同蘇維埃國家建立正常的外交和經 濟關系。但是,不論前者或後者,它們的目的都是一個,那就是顛覆蘇維埃政權。
事實上,帝國主義大國首腦和壟斷巨頭們,每時每刻都在打蘇維埃國家的算盤。在用外 交和經濟手段向蘇維埃國家進攻的同時,隨時都准備著用戰爭的手段來搞垮它。只要他們認 為有了這種機會和可能,就會不顧一切地撲向與其勢不兩立的蘇維埃國家。只有迅速地建立 起強大的重工業,只有蘇聯自己擁有極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才能夠擊敗帝國主義外交和經濟 上的進攻,才能夠隨時擊敗帝國主義的武裝進攻,才能夠在敵對的資本主義包圍之中,保持 自己的獨立和自主的發展,才能把國防力量增強到足以捍衛偉大革命成果的水平。正如列寧 所說的:「……或是滅亡,或是在經濟方面也趕上並且超過先進國家」。「或是滅亡,或是開足 馬力奮勇向前,歷史就是這樣提出問題的」。
那麼,我們在討論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方針問題時,如果避而不談或者不充分地注意到 蘇聯黨和政府當時的這一主要出發點,就不會得出符合歷史真實的正確結論。
理論支持
列寧在《論糧食稅》這一著作和他的合作社計劃中,在闡明建設社會主義的計劃時,都 強調要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
1921年6月,列寧在共產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上談到社會主義物質基礎和俄羅斯電氣化計劃時,一開頭就指出,「社會主義的唯一物質基礎,就是同時也能改造農業的大機器工業」,1並要求「必須把這一原理具體化」應用到蘇維埃的社會主義建設中去。
但是,國內戰爭結束後,蘇聯國民經濟的恢復並不是從工業化開始的,而是從農業開始 的。因為在當時,蘇聯尚不具備實現國家工業化的必備條件,即在已被戰爭破壞的百孔千瘡 的俄國,還沒有廣大的國內市場;在農業上還沒有較為發達的原料生產;在農村尚不能分出 必要數量的農產品來供給工業和工人。
為了發展工業,必須創造這些條件。而要辦到這一點只有先從農業著手。斯大林在談到 這個問題時指出:「……要建立我國經濟的社會主義基礎,要擴展工業,就必須從農業開始」。「因為整個國民經濟底發展是依靠農業的」。3基於此,蘇聯是到了國民經濟恢復的末期,到 了農業已經為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創造出了一定的條件後,才開始把重心轉移到了工業方面。 可見,蘇維埃俄國是在農業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把工業化問題提到議事日程 上來。
方針確立
1925年12月,在蘇聯共產黨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上,斯大林代表黨中央提出了必須把國家 變為經濟上不依賴於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國的迫切任務。他強調指出:「把我國從農業國變成 能自力生產必需的裝備的工業國,——這就是我們總路線的實質和基礎」。第十四次黨的代 表大會,批准了黨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方針。
社會主義工業化方針的確立,是由它的國際和國內條件所決定的,是由要在蘇聯建成 社會主義這一根本戰略任務所決定的。列寧關於建設社會主義的一系列論述,為在蘇聯實現 社會主義工業化提供了充分的理論根據。列寧曾一再強調在蘇維埃俄國,有可能而且應當建 成「我國經濟的社會主義基礎」。
但是,社會主義工業化首先應從哪裡開始?蘇聯黨和政府明確規定;從重工業開始,從 發展重工業的核心,即機器製造業開始。斯大林指出:「工業化的中心、工業化的基礎,就是 發展重工業(燃料、金屬等等),歸根到底,就是發展生產資料的生產,發展本國的機器制 造業」。
蘇聯黨和政府的這一決定,是從當時蘇聯的國情,從當時蘇聯所處的歷史條件出發的。 我們在研究和探討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方針問題時,必須充分地把握住這一點。
政策實施
在整個社會主義工業化實施的過程中,蘇聯黨和政府,正是遵循這一方針,規劃著社會 主義建設的藍圖。在計劃中規定的重工業增長指標都是較高的。比如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 中重工業與輕工業的發展速度之比為1.85:1,即重工業增長241%,輕工業則增長130%,以 後盡管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種種困難和阻力,產生各種錯誤和問題,但以優先發展重工業為方 針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還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工業化開始的頭兩年,工業中的社會主義部 分,從1924—1925年的81%增長到1926—1927年的86%。第一個五年計劃執行到1932年,蘇 聯工業總產值同1913年相比增加近二倍,工業產量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由五年計劃初的 48%增加到1932年的70%,製造生產資料的工業比重,從1928年的43%上升到·1932年的 53.3%。同資本主義國家相比,就工業發展速度來講,蘇聯已佔世界第一位,就:工業產量來說,蘇聯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
第二個五年計劃執行的結果同樣地取得了很大成績。到1937年,工業總產值比1932年增 加了1.2倍,比1913年幾乎增加了五倍。重工業在全部:工業中佔57.8%。和資本主義世界相 比,1937年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產量比1913年增長44.3%,而蘇聯在同一時期則增長了7.5倍, 比資本主義世界發展速度快了14.3倍。
