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建紡織服裝工業園要有什麼發展

建紡織服裝工業園要有什麼發展

發布時間:2022-08-02 02:50:18

A. 鄭州曲梁服裝工業園的發展規劃

曲梁服裝城交通和區域得天獨厚,東至107國道及京珠高速公路、新鄭國際機場,西至鄭堯高速,規劃建築面積120多萬平方米。園區首期用地1000畝,為提高土地利用率,實行前店後廠的總體規劃,前店是服裝批發的商業街、後廠是生產服裝;前期,園區首先出錢將土地征為國有建設用地,以低價(每畝8萬元)轉辦到每家企業名下,企業再用該土地抵押貸款建廠房、職工住宅,建好後再將房產抵押給銀行貸款生產經營,讓企業用小錢辦大事。
河南現有服裝生產企業9000多家,服裝經營戶60000多家,重點企業聚集在鄭州區域,而僅新密市曲梁鄉一地就有服裝生產企業157家,是河南的「服裝之鄉」,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發展潛力巨大。如今,市場「無形之手」推動著沿海紡織、服裝產業向河南轉移的最核心原因,政府「有形之手」的推動也加速了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的步伐。產業承接地區提出的各種優惠政策對企業而言,無疑是個很大的誘惑。 據介紹,曲梁宜居服裝城1000畝起步區,新密市政府早在2006年與鄭州褲都置業有限公司簽訂合同,由鄭州褲都置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現鄭州褲都已建成永安商業街、平安商業街、家和商業街、稼祥商業廣場、永安大酒店、全國服裝交易中心、幼兒園及居住區建築面積31萬平方米,已進入裝修階段,現已入住企業51家、商戶102家。
目前,眾多有遠見的商家和市民看好鄭州褲都的發展潛力,都先入為主搶占商機,參與投資。因其投資成本低,所以房地產價值順著時間的推移和發展,呈現快速提升。鄭州錦榮置業有限公司也看好了這塊風水寶地,2011年8月新密市又與鄭州錦榮置業有限公司已簽約入駐鄭州褲都區域建錦榮服裝城。
鄭州褲都的發展為宜居服裝城的建設鋪墊了良好基礎,鄭州褲都即將成為鄭州新城——宜居服裝城的行政、文化、旅遊、商貿中心。鄭州褲都不僅是河南省政府重點建設項目 ,也是鄭州市政府跨越式發展的重點園區,2011年8月河南省監察廳優化辦將鄭州褲都定為鄭州省級企業投資環境監測點。
鄭州褲都的每一個堅實的腳印里,都有國家產業政策與政府支持的印痕。為承接紡織、服裝產業轉移,打造鄭州服裝品牌,河南省、鄭州市為「褲都」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
從2006年至今,省、市領導先後視察鄭州褲都,並作出重要批示:「打響鄭州服裝品牌刻不容緩」,「殷切希望鄭州褲都打造成為全國紡織服裝一級批發市場」。 優惠政策並不是眾多紡織服裝企業選擇鄭州褲都最重要的原因。相對其他地方,鄭州褲都的運營模式才是吸引全國紡織服裝企業入駐的重要因素。
對於打造全國紡織服裝一級批發市場而言,產業鏈條配套、大物流必然選擇交通優勢明顯的鄭州郊區。鄭州市的人口和車輛每年都在呈大幅度的遞增,必然要擴大城區的建設,鄭州東、西、北區域已經沒有發展空間,僅剩下南邊部分發展空間。因此鄭州褲都的區域優勢顯而易見。
據了解,「鄭州褲都」首期建設包括全國紡織服裝一級批發市場、中國服裝會展中心、五星級酒店、金融大廈、醫院、居住區、服裝技工學校、幼兒園、中小學校、服裝生產區、13條商業街。有關專家表示,這種鏈條式的產業集群無疑將使鄭州褲都的根基更加夯實。
目前,河南省各地市及周邊五省和北方紡織、服裝批發市場定位為三級批發市場,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紡織、服裝市場定位為二級批發市場,三級批發市場商戶進貨,一般到二級批發市場選購,不會直接到生產企業進貨,因各商戶進貨量不多,多進貨怕積壓,如去廠家進貨,廠家區域不集中,路途遙遠,成本過高,只好到二級市場進貨,一級紡織、服裝批發市場在全國尚屬空白。
全國紡織服裝行業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將鄭州「褲都」打造成全國一級批發市場,填補全國紡織服裝一級批發市場的空白。而鄭州都市區的建設,六大新城的規劃,即將使這一夢想變為現實。 2010年11月28日,中國紡織服裝企業集團、各省、市服裝協會、各品牌服裝企業聯合成立「中國紡織服裝企業集團市場聯盟」,並推選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鄭州「褲都」董事長肖稼祥,為中國紡織服裝企業集團市場聯盟首屆理事會主席。如今,有家服裝生產企業已加入中國紡織服裝企業集團市場聯盟組織,並成為理事單位,「聯盟」加速了鄭州褲都打造全國紡織服裝一級批發市場的堅定步伐。
肖稼祥表示,鄭州褲都的戰略目標,是以商業帶動工業發展,先組織全國中小企業入駐,扶持中小企業做大做強。同時,鄭州褲都置業有限公司將發揮中國紡織服裝企業集團市場的聯盟資源優勢,在鄭州褲都新區成立全國首家紡織服裝一級批發市場,旨在聚集全國紡織服裝生產企業直銷產品,省去買賣雙方中間環節,為紡織服裝企業提供交易平台,以便各省市二、三級紡織服裝市場商戶及代理商一站式選購優質價廉服裝,全力打造一站式購銷平台,帶動生產企業入駐園區加工服裝就地批發。
「全國紡織服裝一級批發市場將於今年年底開業。原出租給個體戶經營的商鋪全部收回統一裝修,由鄭州褲都統一經營,以保證一級市場沒有代理商,也沒有個體經營戶的中間環節,只有鄭州褲都獨家代理中國紡織服裝企業集團市場聯盟的2000多家生產企業面向全國直銷產品。 鄭州褲都代理中國紡織服裝企業集團市場聯盟企業直銷產品,免收鋪租、水電費、倉儲費、裝修費、中央空調使用費等優惠政策,產品進入全國紡織服裝一級批發市場,統一按出廠價委託鄭州褲都置業有限公司直銷全國二、三級批發市場,由鄭州褲都置業有限公司統一經營和收款,從出售貨品之日起每30天結算一次貨款。
為便於加盟企業資金周轉,鄭州褲都可按進入貨品價值總額的50%提供經營資金借款。加盟企業第一年只按銷售額的3%交付物業費,從第二年起只按銷售額的5%交付物業費。
預計開業後進駐2000家企業產品,第一年銷售額可達100億元以上,從第二年起每年銷售額可達300億元以上,鄭州「褲都」第一年管理費收入可達3億元、從第二年起每年收入可達15億元,為當地政府增加巨額稅收和財政收入,也便於銀行聚集巨額存款支持各加盟企業發展,從而促進房地產快速升值和建設。

