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德國工業以什麼為主題

德國工業以什麼為主題

發布時間:2022-08-02 02:26:28

⑴ 德國工業革命特點

德國工業革命晚於英、法、美,這主要因為德國政治上長期分裂,以及16世紀以來農奴制的再版和連綿不斷的戰爭,造成國內經濟一直處於落後狀態。直到19世紀30年代,才真正踏上工業革命的道路。但在最初20年,德國工業革命進展緩慢。1848年革命後,德國工業革命才蓬勃開展起來。到60年代末,工廠制度已在各先進工業區佔了主導地位。1871年普法戰爭後,國家實現了統一,並從法國手裡獲得大量土地、資源和賠款。這些都大大增強了德國的政治經濟實力,進一步加速了工業革命的進程。到70年代末,德國工業革命完成。
長期政治分裂使德國無力開拓海外殖民地,工業革命所需資金主要來自國內的掠奪,主要方式是在進行農奴制改革時向農民索取贖金。據統計,僅易北河以東地區的容克就掠奪農民贖金10億馬克。貴族地主們除利用這筆贖金把原來的封建庄園逐步改造為容克-資產階級農場外,還投資於工業。除少數人上升為富農外,贖免了封建義務的農民絕大多數走向破產,為工業革命提供了自由勞動力。德國還成立投資銀行和股份公司,引導資金流入工業領域。德國工業落後及工業利潤豐厚也吸引英國、荷蘭、比利時等國向德國投資。
國家分裂使德國工業革命面臨的市場問題特別尖銳,這個問題通過關稅同盟的建立得以緩解。後來,又相繼成立中德和南德關稅同盟。1834年,這幾個關稅同盟聯合組成德意志關稅同盟。農奴的解放也擴大了國內市場。
在德國工業革命中,以鐵路建築為中心的交通運輸業革命處於領先地位。19世紀30年代中期,工業革命剛剛起步,德國的第一條鐵路——富爾特-紐倫堡鐵路便建成通車了。從40年代起,鐵路建築業迅速發展,到1872年就超過了法國和英國。德國還大力修公路,開運河,建港口,發展內河航運和海上運輸。
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帶動了其他工業部門的變革,促使德國工業發展的重心較早地從輕工業轉向重工業。這與當時德國的政治形勢和軍國主義傳統也有密切關系。普魯士正大力推行「鐵血政策」,政府大量訂購軍事物資,鼓勵軍火生產,刺激了重工業的發展。由於較早實現了工業重心的轉移,德國迅速建立起雄厚的工業基礎,保證了其他行業技術改造所需要的物資及裝備能夠得到及時而充足地供應,從而推動了工業革命的全面發展,這成為德國工業革命的一個顯著特點。
國家政權積極干預是德國工業革命的另一突出特點。德國各邦政府充分發揮了國家政權干預經濟的作用,大力推進工業革命。其主要措施有:實行高關稅政策;興辦國營企業,資助私營企業,派遣官員出國考察,學習先進經驗;招聘外國工程技術人員,組織科學研究團體,及時介紹國外新技術和科研新成果等。
國家干預對於工業革命影響最為深遠的還在於積極推行教育改革,大力促進新技術的開發研究。工業革命初期,德國就努力發展教育。1825年,普魯士實行義務教育制度。到60年代,基本實現了普及教育。各邦政府還興辦了多種中等專業技術學校和職工補習學校。在普通中學中,增設了自然科學課程,在高等學校中,貫徹教育、科研與生產相結合、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相結合的方針。這些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國民科學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培養出一大批像西門子那樣的優秀人才,獲得一系列重大發明。到70年代末工業革命結束時,德國不僅在生產技術上消除了與英國的差距,而且在電氣、化學等新興工業方面超過了英國,走在了世界前列。正因為如此,德國工業革命才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並取得了遠比英、法等國更大的成就。

⑵ 德國工業4.0的核心要素是什麼

萬物互聯
其技術基礎為信息物理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簡稱CPS),將生產中的供應,製造,銷售信息數據化、智慧化,最後達到快速,有效,個人化的產品供應。其兩大主題為智能工廠與智能生產。