這里要指出的是,蘇聯在社會主義建設中雖然實行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但如果以 此就說蘇聯一貫忽視輕工業,甚至把它說成主觀上已不顧人民死活的程度,那也是不切合實 際的。
眾所周知,由於實行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到二十年代末,輕工業的發展已不能適 應需要,甚至影響了城鄉物資交流和農產品的收購。蘇聯黨和政府認識到了這一點,並曾不 止一次地強調過加速發展輕工業,甚至提出過重工業與輕工業同時並舉的設想。1930年6月, 斯大林就曾指出過:「……重工業我們已經恢復了。只是需要使它繼續發展。我們現在可以轉 向輕工業並使它加速向前發展。我們工業發展中的新現象之一,就是我們現在有可能同時加 速發展重工業和輕工業」。8斯大林在這篇向聯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會所做的報告中,還強 調指出「拋開輕工業」是不應當的。
事實上,在制定第二個五年計劃時,蘇聯黨和政府就曾十分重視發展輕工業,調整重:正 業與輕工業的比例關系。第二個五年計劃曾規定:在1933—1937年間,輕工業生產的增長率 將由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的13.2%提高到18.5%,同一時期重工業生產的增長率則由40。1% 降低為14.5%。如果按著這個計劃所規定的指標發展,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輕工業增長速 度將比重工業的增長速度快的多。第二個五年計劃還規定了將人民群眾的消費水平提高一至 二倍。盡管由於種種原因,第二個五年計劃執行的結果仍然是重工業走在了前頭(重工業完 成了計劃的121.3%,輕工業完成了計劃的85.4%,農業只完成了76.9%),但由於蘇聯黨和 政府的努力,由於第二個五年計劃制定時比較地重視了輕工業的發展,就使得它們之間的比 例有所接近。試比較一下兩個五年計劃執行的結果: 第一個五年計劃,即1928—1932年重工業增長241%, 第二個五年計劃,即1933—1937年重工業增長140%, 重要產品及日用必需品的生產甚至增加了兩倍。 輕工業增長95%。輕工業增長100%(近一倍),某些從這兩組數字的比較不難看出,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重輕工業之間發展速度的距離, 比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縮短了。同時,人民群眾的消費水平也提高了一倍左右。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1935年1月1日,蘇聯政府宣布了廢除糧食、麵粉和去殼的糧食 的配給制,而由「國營的和合作社營的商店普遍廣泛地出售糧食和其它產品」的法令。 至於第二個五年計劃的結果仍然是重工業遠遠突破了原有計劃指標,而輕工業,以至農 業都未完成計劃的指標,是有種種原因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則是由於1933年德國希特勒 上台造成的國際緊張局勢,使得蘇聯不得不修改指標加快重工業的發展速度。兩個五年計劃的完成,和第三個五年計劃頭兩年計劃的實施,在蘇聯已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
計劃完成
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實現,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考慮到戰爭威脅的增長而在蘇聯東 部地區大規模地擴建基地,都保證了強大的軍事和經濟潛力的創造。1940年,蘇聯的生鐵已 達到1500萬噸,鋼達到1830萬噸,煤達到1億6千萬噸,石油達到3100萬噸,商品穀物達到3830萬噸,棉花則為270萬噸。這就是偉大衛國戰爭前,蘇聯所擁有的物質基礎。
在衛國戰爭中,如果沒有工業化,如果沒有重工業,怎麼能夠設想在希特勒突然襲擊的 打擊下,處於極為不利地位的蘇聯人民,能在短時間內變失利為主動終於取得了衛國戰爭的 偉大勝利呢了須知,正是由於重視了重工業的發展,有了雄厚的經濟技術基礎,正是蘇聯黨 和政府考慮到帝國主義戰爭威脅的增長,而重視和加速了對東部地區工業基地的建設(在第二 個五年計劃期間,東部地區得到國民經濟中全部投資的33%,得到重工業中全部投資的37%), 蘇聯才能在衛國戰爭期間,每年製造出4萬架飛機,3萬輛坦克,12萬門大炮和15萬挺機槍。 同樣的道理是,處於資本主義包圍之中的唯一無產階級專政國家,是不能用一般速度來 實現工業化的。「我們比先進國家落後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們應當在十年以內跑完這一段距 離。或者我們能做到這一點,或者我們被人打倒」。9這是斯大林在《論經濟工作人員的任務》 的演說中談到的。在這同一次演說中,斯大林在追述舊俄羅斯「常因落後而挨打」的歷史時, 強調決不能「延緩速度」「延緩速度,就是落後。而落後者是要挨打的」。斯大林的這篇演說是發表在1931年的2月。從演說發表的時間和論點,都不難看出,蘇聯黨和政府確定高速發展工業方針的目的是明確的,是不容置疑的。
政策正確性的討論
在研究和探討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方針問題時,認真地回顧一下這段歷史,認真地學習 一下列寧以及斯大林的有關論述,是有助於對這一問題的理解的。如果不把這一問題放在蘇 聯當時所處的歷史環境中去研究,如果不把蘇聯黨和政府制定的這一方針的出發點搞清,就 不能對這一問題做出正確的全面的理解。斯大林後來在談到這一問題時曾指出:「黨知道戰爭 日益逼近,沒有重工業就無法保衛國家,所以必須趕快著手發展重工業,如果這件事做遲了, 那就要失敗。黨記住了列寧的話:沒有重工業,便無法保持國家的獨立;沒有重工業,蘇維 埃制度就會滅亡。因此我們共產黨也就拒絕了『通常的』工業化道路,而從發展重工業開始 實行國家工業化」。