B. 顏單鎮的工業發展

堅持以工興鎮,推進工業經濟提速發展。2003年,全鎮工業實現銷售9.48億元,利稅7600萬元,其中利潤3000萬元,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在30%以上。培大做強了紡織服裝、節能燈具、生物化工、錦綸化纖等支柱產業。企業的運行質量和效益有了大幅度提高。玉人公司繼續保持了「全國服裝百強企業」的良好形象,「玉人」牌商標獲市知名商標稱號,「九九」式警服獲江蘇省名牌產品稱號,銷售產值首次突破億元大關;振亞公司以及愛民公司規模越辦越大,分別新征了40畝、30畝土地用於新廠區建設,擴大了生產規模;華德公司通過引資合作開發乳酸延伸產品,新上了5000噸乳酸生產線,該公司被評為「鹽城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恆明公司新上了自動卷簧生產流水線,機械裝備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實現銷售產值1217萬元,利稅108萬元。全年新上、技改擴能項目8個,其中新上千萬元以上的項目3個,總投入1.2億元,同時,還成功洽談、儲備了8個項目。2003年,該鎮緊緊抓住鹽淮高速公路在該鎮境內設有出入口的優勢,在沈楊村境內高起點、高層次規劃了2.5平方公里的顏單工業區。已有6個項目正積極准備進工業區投資建設。還在建寶線與建恆線交界地帶規劃、建設了以玉人公司為龍頭的紡織服裝工業園,在顏陽線與建蔣線交界地帶規劃、建設了以振亞公司為龍頭的振亞綠色照明工業園。這幾個園區的建立為培植該鎮塊狀經濟提供了有力的載體,已成為顏單對外招商引資的「窗口」和陣地。個體私營經濟快速發展,勢頭強勁,全年新增個體私營企業17家,新增個體工商大戶90戶,新增農民經紀人200人,從事務工經商人員達6000人。不斷加大企業的改革力度,制約經濟發展的矛盾得到進一步化解。完成了原華林經營公司、水泥三廠、四廠、環保設備廠、鋼絲繩廠的破產結案終止工作;對建築公司、高中壓閥門二廠實施了新的破產;對建化集團和世海鋼絲繩索具公司實施並案破產;對老彈簧廠進行了注銷;對第三航運公司進行了改制。同時,積極吸引外來企業承租破產企業,使企業重新萌發生機、活力。

C. 服裝產業可持續發展研究

我覺得這篇蠻好的 給你參考參考:

浙江服裝產業發展趨勢與目標等問題研究

——產業集群發展目標。產業集群功能、層次得到顯著提升,培育和建設若干個以產業園區、核心企業為主體的核心區塊和重點區塊,這些區塊在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上具有一定的佔有率和較強的競爭力。在核心區塊和重點區塊內建設若干個特色紡織服裝工業園區;創建寧波、溫州和杭州三座「中國服裝名城」,到2010年初步建成和確立中國服裝名城的整體形象。

——產業外向度目標。紡織產業出口額200億美元以上,穩居機電產品之後浙江第二大類出口商品,佔全省外貿出口總值的比重30%以上。以混合所有制企業為出口主體,一般貿易出口為主,加工貿易出口增長迅速。主要貿易夥伴分布在日本、歐盟、美國、東盟、南美等國家和地區。出口服裝的相對優勢指數在1.8左右,紡織服裝出口繼續是浙江參與國際競爭最具優勢的產業之一。

(三)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布局

全省擬以杭州、紹興、寧波、湖州、溫州和台州為各個相應行業的區域發展中心,並根據行業先進性及未來市場的成長性分成不同層次,優先扶持和發展最具潛力的區域中心或行業部門;根據產業梯度轉移規律,注意利用「兩個西部」(浙江西部地區和中國的西部省份)的產業發展新空間,實現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一體化發展。

1.紡織業發展布局:以紹興縣為重心,重點扶持濱海工業區和柯橋開發區建設,帶動環杭州灣地區紡織產業更快發展。其中產業集群,化纖生產:以紹興、蕭山和嘉興等優勢地區為主要集聚地。重點發展高附加值的差別化纖維、新型和特種纖維生產,提高差別化纖維比重(40%),提高產業用、裝飾用纖維比重(40%)。棉紡項目:主要向寧波、紹興、蕭山和海寧集聚。重點在於提高紡紗裝備現代化程度,加快純棉、高支精梳紗與色紡紗、無結紗的發展,提高省內棉紗自給的比例。織造業:重點向蕭山、紹興、桐鄉、海寧、海鹽等優勢地區集聚。要加強產品結構調整與檔次提升、積極開發高檔面料,提高精梳紗所佔面料成分比重(45%),重點向蕭山、紹興、桐鄉、海寧、海鹽等優勢地區集中布局。印染業:以紹興、蕭山、嘉興為主要基地。要加大環保性的染整技術的開發力度,提高後整理能力。紡織染料類企業主要向紹興縣及周邊集中,其中染料生產以上虞新區為核心,嚴格治污管理,禁止高污染企業在上游臨水地區布局。家用紡織品和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以海寧、餘杭、寧波等優勢區塊為基地,逐步形成生產聚集地。絲綢行業:以傳統產地杭嘉湖地區為主要集群區塊。進一步加大產業整合力度,推進產業集聚,提高產業競爭力。紡機業:以新昌、嵊州、台州為主,打造國內新型紡織機械生產基地。