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
工業4.0 允許在設計、配置、訂購、規劃、製造和運作等環節能夠考慮到個體和客戶特殊需求,而且即使在最後階段仍能變動。有可能在一次性生產且產量很低(1批量)的情況下仍能獲利。
靈活性
基於CPS的自組織網路可以根據業務過程的不同方面進行動態配置,這有利於原料和供應鏈的連續「微調」。也意味著工程流程可以更加靈活,製造工藝可以被改變,暫時短缺(例如供應問題)可以得到補償,輸出的大量增加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
決策優化
工業4.0提供了端到端的實時透明,使得工程領域的設計決策可以進行早期驗證,並且既可以對干擾做出更靈活的反應,還可以對生產領域中的公司的所有位置進行全局優化。
資源生產率和利用
CPS在貫穿整個價值網路的各個環節基礎上,對製造過程進行優化。此外,系統可就生產過程中的資源和能源消耗或降低排放進行持續優化,而不是停止生產。
通過新的服務創造價值機會
工業4.0開辟了創造價值的新途徑和就業的新形勢,比如通過下游服務。智能演算法可用於各種大量數據(大數據),這些數據是為了提供創新服務而由智能設備所記錄的。尤其是對於中小企業和初始公司來說,有顯著的機遇發展B2B服務。
應對工作場所人口的變化
面對熟練勞動力的短缺和日益多樣化的勞動力(如年齡、性別和文化背景),工業4.0將提供靈活多樣的職業路徑,讓人們的工作生涯更長,並且保持生產能力。

⑶ 關於德國工業

德國經濟的主要支柱是工業,工業對於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工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5%,從業人員約占總勞動力的40%。重要的工業領域有鋼鐵、采礦、精密儀器和光學儀器、航空航天、紡織和服裝、食品工業和造船工業等
汽車工業、機械製造、化工工業、電工電子業、食品工業成為德國的五大工業支柱,其銷售額占整個工業的58%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和廣泛應用,以信息技術、電信和新媒體為主體的德國信息產業高速發展,已成為德經濟增長的一個新亮點

⑷ 德國工業4.0 它的行業產業鏈群體具體是哪些

工業4.0(Instrie 4.0)是德國政府《高技術戰略2020》確定的十大未來項目之一,並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旨在支持工業領域新一代革命性技術的研發與創新。

「工業4.0」 研究項目由德國聯邦教研部與聯邦經濟技術部聯手資助,在德國工程院、弗勞恩霍夫協會、西門子公司等德國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建議和推動下形成,並已上升為國家級戰略。德國聯邦政府投入達2億歐元。

德國政府提出「工業4.0」戰略,並在2013年4月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德國工業的競
爭力,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佔領先機。
該戰略已經得到德國科研機構和產業界的廣泛認同,弗勞恩霍夫協會將在其下屬6-7個生產領域的研究所引入工業4.0概念,西門子公司已經開始將這一概念引
入其工業軟體開發和生產控制系統。[

「工業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強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轉變,目標是建立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傳統的行業界限將消失,並會產生各種新的活動領域和合作形式。創造新價值的過程正在發生改變,產業鏈分工將被重組。

德國學術界和產業界認為,「工業4.0」概念即是以智能製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或革命性的生產方法。該戰略旨在通過充分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和網路空間虛擬系統—信息物理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2]相結合的手段,將製造業向智能化轉型。

「工業4.0」項目主要分為兩大主題,一是「智能工廠」,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以及網路化分布式生產設施
的實現;二是「智能生產」,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等。該計劃將特別注重吸引中小企業參與,力圖使
中小企業成為新一代智能化生產技術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時也成為先進工業生產技術的創造者和供應者。

⑸ 德國的主要工業是什麼

主要分布在魯爾區,魯爾區生產全國80%的硬煤,90%的焦炭,集中了全國鋼鐵生產能力的2/3,電力、硫酸、合成橡膠、煉油能力、軍事工業等均在全國居重要地位。主要的工業領域有鋼鐵、采礦、精密儀器和光學儀器、航空航天、紡織和服裝、食品工業和造船工業等。最主要的是鋼鐵為起點的產業璉,當然德國的精密儀器還沒有哪個國家比他做的認真

⑹ 德國工業4.0核心包括那三大部分

工業4.0,被認為是以智能製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其技術基礎為信息物理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簡稱CPS),將生產中的供應,製造,銷售信息數據化、智慧化,最後達到快速,有效,個人化的產品供應。其兩大主題為智能工廠與智能生產。

⑺ 德國工業的特點是什麼

1、傳統工業區諸如魯爾區一帶,以鋼鐵,煤炭工業等重工業為主,著名工業城市如多特蒙德,蓋爾森基興等,但魯爾工業區曾經因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環境污染嚴重等原因出現衰落,近年來大力發展新興工業,治理環境污染,採用新能源,重現魯爾雄風!
2、新興工業區以慕尼黑為首的南部工業區發展迅猛,以航天,微電子等工業為主。
3、北部工業區如不萊梅,漢堡,柏林等,不萊梅和漢堡臨近海洋,故海洋工業發展前景遠大。
4、德國汽車工業發達,足跡幾乎遍布全國,賓士總部在西南的斯圖加特,寶馬總部在南部的慕尼黑,大眾總部在中北部的沃爾夫斯堡。
5、德國城市以中小城市為主,分布較為分散,小型工業區分布較多,大型歷史悠久的工業區就屬魯爾區最有名。
6、近年來德國的工業有往西北部遷移的趨勢,原因有靠近魯爾區能源資源豐富,工業發展歷史悠久,工業基礎好,交通便利,靠近荷蘭比利時市場廣闊,沿海便於運輸。