斯大林的話,闡明了處於資本主義包圍形勢下社會主義的蘇聯,沒有走「通常的」工業 化道路的根本原因,概括了蘇聯黨和政府關於在蘇聯實行社會主義工業化方針的一貫指導 思想。
當然,在蘇聯實行工業化的過程中,也產生過嚴重錯誤。
由於指導思想上過分強調發展重工業,在實踐中就造成了輕工業與重工業比例的嚴重失 調,對於由此帶來的嚴重後果,斯大林以及蘇聯黨和政府是有所察覺的,並曾在實踐中採取 過相應的措施,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沒有收到應有的成效,以至使其長期扭轉不過來,在重工 業內部,首先安排的,當然也是為重工業服務的生產資料的生產,未能注意和保證為輕工業, 以至為農業服務的生產資料的生產,於是直接影響了輕工業以及農業的發展。從重工業開始的 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是高速度並靠內部積累資金。靠廣大人民群眾,說到底主要是靠農民, 於是農民負擔過重,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受到挫傷,農業發展一直很緩慢。在社會主義工業化 過程中,蘇聯人民特別是農民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的。
至於把根據蘇聯當時的國情和所處的歷史條件制定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方針,視為一條「普 遍規律」那顯然更是錯誤的。
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實行過程中所產生的嚴重錯誤,不僅對蘇聯,而且對國際共產主義 運動的發展,都產生過不良的影響,都是值得認真總結教訓的。但是,無論如何不能因為有 了這些錯誤就全面否定蘇聯以優先發展重工業為方針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歷史性作用。至於 由此而對斯大林實行這一方針的主觀動機都產生懷疑,那就更是不能被接受的。
如何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的一個重要課題。當時,處於復雜 的國際國內形勢下的蘇聯,在制定和實行這一方針時,是無例可循的。今天,我們回顧蘇聯 所走過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道路,歷史的、全面的研究和探討一下它的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 訓,是很有意義的。
2. 蘇聯選擇了一條怎樣的工業化道路 分析原因
作為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前蘇聯在社會主義建設問題上有豐富的理論成果與實踐方面的經驗 教訓, 尤其是探索工業化道路的理論與實踐, 這不僅對前蘇聯甚至是對整個世界的社會主義運動都產生了深 刻的影響, 值得我們認真總結和思考.因此, 在我們探索新型工業化道路的今天, 從總結經驗教訓的角度再來
認識這一歷史問題仍然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前蘇聯社會主義運動失敗和國家解體的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 但在相當程度上與斯大林確立的蘇聯工業化道路的模式有關.文章主要分析了前蘇聯工業化道路選擇的過 程及其爭論, 這一道路的弊端, 以及對中國工業化道路的啟示. 關鍵詞: 前蘇聯; 工業化道路; 選擇; 失誤; 原因 作為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前蘇聯在社會主義 建設問題上有豐富的理論成果與實踐方面的經驗教 訓, 尤其是探索工業化道路的理論與實踐, 這不僅對 前蘇聯甚至是對整個世界的社會主義運動產生了嚴 重而深刻的影響, 值得我們認真總結和思考.前蘇聯 社會主義運動失敗和國家解體的原因雖然是多方面 的, 但在相當程度上與斯大林確立的蘇聯工業化道 路的模式有關.因此, 在我們探索新型工業化道路的 今天, 從總結經驗教訓的角度再來認識這一歷史問 題仍然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一、前蘇聯工業化道路的選擇 前蘇聯探索工業化道路的任務在十月革命勝利 後就被提上了議事日程.當時的蘇俄在經濟上仍然 是落後的農業國, 工業發展落後於發達國家半個世 紀以上.要改變這一狀況, 鞏固政權和奠定社會主義 制度的基礎, 在列寧看來, 就必須實現工業化.列寧 曾用一個公式表達了他的這一認識: 共產主義= 蘇 維埃政權+ 電氣化[ 1 ]電氣化就是工業化.列寧把實 現工業化形象地比喻為: 從農民的、莊稼漢的、窮苦 的馬上, 跨到大機器的、工業的、電氣化的馬上.而要 實現工業化, 首要的前提便是必須擁有雄厚的資金. 那麼, 怎樣解決資金問題呢?當時正處於西方資本主 義世界圍困中的蘇俄, 不可能依賴外部資金的流入, 只能主要依靠國內解決.而國內積累, 列寧最初的設 想是通過推行軍事共產主義政策, 特別是依靠國家 政權的強制力量和行政手段向農民索取積累資金, 恢復與發展大工業, 最終完成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和 實現國家的工業化.但這一戰略的推行很快就因為 農業生產的迅速萎縮和農民的激烈對抗而宣告失 敗.經過國內戰爭與嚴重的經濟破壞, 列寧開始意識 到, 要實現國家的工業化, 不可能依靠某個行政命令 和制定某項計劃, 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在俄國這 樣一個小農經濟占優勢、農民居多數的國家必須考慮農民的要求, 不能把農民當成異己力量.