2.服裝業發展布局:以寧波鄞州為浙江服裝產業發展的核心區塊加以扶持。以杭州的江干、蕭山二區作為浙江服裝產業布局的重點區塊之一,規劃建設女裝產業區塊。以湖州織里作為浙江服裝產業布局的重點區塊之二,扶植建設織里童裝精品區塊。特色服裝區域集群,男裝的集群布局:以寧波為中心,外延到溫州藤橋和諸暨楓橋、義烏大陳、蘇溪;女裝的集群布局:以杭州為中心,外延到嘉興和湖州;童裝的集群布局:以湖州織里為中心,外延到寧波的寧海等;休閑服裝的集群布局:以溫州為中心,外延至平湖、諸暨楓橋、義烏大陳、蘇溪;皮革服裝的集群布局:以海寧為中心,外延到長興;針織服裝的集群布局:以寧波象山為中心,外延到海寧、慈溪、桐廬、諸暨大唐;領帶的集群布局:以紹興嵊州為中心,外延到義烏和諸暨;服裝輔料的集群布局:以長興為中心,發展以高檔服裝粘合襯為特色的服裝輔料製造業。
配額取消也必然導致全球市場份額的重新劃分。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預測,未來中國紡織品在美國市場的份額將會增加到30%以上。但我們也面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復雜的利益再分配,競爭將會更加殘酷。歐美發達國家的紡織品市場仍然由其跨國公司主宰,一大批世界知名品牌集團控制了市場。他們有自己的品牌、設計、面料來源、技術優勢、生產公司和銷售渠道,委託發展中國家貼牌加工,然後再由他們經銷。象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是我們傳統的競爭對手。還有與發達國傢具有地緣優勢的國家(如東歐、土耳其、墨西哥等),與我國相比它們具有地理位置和一些貿易政策優勢。歐盟東擴後,隨著歐盟內部零關稅帶來的內部貿易的增強和區外配額和高關稅,我國對歐盟東擴後進入歐盟的10國出口將呈下降趨勢;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簽署後,在美加墨之間,逐漸形成了美國生產棉紗,在墨西哥和加拿大織布並成衣,再迴流美國的區內循環趨勢。因此,今後5-10年內,中國紡織產業雖會佔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但亞洲國家和地區之間、亞洲同拉美特別是加勒比地區之間的競爭和矛盾將會加劇。

4.技術升級態勢。近幾年來,浙江紡織業大力引進先進設備,不斷加快技術裝備的更新步伐,利用先進工藝技術,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名列全國同行前列,服裝面料的自給率也有了提高,技術升級態勢比較明顯。配額取消後,浙江紡織業將有機會更多更快地吸引國外的資本、先進技術和先進管理等要素,加強與各國在紡織領域中的合作,推動紡織產業升級。但是外國名牌服裝產品正以每年3%的增幅搶占國內市場,上百家外國著名服裝公司在我國境內展開了激烈的市場爭奪。而我們的技術設備消化吸收能力有待提高,自主創新遠遠不夠。
(二)存在的難題

一是勞動力成本趨高。勞動力低成本的優勢逐漸失去,使得產品生產成本逐步提高,競爭優勢有所減弱。

二是土地、原料和能源對紡織產業發展產生一定製約。經過20多年的發展,省內最適合發展紡織服裝產業的地理區域已經基本得到利用,適合產業規模擴大及產業轉移所需的新區域空間明顯不足。原料方面從本地提供的天然纖維數量上看,除了蠶繭(生絲)相對比較充足外,其他如棉、毛、麻等纖維均無法滿足現有生產能力。化纖原料對外依賴嚴重。能源方面浙江省內基本無煤炭、石油生產,幾乎100%靠外省調入或進口;電力供應緊張,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紡織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是研發能力薄弱。主要表現在化纖產品差別化率一直低水平徘徊,高性能、功能化纖維開發滯後;印染後整理技術障礙難以突破;面料開發難有建樹,基本停留在模仿階段;絲綢及其相關產品開發難以深化,相應技術難題多年得不到解決;服裝設計水平與世界水平差距甚大,品牌設計與建設任重道遠;紡織機械產品開發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紡織品服裝出口以中低檔產品為主,出口服裝大多沒有自創品牌,款式也主要根據來樣加工;功能化、差別化化纖織物不能滿足國際市場要求等。生產的面料在色彩和花型等方面跟不上時尚潮流,出口服裝面料自給率僅55%左右。究其原因,浙江省在產品開發的五大技術環節,即纖維、紗線、織造、染整和設計等方面和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都存在明顯的差距。

四是技術裝備與國際先進水平有一定差距。技術裝備總體水平偏低,使浙江省紡織行業的勞動生產率與國外相比差距甚大。國際上棉紡織行業精梳聯合機、自動絡筒機等先進工藝設備的佔有率已分別達到50%和90%,浙江僅佔20%和33%;織機無梭比率國際上已達到80%以上,我省僅38.5%,高附加值的差別化纖維產品國際上已超過40%,浙江僅為20%,發達國家化纖行業的滌綸直接紡技術已普遍採用,浙江直接紡比重只達60%;印染後整理的技術水平則更加落後,導致面料的色差、色牢度較低、手感不好。

五是專業人才欠缺,管理水平不高。接受過系統的紡織生產理論和實踐的訓練、熟悉WTO規則、具備處理國際事務能力的人才短缺。管理水平較為低下。同時,職工隊伍素質差且不穩定,不僅影響勞動生產率,而且造成浪費,增加了產品成本,削弱了應有的競爭優勢。
二、浙江紡織業發展思路和戰略目標

(一)發展思路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握經濟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發展趨勢和機遇,以不斷增強國際競爭力為目標,按國際化、信息化、工業化、城市化、生態化融合發展的要求構建紡織產業新體系,以技術創新和體制創新為動力,以結構優化為導向,以重整業務流程為手段,強化產業集群效應,優化區域合理布局,推動產業一體化發展,打造支撐有力、結構優化、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價值的國際性先進紡織服裝製造基地、研發基地和國際性貿易(營銷、物流)中心。