⑻ 為什麼德國是世界上的工業大國之一

因為德國是世界上最早一個普及教育的國家.外交奇才普魯士首相俾斯麥上任後,採取鐵血政策,將德國經濟軍事化,並通過一系列外交手段和戰爭統一德國.
對於人的著重培養,以及狂熱的尚武思想,使得德國的重工業在德國統一後迅速發展,最終超過英國,成為歐洲工業第一大國.
一戰戰敗後,雖然要割讓大塊土地,賠大量戰爭賠款,但是德國的工業實際上並未受損,這也是二戰前德國重新崛起的原因.
二戰前,希特勒實施了四年計劃,全德國的人民,為國家工作12個小時甚至更多,並且只需要國家管飯,而不拿國家一分錢的工資,就這樣瘋狂的發展,讓德國重新成為了歐洲強國.最終發動了二戰.
二戰後,德國雖然到處是廢墟,工業被盟軍炸得支離破碎.但是由於戰後的冷戰,德國充當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陣營間勾心鬥角的前線,德國實際上得到了英美蘇等國大量的援助,經濟實力和工業實力,早就恢復到了戰前水平,並且遠遠超越,再次趕超英國.
以上就是德國的崛起之源,歸根結底,是對於人才的培養,和國民的無私奉獻.

⑼ 德國工業

{德國}是高度發達的工業國家!2008年GDP是38180億美元,經濟總量位居歐洲首位,世界第四,僅次於美國、日本和中國,且與英法的差距很大。德國作為西方七大工業國成員,對世界經濟和金融形勢起著重要作用。2007年德國貿易出口突破9000億歐元大關,貿易盈餘達1988億歐元,創歷史新高。德國是商品出口大國,工業產品的一半銷往國外。是世界第二大出口國。德國近1/3的就業人員為出口行業工作。主要出口產品有汽車、機械產品、電氣、運輸設備、化學品和鋼鐵。進口產品主要有機械、電器、運輸設備、汽車、石油和服裝。主要貿易對象是西方工業國。政府奉行整頓國家財政、減少預算赤字、進行稅制改革、刺激個人投資、進一步實行非國有化、減少國家干預、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的政策,使德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同時積極採取措施,推動信息技術的發展並調整經濟結構。自然資源貧乏,除硬煤、褐煤和鹽的儲量豐富之外,在原料供應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礦物原料(鋼、鋁土礦、錳、磷酸、鎢和錫)對外國的依賴特別大。德國擁有少量鐵礦和石油, 天然氣需求量的三分之一可以由國內滿足,2/3的初級能源需要進口。德國的工業以重工業為主,汽車、機械製造、化工、電氣等佔全部工業產值的40%以上。食品、紡織與服裝、鋼鐵加工、采礦、精密儀器、光學以及航空與航天工業也很發達。中小企業多,工業結構布局均衡。農業發達,機械化程度很高。農業用地約佔德國國土面積的一半。產品可滿足本國需要的80%。旅遊業、交通運輸業發達。德國是啤酒生產大國,其啤酒產量居世界前列。它還是最早研製成功磁懸浮鐵路技術的國家。2002年2月28日24時,德國馬克正式停止流通,歐元 (EULO)成為德國法定貨幣。德國是首批使用歐元的11個國家之一。

閱讀全文

與德國工業以什麼為主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發展第三產業可以發展工業 瀏覽:377
賓士威霆e檔什麼意思 瀏覽:607
長沙到南嘴汽車坐多久 瀏覽:80
什麼車與寶馬x6相似 瀏覽:6
汽車儀表盤哪個是霧燈 瀏覽:443
賓士商務行車證什麼類型 瀏覽:52
寶馬x1怎麼調音色 瀏覽:246
汽車軲轆有水怎麼回事 瀏覽:28
奧迪車跑多久能充滿電 瀏覽:406
長沙汽車裝飾城在哪裡 瀏覽:276
汽車門鎖不上了怎麼辦 瀏覽:779
大型工業除濕機怎麼選 瀏覽:914
汽車電瓶多大的怎麼看 瀏覽:29
工業扁鋼機的特點有哪些 瀏覽:232
工業色譜分析儀指哪些 瀏覽:677
賓士gla怎麼關閉公里數頁面 瀏覽:977
mc工業2怎麼加速 瀏覽:971
萬州哪個汽車站離高鐵最近 瀏覽:540
為什麼紅旗汽車在國產排名那麼低 瀏覽:771
汽車修補漆能管多久 瀏覽:679