他指出: 從俄國整個革命和未來一切社會主義革命最本質、 最根本的問題來看就是「工人階級同農民的關系, 就 是工人階級同農民的聯盟」[ 1 ] ,「我們幫助農民, 因為 這是我們保住政權所絕對必需的.專政的最高原則 就是維護無產階級和農民的聯盟, 使無產階級能夠 保持領導作用和國家政權」.[ 1 ]我們注意到, 列寧晚 年著作中關於農民問題的論述很多.農民問題實際 上成為列寧晚年關注的中心.據此, 在工業化道路問題上, 他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設想和原則: 確認發展國民經濟的中心任務, 是發展社會生產力; 強調農村經 濟的發展是蘇俄實現工業化的基礎,「發展整個經 濟, 首先是發展農業」.[ 1 ]只有努力促進農村經濟的 持續發展和農民生活的不斷改善, 才能為工業經濟 的發展源源不斷地提供資金積累.這是蘇俄實現工 業化的唯一出路.這實際上是統籌工業經濟和農業 經濟協調發展的關於工業化道路的新的發展戰略. 應該說, 這一思想不僅反映了俄國的俄國的實際國情, 為前 蘇聯工業化道路的探索指引了一個正確的方向, 也為同樣是以小農經濟占優勢的我國工業化道路的探 索提供了寶貴的思想養料. 列寧之後, 在前蘇聯工業化道路的探索中產生了嚴重的意見分歧: 一派以布哈林為代表.布哈林認 為: 工農業是互相依賴、互相幫助.特別是在小農經 濟占優勢的俄國, 要實現工業化, 保持工業高速度發展的基礎是農業, 是農民.要依靠農業經濟的發展, 通過增強農民的支付能力來發展工業.「工業要得到發展, 需要農業取得成就; 反之, 農業要取得成就, 也需要工業得到發展.」[ 2 ]堅持必須力求把國民經濟各種基本成分盡可能正確地結合起來.反對片面發展 重工業.他主張工業化所需要的資金應當來源於國 有化企業的利潤、農民和私人資本的稅收, 盡可能吸收外來資本.關於工業化速度, 布哈林主張工業化應 當有盡可能快的發展速度, 但是反對脫離現實的「超 工業化」的高速度.應當說, 布哈林的工業化道路理 論與列寧的工業化道路探索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 並在前者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 形成了較為完整的 思想體系.另一派以普列奧布拉任斯基為代表.普 列奧布拉任斯基認為: 在蘇俄這樣一個經濟落後的 小農占優勢的國家, 國營經濟非常脆弱, 只有迅速實 現工業化, 才能鞏固無產階級專政和過渡到社會主 義.而要實現工業化, 就必須依靠行政和經濟的一切 手段, 進行社會主義原始積累, 即把小生產作為「殖 民地」和原始積累的源泉.他提出:「認為社會主義經 濟可以不觸動小資產階級包括農民經濟資源而自行 發展的思想無疑是反動的小資產階級的空想.社會 主義國家在這里的任務不是從小資產階級生產者那 里拿得比資本主義從他們那裡拿得更少的東西, 而 是?拿得更多.」[ 3 ]他還提出,為此需要實行經濟 領域高度的國家壟斷和高度集權的計劃管理體制.這一主張遭到布哈林的嚴厲批評, 他認為普列奧布 拉任斯基的所謂的「社會主義原始積累」論完全離開 了馬克思主義, 歪曲了工農關系和工農業關系, 這樣 做最終會導致社會主義工業和整個國民經濟崩潰和 破產. 在這場關於工業化道路的爭論中,作為列寧後 繼者的斯大林明顯地支持了普列奧布拉任斯基的主 張.斯大林不僅強調蘇聯的工業化必須從重工業開 始, 而且重工業的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則主要依靠農 民的貢稅, 具體途徑是「農民不僅向國家繳納一般的 稅, 即直接稅和間接稅, 而且他們在購買工業品時還 要因為價格高而多付一些錢, 這是第一; 而在出賣產 品時多少要少得一些錢, 這是第二」.[ 4 ]也就是以犧牲農民的利益和農業的發展為代價, 走高速度、高積 累和優先發展重工業的道路.由於在列寧之後蘇共 黨內的權力斗爭中, 斯大林戰勝了其他對手, 贏得了 最高權力, 在這樣一個缺乏民主傳統的國家裡, 這也 就意味著斯大林個人的意志最終成為了黨的意志、 國家的意志, 斯大林式工業化道路思想最終成為了 前蘇聯實施工業化戰略的指導思想. 事實上, 斯大林式工業化主張在實施過程一開 始就暴露出很多問題.1933 年1 月, 斯大林宣布第 一個五年計劃提前完成.從他公布的統計數據看, 重 工業完成計劃數108%.而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 輕工業很多項目沒有完成計劃, 農業生產大幅度滑 坡,導致了30 年代發生大飢荒, 蘇聯人民為此付出 了沉痛的代價.但斯大林並沒有因此而對其工業化 道路理論進行檢討, 在制訂第二個五年計劃時, 反而 更加強調「在國內創造一切技術上和經濟上的必要 前提來最大限度地提高國防力量」, 計劃的核心是 「重工業及其心臟——機器製造業」, 資金則要靠「厲 行節儉」和「需要有重大的犧牲」, 而黨的任務就是 「督促」國家「向前奔弛」, 否則便是站在了「反革命的 立場」上了.[ 5 ]雖然運用了各種手段, 在從戰前三個 五年計劃實行的情況看, 以重工業為核心的工業經 濟在量上有了提高, 但農業情況十分糟糕, 糧食、肉 類、奶人均佔有量甚至大大低於十月革命前的俄國.戰爭的爆發使前蘇聯工業化進程中斷.戰後, 前蘇聯
繼續實行這一工業化發展戰略直至國家解體.
3. 蘇聯是怎樣對工業化進行改造的
蘇聯的社會主義改造主要是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中化。詳見下文。
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後,蘇聯廢除封建所有制和資本主義所有制,實現國民經濟的社會主義改造和技術改造,建立社會主義經濟。
蘇聯人民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經過20多年的艱苦奮斗,終於建立了社會主義經濟。這一歷史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1.蘇維埃政權初期的社會主義改造,這個時期包括從1917年11月開始到1918年夏。蘇維埃國家掌握了國民經濟的命脈,為逐步實現向社會主義經濟過渡奠定了初步基礎。