(二)產業發展定位

——國際性先進紡織產業的製造基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產業規模上,化纖、棉紡、針織、印染、服裝、領帶等生產能力保持全國領先,進入世界前茅。二是在產業組織上,以專業化協作為基礎,構建大企業為龍頭,中小企業為基礎的「網路式」組織,推動多方聯合和引導有序競爭,打造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紡織服裝「航空母艦」。三是在紡織產品升級換代能力不斷增強,品牌類、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比重有明顯提高,低水平及資源、能源佔用量和環境污染大的紡織產品比重逐步減少。四是在技術裝備上,加大引進國際先進技術裝備,培育自主創新能力,在提高國際先進技術裝備本地化能力上有所突破。

——先進紡織產業的研發基地。紡織產業研發基地是增強紡織產品升級換代能力和國際先進紡織技術裝備本地化能力主戰場,要成為產業關鍵技術和區域共性技術突破的主源頭,成為國際性特別是跨國公司、全國性研發機構集聚地,成為政府扶持與市場運作相結合、專業化發展和產學研一體化、跨區域協作和中外合資合作等多種聯合方式相結合的創新基地。

——國際性先進紡織產品的貿易中心。一是要立足浙江已有各類紡織產品、原料專業市場和批發市場以及各類紡織服裝交易會,按現代物流、營銷發展要求,以信息化為主要手段,改造提升各類市場內涵能級,推動聯合聯動發展,放大集群的國際國內區域效應。二是要加快加大與國際紡織服裝市場接軌力度。大力增加紡織服裝出口創匯,積累市場、人才和引進技術。逐步提高國際品牌和海外供應商的數量,推動紡織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在主要貿易地區開辦貿易企業,與國際紡織服裝貿易企業加大合資合作等。培育幾個具有國際性影響的專業性展覽會,並通過采購信息平台、采購咨詢、采購服務的改善與提高,使浙江的紡織貿易更上一個新台階,努力把浙江建設成國際性的先進紡織產業的貿易(營銷、物流)中心。

——國際性先進紡織產業的品牌集聚地。一是要把環杭州灣紡織產業帶打造成國際性的紡織產業區域品牌,擴大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二是要培育若幹家大型紡織服裝企業,進一步增強其國際競爭力,形成在全國和世界上有影響力的企業品牌;三是要加強產品品牌的研發、吸引、投資和經營,在加強產品研發的基礎上,大力引進國際品牌,使浙江成為世界紡織產業的品牌集聚地。

(三)戰略目標

到2010年,浙江紡織產業全面融入國際市場,率先基本建成國內領先、國際競爭力強,產業集聚規模大、專業化協作水平高、配套功能完善,集生產、研發、交易、信息為一體的技術先進、研發創新能力強、涵蓋面廣、附加價值高、出口創匯能力強的國際性先進紡織服裝製造基地、研發基地和國際貿易中心。

——產業發展規模目標。從浙江工業化發展所處階段、產業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趨勢的分析,我們認為到2010年,浙江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紡織產業總產值大致接近10000億元,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22.5%左右為宜,紡織產業在浙江經濟社會發展中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產業發展水平目標。紡織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居國內領先水平,骨幹企業的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大中型企業基本實現企業信息化,印染後整理技術和高擋紡織面料關鍵技術取得極大進展,紡織產業成為高附加值和高科技產業,經濟效益、綠色製造全國領先,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整體產業層次提升,創造「隆起效應」。
——產業集群發展目標。產業集群功能、層次得到顯著提升,培育和建設若干個以產業園區、核心企業為主體的核心區塊和重點區塊,這些區塊在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上具有一定的佔有率和較強的競爭力。在核心區塊和重點區塊內建設若干個特色紡織服裝工業園區;創建寧波、溫州和杭州三座「中國服裝名城」,到2010年初步建成和確立中國服裝名城的整體形象。

——產業外向度目標。紡織產業出口額200億美元以上,穩居機電產品之後浙江第二大類出口商品,佔全省外貿出口總值的比重30%以上。以混合所有制企業為出口主體,一般貿易出口為主,加工貿易出口增長迅速。主要貿易夥伴分布在日本、歐盟、美國、東盟、南美等國家和地區。出口服裝的相對優勢指數在1.8左右,紡織服裝出口繼續是浙江參與國際競爭最具優勢的產業之一。

(三)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布局

全省擬以杭州、紹興、寧波、湖州、溫州和台州為各個相應行業的區域發展中心,並根據行業先進性及未來市場的成長性分成不同層次,優先扶持和發展最具潛力的區域中心或行業部門;根據產業梯度轉移規律,注意利用「兩個西部」(浙江西部地區和中國的西部省份)的產業發展新空間,實現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一體化發展。

1.紡織業發展布局:以紹興縣為重心,重點扶持濱海工業區和柯橋開發區建設,帶動環杭州灣地區紡織產業更快發展。其中產業集群,化纖生產:以紹興、蕭山和嘉興等優勢地區為主要集聚地。重點發展高附加值的差別化纖維、新型和特種纖維生產,提高差別化纖維比重(40%),提高產業用、裝飾用纖維比重(40%)。棉紡項目:主要向寧波、紹興、蕭山和海寧集聚。重點在於提高紡紗裝備現代化程度,加快純棉、高支精梳紗與色紡紗、無結紗的發展,提高省內棉紗自給的比例。織造業:重點向蕭山、紹興、桐鄉、海寧、海鹽等優勢地區集聚。要加強產品結構調整與檔次提升、積極開發高檔面料,提高精梳紗所佔面料成分比重(45%),重點向蕭山、紹興、桐鄉、海寧、海鹽等優勢地區集中布局。印染業:以紹興、蕭山、嘉興為主要基地。要加大環保性的染整技術的開發力度,提高後整理能力。紡織染料類企業主要向紹興縣及周邊集中,其中染料生產以上虞新區為核心,嚴格治污管理,禁止高污染企業在上游臨水地區布局。家用紡織品和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以海寧、餘杭、寧波等優勢區塊為基地,逐步形成生產聚集地。絲綢行業:以傳統產地杭嘉湖地區為主要集群區塊。進一步加大產業整合力度,推進產業集聚,提高產業競爭力。紡機業:以新昌、嵊州、台州為主,打造國內新型紡織機械生產基地。