2.為了粉碎敵人的猖狂進攻,保衛蘇維埃政權,蘇維埃政府被迫採取一系列特殊的經濟政策,即「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這種政策措施,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積極性,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加劇了由於戰爭破壞所造成的後果,使生產大幅度下降。戰爭結束後在農民和工人中產生了不滿情緒。1921年春蘇維埃國家遭到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於是決定實行新經濟政策。
3.實行新經濟政策和恢復國民經濟時期這一時期包括從1921年春到1925年底。新經濟政策是蘇維埃國家採取的逐步實現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政策。
由於實行了新經濟政策,蘇聯經濟得到了迅速恢復與發展。到1926年超過戰前水平。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4.實現國家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時期這一時期包括從1926年至1937年。在國民經濟恢復以後,蘇聯著手大規模的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實行國家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
國家工業化:1926年,蘇聯開始實行以發展重工業為中心的國家工業化。它要求用自己生產的現代化的機器設備改造整個國民經濟,建立獨立的國民經濟體系和強大的國防。
蘇聯的經濟建設事業,是根據蘇聯共產黨和蘇聯政府提出的政治經濟總任務有計劃地進行的。自1928年起,蘇聯開始實行發展社會經濟的五年計劃。1928~1932年第一個五年計劃規定,基本任務是在蘇聯建立強大的重工業,以便在社會主義基礎上改組整個國民經濟。1933~1937年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是,完成國民經濟的技術改造和社會主義改造,基本上建成社會主義社會。蘇聯人民經過艱苦的努力,兩個五年計劃的主要任務都勝利完成了。
由於實行社會主義工業化,蘇聯工業和國民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蘇聯由落後的農業工業國變為社會主義的工業國。
農業集體化:在20年代的蘇聯農業中已有少量的合作社組織,但蘇聯農業集體化主要是通過1929年下半年開始的全盤集體化運動實現的。在全盤集體化運動中整村、整鄉、整區的農民加入集體農庄(農業勞動組合),消滅了富農階級。到1934年基本上實現了農業集體化。
集體化的實現和社會主義農業制度的確立,消滅了蘇聯最後一個剝削階級──富農階級,推動了農業技術改造,改善了農民的勞動條件,提高了農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集體化農業為工業提供了大量的資金、糧食、原料、勞動力和廣闊的市場,保證了工業化的迅速實現。另一方面,工業為農業供應日益增多的機器、拖拉機、汽車和其他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工業和農業建立起新的結合,工農聯盟在新的基礎上得到加強。
到1937年,蘇聯基本上完成了社會主義物質技術基礎的建立,實現了國民經濟的技術改造,成為能夠供給本國經濟和國防所必需的技術裝備的經濟獨立的國家。1937年蘇聯工業總產值達到美國的32.7%,超過了德國、英國和法國。按工業生產量說,蘇聯從革命前佔世界第5位躍居到世界第2位。不少工業品產量躍居世界首位。但是按人口平均計算,仍落後於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蘇聯在資本主義包圍的國際環境下,經過20年的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到1937年完成了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主要任務,確立了社會主義經濟制度。
5.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和准備衛國戰爭時期從1938年起,蘇聯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1941年6月22日德國法西斯入侵蘇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被戰爭所中斷。盡管如此,在戰前蘇聯經濟還是得到進一步發展。隨著生產的發展,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4. 蘇聯的工業化進程如此迅速,順利的原因
優先發展重工業斯大林認為,不是發展任何一種工業都是工業化,工業化的中心,工業化的基礎,是發展重工業(燃料、金屬等等),就是發展生產資料的生產,發展本國的機器製造業。因此,蘇聯在資金分配上,側重支持重工業。頭兩個五年計劃用於重工業的投資佔全部投資的84.2%和82.8%。重工業的發展速度大大高於輕工業和農業。重工業、輕工業、農業各自的年遞增速度,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分別為:28.5%、11.7%、-2.9%;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分別為:19%、14.8%、4.6%。
高速度斯大林一直強調高速度發展工業,並以此作為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優越的標志之一。蘇聯在工業化期間工業發展的年平均速度為17~20%,生產資料生產的增長速度幾乎達到30%。
資金積累靠國內斯大林提出,工業化的資金來源要「靠自己」,認為資本主義可以靠掠奪殖民地,收集「追加」的資本,靠戰爭向外國勒索賠款,靠奴役性的借外債。社會主義國家不能採取這些辦法,而只能靠自己國內的積累,靠節約。蘇聯通過社會主義革命,消滅了國內外資本家的剝削,擴大了資金積累的源泉。工業化的成就又增加了新的積累源泉。國家通過農產品義務交售、機器拖拉機站的實物報酬、農業稅以及工農業產品剪刀差等途徑也為工業化積累了一部分資金。在蘇聯工業化時期,積累基金占國民收入的26~29%。
重視技術和人材斯大林先後提出"技術決定一切"、「幹部決定一切」兩個口號,強調必須使自己成為專家。當時蘇聯下大力量開辦各種學校培訓幹部,派出大批人員到國外學習先進技術,到1940年工業已擁有93萬名工程技術幹部。同時用重金聘請外國的專家,1932年在蘇聯工作的約有 2萬名各國的專家和技工,其中不少是擔任過總工程師等職務的第一流技術專家。這對於改變技術落後的面貌,加快工業化進程起了重要的作用。
鼓勵群眾的首創精神蘇聯在工業化時期,開展了以掌握新技術為特點的、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為目標的全國性的社會主義勞動競賽,特別是1935年冬開展的斯達漢諾夫運動,調動了廣大職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蘇聯以比較快的速度,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工業產值和農業產值的比例1913年為42:58,1926年為38:62,1929年工業比重第一次超過農業,比例為54.5:45.5,到1940年達到85.7:14.3。在工業中,重工業和輕工業的比例1913年為33:67,1925年為43.4:56.6,1932年為53.4:46.6,到1940年達到61.2:38.8。蘇聯在30年代末已成為世界上的工業強國之一。但在工業化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是:農業、輕工業、重工業比例關系不協調,經濟效益差,國家財政負擔過重,人民生活特別是農民生活提高得不快,市場供應緊張,並形成了一套管理過分集中的經濟體制。
5. 【急】蘇聯的工業化過程為我們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提供了什麼經驗教訓
經驗教訓:蘇聯通過幾個五年計劃迅速實現了工業化,讓我們看到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但是雖然蘇聯的工業化成就巨大,許多產品產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也存在嚴重弊端。1.重工業和輕工業比例不平衡,過分強調發展重工業,造成輕工業發展嚴重滯後,是人民生活水平長期得不到改善,影響人民生產積極性。2.過分強調產量使許多產品質量粗糙,產品質量不過關,造成資源嚴重浪費。3.長期犧牲農業發展工業,打擊了農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使農民長期處於貧困中,社會矛盾激化。4.計劃經濟雖適用於一定時期,但過於強調政府的作用體制過於僵化,束縛了經濟的發展,不利於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
要是答高中卷子基本上就是這些了
6. 蘇聯實現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與新中國初的社會主義改造有何不同
兩國國情不同,蘇聯是重點發展重工業,因為蘇聯可耕地很少,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犯了高指標,浮誇風的錯誤
7. 蘇德戰爭爆發前為推進工業化建設,蘇聯採取了哪些決策和措施
蘇聯真正推進工業化是從1928年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起步。到1940年蘇德戰爭爆發,工業產值超過英、法、德,躍居歐洲第一位,同時,農村也實現了機械化。
1. 蘇聯的工業化
背景:國民經濟恢復基本完成後,蘇聯仍然是一個只能輸出農產品、輸入機器裝備的落後農業國。
目的:為了用現代技術改造落後的工業農業,為了增強國防力量以維護民族獨立,為了給社會主義建立強大的物質技術基礎。
情況:
1925年12月召開的聯共(布)「十四大」通過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方針,決定把蘇聯從農業國變為工業國。這次大會,標志著有計劃、大規模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時期的開始。
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在十分艱難困苦的歷史條件下進行的。國際上蘇聯受到帝國主義的包圍和威脅,國內原有的經濟文化和技術基礎十分落後,資金又十分短缺,而且社會主義工業化在人類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事業,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供借鑒。蘇聯黨和人民在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道路上勇於探索,開拓前進。
從1928年至1985年,除1941年蘇聯衛國戰爭爆發,第三個五年計劃被迫中斷外,完整地執行了10個五年計劃,取得了巨大成就。1932年,「一五」計劃完成時,蘇聯的工業產值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已達到70%,已從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建立了獨立的國民經濟體系。同時,工業的社會主義成分佔了99%以上。據蘇聯官方統計, 「二五」計劃的完成,蘇聯的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1927年末,蘇聯的工業生產達到並超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最高水平。然而,以落後的個體小農經濟為基礎的農業,不能適應工業的迅速發展。