2.服裝業發展布局:以寧波鄞州為浙江服裝產業發展的核心區塊加以扶持。以杭州的江干、蕭山二區作為浙江服裝產業布局的重點區塊之一,規劃建設女裝產業區塊。以湖州織里作為浙江服裝產業布局的重點區塊之二,扶植建設織里童裝精品區塊。特色服裝區域集群,男裝的集群布局:以寧波為中心,外延到溫州藤橋和諸暨楓橋、義烏大陳、蘇溪;女裝的集群布局:以杭州為中心,外延到嘉興和湖州;童裝的集群布局:以湖州織里為中心,外延到寧波的寧海等;休閑服裝的集群布局:以溫州為中心,外延至平湖、諸暨楓橋、義烏大陳、蘇溪;皮革服裝的集群布局:以海寧為中心,外延到長興;針織服裝的集群布局:以寧波象山為中心,外延到海寧、慈溪、桐廬、諸暨大唐;領帶的集群布局:以紹興嵊州為中心,外延到義烏和諸暨;服裝輔料的集群布局:以長興為中心,發展以高檔服裝粘合襯為特色的服裝輔料製造業。

D. 開發區做2萬多畝的紡織服裝產業園規劃

這個可以借鑒一下《阿拉爾市紡織服裝產業園發展規劃(2014年-2023年》:按照國家、自治區關於新疆紡織服裝產業戰略部署,堅持發展為上、投資為本、工業為先、招商為要,實行經濟發展與人口集聚雙輪驅動,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突出新型工業化的主導地位,充分發揮投資的主引擎作用,以更加開放的姿態積極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圍繞棉紗、粘膠、織造、印染、服裝等產業,把阿拉爾建成全疆重要的優質棉紗、棉布、紡織品基地和紡織服裝產業城。

E. 園區的產業布局要考慮什麼因素有幾項

答:一、園區的產業布局要考慮的因素

園區的產業布局要充分考慮資源稟賦、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和區域分工協作等因素,此外,產業升級和產業轉移也是產業布局考慮的重要因素。

二、基於資源優勢的產業定位

人力、信息、資金等社會資源構成了一個地區的資源稟賦,產業園區要充分發揮本地區的資源優勢,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有效利用為前提,進行產業定位。

三、基於區位優勢的產業定位

一個地區的區位優勢主要由自然資源、勞動力、工業聚集、地理位置、交通等因素決定,大多數產業園區要依靠產業聚集度、地理位置、交通等幾方面的區位優勢來確立自己的產業定位。

F. 2022紡織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

2022紡織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是:

1、紡織行業設備間的信息化

紡織行業在5G全面應用後,通過物聯網將所有設備連接在一起,在紡紗流程中實時監測各種指標,基於強大的資料庫以及人工智慧演算法,對紗線的異常指標等做出快速反應,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2、無人化智慧紡織工廠成為現實

5G在智能製造紡織過程中,將實現工業機器人之間和工業機器人與機器設備間前所未有的互動和協調,在柔性製造模式中,5G將滿足工業機器人靈活移動性和差異化業務處理高要求。頗具科幻感的無人化智慧工廠已經成為現實。

3、可實現對設備的遠程維護

基於5G技術和機器人,可以實現對紡織行業設備的遠程維護。利用5G低時延的特性和AR技術,工程師可以遠程操作機器人對設備進行維護,大大縮短了維護時間和人力成本。

4、「短視頻+直播」為紡織行業賦能保增長

隨著短視頻時代的到來,視頻內容營銷正式成為一個現象級的熱風口,一場突發的疫情,對眾多人的生活發生了重要影響,不便出門的生活帶動線上消費流量的暴增,也使得紡織行業開始高度重視線上營銷的價值與作用,眾多紡企都看到了新的轉型方式和商機,越來越多的品牌、名人、供應鏈加入直播的賽道中。

5、在線學習成為紡織行業培訓員工的重要方式

疫情對於人們生活最大的改變,是將「雲」字帶到了各個角落。不只有雲監工,還有雲醫療、雲展覽、雲課堂、雲訴訟……大家習以為常的社交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被破壞,一種新的規則得以誕生。據調查,美國92%的大型企業(500人以上)都在使用在線學習培訓員工,其中40%的企業將之作為主要的培訓模式。