2. 農業集體化
1927年12月,聯共(布)「十五大」通過了逐步開展農業集體化的方針。1929年,在蘇聯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大規模的農業集體化運動。1930年1月,聯共(布)中央的決議指出:農業集體化的基本形式是享有土地使用權和主要生產資料公有的集體農庄。決議要求在運動中堅持農民自願參加的原則。1933年1月,聯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個體小農經濟納入社會主義大農業的軌道的歷史任務已經完成」。農業集體化的實現,為蘇聯農業機械化、現代化開辟了廣闊道路,為蘇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創造了條件。
「十五大」後,問題逐漸暴露出來。1928年初,蘇聯發生了糧食收購危機,農業豐收,國家收購上來的糧食卻比上年同期減少了近二百萬噸。斯大林認為,糧食收不上來是富農反抗造成的。於是,斯大林一方面採取強制措施,強迫富裕農民把多餘的糧食按固定價格賣給國家,違抗者的糧食和農具將被沒收,本人被判處徒刑。另一方面,開始推行農業集體化的政策。第二年斯大林決定用行政手段加快農業集體化進程,強迫廣大農民加入集體農庄,對富農採取消滅的政策。
農業集體化雖然暫時有利於工業發展,為蘇聯工業化的實現提供了條件,但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和錯誤。它違背了農民自願加入的意願,與當時農村生產力水平低下的狀況不相適應,從而破壞了農業生產力,使農業生產長期停滯落後,嚴重阻礙了蘇聯經濟的發展。
3. 蘇聯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中的嚴重問題。
第一、片面強調優先發展重工業,造成農業和輕工業的長期落後,最終又制約了重工業的發展,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蘇聯工業生產增長速度明顯下降;片面強調產值和產量,造成產品單調,質量低劣,使許多產品無人問津,大量積壓。經濟粗放發展,效益低下,國家資源大量消耗和浪費。五年計劃的制定和實施往往受國內外政治形勢和領導人意志的影響,非經濟的方法對計劃的實施起了消極作用,高度指令化和過分集中妨礙各地區、各企業的積極性,商品貨幣關系處於受限制、受排斥狀態,工農間、城鄉間缺少多種多樣的流通渠道。
第二、其次,忽視輕工業的發展造成消費品的供不應求,影響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三、國家為了積累資金,從農民身上取走的東西太多,使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受到極大損害。
如何看待蘇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成就及失誤
為了解決國內的經濟困難和政治危機,蘇俄放棄了從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設想和實踐,實施了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的實施,使俄國的工農業生產逐漸恢復到戰前的水平。之後在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的過程中又取消了新經濟政策,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
它的出現同當時蘇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基本適應的。在歷史上起過積極的作用。它曾使蘇聯在二三十年代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這種制度有它嚴重的缺點和弊端,後來越來越嚴重地阻礙了蘇聯國民經濟的發展和政治體制的改革,致使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不到發揮。而這些弊端和政策上的錯誤長期以來得不到糾正,以致影響了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最後成為導致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重要原因之一。
蘇俄(聯)社會主義建設過程,本身即是一個探索實踐過程,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許多問題和失誤。但蘇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的失誤及挫折只說明「蘇聯模式」的失敗,並不說明社會主義運動的失敗。相反,蘇聯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的成就,改革開放後中國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證明了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無比的優越性。
8. 蘇聯工業化的方針是什麼、發展重點是什麼