G. 湖北京山經濟開發區的打造優質發展平台 推進園區跨越發展

京山經濟開發區創建於1992年8月,是經省人民政府批準的省級開發區,園區規劃總面積32.16平方公里。近幾年來,京山經濟開發區在省、市、縣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項目建設為總抓手,大幹快上強基礎,擴張產業增實力,優質服務樹形象,促進了園區建設大發展。
一、主要成績
——建成面積不斷擴大。截止2011年底,園區建成面積達11.3平方公里,比2006年園區建成面積2.3 平方公里增長391.3 %。目前在建區10.36平方公里,待建區10.5平方公里。
——產業集群初具雛形。2006年園區僅有機械製造、紡織服裝、農副產品加工三個產業,到2011年底,園區發展到五大產業,並初步形成了以京山輕機為龍頭的機械製造、以國寶橋米為龍頭的農副產品深加工、以偉嘉紡織為龍頭的紡織服裝、以凱迪生物發電為龍頭的新能源新材料、以永興水泥為龍頭的建築建材五大產業集群。五大產業各佔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稅收及規模增加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全區經濟快速增長。2011年全區生產總值48.5 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3.5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5.70億元、規模以上規模主營業務收入111.18億元。分別比2006年增長217.82%、294.95%、311.76%、418.8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佔全縣的30.19%。
——固定資產投資加快。2011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34.63億元,比2006年增長447.94 %。其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99 億元,比2006年增長424.56%。截止2011年底全區固定資產累計投入105.98億元。其中基礎設施建設14.63億元。
——招商引資成效明顯。2011年全區引進新項目51個,比2006年增長401%。其中過億的項目25個,比2006年增長450 %。招商引資合同額30.92億元,比2006年增長783.57 %。其中外商投資額806萬元、省外境內投資額1303億元。
——項目建設勢頭強勁。2011年在開發區建設的項目68 個,比2006年增長466.67%,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6個,比2006年增長1500%。到2011年底止,園區共有項目128家,其中億元企業15家,規模企業45家。
——農民參保全面推進。2011年底全區失地農民參加社會養老保險達2912人,佔全區失地勞動力總數的98.5%,其中415人已達到享受養老保險年齡,領取了養老保險金。
二、主要做法
1、突出規劃引領,明確園區發展定位。開發區既是京山城區城市建設用地,也是京山縣工業發展集中區域,因此在工業園區規劃上,我們十分注重園區規劃的超前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一是注重整體規劃的科學性。按照50年不落後的標准,請武漢大學、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專家到開發區多次考察、踏勘、論證,做出了縣市一級具有領先水平的工業園區整體規劃。二是注重功能區劃的合理性。按照布局集中、優勢積聚、資源集約、培育集群的原則,將產品相近、產業配套的企業進行功能區劃,明確園區重點培育機械製造、農副產品深加工、建築建材、紡織服裝、新能源新材料五大產業集群,並制定了產業發展規劃,繪制了規劃圖,劃分了區域,落實了地塊。五大產業規劃凈面積26866.65畝,占總規的55.69%。三是注重園區建設的品位性。把工業園區當城市來建設,引入「園林城市、生態城市」的理念,即考慮造成又顧及興市,做到城與市同步延伸、同步發展,與工業生產區高標準的配套企業服務區,建成後的綠化面積可達20%,不僅使園區成為京山經濟增長的新亮點,而且成為城市綠化、美化、亮化、現代化的工業新城。
2、突出基礎先行,營造園區發展環境。我們按照「七通一平」的標准,累計投入資金14.63億元,完成了建成區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一是道路路網基本成型。園區總體規劃的「四橫十四縱」道路網路,已完成「兩橫六縱」,目前有「六縱」正抓緊建設,餘下的「二橫二縱」將按規劃迅速啟動。二是管網建設同步推進。新建道路同步配套管網建設,做到弱電管線入地。排水雨污分流,綠化同步跟進。確保道路施工到哪裡,管網延伸到哪裡。三是公共服務配套完善。建築面積7500平方米的開發區行政服務中心正抓緊裝修,將於五月全部竣工完成,建成後將成為省內面積最大、功能最全的綜合服務中心,真正做到園區管理及各項服務不出區。佔地30畝的開發區電力服務中心,正抓緊建設,計劃年底竣工營運,可就近為園區企業和項目提供便捷優質電力服務。佔地143畝的開發區企業服務區,兼居住、教育、醫療、購物、銀行、餐飲、休閑娛樂等諸多功能,計劃10月份營運,可為園區企業職工提供便利的配套服務。
3、突出要素保障,破解園區發展瓶頸。我們積極應對國家宏觀政策變化,想盡一切辦法優化要素保障,為園區建設和企業發展保駕護航。一是保障用地需求。近幾年來共清理閑置土地7宗,可供項目用地341畝;實施遷村滕地增減掛鉤,增加項目用地165畝;推行集約用地,提供項目用地558畝。2011年我們已開始在園區實施拆遷還建房建設,改過去的「一戶一基」為集中還建上樓房,將為項目建設提供大量用地。二是保障電力需求。在園區建有35KV和110KV變電站的基礎上,根據園區項目發展需要,又投資1.8億元建220KV智能變電站,計劃年底可投產營運。三是保障資金需求。每年從縣財政籌措2億多元,全部用於園區基礎設施和項目前期工程;爭取金融機構向園區企業和項目建設投放貸款達10億多元;同時積極向上爭取園區項目貼息貸款資金。四是保障用工需求。通過組織開展企業用工招聘會,培養本地農民工,引進外來務工人員,出台優惠政策吸引高端人才,每年為園區企業提供就業2000多人,有效緩解企業「用工難」問題。
4、突出產業興區,促進園區發展提速。我們始終把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作為園區發展的首要工作,引導優勢項目、優勢產業向園區聚集,用項目來推動園區發展。一是積極引進符合園區產業規劃的項目。富榮家紡有限公司是開發區獨立引進的一家台商投資企業,廠名由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親自題字。偶爾一次在與武漢黨校關教授的閑聊中,得知這家企業的老闆翁先生想到大陸投資,我們窮追不放,通過關教授與翁先生進行聯系,多次到武漢接他們來開發區考察,經過半年多的接觸洽談,終於使這個投資1.5億元的項目在園區紮下了根。二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項目。我們積極探索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建設生態型經濟,力爭做到引進一個龍頭企業,培植一個產業集群,形成一個循環經濟體系。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國寶橋米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省實施「一袋米」工程項目,「國寶」牌大米被評為「中國名牌」。其生產出來的稻穀可供凱迪生物項目直燃發電;其加工出來的細米可供裕豐糖業製造怡糖和米汁。目前,以國寶橋米為龍頭,輻射出了製糖、制油、食品飲料、生物發電等多個利用糧食產業資源循環生產的工業項目。三是全力服務項目建設。凱迪生物發電項目在園區落戶後,由於該項目選址在一個山坡上,那裡山石堅硬,土方工程量相當大,客商老闆要求我們在3個月完成土地平整任務,時間緊,任務重,我們全力以赴,組織了50台挖掘機,200輛拖土車,雨天當作晴天干,雙休當作工作日干,晚上當作白天干,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土地平整任務,並為企業節約工程資金近400萬元。
5、突出以人為本,確保園區發展穩定。征地拆遷是天下第一難,我們始終把構建和諧的干群關系貫穿於全過程,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得到了群眾的理解支持,在拆遷的近一千多戶房屋中,沒有一戶是強制拆遷,沒有一起群眾因為征地拆遷進京赴省上訪。一是征地拆遷曉之以理。2011年因國家政策的調整,征地拆遷難度相當大,但我們總是用真情來打動農戶,用行為來感動農戶,用發展來啟發農戶保證征地拆遷任務完成。被拆戶張××,屬兩層樓房,還帶有臨街門面的房子,由於房屋有一定的租賃收入,我們到他家做工作不少於50次,好話說盡,各種辦法都想到,他並不理睬,並四處揚言:「誰拆我的房子,我就用汽油在房頂上焚燒,製造開發區特別新聞」。並寫了30多頁的上訪信准備赴省、進京,但我們還是做耐心細致的工作,為他辦保險,幫助其宅基地挖腳填土來感化他,經過一年的工作,終於與我們簽約拆遷。二是把群眾冷暖始終掛在心頭。八里途二組張××已50多歲,土地和漁池被佔用後,完全無生活來源,他後來在外打工不慎將一支腿打斷後被截肢,並多次上訪,我們得知後,根據他的要求為他辦理了保險和低保,並每年堅持送1000元錢和300斤大米進行慰問,他感動萬分。三是解決群眾後顧之憂傾盡所能。我們通過與縣勞動部密切配合,與園區企業老闆協商,無償培訓鉗工、機械、葯學、紡織等專業的失地勞動力1000多人,近800人已安排就業。2007年在沒有政策和現成模式的情況下,積極探索失地農民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新路子。開始由於農民對參保政策不理解,要求保費全部由縣政府和村集體承擔,我們在白天找不到人的情況下,利用晚上時間召集全體村民會議,請勞動部門為群眾宣講政策,動員村幹部帶頭參保,通過做艱苦細致的工作,群眾開始理解並積極投保。
三、發展規劃
(一)、總體指導思想「十二五」期間,我們將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工業新城、千億新園、生態新區」為目標,抓住中國農谷建設和省、市、縣高度重視開發區發展的機遇,突出發展靈魂,以項目建設為總抓手,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大項目建設推進力度,加大企業服務的力度,加速實現開發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力爭在全省縣級開發區綜合考評中的位次不斷前移。
(二)經濟發展目標到十二五末,全區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600億元、規模工業增加值200億元、規模工業實繳稅金1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 120億元、招商引資總額200億元。利用外資10億美元以上,出口創匯20億以上。
(三)園區建設及產業發展規劃1、園區建設發展規劃:到十二五末,整個園區規劃的32.16平方公里建成面積將達到20平方公里以上,總規「四橫十四縱」道路網路全面建成,管網、綠化等配套設施建設全面完成。
2、園區產業發展規劃:「十二五」期間,園區重點培育機械製造、農副產品深加工、建築建材、紡織服裝、新能源新材料五大產業集群。
(1)機械制產業集群,到十二五末 ,全區從事機械的規模企業達到100家,實現工業總產值200億元,實現利稅20億元,新增就業人數8000人。
(2)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集群,到十二五末 ,全區農副產品的規模企業達到15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20億元,實現利稅10.3億元,新增就業人數3000人。
(3)建築建材產業集群,到十二五末 ,全區從事建築建材的規模企業達到30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00億元,實現利稅2.5億元,新增加就業人數2000人。
(4)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到十二五末 ,全區從事紡織服裝的規模企業達到15家,實現工業總產值80億元,實現利稅4.2億元。新增就業人數4000人。
(5)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到十二五末 ,全區從事新能源新材料的規模企業達到30家,實現工業總產值50億元,實現利稅3.5億元,新增就業人數500人。
(6)其它產業,到十二五末,完成產值50億元,實現利稅2.5億元,新增就業人數2000人。