優先發展重工業,是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方針。這一方針的確定,不僅對蘇聯,而且對其它一些國家也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在整個社會主義工業化實施的過程中,蘇聯黨和政府,正是遵循這一方針,規劃著社會主義建設的藍圖。在計劃中規定的重工業增長指標都是較高的。比如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中重工業與輕工業的發展速度之比為1.85:1,即重工業增長241%,輕工業則增長130%,以後盡管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種種困難和阻力,產生各種錯誤和問題,但以優先發展重工業為方針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還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工業化開始的頭兩年,工業中的社會主義部分,從1924—1925年的81%增長到1926—1927年的86%。第一個五年計劃執行到1932年,蘇聯工業總產值同1913年相比增加近二倍,工業產量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由五年計劃初的48%增加到1932年的70%,製造生產資料的工業比重,從1928年的43%上升到·1932年的53.3%。同資本主義國家相比,就工業發展速度來講,蘇聯已佔世界第一位,就:工業產量來說,蘇聯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
第二個五年計劃執行的結果同樣地取得了很大成績。到1937年,工業總產值比1932年增加了1.2倍,比1913年幾乎增加了五倍。重工業在全部:工業中佔57.8%。和資本主義世界相比,1937年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產量比1913年增長44.3%,而蘇聯在同一時期則增長了7.5倍,比資本主義世界發展速度快了14.3倍。
這里要指出的是,蘇聯在社會主義建設中雖然實行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但如果以此就說蘇聯一貫忽視輕工業,甚至把它說成主觀上已不顧人民死活的程度,那也是不切合實際的。
眾所周知,由於實行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到二十年代末,輕工業的發展已不能適應需要,甚至影響了城鄉物資交流和農產品的收購。蘇聯黨和政府認識到了這一點,並曾不止一次地強調過加速發展輕工業,甚至提出過重工業與輕工業同時並舉的設想。1930年6月,斯大林就曾指出過:「……重工業我們已經恢復了。只是需要使它繼續發展。我們現在可以轉向輕工業並使它加速向前發展。我們工業發展中的新現象之一,就是我們現在有可能同時加速發展重工業和輕工業」。8斯大林在這篇向聯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會所做的報告中,還強調指出「拋開輕工業」是不應當的。
事實上,在制定第二個五年計劃時,蘇聯黨和政府就曾十分重視發展輕工業,調整重:正業與輕工業的比例關系。第二個五年計劃曾規定:在1933—1937年間,輕工業生產的增長率將由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的13.2%提高到18.5%,同一時期重工業生產的增長率則由40。1%降低為14.5%。如果按著這個計劃所規定的指標發展,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輕工業增長速度將比重工業的增長速度快的多。第二個五年計劃還規定了將人民群眾的消費水平提高一至二倍。盡管由於種種原因,第二個五年計劃執行的結果仍然是重工業走在了前頭(重工業完成了計劃的121.3%,輕工業完成了計劃的85.4%,農業只完成了76.9%),但由於蘇聯黨和政府的努力,由於第二個五年計劃制定時比較地重視了輕工業的發展,就使得它們之間的比例有所接近。試比較一下兩個五年計劃執行的結果:第一個五年計劃,即1928—1932年重工業增長241%,第二個五年計劃,即1933—1937年重工業增長140%,重要產品及日用必需品的生產甚至增加了兩倍。輕工業增長95%。輕工業增長100%(近一倍),某些從這兩組數字的比較不難看出,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重輕工業之間發展速度的距離,比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縮短了。同時,人民群眾的消費水平也提高了一倍左右。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1935年1月1日,蘇聯政府宣布了廢除糧食、麵粉和去殼的糧食的配給制,而由「國營的和合作社營的商店普遍廣泛地出售糧食和其它產品」的法令。至於第二個五年計劃的結果仍然是重工業遠遠突破了原有計劃指標,而輕工業,以至農業都未完成計劃的指標,是有種種原因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則是由於1933年德國希特勒上台造成的國際緊張局勢,使得蘇聯不得不修改指標加快重工業的發展速度。兩個五年計劃的完成,和第三個五年計劃頭兩年計劃的實施,在蘇聯已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
9. 蘇聯在社會主義工業化怎麼重視工業發展
在社會主義工業化中,蘇聯十分注重技術裝備的更新換代,把機器製造業列為工業發展核心的核心。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其產值幾乎增長2倍,比整個工業的增長速度高出2/3。這就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新設備,使各行業的機械化程度大大提高。整個工業所用的生產工具和設備在1933~1937年間有50~60%得到了更新。1937年工業總產值的80%以上是由新建和徹底改造過的企業創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