H. 國家對縣城工業園有什麼扶持政策

沒有標國家級的,都是省級的。省級以下就不提了,提了要寫好幾頁。

常州
北:常州高新區(國家級)
南:武進高新區 武進農發區
東:天寧開發區
西:鍾樓開發區
東南:戚墅堰開發區
此外還有:
金壇開發區(金壇市)
溧陽開發區(溧陽市)
天目湖度假區(溧陽天目湖)

南通
中國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

1984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規劃面積24.29平方公里,是中國首批14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地處中國黃金海岸線中部,長江入海口北岸,正在建設中的世界最大斜拉橋蘇通大橋就在區內,與國際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是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的重要門戶,其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不斷完善的投資環境,已經形成的產業基礎,以及所具有的港口、淡水、人才等優勢,是投資興業的理想之地。 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內設有江蘇南通出口加工區、中國長江國際化學纖維工業園、長江國際化學新材料工業園、光機電工業園,基礎設施實現通路、通自來水、通下水、通電、通電訊、 通蒸氣、通污水處理、通港口、通工業用氣和土地平整。

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成為長江三角洲利用外資較集中、發展速度較快和經濟活力較強的區域之一。

江蘇崇川經濟開發區

1997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地處長江入海口北岸的南通市主城區,與上海、蘇州隔江相望,臨港近城的區位優勢,日趨雄厚的產業基礎,依山傍水的自然環境使開發區成為不可多得的投資熱土。開發區鼓勵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葯等高新技術項目;大吞吐量港儲加工項目;食品、飲料和農副產品深加工項目、高檔紡織、服裝類生產項目;箱包、鞋類等皮塑製品生產加工項目。

江蘇港閘經濟開發區

1993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位於南通市市區西部,南臨長江,與滬、錫、蘇、常隔江相望,距上海128公里,距南京264公里,與南通機場咫尺毗臨、南通港口一箭之隔,通沙汽渡座落區內,擁有不沖不淤的長江岸線4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204國道、寧通高速公路穿區而過,基礎設施完備,基本實現"七通一平"。開發區內規劃設立四大工園區,即電子高新園區、機電一體化園區、精細化工園區、輕工食品園區。

江蘇啟東經濟開發區

1993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位於黃海、東海、長江三水交匯處,區位條件獨特,投資環境優越,交通運輸十分便捷,與國際大都市上海直線距離50公里,區內的道路、水電、通訊、供氣、供熱、排污等基礎設施完備,有可租可購適用於機械、電子、紡織、服裝、食品等行業的現代化標准廠房;區內有行政服務中心、海關、商檢等服務機構,有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國家級示範中學、職教中心,五星級酒店和居住、購物、娛樂中心等一批服務性項目正在興建;滬崇啟大通道、寧啟鐵路、寧啟高速公路通啟段、沿江高等級公路等大橋大路工程正在全面加速推進。啟東經濟開發區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優越的投資環境是客商投資置業的寶地。

江蘇海門經濟開發區

1993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位於長江入海口北岸,與國際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分為發展相對獨立、功能優勢互補的三大區域——中心區、海門港區、精細化工園區。區內基礎設施齊全,並且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輕工紡織、電子通訊、新材料、生物醫葯、化工等五大產業群。開發區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投資環境成為上海周邊地區最具吸引力和發展潛力的一方投資熱土。

江蘇通州經濟開發區

1993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位於通州市城區南郊,區內道路、電力、通信、供水、排水、供熱、污水處理、管道液化氣及土地平整等已實現「七通一平」。開發區交通便捷,至京滬高速公路50分鍾車程,到南通港30分鍾車程,到南通火車站20分鍾車程,到南通機場15分鍾車程。已經動工的蘇通長江大橋建成後,到上海的行車時間約90分鍾車程。開發區注重從不同層面滿足投資者對生產、生活各項要素的要求,努力讓所有進區投資者滿意,做到隨時隨地、熱心貼心、限時保質服務。 開發區定位於長江三角洲區域內的製造業基地。

江蘇如東經濟開發區

1993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南靠長江口,東枕南黃海,臨近寧通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新長鐵路、寧通鐵路、南通機場、南通港,正在加緊建設的蘇通大橋和即將啟動開發的20萬噸級泊位洋口大港,使這里的區位優勢更加顯現。目前開發區的建設逐步由形態開發向功能開發發展,投資環境日臻完善,已經實現通道路、通訊、電力、供熱、給排水等「七通一平」,一個以如東縣城為依託延伸發展的現代新興工業區已初具規模。

江蘇如皋經濟開發區

1993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位於如皋市區北郊,煙台至上海的204國道縱貫全境,新長鐵路伴側而過,蘇北兩條水運動脈--如泰河、通揚運河在區內交匯穿過,江陰長江大橋把開發區與中國南部經濟發達地區的距離拉得更近。開發區內農副業資源豐富,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根據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結合開發區的開發開放現狀,目前重點發展機械、電子、輕工產品、紡織服裝和外向型農業項目。

江蘇海安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

1996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位於海安縣城東郊,與老城區相連,交通便利,區位優越,兩條國道、兩條鐵道、兩條運河在此交匯,新長鐵路客運站、貨運站、編組站、軍需站及海安長途汽車新站均座落區內,在建中的沿海高速公路從東側穿過,是蘇中地區新興的水陸鐵交通樞紐,全國第一家水利高科技園在區內落戶。開發區將以「合理功能定位,優化產業布局,創建一流開發區」為目標,強化三個中心:一是製造中心,以機械、電子、化工、絲綢、紡織、服裝、木業等項目為基礎,主動接受上海、蘇州、南通等大中城市的輻射,快速形成調整海安產業結構的支柱產業群;二是物流中心,加快火車站場經濟帶和物流園區建設,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中心;三是新城發展中心,集聚人氣、財氣,構建招商、興業、生活的最佳環境,推進城市化、現代化進程。

江蘇洋口港經濟開發區簡介

江蘇洋口港經濟開發區位於南通市如東縣長沙鎮,規劃面積135平方公里,其主要職能是依據南通港洋口港總體規劃和洋口港開發區總體規劃,推進洋口港的開發建設,加強開發區區域范圍內的土地利用、招商引資、項目審批、工程建設、環境保護、涉外事務、財政稅收等方面的管理。 目前洋口港的開發建設已進入全面啟動階段,江蘇LNG接收站及電廠已落戶港區。計劃於2008年,與蘇通大橋通車同步,完成洋口港基礎設施建設,打通江蘇沿海出海大通道。洋口港最終將建成擁有10萬噸級大宗散貨泊位、10萬至20萬噸級原油進口泊位、五、六、代集裝箱泊位,以能源、石化、冶金、現代物流產業為支撐的新型沿海港口城市。

江蘇呂四海洋經濟開發區

2003年經江蘇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地處長江入海口北側,集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於一體,東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南與上海浦東遙相呼應。蘇336、221省道和規劃中的沿海高速公路穿區而過,與新建的寧啟高速公路和在建的寧啟鐵路相聯。是上海一小時經濟圈內唯一的省級海洋開發區。區內設有9個功能區,包括現代海水養殖科技示範區,貝藻高效養殖區,水產品加工區,海洋生物醫葯工業區,臨海工業區,機械五金工業區,水產倉儲貿易區,呂四風情區,綜合服務區等。開發區依託全國著名的呂四漁場和呂四漁港,海洋資源開發潛力巨大。

江蘇如皋港工業園區

1993年經江蘇省南通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園區位於長江入海口北岸,與上海、蘇州、無錫隔江相望,地處如皋市最南端依江而建,屬於對外開放一類口岸南通港口群,建港條件得天獨厚。園區港區西南與張家港隔江相望,距南通港僅28公里,距上海吳淞口127公里,至南京港239公里;如皋港引河與蘇北各大主幹河道連接成網,伸入腹地,轉駁集疏條件較好。園區陸路距南通國際機場45公里、江陰長江大橋25公里。區內通港公路與寧通高速公路和204國道在園區北緣4公里處相立交。建設中的新(沂)長(興)鐵路開設如皋港支線連通港區。目前園區基礎設施初具規模,並且在不斷完善。鼓勵重點開發的項目有:碼頭、電廠、金屬冶煉及加工、石油化工、船舶修造拆解、新型建材、旅遊度假區、生產生活資料進出口及中轉經營、現代農業等。
6

閱讀全文

與建紡織服裝工業園要有什麼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發展第三產業可以發展工業 瀏覽:377
賓士威霆e檔什麼意思 瀏覽:607
長沙到南嘴汽車坐多久 瀏覽:80
什麼車與寶馬x6相似 瀏覽:6
汽車儀表盤哪個是霧燈 瀏覽:443
賓士商務行車證什麼類型 瀏覽:52
寶馬x1怎麼調音色 瀏覽:246
汽車軲轆有水怎麼回事 瀏覽:28
奧迪車跑多久能充滿電 瀏覽:406
長沙汽車裝飾城在哪裡 瀏覽:276
汽車門鎖不上了怎麼辦 瀏覽:779
大型工業除濕機怎麼選 瀏覽:914
汽車電瓶多大的怎麼看 瀏覽:29
工業扁鋼機的特點有哪些 瀏覽:232
工業色譜分析儀指哪些 瀏覽:677
賓士gla怎麼關閉公里數頁面 瀏覽:977
mc工業2怎麼加速 瀏覽:971
萬州哪個汽車站離高鐵最近 瀏覽:540
為什麼紅旗汽車在國產排名那麼低 瀏覽:771
汽車修補漆能管多久 瀏覽: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